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也逐渐成为了限制我国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也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综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创设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不再限于过去传统的认字与识字,开始逐渐向着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理解能力培养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等角度发展。为了更好的迎合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如何顺利开展也就成为了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策略,就必须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传统教学观念在我国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提升知识的密度来充实学生的综合文化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基础的文化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学生必须掌握更多的能力与习惯才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够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然而,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与学生都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少数不使用的也具有固有的教学观念。在实际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课堂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只需要配合即可”,显然主体性缺失明显。
1.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出现原因较多,一些情况下是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时间紧并且任务重,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添加一些其他的任务,所以只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而效率高就意味着多样化程度低,其结果必然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另外一个方面,导致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的原因是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对于课本知识框架以及教学活动的理解不深入,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节与变化,导致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1.3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
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也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不但包含了传统的文学知识与常识,同时还肩负着道德修养培养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情感学生们本身都或多或少的具备,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富有不同程度的体验,如果能够将这些体验与课程教材进行连接,显然可以提升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性,提升教学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这方面的内容,更加重视教材与知识本身,而这同样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2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具体策略
2.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合当前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没有受到教师的关注,导致一部分教师尽管转变了教学的模式,但是依然没有转变观念,其结果就是学生依然只能够通过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来提升自己,却没有充分调动其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另外,由于主体教育缺失,学生在课堂中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大家一起观看教师的演出,然后顺便学点东西,这样的心理状态显然不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以及学习的价值和意义。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必须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帮忙,学生暂时做不到的事情则引导学生尝试去做,长此以往学生才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可以真正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枯燥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由于单一、无聊失去了吸引力,影响学生对于学科特征的判断,同时也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尝试选择多种教学模式与方法相结合的策略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体现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点,对于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具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对李白的诗句教学时,我往往会选择一些学生过去了解、学习过的诗作为教学的案例来导入,让学生先回想起李白诗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于记忆中的李白进行判断,然后再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完成教学后,由学生再次进行教学评价,并对李白不同的诗句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对比赏析,说出区别与异同点,最后再由笔者试着对其存在的异同原因进行评价,包括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所处的境遇等,从而结束整堂课的教学。在一节课中,教师不但运用了对比教学、引导教学以及情境教学方法,同时还注重了课堂评价与总结反馈环节,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2.3重视教学的生活化
教学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生活与课堂的连接上。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握不好课堂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连接,如果强行连接有可能会出现生涩的感觉,如果不连接又会影响教学的实效性。结合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生活与语文的连接应该表现的更加自然,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来感受文章的特征。比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荷花的景象来产生联想教学,对于一部分没有荷花的地区而言,可能学生没有见过荷花,那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各种不同的荷花影视资料来强化教学的生活化特征,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实践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对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以及提升综合语文核心素养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教学实际现状,分别通过介绍巩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教学的生活化等角度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优化策略进行了阐述,也希望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参考文献:
[1]张娇.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天爱科学,(18):99.
[2]王晓艳.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6(29):63-64.
[3]额尔登托娅.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2(09):191.
[4]师进福.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35):192-193.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二
调查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论文
摘要:为了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地放矢,我们对黑龙江省的228所小学校的任职体育教师进行了教学能力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很难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的需要;知识与能力结构不谐调,理论水平低下,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匮乏,“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很难落到实处;教学内容少,教学方法单一,技术动作陈旧,学生在体育课上找不到兴趣、快乐,更谈不上康乐体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现行的体育五年制体育大专班的专业课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 能力、体育科研、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
研究内容
现任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调查,教学能力分为课堂教学能力、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体育科研能力、卫生保健知识科普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
1、教材搭配
2、教法运用
3、组织调动,情绪调动。
4、课堂调控。
通过对228所小学的调查问卷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五年制体育大专班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向黑龙江省的228所小学校发出660张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
2.2实地访问法
利用九九体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机会,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调查了34所小学。
