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4:03:19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
    小编: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篇一

近几年,初中生出现问题的概率越来越大,很多家庭面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其根本“症结”在哪里?培养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怎样才能培养出“好孩子”?日前,教育专家郑委为父母传授了“家长教育”的新理念:要想孩子改变,首先要父母自己转变,转变观念和认识,转变教育方法和方式,转变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记者从中撷取了部分观点,以期引起读者思考。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有的说让孩子成才,有的说让孩子自食其力,还有的说能当官、挣大钱……郑委认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一生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郑委认为,享受现在生活和过程的快乐,同时不断追求积极的人生目标,这种生活状态是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正确的幸福观是“享受着生活、不断追求着目标”。

但是,如今很多人却错把“成功”当幸福,不会享受生活,对现状总是不满,不停地追求新目标,结果,陪伴他们左右的是无尽的压力和焦虑。与之截然相反的是第三种:把“享乐”当幸福,很会享受生活,但是没有积极的人生目标,当下不断壮大的“啃老族”就是这类人。最可怕的是第四种:把“解脱”当幸福,当下生活没有快乐和满足,对将来也没有希望,于是沉迷于网络,甚者跳楼自杀。

什么是好孩子?有人说听话,有人说学习好,有人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郑委认为,好孩子首先应该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责任?其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二,犯了错敢于承担。郑委表示,多年来,他在教育工作过程中看到了太多没有责任心的孩子,究其原因,都是家长一手造成的。一方面,家长没有正确的教子方法,剥夺了孩子的责任,其中最能剥夺孩子责任心的教育方法是“总要求”、“总表扬”、“总批评”、“总讲道理”,还有“总是说话不算数”;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国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别的都让爸爸妈妈来干”是很多家长的真实写照。

其次,好孩子应该有爱心。“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爱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爱心是责任心的外化,有责任的人才可能有爱心。

再次,好孩子对内要修自己的德行。在中国,最终获得幸福和成功的不是有才华的人,而是有德行的人。德者,不伤害、不妨碍也。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能做到不伤害、不妨碍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的话,那这个人就是有德行的人。有才无德的人比比皆是,简称“缺德”,有的可能成为社会败类。

最后,好孩子对外应该展露自己的才华。弹弹琴、跳跳舞、画几幅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才华,真正的才华是由个性特征、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三个方面构成。

一个孩子如果有正确的幸福观,对内有责任心,能够修炼自己的德行,对外有爱心,能够展露自己的才华,将来想不杰出都难。

郑委认为,这根本不是表扬,如果是事实,应该被称为“赞美”;如果不是事实,应该被称为“忽悠”。在“你真棒”环境下生活,一类孩子会认为自己很棒,因而“不可一世”,等发现自己不棒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能承受一点点挫折等心理问题。

郑委表示,正确的表扬方式是:描述孩子的行为+说出行为的结果+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感谢。比如说,孩子在家里第一次扫地了,你不能一见面就和孩子说“你真棒”,而应该先描述行为“宝贝扫地了”,再说出这个行为带来的结果“扫得这么干净”、“妈妈不用扫了”或者“地方原来很脏的”,然后表达感受和感谢“妈妈谢谢你”。

表扬关注“结果”,一件事情做完了,做得很好,我们应该表扬。孩子的常态生活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要少用表扬,多用鼓励,因为鼓励关注的是“过程”。郑委说,不论孩子做了好事还是不好的事情,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再告诉孩子下一步的方向和方法,这就是鼓励。鼓励的方式是:家长相信孩子一定行+正确行为描述+以后做事的方法和方向+期望。

郑委说,孩子犯了错,自己也想改,具体怎么改需要家长帮助。可大部分家长并没有心平气和地帮孩子想办法,而是火冒三丈、大加批判,有的是发泄式,有的是翻旧账式,还有的是唠叨式和急躁式。这样不断批评的结果是:当孩子犯错后,不再难过、痛苦,甚至不再感到耻辱……所以,正确的批评应该是:描述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结果+表达家长的感受和痛苦。只有按照这样的流程,才能达到中学教育孩子的目的。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篇二

