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审计研究论文格式(汇总8篇)

最新审计研究论文格式(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1 16:55:11
最新审计研究论文格式(汇总8篇)
    小编:字海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审计研究论文格式(汇总8篇)

审计研究论文格式篇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信息设备的普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都与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行业也是如此,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行业中,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会计电算化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企业当中。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而在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不仅方便会计,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但是,现阶段在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1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加便捷

目前,会计电算化被广泛应用到会计行业,企业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会计审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烦琐的工作,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处理会计审计的相关工作时省去了许多原来需要手工操作的烦琐与麻烦,会计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资金的变动情况进行认真的审核即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减轻了工作量,会计审计工作更加便捷,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1.2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企业内部会计审核工作的重点发生转变

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利用会计电算化来处理审计工作时,核对账单明细的工作由相关的软件自行完成,会计审计的审核重点主要是针对企业资金流动情况的记录与审核;而传统的会计审核工作则需要会计人员事事亲为。

2.1审计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理论内容

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广泛应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为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会计审计工作在技术上、方式上、制度上、管理上都要不断改革完善。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或准则时要考虑周全,例如:企业审计人员的入职资格、内部控制的反馈制度、审计技术、审计方式等。

2.2软件工具的不足甚至落后

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好企业审计工作,离不开功能齐全的审计软件,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审计软件是都很难满足这一标准,软件功能较为单一,其中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只能执行一些常见的数据访问,这就大大降低了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因此,企业要重视功能齐全的审计软件的开发。

2.3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在会计电算化下开展好企业审计工作,离不开功能齐全的审计软件,同时也离不开专业的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的会计审计工作者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审计计划,并按照审计计划的具体内容开展审计工作,最后对审计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提交系统的审计报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同时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足,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时很难有效应对。

2.4内部审计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是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安全性,但目前我国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形式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未发挥到深层次上的作用。这样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2.5审计方法处于被动的局面

会计电算化下开展会计审计工作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计算机审计的绕过阶段;二是计算机审计的透过阶段;三是计算机审计的利用阶段。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停留在第一阶段,存在片面性,缺乏完整性。最终导致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制约了其发展。

3.1制定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与准则

传统的.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审计人员靠手工操作来完成,而现在的审计工作绝大部分都是有审计软件来完成的,传统的审计方法与当前的企业发展需要是严重不符的,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企业新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与准则,让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循,以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2积极开发审计软件,推进其商品化发展

在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使用的审计软件,其功能不够健全,与当前的企业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也是非常需要这种功能其健全的软件,因此,要加大力气开发审计软件,不断推广,使其朝商品化方向发展。

3.3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既具有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能力,又具有会计审计的能力,同时还要有信息技术能力等。因此,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必要的考核制度,对于新招聘的审计人员,要全面把握其综合素质能力,引进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强的综合素质人才,帮助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4加快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带来巨大冲击,我们在改革发展会计审计工作的同时,要始终把握这种改革与发展是建立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上的,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改革与发展。

[1]冷一.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

[2]潘彦.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

[3]刘星彤.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探微[j].东方企业文化,2011(16).

审计研究论文格式篇二

本文以美国coso委员会20xx年9月制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某集团为案例对象,针对风险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对风险管理理论如何在集团企业实践运用进行探讨。

风险管理;审计;系统

企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体系中一个基本单位,在其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把握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功或失败与生死存亡。近年来,由于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对风险实施实质管理而导致破产或整顿的事件时有发生,如科龙集团、新疆德隆集团、四川长虹集团、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等,这些“企业灾难”的发生,促使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这就是通过风险的综合处理与全面控制,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即使灾害发生后,也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最小的成本防范最大风险效果,促使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至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机构、团体、研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于是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派别。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来源于美国coso委员会制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二、公司简介

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包括冷鲜肉、冷冻肉、以及以猪肉为主的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