2.3研究讨论法
与参加调查的同学讨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未来学校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哪些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
3、结果与分析
3.1 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完成每堂课时,所表现出的多种能力,包括编写教学文件、组织教学、运用教法、知识更新、教学效果等部分。调查反映,各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基本素质较好,有一技之长,但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完整;能上课但不会写教案;能够示范但说不出其要领;能够认真工作但不善于总结,致使小学体育课枯燥乏味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大纲》的要求,宝贵的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出现有热情没水平、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水平一般的格局。
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在编写教学文件和知识更新两方面较差(33%的教师没有教案,30%的教师自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各种业务学习)。致使很多学校得体育课内容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有甚者“一堂课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说明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还需要加强。
3.2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的262所学校中有64所农村小学没有在课程表中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有140多所学校课程表中虽有体活课,但不能经常性的组织活动,60多所学校能够较认真的组织课余体育活动,其中只有11所学校有完整的课余活动组织机构和活动计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学校领导对升学率抓的.很紧,对体育的作用价值认识不足;第二是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工作热情低,没有奉献精神,拜金思想严重;第三是学校场地小,器材少,经费短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上述情况中,城市的中小学课余活动好于农村,同时体育器材和经费情况城市也好于农村。
3.3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能力中最薄弱环节。科研基础水平差,科研成果少,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成果。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也很低,70%多的成果只是一般性工作经验总结,在省级各种学术会上获奖论文只占24%,只有6%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3.3.1 最近几年体育院校才开设体育科研课,起步较晚。
3.3.2 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资料、杂志、书籍较少,收集信息、更新知识较难。
3.3.3 体育教师本身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科研意识,不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
3.3.4 小学科研设备少、条件差。
3.3.5 缺少学术交流,各种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
综上得出,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是良好的,为体育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水平低,教学组织方法单一,科研能力差,教学中体育课与健康课比例失调,重技轻能,基础知识被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所代替,脱离不了传统体育观念,适应不了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结论
4.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务必从教学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把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教学文件的编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 力争使中小学体育教学到本世纪末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 。
4.2 加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理论教学,开设科研课和课余训练辅导课,把编写各种体育教学文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严格把关,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3 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考试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考试体育的领导机构实施,并及时检查督促。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对待体育课和课余活动,让体育教师有压力,让社会重视,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4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多搞一些体育教学的经验交流等学术活动。多组织省一级各种体育比赛,4.5 既促进交流,4.6 又是课余训练的动力。同4.7 时还是体育教师的大盛会,4.8 可以进行学术讨论,4.9 经验交流,4.10 一举多得。
4.5 中小学领导认真督促本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提高和知识更新,多给青年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同时要减轻学生课余负担,切实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可采取“五控制”措施。第一,严格控制按规定课表上课,不停上体育课;第二,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实行静校制度,加强住校生作息管理;第三,严格控制上课时间,不准拖堂;第四,严格控制达标率,同时要认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并要求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总结、有成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三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探讨论文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剖析
长期以来,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影响和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整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对当前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还存在认识的误区,贯彻执行更是阻力重重;对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教学目标还存在理解的偏差,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进取精神,基本还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讲授上,教学实效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理念落后,单纯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课标的要求,仅仅注重字词的书写和训练,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是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师大都按照教材和参考书按部就班,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强加于学生身上,使得缺乏必要生活体验的小学生难以与所学的内容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吸引力大大降低,教学效果较差。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思考
前面我们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总体处于一个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上、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与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应该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思考和研究。
1.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落后。新课改实施以后,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许多教师的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落后的师资力量仍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尽管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但是农村小学的师资大都比较薄弱,处于“两低一高”的状态。一是学历较低,很多教师大都是中师和高中毕业;二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课堂讲授缺乏创意和吸引力;一高指的`是他们大都年龄较高,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努力工作的后劲不足,很多教师处于熬日子等退休的状态。鉴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沿用过去单纯注重知识的积累,忽略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成绩结果,忽略了人文情感的培养和塑造的传统教学理念,小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和考试的机器。
