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6级第2学期中共党史专业《中共党史社会主义时期》教学大纲——王海光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6 级中共党史专业
《中共党史社会主义时期》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李庆刚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
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时间跨度是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系统学习,较为全面地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十年建设探索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
基本史实,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正确地分析和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正反
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深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提高掌握和运用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自觉性。
第一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国纲领的实施
重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2 年底,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形势下,1949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通过《共同纲领》。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开创了中国
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是新型的人民政权,对外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
动。对内在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以极大的努力医治战争创伤,实行“四
面八方”的政策,努力恢复残破的国民经济。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
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有了初步的发展。
一、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和巩固
(一)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
1、新中国建国纲领的制定,《共同纲领》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
2、新中国的国体与政体(重点掌握)
(二)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重点掌握)
(三)统一祖国大陆和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政权机构(重点掌握)
(四)恢复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
1、打击投机资本,稳定物价(重点掌握)
2、统一国家财政经济(重点掌握)
(五)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和争取财政经济好转的工作部署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重点掌握)
二、新民主主义改革的展开
(一)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重点掌握)
(二)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的路线和政策(重点掌握)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
中共中央《双十》指示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发动(重点掌握)
(四)确立社会新秩序的各项民主改革
2
(五)民主建政工作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重点掌握)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一)“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重点掌握)
(二)“三反”、“五反”运动
1、增产节约运动和中共“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重点
掌握)
2、打击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和“五反”运动的发动(重点掌握)
(三)建国初期的整风和整党运动
1、1950 年的全党整风运动(重点掌握)
2、中共中央关于整党建党的决定(重点掌握)
(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历史经验(重点掌握)
重点思考题:
1、《共同纲领》规定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和政治、经济、文化政策。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制定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3、建国初期三大运动。
4、“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5、建国初期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二讲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主要内容(重点掌握)
2、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重点掌握)
(三)高饶事件和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二、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重点掌握)
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其主要特点(重点掌握)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背景(重点掌握)
(三)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初步实践
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重点掌握)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超常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猛烈发展,农业合作化的急速完成(重点掌握)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手工业合作化的方针和步骤(重点掌握)
3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重点掌握)
(四)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和历史遗留问题(重点掌握)
重点思考题:
1、如何认识和评价过渡时期总路线?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和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和遗留问题。
第三讲建国初期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和思想文化工作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建立
(一)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方针
(二)改造旧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运动
二、新中国意识形态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建立全国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二)中共对知识分子的基本政策
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重点掌握)
(三)人民教育事业的开展
(四)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初步繁荣
(五)新中国的宗教工作
三、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二)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和对胡适思想的批判
(三)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和“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四) 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
重点思考题:
1、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2、对旧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造及其成就。
3、建国初期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经验教训。
第四讲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反右派斗争的发生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一)社会主义改革潮流的兴起及中共的探索
(二)《论十大关系》和一系列新方针的提出
1、《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重点掌握)
2、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和“双百方针”的提出(重点掌握)
(三)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重点掌握)
2、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方针(重点掌握)
3、八大的历史意义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和全党整风运动
4
(一)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政治命题的提出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讲话(重点掌握)
(二)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主题的整风运动(重点掌握)
三、反右派斗争及其后果
(一)反右派运动的发动
(二)反右派运动的扩大化
反右派运动的严重扩大化(重点掌握)
(三)反右派运动的严重后果
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特征的左倾错误的发展(重点掌握)
重点思考题:
1、八大前后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就。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
3、反右派运动严重扩大化的后果和经验教训。
