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海南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642-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海南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闭卷,笔试。满分 300 分。 四、考试内容: 药理学 药理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药物的分类及其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 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3.各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4.各类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其应用。 一、药理学 总论 (一)药动学 1.药物的体内过程 (1)药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2)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药物代谢过程、代谢酶系,酶诱导剂和抑制剂 (4)药物排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2.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峰浓度、达峰时间、半 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稳态血药浓度及 其临床意义 (二)药效学 1.药物的基本作用 (1)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2)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 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2.药物量效关系 量效关系、量效曲线、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 量、效价、效能、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临床意 义 3.药物的作用机制 (1)药物作用机制的主要类型 (2)受体的特性、类型及调节,激动药和拮抗药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 因素 1.药物因素 剂量、时间、疗程、途径及其药物相互作用 2.机体因素 年龄、性别、病理因素、精神因素及遗传因素等 二、化学治 疗药物 (一)抗微生物药概论 1.常用术语 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和抗菌后效应 2.抗菌作用机制 (1)抑制细胞壁合成 (2)影响细胞膜功能 (3)抑制蛋白质合成 (4)干扰核酸代谢 3.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种类及产生机制 4.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 用 (1)明确病因,针对性用药 (2)根据 PK/PD 原理指导临床用药 (3)根据患者生理病理情况合理用药 (4)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5)防止和杜绝抗菌药滥用 (6)防止联合用药的滥用 (二)β -内酰胺类抗 生素 1.青霉素类 (1)青霉素的体内过程、抗菌作用、临床应用、不 良反应及其防治 (2)青霉素 V、双氯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美 洛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等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 临床应用 2.头孢菌素类 (1)头孢菌素类的分代及其各代抗菌作用特点以及 临床应用 (2)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头孢哌 酮、头孢克洛、头孢匹罗等的抗菌作用特点 3.其他β 一内酰胺类 (1)亚胺培南和氨曲南的抗菌谱及临床应用 (2)Β 一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奥格门汀和泰能 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三)大环内酯类、林 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 素 1.大环内酯类 (1)大环内酯类的抗菌作用及机制、药动学特点、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抗 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林可霉素类与多肽类 (1)克林霉素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 应 (2)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抗菌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四)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 1.氨基糖苷类的共性 氨基糖苷类抗菌作用机制、抗菌谱、临床应用和 不良反应 2.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等药物 的抗菌作用及其 I 临床应用 (五)四环素类和氯霉 素 1.四环素类 (1)四环素类抗菌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其不良 反应 (2)四环素、米诺霉素、多西环素和美他环素的抗 菌作用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2.氯霉素 氯霉素体内过程特点、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 (六)人工合成抗菌药 1.喹诺酮类 (1)喹诺酮类的药动学特点、抗菌作用及机制、临 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 和加替沙星等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临床 应用 2.磺胺类和甲氧苄啶 (1)磺胺类的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 应 (2)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临 床应用 (3)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七)抗真菌药 1.抗浅表真菌感染药 特比萘芬、咪康唑、酮康唑和克霉唑的抗菌作用 及其临床应用 2.抗深部真菌感染药 两性霉素 B、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抗菌作 用及其临床应用 (八)抗病毒药 1.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药 (1)齐多夫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扎西他滨、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去羟肌苷的 作用特点 2.抗流感病毒药 金刚乙胺、扎那米韦、奥司他韦的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 3.抗疱疹病毒药 阿昔洛韦、阿糖腺苷和曲氟尿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 用 4.抗肝炎病毒药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干扰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及其不良反应 (九)抗结核病药和抗 麻风病药 1.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体内过程特点、抗 菌作用和机制、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的药理作用 特点 (3)抗结核病药合理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2.抗麻风病药 氨苯砜和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十)抗寄生虫药 1.抗疟药 (1)氯喹、青蒿素和奎宁的抗疟作用、临床应用及 其不良反应 (2)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伯氨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 药 (1)甲硝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替硝唑的临床应用 3.抗血吸虫病药 吡喹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4.抗肠蠕虫病药 (1)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2)左旋咪唑、噻嘧啶、哌嗪和恩波维铵的驱虫 作用特点 (十一)抗恶性肿瘤药 1.分类与机制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分类 2.干扰核酸生物合成药 氟尿嘧啶、巯嘌呤、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的临床应用 和不良反应 3.直接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 药 环磷酰胺、白消安、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和顺铂等的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4.干扰 RNA 转录药 放线菌素 D、多柔比星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5.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药 (1)长春碱、长春新碱和紫杉醇的临床应用和不良 反应 (2)门冬酰胺酶、三尖杉酯碱作用特点 6.影响体内激素平衡药 氨鲁米特、他莫昔芬和氟他胺的临床应用 三、神经系 统药物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 1.