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和目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并提高效率。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将总结分成不同的部分,包含必要的要点。总结范文中包含了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写作水平。
教师教学心得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此和大家交流我的一点课堂教学心得,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依托“四动”模式,打造“相看两不厌”语文课堂——做一名幸福的语文老师》。
四季流转,从教已经二十一年。回眸初登三尺讲台,渴望着用青春构筑课堂,用爱心点亮希望。不管是从安静的县城中学走进繁华闹市旁书香氤氲的校园,还是带着似桂花幽香般的“蓄德、修能、日新”的校训走进这座可观白鹭翻飞、苍松叠翠的北区校维扬,“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人生格言未曾改变,依旧金光熠熠。
我还清楚地记得20xx年3月18日,那一天邗江区教育局20xx年春季教育教学工作现议在我们学校举行,那一天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的五位同仁将向全区的专家领导展示学校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四动”课堂教学模式。接到任务的那一刹,我懵了十分钟,什么“四动”?不知道啊?怎么展示,不清楚啊?十分钟后我将困惑抛至脑后,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展示,我知道教务处房金宇主任一定会给予理论指导;教科室陈铭、田菁两位主任是行家里手,请教他们,他们一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有朱佳凤、吕国艳主任会尽可能提供一切的帮助和指导。果不其然,接到任务的第三天,房主任、陈主任召集我们开会,解读“四动”新理念,提出要求,给予指导。那天接近下班时间,房主任、吕主任和我在教务处会议室,我们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每一句语言。教案几近成型,下面就是试上,备课组的同仁放下自己繁忙的教学事务,齐聚我的课堂,课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修改的意见。田菁主任曾经在扬州大市开过《柳叶儿》公开课,她把公开课的教案和ppt无私地拿出来;吕主任每次都坐在最前面,记下我所说的每一句不太妥当的话,课后与我一一交流;我试上了三次,丁毅老师不厌其烦地听了三次,每次课后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朱主任每天都会询问我上课的情况,建议我多从学情方面考虑。我很感谢学校把这次机会给了我,虽然我年纪已经不小,但“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但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许多。“三关注”是指“关注学情”、“关注互动”、“关注达成”,要求教师在备学情、备教材、备教法上进行深度思考;“四环节”是指“读”、“思”、“议”、“论”四个教学环节,侧重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语文备课通过深度挖掘文本确定合适的“三关注四环节”内容、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文本,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挖掘文本、合作互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尚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的天性有求新之本能。依托“四动”模式,我求“技”,对课堂教学技巧要磨练,耽于一招一式,磨出一手绝活儿。我研“术”,不满足于“技”的细碎、凌乱,在“术”上精进,学校倡导的“四动”教学模式,从学校现状出发,在理论层面上予以指导,搭建“名师工作室”平台,邀请专家讲课引领,让我们自觉地把教学实践经验向理论高度提升。我悟“道”,从本学科的教育实践出发,充分研究教育教学对象——学生,引领学生跟着你走。子路第一次见孔子,自我感觉特别好,说我好比是南山上的竹子,天生的好材质,不用加工,砍下来就直接做剑,就能穿透犀牛皮。孔子说,咱给那好竹子加上尾羽,添上金属箭头,不是射的更准更深吗?多花点心思了解自己的学生,弄清楚他们需要知道什么,他们感兴趣又是什么,先理解他,再捧捧他,当他达到目标,再奖奖他,学生跟你在一起,刷了他的存在感,他就会心情愉悦,情绪放松,学生和教师之间就存在了微妙的磁场,抵达“相看两不厌”的课堂,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滋润的,职业倦怠感是不是会降低了许多呢?。
我深深地认识到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没有捷径。这必定是一个忘我的过程,努力的过程,终身学习的过程。我更深深地认识到要在感恩中成就自己。因为感恩,才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
一个人看得有多远,取决于他站得有多高。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在与谁同行。一年又一年,看邗中北区校维扬中学的宣传戗牌上照片越来越多,展示得越来越长,我一直在和优秀的人同行,真的很幸运!
谢谢!