2.教学的模式方法单一。笔者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课堂仍是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小学生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学的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掌握课堂的节奏,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扼杀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活力。不难发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逐步使得学生的思想不断被模式化和格式化,导致学生懒于动脑,不善思考,厌恶开放性问题,使得学生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与年龄阶段特征适应,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各种情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教学效果整体不佳。教学理念、师资的落后和教学模式方法的单一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整体不佳的后果。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教学模式和方法故步自封,缺乏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成为教师进行个人表演的道具,教学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多进行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多设置一些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活动,把具有生机的教学形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是一种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情感的轻松愉悦的享受。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探寻
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我们认为应该正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认真对照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追求效率高、成效好、气氛活的合作启发式教学。在我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了整理归类,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在此和广大同仁分享。
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活动主要实施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效果好坏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因此,要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交流调研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和管理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应该逐步培养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自觉通过各种形式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同时,教师要认真对照新课标的各类要求,继承优良的教学方式,改善不良的教学习惯,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向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转变和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向平等、开放、合作的教学观念转变的三大转变。
2.创新教学方式,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两个基本转变,一是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的角色向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变;二是学生学习由被动强迫式的学习向主动式的学习转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逐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具体而言,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就是要敢于摒弃传统以考试和分数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将学生知识增长、能力锻炼和情感培养三者并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学习氛围。
3.开拓语文教学空间,构建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本质上来说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归结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上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尽量结合教材的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切实把握好宝贵的课堂时间,多设置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和善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断开拓小学语文教学空间。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课堂。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小话剧表演、课堂朗读比赛、课堂赛诗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圆满愉悦地完成既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相统一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学到更实在的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四
小学教育质量与教学问题分析论文
1.当前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准备的科学性不强
小学教育的备课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部分小学教师对备课工作不够重视,备课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有的把过去的备案重复多次使用,有的甚至将参考书中的教案内容抄写一遍。有的学校对备课要求过于刻板,不符合小学教育实际,缺乏有效性和创新性。集体式备课没有真正达到集中教学智慧、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有的甚至将备课的教案分工准备、集中抄袭,没有真正发挥集体式备课的作用。
1.2课堂教学过程的针对性不强
有的小学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事前准备的刻板教案实施教学,没有认真倾听和解答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听课遇到的难点问题,影响学生听课效果和积极性。有的在讲课中满堂提问,简单地认为这样就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和地位,导致学生被问得头脑混乱、无所适从。有的对课堂教学采取放任式方法,过于强调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未对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清楚课堂教学要实现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各环节缺乏清晰的条理,对课堂教学活动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控制和引导。
1.3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不强
一些小学的班级规模设置上千差万别,有的小学的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存在教育资源浪费严重问题,有的学校特别个别重点校普遍存在大班现象,影响教学实际效果。有的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大,缺乏系统性规划和安排。有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缺少专业化人才队伍,现有教师队伍缺少课程设计与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及能力,严重制约和影响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2.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生源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的家长对于优质类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此外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学校在教学基础环境和条件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学生的家长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优异时,就努力把孩子转到基础条件更好的小学就读,从而导致学校间生源分布情况不均衡。同时,由于受到教学类资源的有限性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优质校录取人数超过学校教学承载总量的问题时有发生,使各个层次和水平学生被安排在同一个班级中,从而不利于差异化教学的开展,不利于教学水平提升和教学质量管理。
2.2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部分家长把主要精力用在赚钱养家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缺失或不科学、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小学教学质量提升。有的对孩子成长关心得不够,对孩子过于溺爱,无力对孩子进行必要教育和指导,更缺乏必要督促和帮助,导致孩子学习自觉性较差。有的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法不科学,对于孩子没有耐心,动辄就打骂,更不会给予必要的激励,家庭教育效果不好。
2.3教师素质方面的原因
部分老师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认为教师待遇和公务员相比差距很大,从而导致个人心理不平衡,敬业精神弱化,责任心不强,甚至有的存在师生关系庸俗化倾向。有些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专业理论素养和质量管理观念不强,影响小学教学质量提高。有的缺乏创新性意识,满足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考虑不够、研究不多,导致教学质量、水平和层次长期得不到提升。
2.4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体系不健全,部分小学虽然建立了教学管理体制和框架,然而在教学质量的`激励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制定,只停留于约束、限制及管理的初始阶段。学校教科研活动有效性不够,小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得不紧,教学科研水平不高。部分小学教学的基本设施和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在实验室、图书室及实验类器材设备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求,制约教学质量提升。
3.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学质量控制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进一步推进小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强化集体性备课工作,定期开展大集体式备课,组织科组中所有教师参加;不定期开展小集体式备课,组织年级组教师参加,通过备课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注重教案的个性化特色,要求教师备课时将规范性与特色性统一起来,防止教师备课教案千人一面的问题。重视课后辅导,强化课后作业管理,按要求对各年级学生的作业量进行统一,防止额外增加作业的问题。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对各校进行教学质量调研式考试,促进各校、各科教学质量实现均衡性发展。