胆碱酯酶抑制药及胆碱酯 酶复活药 (1)新斯的明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和不良反应;毒扁豆碱作用特点 (2)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症状及其防治 (3)碘解磷定的药动学特点、用途和不良反应 2.M 胆碱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中 毒解救 (2)常用的阿托品合成代用品及其作用特点 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 禁忌证 (2)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伪麻黄碱的药理作用 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3)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主要临床应用 (2)普萘洛尔等 13 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 床应用、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二)镇静催眠药 1.苯二氮卓类 (1)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 应用与不良反应 (2)地西泮、氟硝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艾 司唑仑、三唑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2.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3.其他镇静催眠药 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水合氯醛和甲喹 酮的临床应用 (三)抗癫痫药和抗惊 厥药 1.抗癫痫药 (1)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的药 理作用、临床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2)苯巴比妥、扑米酮、地西泮、氯硝西泮、氨己 烯酸、托吡酯的临床应用 2.抗惊厥药 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四)治疗中枢神经退 行性病变药 1.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 其不良反应 (2)卡比多巴、司来吉兰、硝替卡朋、溴隐亭、恩 他卡朋、普拉克索、金刚烷胺及苯海索作用机制、临 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抗老年痴呆症药 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利斯的明、石杉碱甲、美金刚 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五)抗精神失常药 1.抗精神病药 (1)氯丙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氟哌啶醇、舒必利、奋乃静、氯氮平、利培 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的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 2.抗躁狂症药 碳酸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抗抑郁症药 (1)抗抑郁症药物的分类 (2)丙米嗪、文拉法辛、地昔帕明、马普替林、氟 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曲唑酮及托洛沙酮的药理 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六)镇痛药 1.阿片受体激动药 (1)吗啡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 良反应及其禁忌证 (2)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二氢埃托 啡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3)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害及其治疗 2.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和激动-拮抗药 喷他佐辛、丁丙诺啡、布托啡诺、纳布啡、地佐 辛、曲马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3.其他镇痛药 罗痛定、布桂嗪、奈福泮、高乌甲素、氟吡汀、 考诺肽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4.阿片受体拮抗药 纳洛酮、纳曲酮等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七)解热镇痛抗炎药 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1)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 药物相互作用 (2)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 奥沙普秦、吡罗昔康、双氯芬酸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 应用 2.选择性环氧酶-2 抑制药 美洛昔康、氯诺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帕瑞昔 布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3.抗痛风药 秋水仙碱、别嘌醇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四、心血管 系统药物 (一)抗心律失常药 1.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药物分类及其代表药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胺 碘酮、维拉帕米和腺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 要不良反应 (2)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和地尔硫(艹)卓药理 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3)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 (二)抗心力衰竭药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 药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福辛普利和氯沙坦 抗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2.强心苷 地高辛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 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给药方法及其药物相互作用 3.利尿药 噻嗉类利尿药抗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主要机制及其 临床应用 4.其他类 (1)卡他低落抗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 应用 (2)多巴酚丁胺抗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 用 (3)米力农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三)抗高血压药 1.药物分类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 2.常用抗高血压药 卡托普利、普萘洛尔、哌唑嗪、硝苯地平、氢氯噻嗪 和氯沙坦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3.其他抗高血压药 依那普利、缬沙坦、美托洛尔、卡维地洛、氨氯地 平、尼群地平、甲基多巴、可乐定、肼屈嗪、硝普 钠、米诺地尔和吲达帕胺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4.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合理用药原则 (四)抗心绞痛药 1.硝酸酯类 (1)硝酸甘油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单硝酸异山梨酯的临床应用 2.β 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等β 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及机 制,与硝酸酯类合用的合理性 3.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和地尔硫(艹)卓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及其 临床应用 4.其他抗心绞痛药 双嘧达莫和曲美他嗪抗心绞痛的作用及其应用 (五)调血脂药和抗动 脉粥样硬化药 1.调血脂药 (1)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和不良反应 (2)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托他汀和普伐他汀 的临床应用 (3)考来烯胺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4)贝特类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及其药物 相互作用 (5)烟酸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普罗布考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其不 良反应 (2)藻酸双酯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六)利尿药和脱水药 1.利尿药 (1)利尿药的作用部位与分类 (2)呋塞米和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 不良反应 (3)氨苯蝶啶、螺内酯和阿米洛利的利尿作用特点 及其临床应用 2.脱水药 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五、血液、 呼吸、消化 系统药物 (一)血液系统药 1.