0-6岁作为人生的起点,属于人生最基础的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很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从孩子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时,心里最担心的恐怕还是父母,总想知道宝宝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老师教了什么,对幼儿园的生活适应不适应,好想能在幼儿园看看宝宝的生活……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反映出现在我们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子成凤的心情,更是对幼儿教育的一种期盼。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家长工作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家长亲自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手里的时候,是因为他们信任你,相信你能教好他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什么都没学到的话,那些家长还会信任你吗?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我中心在开学初考虑到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因素,首先组织家校约谈会,这个形式收到家长的好评。那老师如何进行访谈呢?访谈前要准备什么?访谈中要注意什么?访谈后要追踪什么呢?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做好约谈前的材料准备工作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导致孩子的身心畸形发展。而教师是有一定的专业人员,但是不要拿专业的头衔去命令家长做事,而是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存在的不足,并和家长共同去制定适合幼儿的育儿方法。记得一次约谈中,一个家长这样说:“我家小孩总是在家玩玩具乱扔,自己从来不整理,说了他不听,孩子爸爸就会打他。”当时我对这个家长说:“我们可以先在玩玩具的时候和他制定一些合理的计划,在玩玩具之前要提醒幼儿的一些规则,只有和孩子共同制定的规则,这样孩子才会心甘情愿的去遵守和收拾玩具。所以,你打的方法是肯定不合理的了。”家长了解到了正确的,并及时的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我与这位家长也拉进了距离。

(二)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选择合适时机进行约谈

首先为家长搭建和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早教中心专门设置了家长接待室,安排业务沟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长期坐班接待家长。其次抓住合适的时机与家长约谈。在这样的交流和畅谈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一方面帮助家长们树立更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同时也转变了教师在家长中的形象。我想,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转变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认知观念。

都说教师应具有一颗真诚的心,诚心是做好教师工作的一个必备条件。更重要的教师的诚心也是家园互动的主要沟通纽带,是家园互动工作良好维系的桥梁。幼儿园家长工作更是如此,当制定计划或要开展活动了,首先要与家长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建立朋友的关系、合作的关系。一切从家长实际和需要出发,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等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同时家长们具有不同行业的专业和职业优势,我们注重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优势,动员他们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来。如利用家长半日开放时间,请做医生、警察、小学教师等家长来园助教;家长评选十佳满意教师;鼓励家长向园刊积极投稿;幼儿园环境布置、营养小报展评等,邀请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来当评委等。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们能针对每个幼儿家长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家庭背景有的放矢地开展个别沟通、对话、交流工作。如利用早晚接送时间、打电话、家访、班级博客、qq等形式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创设家园联系栏、成长档案、互动手册进行多方面的沟通,而每年的家长会,教师们更是动足了脑筋,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动式家长会、参与式家长会,使家长会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各班形式多样的家园同乐活动,更是激发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自理生活能力比赛、农家乐活动等等。丰富的家园同乐活动,把幼儿园、家庭、孩子三者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大家悄然收获着家园共育的快乐。

巴里坤县太阳花亲子早教中心作为全县唯一一所人口早教基地,我们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我们采取与社区合作的形式。

发放调查问卷、园领导上门家访、专题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了解本区幼儿数量、家庭的基本情况、幼儿教养入托情况及家长对幼儿园的建议和需求等。我园还在各社区宣传橱窗中展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卫生保健工作等,使在园的家长及散居未入托幼儿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动态,获取早期教育的信息,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我们还向社区家长发放科学育儿方面的宣传资料,把科学育儿的经验介绍给家长,提高社区家长的育儿水平。我们也鼓励小朋友走出幼儿园,进社区宣传、开展老少同乐活动等。另外,我们不但尝试 “送教下社区”的方法,还邀请农村的小朋友来幼儿园游戏、上课等。如快乐宝宝活动日、观看庆幼儿才艺汇演等帮教活动,成为早期教育的又一新举措。

总之,在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践中,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长的力量;同时也感受到直面家长时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引领家长。因此,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值得我们去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让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精心、更扎实。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篇三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打好幼儿发展最坚实的基础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启蒙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生,在幼儿身体、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如何帮助幼儿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茁壮成长则是一个幼儿园管理教育的重点。幼儿园班级是幼儿保教的关键,不同年龄的幼儿需要不同的管理,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特点,幼儿园的管理教育也应遵循其特点。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每一方面都极有可能影响幼儿的一生。

一、“赢”在起跑线上的“小学化”教育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使多少家长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各种知识以及艺术文化,生怕落后于其他幼儿,当今某些幼教工作者也都还存在着以质量观衡量幼儿教育的错误意识。幼儿园推出特色教学、文化幼儿教学,注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忽视幼儿自我学习能力及其积极的情感体验状况等。而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求进行的错误教学、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使幼儿园教学计划中出现教学目标小学化、课程设置小学化、教学过程小学化、行为规范小学化以及教学评价小学化等现象。幼儿园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出现不少幼儿园要求幼儿识字、学习拼音、珠算、外语等本该出现在小学教育中的教学计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应,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是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幼儿园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更应按照《幼儿教育指导纲领》来制定合乎科学的方法指导幼儿园的教学计划。避免出现错误的“小学化”教育。在幼儿的启蒙学习中我们更应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去掉小学化教育的错误方式,给幼儿在启蒙教育中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探索,科学的设置舞蹈、绘画、游戏等活动,使幼儿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获得初步发展。

