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江苏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目录
I 考查目标........................................................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2
III 考查内容.....................................................3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28
2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分为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和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常识两
部分。其中前者考试涵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法等课程,要求考生
系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环节等,并能够运用所
学的知识判断和解决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后者考试涵盖中西方文化概论和跨
文化交际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识记基本的名词、概念、原理等知识点,掌握中国
传统文化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正确理解西方文化整体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理
论、思潮及特征,领会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升文化比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
力,做到能够较为客观、系统、全面地认识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
并能恰当地处理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跨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运用所掌握的基本方
法分析并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该课程要求考生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陈昌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徐子亮、吴仁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
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西方文化史》
(徐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跨文化交际基础》【(Fundamental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全英文版),窦卫霖,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为参考,综合复习,融汇掌握各相关知识,着重
学科理论水平与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考查。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试卷内容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70 分)﹑中西方
文化概论和跨文化交际知识(80 分)两个部分,考试卷有以下四种题型:
3
(一)名词解释题(7 个,共 35 分)
(二)简答题(6 个,共 30 分)
(三)论述题(3 个,共 45 分)
(四)案例分析题(2 个,共 40 分)
III 考查内容
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本部分分值为 35 分左右)
【考查目标】
1.正确理解与识记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2.能够运用相关基础理论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具体内容】
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2.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3.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二、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
1.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
3.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
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评估和选用原则
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定和要求
四、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论
1.阶段划分的基本原理
2.各个阶段教学
五、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
1.听力教学
2.阅读教学
3.口语教学
4
4.写作教学
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
1.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研究
2.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研究
3.中介语理论研究
4.汉语水平考试研究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本部分分值为 35 分左右)
【考查目标】
1.正确理解与识记对外汉语教学法基础理论。
2.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实践问题。
【具体内容】
一、总论
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2.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1.语法翻译法
2.直接法
3.听说法
4.视听法
5.认知法
6.功能法
7 任务型教学法
三、课堂教学的过程与原则
1.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2.教学的一般过程
3.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四、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对象
1.教材的选择与处理
2.教学对象
5
五、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1.课堂教学的准备
2.教案的撰写
3.组织教学
4.文化导入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5.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
六、阅读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
1.精读课的理论基础
2.精读课的教学要点
七、口语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
1.理论基础
2.教学要点
八、听力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
1.理论基础
2.教学要点
九、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实施
1.理论基础
2.教学要点
十、测试
1.测试的基本原理
2.测试与教学的关系
3.测试的一般分类及作用
4.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测试项目
5.对外汉语教学测试的特点及步骤
6.命题的要点及方法
三﹑中国文化概论
【考查目标】【考查的重点是第三、四、八、十二、十三、十五章,本部分分
值 40 分。】
1.准确识记基本的名词、概念、原理等知识点。
6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领会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3.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方法分析并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
绪论
1.“文化”界说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3.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4.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的定义;文化传统的定义。
理解: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内涵。
应用:辨析具体的事物是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
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本章的知识要点:
识记:草原人群的历史变化;大一统观念。
领会:“天下”观念;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地域文化与统一文化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关系;中国地理环境与文化基本特色的形成
应用:中国现代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3.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中国传统社会农耕经济的特点
7
应用:中国传统社会农耕经济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2.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3.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宗法制的产生与确立
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
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应用:宗法观念对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渗透;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对中国文
化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4.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5.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6.隋唐:隆盛时代