3.2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课堂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源泉和保障。强化课堂教学指导,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工作,对听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进行通报表扬,对听课发现的问题用集体通报谈共性、私下讲个性问题等方式,确保课堂教学任务和效果落实到位。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学校通过每周抽查方式,表扬课堂教学比较规范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科目及班级,组织科任老师与班主任对习惯不好的班级进行会诊,推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
3.3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以研究课题项目为有效抓手,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科目教研活动,自觉开发校本类课程,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的个性特色,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以科研促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注重加强对小学教育学科业务骨干及专家人才的培养,做好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帮助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将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相结合,鼓励教师增强个人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及教研能力,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
4.结语
小学教育成效如何,教学质量管理是关键,因此,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小学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推广有效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推进小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和培养我国未来各类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五
浅析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论文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灵感,学生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将天上明星和地上街灯交相辉映,牛郎织女天街闲游等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配以背景音乐,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感悟,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就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在教授《咏雪》之前,我先让学生看《陈太丘与友期》的课堂实录,学习课堂实录中的学生们:看看他们是怎样预习,怎样讨论,怎样解决疑难。然后我问学生有没有信心自己学会学习,因为有了范例,同学们信心百倍,跃跃欲试。
三、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搜集筛选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
教师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获取新知。将网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代语文教材中,教师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体现了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如在教授《三峡》时,我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再自己课下收集资料,查找资料的同时,或以导游身份,或以游人身份,或以三峡人、作者、诗人等不同的身份,介绍三峡。这一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特点的多样性,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它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水平。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六
当前幼儿教育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幼儿园在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同时,在幼儿教育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有悖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文章分析了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问题;幼儿园
最近几年,各大幼儿园不仅重视自身的环境建设,同时普遍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及相关的智力开发,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将教育行为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是这个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其重点体现在几个层面。
一、有智力开发超前的问题
幼儿阶段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引导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开发幼儿的智力更是家长非常关注的内容,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可是在针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的时候,需要具体关注到每个幼儿的身心状况是否符合他们自身的需求。倘若过分进行超前教育,反而使得幼儿不适应,不能达到很好的智力开发效果,造成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现象。部分幼儿园直接开设了小学课程班,设置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并且配套建设了相关的学科技能班等,要求幼儿提早学习读写算等技能。但是,对于幼儿来讲,对其进行小学授课已经严重超出了其心理接受范围,由于幼儿的记忆力不足,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即便存在一定的效果,可是当幼儿进入小学的时候,他们会失去对该阶段学习内容的新鲜感,会滋生上课开小差等不良学习习惯。部分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比较呆板。如使用的.授课方式是直接灌输式,而且偏重文字,很少借助丰富多彩的图案或者色彩进行辅助教学,不懂得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不懂得借助游戏的方式,增添幼儿学习的乐趣等,上述幼儿园状况在偏远的山区较为普遍。
二、幼儿的教育形式陈旧
通常能够将人的心理划分成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叙事性思维,另一种是例证性思维,前者需要借助相关情境产生,展示的是人际上的各种场景,是针对真实环境的一种描绘。后者侧重从哲学以及逻辑学等层面进行思考问题,不受具体情境的影响。针对幼儿来讲,他们的思维实质是叙事性思维,需要依靠相关情感进行引导的,相比逻辑性,情境性能够给幼儿产生更为有效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幼儿教育大都偏重孤立的讲授方式,逼迫幼儿不得不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造成很多幼儿出现早熟现象,产生的问题就是影响很多幼儿创造力的发挥,乃至出现厌学心理,严重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时期,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状况,合理地进行思维的引导,不能只关注逻辑性的教育。能够合理地借助丰富的寓言、图案等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忽视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解决好幼儿出现的自负问题,幼儿会有过分评估自身的能力情况。如在班上经常会有部分幼儿,由于擅长某个领域时常受到老师赞扬,就表现出目中无人的状态。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可以借助讲故事的方式,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其懂得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需要学会取长补短。并教育幼儿“不管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别人好,还是生活条件比别人优越,都不能瞧不起别人,不可以骄傲自满”。逐步让幼儿们懂得“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克服自卑心理:自卑的幼儿总是不相信自己。教师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如幼儿的爸爸是火车司机,教师可以说我们有空去坐你爸爸开的火车,幼儿就会非常高兴,并树立自信。消除嫉妒心理:有的幼儿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或获得进步时,心理就不平衡。这时,幼儿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找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的各种因素,及时发现并制止嫉妒心理的萌芽。
四、忽视对幼儿体能的训练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很多幼儿园在幼儿基本生活能力以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表现出很多幼儿已经认得很多字,美术作品还获过奖,可是在幼儿园已经接受三年教育的幼儿仍旧不会使用筷子。上述种种问题都证明中国的幼儿教育在体能的训练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做得还不够。
五、存在品德教育知识化的现象
有的家长把灌输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不良言行缺乏引导,造成幼儿独立性差,自私、摆阔气等。有的教师把许多传统美德的故事只是作为一种知识讲给幼儿,缺乏有力的行为指导。多数幼儿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当他看到不爱吃的食物,就会到处乱扔。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在幼儿品德教育方面还需努力。六、结语“顺着孩子的天性走”,予之合理的方法教导,不要以大人的想法和思维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不盲目教育,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做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不做一个严厉粗暴的驯兽师。在他面前树立好的榜样,给幼儿创造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高贝贝.“教学做合一”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03):7-8.