抗凝血药 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的药理作用、临床 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促凝血药 维生素 K 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临床应用 3.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噻氯匹定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 应用 4.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尿激酶和 rt—Β A 的临床应用 5.抗贫血药 铁剂、叶酸、维生素Β 12 和重组人促红素的临床 应用 6.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粒细膨巨噬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 (二)呼吸系统药 1.平喘药 (1)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和克仑特罗的药理作 用和临床应用 (2)氨茶碱、色甘酸钠、二丙酸倍氯米松和二羟丙 茶碱的临床应用 2.镇咳药 可待因、右美沙芬和喷托维林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 用 3.祛痰药 氯化铵、氨溴索和溴己胺的临床应用 (三)消化系统药 1.抗消化性溃疡药 碳酸氢钠、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 唑和米索前列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助消化药 胃蛋白酶和乳酶生的临床应用 3.止吐药和促胃肠运动药 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多潘立酮和昂丹司琼药理作 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4.泻药和止泻药 硫酸镁、乳果糖、酚酞和地芬诺酯的临床应用 六、内分泌 系统药物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类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 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的体内过程点、药理 作用、主要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应及其禁忌证 (二)甲状腺激素和抗 甲状腺药 1.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庄 2.抗甲状腺药 (1)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的药理作用、临应用及 其不良反应 (2)碘、碘化物和放射性碘的临床应用 (3)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应用 (三)胰岛素和口服降 血糖药 1.胰岛素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口服降血糖药 (1)格列本脲和格列齐特的药理作用、临床用及其 不良反应 (2)二甲双胍药理作用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3)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4)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的药理作用特点. (5)瑞格列奈的临床应用 (四)性激素类药和影 响生殖功能药 1.子宫兴奋药 (1)缩宫素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麦角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 良反应 2.性激素类药 (1)雌二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应 (2)氯米芬、他莫昔芬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其床应用 (3)甲羟孕酮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反应 (4)甲睾酮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5)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3.避孕药 (1)复方炔诺酮片和复方甲地孕酮片的临床应用 (2)双炔失碳酯的临床应用 4.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药 西地那非的药理作用、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七、其他类 药物 (一)免疫调节药 1.免疫抑制药 环孢素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 不良反应 2.免疫增强药 (1)左旋咪唑的药理作用、临床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2)卡介苗、白介素-2 和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二)组胺和组胺受体 阻断药 H1 受体阻断药 (1)第一代和第二代 H1 受体阻断药的主要作用特点 和代表药 (2)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阿司咪唑、吡咯醇胺、 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 反应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 2.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3.药物的杂质检查。 4.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 5.体内样品中药物的分析。 一、药典 (一)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的组成与制订 原则 (1)国家药品标准的组成和效力 (2)国家药品标准的制订原则 (二)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和主要 内容 (1)《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 (2)凡例的主要内容 (3)正文的主要内容 (4)附录的主要内容 (三)主要的外国药典 1.美国药典 全称、缩写和基本结构 2.英国药典 全称、缩写和基本结构 3.欧洲药典 全称、缩写和基本结构 4.日本药局方 全称、缩写和基本结构 二、药物分 析基础 (一)药品检验的相关基础 1.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药品检验的取样、检验、记录和报告及其要求 2.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基本内容 3.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和校 正 (1)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 (2)常用分析仪器的校正 (3)常用玻璃量器的正确使用和校正 (二)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 1.误差 (1)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及其减免方法 2.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运算法则 (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 法的验证 1.准确度 准确度及其验证方法 2.精密度 精密度及其验证方法 3.专属性 专属性及其验证方法 4.检测限 检测限及其验证方法 5.定量限 定量限及其验证方法 6.线性 线性及其验证方法 7.范围 范围及其确定方法 8.耐用性 耐用性及其验证方法 9.不同检验项目的验证内容 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应验证的 内容 三、物理常 数测定法 (一)熔点测定法 1.熔点 熔点及测定熔点的意义 2.测定法 仪器用具、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旋光度测定法 1.比旋度 (1)物质的旋光性 (2)比旋度及其计算 2.测定法 旋光度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3.应用 (1)性状 (2)杂质检查 (3)含量测定 (三)pH 值测定法 1.pH 值 溶液的 pH 值及其测量电池的组成 2.测定法 pH 值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3.应用 在原料药、注射液和滴眼液等制剂分析中的应 用 四、滴定分 析法 (一)酸碱滴定法 1.滴定曲线 (1)化学计量点 (2)滴定突跃 2.指示剂 (1)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3.滴定液 (1)盐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2)硫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3)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4.应用 (1)直接滴定法 (2)间接滴定法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1.非水碱量法 (1)常用溶剂 (2)高氯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3)常用指示剂 (4)应用 2.非水酸量法 (1)常用溶剂 (2)甲醇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3)常用指示剂 (4)应用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 1.碘量法 (1)滴定方法 (2)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3)应用 2.铈量法 (1)滴定方法 (2)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3)应用 3.亚硝酸钠滴定法 (1)滴定方法 (2)影响滴定的因素及指示终点的方法 (3)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4)应用 五、分 光光度法 (一)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 法 1.