7.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8.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会
9.明清:沉暮与开新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百家争鸣”及其学派特征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
理解: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及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
就;两宋士大夫文化特征及成就;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
应用:明清文化中所出现的新因素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1.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2.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8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中原文化与北方及南方文化交融的途径
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大交汇
应用: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1.汉语的历史与特点
2.汉字的历史与特点
3.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汉语的历史与特点;汉字的历史与特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理解: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应用:汉语的神韵;汉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2.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3.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识记:中国古代科学的成就;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以及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应用: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的区别;近代科学的基础及核心精神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1.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2.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识记:中国古代教育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
教育思想的特色
理解: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1.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3.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9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古代文学的的辉煌成就以及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内涵及其影响
应用: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1.辉煌的远古艺术
2.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3.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建筑、书法、绘画、戏曲的历史沿革、基本类型和美学原则
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原始彩陶与青铜纹饰的艺术法

应用:原始彩陶与青铜纹饰的艺术法则;中国音乐的独特体系;中国戏曲的
程式化和虚拟化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1.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2.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3.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地位及辉煌成就
理解: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及其特点
应用:中国史学的核心精神和优良传统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孟的道德规范体系
10
理解: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
应用:传统伦理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与作用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1.中国远古宗教
2.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3.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4.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道教的创立及其发展,道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
理解: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应用:佛教的中国化;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1.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
2.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与人生境界
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
理解: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原始儒家的精神与理论
应用:中国古代哲人的宇宙观与人生境界;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影响和借鉴、
改造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2.中国文化的特点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中国文化的特点
理解:了解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应用:中国文化的特点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11
2.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3.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理解: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应用:如何构建当代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2.群己关系上的定位
3.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展开
4.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本章知识要点
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价值观相互作用中
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应用:“义利”之辩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2.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
3.: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4.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本章知识要点:
理解:中国文化发展到近代面临的危机;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过程与动因;
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四﹑西方文化史
【考查目标】(考查重点是第三、四、六、七、十、十七、二十章,本部分
分值 25 分。)
1.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正确理解西方文化整体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理论、思潮及特征
3.能够运用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提高自己的文化能力。
12
【具体内容】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曙光,西方文化的先声
1.两河流域文明:人类文明的摇篮
2.古埃及文明:绵延持久
3.近东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美索不达米亚的含义与地理范围;
理解:神庙在苏美尔人城邦中的地位;古巴比伦文明。
应用:苏美尔人宗教的演变
第二章 希伯来文明:信仰生活的构筑者
1.走进历史:卓尔不群
2.文明成就:化成天下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希伯来人的历史发展脉络
理解:基督教《旧约》四大部分的内容
应用:希伯来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希腊文明: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1.历史:由海洋孕育的民族
2.文明成就:典范之作万世师表
3.希腊文明的理性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古希腊民族精神;希腊戏剧;迈锡尼文明
理解:荷马时代古希腊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城邦与民主制;古希腊两大史
学家的成就;希腊艺术的特征;希腊化
应用:希腊城邦制度在经济、政治以及城邦之间关系上的主要特征;亚历山
大东征的意义;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哲学的主要观点;希腊化时代宗教的
特点。
第四章 罗马文明:伟大的借鉴
1.历史:不断进取的民族
13
2.文明成就:在借鉴与弘扬之间
3.基督教的兴起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拉丁人;伊达拉里亚人;“拜占庭帝国”;《十二铜表法》;《查士
