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普通动物学考研大纲自命题考试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普通动物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无脊椎动物 50%
脊椎动物 50%
4)题型结构
单选题:10 小题,每小题 1%,共 10%
判断题:10 小题,每小题 1%,共 10%
名词解释:10 小题,每小题 3%,共 30%
简答和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10%,共 40%
填图和填空题:10 小题,每小题 1%,共 1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无脊椎动物部分
一) 考试内容
绪论
了解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动物学的发展历史、动物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
法等;掌握动物分类基本知识。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掌握细胞基本特征、细胞分裂方式、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与功能以及有
关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相应功能。掌握原生动
物门的分类、各纲的主要特征及相应的代表动物。理解原生动物、类器官(细胞
器)、伪足等概念。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了解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以及有关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以及胚胎发育、生物发生律等基本概念。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了解海绵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原始性及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掌握水沟系、胚
层逆转等基本概念。
第五章 腔肠动物
掌握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掌握腔肠动物的分类、
各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掌握辐射对称、两胚层、消化循环腔、浮浪式幼虫
等概念。了解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上的地位。
第六章 扁形动物
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掌握扁形动物的分类、
各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掌握两侧对称、皮肌囊、原肾管型排泄系统、梯刑
神经系统等基本概念。理解两侧对称体制及中胚层出现的生物学意义。了解寄生
动物的生活史及寄生动物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表现等。
第七章 原腔动物(又名假体腔动物)
掌握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进化意义。了解线虫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的主
要特征、分类、代表动物。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掌握环节动物的分类、
各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掌握同律分节、真体腔、闭管式血液循环、后肾管
型排泄系统、链状神经系统、担轮幼虫等概念。理解真体腔及分节现象出现的生
物学意义。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重点掌握瓣鳃纲、
腹足纲、头足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理解动物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一致性。
掌握外套膜、贝壳、初生体腔、次生体腔、血窦、开管式血液循环、头足、钩介
幼虫等概念。了解人工育珠原理及珍珠形成过程。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掌握异律分节、
外骨骼、混合体腔、马氏管等概念。了解甲壳纲、昆虫纲、蛛形纲的主要特征及
其代表动物。理解节肢动物数量多分布广的原因。
第十一章 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箒虫动物门
了解三门动物的共同特征及腕足动物与软体动物的区别。掌握总担、原口动
物、后口动物等概念。
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
掌握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理解五辐射对称、
内骨骼、水管系统、围血系统、呼吸树等概念。
第十三章 半索动物门
掌握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理解半索动物在动物界
的地位及其依据。
二)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动物学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和动物分类知识有较深入的
了解,掌握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熟练掌握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
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变进化过程,并对各个过程中不同典
型动物类群的适应、主要特征和代表性的种类、代表性的结构和功能有深入了解。
理解动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并能针对某一具体动物,分析其对环境的
适应。更高层次来说,要求考生通过普通动物学的学习,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对生
物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答题的具体要求如下:
1. 选择题:要求选择正确,不可多选或漏选。
2. 名词解释:要求尽量依据参考书中的解释,回答全面准确,并尽可能
做到举例说明
3. 简答题:只要求答出要点,必要时对要点稍作说明。
4. 论述题:要求考生对问题有一定的理解,通过自己的综合,给出主要
论点及其解释。
脊椎动物部分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脊索动物分类概述;
头索动物亚门特征;尾索动物亚门特征和类群;脊椎动物亚门特征。
第二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圆口纲的主要特征;七鳃鳗的外形、结构特征;
原口纲分类和圆口纲的生态。
第三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鱼纲的主要特征;鱼类的体形和皮肤系统;鱼
类的骨骼系统;鱼类的肌肉系统;鱼类的消化系统;鱼类的呼吸系统;鱼类的循
环系统;鱼类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鱼类的排泄系统;鱼类的生殖系统;鱼纲
分类(软骨鱼类、硬骨鱼类);鱼类的洄游以及鱼类的经济意义(鱼类资源利用、海
洋渔业、淡水渔业)。
第四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动物从水生到陆上的转变;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两栖类的体型;两栖类的皮肤;两栖类的骨骼系统;两栖类的肌肉系统;两栖类