二、一个科学的教学课程方案

幼儿园除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更需要一个科学的课程教学方案。幼儿园每学期都有依照有关教育部门的请求制定相关的幼儿教学课程方案。在制定幼儿教学方案中,课程方案的讨论权、制定权和决议权完全掌握在园方手中,幼儿教师就只能毫无自主性的按照教学方案上面的进度来指导教学,园方制定好并出台教学课程方案后,对于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来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执行园方出台的教学课程方案的过程,如果教学的方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幼儿成长不会有较大影响。假如园方在制定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认知性的读写算,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幼儿教师在校所学技能,使得幼儿教师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及志向,出现幼儿教师在课程上与教学目的发生冲突的现象,就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在幼儿园里,应充分利用游戏的综合作用,开展各类游戏会更好的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锻炼幼儿拼搏的意志,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一些集体游戏还能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各种活动竞争或能力竞争中,幼儿能不断的超越自己,找到在学的乐趣,学会独立做事和团队协作,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在学与玩中更好的找到一个平衡点,用游戏提起幼儿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兴趣爱好,个性品德迅速形成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很大,一个科学的教学课程方案对幼儿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作用。幼儿智力及身心健康发展与幼儿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与幼儿管理教育的联系也是不可分割的,若在这个时期内,规划一个科学的教学课程方案,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幼儿园班级工作管理

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其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班级的管理方式,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班级是幼儿园施行保教任务的一个小场所,在幼儿园里,对幼儿来说,班级是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的地方,大多数的学习、游戏活动、进食都是在班级内部进行的,因此幼儿是否能在幼儿园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保教工作的实施与管理是否恰当。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状况必定拥有一个适合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就要注重老师与幼儿的关系。怎样处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呢?不同年龄性格的幼儿,都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管理,而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爱则是首要条件,最不可或缺的。除了爱之外,我们也要注重老师和幼儿之前的交流,交流多了,自然双方也就更亲近了。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可爱但敏感的天使。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应对每一个幼儿的家庭状况,个性特性,身体情况等等进行适当完善的了解,同时用真诚的爱心、完美的耐心并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去感染幼儿,让幼儿体会到爱,打开心扉,乐意与社会交流。对于不同年级的幼儿在管理办法上应该有所不同,比方说对小班幼儿,多用肢体言语来亲近幼儿,如摸一摸、抱一抱、拉拉手等来传达爱意,让孩子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保护、关怀,使幼儿自然而然的对教师产生一种平安感、亲切感等。在对于这个陌生的脱离父母保护的集体中体会到安全、舒适、开心。到了中、大班,则适合多用表情、言语去感染教导孩子,一句真心赞誉的话语、一个鼓舞的眼神、一个会意的笑容,都会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暖意。老师的爱一旦被孩子了解和乐意接受,他们就会积极开心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导教学游戏活动中来,从而使幼儿管理可以愈加顺利有效地展开。

四、结语

当幼儿离开疼爱自己的家人来到幼儿园时,他的生活将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家庭生活突然过度到复杂的集体生活,坏境的转变给幼儿带来了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变化。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有些幼儿在幼儿园很受其他小朋友的欢迎,拥有很多好朋友;而也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独自一人,几乎没有朋友。幼儿园就像是幼儿踏进的第一个小小的社会,不同性格的幼儿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同。但幼儿也处于朦胧阶段,对大多东西都在学习中,学前幼儿正处于幼儿教育的关键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将在幼儿成长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使得幼儿在自我管理能力,幼儿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等各方面都向着一个较好的方面形成发展。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篇四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在这过程中幼儿家庭音乐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作为学前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

〔〕

幼儿音乐教育;家长参与;分析研究

(一)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肢体表现力以及经历等各方面都十分敏感。为了让幼儿对音乐有深入的感知,提高幼儿的敏感力,在这段时间进行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挖掘幼儿的天赋,激发人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影响幼儿的性格。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音乐教育在我们国家起步的时间较晚,虽然一些家长比较注重幼儿的教育,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因此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