丁尼法典》;维吉尔及其代表作;贺拉斯及其代表作以及“寓教于乐”的观点。
罗马万神殿;罗马竞技场;罗马三大史学家
理解:新柏拉图主义
应用:《十二铜表法》的形成背景、特点和意义;罗马法的基本构成和原则,
雄浑崇高的审美风格与罗马精神内涵的关系。
第五章 中世纪:造就欧洲社会和民族的时代
1.历史:千年的进程
2.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统一欧洲的力量
3.文明成就:对西方文化的塑造
4.拜占庭文明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中世纪西方社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理解:中世纪基督教两大神学家;大学的兴起和最初的大学。
应用:基督教精神的内涵。
第六章 文艺复兴:高扬人和人性的时代
1.文艺复兴运动
2.意大利的作用与艺术的复兴
3.文艺复兴在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
4.地理大发现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文艺复兴兴起及主要成就;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
理解:宗教改革运动;英国“清教徒”
应用:文艺复兴运动的现实社会基础;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
第七章 宗教改革:对权威的挑战
1.运动背景
14
2.路德改革的出现及其意义
3.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其他地区
4.罗马教廷的改革
5.宗教改革运动的遗产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宗教改革运动及其主要的三大派别;“因信称义”
理解: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加尔文“预定论”;英国“清教徒”。
应用: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异。
第八章 巴洛克:文艺的新样式
1.巴洛克
2.洛可可
3.古典主义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巴罗克的概念;洛可可的概念
理解:巴罗克艺术;洛可可风格;维也纳古典乐
第九章 科学革命、专制主义与议会制:实验的时代
1.科学革命
2.社会制度的实验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科学巨人及主要业绩
第十章 启蒙运动:欧洲理性时代的到来
1.运动和背景
2.启蒙运动在各国
3.启蒙文学
4.启蒙运动的遗产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启蒙运动的定义;18世纪所提倡的理性主义;英国、法国、德国启蒙
作家及其代表作;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
理解: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联系与区别;法国百科全书派的贡献。
15
应用: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 将西方送入现代的革命
1.美国革命
2.法国大革命
3.工业革命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美国革命的直接结果和革命背景;法国大革命的直接结果和革命背景;
理解:工业革命的起因
第十二章 民族主义的胜利
1.不平静的法国
2.统一德国的出现
3.俄国的崛起
4.欧洲列国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法国不平静的表现,俄国崛起的过程与表现
应用:德国“自上而下”的统一成功的原因
第十三章 从浪漫到现实
1.浪漫主义
2.现实主义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各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各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理解:“湖畔派”诗人;《草叶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十四章 美国因素--西方的新伙伴
1.西进运动
2.南北战争
3.移民社会
4.走向世界
5.霸主地位
本章知识要点:
16
理解:19世纪美国移民的基本特征与形态;门户开放政策
第十五章 哲学的新繁荣
1.19世纪的哲学
2.现代哲学思想
本章知识要点:
理解:19世纪哲学主要特征;20世纪哲学主要特征;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3.社会主义思想的遗产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社会主义的概念;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与基本理论;空想社会主义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来源与思想遗产;《共产党宣言》的产生背景。
第十七章 现代主义大潮
1.现代主义出现的背景
2.现代主义流派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现代主义的概念;现代主义思潮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理解: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过程及其原因;
应用: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基本特征
第十八章 实验的时代多彩的文学
1.英国文学
2.美国文学
3.法国文学
4.德语文学
5.俄罗斯文学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实验时代各国文学代表作家及贡献
理解:各国文学产生的原因、表现特征和影响
17
第十九章 从大冲突到大融合
1.暴力冲突
2.东西对立
3.走向融合
4.科学与技术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人物及业绩
第二十章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在批判中探索
1.自我反思
2.新左派与后现代
3.西方价值观的再思考
4.新世纪的挑战
本章知识要点
识记:新左派与后现代的概念;新左派与后现代思潮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理解:后现代思潮兴起的背景和普遍特征。
应用:二战后西方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与主要特征
五﹑跨文化交际
【考查目标】(考查的重点是第一﹑三﹑四﹑五章,本部分分值 15 分。)
1.识记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理论,对文化、交际、语言等相关概念有较为系
统的理解;
2.掌握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途径等
3.提升文化比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到能够较为客观、系统、全面地
认识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并能恰当地处理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跨
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
【具体内容】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 Defin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I. The Rapid Increas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II.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18
IV. The Complexity in Learn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mmary of the Chapter
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mbers of different
cultures. It includes international, interethnic, interracial, and interregional.
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and a common daily occurrence,
which has been going 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3. Rapid increas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recent years is due to globalization,
changes in mass migration patterns, and improvements i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4.The multidisciplinary natur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nd various potential
problems caused by communication barriers make it rather complicated
Chapter 2 Basic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 Communication Defined
II. Needs and Functions of Communication
III.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IV.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V.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VI. The Challeng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Interpersonal Encounters
Summary of the Chapter
1.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the act and process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s among
people.
2.Key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on consist of message, sender, encoding, channel, noise,
decoding, receiver and feedback, among which encoding and decoding are the areas where
misunderstandings are mostly likely to occur. If the message decoded is identical to the message
encoded, communication is successful.