[2]罗烧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科技创新与应用,(06):278.
[3]李召学,姜春华.浅谈当前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石油教育,(05):106.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七
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论文
1.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主管部门对高职语文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主管部门的普遍思想认为汉语是母语,不必投入过多的教学精力,没有将语文教学上升到一定的认识高度,更加谈及不到语文教学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构建的高度。相关主管单位没有意识到高职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短缺,一味的强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主管单位的态度意识,潜移默化的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着影响,导致了大学语文无关紧要的局面。
1.2缺乏合理的高职语文教材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通常使用的是《大学语文》,但是《大学语文》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不能突出专业特点,教材内容侧重于对思想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语文课程该有的教学效果。而且,《大学语文》的教授仍然局限于语文知识层面的讲授,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高层次要求没有很好的得到重视。《大学语文》实际上是由中学语文教材延伸出来的,是工具化了的语文,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封闭性,以及教学课堂的自足性,应有的自由伸缩性缺失。致使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缺失对文化需求的扩展,对审美的遐想。
1.3教师对高职语文教学认知程度低
高职院校是由最初的职业中专发展延伸而来,语文教学仍沿用最初的中专院校教学模式,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形式授课。学校档次虽有了提升,但教师教学水平仍处于原有状态,依然秉承着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缺乏创新意识。高职院校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延伸,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水平所要求的一种语言文学类课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对人文素质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高职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2.1加强基础学习
加强基础学习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一步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讨,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为此,在实际具体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拓展信息量。基本技能的培训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譬如,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演讲和辩论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加强对实用文体的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这些方式方法都不同程度的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
2.2创设心理自由的氛围
创设心理自由的氛围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土壤,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舍弃传统的权威式的课堂教育模式,营造互相交流、沟通、和谐的课堂氛围,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门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抒发自我感情的一项基础教育,所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不宜第一时间予以评价或者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亦或是急于给出准确答案,应该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对准确、独到、创新的观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称赞,培养学生在抒发观点的同时增长知识。
2.3以问导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教育模式,重专业轻基础,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偏低,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依据实际教学状况,努力探求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以往的高职语文教学,教师普遍运用让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但课前预习的.方法针对高职教育轻基础的现状,很难获取高效的教学效果。运用以问导学的问题教学法,可以将课前预习方式落实到实处,可以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进行有目的地课前预习。
2.4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难题,因此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课堂提问时间,予以学生提问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自发的向教师提出质疑,进一步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着重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会逐步提出新颖富有挑战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保障课堂教学效率。
2.5教授学生质疑和提问的技巧
教授学生质疑和提问的技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实际教学中学生并不喜欢提问,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懂怎样提问,没有掌握到提问方法和内容叙述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教授学生一定的提问方式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具体的做法有:其一,围绕课题找寻疑点,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加深理解;其二,从字、词、句等方面找寻疑点,语文教材中的词句有些内容比较深刻难理解,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突破词句难点;其三,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
3结语
问题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其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在具体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特性,不断地创新创造教学方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八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困境分析论文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困惑
(一)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素质不高。农村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保障。但是从目前的农村小学教学状况来看,农村小学老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很多老师都是中师或者初高中的毕业生,不仅文化知识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在专业训练、知识水平上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知识吸收速度慢、渠道狭窄,从而也就不能适应时代与教材的变化要求。甚至很多老师还存在破罐子破摔的现象,这种严重缺乏敬业精神的现象,不仅不能胜任教学任务,对教学成果也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新课改实施后,很多老师对新课改教材以及大纲的任务、要求、目的理解存在问题,从而也就不能将教学和调整有机的整合起来。
(二)农村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理念落后。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尤其是乡镇小学,由于小学闭塞,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没有传入,从而让农村教学观念落后。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将其归类成识字,从而也就忽视了对语文能力的培养,让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很多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没有将其正确定位,从而让整体素质与语文素养培养被忽略。主要表现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单一,很多老师仍然使用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在面对开放性或者想象性习题时不知所措。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落后。与城镇的小学教学来看,对农村进行新课改,资源紧缺是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办学情况由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和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在相关调查中,很多地方的农村教学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乡镇,教材、粉笔、教参就成了课堂教学的所有资源,根本没有其他辅助手段或者教学设施。在学习中,学生除了教材,再也没有其他课外读物,更不可能有家教。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城市小学都对教学技术进行了补充,但是农村只能想象,一旦这些教学设施进入农村后,由于操作技术不够,很多乡村学校甚至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这也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成果。
