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9年西南科技大学618化学综合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2019 年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618 化学综合
※ 使用本科目的招生学科/类别
学科/类别名称及代码学科/类别所在学院
0703 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总体要求
掌握稀溶液和胶体溶液的有关性质、化学反应的宏观规律、物质的微观结构、四
大平衡及其有关计算,熟悉重要的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分析化学中各类
误差的来源及规律,在四大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这些原理在定量分析化学中的应
用,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掌握滴定分析的原理、特点及有关计算。掌握吸光光度
分析法和电势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物理性质。掌握教材涉及的基本单元反应及其机
理,主要包括自由基(取代和加成)反应,亲电(取代和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和加
成)反应,消除反应(E1、E2),加成-消除反应,消除-加成反应等。烯烃,炔烃,
二烯烃,芳烃,脂环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β-二羰基
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掌握如何利用波谱分析认识有机化
合物的构造。周环反应、萜类、甾族、核酸、质谱等部分内容不要求掌握。元素有机
化合物只需掌握 Wittig 试剂、格氏(Grignard)试剂的反应。基本的缩合反应需掌握
Aldol 反应、Claisen-Schmidt 反应、Knoevenagel 反应、Claisen 缩合反应、Mannich 反
应、Michael 加成、Perkin 反应等,以及基本的重排反应(包括频哪醇-Pinacol 重排、
贝克曼重排、霍夫曼重排、Claisen 重排、Fries 重排等)等。
二、内容及比例
化学综合主要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两部分内容。各部分内容的基本要
求如下: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100 分,占 2/3)
1. 气体、溶液和胶体(约 5 分)
7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分压定律。
基本单元及正确使用,等物质的量规则,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质量
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
溶液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渗透现象、渗透压、渗透压定律。
溶胶的性质,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2.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约 20 分)
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
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反应热,等容反应热,等压反应热及焓的概
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盖斯定律。生成热与反应热。自发变化的特点,决定过程自
发进行方向的因素,混乱度与熵的概念,绝对熵和标准熵,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吉
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f Gm
Θ ,r Gm
Θ 与 r Hm
Θ 、r Sm
Θ 、T 的关系,rGT
Θ 的
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及表达方法,反应速率方程式;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过渡
态理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van’t Hoff
规则,阿伦尼乌斯公式,催化剂及特征。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实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多重
平衡规则,吉布斯函数变与反应熵及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温度与平衡常数,化学平
衡的有关计算,化学平衡移动。
3.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约 15 分)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微观粒子的三大特性: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玻
尔理论。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概率密度与电子云,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四个量子数取值及物理意义;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三个规则;核外电子的排
布。原子结构与周期、族、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原子
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关系。
离子键的形成和特征,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构型;键参数,价键理论,共价键
的类型、特征;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夹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
论;分子的极性,偶极矩;分子间力和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离子极化及其对
化合物性质的影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和物质性质的关系。
4. 四大化学平衡(约 20 分)
强电解质溶液,酸碱质子理论与酸碱电子理论,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水的解离
71
平衡,水的离子积,水溶液的酸碱性。解离常数、解离度、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与
盐效应,酸碱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计算及型体分布,质子条件,弱酸、弱碱溶液氢离
子浓度计算。缓冲溶液及缓冲原理,缓冲 pH 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配制。
溶度积,溶度积和溶解度的互换,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度积规则及有关应用,
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分步沉淀、沉淀的转化。
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电极反
应、电池反应及电池符号。电极电势的概念及产生原因,标准电极电势及意义,电动
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能斯特方程,影响电极电势大小的因素。电极电势的有关
应用。元素的电势图及其应用。
配合物的概念、组成及命名,配合物的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及应用。配合物的
稳定常数,配位平衡的移动及其有关计算。
5. 化学分析(约 20 分)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系统误差和偶然
误差,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可疑值的取舍,分析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定量分析的任务、方法及一般程序,试样的采集、预处理及分解。滴定分析的主要
方法和特点,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主要滴定方式,滴定分析中的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滴定分析的计算。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变色范围,混合指示剂;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突跃范围,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弱酸或弱碱准确
滴定的判据,多元酸的滴定;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酸碱滴定法的有关应用。
沉淀滴定法概述,Mohr 法、Volhard 法、Fajans 法。重量分析及其特点,重量分析
法的计算。
氧化还原滴定的特点和分类,条件电势与条件常数,诱导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指示剂及其选择原则,高锰酸钾法的原理、滴定条件,重铬酸钾法的原理、滴
定条件,碘量法的原理、滴定条件、主要误差来源。氧化还原滴定有关计算。
配位滴定法概述,EDTA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配合
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滴定曲线,酸效应曲线及应用;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条件,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及分步滴定。配位滴定的应用。