Chapter 3 The Nature of Culture
I. Definitions of Culture
II. Basic Functions and Source of Culture
III. Ingredients of Culture
IV.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19
V.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Summary of the Chapter
1. The role of culture can be an influence factor for behavior as well as an interpretation
factor of behavior. Culture can also serve as a particular way to satisfy our human need. Language,
nationality, family, etc. are all sources of culture.
2. Culture mainly has seven characteristics and to different scholars, culture is like an iceberg,
an onion or the water a fish swims in, software of the mind of the grammar of human behavior.
3.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cultural forms: dominant culture, subculture and co-culture.
Normal distribution of people’s characteristics, minimum-maximum social differences, Hall’s
high- and low – context orientation are three important and usefulways of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impac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4 Cultural Values
I Concept of Values
II. Priorities of Cultural Values
III Study of Values
Summary of the Chapter
1. Values are enduring attitudes about the preferability of one belief over another. It is the
system of criteria by which conduct is judged and sanctions are applied.
2. Values are at the core of culture, the deepest manifestations of culture and thus the mos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y an outsider.
3. An individual’s cognitive structure consists of many value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as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Primary valu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We can find out people’s
value priority from their behavior patterns, from what they say about themselves, from their myth,
tales of hero and ritual as well as from folk tales, proverbs and sayings.
4.Kluckholn and Strodtbeck indentified five orientations about basic values:(1)human
nature,(2)relationship to nature, (3)sense of time , (4)activity, and (5)social relationships
Chapter 5 Verbal Communication
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I. Cultural Impact on Verbal Communication
Summary of the Chapter
20
1.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linked. Language is a reflec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e is a
reflection of language.
2. Culture has an impact on language at various level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has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at the lexical,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levels.
3. Linear language has a beginning and an end; It is logical and object oriented, and looks on
time as a continuum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uch as English; nonlinear language is circular,
tradition oriented and subjective, and looks on time as cyclical and ever-repeating, such as
Chinese.
4. Deductive thought pattern moves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specific; inductive pattern moves
from the specific to the general.
Chapter 6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 The Natur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I.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ummary of the Chapter
1.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function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ts functions include replacing, regulating, conveying, modifying,repeating,complementing
and contradicting.
2. Most classifications divide nonverbal messages into two comprehensive categories: those
that are primarily produced by the body; and those that the individual combines with the setting.
Chapter 7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tiquette and Protocol
Ⅰ. Understanding Appropriate Etiquette and Protocol
II.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tiquette and Protocol
Summary of the Chapter
1. Protocol is defined as the customs and regulations dealing with diplomatic formality,
precedence and etiquette and etiquette as conventional requirements as to proper social behavior.
Protocol is what to do in a given situation. Etiquette is how to do it ——and how to do it
gracefully.
2. There are some common protocol elements which permit you to dosuccessfully in any
culture, from initial contact(e.g. naming and exchanging cards ) to social entertainment(e.g. dining
and drinking practices, cocktail parties, tipping )to gift-giving etiquette, etc.
21
Chapter 8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I. Defining 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
II. 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 Variables
III. 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 Guidelines
Summary of the Chapter
1. 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 components include players and situation, national character,
power and authority, perception, use of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gender,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and substantive conflicts, etc.
2. Negotiations bring to the negotiating table the values and beliefs of their own culture.
These elements influence their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the objectives they
seek in the negotiation and the expectations they hold of the behaviors of their partners.
Transcending cultural limits is a formidable but essential task if negotiations with foreign parties
are to succeed.
Chapter 9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 Cultural Adaptation
II. Improv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ummary of the Chapter
1. While entering a foreign culture ,one’s anxiety that results from losing all the familiar
signs and symbols of social intercoursewill change one’s psychological state from excitement and
interest to depression and fear of the unknown. Similar discomfort may arise when one comes
back to his culture after long exposure to another culture.
2. Clearly defining which stage of cultural shock we are in is helpful for us to have a positive
sense of cultural shock and to adopt measures accordingly.