集团总部设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拥有多处冷鲜肉、冷冻肉生产基地及深加工肉制品生产基地。集团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以其独有的技术方法,研制出一系列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产品。基于肉制品业务的经验,集团于开展冷鲜肉和冷冻肉业务。20xx、20xx年,冷鲜肉、冷冻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列中国大陆第二名、第三名。低温肉制品,自20xx年至20xx年,其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大型零售商销售首位。

对某集团而言,企业的迅速壮大是成功的标志,但更是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作为一家迅速发展中的企业,集团深刻意识到专业化管理对于企业壮大的重要性。因此,集团时刻致力于强化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某集团风险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风险管理文化

1.存在的问题。某集团虽然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其实质仍是一中国民营企业,该企业按照香港的《上市规则》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法治”的规章制度,但其“人治”的色彩非常浓厚。内部控制对高级管理层的约束力较弱。

2.对策建议。在风险管理方面,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在全公司范围内自上而下进行一次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进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防止盲目扩张、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等行为的发生。加强员工法律素质教育,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

(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1.存在的问题。在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里,没有专职的风险管理机构。董事会下既没有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也没有设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由其他部门(如总经办、审计部、投资发展部)根据需要分散承担,由于风险管理职责不明确,缺少对各种风险的整合管理。

2.对策建议。董事会就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股东大会负责。在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整合现有风险管理资源。明确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总经理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持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成立风险管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除一至两个专职人员外,其他人员可暂由其他部门派人兼任。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三)风险识别、评估、排序

1.存在的问题。现在进行重点管理的十三种风险,还是一年前管理层通过讨论识别、评估确认的,一年来没有重新进行识别、评估、排序。而一年来公司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识别的风险范围是否充分、评估排序是否恰当,亟需进行重新审视。

2.对策建议。在进行风险管理宣传的同时,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发动公司所有员工对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识别,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筛选出主要风险后,在管理层范围内对这些风险进行打分,评估重要性后排序。而对于识别出来的机会,管理层要考虑如何加以充分利用。

(四)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

1.存在的问题。公司现有的针对十三种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几乎全部可归结为抑制与控制策略,以期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频率,缩小损失程度。这十三种风险范围之外的风险可以说是采取了风险接受策略。而对于风险规避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利用策略则极少采用。在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显得比较保守,缺乏灵活性。而对于机会,则没有明确的策略进行利用。

2.对策建议。在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重新识别、评估后,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抑制与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利用等策略上灵活选择,可通过保险、契约、合同、金融工具等形式将风险转移出去。同时要对机会加以利用,并反映到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的制定上。

(五)风险管理监控与检查

1.存在的问题。公司目前没有专职人员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对风险管理的监控依赖于对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的日报、月报系统,而在日报、月报内容中并无专门对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报告。内部审计系统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偏重于财务审计、舞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而对于风险管理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全面开展风险管理专项审计。高级管理层则没有对风险管理进行专门的监控与检查。

2.对策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风险管理专项审计,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可结合例行审计、任期审计或专项审计工作一并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在日报、月报系统中增加对各单位风险管理状况自查报告的内容。高级管理层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

(六)风险管理沟通与咨询

1.存在的问题。公司缺乏专业的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师,缺少专门的风险管理沟通渠道,而沟通与咨询存在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这也是风险管理难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

2.对策建议。公司公开招聘风险管理师,或聘请有资质、信誉好、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出具风险管理评估和建议专项报告,培训风险管理人员;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中开辟专门的风险管理沟通渠道。

四、结语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基业长青,必须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地、全面地管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借鉴西方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理论、方法、工具,结合本企业具体实际情况,对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风险管理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和评价,查找问题和不足,对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识别、评估、排序、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风险管理监控与检查、风险管理沟通与咨询等关键的风险管理流程采取措施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是解决风险管理问题的最佳实务。企业应当增强风险意识,逐步建立风险管理系统,为企业保驾护航,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审计研究论文格式篇三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业务委托,对上市公司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基于基准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而不是对财务报表涵盖的整个期间发表意见。