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和光 的吸收定律 (1)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2)光的吸收定律和吸收系数 2.测定法 测定方法及要求 3.应用 (1)鉴别 (2)杂质检查 (3)含量测定 (二)红外分光光度法 1.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的产生及其特点 2.红外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 系 典型基团的特征吸收 3.测定法 (1)测定方法 (2)注意事项 4.应用 (1)鉴别 (2)杂质检查 六、色谱法 (一)色谱法基础 1.常用术语 色谱图、基线、色谱峰、保留值、色谱峰区域 宽 度、分配系数、容量因子 2.影响色谱分离的因素 (1)理论板数的计算及注意事项 (2)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 3.分类 (1)按分离原理分类 (2)按分离方式分类 (二)薄层色谱法 1.仪器与材料 (1)常用的固定相与薄层板 (2)点样器 (3)展开容器 (4)显色剂与显色装置 (5)检视装置 2.操作方法 (1)薄层板的制备 (2)点样与展开 (3)显色与检视方法 3.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1)检测灵敏度 (2)比移值 (3)分离效能 4.测定法与应用 (1)鉴别 (2)杂质检查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1.分类 (1)正相分配色谱法 (2)反相分配色谱法 2.高效液相色谱仪 (1)仪器的基本结构 (2)常用检测器 (3)常用固定相与流动相 3.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及其计算 4.测定法 内标法、外标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面积归 一 化法 5.应用 (1)鉴别 (2)杂质检查 (3)含量测定 (四)气象色谱法 1.气象色谱仪 (1)仪器的基本结构 (2)进样方式 (3)色谱柱 (4)常用检测器 (5)常用的固定相 2.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及其计算 3.测定法 内标法、外标法、面积归一化法、标准容液加 入法 4.应用 (1)鉴别 (2)杂质检查 (3)含量测定 (五)电泳法 1.基本原理 (1)电泳迁移速度与电泳淌度和点渗流的关系 (2)影响电泳分离的因素 2.平板电泳法 纸电泳法、薄膜电泳法、凝胶电泳法 3.毛细管电泳法 主要分离模式及其特点 4.应用 在鉴别、分子量鉴定和纯度检查中的应用 七、体内药 物分析法 (一)体内样品种类 1.血样 血样的采集与血浆和血清的制备 2.尿样 尿样的分类与采集和处理方法 3.唾液 唾液及其采集方法 (二)体内样品处理 体内样品处理的常用方法 (1)去除蛋白质法 (2)缀合物水解法 (3)萃取分离法 (4)化学衍生化法 (三)体内样品测定 1.体内样品测定的常用方法 免疫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 2.定量分析方法验证 特异性、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精密度与准确 度、定量下限、样品稳定性、提取回收率、质 控样品与质量控制 3.应用 (1)治疗药物监测 (2)药代动力学 八、药 物 的杂质检查 (一)杂质的限量检查 1.杂质的来源与分类 (1)杂质与药物纯度 (2)杂质的来源与分类 2.杂质限量的检查与计算 (1)杂质限量检查法 (2)杂质限量的计算 (二)一般杂质的检查 1.氯化物检查法 检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2.硫酸盐检查法 检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3.铁盐检查法 检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4.重金属检查法 检查方法与适用范围 5.砷盐检查法 检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6.干燥失重测定法 测定方法与适用范围 7.炽灼残渣检查法 检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8.易炭化物检查法 检查方法 9.残留溶剂测定法 常见有机溶剂的分类及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10.溶液颜色检查法 检查方法 11.澄清度检查法 检查方法 (三)特殊杂质的 检查 1.杂质检查项目与限度 杂质项目确定原则与限度制订依据 2.杂质检查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要求 九、常用药 物的分析 (一)芳酸及其酯 类药物的分析 1.阿司匹林 (1)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阿司匹林片和肠溶片的检查项目和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 2.布洛芬 (1)布洛芬的鉴别方法、特殊杂质检查项目和 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布洛芬片和缓释胶囊的检查项目和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 3.丙磺舒 丙磺舒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含量测定 方法 (二)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1.苯巴比妥 (1)苯巴比妥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苯巴比妥片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 方法 (3)体内样品中苯巴比妥的测定 2.司可巴比妥钠 司可巴比妥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3.注射用硫喷妥钠 注射用硫喷妥钠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三)胺类药物的分析 1.盐酸普鲁卡因 (1)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方法、特殊杂质检查 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和含量测定方法 2.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利多卡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3.对乙酰氨基酚 (1)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 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对乙酰氨基酚制剂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含 量测定方法 4.肾上腺素 (1)肾上腺素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 法 (四)磺胺类药物的分析 1.磺胺甲噁唑 (1)磺胺甲噁唑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 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3)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 定方法 2.磺胺嘧啶 (1)磺胺嘧啶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2)磺胺嘧啶片的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五)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1.异烟肼 异烟肼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法、含 量测定方法 2.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的鉴别方法、特殊杂质检查方法、含 量测定方法 3.左氧氟沙星 (1)左氧氟沙星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 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左氧氟沙星片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 定方法 4.盐酸氯丙嗪 (1)盐酸氯丙嗪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 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盐酸氯丙嗪片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5.地西泮 (1)地西泮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地西泮片和注射液的鉴别、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6.氟康唑 (1)氟康唑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法、检 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氟康唑片和胶囊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六)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 1.盐酸麻黄碱 (1)盐酸麻黄碱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 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2.硫酸阿托品 (1)硫酸阿托品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 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硫酸阿托品片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3.盐酸吗啡 (1)盐酸吗啡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盐酸吗啡片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 方法 (3)体内样品中吗啡的测定 4.磷酸可待因 (1)磷酸可待因的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 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磷酸可待因片、注射液和糖浆的含量测定 方法 (3)体内样品中可待因的测定 5.