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考研大纲自命题考试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微生物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 试卷内容结构
(一)微生物学基础知识部分 90%
(二)微生物学研究进展、动态部分 10%
4) 题型结构
a: 单项选择题,10 小题,计 5.0%
b: 判断题, 5 小题,计 5.0%
c: 填空题,5 小题,计 5.0%
d: 名词解释题,5 小题,计 10.0%
e: 简答题,3 小题,计 15.0%
f: 问答题,6 小题,计 60.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绪论
考试内容:
(1)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2)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3)微生物发展简史:
(4)微生物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考试要求:了解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历史上重要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新世纪微生物学展望,微生物的特点等。
2、原核微生物
考试内容:
(1)细菌:①细菌的形态及观察;②细菌的细胞结构;③细菌的繁殖方式及群
体形态。
(2)放线菌: ①放线菌的形态结构;②放线菌的繁殖; ③放线菌的菌落。
(3)蓝细菌:①蓝细菌的形态与结构;②蓝细菌的繁殖。
(4)古生菌:①古菌简介;②典型的极端环境微生物。
(5)其他原核微生物:①立克次氏体;②支原体;③衣原体;④螺旋体。
考试要求:掌握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
衣原体、古生菌、螺旋体)的形态结构特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革兰氏
染色机理,细胞质和内含物颗粒以及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芽胞、糖被和鞭毛、
菌毛、性毛等);原核微生物的繁殖特性、菌落特征等。
3、真核微生物
考试内容:
(1)真菌概述:①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比较;②真菌在自然界的地位;③
有关真菌的几个名词;④研究的意义。
(2)酵母菌:①酵母菌的形态结构;②酵母菌的繁殖;③酵母菌的培养特征;
④几种常见的酵母菌。
(3)霉菌:①霉菌的形态和结构;②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结构;③霉菌的培
养特征;④霉菌与其它微生物的比较;⑤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几种霉菌。
考试要求:掌握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
结构、繁殖方式和菌落特征;掌握相关的一些概念。理解真菌在自然界的地位以
及与人类的关系。理解酵母菌生活史的三种类型等。
4、病毒
考试内容:
(1)病毒概述:①病毒的特点及定义;②病毒的分类及命名。
(2)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①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②病毒的化学组
成。
(3)病毒的增殖:①病毒的复制;②一步生长曲线;③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
体;④非增殖性感染。
(4)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①病毒的培养;②病毒的鉴定;③病毒定量的几
个概念。
(5)亚病毒因子:①类病毒;②卫星病毒;③卫星 RNA;④朊病毒。
(6)病毒与实践:①病毒与人类健康;②病毒与农业;③病毒与发酵工业;
④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7)新兴病毒:①新兴病毒的界定;②新兴病毒的来源及出现的原因;③新兴
病毒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考试要求:了解病毒学的研究对生命科学的重大贡献。掌握病毒作为特殊形
式的生命的特点、化学组成、结构,理解病毒复制过程及针对病毒复制过程的每
个环节进行药物设计的理论基础,了解病毒研究进展及病毒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
互关系等等。
5、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考试内容:
(1)微生物营养六要素及其功能:①碳源;②氮源;③能源;④生长因子;⑤
无机盐;⑥水。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①光能自养;②光能异养;③化能自养;④化能异养。
(3)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①自由扩散;②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④基
团转位。
(4)培养基:①培养基配制的基本原则;②培养基种类及其应用。
考试要求:掌握各类营养物质在微生物细胞中所起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各种
营养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各种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其特点;了解培养基配
制原则,理解各种培养基在实际中的应用。
6、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考试内容:
(1)微生物的能量代谢:①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②化能自养微
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③光能微生物的能量代谢;④自养微生物对二氧化碳的
固定。
(2)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① 生物固氮作用;② 肽聚糖的合成。
(3)微生物代谢的调节:①酶合成的调节;②酶活性的调节。
考试要求:掌握微生物的产能代谢(生物氧化,异养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的
生物氧化特征,能量转换,光能转换微生物类型及特点),微生物的耗能代谢(二
氧化碳的固定和同化,生物固氮,肽聚糖的合成等),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等相关
知识。理解化能自养微生物在完全无机环境生长代谢的原理及意义等。
7、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考试内容:
(1)微生物生长的研究方法: ① 微生物的纯培养;②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③ 微生物的同步培养;④ 微生物的连续培养;⑤ 生长繁殖的测定方法。
(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①微生物的个体生长;②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3)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①温度;②pH;③氧气;④营养物质。
(4)微生物生长的控制:①物理方法的控制;②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化学因素。
考试要求:理解微生物生长的含义,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了解并掌握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真菌的群体生长与