6. 吸光光度法及电势分析法(约 5 分)
72
吸光光度法的特点,吸收光谱;朗伯-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及意义;比耳定律
的局限性;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计基本部件及性能;测量条件的选
择。吸光光度法有关应用。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离子选择
性电极及性能指标,膜电势的产生;电势分析法的应用。
7. 元素化学(约 15 分)
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氧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氮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碳、硅和硼及其重要化合物,氢及其成键特征、氢能源,稀有气体。碱金属和碱土金
属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锡和铅及其重要化合物,铬及其重要化
合物,锰及其重要化合物,铁系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ds 区元素与 s 区元素性质上的
差异、ds 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稀土金属单质的结构与性能,稀土元素的重要化合
物。
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有机化学部分(50 分,占 1/3)
1. 脂肪烃类化合物(约 7 分)
烷烃、烯烃、炔烃及环烷烃的命名、构造异构及物理性质;Newman 投影式,共
振论。烷烃的卤化反应及其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自由基稳定性和自由基的结构;烯
烃的化学性质:①亲电加成:加卤素(亲电试剂、亲电加成、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加卤
化氢(加成反应规则,诱导效应,碳正离子结构、稳定性和碳正离子的重排),加次卤
酸,加硫酸,加水,硼氢化反应(选择性);②催化氢化及烯烃的稳定性;③HBr 过
氧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反应历程;④双键的氧化反应;⑤卤代(烯丙基自由基及 p-π
共轭效应)、氧化。炔烃的化学性质:①加氢、亲电加成(加卤素、加卤化素,加水);
②氧化反应;③活泼氢反应。二烯烃的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1,4 加成和 1,2 加成)②
双烯合成(Diels-Alder 反应) 。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环已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椅
式,船式,a 键,e 键,一元及多元取代环已烷的稳定构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取代
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环烯烃和环二烯烃的反应。各类脂肪烃的制备与鉴别。
2. 芳香烃(约 4 分)
苯的结构、命名,芳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
化、烷基化和酰基化、氯甲基化;②加成反应:加氢、加氯;③氧化反应:侧链氧
化、苯环氧化;④侧链取代;⑤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定位规则及活化作用,理论解释
(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共振论与分子轨道理论),双取代基定位规则及理论解释,定位
73
规则的应用。休克尔规则。
3. 立体化学(约 3 分)
异构体的分类与立体化学,比旋光度、旋光异构体。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的旋光异构,外消旋体与外消旋化。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对映
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构型的确定、标记和表示方法。外消旋体的拆分。相对构
型和绝对构型及构型的转化。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旋光异构体参加的反应、立体
专一性和立体选择性反应。
4. 卤代烃 (约 6 分)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卤代烷的化学性质:① 亲核取代反应 (水解、
氰解、氨解、醇解、和硝酸银作用),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 和 SN2) ;②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历程(E1 和 E2),消除方向,取代与消除的竞争;③卤代烷与金属作用 (与
镁、锂、钠、铝作用,格氏试剂,烷基锂)。卤代烯的分类及双键位置对卤素原子活泼
性的影响。卤代烃的制备与鉴别。
5. 醇、酚、醚 (约 4 分)
醇: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氢键。化学性质:①与活泼金属的反应;②
羟基的反应: 卤烃的生成、与无机酸的反应、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③
氧化与脱氢。二元醇的性质。醇的制备与鉴别。
酚: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化学性质:①酚羟
基的反应:酸性、成酯、成醚;②芳环上的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与羰
基化合物缩合、Fries 重排与 Claisen 重排、水杨醛与水杨酸的制备;③与三氯化铁的显
色反应;④氧化与还原、醌。酚的制备与鉴别。
醚与环氧化合物: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醚键的断裂,环醚的开环
反应与反应机理 (与水、醇、氨、格氏试剂等作用)。醚的制备与鉴别。
6. 醛和酮(约 8 分)
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加氢氰酸及亲核加成反
应历程、加亚硫酸氢钠、加醇、加格氏试剂、与氨衍生物缩合、与 Wittig 试剂反应;②α-
氢原子的反应:卤代反应、羟醛缩合反应;③氧化反应:弱氧化剂 (Fehling 试剂、Tollens
试剂)、强氧化剂、过氧酸氧化;④还原反应: 催化加氢、用氢化铝锂还原、用硼氢化钠
还原、C=O 还原成 CH2、金属还原;⑤歧化反应。 醛酮的制备与鉴别。α,β-不饱和醛
酮的性质(亲核加成、亲电加成、氧化还原)。
74
7. 羧酸及其衍生物(约 7 分)
羧酸: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酸性;②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亲核
加成-消除反应机理;③还原反应;④脱羧反应;⑤α-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羧酸的制备
与鉴别。
羧酸衍生物: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②
与有机金属的反应;③还原;④酰胺的 Hofmann 降级反应。羧酸衍生物的制备与鉴
别。
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①碳负离子: 结构、形成、稳定性和反应;②
酯缩合反应;③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及类似化合物的 α-氢反应在合成中的应
用:与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加成-消除、与羰基的亲核加成。
8. 含氮化合物(约 3 分)
硝基化合物:分类、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与碱作用;②还原反
应;③硝基对苯环上其它取代基的影响。制备与鉴别。
胺:分类、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碱性;②烃基化;③霍夫曼消除;
④酰基化;⑤与亚硝酸反应;⑥与醛酮反应; ⑦芳胺的特殊反应(与亚硝酸作用、氧化、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胺的制备与鉴别。
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9. 杂环化合物(约 2 分)
分类、命名、结构和芳香性。五元单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加成、特殊反应)。六元单杂环化合物:吡啶、喹啉:物性、化性
(取代、弱碱性、氧化与还原)。
10. 碳水化合物(约 2 分)
糖类化合物的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二糖:蔗
糖、麦芽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1. 波谱分析(约 4 分)
核磁共振: 基本原理。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自旋偶合-裂分。1H NMR
图谱分析。
红外光谱: 基本原理。官能团的特征吸收。谱图分析。
紫外光谱: 分子结构和紫外吸收的关系。芳香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75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选择题:34%
判断题:10%
填空题:16%
简答题:13%
计算题:27%
四、参阅书目
1.钟国清 主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钟国清 主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王兴明,康明 主编.基础有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
.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