目前,实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国家均将审计范围限定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以及用于保护资产安全的内部控制中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控制。

2.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

财务报表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会根据在风险评估阶段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程度决定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类型。如果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本身的设计是合理的,且得到执行,则注册会计师就要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并据此决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否则注册会计师会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由此可知,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价是财务报表审计的一个必要阶段。然而,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可见,内部控制审计中获取的证据可以用于财务报表审计,同样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以为内部控制审计提供审计证据的线索,同一审计证据可以在两种审计中加以利用。

审计研究论文格式篇四

医院预算管理是所有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医院未来一段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的目标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将医院的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其预算形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医院内部控制活动或过程的总称。预算管理制度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控制、预算考评等构成。

当前医院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目的性,预算就是医院财务部门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报表,就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和争取上级预算拨款,对单位管理工作并没有实质意义,对单位没有起到控制管理的作用。第二,缺乏相应的管理评价机制,在质量评审工作中,为了达标,做预算收支表以及对比分析表,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去加以控制,也就失去了预算的作用。当然也存在一些诸如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行为,没有提升为医院全局性管理行为;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程序不规范、不科学;财务预算的执行没有形成制度性安排,等等。这些现象无疑大大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造成了预算对医院的软约束,并没有真正把预算控制作为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使预算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针对医院的预算管理改革,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一、更新财务管理观念,确立预算管理思路

在任何的学习研究中,理念始终是先导,理念决定行动,有了正确的理念,才能引导人们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学习。在预算管理中也是如此,更新财务观念是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医院财务管理成功与否的基石。首先是医院的主要领导,应该在思想上接受崭新的预算管理理念,并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其次,要向职工宣传预算管理的新理念,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背景之下,更加要求医院树立综合效益观念,财务人员不仅要树立全新的理财观,同时也要积极向全院职工宣传预算管理理念,使得预算管理思想能够深入人心,这样医院预算制度才能够比较顺利的实行。

二、实行全面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具体流程在全面了解医院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实现收支平衡并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工作,因此在编制预算时要合理。

首先,编制医院预算时要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收支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支出预算。将医院的预算分解到各职能科室,每个职能科室都有预算管理员,各职能科室编制本部门对口管理的预算。在上年末各职能科室根据本科室的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制定本科室预算控制内容的预算。职能科室将各科室上报的相关预算审核修正后汇总制定出本部门预算,上报主管院领导审核签名,上报预算小组审核汇总,预算小组通过分析调整编制出全院的预算。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后确定全年预算。原则上年度预算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

其次,编制支出预算时要周全,重点保证3类支出,即人员费用、基本公用费用(如水、电、燃料、药品、材料费用等)、医院发展费用(如设备购置费用、修缮费用等)。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预算进行严格的控制。费用发生时,须由职能科室负责人签字,同时预算管理员进行登记,经手人到财务科经预算会计核实在预算范围内后加盖预算章,然后按医院正常报账流程报账。如超预算或无预算不予盖章及报账。

最后,预算在保证严肃性的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预算制定的依据发生重大变化时,预算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进行大幅度调整时,价格调高的收入指标要调高,调低的收入指标要调低。加强预算管理,使其对医院经济运行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收入预算要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对预算年度的预测编制;支出预算要量入为出,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要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挖掘内部潜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三)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医院预算具体执行过程中,要坚持预算管理分级责任控制。医院内部职能科室为预算责任部门,负责本部门分管业务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科做好医院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全院各科室须按照年初预算认真执行,做到事前有计划、有步骤,定期总结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报财务科。一旦制定好了预算管理机制,就要求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措施,讲求资金使用效果。购置大型、贵重医疗仪器设备或进行大型修缮,要事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议,并提出两个以上方案,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后,专项安排支出预算。设备购置和医院大型修缮时,由总务科和器械科按进度提出用款计划,财务科审核其是否纳入年初预算,未列入预算的开支必须经医院院长办公会研究,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重新追加预算支出指标,方能办理支出。支付大额款项时,必须严格执行购销合同和修建合同规定的拨付比例付款,超过范围和不按合同支付款项造成的损失,应由相关人员负责。

