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政府如何做好幼儿园教育工作汇报稿篇一
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申请上报工作的通知
各 班:
根据通州区教育局、通州区财政局《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做好我校2011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申请上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的主要对象:
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资助对象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占本班学生的10%。
根据上级文件,优先资助下列对象:
1.城乡低保家庭或持《特困职工证》;
2.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
3.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
4.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学生;
5.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
上述人员的低保证书、残疾人证书等复印件及相关证明材料统一附在个人登记表后。
其他经济困难学生指因天灾人祸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且无固定经济来源地贫困家庭学生、无固定经济来源地残疾人子女等。
下列对象不得申请资助:
1、受学校处分且未撤销者;
2、寄宿生退宿后租住在他人住房者。
二、资助标准:
高中助学金主要用于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
三、申请办法:
普通班每班5-6人、实验班每班10人确定受助对象。学生认真填写申请表,并到所在的村(居)签字盖章后,10月9日前以班级为单位将《江苏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纸质表)和相应的证明材料交政教处,同时将班级电子汇总表(在学校智能办公系统上)发至政教处邮箱tzzxzjc1@。学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评审,并将拟资助学生名单以适当方式在校内公示。学校将于10月15号前将名单汇总表和学生申请表(需附相关材料复印件)以纸质和电子稿的形式报教育局计财科。
注意:
1、申请学生的姓名与身份证、建行卡上的姓名必须一致
2、认真核对学生本人的身份证号、建行卡号,不能有任何差错。
政教处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政府如何做好幼儿园教育工作汇报稿篇二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论文题目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政府应做好改善民生工作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行政管理 年 级 学 校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目录
内容提要……3 一、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3 5.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4 6.优先发展教育事业…4 1.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5 3.改善民生要依靠改革发展……5 三、强化政府职能,重点抓好改善民生工作6 3.理顺分配关系,解决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 ……………7 5.大力发展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政府应做好改善民生工作
内容提要: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扩大内需,民生为先。民生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的。突出强调民生问题,它顺应了党心民心和时代潮流,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当前应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关键词:政府职能 民生 扩大内需 和谐
古往今来,国计民生就是一国的头等大事。民生问题,通俗来讲,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2009年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网友的问题时说:“民生是国家之本”、“政府的投入一定要把民生摆在首位,要让人民得到实惠。”可以看出,对民生的迫切关注。
一、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2009年全国两会不同往昔,因为早已习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正遭逢进入新世纪后的最大困难: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使得中国经济要从扩大内需中寻求增长。对此,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以改善民生为主的有效措施。
(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安排200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召回制度。让人民群众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用的舒心。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补贴,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
(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完善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退休基本养老金年人均增长10%左右。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推进制度建设,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要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五)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统一制定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今后三年拟投入8500亿元保证医改推进。
(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学校建成最安全最放心的地方,投入120亿元提高1200万众小学教师待遇。
目前,我国的民生问题较之新中国成立前有了根本性改善,绝大多数人吃饭穿衣等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问题的压力将长期存在,需要各级部门长期坚持不懈地加以解决。就民生的本来含义讲,它是人类社会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应该按照中央的部署,毫不偏离地坚持改善民生的工作方向,毫不放松地抓紧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二、政府以改善民生为主要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改善民生是当前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大政策,必须千方百计落实好。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民生问题的新特点,我们在改善民生问题上要有新的举措、新的突破。
1. 要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有所突破。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人民群众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有了更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在解决了商品短缺之后,现在又出现了某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短缺,因此必须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生活环境等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享有水平。
2.要在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上有所突破。下决心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打击各种非法谋利行为,取缔各种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 在解决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上有所突破。逐步妥善合理地解决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不衔接、不完善而产生的一些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改善民生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近30 年来的最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使中国老百姓得到实惠。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应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难点之一,是快速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农民的户均土地很少,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收入水平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但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能使农民从总体上过上普通市民的生活,中国就无法真正跨越走向现代化的门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难点之二,是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随着农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会明显缓解,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在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会更加突出。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实施是一个重大抉择,但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难点之三,是全面地改善民生。所谓全面,不仅是要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还包括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繁荣文化事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纯净的水等。