据调查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幼儿部分音乐感知都来源于父母。如果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家庭音乐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就会心情愉悦,喜欢艺术的可能性会更大。相关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该实验过程中,将幼儿置于一个喧嚣的环境中,发现该幼儿的情绪波动较大,并表现出不耐烦甚至焦虑的情绪。播放优美的音乐,幼儿就会表现出享受的体态,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那么就能陶冶幼儿的心性,提高幼儿的感官能力。

(三)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

在物质水平提高的今天,家长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也努力为幼儿打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但却忽视了自身的教育价值。实际上,如果家长能够重视家庭音乐教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就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幼儿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幼儿在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过程中,家长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家长要和大班幼儿一起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为大班幼儿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

我们对多家幼儿园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在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家长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开始逐渐认识家庭教育,并开始关注大班幼儿的音乐教育,也很喜欢和幼儿一起在家里唱唱跳跳。将近一半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学习音乐能够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但更多一部分家长还是认为大班幼儿之所以要学习音乐就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对音乐的功利性比较强。还有少部分家长想要把幼儿培养成著名的音乐家。无论是哪种目的,这些家长都十分认同对大班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绝大部分家长都能花30分钟的时间和大班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但还是有很多家长还是因为工作问题,无法和大班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兴趣班也成为家长最好的选择。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大多数家长没有音乐素养,也无法很好地教育幼儿,害怕说错话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引导。

(一)教育目的功利性

很多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试图把孩子培养为音乐家,强迫大班幼儿学习音乐技能,认为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参与就是和大班幼儿一起练琴,监督大班幼儿进行歌唱训练等。但在这过程中若忽略了情感的培养,也会让大班幼儿产生不好的心理。

(二)教育内容有所偏差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歌唱、练琴等这些技能,忽视了生活化的教学与游戏化的教学,也很少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大班幼儿进行互动,仅仅凭着自己的喜好,决定大班幼儿的喜好,无法为幼儿提供多种选择类型的服务。

(三)教育目的不明确

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着偏差,目的性十分强烈,经常会利用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这种榜样示范法过于单一,缺乏与大班幼儿的沟通交流。

(一)提高家长的音乐素养

在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家长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首先,就是家长对于社会以及人生的态度,即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和准则。其次就是家长的理论素养以及知识水平。最后就是家长的心理素质。我们在这里讲的素质是指家长的音乐素养。[5]要想提高家长的音乐素质,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做好音乐教育的宣传工作,在社区里举行相关的知识讲座或者是一些座谈会。同时幼儿园要积极主动的和家长沟通交流。最主要的交流渠道就是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要和家长进行交谈,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或者是告知。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这方面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6]鼓励家长创建学习型的家庭,让家长在这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水平。

(二)提高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在我国,幼儿园的孩子们年龄都是在四、五岁左右,幼儿性格都比较活泼,对新鲜的事物都比较好奇,因此,他们很容易会被外界因素所影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幼儿体会到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发现和感悟不同的事物,在游戏中与家长积极配合,从而营造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大班幼儿可以大胆发挥自由想象。游戏教学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活跃幼儿的大脑,做到口、耳、手灵活运用。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动脑思考问题,就是锻炼幼儿思维能力的过程。只有大班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学习活动中来。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要关注大班幼儿,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教学,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强迫进行学习,这样可能会产生反效果。幼儿和家长进行良好互动,不仅能够促进亲子关系,还能在这过程中提高音乐教育的实效性。家长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和大班幼儿一起进行节奏训练、体态运动等等,尽可能地淡化教育的目的,让大班幼儿感受到家长是在和他一起玩游戏,家长是幼儿的合作伙伴。

(三)加大时间,精力的投入

我们已经提到,有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等各方面的因素,无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参与到音乐教育中来。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重视音乐教育,但只是物质的支出,没有为孩子花费时间,花费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亲子关系。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认识到自身的教育价值,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大班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置音乐活动区,在这片区域内放置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物品,例如自制的易拉罐风铃,或者是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发声乐器,把沙子放在瓶子里。每天只要花半个小时,多留心,多注意孩子,多投入精力,就能打造一个好的音乐氛围。

家长在参与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首先就要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心理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幼儿的需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当然,家长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掌握正确的家庭音乐教育工作方法,就能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便利,也奠定了较好的教育基础。所以家长要和学校进行有效的衔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学习状况,进一步地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多与幼儿沟通交流,尽可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综上所述,当前家长参与家庭音乐教育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求家长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尽可能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为幼儿打造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素养。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篇五