硫酸奎宁 硫酸奎宁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法、杂质 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七)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 析 1.醋酸地塞米松 (1)醋酸地塞米松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 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醋酸地塞米松片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 测定方法 (3)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2.丙酸睾酮 丙酸睾酮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法、特殊 杂 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3.黄体酮 黄体酮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法、特殊杂 质 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4.雌二醇 (1)雌二醇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法、特 殊 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2)雌二醇缓释贴片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 测定方法 (3)体内雌二醇的分析方法 (八)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1.维生素 B1 (1)维生素Β 1 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维生素Β 1 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2.维生素 C (1)维生素 C 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 (2)维生素 C 片和注射液的鉴别、检查和含量 测定方法 3.维生素 E 维生素 E 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法、杂质检 查的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4.维生素 K1 (1)维生素 K1 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法、 杂质检查的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维生素 K1 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九)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1.抗生素类药物分析的特点 (1)检查的项目 (2)含量和效价测定的方法 2.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 (1)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的鉴别方法、检查项 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青霉素钾的鉴别 方法、检查项目和含量测定方法 3.阿莫西林 (1)阿莫西林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 (2)阿莫西林制剂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含 量测定方法 4.头孢羟氨苄 (1)头孢羟氨苄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头孢羟氨苄制剂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 含量测定方法 5.硫酸庆大霉素 (1)硫酸庆大霉素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硫酸庆大霉素制剂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 和含量测定方法 (3)体内样品中庆大霉素的测定 6.盐酸四环素 (1)盐酸四环素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2)盐酸四环素制剂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 含量测定方法 7.阿奇霉素 (1)阿奇霉素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 (2)阿奇霉素制剂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含 量测定方法 (3)体内样品中阿奇霉素的测定 (十)糖类药物的分析 1.葡萄糖 (1)葡萄糖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的方法、 检查的项目和方法 (2)葡萄糖注射液的鉴别方法、检查项目和含 量测定方法 2.右旋糖酐 40 (1)右旋糖酐 40 的物理常数测定法、鉴别方 法、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 (2)右旋糖酐 40 氯化钠注射液的鉴别方法、 检查项目和含量测定方法 药剂学 药剂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常用剂型的特点、处方设计与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3.常用辅料的分类及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4.新剂型的特点和应用。 5.制剂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6.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主要内容。 8.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9.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一、绪论 基本要求 1.常用术语 剂型、制剂及药剂学 2.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 (1)剂型的重要性 (2)剂型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3.药剂学的研究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二、散剂和颗粒 剂 (一)粉体学 粉体的性质与应用 (1)粉体粒子大小、粒度分布及测定方法 (2)粉体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密度、流动性、 吸 湿性、润湿性 (3)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二)散剂 1.散剂的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2.散剂的制备 (1)物料前处理 (2)粉碎、筛分、混合的目的、意义、方法 3.散剂的质量检查与散剂的 吸湿性及实例 (1)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2)散剂的吸湿性及防范措施 (3)散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三)颗粒剂 1.颗粒剂的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2.颗粒剂的制备 制备工艺 3.颗粒剂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三、片剂 (一)基本要求 片剂的特点、种类及质 量要求 (1)特点 (2)种类 (3)质量要求 (二)片剂的常用辅料 填充剂、黏合剂和润湿剂、 崩解剂、润滑剂 (1)作用 (2)常用的品种、缩写、性质、特点和应用 (三)片剂的制备工艺 1.湿法制粒压片 (1)制粒目的 (2)湿法制粒工艺过程 (3)湿颗粒的干燥 (4)整粒、总混与压片(含片重计算) 2.干法压片 (1)结晶直接压片和干法制粒压片的方法和适用 对象 (2)粉末直接压片的特点及对辅料的要求 3.片剂的成型及影响因素 (1)片剂的成型过程 (2)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 4.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 题及解决办法 裂片、松片、黏冲、片重差异超限、崩解迟 缓、溶出超限、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原因及解 决办法 (四)包衣 1.包衣的目的和种类 (1)目的 (2)种类 2.包衣方法 常用包衣方法及特点 3.包衣材料与工序 (1)常用包衣材料的品种、缩写、性质、特点和 应用 (2)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五)片剂的质量检查及 处方设计 1.片剂的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2.片剂的处方设计举例 片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四、胶囊剂和丸 剂 (一)胶囊剂 1.胶囊剂的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2.硬胶囊剂的制备 (1)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与附加剂 (2)空胶囊的规格 (3)物料的处理与填充 3.软胶囊剂的制备 (1)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4.肠溶胶囊的制备 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 5.质量检查及举例 (1)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2)胶囊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二)丸剂 1.滴丸剂 (1) 特点 (2)常用基质、冷凝剂 (3)制备工艺 2.小丸 (1)特点 (2)制备方法 五、栓剂 (一)基本要求 栓剂的分类、特点与质量要 求 (1)分类 (2) 特点 (3)质量要求 (二)栓剂基质 1.机制的作用与要求 (1)基质的作用 (2)对理想基质的要求 2.