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12篇)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5 12:19:17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12篇)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一

1、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小组学习目标明确之后,每个组能带着他们的目标进行学习,并且小组长更能关注他们组员的学习情况,这样也就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精气神。在课后调查学生的想法时,学生也认为小组学习目标还是要的。

2、学生初步学会了总结方法。学生在自学例题后,能把课本中例题的知识总结成方法或步骤展示出来。

1、学科班长的培训还不细致,例如在课堂流程中环节的衔接不流畅;在小组自学后要展示时不会观察板面选择小组展示等等。

2、小组长的培训不细致。例如:在自学后板书时虽然有总结的步骤,但每个步骤也要明确的说明;每个组有2个组长,这2个组长的分工不够明确;组长在辅导组员时辅导什么,怎样辅导可以让组员形成学习力等等。

3、时间上前松后紧。在独学、对学、群学和预展的时间上过多,主要还是小组长的培训没有达到一个高标准。

1、时间方面。

在昨天的课堂中,时间上刚刚好。一是五(2)学生他们自己的班级,他们的小组成员是固定的,组长负责的四个组员是固定的,在小组学习时更有默契;二是他们的小组阵地是固定的,每个小组知道他们的板面位置,板面怎样规划。在今天的课堂中,从12:05——12:55超时10分钟。原因是五(1)学生到了五(2)的.教室后,随便找了位置坐,小组成员临时组成,组长临时选取的,在小组交流时没有默契,并且不清楚本组的板面在哪里,这也是我特别疏忽的地方。

2、补充质疑方面。

今天的课堂中质疑更多一些。五(1)班能有更多的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昨天五(2)的课堂中更多是精英展示。这也是需要在五(2)班要加强的地方。

1、明确小组学习目标,提起学生的学习精气神。

2、学科班长、小组长通过每节课加强培训,从细节开始。

3、平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多向学生要方法。

4、努力使课堂实际尽可能的实现所备课堂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二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可以说它是一节概念性的课,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进一步认识线段,过渡到学习射线进而总结射线的特点,再到认识直线和直线的特点,最后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从射线自然过渡到角的知识,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培养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去画,来感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认为我只要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一定能接受,从而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课堂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一些活跃分子。

4.对学生提问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比如:让学生在一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时间到了有的学生只画了十五条,这时老师应该问:如果我还给你时间,你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多少条?对学生提问后,教师还应该用归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比如:直线、射线和角的特点,可引导学生从有无端点、有无延伸方面进行归纳。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可引导学生从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方面总结。

5.对学生放得不够开,总是怕学生不会说,很快地把答案端出来。问题提出后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多说,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三

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偏低,特别是在简算时该选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搞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学中通过解决“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多少千米”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110+90)x2=110x2+90x2”这一结果,教学中只注重了等式的外形特点,即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200个2,右边也表示200个2。所以(110+90)x2=110x2+90x2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等。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68×25+68+68×74,32×125×25等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四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1、复习沟通,建立联系。在教学新知识前,先简单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目的在于回忆已学的知识,为迁移做好准备,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引出例题。

3、通过观察、探讨、交流,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巩固知识、深化练习。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分层次掌握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再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本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师:1、在用教材上还需继续深入挖掘。2、在教学上,注重教学内容的平衡,使得优生在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还要让学困生在每堂课中有所学习。3、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学生:1、部分学生不懂得审理,审题能力较差,不理解题意。2、有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差,分析判断能力薄弱。3、还有的学生因为懒惰而导致了学习基础差。

1、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实物操作中抽象到图形的认识。

2、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3、关注学困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帮扶,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吸取经验教训,根据这次反思情况,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半学期能够有所提高。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五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在亿以内的认识中,例5教学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例6是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在亿以上数的认识中,例2是教学将整“亿”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的近似数。

教学例5时,我出示情境图后引导学生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含有10000个白细胞。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2、你有没有办法使别人一看到这个数就能使学生很快就能读出这个数吗?(a、给数分级 b、把后面的四个0用东西盖死。c、把4个0去掉,换成一个万字)我问学生c,你是怎么想出这种办法的,她说:“我是看到报纸上就有这样的数。”别的同学也有附和说,我也看到过。接下来再讲例6时,再让学生重点体验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数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比较得到的近似数比较接近准确数后,做练习巩固新知,让学生把非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用万作单位求近似数。