摘要:我们把用于传递主流意识的主要工具称为大众媒体,其内容主要带有预示社会价值的趋向,是一种舆论引导工具,大众媒体的刻画逐渐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因此,加强90后的家庭教育观念,传导正确的思想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众传媒;青少年价值观;关系研究

由于大众传播技术的巨大的作用,许多研究人员对它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持续推断和证明了大众传播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由最初被称为“皮下注射论”以及“魔弹论”,逐渐成为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还包括一些理论如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到它的重大影响力下所做出的各种效果分析总结。

然而,不管是大众传媒对人类有绝对影响力,还是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始终与各种传播媒介共存,让人类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现今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整个人类和社会。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

媒介一词也就是现在用的是media这个英文单词的复数形式,单数形式是medium。

这些传播组织包括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等,详细的可以划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其中印刷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本等,电子类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

二、青少年群体受大众传媒影响状况

根据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媒介形式,可以将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受众分成三个群体,即报纸广播媒体受众、电视媒体受众、网络媒体受众。

而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通常是最大的接触群体,因此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最深远的。

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有方方面面,婚姻观念是其中一个方面。

大众传媒所倡导和报道的时尚婚恋观和时尚婚恋行为,很容易被青少年模仿并运用于实践中去。

若在划分中,再细化到年龄中的话,50年代到70年代往往是报纸媒体受众,而80年代到90年代通常是电视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一般都是网络媒体受众。

90年代之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使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成了接触网络媒体最多的群体。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来说,影响非常深。

有关实验表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曾经针对媒介中带有暴力特点的节目对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是否有影响这一课题开展了接近十年的调查研究,800多名接受试验者都是年龄位于8、9岁的儿童。

结果发现,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跟那些不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比较而言,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攻击性更强。

此调查还显示,9岁男孩喜爱暴力电视节目的程度跟他19岁年龄时候的攻击行为息息相关,且是正相关的关系。

随着各种高科技传媒产品的出现,大众传媒的影响愈来愈强,不管其形式怎样变化,扩大规模还是内容更时髦,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能力,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受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用。

四、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对策建议

大众传媒给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

怎样合理避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1)政府应加强诱导和管理监督,促进价值观的教育。

政府应该在整个社会群体达成广泛的认识,除了学校教育方面之外,家庭教育、传媒教育、有关政府公共部门也是社会教育,既有责任也应该有义务针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

价值观教育不能作为一个孤立存在的系统,没有任何单一机构可以独立担负价值观教育的重任。

所以,务必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作用,使他们相互协同,克服彼此之间的冲突,避免因为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降低学校价值观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用状态。

(2)大众传媒需要得到完善,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社会给予大众传媒的职责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方面有功不可没的影响。

所以,大众传媒的消极信息内容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的态度和努力决定的。

大众传媒不但要在乐趣中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也开心,而且不能丢掉它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大众传媒应加强提倡行业自我约束,提升文化品位,展现出人文关怀。

(3)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策略。

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比较特别,至今还没发现其他事物可以完全替代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功能,父母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策略如下:在家庭中打造良好积极的媒体环境,对青少年要加强关心和培养,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家庭的建设,父母自己也要持续充电,加强媒体知识的学习。

(4)加强对青少年的传媒素养教育。

它的目的`是加强大家对大众传媒信息的分辨过滤能力、承受和抗干扰能力,学会合情合理地使用大众传媒。

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们在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大众传媒获得很多积极的帮助,才能培养每个人的判断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采取行动的能力。

五、小结

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正确反映,清楚它的巨大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根据舆论引导生活,形成意识和行为,进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2]沈建松.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

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关系

摘要:我们把用于传递主流意识的主要工具称为大众媒体,其内容主要带有预示社会价值的趋向,是一种舆论引导工具,大众媒体的刻画逐渐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因此,加强90后的家庭教育观念,传导正确的思想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众传媒;青少年价值观;关系研究

由于大众传播技术的巨大的作用,许多研究人员对它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持续推断和证明了大众传播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由最初被称为“皮下注射论”以及“魔弹论”,逐渐成为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还包括一些理论如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到它的重大影响力下所做出的各种效果分析总结。

然而,不管是大众传媒对人类有绝对影响力,还是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始终与各种传播媒介共存,让人类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现今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整个人类和社会。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

媒介一词也就是现在用的是media这个英文单词的复数形式,单数形式是medium。

指在传播途径上用于复制和传播信息和符号的机械与传播组织之间的传播渠道,这些传播组织包括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等,详细的可以划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其中印刷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本等,电子类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篇六