教师教学心得篇二
每次授课前,我都希望自己的这堂地理课有新意、有亮点、不乏味,因此我常常在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来充实我的讲解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做法的确达到了一定效果。比如说,学生们困意消失了,上课更积极了,课堂氛围更活跃了等等。但是有一回,指导老师在听完我的课后,向我指出了不足之处,我才发现,自己加入到课件的资料虽然比较丰富,然而有些材料并不是十分得恰当、合适,甚至有一些滥竽充数,偏离了主题。除此之外,指导老师还建议我多去听听其他地理老师的课,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课堂教学。
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我在闲暇时间就会去某一个班级、某一间教室,做一回“游客”。我这个“游客”的身份可不是意味着随意去哪个景点走马观花式的逛逛,而是去“取经”。我的取经之路倒是没有唐僧师徒四人那般艰辛,历经万水千山,九九八十一磨难。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实习学校每个老师的课堂都向我们敞开大门,老师们也极为热情,令我不由得暗自欣喜。
“客串”了几回当地教师的地理课堂后,我发现,老师们不仅善于运用材料,更能够联系身边的事例进行步步引导,层层递进,逻辑思路十分清晰。由于材料恰当,联系实际,所以有时抛出一个问题犹如抛出一个绣花球一般,学生们都争着强着去参与、去回答。于是乎,我也结合自身的特点,对“交通运输方式和特点”这节内容进行了课程设计。在本堂课上,我以自身为例,介绍自己回家的路线和经历。我来自南方,路程遥远,每次寒暑假回家,所选择的交通方式都不尽相同。其中的一条线路令我记忆深刻,因为在这条路线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它们分别是:汽车、飞机、高铁和轮船。在介绍这四种交通运输工具的时候,附带上其运费和运速,来为随后的讲解做铺垫。在这堂课上,同学们都很积极,我对材料的选用也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欢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串门”的“游客”,在听课过程中我还会留心老师讲课的方式、节奏,留意老师站在台上的神情、教态,以及语音、语调和声音的起伏变化等等。在记录笔记的过程中,把握课程线索以及整体脉络,并时不时得观察课堂上学生们的发言情况和课堂氛围,就好像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游览一样,确定好路线,在一个个景点间驻足欣赏,感受其外在的表象,体会其内在的含蕴。
教师教学心得篇三
教师只有把学生往好处看,学生的学习才会“看好”;教师只有把学习往好处想,学生的学习才能“想好”。学生如此“好好”学习,必然能够天天向上。在教育中,“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教师应该怎样看待学生、对该学情,以“人”为本,用“人”发“才”,可以说是教师对教育的全部理解。
人生需要用一颗感善的心灵去欣赏,欣赏就是赏识和领略,就是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份美好。
1、用“木匠”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现实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会“选木头”的老师,他们一谈起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生就会抱怨某某不是“那块料”。在他们眼里,除了几个称心如意的学生之外,其余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像那对没有用的木头。教师应该努力做一个“木匠式”的老师,以平等的,有为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培养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有用的“木头”。
2、用医生的眼光看学生。
在教育中,教师等不到学生“开花”就加贴标签或任意改变“花容”的现象随处可见。例如,一些学困生学生的学习“速度”要比一般学生慢几个节拍,有些教师认为“花”开无期,就轻率的给他们冠名为“差生”,这种过早“定条”和过期“造型”的做法无疑是有伤“花心”。
在教育中,教师也应该用医生那善良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差生”让他们看不到歧视,而看到的是他们一时“落后”与“迟到”的鼓励和厚望。
老师看好学生,不是只看“好学生”,而是用欣赏和赞赏的思维,把一些不被别人看好的学生或教学变得也被别人看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教师教学心得篇四
《珍珠泉》描写了云南珍珠泉美丽、奇特的景象,尤其是小泡泡的描写更可称为点睛之笔。紧抓住“最有趣的要算是这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晶亮、饱满的小水泡了”这一文眼,赋予泡泡于人性化,在一赞三叹式的“晶亮”、“饱满”、“冒”的揣摩玩味后,设计练笔:
我这小泡泡手舞足蹈、争先恐后地一嘟噜,一嘟噜,是想。
生1:是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我不想和大家捉藏了。
生2:对人们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壮观啊!”