通过预算控制,财务管理的职能得以逐渐拓宽,改变了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加强了对医院经济活动及医疗成本的分析预测、决策、控制和监督等,做到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从而充分发挥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同时,应该看到医院预算管理也是一项集体性的工作,需要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总之,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不仅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医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医院也要与时俱进,将上级部门要求编制上报的单位预算与本单位的实际预算工作完全衔接起来,不断完善预算管理,让医院的所有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可行的预算管理通道中,从而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作用,大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院预算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涉及医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各种管理,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创新,努力使医院预算管理科学化。

审计研究论文格式篇五

高等学校预算(以下简称:高校预算)是国家整体教育经费预算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高校预算的控制与管理,不仅仅是学校本身财务管理的职责所在,更是国家整体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根本要求。

因此,加强高校预算控制与管理,积极实施对预算控制活动的全方位审计,对于保证合理筹措、分配和使用辦学资金,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和促进高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障国家教育经费宏观调控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主要体现在:实施预算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完善高校财务收支及经济业务活动监督管理,更加有效保障了学校各项资金的规范化使用。

实施预算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政策指导层面的调节控制,充分明确国家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实施预算的控制与管理,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的约束性,增强了学校预算管理的责任。

二、预算控制活动审计的业务流程模式

高校预算控制活动审计是依据学校整体预算程序来进行的,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方面控制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或意见。

(一)预算编制

高校预算编制环节控制活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预算编制内容、方法及原则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1.预算编制内容包括业务预算、投资预算和筹资预算。

审计研究论文格式篇六

注册会计师应当恰当的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在计划整合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相关事项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是否有重要影响,以及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如何影响审计工作。在计划审计工作的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3.2识别企业层面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对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层面控制。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层面控制的评价,可能增加或减少本应对其他控制所进行的测试。企业层面的控制包括:与控制环境相关的控制;针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集中化的处理和控制;监控经营成果的控制;监督其他控制的控制;对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针对重大经营控制及风险管理实务的政策。

3.3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相关认定

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相关认定。如果某账户或列报具有合理可能包含了一个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将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则该账户或列报为重要账户或列报。判断某账户是否重要,应当依据其固有风险,而不是考虑相关控制的影响。

3.4了解错报的可能来源

注册会计师通常应用穿行测试来了解潜在错报的可能来源以选择拟测试的控制。在执行穿行测试的,注册会计师使用的文件和信息技术应当与企业员工使用的相同。同时,注册会计师还需要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相关文件及重新执行控制等程序。

3.5选择拟测试的控制,并测试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控制是否足以应对评估的每个相关认定的错报风险,并选择其中对形成评价结论具有重要影响的控制进行测试。如果控制由拥有有效执行控制所需的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按规定执行,能够实现控制目标,从而有效地防止或发现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错误或舞弊,则表明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如果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拥有有效执行控制所需的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则表明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3.6评价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其注意到的各项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但是,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寻找单独或组合起来不构成重大缺陷的控制缺陷。同时,在确定一项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补偿性控制的影响。

3.7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应当取得经企业签署的书面证明。同时,还应当与企业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从各种来源获取的证据,包括对控制的测试结果、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错报以及已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在评价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查阅本年度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内部审计报告或类似报告,并评价这些报告中提到的控制缺陷。此外,只有在审计范围没有受到限制时,注册会计师才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形成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注册会计师需要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4结语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而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控制最有效的监督手段,也是监管内部控制外部性的必然要求。因而,内控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大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责任。然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发展相对较早,注册会计师大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对于上市公司内控审计这一新生的鉴证业务,我国注册会计师大都缺乏实战经验,我们有很多制度和方法都是借鉴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和实践。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不断加深理论学习,借鉴国外审计实践经验,不断总结规律,深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理论,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方法。