当练习第18页第8题时,题目要求: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并没有要求用万作单位。

北京大钏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二十万零一百八十四个汉字。

写作:200184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a、200000 b、20万

当时,我在备课时就只想到答案b。这时我问学生a,你为什么不把级上的数换成万呢?学生作到:题目中并没有要求用万作单位。其它同学也点头称是。我就又启发说:“你比较一下a和b两个答案那个表达更简洁呢?试图把答案统一成b

学生a说:“答案b是比a简单一些,但是从题目要求来看并没有要求必须用“万”作单位。我无言以对。只好强行命令到:题目没有要求也要选择简单的方法写,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万”作单位来写。学生看了看我,无奈的坐到位上。从孩子的表情来看,学生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说法。课后,我一至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教材中例5后面的做一做题目是:

中国科技馆共接待观众1843527人次。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 )……按题目要求应该写成18435百,但这种写法不符合我们的计数习惯。如果写成1843500,如果学生学习了小数的取近似数后,这个数就表示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结果(也就是精确到个位),18435百实质是精确到百位,所以我做一做我并没有处理。但在课后练习题中,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学生a的答案和学生b的答案其实所表示的精确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不知道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如果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来讲两种答案都是可以的,但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系统来讲,只有学生b的答案是正确的。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给学生a一个满意的答复……。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六

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书上的例题出发,一步步深入主题,要求学生在我的讲解之下能够自己逐步推导出加、减法的相关要领。随后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学生由始至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小组交流当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之我及时的指正,使学生慢慢地从加法的意义过渡到减法的意义。随后我适时推出关于加、减法各组成部分名称的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全面对加、减法的认识。最后在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当中,点明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加、减法的概念。练习中我安排了相应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与0有关的运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除法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学时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示以及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方法。除了教材上给出的解决鲜花与花瓶数量关系的事例以外,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问题用到了乘、除法,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身边常见的问题,使学生切身感受乘、除法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加深对乘、除法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

再者,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学生由始至终保持着学习的兴趣。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乘、出发啊在生活中的意义。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提高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计算的结果。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并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展示多样性的解决方法,并且积极讨论,为接下来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奠定基础。

1.3括号

本节课首先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适当回顾,唤起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回忆,有意识地对算式的运算顺序的注意,为下面的探究括号的新知做好准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小组讨论,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促使学生间的互动,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中从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小游戏入手,24点中蕴含了四则运

算,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与运用,使学生在游戏竞争的过程慢慢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各式各样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和思考,体会到所要学习的数学概念。

1.4最佳方案的选取

本节课主要学习最佳方案的选取,是一节综合性知识课。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本节课以各种数学活动贯穿始终,在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中,认识最佳方案选取的技巧以及该知识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最佳方案的理解,提高思考能力,而且为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同类问题的发掘提供了指导。同时练习题呈现了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最佳方案的获取就在自己的身边。

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学生由始至终保持着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小组讨论,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思。

(二) 2.1观察物体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之处:

1.联系旧知,知识铺垫

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听过一道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不仅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新知做好了 知识铺垫,而且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思维基础,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组织学生细观察、多操作。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注重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从不同方位看物体的不同,在操作中掌握新知识。学生观察和操作很高,课堂氛围热烈但又不失秩序。

3.平稳过渡,不至于突兀

教学完不同的方位看同一个物体后,我听过承上启下的一段话,使课堂自然地过渡到对下一个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节奏,不至于因为转变的突兀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教完这堂课,我觉得虽然这节课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很多,但是由于学具太小,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时候不够清楚,甚至由于角度问题,观察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我建议最好每个小组中有一套大的正方体的学具,这样便于操作,学生对物体的观察也会更具时效性和准确性。

2.2观察物体(练习课)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这节练习课已经不像一般的练习课,而成了学生操作、交流讨论的“实验课”了。在课堂上,我