生3:与大家交流:“珍珠泉可真美,我也要为珍珠泉增添光彩。”
生4:兴奋地说:“我好快乐啊,我想与游客们交朋友。”
生5:是想告诉人们:这里山美,泉美,人也美,游客们你们真是不枉此行了。
这样富有人性化的泡泡使课堂沸腾,“一嘟噜,一嘟噜”更成为孩子口中最富韵味的声音了。
教师教学心得篇五
很幸运能成为静海县的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刚上岗的新教师,怀着忐忑和新奇的心情度过了工作中的这两个多月。在新的岗位上,怀着敬畏的态度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但对于如何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心中还有很多的疑问。通过这次学习的机会,心中有了很多的感触。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静海县的教育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教学条件的变化;二、教育质量的提升;三、教师队伍的变化;四、素质教育的变化;五、社会对教育的支持。通过局领导的生动又详细的介绍,我对这些年的变化深有感触。从小时候上学都是砌的炉子取暖,到现在的暖气;从简陋的教学环境到现在的多媒体,从土操场到现在的塑胶操场……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相信所有的静海人都能感受得到。
通过观看三个有关党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视频,我了解了静海县的一些教育情况。目前,静海县各类学校152所,幼儿园321所,在校学生91328人,在校幼儿园28511人,在职干部教师7062人。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实现“上档升级,国优市强,强教为民”为目标。同时,领导们对新教师有新的希望:一、仰望星空、志存高远;二、脚踏实地;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勤于思考。思考时一种再融合、在提高、在体会的过程。
首先,激发内驱力,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自身的内驱力最为重要,把教学工作视为促进自身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有益活动,才会努力愉快地工作。“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有这样的职业感受,就能体会到生命课堂的鲜活,快乐和丰富多彩,就会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寻找一种生命意义,追求的乐趣,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表达生命内质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克服职业的倦怠感。其次,理论学习是超越的翼翅。教师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地自我超越的平台。
再次,反思。作为一种精神实践,反思能使人扬弃旧有的思维模式并生成解决实践问题的新能力,实现自我超越。
最后,在合作学习中成长。有人说:“水涨船高”,其实这些都是“合作”的最原始的道理。合作是“水”,优秀教师的成长是“船”,“船”离开了“水”就无法航行。这就说明要有强烈的合作意识,才能汲取应有的营养。有的老教师尽管他们的知识水平不如自己,但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年轻教师尽管他们的教学经验不如自己,但他们有新思想等。因此,合作是成材的基础,具有专业眼光的合作更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石。
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只要我们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教师教学心得篇六
教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单化,一种是复杂化。所谓简单化,是指思考问题要回到问题的原点,一针见血,不然千头万绪,会让人产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之感。所谓复杂化,是指对问题要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最微小的细节,以利于问题的现实解决。
记忆力既是天生的,又不全是天生的,人们主观努力不同,记忆力也有好坏之分。
增强记忆力首先要处理好“记”与“忘”的关系,尤其是小学的语文、英语教学,“记”与“忘”的矛盾更加突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矛盾,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果。我在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经验,总结出来供参考。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学习,学生要学大量的生字,一般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当天教的生字,采用一个生字最少写二行,或者要抄写一页来迫使学生记住。学生在写生字的过程中,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写上,手只是在机械的运动,而大脑没有运动,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大脑的记忆规律,既没有去记,更谈不上遗忘,而记忆是建立在遗忘的基础上的,这样,学生的记忆水平肯定提不高。于是,我改变了教学方法:
一是改少抄写的作业量,所教的生字每个字写一行(8个);
二是改变书写顺序,用竖写的方法完成作业。先写第一行第一个字,接着写第二行第一个字,一直写到最后一行第一个字,再从第一行第二个字开始写;三是打破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在写每个生字前先轻声念二遍后再写。
教师教学心得篇七
《教学技能》全书分为: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层面详细解读教师的教学技能,并结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指导教师了解并掌握新课程下的新技能,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每个教师都要有基本的教学技能,以胜任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本书,一道彩虹。它是那么明亮,又是那么多彩。既有理论思考,又有教学实践;既有班主任工作,又有课堂实录。读之,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读罢此书,不仅为我注入了新的血液,更加珍贵的是它带给我更多的思考。现将读后的感受随记如下: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来说明第一点——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掌握教学技能,完成所有有效教学所涉及的所有活动:这里所要说明的是,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因为传达知识的能力绝非简单地了解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教授尽管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教起学生来却捉襟见肘,条理紊乱而词不达意。所以掌握教学技能对一个教师来说便成为关键所在。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目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性来完成教学任务:激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考虑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复习相关内容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亦即决定了“好”与“坏”的关键。
人们常说:“要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而这桶水永远都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窦桂梅老师,记得在一书中曾写道窦老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年来记的笔记有10万字之多,多篇发表。正是在她不断的学习、符号学中,自身修养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远瞩地指导实践。
这使我想起了宋代学者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不正是我们发展提高的最关键所在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我们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坛的主力,继往开来是我们使命。用我们的不懈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着去不断学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教师的教学技能》告诉我们:学生若具有良好的心境,健康向上的情绪就能压倒消极落后的情绪,学习的效率就高。课堂上恰当地调控起学生的情感,教师灵活掌握“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自身情感表现和投入,注重建立教育“情绪场”,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依靠对教师的认识、模仿、领悟,达到对优良的同化与沟通。