第五讲“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跃进”的发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一)“大跃进”运动的酝酿准备
党内急躁冒进思想的迅速泛滥(重点掌握)
(二)八大二次会议和总路线的提出
1、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和“多快好省”总路线的制定(重点掌握)
2、大跃进的全面发动(重点掌握)
(三)“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以大炼钢铁运动为中心的“全民大办”运动(重点掌握)
(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重点掌握)
二、初步纠“左”和庐山会议的逆转
(一)对“左”的错误的初步纠正
“大跃进”指标和生产安排的调整(重点掌握)
(二)1959 年夏季的庐山会议
1、在庐山会议的分歧和争论(重点掌握)
2、全局性纠“左”努力的中断(重点掌握)
三、反右倾运动和继续“大跃进”
(一)反右倾斗争的展开及其后果
反右倾斗争的严重后果(重点掌握)
(二)新的“大跃进”高潮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失误(重点掌握)
重点思考题:
1、“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2、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公共食堂的经验教训。
3、庐山会议的转向和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
5
第六讲六十年代的调整工作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制定和实施
(一)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提出和初步贯彻
1、中央《紧急指示信》和农村政策的调整(重点掌握)
2、八届九中全会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正式确定(重点掌握)
3、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点掌握)”
(二)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六十条)的制定(重点掌握)
二、八届十中全会和政治思想上再度发展的“左”倾错误
(一)七千人大会
1、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错误的初步总结(重点掌握)
2、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和调整的深化(重点掌握)
(二)北戴河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
八届十中全会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的形成(重点掌握)
(三)城乡“四清”运动
1、从“前十条”到“后十条”,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重点掌握)
2、“二十三条”对“四清”运动方针的调整,“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错误命题的提出(重点掌握)
(四)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和斗争
毛泽东对文艺的两个批示和文艺界的整风(重点掌握)
三、中苏论战和中国国际环境的变化
(一)中苏分歧的公开化
中苏关于国际共运路线争论的公开化(重点掌握)
(二)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的破裂
1、中共发表“九评”(重点掌握)
3、对中苏论战及后果的评价(重点掌握)
(三)六十年代中国的周边关系
“三线建设”的得与失(重点掌握)
四、十年建设成就和探索中的两种趋向
(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提出(重点掌握)
(二)十年建设的成就
(三)探索中的两个趋向(重点掌握)
重点思考题:
1、六十年代调整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过程和成效。
2、六十年代政治思想上“左”倾错误发展的原因。
3、如何认识在社会主义探索中正确和错误的两种趋向。
第七讲“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范围的动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一)“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导火索
1、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政治批判的升级(重点掌握)
2、抵制与反抵制的斗争,“二月提纲”和“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重点掌
6
握)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1966 年 5 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五一六通知”(重点掌握)
2、八届十一中全会和“十六条”(重点掌握)
(三)毛泽东关于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思考
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和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重点掌握)
二、全面夺权和全面内战
(一)群众性的“革命造反”运动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重点掌握)
(二)全面夺权和“天下大乱”
1、上海一月夺权和全面内战(重点掌握)
2、二月抗争(重点掌握)
三、“全国山河一片红”和中共九大的召开
(一)制止局势恶化的努力
“工宣队”进驻学校(重点掌握)
(二)中共九大的召开
1、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和刘少奇冤案(重点掌握)
2、中共九大的召开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合法化(重点掌握)
重点思考题: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2、毛泽东为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3、“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是建国以来“左”错误的集大成者。
第八讲“斗、批、改”运动与林彪事件
一、“斗、批、改”运动的全面开展
(一)“斗、批、改”运动和“继续革命”
“斗、批、改”的由来和两项基本内容(重点掌握)
(二)“斗、批、改”运动的主要内容
1、整党建党(重点掌握)
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重点掌握)
(三)国民经济的冒进和调整
1、“抓革命、促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掌握)
2、“以战备为纲”的经济冒进和体制变动(重点掌握)
二、九届二中全会和批陈整风
(一)九届二中全会上的斗争
1、林彪、江青两个阴谋集团的矛盾和斗争(重点掌握)
2、九届二中全会上的激烈斗争(重点掌握)
(二)林彪集团的失势和“批陈整风”
三、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一)粉碎林彪集团武装政变的阴谋
毛泽东的南方之行(重点掌握)
(二)“九一三事件”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九一三事件”(重点掌握)
7
2、林彪事件对中国政局的重大影响(重点掌握)
重点思考题:
1、怎样认识“斗、批、改”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化?
2、为什么说林彪事件的发生实际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第九讲肯定还是否定“文革”的斗争
一、“批林整风”和周恩来纠“左”整顿
(一)批判极左思潮和林彪事件后的新转机
(二)周恩来 1972 年初步纠“左”的开展及其成就
1、落实干部政策及其他方面的政策(重点掌握)
2、批判极左思潮(重点掌握)
(三)毛泽东态度的转变和周恩来整顿的中断
二、中共“十大”的召开和“批林批孔”运动
(一)中共“十大”召开和“左”倾错误的延续
继续九大“左”倾错误的十大(重点掌握)
(二)“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
批林批孔运动的发动(重点掌握)
(三)四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四届人大的顺利召开(重点掌握)
三、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
(一)中美关系的解冻和中日建交
1、外交工作的恢复和外交政策的调整(重点掌握)
2、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重点掌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重点掌握)
(三)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
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和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重点掌握)
四、邓小平 1975 年全面整顿及其反复
(一)邓小平主持中央一线工作
(二)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
1、1975 年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和各项措施(重点掌握)
2、学理论和评水浒(重点掌握)
3、全面整顿取得显著成效(重点掌握)
(三)“四人帮”的反扑与全面整顿的中断
毛泽东对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疑惧,全面整顿的中断(重点掌握)
重点思考题:
1、周恩来 1972 年整顿的成效及其历史意义。
2、邓小平 1975 年全面整顿的成效及其历史意义。
3、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及其意义。
第十讲粉碎江青集团和历史转折的酝酿
一、“四五运动”的爆发
8
(一)周恩来逝世和人民的悲愤
(二)“四五运动”
天安门广场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重点掌握)
(三)四五运动被镇压和“批邓”的升级
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和“批邓”的升级(重点掌握)
二、粉碎“四人帮”
(一)毛泽东逝世
(二)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粉碎“四人帮”(重点掌握)
(三)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新的历史阶段的到来
重点思考题:
1、如何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2、“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和经验教训。
阅读书目:
1、郭德宏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历程》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2、朱乔森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年重版。
3、郭德宏等主编,《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年重版。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1 年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