发现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模式,课堂气氛活跃,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各抒己见。另外,作为一名教师,我在这节课当中,板演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适时地进行提示和指导。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教师也“乐的轻松自在”。作为一节练习课,根据教材练习的编排特点,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并且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延伸,这是对学生的思维的一次拓展。

3.1加法交换律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教学难点是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再在教师提供的信息下,学生提问题;最后要求学生解答“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教学时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并交流,学生可能通过计算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发现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再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两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最后让学生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让学生与同桌讨论并用一句话来概括所发现的规律。

用语言表达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才既简单又清楚呢?让学

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两个加数,用一个等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学生用图形、字母或其他符号表示都可以,最后得出用字母a+b=b+a表示加法交换律更简单、易记。

3.2加法结合律

本节课的教学,我注意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即让学生踏踏实实经历了“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知识探究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己举例、得出规律,让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探究时,我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去探究新知识。言语讨论中无形的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协作能力,同时在与别人思想发生碰撞的同时,能够取长补短,最终达成探究的目的。

3.3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通过上两节课学生接触、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本节课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来进行简便的计算。通过分小组交流、独立思考等形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中发散思维,更快地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去归纳,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发挥引导课堂方向与辅导知识的作用,把握整节课的节奏,更好地教授知识。

3.4连减的简便计算

本节课为减法的简便运算课,学生在已有的加法的运算定律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指导,在变换加减的同时,发现其运算中相通之处,进而能够很快地掌握减法简便计算的规律与诀窍,对知识的接受速度会大大提高,整堂课的效率也会提高。这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课时节奏安排,所以教师须在课前对已有知识进行检验与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

学生在进行连减的简便计算时,遇到小括号,容易出现加减符号混乱的情况,这是这节课需重点强调与教授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忽略的地方,以后应加以完善。

3.5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课)

通过这节练习课,教师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消化程度,然后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每个学生学习,并制定接下来的教习计划。学生通过这节练习课也可以自我检测对知识的运用情况,进行自我检查。课堂上,教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练习,有助于让学生脱离枯燥的练习计算课,进入轻松的练习氛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有难度的题目,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顺着教师引导的方向继续思考,进而让学生更有方向性,更有成就感,增强学习兴趣。

3.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本节课首先通过习题的回顾,大致掌握学生的知识存储程度,进一步巩固加法的运算定律,从而自然地引出“乘法是否也有这样的运算定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结合具体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例验证,总结规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规律,将计算规律的探索学习与解决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探索数学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感受的,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的归纳总结,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本节课我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去感受再经过学生的大胆交流,自然概括出乘法结合律的内容,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7乘法分配律

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解读教材,加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学习者个人之见的联系,努力将“静态的”知识赋予“生命”、还原成“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向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探索出规律。在教学过程

中,我利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知矛盾,特意设计了让学生探究发现、交流讨论的活动,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在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活动中,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我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多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3.8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本节课是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课,为了避免练习课的枯燥乏味,教材设计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作为教材的实施者,我根据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交流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本节练习课,我采用“难讲易练”的原则,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分解难点,然后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方法,又能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3.9简便计算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简便计算中的应用,在设计练习题时,注意乘法运算定律的混合运用,进而引导学生探索连除的简便计算,由易到难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课堂上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教师应适当协助学生归纳特殊数字的特殊算法,例如:125与32,25与4,以及接近整百的99或101等类似数字的规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

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适度启发。鼓励学生,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

4.1小数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人人要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习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在课堂中,学习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生命历程,学生渴望着这个历程的丰富多彩。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一些例子能让他们为之思索、争论、兴奋。因为它们有着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具有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所以它们有强大的吸引力。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跟小数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其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实际生活 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小数产生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4.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节课的教学,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数学,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到成功,收获快乐。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

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要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同桌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指正。当学生在自己经历了思考的过程产生困惑的时候,就能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们说数学知识是让学生“做”出来的,纵观整节课,以活动为主,不光是为了有效地组织学习,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有趣的活动还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感受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要求学生把自己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其实就是一次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4.3练习课