针对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学校开展了基于提高家长教育理论下的“家长驻校”的探索,通过创造性的开展“家长驻校”,努力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培育孩子人人成人”的素质教育理念,取得了“家长驻校”的初步成效。

农村小学;“家长驻校”;家校合育

平度市新河镇灰埠小学位于镇驻地,随着近几年的撤点并校,我们学校的生源扩展到周围34个村庄。家长学历层次、知识层次、家庭构成存在着很大差距,导致出现种种教育问题。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

1.全面推脱型。因忙于生计或孩子成绩不理想,把孩子推给辅导班,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懂得配合学校教师开展工作。2.简单粗暴型。孩子一旦成绩不好,不会说服教育,往往张口就骂,却不懂得如何教育,只认为棍棒教育出成绩。3.家庭不和型。夫妻间存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出现隔代教育问题,家庭成员的教育理念互相抵触,出现矛盾。4.家校不和型。家校沟通不畅,老师找家长反映问题,家长有“护犊子”的心理,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看法,老师认为家长护短,久而久之,矛盾越来越深。

(二)对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做了如下分析:

1.家长的文化层次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全校1000多名学生,初中及其以下学历占绝大多数,本身自己学识有限,在家庭教育方面更是捉襟见肘。

2.年轻父母缺少家庭教育经验。据调查,全校家长中,80%的家长为8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比较溺爱,他们感觉自己尚未成人,却又为人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3.隔代人的理念不同。爷爷奶奶辈的人对孙子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年轻父母则认为:孩子本身生活条件好,应多吃苦受累,于是出现了观点的隔阂。

4.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生活的压力,父亲往往外出挣钱,这样来,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全部落到母亲身上,由此造成“焦虑的妈妈+缺失的爸爸=崩溃的孩子”的现象。

5.家庭教育知识的匮乏。在以前,社会过多地把教育责任全部压在学校身上,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家长根本接受不到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多数家长的教育经验是从父辈那里得到的,根本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针对如何开展好家校合育,学校经过多方调研认为,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学校及教师的不易,让家长认同学校,认同教师。要想达到此目的,必须让家长感同身受。于是基于提高家长教育理论的驻校工作思路随之产生,并将其付诸实施。针对农村实际,我们开展了家长半天驻校工作制,并确立了驻校工作“九个一”活动:参加一次升旗仪式;做一次国旗下演讲;参加一次学校干部例会;随机推门听一节课;与1-2位教师谈话;参加一次校园巡视;品尝一次午餐;撰写一篇驻校工作日记。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班主任代表、家长代表任组员的领导小组。

2.设置专门场所。学校专门设置驻校家长办公室,办公所需一应俱全。

3.建章立制。制定了《驻校人员职责》、《驻校工作内容》、《驻校注意事项》、《驻校日记》、《驻校听课要求》等规章制度。

(二)驻校开展的具体措施

1.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驻校人员会议。每学期都要召开形式多样的驻校人员会议,如全体驻校家长会议、单亲家庭驻校家长会议等。

2.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每学年都要组织“优秀驻校家长”评选活动。在先进典型带动下,出现了家长免费为学校整修操场的事迹。

3.开展驻校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年5—6月份举行“艺术教育开放日”活动。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尊重,形成了孩子督促家长做模范家长,家长引导孩子做“快乐学生”的可喜局面。

4.参与孩子实践活动,关注孩子成长。学校结合传统节日、经典诵读展演、运动会、学生才艺大比拼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家长们享受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

5.开展“我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活动。在与驻校家长沟通中,我们发现:家长中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有愿望、有热情、有爱心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但因为缺少一个有效的平台和载体而无法实现。对此,学校积极拓宽开放办学的新思路,开展了“我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活动,创建了“家校携手、共创学校发展”的良好机制。

6.驻校家长共育日志漂流活动。学校在驻校工作家长中推行“家校共育日志漂流”活动,其方法是每个班级每周由一位家长就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做法和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以及对学校及教师的合理化建议等写在日记本上,由班主任阅后作答复,然后“漂流”传递到另一位家长手中,如此延续下去。

7.建立驻校家长交流的群。组织领导干部和班主任老师到潍坊高新区清平小学参观学习。建立了驻校家长交流的群,成员有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460名学生家长。发动家长撰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家长们在撰写过程中,观察孩子、走近孩子、欣赏孩子。通过撰写亲子日记,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我们还开展了“播种希望,收获未来”家校共育林栽种活动,学校提供栽种园地。我们在群内提前公告,让家长们通过抢票形式得到机会,50个栽种名额,参与抢票的家长达到了150多人。栽种现场更是令人感动,很多家庭都是一家三口,甚至是祖孙三代共同栽种。现在,我们的“家校共育群”已经成为家长梦牵魂绕的精神家园。

