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篇一
题目名称: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
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设计题目:学生姓名: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评定意见参考提纲:
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1.摘要
1)摘要正文
(小四,宋体)
摘要内容200~300字为易,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2)关键词xxxx;xxxx;xxxx(3—8个主题词)(小四,黑体)
2.目录格式
33.说明书正文格式:
(三号,黑体)1.1xxxxx(四号,黑体)1.1.1 xxxxx(小四,黑体)
正文:xxxxx(小四,宋体)
(页码居中)
4.致谢格式:
致谢(三号,黑体,居中)致谢内容(小四,宋体)5.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
(三号,黑体,居中)
列出的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一般要求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示例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题(篇)名[j].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
图书—[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6.纸型、页码要求:
页码:居中,小五
7.量和单位的使用: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篇二
一、设计题目:吉林省某城镇给水取水泵站
二、设计任务:新建给水取水泵站设计
三、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四、设计依据:吉林省某地区计划经济委员会计资字[2010]第116号文件:“关于吉林省某城镇给水取水工程计划任务书的批复”同意该城镇建设给水取水泵站。
1、基础资料
(1)城镇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
(2)城镇地形图
(3)水源地地形图
(4)水源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5)水源地附近或城镇的供电、交通等资料
(6)当地自然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8.6℃,冻土深度:1.6m
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28.3℃
地面最高水温28.6℃,冻土深度:1.20m
地下水位:-2.2m,地耐力:12~20t/㎡
2、水文资料
最高洪水位(百年一遇):132.42m
最低水位(保证率97%):128.56m
常水位:130.70m
河床底标高:120.50m
河床标高:131.00m
河水最大流量:360m3/s
河水最小流量:60 m3/s3、净水厂混合池水面标高为165.40m,泵站到净水厂的输水管全长为3000m,室外管道的全部水头损失为6.2m,泵站的取水头部到吸水井内管道的总水头损失为0.5m,进行泵站工艺设计。
设计水量:近期为150000t/d,远期为250000t/d,要求不间断供水。
4、设计一座给水取水泵站,设计吸水井一座,吸水井在岸边与泵站合建,设计切换井一座,切换井距泵房外墙距离为8~16m。
六、设计时间安排
设计计算、选择水泵机组、泵房内机组布置、吸压水管的选择与计算、选择辅助设备等4天,编写计算书3天,画图3天。
七、设计成果要求
取水泵站平面图、剖面图各一张(2号图),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篇三
一、设计任务
(一)设计目的
(1)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及绘图能力;(4)为适应工作需要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泵站设计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综合运用于设计实践,熟悉设计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要求
1.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自己确定设计方案。2.要正确的运用设计资料。
3.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全面考虑,尽量的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实际施工价值。
(三)设计题目
题目:__________取水泵站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1、设计部分
4)计算泵站范围内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进行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 5)泵站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6)泵房选择、泵房平面和高程布置。
2、图纸部分 1)泵站枢纽布置图;
2)泵站平面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位置,吸、压水管路位置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位置),比例1:100; 3)泵站剖面图。
包括确定水泵、电机的型号,工作备用泵的台数;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计算与布置;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以及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等。
二、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计算),要求书面整洁、文理通顺、论证合理、层次分明、计算无误。
2.设计图纸3张:要求布置合理、图面整洁、按绘图规定制图
(1)泵站枢纽布置图(2)泵站平面图(3)泵站剖面图
三、基本资料
取水泵站设计基础资料
某水厂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水量为101070m3/d,要求远期发展到151605m3/d,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用两条直径为1400mm的自流管从江中取水。水源洪水位标高为29.05m(1%的频率),枯水位标高为8.21m(97%的频率),常年平均水位为18.75m。泵房室外地坪标高21.30m。净化场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38.25m,自流取水管全长为200m。取水泵站到净化场输水干管两条直径为1400mm,全长为1150 m。水厂的自用水系数为1.1。
该城市最大冻土深度为0.1m。
四、设计指导
(一)资料分析和熟悉设计方法
熟悉下列资料:站址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源水位及变化,当地建筑材料,交通条件,动力资源,社会经济状况。
(二)q设、h设的确定
1、总体布置:站址选择,进出水方式的选择,机房形式的选择,绘制泵站枢纽布置图。
2、q设,h设的确定。
(三)方案选择——水泵型号、台数,动力机的选择
用设计扬程初选水泵的型号,用设计流量初选水泵的台数。根据水泵的型号确定电动机的型号。要求至少对两个选泵方案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优。
根据设计流量、设计扬程以及对泵站供水可靠性的要求,可初步确定工作水泵和备用泵台数,并确定出单台水泵流量和扬程。根据水泵产品样本或给排水设计手册确定水泵型号。在确定水泵工作方式、水泵组合以及水泵型号时,可选择两到三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一级泵站可考虑采用切削调节,二级泵站可考虑采用变速调节。
确定方案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2)型号整齐,互为备用。(3)合理地用尽水泵的高效段。(4)考虑近、远期相结合。