小数,学生在三年级已有所接触,但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层面还比较浅,没有真正由感性上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对于小数的读写法,整数部分虽然可以借助整数的读写法来理解,但小数部分的读写法反而需要学生脱离整数的读写思维,这给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上完这节课的效果来看,我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练习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我感觉问题可能出在“分数”上,学生对分数也只有初步的认识,有关“分数”的更多更具体的知识根本没有学习,如今要借助分数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在情理之

中。究竟如何突破这个难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4小数的性质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向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办法。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节课在设计时,紧紧围绕这样一条思路:一个规律的得出,先要观察,然后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的得出,不应一下子求得十分准确,而应在不断发现中逐步加以完善,逐步加以提升。学生只有积极思考,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才能找到科学依据。

课始,教师用课件出示三粒黄豆比谁重的动画画面,通过有趣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中。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思考,想出了多种个性化的验证方法,并在验证中获得了新知。课堂中,教师是策划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

4.5小数的大小比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是每位教师都希望的。为此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安排教学活动,精心设计了课堂提问。

在这节课上,为了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出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我

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跳远的情境,并给出了跳远的成绩表。先引导学生依次说一说每位同学的跳远成绩;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给他们排名;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排名次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最后得出结论。

带领学生玩,玩的巧妙,玩的高兴,让学生在玩中生疑,在玩中质疑,疑问激活了学生的斯文,引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在充分相信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去操作探究,给予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6练习课

通过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与复习,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各种问题,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以及学生独立完成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了解程度进行摸底,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教学,不仅有针对性而且效果更好。教师通过设置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胜心,从而利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吸收,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质疑,疑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他们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的处理方法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实践应用的意识。

在课时开始我通过孙悟空紧箍咒故事的导入,并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小数点的移动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直观些,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的规律。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不能小看这帮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的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1.游戏导入,巩固旧知。首先出示一个计算年龄的游戏,让学生复习巩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并能正确应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以带动本节课解决问题需要的气氛。

2.改变模式,以自主探索为核心。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互相得到补充,共同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眼,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充分激发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4.9练习课

通过这节练习课,复习回顾了学过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通过大量习题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乐趣,有益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本节课,在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将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的方法。通过设置综合考查的练习题,对该方法进行运用与比较,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好奇,进而教授学生掌握将小单位的数换算成大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该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多动脑;要加强教学组织能力,其中要注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气氛;还要注意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从而引导学生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

本节课,在将小单位的数换算成大单位的数的知识基础上,学习将大单位的数换算成小单位的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换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关于换算的进率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此熟悉起来,使学生切实掌握、辨析清楚相邻单位间和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以确保单位转化的正确。另外,教师应强调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即大单位的数转化成小单位的数要乘相应的进率;小单位的数转化成大单位的数要除以相应的进率等。经过尝试,我发现通过实施以上的教学策略后,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准确率明显提高。

4.12小数与单位换算(练习课)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大、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但准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仍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掌握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是混淆单位之间的进率。如:109dm=10900cm,45cm=4.5m等。二是没有准确掌握好单位之间的大小转换方法。将小单位的数转化成大单位的数时应该除以进率,将大单位的数转化成小单位的数时应乘进率。三是个别学生会出现在做题时没有认真审清题意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地方都要让学生加强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掌握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将学

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 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为了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了解教材内容体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选择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紧扣教材知识内容的实际问题作为情境。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在讨论、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小数的近似数”是生活所趋,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本身的实际情况,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既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的全过程。学生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在互相交流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加深对“用四舍五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数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

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必须要以学生熟悉的有趣味的学习素材作为媒介。”

本节课中关于数的改写是把较大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然后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学生容易将改写和保留相应小数位数两个概念混淆,作业中错误率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因为我在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新知的全过程。学生在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在互相交流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观点。

4.15小数的近似数(练习课)