的消化系统;两栖类的呼吸系统;两栖类的循环系统;两栖类的排泄系统;两栖
类的神经系统;两栖类的感觉器官;两栖类的生殖系统;两栖类的两栖纲分类(蚓
螈目、蝾螈目、蛙形目)以及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第五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史
上的意义;爬行纲的躯体结构(爬行动物的体型、爬行动物的皮肤系统、爬行动
物的骨骼系统、爬行动物的肌肉系统、爬行动物的消化系统、爬行动物的呼吸系
统、爬行动物的循环系统、爬行动物的排泄系统、爬行动物的神经系统、爬行动
物的感觉器官、爬行动物的生殖系统);爬行纲分类(喙头蜥目、龟鳖目、蜥蜴
目、蛇目、鳄目);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的益处、毒蛇的危害及蛇
伤防治)。
第六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鸟纲的主要特征;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
意义;鸟纲的躯体结构(鸟类的体型、鸟类的皮肤系统、鸟类的骨骼系统、鸟类
的肌肉系统、鸟类的消化系统、鸟类的呼吸系统、鸟类的循环系统、鸟类的排泄
系统、鸟类的神经系统、鸟类的感觉器官以及鸟类的生殖系统);鸟纲分类(平
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徙(鸟类的繁殖、鸟类的
迁徙);鸟类与人类关系(鸟类的捕食作用、狩猎鸟类、鸟害)。
第七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哺乳纲的主要特征;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
化史上的意义;哺乳类躯体结构(哺乳动物的体型、哺乳动物的皮肤系统、哺乳
动物的骨骼系统、哺乳动物的肌肉系统、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哺乳动物的呼吸
系统、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哺乳动物的排泄系统、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
动物的感觉器官、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哺乳纲分类(原兽亚纲、后兽亚纲、
真兽亚纲);哺乳类的保护、持续利用与害兽防治的生物学基础(野生动物资源
的可持续性利用与保护、害兽与其斗争的原则)。
第八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原索动物的起源进化;
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鱼纲的起源和演化;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爬行纲的起源
和适应辐射;鸟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哺乳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人类的起源发
展(类人猿的起源和进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劳动创造了人类)。
第九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命起源的问题;动物进化的证据;比较解剖
学的证据;胚胎学的例证;古生物学的例证;动物地理学的例证;生理生化的例
证;遗传学的例证;进化原因的探讨——进化理论(拉马克学说、达尔文学说、
达尔文以后的进化论发展);动物进化型式与种系发生(进化型式、绝灭、种系
发生);物种与物种形成(物种、物种形成)。
第十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物圈(水圈、气圈、土壤岩石圈);动物的
分布(动物的栖息地、分布区、陆地自然条件和动物群的地带型分布、水域的动
物分布);世界及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世界动物地理分区概述、我国动物地理区
系概述)。
第十一章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态因子(气候因子、化学因子、生物因子);
种群;(种群特征、种群的增长及调节);群落(群落特征、影响群落结构的因
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环境保护。
二) 考试要求
脊椎动物学课程的考试,注重考察考生对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较高级
的分类阶元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熟练的运用基本概念,分析不同结构
的功能和动物体对环境的适应,解决不同环境中的动物问题。考试分为“了
解”“掌握”“熟练”三个层次。“了解”是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联的
概念或者一定条件下认识、再现这些知识。“掌握”是指学生清楚的理解了所
学概念、定义、特点和范围,能够在相近内容中加以辨别和改错或者进行完
善。“熟练”是指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所学知识,能够准确灵活的加一应运,对
未知世界进行解释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答题的具体要求如下:
1. 填空题:要求填写准确,无需解释。
2. 选择题:要求选择正确,不可多选或漏选。
3. 名词解释:要求答出定义、它所包括的内容及实质。有字母表示或有
公式的也就写出来。
4. 简答题:只要求答出要点,如果本身所表示的意思不明确,则需要对
要点稍作说明。若要点本身所表示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就无需再作说
明。
5. 论述题:要求答出要点,每答出一个要点,就要对这个要点加以比较
详细地解释和说明,如果只答要点不作解释就要扣分。关键错别字也
会扣分。
6. 填图题:要求概念清楚,填写的位置正确。
三、参考书目
1、刘凌云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刘恕 《动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华中师范学院等 《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老克利夫兰 《动物学大全》科学出版社,1988
5、陈品健 动物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2001
6、杨安峰 脊椎动物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7、丁汉波 脊椎动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8、尹长民等 生物奥林匹克教程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9、左仰贤 动物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0、马克勤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11、郑作新 脊椎动物分类学 农业出版社 1982
12、陈鹏 动物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13、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14、Richard D. Jurd Instant Notes in Animal Biology 1997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