常用基质与附加剂 (1)基质的分类 (2)常用基质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3)常用附加剂的作用 (三)栓剂的作用及影响 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1.栓剂的作用 (1)局部作用 (2)全身作用 2.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 素 (1) 生理因素 (2)药物理化性质 (3)基质和附加剂 (四)栓剂的制备与质量 评价 1.栓剂的制备与 (1)处方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2)置换价与栓剂基质用量的计算 (3)栓剂的制备方法 (4)栓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2.质量评价 质量检查项目及操作要求 六、软膏剂、眼 膏剂和凝胶剂 (一)软膏剂 1.软膏剂的分类与质量要求 (1)分类 (2)质量要求 2.软膏剂的基质 (1)基质的作用 (2)对理想基质的要求 (3)基质的分类 (4)常用基质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3.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1)制备方法及适用范围 (2)软膏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4.软膏剂的质量评价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二)眼膏剂与凝胶剂 1.眼膏剂 (1)特点与质量要求 (2)常用基质的品种与应用 (3)制备的注意事项 (4)质量检查项目 2.凝胶剂 (1)特点与分类 (2)常用水性凝胶基质的品种、特点与应用 (3)水性凝胶剂的制备方法 (4)凝胶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5)质量检查项目 七、气雾剂、膜 剂和涂膜剂 (一)气雾剂 1.气雾剂的特点、分类与质 量要求 (1)特点 (2)分类 (3)质量要求 2.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 (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药物的吸收 (2)影响吸收的因素 3.气雾剂的组成 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与阀门系统 4.气雾剂的制备与举例 (1)处方设计与制备方法 (2)气雾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5.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主要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6.喷雾剂 (1)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2)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项目 7.吸人粉雾剂 药物粒度要求及其它质量要求 (二)膜剂与涂膜剂 1.膜剂 (1)膜剂的特点 (2)常用成膜材料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3)制备方法 (4)膜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5)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2.涂膜剂 (1)特点及应用范围 (2)常用成膜材料及一般制备方法 (一)基本要求 1.注射剂的分类与特点 (1)类型及适用范围 (2)特点 2.注射给药途径及质量要求 (1)给药途径及应用 (2)质量要求 (二)注射剂的溶剂与附 加剂 1.注射用水 (1)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 (2)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3)原水的处理方法 (4)注射用水的制备 2.注射用油 (1)注射用大豆油的质量要求 (2)酸值、碘值、皂化值 3.其它注射用溶剂 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4.注射剂的附加剂 种类、常用品种及应用 (三)热原 1.热原的组成及性质 (1)组成成分 (2)性质 2.污染途径与除去方法 (1)污染途径 (2)除去方法 (四)溶解度与溶解速度 1.溶解度 (1)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2.溶解速度 (1)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2)增加药物溶解速度的方法 (五)滤过 1.滤过的影响因素及助滤剂 (1)影响因素 (2)助滤剂的特点、常用品种 2.滤器 常用滤器的种类、性能及应用 (六)注射剂的制备质量 检查 1.注射剂的制备 (1)注射剂制备工艺流程 (2)注射剂容器的种类 (3)安瓿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稳定性的关系 (4)注射剂的配制与滤过 (5)注射液的灌封 (6)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 2.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3.制备举例 注射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七)注射剂的灭菌及无 菌技术 1.灭菌和灭菌法的分类 (1)灭菌与防腐、消毒的区别 (2)灭菌法的分类 1.物理灭菌法 (1)湿热灭菌法中热压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2)卧式热压灭菌器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3)影响热压灭菌的因素 (4)干热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5)射线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6)滤过除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3.F 与 F0 值 (1)D 值、Z 值、F 值与 F0 值 (2) F0 值的影响因素 4.化学灭菌法 (1)化学灭菌法的特点与分类 (2)气体灭菌法的应用及常用杀菌气体 (3)药液法的应用及常用杀菌剂 5.无菌操作法和无菌检查方 法 (1)无菌操作法的特点与应用 (2)无菌检查法的应用 八、注射剂与滴 眼剂 (八)输液 1.输液制备与质量检查 (1)输液的分类与质量要求 (2)输液瓶、胶塞的质量要求和清洁处理 (3)一般制备过程 (4)输液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5)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葡萄糖输液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 点 2.营养输液 (1)作用与种类 (2)静脉注射脂肪乳剂的质量要求、原料及乳 化剂的选择 3.血浆代用液 作用与质量要求 (九)注射用无菌粉末 1.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质量要 求与分类 (1)质量要求 (2)分类 2.注射用冻干制品 (1)冷冻干燥依据与工艺过程 (2)冷冻干燥过程中常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处理 方法 3.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1)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项目及目的 (2)无菌分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十)注射剂新产品的试 制 1.注射剂类型与注射途径的 确定 (1)固体药物注射剂类型和给药途径的确定 (2)油类药物注射剂类型和给药途径的确定 2.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渗透压 的调节 (1)注射剂的安全性 (2)渗透压的调节方法及计算 (3)注射剂中常用止痛剂 (十一)滴眼剂 1.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与药物 的吸收途径 (1)质量要求 (2)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2.滴眼剂的附加剂 附加剂的种类、作用、常用品种与应用 3.滴眼剂的制备与举例 (1)生产工艺 (2)药液的配滤与灌装 (3)滴眼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九、液体制剂 (一)基本要求 1.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 求 (1)特点 (2)质量要求 2.液体制剂的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类 (2)分散体系中微粒大小与特征 (二)液体制剂的溶剂和 附加剂 1.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1)常用溶剂的分类 (2)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应用和用量 2.液体制剂的防腐 (1)防腐的重要性和措施 (2)常用防腐剂的性质、特点、应用和用量 3.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 (1)矫味剂和着色剂的分类 (2)常用矫味剂和着色剂性质、特点和应用 (三)溶液剂、糖浆剂和 芳香水剂 1.溶液剂 制备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2.糖浆剂 特点及制备方法 3.芳香水剂 质量要求 4.甘油剂 特点 5.醑剂 特点 (四)溶胶剂和高分子溶 液剂 1.溶胶剂 溶胶的构造、性质及制备方法 2.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五)表面活性剂 1.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种类 及生物学性质 (1)结构特点 (2)种类与特性 (3)生物学性质 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增溶、乳化、润湿、起泡与消泡、去污、消毒 和杀菌 (六)乳剂 1.乳剂的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2.乳化剂 (1)乳化剂的基本要求及选择原则 (2)乳化剂的种类 (3)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3.乳剂的形成条件及制备 (1)形成条件 (2)制备方法 4.