本节练习课采取独立完成、小组讨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好奇心,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在练习中,通过对同一个小数分别求保留不同位数的近似数,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留的位数不同,求得的近似数的的精确程度就不同。本节课除了对小数的近似数进行练习,也包含了少量的混合练习,包含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教学时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针对性处理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励学生的自主练习、合作提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16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的单位换算以及小数的近似数等知识。学生对小数其实并不陌生,如:商场中用小数表示的商品标价就是孩子们常常看到的,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本单元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单位的换算比率不清楚,对小数位数的移动混乱,造成单位换算方面的知识模糊。对此,教师要在学生的知识模糊点上多用心,多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克服难点。本节课作为一节复习课,我通过设置各个层次难易不同的练习,不仅全方面归纳和总结了整个单元的知识,还突出了重点、难点,让学生更好的构建了知识框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练习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这让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

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有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的达标要求。

本课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

体的图形联系起来。这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对其有了初步认识。此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我通过组织学生边画边想,小组交流,引导概括三角形的特征,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交流知识、获得能力,体验情感的摇篮。”一堂课的亮点应是“从学生思维的起点,兴趣的切入点开始,让学生一气呵成,从而学会学习。”本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路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创设实验——鼓励学生动手、观察、猜想——几何画板演示——理论验证——分层过关应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小结。”

5.3三角形的分类

复习导入法是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学习新知识,课前我先复习单个角的分类,再来引入对三角形的角的分类教学。通过利用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分类归纳,学生很快就把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分类给挖掘出来了,我也及时给予了总结,让知识模型很快地建立起来。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七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有少数学生已对此知识进行了提前预习,学生掌握应该很轻松,但出乎意料的是上完新知后,学生的练习却是错误百出。之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了:

(1)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时,学生还没理解为什么要与十位对齐。在上节课讲解算例时,学生把理与法分开理解的,理是理,法是法,没有融合在一起理解。

(2)数字较大时学生忘记进位或进位算错。今天的教学主要与之前的区别就是有了进位,所以在这里要重点处理进位问题,进位该写在哪里,写多大合适,什么时候加,应该细讲,不能把学生估得太高,放手太早。

(3)粗心看错数。抄错数是现在学生出错较多的现象,我想在今后应该加如听算式、抄算式的练习,比一比谁记得算是快、准,可能是避免这种错误的.一种方法。

(4)个位与十位乘完后,应该是加起来,有些同学还是乘法。今后在做题时,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在这一步写上运算符号,以免出现这种错误。出现以上四个原因关键在于,首先在新授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我应让学生明白它的算理,然后给学生一个探索的平台,让他们有独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还应该让他们养成仔细检查的习惯。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八

有人说 “有教育就必然有公开课”,而教育家于漪先生却说过:公开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艺术。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有以下靓点

1、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进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过程;

2、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以及一定程度的创造。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题材,也可以创设更符合学生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3、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学习将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思想 的“躯体”,思想是知识是“灵魂”。所以对学生而言是不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读到的,要在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感悟中慢慢体会。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节课中,线段知识类比角的度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间,学生间以及学生主题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积极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会唤发学生学习热情。需以后做好以下几点

1.抓基础:以教材为主,领悟编者意图,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对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给予重视。

2.抓规律:注重对相近知识的整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代替其整理。

3.抓典型: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4.抓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搞题海战术。

5.抓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学法的指导,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做到及时检查、反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尽自己所能,引领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注重方法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和谐”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注重了学生探究过程,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以个合适的思维空间。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学的场面,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场面。

注重小组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另外,又设计复习提示和预习指导的作业,阅读课本4.2节课文并与4.3.第二节课文对比,思考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九

今天教学《认识三角形》,昨天我布置学生进行了课前准备。其实我也有一个问题没有想好,进入课堂我还在想怎么问学生这个问题。课上完之后,我有了这样的想法:

1.从旧知导入。问学生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已经研究过了哪些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种图形,以后我们会研究什么图形。这样的话学生顺其自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 利用操作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安排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教材上是这样问的“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在小组里交流”,我总觉得这一句话指向性比较强,“做”就是用材料摆、拼,学生很难想到去画一画,这是其中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学生还是觉得摆比较省事,画相对麻烦。可是我一直也没有想到一个比较好的词换一种问法。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还是出示这一句话,接着学生操作,孩子们自然的用小棒摆一摆。眼见情况单一,我相机提示学生用小棒只是一种方法,除了摆小棒你们小组中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这是学生开始想各种方法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小组是这样的:

(1)用直尺在作文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2)用三个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3)用两把一样的直角三角尺拼了一个三角形。

(4)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了出一个三角形(多余的部分撕掉了,实际上是一个正方形纸折的)。虽然没有和教材上一样,但是我对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他们用“画”“摆”“拼”“折”不同方法作了一个三角形。教材中第二个例题主要教学“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想要学生理解真的比较困难。课堂上我安排学生小组合作,一个负责记录小棒的长度(可以拼的打钩,不可以拼的打叉),其他人人选三根小棒摆一摆,时间五分钟。很快可以摆成三角形的10、6、5和4、5、6这两种情况就出来了;不可以的10、 5、4也出来了,最大问题就是10、6、4;基本上所有的小组都可以摆成三角形,有一个组告诉我“我们第一次摆起来的,第二次没有”。于是我就让这个组上台操作,去除了其他因素,最后我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这种情况也不能拼成三角形。总结时,我让学生看着能拼成和不能拼成的数据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很快学生一名学生说道:“5+6大于10,4+5大于6,两个边加起来比长的边还长”可以拼成,也就是两边加起来大于另外一条边(相机说明也就是大于第三边);同样拼不成的两边加起来没有第三边大。后面在学习练习题第二题时,学生很自然的理解并直接把两个短边加起来和长边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3.练习题3要理解到位。老师们可以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走中间的路最近,可以是问为什么,学生似乎很难回答。这时,教师可以相机告知学生把这三条线路上的建筑物都看成点,就组成了两个什么图形,用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可以解释。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十

一、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新课改中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材处理: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

新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通过例题,我认为,本课的教材编排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对于农村的四年级学生而言,城乡的人口发展问题毕竟是个“遥远”的情境。所以,我从调查学生体育活动的爱好为素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城乡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等,在此基础上,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识呈现的完整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本课的设计从调查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数据,最后环节通过统计学本节课的表现结果,再一次参与统计,深切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及统计活动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中以主题问题情境为中心,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允许灵活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不同中找相同点,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运用到实际中,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完整性、灵活性、多样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 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怎样描述统计图中的多个项目及图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 课前谈话,分散教学难点

二 创设情境,呈现数据素材

1、谈话,说说各位学生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2、你还会其他形式描述以上的统计结果吗?

三 设置问题情境,探索解决方法1、讨论,怎样将上表绘制成统计图 合作完成两张统计图

分析:从这张统计图上能看出什么?感知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2、打破平衡,促进思考(1)提出疑问(2)讨论解决办法

怎么合并?两个直条放在一起,你怎么知道哪个是表示男生,哪个是表示女生?

(3)学习图例,介绍图例的重要(4)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4、揭示课题

四 、分析数据

1、分析上图,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2、比较两种统计图3、小结

五、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分析“城乡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哪儿表示城市学生的情况,哪儿表示农村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3)分析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2、课堂表现情况统计(1)对本节课的表现作自我评价(2)小组统计(收集数据)

全班汇总(整理)

(3)绘制统计图(描述)(4)分析

六 、小结评价1、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 有什么收获?

2、评价 鼓励

教学反思:设计这堂课时我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张单式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复式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中心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了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教学前我翻阅了第一学段所有有关统计的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放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能做好的事我不必手把手地教,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是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他、鼓励他。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一

最近,张店区教研室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我们学校有位刚毕业一年的年轻教师参加。经过大家共同选教材、研究商量后,确定参评课题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是新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从教材上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折等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会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很显然,许多学生肯定有这样的知识经验,每个班都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说出这一知识点。根据这样的现状我们让年轻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备课、设计教学思路,随后我们进行了跟踪听课。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先出示色彩鲜艳,用卡纸制作的学具: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分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的轻车熟路,感觉非常简单。继而教师拿出直角三角形,说道:“请大家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很快,学生便大功告成,举起画完的作品让老师看。