二、提高新课改下的农村小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一)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素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了让老师能够跟上时代的节拍,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不断为自己注入新的能量的同时,让其适应时代与教育的要求。首先,应该拥有良好的敬业态度,在读好书、多读书的过程中,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身与教学内涵,让教学更加完整、清晰、准确,同时也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其次,通过城乡老师交流与学校交流的过程中,让农村老师听到更多的优质课程,并且向其学习教学经验与技术,进而不断缩短教学与师资差异。通过听取优秀的教学课程,在分析的同时,通过卫星电视、教学资源,让老师观看教学录像,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内化成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另外,学校每年都应该对老师进行培训,在保障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同时,使用特殊政策鼓励城镇老师到乡村进行支教。最后,还必须加强农村老师培训力度,在增加知识面的同时,对教学基本功进行有效的训练。例如:在《秋天来了》这篇课文教学中,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不仅要从景色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嗅觉、味觉、感觉等方面对秋天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从而开阔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增强教育投资。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为了保障基础教育,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单位都必须加大投资力度,为完善师资力量、办学环境的同时,在国家特定指标允许的情况下,为学校添设对应的教辅资源,从根本上让教育得到改变。
(三)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从城乡教育差距来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在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心理、年龄进行教学的同时,尽量将生活与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课本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发展的空间,还应该及时引导,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三、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学生情况以及农村发展状况,对师资、教学、生源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在加大研究的同时,对其进行改善,从而将农村教学改革真正落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九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山东莒南●史克芳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的基础课,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若能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便可以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巨大的能量。下面,笔者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回顾与反思等四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往往都比较单调死板,所采用的一般都是粉笔加黑板的形式,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讲解。笔者认为,若教师在教学时将生活中某些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引入其中,创设一个活泼性强的生活情境,便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在这样活泼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收集信息,之后再对这些数学信息进行筛选以及整合,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一下几点:其一,所创设的情境应具有可行性,其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并且具有一定难度,但不能超过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其二,所创设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渐进性,数学是一门渐进性的学科,从认知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由浅入深的渐进模式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认识分数的单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4 个苹果作为教学道具,将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其中,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将一个苹果分成两份,继而引导出1/2 的写法、分数意义等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过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化抽象为具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教学策略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课上大多的时间教师都在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这样的课堂,效率往往十分低下,因为提不起兴趣,所以往往学生所得的收获也并不多。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可以适当地引入学生自由讨论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积极地进行分组讨论,有效的课堂分组讨论可以将原本被动的学习模式转为主动,可以使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更可以使学生们在讨论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优化教学策略的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应用一个或多个数学上的理论知识便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提出新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所标志的是科学的真正进步。
例如教师在讲解被2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先把学生分组进行猜数游戏,游戏之后提问“能被2 整除的整数特征?继而推演,能被4 整除的数的基本特征,那么整数8 呢?”,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欢乐的、活泼的课堂中,更好地理解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三、解决实际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但却很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绝不仅仅是获得某道题目的解,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述鸡兔同笼问题时,应当将侧重点放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上,而不是具体的`答案上。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图表、列表等形式将该问题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所有可能性逐一列举,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对最终得到的结果进行检验。这样的学习模式会使学生更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又能使学生在建立假设、检验结果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回顾与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注重课上以及课后的回顾与反思。笔者认为,反思与回顾是一种高层认知能力,学生在不断的回顾与反思中,可以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夯实与巩固,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反思,便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更加牢固地掌握,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过后,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可以提问: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用了什么策略?今后遇到同种类型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法?这个过程是对学习内容的监控,学生收获的便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均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过程。比如,笔者曾经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出过这样一道数学题:
已知甲队、乙队两队春游,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1/5,乙队比甲队多6 人,问,甲队、乙队一共有多少人?