(一)家长认同学校、认同教师

通过驻校,家长对学校、对老师有了充分认识。强烈的认同感,拉近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的群众满意率得到提升。在近几年教体局组织的群众满意率调查中,我校满意率都在99%以上。

(二)家长助学热情高

家长驻校活动开展以来,家长自发为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家委会主任于振海在驻校工作组参与学校管理的半天中,看到教室前在下雨后比较泥泞,学生行走不便,便给学校送来了几车细石子,并用铲车铲平。家委会副主任卢尧同志,在学校创建现代化学校时,看到学校操场需要平整,自己出车拉来细沙及细石子,并雇了几个人全部摊平,使学校操场达到了标准。北城戈庄家委会委员筹资为孩子们建起了“爱心候车厅”,避免孩子候车时遭受风吹雨淋。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家委会成员总是自发到校,给孩子们带来节日礼物。家长驻校工作既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又增进了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家校沟通,更培育了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风尚。

(三)学校工作结硕果

近几年来,学生家长有2000多人次参加驻校活动,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体系。在全体师生及家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家庭教育实践学校”、“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优秀家长委员会”等荣誉称号。两名教师荣获“青岛市家长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校驻校工作在青岛市举行的家庭教育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平度电视台对我校的家长驻校工作进行了多次采访报道。

经过几年的驻校工作开展,家长们开始慢慢分化:先知先觉者看到了驻校工作的价值和机会,成为驻校工作的忠实跟随者、支持者;后知后觉者还有些迟疑、不解,但在耳濡目染中略微感觉到驻校工作所起的一些作用,以观望的态度跟进着,有时候会掉队;不知不觉者完全意识不到驻校工作对改变自己、改变孩子方面的价值,仍然我行我素唱着老歌,走着老路,还不时发出一些质疑声、反对声,即使来参加,也半路“溜走”。我们会在以后工作中积极进行宣传、引导工作,让参与驻校工作的家长“现身说法”,谈体会、谈感受、谈孩子的改变;让后知后觉者认识到驻校工作的价值,利用灰埠小学家长交流的群,广泛宣传驻校工作的意义。开展家长驻校轮值,将周一的驻校工作变成“全天候”驻校,让更多的家长不止一次参与此项工作,多次感同身受,使我们的家长最终达成共识:驻校工作改变自己、改变孩子,我要参加驻校工作。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篇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类在不断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得以繁衍生息。文章从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几个方面,研究如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面对部分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需要加强国民环境教育,尤其要从娃娃抓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光靠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很难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文章从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几个方面,研究如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亲近大自然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环境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上重视体验式教学,同时还应让幼儿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幼儿园多为课堂教学,即使带孩子去室外观察,也很难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活动。而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是一对一、二对一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灵活、随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关注度”,教育效果当然不言而喻。

其实,亲近自然,家长不一定要带孩子到有山有水很远的地方去,也许门外的大树下、小区的草地上、河边的竹林里都是一次亲近自然教育的生动课堂。可让孩子看看一块小小的地方也有不少自然的宝藏在里面,家长可以指一指不同的树和落叶给孩子看,看花草、看天空云彩、看蚂蚁和小虫子,并让孩子嗅各种花草的气味,和孩子一起感觉凉风的吹拂。在散步的时候,尽可能让孩子去注意小地方,听虫鸣、听鸟叫,等等。家长只要去引起孩子的注意即可,不需要解释太多。还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你有没有听到一种细细的声音”,并让孩子进行简单的描述。如果孩子发现一些东西好奇地问家长时,家长若不知道,那么家长可以把问题记下来,回家后再找书或一起到图书馆去查资料。要记住:家长必须与孩子一起找出答案,才能完成家庭教育的全过程。

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记很多树、鸟和昆虫的名字。家长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应该是帮助孩子了解自然运作的法则,比如四季的运转、昆虫的生态习性等,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孩子了解人与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了解自然万物内在的规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精髓所在。

家长在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是很重要的。比如,孩子对种子发芽很感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种些豆类,让孩子观察它们的生长;再如,土豆块根繁殖,孩子观察后家长可以适当提一些问题,让孩子比较块根繁殖与种子繁殖的异同。或者在大自然中捕捉些小昆虫带回家,让孩子观察它们日常的生活,在喂养时与它们亲切地“交谈”,让孩子了解小昆虫爱吃什么,不吃什么,有什么习性,它们应该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并知道保护益虫的道理。每一次的活动都提醒家长:孩子的活动要重视活动过程,尽量让孩子独立或半独立完成。热爱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家长要善于保护并引导孩子的这种天性。