这给我以极大的震撼,反省自身,有多少节课真正做到了“与学生同喜,与学生同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同一个班级、同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些同学就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专心细致地投入学习,而有些学生却始终对学习缺乏兴趣,表现得懒散而缺乏自信心。
书看到此时,我豁然明白,我在教学中缺少的是情感的熏陶,兴趣的培养。教师没有激情,总是以冷脸面对学生,学生固然没有了学习兴趣。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所崇拜窦桂梅老师,仔细品味,她的课学生喜欢听,可谓是情真意切,融会贯通,其中一点或许就是课堂上教师情感的注入。直到此时我才体悟到窦老师曾说的这样一句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亦或就是书中所说的“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闭眼回放窦老师的课:在教学时,她的“课伊始,情既生”、“课深入,情渐深”、“课终了,情更切”;在育人时,她的“以爱育人”、“以爱树人”,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在情感的`熏陶下,她的学生学生个个自信、健康、快乐、奋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在师生情感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体现与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这种氛围下,学生除产生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和对教师的热爱,进而产生“尊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
其次,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如探索性的、竞争性的、游戏性等的情境。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路、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必将促使学生积极的进行思维活动。
最后,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的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在组织练习时,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在“再创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教学技能》这本书,在我眼中就是一道美丽的彩虹。七种色彩,每种都亮丽,清朗。这虹指引我高峰所在,我想那里应有更为壮美的诗篇。跨越彩虹,放飞梦想。用我的青春与激情去开创辉煌创造超越!
教师教学心得篇八
利用暑期两个月的时间,本人较充分地学习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学校教师进一步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师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我在学习中也收益非浅、感触颇多,下面就个人学习所得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爱国守法。教师是教育过程中主导力量,因此更应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依法执教意识,并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贯彻到实际生活与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内容,古人对教师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职责中教书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人格上。教师职业特点是培养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应重视自身道德形象,重视教师职业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要严格要求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工作中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为学生树立起楷模形象。
三、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要求教师有高度事业心、责任心。坚持做到尊重每学生,用教师爱心去化解学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趣,限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关爱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利,不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使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代教育是开放性教育,学校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课内外、校内外多种方法结合,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各自功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教师教学心得篇九
摘要: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教学是一个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初级阶段。尤其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教育更得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因为该阶段是学生对数学定格记忆的阶段,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顺利轻松地走入数学这个充满奥秘的世界。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就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进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赢在起跑线上。以下就是多年来的一些教学方面的心得与交流。
关键词:宽松;和谐;活动;设置悬念;多媒体。
小学低年级年龄阶段的儿童,已完成了幼儿期向童年期的过渡,他们的认知过程由形象性向抽象性过渡;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抽象性,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偏爱;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起点水平较低,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他们喜欢受到表扬,特别是老师的认可。
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多给予孩子赞扬,给孩子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才能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爱数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然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导致小学低年级的部分学生往往不大喜欢学数学。因此,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学数学,这就需要老师做到:(1)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放下架子,不以权威形象自居,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或同行。(2)深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都给予肯定,并允许学生辩解,不把自己个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3)多提供让学生发表意见的空间,多与学生交流,多点表扬,多点赞美,多点微笑。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存在的价值,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从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乐于学习,迸发出学好数学的欲望。例如,我在教学“玩一玩、剪一剪”的活动课上,我对学生所剪出的图形都给予肯定与赞赏,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纷纷把拼好的图形送给我,并表示会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图形送给我。