显然,这道题是典型的分数问题,但是有难度,一般是小学数学考试的压轴大题,分数问题的解决步骤为:利用分数表示出已知数据量→将已知数据量除以分数表达式得到题设中的隐含未知量→根据隐含未知量进行问题的解答。
虽然只有简短的三个步骤,但是笔者发现,很少有教师会去给学生总结,所以在出完此题后,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总结,后来发现,本班学生在处理这类题型时游刃有余。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有效地完善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笔者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帮助学生在宽广的数学海洋中扬帆远航。
(山东省莒南县坊前镇相邸甘霖联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十
当前人民法院基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
一、人民法院干警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改革策开放负效应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法院干警队伍中与职业道德相悖的消极腐败现象及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有的问题社会上反映强烈。个别干警思想意志颓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干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不端,形象不佳;有的特权思想严重,工作作风粗暴。这些现象相对而言是发生在少数干警身上,却严重影响了法院干警形象和声誉。削弱了法院干警的战斗力。上述现象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有关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滞后。长期以来,法官职业道德的培养只是以政治思想工作的形式体现出来,被看作是一项上级对下级,领导与被领导进行的教育活动,没有把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当作一门管理科学提出来。教育灌输的除了一些马列主义等大道理之外。没有系统的与审判工作联系起来的教育内容。
2、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在实践中,对法官思想素质方面的要求,没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点。目标不明确,教育培养的活动围绕实用的目的`转,而不是针对培养的目标有步骤地进行。
3、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在法院基层建设中,职业道德建设年年提,但在实际培养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培养法官职业道德的工作难度大,见效周期长,成果表现不直接,自然难以引起重视。这项工作往往又被认为是属于务虚工作,可抓可不抓,不如业务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容易抓牢、抓实,出成效,以致于把职业道德建设放到一边,即便有计划,也是一纸空文。
4、教育方法不妥当。目前进行的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只是一味地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受教育者记笔记,在年度考核中只是检查学习笔记的多少来定是否达标,令人感到枯躁乏味,以致于大家失去了兴趣。教育过程中还存在“重他律,轻自律”的问题,试图用监督、强制、处理的方法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
二、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法官制度沿袭前苏联的一些做法,在制度建设上一直没有摆脱这种模式的影响,导致司法不够独立,影响了司法公正,损害了司法权威。主要原因有:
1、法院的人、财、物从属和依赖于地方行政机关,现行的制度使法院的工作人员从领导的配备到一般工作人员的进出,均由地方行政机关任命、审批、把关。法院从基本建设到法官工资、福利均由地方财政拔付,基层法院有求于地方行政机关。领导又是地方从政治需要的角度配备,因而在审理涉及地方利益的案件时,不得不考虑对法院的影响,无形中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了司法公正,损害了司法权威。
2、在监督制度上,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经常异化成领导得个人意志,容易引发司法不公;法律监督机关(人大、检察机关)和社会监督(新闻媒体)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事前监督,往往左右法院判决,容易导致司法不公。
3、法院内部审判管理的行政化模式,也影响公正和效率。如把法官混同于一般行政人员进行管理,甚至考试录用也按公务员要求进行。法院内部的审批、汇报制度就是行政管理模式的延伸,这种制度影响审判效率。上、下级之间的水平差异、认识差异,影响裁判结果,不利于法官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三、法院物质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法院的物质建设严重滞后,办公场所,审判场所,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的配备离现代化
[1] [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十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对小学生的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师资力量不够、对其教学不够重视、教学计划实施困难等现实性问题。因此, 教师要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解决现实性问题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策略, 以期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现实性问题;
信息技术, 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更是为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教育带来无数便利的科技发展的产物。小学阶段作为教育基础培养的重要起点, 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门技术是当务之急, 因此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 在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是一种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只有小学阶段为学生学好基础性知识, 才能让小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这些技能对其今后的发展起作用;其次,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 能够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且能够在学生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切身实地地用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再次,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开设整合性课程能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在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最后,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娱乐性的学科, 符合小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相符, 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有限, 他们学习知识主要依赖的是自身的求知欲和对认识对象的兴趣, 所以兴趣在小学阶段是影响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因素。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一) 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不够, 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
这个“不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些学校的专业师资充足, 但在信息教学能力方面欠缺, 有些比较难得知识甚至连教师都不会, 所以很难提高其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是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 其配套的基础设施跟不上, 很多偏远山区是没与网络的,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 从而使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时存在问题。
(二) 学校总体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够重视, 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 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性的.基础课程当中, 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重视不够。然而, 小学作为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基础性阶段, 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计划, 使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进行安排以及落实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失衡性。
(三) 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教学计划实施困难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属于实操性课程, 需要学生积极地动手练习。处于小学基础阶段的学生,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一点即通”, 不需要教师的反复指导, 而有的学生则接受的慢, 需要反复的教学,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很难把握教学计划的, 很难适应所有学生的要求, 因此这也是信息技术面临的又一难题。
二、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 利用微课教学模式与学生对话
微课是利用网络技术跟学生对话的一种上课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之间随时随地地进行情景再现和对话语境, 同时通过“微课”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讲解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初次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时, 会因为自身对于新奇事物的探索与好奇心理, 进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例如, 教师可以事先整理教学内容, 在充分理解课本知识后, 开始设计微课的内容, 选题、设计完成后, 开始进行编写、录制视频, 后期剪辑等工作, 生成学习视频, 完成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便可以将这个教学内容放到“微课”的云盘上供学生下载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初高中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状态。
(二)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情景, 呈现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法就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通过把具体的学习任务摆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积极地做出反应, 把学到的知识上升为新的理论高度, 通过对学习任务和过程的分析来知道怎么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成为惯性意识与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把生活中的某个实际现象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利用合作探究+教学展示法进行分组教学
教师可以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差异对其分组, 根据每个小组的学习能力和有机配合能力来制订教学计划, 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层次的、个性化的划分。在小组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调动小组成员的有机配合,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 加强学校的专业教资力量, 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录用和培养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 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加强学校的基础设备建设, 软硬件都要硬。此外, 还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投资, 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
总而言之, 小学信息技术的设置, 可以影响小学生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学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 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认知习惯, 改变以面授形式直接面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 通过网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龚胜男.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 (2) .