审计研究论文格式篇七

地质钻探技术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其能够直接从钻探地区取得实物岩石样本,进而有效的分析,达到地质勘探的目的。一直以来这项技术都被地质钻探人员广泛研究和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这项技术的研究也更为深入。就目前来看,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先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升我国的地质钻探水平。地质钻探技术对地质钻探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研究并进一步推进该技术在地质钻探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一.地质钻探技术

目前在地质钻探中应用的两种地质钻探技术是绳索取样钻探技术和反循环连续取样钻探技术,该两种钻探技术在地质钻探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绳索取样钻探技术在我国的地质钻探工作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技术的使用成本来说,绳索取样钻探技术对钻探地区进行取样时,会花费大量的资金,且实际的'采样效率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地质钻探的各种需求。但绳索取样钻探技术的优点是采样较为准确,可靠性较高。反循环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用于循环的介质压入套管和钻杆之间,或是压入钻杆内外杆间的环状空间内,以此来实现钻杆中心孔内循环。进行地质钻探时,循环介质的阻力是通过作用在钻具上来实现打孔和取样的目的。反循环连续取样是通过介质的不断循环来实现的,循环介质可将被切割段的样本及时反循环到地表,用于研究和分析。反循环连续取样钻探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成本较低,实际采样效率较高,但该技术的缺点是需要对采样结果进行重新测试,工作较为繁琐,且增加了工作步骤和工作量[1]。表1为两种钻探技术的特点分析。

二.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

(一)钻探设备的发展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地质钻探工作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开始从前苏联以及欧美等国家大量引进钻探设备,并在学习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引进的技术、设备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并开始了自主研发工作,通过相关研究,最后制定设计方案,实现了钻探设备的自主研发。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通过运用自主技术和实际使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对引进的钻探设备进行了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使得地质钻探的效率准确性大大提升。

(二)钻探技术的发展

想要确保地质钻探工作的顺利展开,除了要研发和使用先进的钻探设备外还应该拥有先进的钻探技术,只有设备和技术之间完美结合才能有效提升地质钻探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通过对钻探地区地质构造、地理特征、水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钻探方案,才能对钻探技术进行合理的确定。随着国家对地质钻探范围和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地质钻探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而更需合理制定钻探方案,不断强化钻探技术,使其能够在复杂的钻探条件下更好的完成钻探工作。

三.强化地质钻探技术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地质钻探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在地质钻探工程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建立完善的地质钻探安全施工管理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条例,并将其细化,规范施工行为。其次建立地质钻探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实行过程中,不断结合施工管理经验以及国家有关地质钻探的法律法规等,对地质钻探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为地质钻探安全施工管理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再次应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最后是建立和完善安全施工责任制度,设置相应的奖罚措施,端正相关人员的管理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地质钻探技术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将地质钻探施工中每个过程的安全管理问题具体划分到个人,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严抓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二)完善现场安排,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在地质钻探工作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中,应先考虑施工地区的地质等情况,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并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制定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应充分明确施工中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情况以及对相应的设备、技术的要求,进而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以及施工资金。施工管理人员应走进基层,充分调查研究施工现场的详细情况(包括地质特点、水文特点等),真正对施工现场各种情况做到深入了解,并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确保施工项目安全顺利开展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制定与安全管理相对应的安全管理目标,就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事故问题做出相应的总结并制定具体的处理措施,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针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地质钻探技术,应最好监管、检查工作,以防止潜在安全隐患的产生。再者,还应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使用问题、用电安全问题等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2]。

