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1 2015 年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初 试) (科目:823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课程与教 学的理念。 2、理解课程、教学、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理念来分析和解决课程与教学中的现 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简答题: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分析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三、考查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是揭示 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课程与教学论发展阶段,各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中西方学者、著作、思想 和理论。 二、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概念 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知识、课程即经验、课程即计划或方案的性质。 (二)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的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课程的实践 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2 (三)课程的历史发展 当代各种课程类型(课程类型):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 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 与选修课程 (四)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 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规律 三、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取向、确定的依据和基本环节 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和三种形式取向。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 本来源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4.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二)课程内容的含义、取向、组织要素及原则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合。 课程内容的取向: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 经验。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注重基础性。2.贴近生活。3.尊重学生经验。4.强 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是课程组织的基本线索或 脉络,简称组织要素。关于课程组织的要素有不同层次的看法。 四、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泰勒原理:1.课程目标的选择和界说。2.选择和建立适当的经验。3.组织 学习经验。4.评价课程。 (二)课程开发的概念、模式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参与的、开放性的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具有 情境性、适应性的课程结果;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根本特征: 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 3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实施 五、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现代教学的形成与基本特征。 (二)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 1、教学与发展理论。2、结构主义教学理论。3、范例主义教学理论。4.人本 主义教学理论。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 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六、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含义;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七、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理论 的演绎或对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 基本教学范型。即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 (二)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 和杜威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四)当前值得关注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和问题 解决教学模式。 八、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 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 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 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要求及优缺点评价。 九、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含义;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选择和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教 4 学手段现代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十、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征和优缺点 (三)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个别辅导的含义、类型和要注意的问题;现场教学的含义、类型、作用及要注 意的问题 十一、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的种类;教学评价的改革(发展 趋势)。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十二、课堂教学管理 (一)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 制定课堂教学规则的依据 (三) 制定课堂教学规则的要求 (四)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类型和管理策略 十三、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 (一) 教学设计的含义、特征和基本程序 (二)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