这样每一位学生既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使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从而不断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想深入地了解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认知规律,()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设计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采用儿童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使数学课堂变得鲜活而不枯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感到“数学好玩”。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做一做、整节课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舒坦,更好地在玩中学习,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我常把数学知识融入猜谜竞赛、争章夺星、打扑克牌、找朋友、开火车等多种活动中,有效地改变了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玩”起来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三、巧设悬念,让学生在疑惑中“思”数学。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在教学中我常故意设置一些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思索。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一开始我便提出,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位小朋友,想认识吗?然后出示四张不同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继续问道: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不同?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学生都笑着摇头但马上活跃起来议论纷纷。这一系列的提问既让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又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又如,在教学“分一分”中有这样一道题:将番茄、青菜、樱桃、苹果、黄瓜、豆角、辣椒、葡萄、萝卜等分分类。等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分好后,我并不急于让他们汇报,而是我马上提问:你认为还有其他的分法吗?越多越好。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说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有按水果和蔬菜来分的;有按颜色分的;有按形状分的;还有按大小分的。可见,恰当的问题不但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欣赏中“悟”数学。
人类通过视、听、嗅、触、味五种器官中获取信息,其中视觉和听觉器官在捕获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又正处于以动作、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如果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鲜艳的色彩、活泼的动画、优美的音乐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有效地向学生传递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3个鱼缸,其中两个鱼缸里有金鱼,鱼儿正在欢快的游来游去,另外一个是空的,接着两个鱼缸里的鱼同时倒入那个空的鱼缸,是学生清楚地看到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这时在通过屏幕出现加法算式,并且每个加数都逐个由蓝色变成红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他们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当然,现行教材不是每个内容都适用多媒体教学来完成的。但我们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数学课堂上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悟”数学,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总之,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那么其中最为重要的心得就是要时刻将现代化的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融入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内容和要求、学生年龄、掌握知识的深浅以及其他具体条件,创造性地、灵活地把各种方法配合起来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莉。浅谈数学与生活的最佳连接点[j]。小学教学研究,20xx(03)。
[2]叶怀潮。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j]。考试周刊,20xx(04)。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金钥匙。高明的父母都会让孩子拥有爱读书的习惯,为孩子多订一些报刊杂志,父母可以陪着孩子进行读书,可以探讨书中某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为孩子营造了一种阅读的氛围。
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首先教育孩子爱每一科老师,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相反抵触老师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课堂上积极认真的态度及搞好课堂学习的关键。要利用各种感官让孩子的听、说、看、思、议、想相结合,积极投入全部情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经常鼓励孩子敢于张课堂上大胆发言,面对当今就业应聘中面试带来的压力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明白锻炼自我的重要性,应放手大胆地展示自我,这样不但锻炼了胆量,也使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敏捷。
还要鼓励孩子张课堂上敢于和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才能学好,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孩子在课堂上多一些思考才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孩子课堂学习效率低的头号因素,要向课堂要质量,让孩子明白时间就是生命,赢得时间才能赢得成功。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举一些名人成功,让孩子确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克服上课易走神的不良习惯。家长配合老师加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教会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让孩子学会方法,才是最关键,亦如古人所说,养成复习的习惯,分类整合,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督促孩子养成整理回顾和学习资料和笔记的习惯。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习惯。作为父母应千方百计地促使孩子养成积极上进的心态和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自信的习惯,自信是成功者的特质,只要拥有自信,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记得我儿子8岁时参加全县书画赛时,开始练累,他想放弃失去信心,我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使他重新找到自信,才得以顺利参赛并获奖,至到现在我时常鼓动他,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勇于面对所遇到困难,坚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险峰,可以使人从乱石堆中找出宝石,一定要磨炼孩子意志坚强的习惯,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要教育孩子敢于面对,放手挑战,多动脑筋,想办法,最终让他会明白: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而让孩子在挑战中找到自信。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和良好作息习惯。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个人和勤奋努力,更离不开老师的关爱,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帮助,希望我们做家长的今后要着眼于孩子的进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还要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多与老师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监护,这是我们至今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一