要引导孩子在玩耍中认识环境与人的关系,家长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因素,以此来培养环保意识。亲近自然与自然灾害是互相冲突的,家长在带孩子亲近自然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在野外怎样保护自己。大自然有可亲可爱的一面,生存竞争也有其残酷的一面。例如,走到树下要小心毛毛虫会刺人,爬到山上要当心马蜂蜇人,来到河边更要小心溺水,下雨了旷野里要防雷击,等等。毕竟,在所有教育中,保证孩子生命的安全和免受伤害是第一要义,这同样也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常识。

所有亲近自然、了解环境的教育行为,都要归结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总目标。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也要归结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指导家长怎么做以后,要引导家长去观察、去总结:孩子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或改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孩子还有哪些事可以去做?当孩子看到路人乱丢垃圾时,能向家长陈述否定的看法;当家长不经意间开大水龙头,孩子会向妈妈提出批评建议;当家长再次带孩子远足时,孩子不再吵闹,而是静静地看树下蚂蚁搬家,听枝头小鸟鸣唱,敬畏生命之重,感受自然之美。无论事有多小,家长都应惊喜:保护环境的重任,孩子们这一代会用双肩担起。亲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都是需要付诸行动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个热爱环保的公民。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环保行为的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受益的。“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的。

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家园互动教育在环境教育中的具体体现。要想把正确的环保意识深植于幼儿心中,让年轻一代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家园配合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家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 家长教育论文篇八

1图书管理的作用及与教育的关系

合理有效的图书管理工作,对学校学生知识面、视野开阔度、综合思考探索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除了对课本教材知识内容的学习之后,还应对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课外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图书管理教育凭借着其丰富的图书资源,占定了一定的优势,能在很大方面的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信息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及学生减负工作的开展,学校图书馆必定成为学生及教师课外阅读的首选场所,在一定意义上课以称之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但是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生及教师对图书馆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寻找一本图书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期待认识整个学校图书资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学生正处于对事物认知的渴求阶段,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良好有序开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汲取能力。各学校应在当前教育环境的变革下,积极推动图书管理工作,使图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利用图书的教育功能,带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管理能有效促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推动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和重要阵地,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图书的阅读达到知识面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增加。学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虽然并不一定具备一定的教师资质,但是大多都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更是由于他们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与图书打交道,对各种社会信息及教育信息、教学动态有一个更加清楚且全面的了解,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在图书借阅中遇到的难题。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带着各种问题进行图书借阅,这就更要求学校将图书管理工作做到位,保证学生在进行图书借阅时能迅速、顺利的搜集到相关信息及图书资料。

2加强图书管理的措施

2.1加大图书经费投入力度

各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图书管理工作对素质教育的推动意义,对图书管理及建设工作加以重视,从教学经费中抽出适当的资金对图书馆或图书室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发展。除了注重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应不断充实教育教学所需的图书存量,并将图书馆建设及图书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评估工作之中。

2.2强化管理意识

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兼具管理性和服务性两项性质,要在服务师生中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又是为了服务于师生。因此,学校应将图书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范畴之中,通过学习及宣传活动,增强教职工图书管理意识,并能做到对图书工具的爱惜与维护。同时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图书管理网络,成立图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图书管理工作的日常开张,对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2.3优化图书环境

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图书室环境更能使师生在环境气氛的熏陶下进行图书管理及阅读,这也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关键步骤。首先应做到图书馆摆列陈设的整齐有序,要有专门人员对杂放乱放的书籍进行归为管理。其次应对不同种类的书籍进行分类摆设,发挥其对学生的隐形教育功能。对于图书管的制度规章应装裱在墙上,时刻提醒学生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图书借阅环境,也有力于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提升管理人员水平

图书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来进行,图书管理人员起码应具备最基础的对图书进行科学分类的能力,图书管理人员是学校图书的直接服务者,工作的技术性及服务性都应该有硬性要求。其次还应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使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对图书管理工作责任及岗位的热爱。最后,应按期组织图书管理人员深入学生课堂,对学生知识需求及一线教学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师生的图书信息需求,更好的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服务。作为学校工作组成的重要部分,要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的同时,做好对师生的服务工作,只有从思想意识到行动上实现创新,才能使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素质教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