繁殖规律等;理解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原理及
其方法。了解微生物抗药性产生的机制及克服微生物的抗药性而进行的新的抗生
素研发的设计思路等。
8、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考试内容:
(1)遗传变异研究概述:①证明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②基因组学
的蓬勃发展。
(2)微生物的遗传物质:①微生物的核染色体;②基因组测序技术;③微生物
的染色体外遗传因子。
(3)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①接合;②转化;③转导。
(4)真菌的基因重组:①有性生殖;②异核现象;③准性生殖。
(5)微生物的突变:①突变率和基因符号;②突变的类型;③自发突变和诱变;
④突变体的类型和检测。
(6)微生物遗传变异的应用:①诱变育种;②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7)基因工程和生物合成学:
(8)菌种退化、复壮和保藏:①菌种退化、复壮;②菌种保藏。
考试要求:掌握并理解遗传的物质基础(3 个经典实验);了解微生物的基
因组结构特点,质粒和转座因子类型;基因突变:诱变和自发突变的机理及基因
突变的修复;细菌基因转移及重组(接合、转导和转化);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
特性(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微生物的诱变育种方法及其原理过程;菌种退化、
复壮及其保藏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9、微生物的生态
考试内容:
(1)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 ①土壤中的微生物;②水体中的微生物;③空气中
的微生物;④人及动植物体上的微生物;⑤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⑥极端环境
中的微生物。
(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①互生;②共生;③拮抗;④寄生;⑤竞
争;⑥捕食。
(3)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①碳循环;②氮循环;③硫循环;
④磷循环。
(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①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②微生物与污水处
理;③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④微生物的环境监测。
考试要求:掌握并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生物环境中微生物与生
物因子的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碳、氮、硫、磷转化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环境保
护中的作用;了解特定生境、特殊能力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新技术新方法在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等。
10、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
考试内容:
(1)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应用:①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巨大潜力;②废水中的
微生物;③污水生物处理;④生物修复技术;⑤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其他应用。
(2)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①微生物发酵与发酵工程;②微生物发酵的
应用。
(3)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①抗生素;②抗癌微生物药物及免疫调节剂;
③微生物产生的降血脂药物;④利用微生物的转化作用。
(4)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①微生物肥料;②微生物农药;③微生物在其他
农业方面的应用。
考试要求:了解微生物在坏境、工业发酵、农业、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了解微生物在实际中应用的基本方式,如菌体、代谢产物、微生物转化、基因资
源的利用。掌握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等,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微生物有关的一
些现象,思考微生物资源利用的新方式。
11、传染与免疫
考试内容:
(1)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因素:①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②机体的抵抗力;
③环境条件对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影响。
(2)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①免疫器官;②免疫细胞。
(3)非特异性免疫: ①屏障结构;②非特异性免疫细胞;③体液因素;④炎症
反应。
(4)特异性免疫:①抗原;②抗体;③免疫应答;④克隆选择和免疫耐受。
(5)免疫应答的病理反应:①超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病;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合症。
(6)免疫学方法:①血清学反应;②单克隆抗体技术;③基因工程抗体;④天
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考试要求:重点掌握病原微生物导致机体传染的原因,了解荚膜、酶、菌毛
的结构或产物在致病中的原因,了解微生物产生毒素的类型及其特点,机体特异
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内容。了解掌握免疫学方法在医
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的概念等。
12、微生物的分类
考试内容:
(1)微生物的分类单元:①种以上的分类单元;②种以下的分类单元;③分类
单元的命名;④细菌分类和细菌鉴定手册。
(2)微生物分类系统:
(3)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①常规分类法;②遗传特征分类法;③生化特征分
类法;④数值分类法。
(4)利用 16Sr RNA 序列进行细菌系统发育学分析:①系统发育学;②16Sr RNA
基因及特点;③16Sr RNA 适用于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④系统发育学分
析方法。
考试要求:了解微生物分类、鉴定和命名的含义及其意义。掌握种和菌株的
概念、微生物学名的命名原则,能够记住一些常见和重要的微生物菌种的拉丁名。
了解微生物分类的常规分类法、生化特征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重点掌握遗传特
征分类法,尤其是根据 16Sr RNA 基因进行分类的原理和意义。了解最新分子生
物学手段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基本原理和应用,如 RLFP,RAPD 等。
三、参考书目:
1、《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周德庆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2、《微生物学》第三版,黄秀梨,辛明秀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