老师边点头边露出赞许的微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聪明的同学们,能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呢?画画试试。”没出5秒钟,反应快的学生便脱口而出:“老师,画不出来!”老师紧接追问:“为什么呢?”学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直角就是180°了,画不出第三个角了。所以画不成三角形。”学生说得太好了,老师赶紧接过了话题:“这位同学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们知道吗?”其他学生似乎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只好连忙点头说知道。教师肯定的说:“是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我们怎么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大家想想办法。”学生经过很长时间的合作、探究,得出了三种办法,全班交流汇报。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两个层次。学生计算的没多大问题。最后一题是思维拓展练习:研究一下四边形的内角和?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呢?多边形呢?因时间的关系,无一人能够想出策略。

教师创设情境采用的是给学生制造思维障碍的方法,让学生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欲擒故纵,有其果,学生肯定会究其因,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数学的真谛,此创设情境的方法真是妙哉。听课时,我也为他这样的设计感到高兴,心想,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学生一堂课显得比较沉闷,只有部分好学生在迎合老师,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课后,我反复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为教师在出示问题时,没有把“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强调清楚,有许多学生没有听清要求;

二是因为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好学生反应快,答案脱口而出,其他学生思维还没产生任何的碰撞,更没经历实验的过程。

三是我们现在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大都缺少质疑权威的意识和习惯,显得顺从,没有主张和个性。在好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其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真正知道的.有多少?但正因为是好学生的回答,在其他学生眼中,这是学习的权威啊,他说的肯定是对的,结果大家只有稀里糊涂的点头附和,是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就吃了夹生饭,根本没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看似精彩的情境创设,如果得不到教师适度的调控和把握,也焕发不出它应有的光彩。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深刻的思考、仔细的推敲以上情境的创设,也不难发现,它尽管有它的闪光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它的设计引入没有从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没有照顾到全体,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也就是它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再者,最后一题,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基础上的拓展,任何多边形都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形来计算内角和,学生无一人能够想出办法,仔细想想,是我们的题目出的太难,还是学生太笨呢?都不是,是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没发挥出来,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部活力,也就无谈学生的动手实验、猜想、验证。当然,学生的实验、猜想、验证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堂课的问题,而是朝朝夕夕,无声无息的渗透。作为任何一个站在教学前沿的教师,我们都应有这样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丰富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经过大家的共同评课和授课教师自己的反思,我们重新改变了创设情境的方法。

师出示一正方形纸,问: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它有(4)个角,这4个角在数学里,我们给它一个名称,把它叫做正方形的(内角),而且每个内角都是(直角),那么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么?

生1: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因为每个内角都是90°,有4个内角,就是4个90°,也就是360°。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剪开后会怎样呢?

(师演示,并指导生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

生3: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这样沿对角线剪开后,得到了2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师:谁来猜想一下其中的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沿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也就是把36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80°,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沿正方形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原来的直角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45°,两个45°加上90°就得到180°,所以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生:验证。

师:对,需要经过验证。

(分小组对三角形进行验证。看它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组织学生汇报 (测量的同学边汇报边板书,剪拼的同学利用投影汇报。)

生1:我们用量角器对3个角进行了测量,再分别把3个角的度数相加,得出了内角和为360°。

生2:我们将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用量角器测量,把两个锐角相加是90°,再加上直角的度数,这样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3:我们小组将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直角,再把另一个直角拿来拼在一起,这样组成了平角,证实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4:我们是先将一个角折过来,使它顶点落在底边上,再把另外两个角也折过来,这样三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已经能用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仅以四个例题来呈现出来,例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提高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能够确定物体的位置,比如说出北偏东30度,但是在画图时北偏东30度却画成东偏北30度。因此,我教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0刻度线要对准北这个方向,而90刻度线要和偏的`方向重合。所以在绘图时要细心,要不一不留神就该出错了。

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测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测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测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练习中采用完成表格来描述路线,聪明的学生在下面的练习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果然一目了然非常清楚,而且也不易出错。

本单元内容虽少但并不简单,学生在绘图时角度易出错,虽然知道怎么确定观察点,可是往往稍不留意就出错。我们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善于观察和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方向的主人,更好地在生活中应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