光阴似箭,任时光飞逝,我辛勤工作,蓦回首,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规”字右边本该“见”而非“贝”字,这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本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二
时间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从身边划过还来不及去感受,所有的一切就悄悄地溜走了,忽然间而已。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好像转眼之间便已经过了几个小时,几天,一个月……不知不觉中来这里实习已经一个月了,说明真正走上讲台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体会了以前从没体会过得一些东西。从教学的实践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现在针对这一个月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第一,在上课过程中,不能一边上课一边随时关注学生的情况。讲课时,一边要关注课件的播放情况,还要有板书,还要讲解知识,有时感觉在讲台上讲课很慌乱,有点忙不过来。后面的学生很容易走神或相互说话,但有时却没有时间去管理他们。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自己首先不要生气,紧张,要保持冷静,另外在上课前一定要备好课,尽量的备充分,可以在上课前自己练一练相关的教学环节,多熟悉熟悉,做好上课准备。在上课时可以抽时间在教室溜达溜达,观察学生的情况,不要把自己的位置只顾定在讲台上。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备好自己的课,做好准备。
第二,对于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不能准时准确的解答。所以在备课过程中,要把与学习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尽量的想到,并想出相应的解释。但是有可能不会想的那么全面,因为学生的思维不是固定的,唯一的,所以如果能在课上给出准确的解释就在课上回答,不能准确回答的可以问问学生有没有会的,如果有的话就让会的学生回答一下,但如果没有,那可以告诉学生自己也把握不准,课下一定找相关的材料,下节课回答这个疑难。所以下课后一定要找有关材料或问问其他老师,在下节课一定记着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在管理学生方面,一定要认真,该严肃时就严肃,该和蔼时要和蔼。对于自制力不高的学生一定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督促他们。尤其是需要背的那些知识,有的学生老师不在后边督促就不背,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去引导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文件。通过学习,我对教育法律法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培育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紧紧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三、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理应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时刻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四
父母的爱是孩子的避风港,是烈日下的遮阳伞,是冬季的暖炉。但是这对父女已经3个月没有说话了,仿佛在对方眼里力互为空气。
3个月前的一个深夜,瑾儿房间的灯还亮着,此时已经是星期二临晨1:00。父亲忍无可忍地冲进女儿的房间,将女儿的电脑砸了个粉碎,扔下一句“你休想再有自己的电脑!”便摔门而去。一周后,瑾儿从妈妈那里得到了自己的新电脑,继续过着自己的“熬夜生活”,令瑾儿妈苦恼不堪,还被瑾儿爸多次责备,发生争吵。
原来,瑾儿这个12岁的初中女生,总是以作业多,白天没时间做等等理由熬夜上网。通过瑾儿妈妈的观察,其实也就是在网上听听mp3,摆弄自己的个人空间,也没有做不健康的事,网友也就班上的那几个同学,成绩和瑾儿差不多,不很拔尖,但品德不坏的几个乖孩子(但这些孩子在晚上10:00也全部下线睡觉了)。瑾儿难道精力过胜到可以天天熬夜吗?当然不是,其实瑾儿经常说白天头昏。为此,瑾儿妈妈多次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的忠告是:不能熬夜!要保证每天10小时的睡眠!为此,妈妈曾多次试图向瑾儿班主任求助,但都被聪明又极其要面子的瑾儿阻止了。瑾儿给了爸爸妈妈很多次的承诺,但都以没有兑现到3天收场。
这次,我这个瑾儿的老师出马了,我要和瑾儿爸妈一起,真正的走进她,了解她,帮助她。
这天,我约瑾儿全家出来打羽毛球。中途,瑾儿爸妈借故先回家了,好让我和瑾儿单独交心。打球之后我们去逛了街,来到一处环境安静的水吧,点了我们都最爱的饮料,终于放松下来,开始了交谈。
原来,瑾儿觉得自己在家常常会很烦,烦得要让自己呆在家里就必须得上网,父母永远不能理解自己,不好沟通,还要时常为了如何管教自己争吵。“这一切,让我觉得:没有电脑打发时间,我就不能在家活!”瑾儿说。
原来,瑾儿爸妈的家教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育孩子时,父亲经常“唱黑脸”,母亲就“唱红脸”。让瑾儿变得遇事就依赖母亲,喜欢逃避。
其实,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中一方责罚他们时,孩子会本能地寻找庇护。如果此时另一方站出来跟爱人“唱对台戏”,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思维——总会有人来帮我,即便我做错了。
在孩子犯错后,孩子的家长就开始相互埋怨,把责任都推到对方的身上。当孩子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就容易产生“这都是因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责下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放大了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羞耻感和无助感也油然而生。长期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压抑而自卑,甚至催生自暴自弃的情绪,从而“破罐子破摔”,有些孩子甚至真成了不良少年。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心里想什么就会做什么,他们往往只顾满足自我欲望,而不懂得遵守规则,如不加以约束,就会让孩子在一次次得逞后,体会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今后就极可能变得横行霸道、肆无忌惮。
瑾儿爸爸心情好,就对孩子溺爱得要命;而一旦心情糟糕,看见孩子就觉得不顺眼,少不了训斥。很多人都认为严厉教育不好,其实,“随心所欲”的方式更不好。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对孩子严加管教是会起到正面效果的,能够帮助他们学会遵守规则,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随心所欲”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人格缺陷。而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随心所欲”会使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成人之后,情绪也会起伏不定,忽冷忽热。轻则影响人际关系,重则可能会影响人格发展,容易走极端。
我给瑾儿父母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彻底反省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要急着从对方身上找原因,应该把焦点对准孩子,仔细想想孩子最近的所作所为,分析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然后,跟孩子好好谈谈,旁敲侧击地问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二、和爱人交换一下想法,但千万不要过分埋怨对方或自己。
三、家长尤其是瑾儿妈妈要试着“狠”下心,拒绝几次孩子的过分要求,对女儿的不当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必要时加以责罚,让孩子和家长都形成“奖惩分明”的习惯。