(四)管路配套
包括进出水管路水头损失计算,精算扬程,绘制特性曲线,管材、管径及附件选配等内容。
(五)机组布置
基础尺寸的确定 机组布置(画出草图)
(六)安装高程的确定
根据选定的水泵拟定水泵进出水管路及附件,进行水泵工作点校核。满足要求时,求出水泵的吸水高度[h吸],然后根据进水池最低水位确定水泵的安装高程。
(七)泵房设计
1、内部布置,平面尺寸的确定,及泵房各控制高程的推求。
2、进水管路布置及布设方式的确定。
3、进水构筑物,出水构筑物设计。
4、其它辅助构筑物或构件的设计。
引水设备、起重设备、计量设备、排水设备等。
(八)精选水泵,水泵扬程的校核
(九)绘图
(十)整理说明书
五、进度安排及方式
1、讲课 0.5天;
2、查资料,初步计算和方案选择 1天;
3、设计计算 1天;
4、机组布置和制图 2.5天;
6、成果整理 1天。
六、参考资料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3、11、12册)
2.《给排水设计手册》材料设备,续册1、2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篇四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
制定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加工工艺
设计钻4×φ9mm孔的钻床夹具
设 计 者:金 凯 敏
学
号:040101220
班
级:a04机械(2)班
指导教师:李 静 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2008年1月16日
目录
1、零件的作用„„„„„„„„„„„„„„„„„„„„„„„„„3
2、零件的工艺分析„„„„„„„„„„„„„„„„„„„„„„„4
1、定位基准的选择„„„„„„„„„„„„„„„„„„„„„4
2、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
3、制定工艺路线„„„„„„„„„„„„„„„„„„„„„„.5
4、以工序ⅱ为例说明确定切削用量的依据„„„„„„„„„„„.6
1、设计要求„„„„„„„„„„„„„„„„„„„„„„„„.7
(一)序言
机械辅助工艺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设计,基本上掌握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等。
并学会了使用和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
最重要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巩固和加深了所学到的东西。
并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
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课程设计,首先得助于李静敏老师的悉心指导。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零件加工所用到的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加工范围缺乏全面的了解,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导致在设计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在通过请教老师和咨询同学,翻阅资料、查工具书,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使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一些设计工具书的用途,同时,也锻炼了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
在此,十分感谢任晓智老师的细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互相帮助。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刻苦努力,不段提高自己。
本说明书主要是ca6140卧式车床上的法兰盘的有关工艺规程的设计说明,由于本本人专业能力水平有限,设计存在许多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正。
(二)零件作用及设计任务
ca6140卧式车床上的法兰盘,为盘类零件,用于卧式车床上。车床的变速箱固定在主轴箱上,靠法兰盘定心。法兰盘内孔与主轴的中间轴承外圆相配,外圆与变速箱体孔相配,以保证主轴三个轴承孔同心,使齿轮正确啮合。主要作用是标明刻度,实现纵向进给。分析法兰盘的技术要求,并绘制零件图。设计零件技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件。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机床专用夹具总装图中某个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四)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的零件是ca6140卧式车床上的法兰盘,它位于车床丝杆的末端,主要作用是标明刻度,实现纵向进给。零件的φ100外圆上标有刻度线,用来对齐调节刻度盘上的刻度值,从而能够直接读出所调整的数值;外圆上钻有底部为φ4mm上部为φ6mm的定位孔,实现精确定位。法兰盘中部的通孔则给传递力矩的标明通过,本身没有受到多少力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法兰盘共有三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以φ45外圆(中间)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外圆,端面及倒角;过度倒圆;内孔及其左端倒角。
2、以φ45外圆(端)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端面,外圆,倒角;切槽3×2;内孔的右端倒角。
3、以4—φ9的孔为中心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外圆,端面,侧面;外圆,过度圆角;4—φ9孔和同轴的孔。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左端面与φ20孔中心轴的跳动度为0.05 ;
2)、右端面与φ20孔中心轴线的跳动度为 0.05;
3)、φ90的外圆与4—φ9孔的圆跳动公差为 0.06。
经过对以上加工表面的分析,我们可先选定粗基准,加工出精基准所在的加工表面,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对其他加工表面进行加工,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
(五)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零件材料是ht200。零件年产量是中批量,而且零件加工的轮廓尺寸不大,在考虑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后可采用铸造成型。零件形状并不复杂,因此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内孔不铸出。毛坯尺寸通过确定加工余量后再决定。
(六)工艺规程设计
一、基准的选择
定位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定位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宜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因为法兰盘可归为轴类零件,执照“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相互精度原则”的粗基准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与这些加工表面要求相对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所以对于本零件可以先以法兰盘右端φ45的外圆及φ90的右端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三爪卡盘夹紧φ45外圆可同时削除五个自由度,再以φ90的右端面定位可削除一个自由度。
2、主要就考虑基准重合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计算。