乳剂的变化 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 5.质量评价 质量检查项目 (七)混悬剂 1.混悬剂的质量要求及形成 条件. (1)质量要求 (2)制成混悬剂的条件 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与稳 定剂 (1)物理稳定性 (2)常用稳定剂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3.混悬剂的制备 制备方法 4.质量评价 质量检查项目 (八)其他液体制剂 1.内服制剂 合剂 2.外用制剂 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含漱剂、滴牙 剂、灌肠剂、灌洗剂、涂剂 十、药物制剂的 稳定性 (一)基本要求 1.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稳定性研究的意义 (2)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 2.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 径 水解、氧化、异构化、聚合、脱羧等 (二)影响药物制剂降 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1.处方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pH 值、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 活 性剂、处方中辅料等影响因素及对策 2.环境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 水分、 包装材料等影响因素及对策 3.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 法 改进剂型与生产工艺、制成稳定的衍生物、加 入 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三)固体药物制 剂的稳定性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及影响因素 (1)特点 (2)影响因素 (四)药物稳定性的试 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 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及强光照射试验 2.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温度、湿度、时间的要求 3.经典恒温法 半衰期 t1/2 小有效期 t0.9 的计算 十一、微型胶囊 包合物和固体分 散物 (一)微型胶囊 1.微囊技术 特点 2.常用囊材 分类及常用品种的特点、性质及应用 3.微囊化方法 (1)微囊化方法分类 (2)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工艺流程 及操作要点 4.微囊中药物的释放 (1)释放机制 (2)影响释放的因素 5.质量评价 主要评价内容 (二)包合物 1.包合技术 特点 2.包合材料 (1)环糊精的分类、结构特点、性质及应用 (2)环糊精衍生物的分类、结构特点、性质、 常 用品种及应用 3.包合方法 常用方法及操作要点 4.包合物的验证 验证方法 (三)固体分散物 1.固体分散物的分类、特点 及释药 (1)分类 (2)特点 (3)固体分散物的速释与缓释 2.载体材料 分类及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3.制备方法 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4.固体分散物的验证 验证方法 十二、缓释、控 释制剂 (一)基本要求 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缓释制剂的特点 (2)控释制剂的特点 2.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处 方设计 (1)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2)缓释、控释制剂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二)缓(控)释制剂 的释药原理及方法 1.溶出 减小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 2.扩散 减慢药物扩散速度的方法 3.其它 (1)溶蚀与扩散、溶出相结合 (2)渗透泵、离子交换作用 十二、缓释、控 释制剂 (三)缓释、控释制剂 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1.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1)骨架片的分类、特点与骨架材料 (2)缓释、控释颗粒(微囊)压制片,胃内滞 留片,生物黏附片和骨架型小丸的特点及制备 方法 2.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 (1)微孔膜包衣片的衣膜材料和致孔剂 (2)膜控释小片、肠溶膜控释片和膜控释小丸 的特点 3.渗透泵型控释制剂 组成、分类、常用材料 (四)缓释、控释制剂 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1.体外释放度试验 (1)释放介质 (2)取样时间点的设计与释放标准 (3)药物释放曲线的拟合 2.体内外相关性 相关性意义及相关情况 十三、经皮给药 制剂 (一)基本要求 1.TDDS 的特点与基本组成 (1)特点 (2)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2.TDDS 的类型 充填封闭型、复合膜型、黏胶分散型、微储库 型、 聚合物骨架型 TDDS 的特点 (二)药物的经皮吸收 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与途 径 (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 (2)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 2.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1)药物性质 (2)基质性质 (3)经皮吸收促进剂 (4)皮肤因素 3.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新方 法 (1)前体药物法 (2)离子导人法 (三)经皮给药制剂的 常用材料 1.控释膜材料 (1)均质膜材料的常用品种、性质与特点 (2)微孔膜材料的品种 2.骨架材料 (1)聚合物骨架材料的常用品种 (2)微孔材料的常用品种、性质与应用 3.压敏胶 (1)作用、应具备的特性及黏合性能 (2)常用品种及应用 十三、经皮给药 制剂 (三)经皮给药制剂的 常用材料 4.其它材料 背衬材料、保护膜材料、药库材料的作用及常 用 品种 (四)经皮给药制剂的 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 1.制备 主要制备方法 2.质量评价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十四、靶向制剂 (一)基本要求 1.靶向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2.靶向性评价 衡量药物制剂靶向性的参数 (二)被动靶向制剂 1.脂质体 (1)组成与特点 (2)脂质体的重要理化性质 (3)制备脂质体的材料与制备方法 (4)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5)脂质体的质量检查项目 2.靶向乳剂 (1)药物的淋巴转运特点与途径 (2)影响乳剂释药特性与靶向性的因素 3.微球 分类、特性及制备方法 4.纳米粒 制备方法及体内分布与消除 (三)主动靶向制剂 1.修饰的药物微粒载体 修饰的脂质体、修饰的微乳、修饰的微球和修 饰的纳米粒的应用 2.前体药物 肝靶向、脑靶向、肿瘤靶向与其它靶向前体药 物的应用 (四)其他靶向制剂 1.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磁性靶向制剂、栓塞靶向制剂、热敏感靶向制 剂与β H 敏感靶向制剂的应用 2.结肠靶向药物制剂 特点、分类及原理 十五、生物药剂 学 (一)基本要求 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范畴 (2)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 (3)生物药剂学中的生物因素 2.药物的跨膜转运 (1)生物膜的结构、生物膜的性质 (2)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 (3)载体媒介转运:主动转运、促进扩散 (4)膜动转运 (二)药物的胃肠道吸 收 1.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1)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2)胃排空与胃肠道蠕动 (3)循环系统的循环途径与血流量 (4)食物 2.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 (1)药物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 (2)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 (三)药物的非胃肠道 吸收 1.注射部位吸收 (1)注射途径与吸收的关系 (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2.肺部吸收 (1)肺部吸收的特点 (2)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 3.黏膜吸收 鼻黏膜吸收、β 腔黏膜吸收及阴道黏膜吸收的 特点 (四)药物的分布、代 谢和排泄 1.分布 表观分布容积、影响分布的因素、淋巴系统转 运、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2.代谢 药物代谢的部位、代谢过程及影响因素 3.排泄 肾排泄、胆汁排泄和肠肝循环 十六、药物动力 学 (一)基本要求 常用术语 隔室模型、消除速度常数、生物半衰期、清除 率 (二)单室模型静脉注 射给药 1.血药浓度法 (1)药动学方程 (2)消除速度常数、半衰期的求算、曲线下面 积 2.尿药数据法 (1)尿药排泄速度法、总量减量法的药动学方 程 (2)消除速度常数和肾排泄速度常数的求算 (3)尿药排泄速度法、总量减量法的特点 (三)单室模型静脉滴 注给药 1.血药浓度法 (1)药动学方程 (2)消除速度常数、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的 求算、曲线下面积 2.稳态血药浓度 (1)稳态血药浓度 Css (2)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 fss 3.静滴停止后药动学参数的 求算 (1)稳态后停滴,其消除速度常数和表观分旆 容积的求算 (2)稳态前停滴,其消除速度常数和表观分旆 容积的求算 4.