(三)强化施工队伍建设

由于地质钻探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任务较为繁重,这就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钻探工作。因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须不断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工作。在管理过程中,为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应不断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和安全施工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施工意识。实行岗位考核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已有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其对施工技术、施工安全管理以及施工方法的掌握和认识程度,确保地质钻探施工的技术含量,提升地质钻探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大培训力度,明确岗位责任,规范施工行为,减少施工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结语:

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以及各种工程钻探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各个领域都开始涉及钻探技术的应用,这从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钻探工作的工作量,因而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研发新技术成为新的要求。钻探技术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的地质钻探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完善现场管理工作和设备、技术管理工作,以更好的促进地质钻探行业的发展,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审计研究论文格式篇八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高校财务预算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有所提升,因此本文从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入手,在阐明高校财务预算以及绩效管理之间存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绩效管理政策,从而对于科学的预算体系进行建立,并进一步加强这一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从而使得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合理化,促进我国高校的财务预算和资金支出结构,并且使得我国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化。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一、前言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其不仅对于高校的全面发展以及协调发展有所促进,也使得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高校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于财务预算以及绩效管理进行重视。

二、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浅薄

当前我国高校所使用的资金大多来源于国家的财政划拨,而很多高校在这一过程中节约意识淡薄,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消费观念,从而只注重对于资金的使用,而没有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注重。并且当前在市场运行的条件下,难以对创新意识进行建立,因此高校的资金来源十分单一,相关资金使用的观念也没有得以完好的建立,从而使得我国财务预算难以发挥预想的作用。

(二)预算不尽合理

我国高校对于资金进行管理的方法较为落后,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因此这就造成资金的使用不尽合理,并且缺乏科学性。高校过于重视资金的数目以及如何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从而导致了资金利用效率低的现象出现,这不仅受到预算和理性的直接影响,也体现了当前高校资金缺乏管理,从而导致了经费利用效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体制不够健全

由于当前高校的相关体制建立的尚不完善,财务的管理以及监督就成为了主要面临的问题。并且当前一些高校没有端正自身的态度,对于资金的使用以及调整十分随意,预算也是草草的敷衍,从而造成了预算过高、缺乏合理性的情况出现。甚至一些高校虽然对于相关的制度进行了建立,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不对制度进行遵照,产生了虚假的形式主义,使得资金的管理以及规划极为欠缺,预算十分不合理的现象发生。

(四)预算执行监管不力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中的相关设备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更新来符合时代的要求,但当前许多高校存在着随意调整预算的情况,其根据需求自行大程度提升预算,并且存在虚假的情况。由于当前的体制尚不完善,因此资金有剩余难以进行激励,资金不足需要进一步予以追加,因此资金浪费的现象十分普遍。

(五)绩效评价不完善

大多高校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将资金的投入视为重中之重,而忽视了对于资金的管理以及监督,再加上当前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因此造成了难以对于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高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相互作用

财务预算以及绩效评价是对于高校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重点之所在,其不仅有助于资金的节约,还促进了预期目标的实现。在高校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财务预算以及绩效管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从而对于高校进一步有所促进。

(一)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财务预算是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之所在,只有不断的通过对于科学的财务预算进行制定,才能够使得绩效考核的标准得以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财务预算不仅能够为绩效考核提供相应的标准,还加强了对于绩效考评结果的衡量,使得绩效考评进一步趋于合理,以对于高校真正的起到制约以及激励的作用。并且绩效管理是财务预算的关键环节,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于多个方面的财务预算数据进行结合,将考核评价指标进一步的完善化,促进其对于市场环境的不断适应。

(二)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相互作用

当前的高校财务预算已经一改传统的预算方式,其中不仅包含着传统意义中的各个方面,还在其中融入了高效的年度预算计划,从而将二者共同对于高校的细则进行构成。并且高校财务预算是对于绩效管理考核的指标进行制定的主要依据,因此财务预算以及绩效管理应不断的相互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目标的科学性,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对于今后的发展战略大体方向进行确定,只有这三者有机的进行了结合,才能够使得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合理化。