(三)改善民生要依靠改革发展
民生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归根结底也要靠发展来解决。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减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消除贫困现象,使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使改善民生成为推动经济繁荣的基础动力;另一方面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清醒的认识,改善民生的要求要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注意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和福利增长刚性上升的特点,防止不切实际的福利倾向,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现象。改善民生还要特别重视社会稳定,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三、强化政府职能,重点抓好改善民生工作
(一)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发展,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和财富积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前提在于财富增加,在于加快把“蛋糕”做大、做好。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鼓励更多的城乡百姓以资本、资源、技术、管理等参与创业和分配,强化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镇社区和被征地农民充分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老百姓创业富民、就业安民。据有关资料显示,未来几年,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省实施的以创业促进就业,安置大中专毕业生进村工作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但是,这远远不够。建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二)加快建立完善低水平、广覆盖、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的保障体系。保障民生是民生之基。我们将本着“基本保障、有限保障”的精神,注意目标性与阶段性的统一,逐步扩大社保覆盖率,提高保障水平,建立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着力完善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重点是解决城乡低保户的基本生活,做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标准;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力度,推进慈济医院、慈济超市建设;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完善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着力完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把实现各类保障“全覆盖”作为努力目标。养老保障方面,主要是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非职工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乡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办法: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关注和逐步解决好农民变市民群体、老村干(镇干)、乡镇集体单位老退休职工等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医疗保障方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待遇,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推行农民工工伤保险。住房保障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对低收入家庭继续实行购房补贴制度,实现“居者有其屋”,逐步达到“居者优其屋”。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三)理顺分配关系,解决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近年来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由科技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支持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西部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达0.47。这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秩序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河南省近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000万左右,“农”字文章大,任务重。为此,建议,一是要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抓好产品深加工,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多渠道、全方位提供农村公共服务,重点解决农村群众上学、看病、文化生活等问题,提高农村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四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民生工作的更高要求,是要让城乡百姓真正感受到环境的优美、身心的健康、生活的幸福、发展的和谐,切实提高幸福指数。着力改善公用设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舒适。加快城市商业服务、供水、供气、污水处理、消防、避难、环卫等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完善交通体系,让老百姓出行便捷;推进老街巷的改造和老小区的整治,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适。着力优化人居环境,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和谐。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打造一批风光带、生态公园和小绿地、小游园,完善亲水步道、健身步道系统,让老百姓生活在绿城之中:着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和水景观建设,加强大气治理,保持空气优良天数,加大噪音污染整治力度.让水更清、天更蓝、城更静,让百姓生活在更加宜居的环境之中。举办社会活动,促进人际交流交往交融,着力构建完善的社区便民为民服务体系,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温馨。在社区兴建卫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室、便民服务中心、小商业中心、小吃中心等,方便百姓生活。着力建设平安工程,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安宁,推动网络化管理和设防城市建设,强化抗灾防洪、反恐防暴、救援防化、战时防空等“四防”队伍建设,完善城市应急反应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为老百姓营造安全、安宁的社会环境。
(五)大力发展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采取措施,大力发展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理论动态》编辑部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2]、车洪波、郑俊田著:《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3]、《理论参考》2006年11期--构建和谐社会重在解决民生问题 [4]、余良.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j].新闻爱好者2006(10):46 [5]、黄一钢.电视民生新闻怎样寻求突破[j].新闻实践2006(4):44-45 [6]、石长顺袁茜.民生新闻:在历练中升华[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30-38 [7]、《求是》2007年22期--从改善民生入手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威海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与实践
[8]、《理论参考》2008年01期--改善民生: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点工程 [9]、民生国策看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23期 [10]、民生为本 [j];公民导刊;2006年01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