22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5*7=35 分)
1.语法翻译法
2. 《十二铜表法》
二、简答题(5*6=30 分)
1.请简述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西方的现代主义流派共同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
三、论述题(15*3=45 分)
1.请系统回答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和其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哪些不同之
处。
2. 试评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文化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20*2=40 分)
1.有研究者调查外国学习者“着”的习得状况,下述例句来自部分初级后期
学习者:a.我从飞机上下着很高兴;b.我们在火车坐着两三小时;c.然后,我们
看着电视,聊天着和练习着我的中文;d.工厂常常夸着他的本领。
请根据所学知识,系统分析上述例句。
v【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受
机械语言学理论影响,呈现出下述特征: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
习;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
学;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尽管这是外语教学中运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方法,但
其存在过分强调语法学习、过分依赖母语和忽略口语教学等缺陷。
2. 为了平息平民对贵族垄断立法权和任意解释习惯法做法的不满,罗马共
和国在公元前 450 年左右制定和颁布了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
铜表法》。该法之所以被冠以此名是因为公布的法律条件是刻在 12 块立在罗马广
场的铜表上。法律公开,法律条文明确的思想由此得到初步确立。该法典的制定
主要是基于罗马的习惯法,法律条文涉及诉讼程序、债权、所有权、家长权、继
23
承权、宗教法和对犯罪和惩罚的量用规定等。尽管这些规定主要是维护贵族利益,
但贵族的专横还是受到限制,贵族无法对法律进行垄断和任意解释。更为重要的
是该法律的出台标志着罗马人对法制的重视。从此,制定法律成为罗马人社会生
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
1.对外汉语教学与下述学科关系密切:1.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2.对外汉
语教学与心理学;3.对外汉语教学与教育学;4.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学
注:每个要点要稍作进一步的阐释。
2. 西方的现代主义流派共同呈现的特点包括“现代意识”、人的异化、知识
分子的精神危机和现代艺术形式表现复杂人物心理。(1)强调表现“现代意识”,
中心是危机感和荒诞感。现代主义的共同主题就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与绝望。(2)
深刻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关系的尖锐对立,表现
了人的异化这一重要主题。(3)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
的自我表现。它深受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
义、个人主义的色彩。(4)他们广泛应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等艺术形式和
手法,将抽象的思维外在形象化,力求发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了心理描写
的范围。
三、论述题
1.与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主要有以下特
点:(1)年龄层次不同;(2)迁移作用不同;(3)学习环境不同;(4)文化背景
不同;(5)学生个体差异不同;(6)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不同;(7)教学方法
不同。 注:上述每个点均需适当阐述。
2. 从人文主义观点出发,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统治的确是种不
幸,神权思想甚嚣尘上,人性受到压抑,思想受到禁锢,社会愚昧无知,停滞不
前,文学艺术活动受到限制,特别是中世纪后期异端审判庭的存在和罪恶更是反
映了教会的黑暗和愚昧的一面。然而,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存在并非
只有消极的一面,事实上,它对中世纪欧洲的正面积极贡献与负面消极危害一样
巨大。正确认识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的作用对于把握西方文明的有着重要意
义。客观地说,在古代文明被毁之后,是基督教实际负起了(严格地说也只有基
24
督教才能负起)在欧洲“从头做起”的重新建设文化的任务。
首先,没有基督教及其教会的存在和影响,使政治上纷乱的欧洲有了一种无
形的凝聚力。欧洲,特别是西欧在中世纪逐步趋同发展,形成文化上的同一性,
这主要得益于基督教的影响。其次,在规范人的思想、伦理、道德方面,基督教
思想是当时无可替代的权威。基督教思想对于在开化日耳曼民族的过程中作用巨
大。再次,基督教教会有意无意保留了古典文化,并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传播
者。最后,尽管教会的主要作用是规定和指导人们的宗教生活,但在中世纪,特
别是最初的 500 年,欧洲社会缺乏政府管理和有效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机构,人们
生活中的许多需求通常由教会承担。
结合基督教的基本知识与时代特征,关键要谈出把握全面且准确。
四、案例分析题
答题要点:要使用中介语、迁移等术语及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上述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