四、瑾儿爸爸要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自己心情正不好,孩子还在惹是生非,那么教育时要对事不对人,别伤了孩子的自尊,而应正确地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两周后,当我再次与到瑾儿全家打球,他们已经沉醉在家庭的温暖和谐中了。瑾儿比以往更水灵了,可能是睡眠充足,身心愉快吧!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五
20xx年7月7日至7月9日三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行动导向教学法”送教上门培训班,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收获很多,对行动导向教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突出“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了解“我做过的,我会记住”的思想。
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帮助学生去学习。设置了如“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卡片展示”等学习活动,在各位授课教师的组织、主导下,活动一环扣一环,有引入、有任务布置、有讨论完成、有演讲展示、授课教师做最后总结。期间小组每个成员各抒己见、通力合作完成,充分发挥了大家的能动性,课堂内容丰富、有趣。
现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具体优点归纳如下:
1、注重学生个体的行动性,不是看学生的成绩排名,而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让学生作“一个有能力的人”。
2、注重学习行动的合作性,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形成。由于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的模拟教学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学生在模拟公司里工作,大家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工作,共同完成一个工作,学生要学会表达、学会协调、学会合作、学会领导、学会服从、学会与人相处等等。
3、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由于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的案例分析法,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原先的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替代的是自由的讨论,主动思考,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讨论和思考中,效果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主动性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结果没有最好的,只是更好的。
4、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教师的任务是为学习者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其一道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5、激励手段发生了变化。不是靠分数激励,而是不断取得成就的体验。注重教学评价的开放性,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做为中职教育,学生学会的应该是技能,是动手能力,是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应该最适合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慢慢的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
首先是学生不适应的问题: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法,突然贯穿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很多学生不习惯,不适应,不知道自己主动做应该做什么,说什么。因此在教师让学生动脑动手之前,应该给予充分的引导和明确的指令,比如布置清晰明确的任务书,将学习流程,组织方法等明确的示意给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深入学习;或者采用示例的方法,教师先引导示例,学生先照葫芦画瓢,然后再慢慢的学会主动的去做。
其次,教师的作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备课很容易,上课很累,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责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设计一堂课,设计行动导向行的教学方案,搜集大量的案例以组织教学项目,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则轻松很多,主要起到引导,总结,把控进程的作用。
在这次培训过程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课程为例,设计了一堂行动导向课程,并且将它运用到真正的课堂当中去,把培训的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的将培训落到实处。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慢慢的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
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颇多,非常充实,以后我们还要继续不断的探索学习,把一堂课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运用到真正的课堂当中去,把培训的知识转化为行动。同时也希望以后学校能多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势必实现新的突破。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六
说这句话,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也有一个本能性,通过本能习得性来适应和超越环境,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有人就提出疑问,孩子是一张白纸啊,哪来的学习能力?
举孩子学走路为例,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第一次学会走路,有人教过我们膝盖怎么曲张,怎么站稳,怎么迈步吗?并没有吧,我们其实就是通过身体本能的习得性,探索性,好奇心最终真正学会了走路的。
孩子不是白纸,孩子是饱满的生命个体,他们具有很强的生物性,自带了身心灵的自我成长本性。
如果是这样的,那为何我们看到的孩子依然参差不齐,区别度还是基本成幂律分布呢?我简单讲两点原因:
第一、错误的教育方式。
第二、环境习得性元素欠缺。
错误的教育方式,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环境教育,也叫医源性损伤,我们可以做个思想实验:当我们今天喉咙干燥,有轻微咳嗽的时候,可能只需要喝点水就可以好了,但我们非得找到医生确诊是喉咙发炎,是感冒症状,是其他方面引起等,结果很有可能小题大做,吃药,治疗等,且不说大费周章,最大的损失来自于药物和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当然,我指的是轻微倾向,而这也只是个思想实验,帮助大家有这个概念。
我印象非常深刻小时候,肠胃不是很好,有一阵子三天两头看医生吃药,中药,西药,打针,老中医跟我说我肠胃什么问题,从现在开始每天三餐都吃粥吧,我家人很相信,真的每天让我吃粥,过了好一阵子,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难道我要每天就这样吃粥吗?简直太绝望了,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其实人的身体是有很强的自愈能力的",我慢慢通过运动,通过非流食增量尝试,很快就没有肠胃问题了。
环境的习得性元素欠缺,俗称缺少学习条件,但此条件并非特指常规物质层面,还有主要有几个方面:安全,接纳,和谐,关注,耐心,陪伴,爱。这里有必要也指出它们的反面:焦虑,指责,忽略,不耐烦,自我。
最好孩子圈子里,有个比较有教育见地的辅助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乐于求教,谦虚好问,都是很好弥补我们当局者迷的不足和盲区。
以上这两点认真思考和执行,其实我们就不用教孩子飞,而只需要顺势而为,在孩子完成阶段性积累,适时推孩子一把,便可厚积薄发。
这些概念,偏方法论,在孩子越小意识到越好,否则我们自己种下的医源性损伤也会越多,孩子的脆弱性就越强,一些行为习惯和心智模式就越固化。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七