[2]余瑶.农村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育导刊, (1)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十二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分析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作文难”问题已经困扰我们许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实效性低下。为此,本着破解小学语文教学“作文难”问题及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目的,笔者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提高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分别从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素材使用、写作手法选择和作文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提出改进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提高;作文难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本着破解小学语文教学“作文难”问题及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目的,笔者分别从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素材积累、写作手法使用和作文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提高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策略与建议。
一、“合理化”教学目标,避免与教学实际相脱离
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是导致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由于目标设置过高,进而对学生作文写作提出过高、过严等不切实际的要求,也直接造成了“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写作水平提高有限”等教学实效性不高现象。除了上述可见“现象”外,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还有可能给学生造成“作文写作心理障碍”,使学生产生“惧怕”作文之感,这是非常不利于作文教学后续开展的。为此,建议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设置进行优化、改进,避免其与教学实际相脱离,奠定作文教学高实效性的基础。首先,依据不同年级学生设置“阶梯式”的教学目标,随着年级增长逐渐提高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跳一跳、够得着”的作文写作体验和喜悦。其次,针对某一年级学生,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知识基础等优化、改进作文教学目标,在掌握学生的不同层次、情况基础上,尝试开展“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作文学习压力,避免产生相应的“心理障碍”。
二、引导学生更多积累、使用“生活化”作文素材
如前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一个体现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有限,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无好的写作素材可用,以及可以用作作文素材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比较好的“生活化”素材又由于没能有效积累而无法使用。为此,建议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教会学生积累、精选和运用作文素材,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学、所见、所闻和所感中寻找好的作文素材,逐渐使学生养成处处留心、时时积累作文素材的好习惯。第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使用“迁移法”积累、使用作文素材,将生活中看似与作文写作不相关的内容通过“迁移”运用到作文写作中,以此激发作文写作灵感、提高写作水平。第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精彩内容进行“拍照留念”,养成“留意生活”的好习惯,将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内容保存下来以备进行作文写作时使用。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学生使用“生活化”作文素材的作用就在于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是学生的真情实感,是学生的有感而发。
三、“个性化”所需,允许学生选择不同写作手法
学生作文的过程,即是一次学生自然表达、坦诚交流的过程,更是一个展示自我、倾诉感受的过程。所以,每个学生作文的过程及最终的作文作品都与众不同,是学生“个性化”的真正表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作文的千篇 一律,“同化”现象极为严重,结构同化、内容同化、写作手法同化,乃至作文情感同化,也让我们看不到教学的实效性。这一方面与我国学生所学内容统一化有关,也与集中化、班级式的教学体制有关,统一的模式让学生变成了统一的样子。为克服上述弊端,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创新,鼓励学生使用“生活化”的素材写作,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写作,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愿”,而不是老师所希望的“意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写作手法作文,让学生有多种写作手法可以选择,而不是只教学生一种写作手法;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写作手法,给予学生支持的态度。就二者对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而言,后者可能比前者更有效。
四、以多元评价为指导,促进评价方式“多样化”
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是保证作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做到科学评价学生作文,才能使学生认可、喜欢、爱上作文教学和写作。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基本都是按照“教师拟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流程进行,一方面整个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对于作文评价,学生很少或者说无法参与其中,导致多数学生对教师对作文的评价只是“看看”,无法起到评价应有的激励、改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激励、改进作用,有必要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更多采用多元化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入更多的评价主体,既有教师又有学生,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及自我评价,切实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多元化评价中多样化评价方式的使用,可以从更多角度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而更加全面评价学生的进步状况,以及对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切实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爱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路径探析[j].吉林教育,(30).
[2]于少梅.刍议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j].课外语文,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