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观《后浪》有感(3篇)

2023年观《后浪》有感(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6 18:12:51
2023年观《后浪》有感(3篇)
    小编:admin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观《后浪》有感(3篇)

观《后浪》有感篇一

后浪说的也都是年轻一代中优秀的一辈人,但是对于8成的人来说,其实我们并不是后浪,甚至可以说:上面的文章,有感触,但是并不是自己。

大多数人在平庸的家庭中出生,过着平庸的生活。

而这篇演讲稿,突出的永远是那82原则中的20%,有着自己的热爱并真正成功了。

说实话,我不想被代表。

每个年轻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这个意见跟主旋律不符,也不会被限制,这不正是视频中提到的“选择”吗?

我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想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吐槽,这是比几万元的科技装备更珍贵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确实拥有选择的权利,b站的观点没错,但论据错了。

我们也不是不惑,而是每天都在惑,然后说出自己的疑问,寻找自己的答案。

完成学业,加班工作,找到伴侣,承担责任……才是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的样子,我们需要的是认可,而不是被代表。

希望前浪们不光知道我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也能发现我们背上有汗。

观《后浪》有感篇二

看完之后,心里既没有掀起很大的震撼以及感动,也没有什么很批判的想法。

毕竟视频表现的也是现在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或者说一些年轻人想要追求的生活。毕竟生活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之后看知乎上的评论,泾渭分明,有的强烈肯定这个视频,有的对这个视频强烈不满,觉得不能代表我们年轻人。

的确,如果你深究这个视频,非要说它代表全部年轻人的话,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们从视频中看到的只是代表部分年轻人的生活、部分年轻人追求的梦想,简单说就是抽象地体现了一部分年轻人对于生活的情怀。

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视频中出现的高空跳伞、蹦极、潜水等活动,我想那些也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毫无压力想做就做的事情。

对于三四线城市的人来说,每个月的工资才三四千,你除了生活之外,我想所剩的钱也不多了。

我记得去年我的一个朋友去玩高空跳伞,花费就是2800。对于很多人来说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的工资了。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又怎能说去玩跳伞就去呢?

我记得之前去云南旅游时,由丽江通往泸沽湖的路已经修好了,不再是以前的小道。客栈老板说,他之前在深圳打工,因为这几年泸沽湖发展得不错,所以也回来开客栈了。

泸沽湖旅游业已经比之前的发展好太多了,但是路边还有边写着作业边卖特产的零零后,对于此时的他们来说,视频中讲的兴趣、不惑、高空跳伞、潜水、旅行等等就是一个美丽的泡沫。

还有我自己接触的一些年轻人,还有在工厂的一些年轻人。很多工厂都是没有双休、单休的,他们大多数是一个月放一天假或一晚上的假。日复一日,视频中的很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奢侈的。

所以说这个视频代表的是部分年轻人的生活。

视频中的那些也不是每个年轻人所追求的,只能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寻求刺激、冒险,平安健康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正能量的一点是,视频中我们不难看出的是前辈对后辈的肯定以及鼓励,即对年轻人这个群体的肯定以及鼓励。

我想对于年轻人来说,对于这个视频也不需要过多的愤慨,过多的抱怨这个视频体现的不是自己年轻人的生活。

毕竟更好的生活是靠自己挣来的,除非你有富裕的家庭背景,然后还有随意挥霍的权利。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生活需要我们向前看。我们要做的就是停止抱怨,然后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

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为视频中的人,想跳伞就跳伞、想潜水就潜水、想旅行就旅行。

希望有一天,自己面对这些事情时可以毫无压力,也可以不需要去考虑金钱上的问题,考虑的只是自己喜不喜欢。

观《后浪》有感篇三

今天五四精神的核心被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如果回到101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五月四日,现今这八个字高度凝练的表述依然是政治正确的。但五四运动真正的精神内核或许藏在字面之下。

1919年的中国,山河破碎。那时的“爱国”根本不可能基于政权或基于国力,而更多应该是一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危机感。那时的“进步、民主、科学”基于更多的是对过往、对陈旧事物、对封建痕迹与官僚主义的反叛,以及对于未来的勇于探索。

所以,在官方的、主流的解读之外,我一直以为五四精神的绝对内核应属于危机意识、反叛精神和探索精神。

其实它们在今天依然有市场,只不过被无限温和化了,以至于青年人们甚至都快将他们忘记。

如果没看过《后浪》,让当今的青年人们评价一下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讲出“我们当立时代潮头”之类的意思。起码在我的视域内,许多人在工作日常里流露出的情绪,更集中在迷茫、焦虑、压力感;在生活日常中流露出的情绪,更集中在享乐、虚荣、苟且。真正昂扬的人,少之又少。

看完《后浪》,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呈现了一场当代新生事物大观。从生活记录、科技产品展示到艺术创新、电子竞技,种.种新事物作为人们的爱好出现,摆在不断扩大的b站平台上就从一部分人的消遣品成为了更多人的消遣品。

但《后浪》配上讲词后,其背后的关联性真的经得起推敲吗?在将演讲和演讲词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后,大概可以把其中核心的意思概括为——时代属于青年一代,你们可以手握前任所以经验,又拥有多元的价值观,你们要努力热爱生活、拥抱时代、善良勇敢、开创未来。

同样地,这字面意思是典型的正能量宣言,必定政治正确。但问题在于,它将宏观视角的文化繁荣直接包装为了所谓“时代强音”,这是这篇演讲借官媒走到前台后最离谱的地方。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这种文化范畴内的繁荣是建立在受众的消遣欲之上的,这是一种贩卖者的胜利,而非一场表达者的盛世。

青年人身边的事物前所未有地向资源、向功利倾斜着,青年人的情感越来越不属于自己而是种.种精神世界里的舶来品,原本属于自己的情感被持续消解着。尽管这不是个沧海横流的年代,但我们好像越来越难忠于自己了。

今天我们常以五四精神之名,赞美许多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青年人,并把这解释为五四精神的时代意义。但我总觉得很可惜的是,五四精神的精髓在于解构时代、解构矛盾、解构过往,而不是建构理想。历史总会被今人利用,海内海外、历朝历代都是这样。

我所说的五四精神被矮化,不只是因为对当下主流解读具有极强目的性的抵触,而是因为我一直坚信作为内核的危机感、反叛精神与探索精神在很多时候被消解了。

不少的年轻人们在挣扎,在梦碎,可反抗的声音却是珍稀的。为什么曾经的五四精神那么宝贵,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它是自下而上的。

从昨晚到今天,对于《后浪》的风声多多少少已经变了点。有人说的避重就轻,或是华而不实,那么所说的“避重”和“不实”是什么?在我眼里,是它作为一个重要的青年节演讲,没有直面生活的暗面与社会的负面。

说到暗面与负面,想起之前杨坤批《惊雷》的过程中曾写过,代表如今这个时代的或许是北大学生用鲁迅的文章写的rap。在听了《野草》这首歌后,评论里的一种声音让我特别有共鸣——很幸运,鲁迅以前是中国人的脊梁,不幸的是,他现在也是。

可能当鲁迅的文字过时那一天,才是“最本真的五四精神”应该被允许重新解释的那一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