由于小学注意力不能持久,要怎样使他们专注的倾听呢?利用小学生的生理发展有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等特点,选择最适宜他们的方式,积极运用肢体语言,就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就是学生运用最多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如:在听赏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时,我会请学生用点头、拍手、晃身、等肢体语言的来感受音乐。在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进行音乐欣赏的方式,它可以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这种形式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对少年学生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欣赏方式。
我们的民族自古就有重视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许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早就提出了“唯乐可以治国”的思想。音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优越于其他学科,反而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生活爆发出火花。”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情感的表达和沟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唤起相同的感受,从而在精神的沟通和交流中传递友谊,它和其他学科门类形同姊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呼应,共融共兴。歌剧大师瓦格纳曾经说过:“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学校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在教学《我的家乡日喀则》一课中,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家查找西藏风景.歌曲.服饰.舞蹈.美食等资料,以小老师的形式给同学们介绍西藏风土人情,拓展音乐视野,学习当地相关文化。让学生学习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在感受与鉴赏中充分表现,充分发挥创造力,引导学生把音乐作品的内涵拓展到相关文化中去,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情景再现,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去体会音乐的蕴涵。音乐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情绪体验与灵感、风格、取材、体裁形式以及时代背景。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要引发学生的悲愤或者激愤的情绪共鸣,使学生感受作曲家所想表达的内心情感与音乐创作背景,言语的导入似乎略显苍白。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首先引入了一段抗日战争时期的影片《南京!南京》5分钟预告片,影片中“浓烟滚滚,血流遍地,尸体成堆,撕心裂肺……这些惨绝人寰的场景的再现,瞬间激发全体学生的悲愤,这时候,再欣赏《国歌》的歌曲,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各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义愤填膺,内心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更能充满感情地唱出了《国歌》中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电影和音乐的结合瞬间爆发了学生心中激昂澎湃的民族感情,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用情.景相结合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其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
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喜好游戏的特点,让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从多侧面感受音乐,学生要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创作性的表演,不拘形式,不求统一,只要能启迪学生们的想像力,都可以进行创作性的表演,如:在上表演课《猴子蒸糕》时,我先请学生观察书本上的图片.结合听赏歌曲的内容,设置表演角色小猴和小狗,请学生说说你若是其中一个角色你的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为什么?并分组进行表演。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而且锻炼了大胆、勇敢、活泼的性格,一改原来的音乐课堂呆板拘谨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充分地相信孩子,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总之,让学生乐学,玩中学,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就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师教学心得篇十八
过去由于中考的压力,逼迫学生为了升学必须去死背枯燥的知识。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至于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往往考虑甚少。我们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封闭型的,相当一部分老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习惯于“师讲生听”得到教师的表扬。作为老师应该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注入式的“满堂灌”,学生成了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今天,学生不再有中考的压力,这种教学方式,必然导致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甚至看别科书做别科作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完成素质教育这一艰巨任务,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采用新颖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由“强迫型”学习变为“需要型”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变为爱学。
学生只有敬爱老师,才愿意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在中心工作的过程,让我感受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真心的爱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这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前提。学生信任你,你讲的话才在感召力,才能得以落实。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使你真正了解学生,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在这一方面我认为应注意从以下几点去做:1、尽力去了解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有意识和学生接触以及侧面了解,掌握学生生活环境,学习条件,思想情况,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心理特点,了解他们所做、所急、所需,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2、理解、尊重学生。教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哪怕双差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师“讨厌的人”,希望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教师都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决不能挖苦、讽刺、体罚学生,应该耐心的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反心理和抵抗情绪,同时使他们自暴自弃失去信心,对老师产生厌恶心理。
二、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道德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行为的标准。因此,教师本人就应以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的工作态度,文明的举止,端庄的仪表,不凡的气质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言传同时进行身教,使之潜移默化地给学生良好的情感鼓励,学生在敬重你的同时就会自觉接受你的教育或批评。
么我们就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我在中心所感受到的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