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9年温州大学考研硕士点简介_Z生物材料与医药化学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0703Z2 生物材料与医药化学
生物材料与医药化学是一门综合了化学、生物、材料及医学等学科理论和方
法而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学科。生物材料与医药化学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初即开始
形成。总体上讲该学科是一种利用化学、材料、高分子化学、生物的理论知识,
产生从分子水平到器官水平研究手段来探索当代医学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科
学。
我校开设生物材料与医药化学学科的主要目的是肿瘤药物靶点筛选、小分子
抗癌药物合成、再生医学研究、蛋白分子结构研究、纳米生物材料、药物缓释系
统研究及药理研究,同时注重协同医学、药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资源优势,
提高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的竞争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此外,通过生物材料与医药
化学硕士点建设,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培养兼具医学、药学、化学和生物科
学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1)生物材料及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将医用金属、生物陶瓷、生物衍
生材料生产多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制成心脑血管系统修复材料,
皮肤掩膜、医用导管、组织粘合剂、牙科修复材料、生物传感器、生物及细胞芯
片以及分子影像剂等临床诊断材料。
(2)化学生物学研究:主要从天然产物中挖掘或以人工辅助方式创制小分
子生物活性物质,或用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活性小分子的生物学作用及应用
价值。
(3)疾病机制、新药靶标与药物传输:将开发的新型多肽/蛋白质、抗体、
疫苗等新型药物,利用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改变给药途径、增加其疗效、降低其
毒副作用、改善病人对新药的耐受性。
硕士点负责人:
李校堃。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校长,中组部“万人计划”教
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教育部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
家,教育部生物反应器与药物科学开发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入选“新世纪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国务院特
殊津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人选;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
青年专家,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等,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李校堃 20 余年
一直致力于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为代表的生物药物的基础与应用研
究,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 FGF 蛋白成药过程中的系列基因工程技术难题,研制
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个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rFGF2, rhFGF2, rhFGF1)和
一个 III 类(最高级别)医疗器械,为治疗严重创伤和难愈性溃疡提供了具有主动
修复功能的创新药物,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30 项,其中 5 项已实现产业化。在
FGFs 组织修复和代谢调控方面研究方面,先后在 Cell Metab、Circulation、Mol Cell
等杂志发表 SCI 论文 257 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牵头组建了我国首个基因工程药
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生物药物领域重要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从事生
长因子基础理论与工程化研究。
学术带头人:
1、初彦辉:博士,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 年 7 月毕业于暨
南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曾任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究中心主任、黑龙
江省抗纤维化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高校组织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
室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
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人口委员会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分子生
物学技术与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研究方向:1.增生性瘢痕机制的研究;2.器官
纤维化机制的研究;3.生物蛋白与天然药物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
基金 2 项,参与国家级 973、863 计划项目 3 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2 项;
在国内外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文章 100 余篇,其中被 SCI 收录 38 篇;出版论著
4 部;其研究“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获 2009
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No.2009-F-235-2-01-R06),“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
胞生长因子应用基础与工程技术研究”获 2008 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壹等奖
(No.200801158P1510)。此外,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 项,黑龙江省教育
厅一等奖 2 项。
2、李松林: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温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神经科学与化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千人计划”人选。1997 年获得中山大学分
子医学与组织胚胎学博士学位,2003 年及 2006 年分别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
(UCLA)、加拿大麦肯马斯特(McMaster)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曾任
UCLA David Geffen 医学院神经病学助理研究员、以及美国西奈山(Cedars-Sinai)
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学科学家。李松林博士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缺血性脑中
风、老年性痴呆、癫痫等疾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研究,尤其关注缺血性脑
卒中周边皮质神经再生和修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其开创性研究成果,以第一作
者连续在 Nature Neuroscience 发表,作为研究亮点分别在 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Medicine-Drug Discovery 等期刊上获得积极评价。李松林博士的多篇研究
论文还分别发表在 Neuron、Brain、Neurobiology of Diseases、Experimental
Neurology、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science 等刊物。这些研究分别获得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美国老年研究院(NIA)、美国心脏协会(AHA)
国家研究中心(NRCP)的资助。
3、胡振林:温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与生化
药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 年 6 月于第二军医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
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2004-2006)。主要研究方向为功效性化妆品的研发。先
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30270687,30370741,30772072,
81072653,81373425),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课题 1 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
技重大专项课题分课题 1 项(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药新药发现和评价技术平台建设,
2009ZX09311-001),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重点课题分课题 1 项(BWS11J033),
“十二五”军队特需药品发现技术平台重大专项子课题 1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
在 Arthritis & Rheumatoid, Chemistry Biology,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等学术期刊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曾获得上海市科学
技术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4、张金三: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美国梅奥舒尔茨肿瘤新技术治
疗中心主任研究员;温州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特聘专
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疗中心技术主任。在美国排名第一的梅奥
医学中心工作 20 余年,主持多项美国国家级项目,回国后参与或主持国家基金
2 项,并与国际多位顶级科学家建立的合作关系。权威 SCI 论文 60 余篇,累计
影响因子超过 300、被引用 1700 余次。近期参加或主持多项国际高端会议并进
行大会报告,兼任 10 余主流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 FGF 与肾损