二、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表1.4—
7、表1.4—8等,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1、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6~it8,表面粗糙度为 , 采用粗车→半精车→磨削的加工方法。
2、φ20内孔:公差等级为it7~it8,表面粗糙度为,采用钻→扩→铰→精铰的加工方法,倒角用车刀加工。
3、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13~it14,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粗车→半精车→磨削的加工方法。
4、φ90外圆: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5、φ100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11,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粗车→半精车→磨削的加工方法。
6、右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
7、φ90突台右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精车。
8、φ90突台左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9、φ100突台左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精车。
10、槽3×2: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
11、φ100突台右端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12、φ90突台距离轴线34mm的被铣平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铣→精铣.13、φ90突台距离轴线24mm的被铣平面: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粗铣→精铣→磨削.14、4—φ9孔: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钻削。
15、φ4的孔: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钻削。
16φ6的孔:未注公差等级,根据gb1800—79规定公差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钻→铰。
三、制定工艺路线
1、工序ⅰ
粗车φ100柱体左端面。
2、工序ⅱ
钻、扩、粗铰、精铰φ20mm孔至图样尺寸并车孔左端的倒角。
3、工序ⅲ
粗车φ100柱体右端面,粗车φ90柱体左端面,半精车φ100左、右端面、φ90左端面,精车φ100左端面、φ90左端面,粗车外圆φ45、φ100、φ90,半精车外圆φ45、φ90、φ100、,车φ100柱体的倒角,车φ45柱体的过度倒圆。
4、工序ⅳ
粗车、半精车、精车φ90右端面,车槽3×2,粗车、半精车外圆及倒角。
5、工序ⅴ
粗车φ45 右端面,倒角(内孔右侧),倒角(φ45 右侧)
6、工序ⅵ
粗铣、精铣φ90柱体的两侧面。
7、工序ⅶ
钻φ4孔,铰φ6孔。
8、工序ⅷ
钻4—φ9孔。
9、工序ⅸ
磨削b面,即外圆面、φ100右端面、φ90左端面。
10、工序ⅹ
磨削外圆面φ100,φ90。
11、工序ⅺ
刻字刻线。
12、工序ⅻ
镀铬。
13、工序ⅹⅲ
检测入库。
四、以工序ⅱ为例说明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依据
(一)钻φ18孔
(1)刀具选择: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φ18高速钢锥柄标准花钻。
(2)切削用量选择:
(3)计算基本工时:
t=(l+l1+l2)/(f×n)=(91+11+0)/(0.76×322)=0.42min。
其中l=91,l1=(d/2)×cotkr+2=11,l2=0
(二)扩φ19.8 孔
(1)刀具选择:选用φ19.8高速钢锥柄扩孔钻。
(2)确定切削用量: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取vc =0.29m/s=17.4m/min
vc=(1/2~1/3)vc =5.8~8.7m/min
(3)计算基本工时:
t=(l+l1+l2)/(f×n)=(91+14+2)/(0.92×136)=0.86min。
其中l=91,l1=14,l2=2
(三)粗铰φ19.94
(2)确定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asp=0.07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得:f=1.0~2.0mm/r,取f=1.68mm/r。
=0.14m/s=8.4m/min
按机床选取n =132r/min
(3)计算基本工时:
t=(l+l1+l2)/(f×n)=(91+14+2)/(1.68×132)=0.48min。
其中l=91,l1=14,l2=2
(四)精铰φ20
(1)刀具选择:φ20高速钢锥柄机用铰刀
(2)确定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asp=0.03。切削速度与粗铰,故n =132r/mmin。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f=1.0~2.0mm/r,取f=1.24
(3)计算基本工时:
t=(l+l1+l2)/(f*n)
=(91+14+2)/(1.24*132)
=0.65min
其中l=91,l1=14,l2=2
(五)倒角(内孔左侧)
(1)刀具选择:用粗车φ100外圆左端面的端面车刀。
(2)确定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asp=1.0mm,手动一次走刀。
由机床说明书,n=430r/min
(七)夹具设计
通过跟老师商量并指定设计第ⅶ道工序钻4×φ9孔的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于z525摇臂钻床。
一、设计要求
本夹具无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应主要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面精度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二、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定位误差分析:
3、钻削力的计算:
刀具选用高速钢材料
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由表1-2-23
可以知道采用点接触螺旋副的当量摩擦半径为0
查表1-2-21:
2°29′
选用梯形螺纹有利于自锁 8°50′最终得:
=1120n
由于工件为垂直安装在夹具之间,所以夹紧力,所以夹具设计符合要求。
在设计夹具进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使用铰链式钻模,一次固定4个钻套,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4个孔。本工序是粗加工,切削力较大,但是由于钻削重要生产的轴向力指向定位面,和夹紧力方向相同,所以夹紧力不直接对消切削力。但是切削力产生颠覆力矩,应该使夹紧力主法平衡。利用钻模板夹紧φ90突台。
装夹工件时,先翻开钻模板把工件放在夹具上,由平面上的短销定位,再把钻模板合上,转动手柄利用升降工作台来实现对工件的夹紧。这样就可以钻削了。
本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见附图。
(八)参考文献
4、《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艾兴等编2000年3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6、《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
7、《机床夹具设计原理》。龚定安等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6)54.50%踩一下(5)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