四、对策分析

(一)构建科学的预算体系,合理编制财务预算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工作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想要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取得成功,就需要不断的对于预算编著进行重视。因此高校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不断的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将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目标任务进行合理的编制,并且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体质,在这一过程中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分配、责任进行明确,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作为绩效考核最为核心一部分。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加强对于收支预算重视程度以及工作效率,在对于预算进行完成的过程中不断的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计算,并且加强对于高校今后发展的分析,将高校今后的任务、计划、项目开发以及支出范围进行考虑,综合其今后为高校带来的收益从而对于预算进行计算,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降低对于资金的浪费以及分散,从而加强预算过程中对于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二)强化监管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

财务预算所执行的效率直接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效果进行影响,因此我们要在高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于执行效率的重视。由于财务预算管理较为复杂,其中所包含的政策性较强,因此高校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专业的技术进行提升,严格的对于国家的法律以及高校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遵守,加强对于监管的力度并且不断的对于收支进行审核,使得高校预算的作用更好的得以发挥。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对于财务预算的监管体制进行完善,进一步根据高校的发展特点进行相关预算的调整,并且不断的对于财务的管理情况以及数据进行公开和汇报,从而使得预算的透明度得以提升,加强学校自觉的对于社会监督进行接受,并且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

(三)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绩效考核评价是高校进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绩效考核的标准是通过不断对于财务预算的分析从而得出的,因此其标准的制定较为科学,并且进行考核是使得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助于高校财务预算的进一步合理化,并且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科学化。由此可见对于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进行建立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不断结合高校中各种事业的收入以及支出,从而对于可按活动以及活动资金等使用的金额进行合理的衡量,找出不合理的款项资金,从而进行科学、全面的衡量,将其金额调整到合理的水平,从而使得高校的预算进一步合理化,更好的为绩效考评的标准进行合理化的评估。此外,我们还应不断的对于高校财务预算的考核力度进行加大,加强对于奖惩措施的制定,使得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化,并且将其与员工的年终奖以及工资还有奖金进行挂钩,从而使其成为高校日常的考核指标之一。在绩效考评机制融合以后,如若资金的使用效率落实的好,员工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并对于工作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重视;如果落实的不好,对于职工进行处罚,严重时甚至会追究员工的法律责任,这就使得员工更加注重自身的共协作效率,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合理性,从而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使得当前的情况得以改变,进一步实现资金的使用效益得以提高。

(四)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得以发展,这也就使的高校中存在的一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得以暴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也得以凸显出来。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存在的问题进行着手,合理的对于资源进行规划,从而提升其利用效率以及配置的效率,从而将资金浪费的这一现象降到最小化。并且在这一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将重点放在积极组织收入上,进一步的对于办学渠道进行拓宽,增多资金的来源,使得教学中的设施得以更新,减少教学中的矛盾,同时不断的将审核的手续进行严格化,加强批准的要求,严格的将财务预算进行控制,超出预算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并总结经验,减少这一情况在今后预算过程中的发展,并且在每月月末及时的将预算内容以及执行情况向上级以及本级进行公示,增强预算以及执行的透明化,并且不断的对于资源进行整合,加强资金的支出结构进一步科学化。报销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标准的严格化,增强对于手续严格要求,从而防止虚假报销的情况发展,从而为节约型校园的建立做出贡献。

五、结语

结合本文以上所述可知,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对于预算的管理,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经济的不断进步,政府对于高校发展的投入进一步增多,有效的促进了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资金划拨过多就造成了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于这一现象的重视以及改善,绩效预算作为一种预算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于高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将这一种方式进行融合与应用,从而使得预算的管理进一步合理化,并且和高校中的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于预算的重视,从而使得高校财务管理预算水平不断的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彦秋.浅谈如何加强高校收费票据档案管理[j].现代交际,,(7).

[4]赵忆.对高校财务票据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5,(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