伤修复,HIPPO 信号通路,肿瘤与干细胞的相关研究。
5、赵文刚:硕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山东福瑞达
医药集团公司所属的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福瑞达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研究
所所长。主持建立了山东省生物药物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新药研发大平台(山
东)和山东省多糖类药物工程实验室等的建设工作,参与微生物发酵透明质酸多
糖生产及应用研究开发等多项国家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主持完成“γ -亚麻酸
微生物发酵及应用”、“含有透明质酸钠的人体润滑剂”、“1,2-二磷酸果糖发酵工
艺研究”等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开发的产品“圣剑润滑洁康露”获得国家Ⅱ类医
疗器械生产许可批件,并获得济南市高新技术产品和济南市创新产品。主持开发
的成果转化产品“圣剑润滑洁康露”、“润之源消毒凝胶”、“透明质酸及硅烷化透
明质酸系列护肤品”、“聚谷氨酸系列护肤品”等。
6、姜程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研究员,硕导。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了两
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并获得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GAP 认证。相关
研究已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 13 篇,并有 3 部著作出版。
7、李世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博士毕业。主要从事生物制品类药物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生产工艺放大和
优化工作。曾主持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无细胞耻垢分枝杆菌结核疫苗三期临床研
究;参与裂解流感疫苗的研究;曾参与多个重组蛋白新药小试、中式、生产工艺
的放大和优化,包括外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冻干粉、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滴眼液、重组人干扰素 α2a 栓剂、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a 冻干粉、注射用重组
人白介素-2 冻干粉等产品,均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
8、布鲁奇(Bellusci):博士,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儿童医院兼职教授;吉森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兼职教授。主
持多项美国国家级项目,与多位国际科学家建立合作关系。权威期刊杂志发表论
文 22 篇,多次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做过报告。主要从事 FGFs 与器官发育机制
相关的研究。
9、孙冰冰: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毕业。美
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及加州大学环境评价中心博士后,中组部青年千人
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生物界面、免疫工程、疫苗
佐剂、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以及环境污染物的评价与预防等,先后在 ACS Nano
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40 余篇。
学术骨干:
1、金立波,男,博士,讲师。先后在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科研
处、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等多个部门任职,
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 2006--2015
年任职吉林农业大学工程中心副主任 9 年的时间里,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实验
室从零做起,发展到拥有实验室面积近 1000 平方米,仪器设备 700 余台件,总
价值约 2400 万元;组建了一支从事生物反应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团队,建立了
农学、医学与生物制药多学科相融合及工程化开发的运营模式,到位科研经费
2000 余万元,到位平台建设经费 2700 余万元,获得授权专利 17 项,发表 sci 收
录文章 30 余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长春
市科技进步奖 1 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 160 余名。
2、孙达:博士,讲师。本硕博均在重庆大学完成学业,期间(2014-2015)
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培养一年。主持 1 项浙江省药学重中之重一级学科
开放基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列蛋白表达及关键工程化技术研究),作为主
要人员参与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切应力促进血管新生介导易损斑
块形成的力生物学机制)、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血小板膜包被仿生
纳米前药用于高效靶向抑制血管再狭窄的研究)。在 Materials Letters、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Scientific Report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Materials Technology 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3 篇。
3、王德仲:博士,讲师。吉林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博士毕业后,2015.12
至 2016.06 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工作,2016 年 08 月入职温州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FGF 对代谢性疾病的干预机制研究以及 FGF 翻译后修饰对生
物学活性的影响。
4、许可:博士,讲师。2009 年毕业于洛阳市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2012
年在首都师范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6 年于南开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同时于 2016 年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16 年 11 月入职温州
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生物学、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发表 SCI2 篇。
5、林苏娥:博士,讲师。2009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14
年获浙江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16 年入选温州市“55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
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物反应器、蔬菜作物生殖发育生物学方向。主持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白菜花粉特异表达的两个类成束阿拉伯半乳
糖蛋白基因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分析[No 31501764])、1 项温州市种子种苗科技创
新专项项目(盘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BY10-2A‟及其保持系差异表达的 miRNAs
及其靶基因鉴定),参与 1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多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 Annals of Botany、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中
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7 篇。
6、吴艳青:博士,讲师。2016 年 6 月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
学位,专业为动物学。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至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访学,
主要研究二型糖尿病诱导神经管畸形的分子机制。2016 年 9 月入职于温州大学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二型糖尿病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结果
已在 Diabetes,Nature Communication 和 Am J obstetGynecol (AJOG)等国内外著
名杂志发表。
7、彭仁义:博士,讲师;2016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细胞
生物学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1)内源 H2S 对植物细胞在逆境条件下的保护机
理的研究;2)转基因花卉的培育及其机理的研究。曾在《Plant cell reports》、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发表论
文三篇。
8、高艺恬:博士,讲师。2017 年毕业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药学院获
得理学博士,专业为药学。2017 年 12 月入职温州大学,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活
性多肽和活性蛋白功能分子,揭示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建立天然药物活性蛋白
/多肽分子资源库,研发创新药物。目前发表文章 9 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4
篇。
9、嵇豪:博士,讲师。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博士毕业,2017 年 12 月入
温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微生物育种与发酵工程,微
生物对环境压力耐受的分子机制。曾先后参与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
国家 863 计划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9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6 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