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联合 用药 (1)负荷剂量 (2)药动学方程 (四)单室模型血管外 给药 1.血药浓度法 药动学方程 2.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1)消除速度常数 (2)残数法求算吸收速度常数 (3)达峰时间和最大血药浓度 (4)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 (5)清除率 (6)滞后时间 (五)双室模型给药 1.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1)中央室药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式 (2)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式 (3)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的求算 2.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式 (六)多剂量给药 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1)多剂量函数 (2)第 n 次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3)达稳态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2.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1)第 n 次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2)达稳态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3.双室模型给药 (1)第 n 次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2)达稳态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4.平均稳态平均血药浓度的 求算 (1)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3)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4)双室模型静脉注射和血管外给药 5.首剂量和维持剂量 (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时首剂量的求算 (2)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时首剂量的求算 (七)非线性药物动力 学 非线性过程的特征 (1)米氏方程及米氏过程的药动学特征 (2)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 (3)生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4)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的关系 (八)统计矩 1.药动学中的各种矩 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 2.用统计矩估算药动学参数 (1)半衰期、清除率和稳态时的分布容积, (2)生物利用度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九)生物利用度和药 物动力学模型识别 1.生物利用度 (1)研究生物利用度的意义 (2)衡量吸收速度快慢的药动学参数 (3)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4)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 2.药物动力学模型识别 常用识别方法 十七、药物制剂 的配伍变化 (一)基本要求 药物配伍与配伍变化 (1)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2)配伍禁忌 (3)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 (--)配伍变化的类型 1.物理配伍变化及引发原因 (1)溶解度改变 (2)潮解、液化和结块 (3)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2.化学配伍变化及引发原因 (1)变色 (2)混浊或沉淀 (3)产气 (4)分解破坏 (5)发生爆炸 (三)注射液的配伍变 化 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1)溶剂组成改变、β H 值改变 (2)缓冲容量、离子作用 (3)直接反应、盐析作用 (4)配合量、混合的顺序 (5)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 (6)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配伍变化的研究 与处理方法 1.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1)直接实验法 (2)间接实验法 十七、药物制剂 的配伍变化 (四)配伍变化的研究 与处理方法 2.常用的方法 (1)可见的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2)测定变化点的β H 值 (3)稳定性实验 (4)紫外光谱、薄层色谱及气相色谱、高效液 相 色谱等 3.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 一般处理原则 4.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 (1)改变贮存条件 (2)改变调配次序 (3)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4)调整溶液的β H 值 (5)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 十八、生物技术 药物制剂 (一)基本要求 1.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 2.生物技术药物 (1)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2)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 (二)蛋白多肽类药物 的注射给药 1.普通注射剂 (1)稳定化 (2)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 2.缓控释注射剂 (1)微球注射剂的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影响释 药的因素 (2)疫苗微球注射剂的特点 (3)缓释、控释植入剂的特点 (三)蛋白多肽类药物 的非注射制剂 1.黏膜制剂 增加药物经黏膜吸收的方法 2.经皮制剂 增加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各类药物的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代谢特点。 2.代表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使用特点。 3.-些重要药物在体内外相互作用的化学变化;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化学变化 和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4.手性药物的立体化学结构、构型和生物活性特点。 5.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及相应的生物学作用。 6.特殊管理药品的结构特点和临床用途。 一、化学治 疗药物 (一)抗生素 1.基本要求 (1)抗生素的分类、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构效关 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抗生素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与化学稳定性、毒 副作用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2.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1)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 和构效关系,推测药物的化学稳定性、抗耐药性的特 点、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2)代表药物:青霉素钠(钾)、氨苄西林、阿莫西 林、哌拉西林、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头孢克洛、头孢哌酮钠、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 呋辛、硫酸头孢匹罗、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他唑 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 推测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及使用 的注意事项 (2)代表药物: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阿 奇霉素、克拉霉素 4.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 推测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产生毒副作用的机制、产生 耐药性的原因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2)代表药物:阿米卡星、硫酸依替米星、硫酸奈替 米星、硫酸庆大霉素 5.四环素类抗生素 (1)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推 测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产生毒副作用的机制及使用的 注意事项 (2)代表药物: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多西 环素、盐酸米诺环素、盐酸美他环素 (二)合成抗菌药 1.基本要求 (1)结构类型、作用机制、构效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6年海南大学633普通生物学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6年海南大学801植物生理生化考研大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