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对思维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怎样打造一个生动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总结?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一
20xx年的春节就要来了,过年可是我们小孩最盼望的。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着火红的对联呢!当然,我家也一样的。
春节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卫生、买年货、蒸年糕、贴对联。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很高兴。一切准备就绪了,春节悄悄地来了。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可高兴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被鞭炮声吵醒了。呀,该起床了,我赶紧穿上妈妈买的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过年好,身体健康,爷爷奶奶高兴极了,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同时也祝愿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我们一起吃了香喷喷的饺子。吃完饺子后,我和爸爸妈妈去邻居家拜年,送去我们的新年祝福。
大年初二开始,我跟着爸爸妈妈走亲访友,大人们在一起互相问候、祝福,有说有笑、我们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各种游戏,气氛很融洽。看到大家脸上写满了笑容,我也很高兴,要是每日都这样的话该多好呀!
过年真好!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二
周四是大年三十,我们全家到酒店去吃团圆饭,到酒店我听到奶奶说:“今天的除夕夜,菜色丰盛。”我问妈妈什么是除夕,妈妈解释:“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春联。”
吃完团圆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红包妈妈解释说:“派”红包“是中国人新年的一种习俗,中国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今年的大年三十我知道了什么是除夕夜、除夕夜为什么要吃团圆饭和除夕夜为什么要给红包!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三
今天是一月二十二日,也就是我们家吃年饭的日子。
爸爸跟我说:“待会儿客人来了,要叫人呀!”因为我自己比较内相,家里来了客人来了,我总是做着爱理不理的样子。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突然扑来,我一开门,噢,原来是姑姑呀,她带着她的女儿来了。
人到齐了,奶奶把菜揣到桌子上放下。吃饭的时候,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叫“词语接龙”。第一个人说的词是子女,第二个人接的是女儿。轮到我了,我上一个说的是饼干,我心里好紧张,可是我一紧张又说不出来。我们玩游戏有一个规定词要在10秒钟之内回答出来。我忽然听见:“时间到。”我姑姑、婶婶、舅舅、爸爸、妈妈。都要我出局,可是我不甘心,我只好硬着皮头出局。
吃完了饭,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诗令我回想起了那个阴沉沉的一天。
“嘀嘀”耳边似乎回响着嘈杂的汽车鸣笛声。我困倦地睁开眼,昨晚为了赶快把作业都写完,到了很晚才睡下。我眼前一片迷茫,恍若置身于梦境之中。这时,母亲摇了摇我的肩膀,我才清醒过来,并想起今天的清明祭拜。
窗外,朦朦胧胧的山脉已渐渐褪去缭绕的白雾,而祖先的长眠之地也已不远了。
不一会儿,便到了目的地。车子是停在山路上的一个小平台那儿。因为祖坟在山上,所以接下来的路都得靠我们的腿,一步步地走了。穿过树丛,沿着小径,爬啊爬,终于到了目的地。这是个好地方,正对着一片开阔的景色,风从对面的山那儿带来消息,带到这儿,让姥太太不至于太寂寞。我按着母亲的意思,先将青团子、香蕉、苹果等东西恭恭敬敬地摆上小台子,又将香点上,然后跪在坟前,规规矩矩地磕了几个头。抬头时瞥见墓碑上的字,不禁想起了小时太姥姥对我的好。至此,我的眼眶模糊了。
太姥姥住在木渎,平日里的来往交通不便,所以也就一年去个几次的。幼时,太姥姥总是教育我们这些小辈,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这让我忍不住想起那位一心为国的介子推。他的种种行迹既造就了寒食与清明这两个传统节日,又将那珍贵的精神文化流传了下来。
还记得,小学时的春游,就是在清明节的前后。 春游那一天,第一个去的地方必定是烈士陵园。我们在那高大的石碑前放下小白花,从而领悟到、感受到那深深的爱国之情。
清明啊清明,我们将思念遥寄先人,而先人也将他们的谆谆教诲赐予我们。
清明是一条缎带,一端生,一端死,阴阳两隔,却又传递着深深的爱。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五
周六是春节,我们的春节很特别,春节大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我们还要大扫除。
我们就开始贴对联。到了晚上,我们还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人睡觉。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生日也不绝。
到了第二天,家家户户都要串门、走亲戚、吃好吃的,要压岁钱,每到这一天,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大街上到处都是彩旗,到处倒挂着红灯笼……对与小孩们来说最有趣的当然是要压岁钱。
在晚上,可以坐在院子里,观看烟花,听着放炮的声音,那叫一个美。女孩子们喜欢放那些小型烟火,在晚上显出一亮一亮的特别美丽,它们亮着的话就可以画画呢!
男孩子们喜欢放炮拿着炮向远处一扔,吓那些胆小的女孩子们。女孩子们一看到有炮飞过来就惊叫的四处逃走,就像一群小羊遇到了大灰狼,急得慌忙逃到四处。
听了我们这里的春节,你觉得好么?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六
周六过年的时候,我兴奋地六点不到就醒来了,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过了一会儿,我看见爸爸偷偷摸摸的起床,悄悄的地走了出去。过不多久,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这才知道爸爸是出门点了,但是爸爸却不声不响的,我心中大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爸爸到底在干什么呢?我穿起衣服,走了出去哦,爸爸原来去点香了。爸爸看见我来了让我去拿点火的引子,再来和他一起一点香。
开始点了。爸爸一手拿着用来引火的引子,一手拿着火机,工作了起来他先把引子塞到了香最上面的一个小洞里,用打火机点燃,然后爸爸一直对着那个小洞吹呀吹呀,不一会儿,香就点着了爸爸看见我看得十分专心,觉得我已经会点香了,便把点第二根香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当然义不容辞,我模仿着爸爸的样子,把引线塞进小洞里用打火机点燃然后使劲的吹呀吹呀吹呀吹呀吹但奇怪的是香并没有点燃。这时爸爸说:“燃不起来是因为你的引子没有塞紧。”我照着爸爸的话做了一遍,果然着了。我高兴的大叫我会点香了!
后来我才知道香是用来祝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的,在这里,我也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七
东阳人过,十一月底时就开始了。金华的火腿举世闻名,但是最好的金华火腿出自东阳,所以东阳家家户户过年前都要杀年猪,腌火腿。十一月初,家家户户把猪肉撒上盐,放在大缸里面腌,大缸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腌大约一个月左右,这个过程中还要撒六、七次盐巴,不然会不够味。腊月初,家家户户把腌好火腿挂到太阳底下晒,待肉中的水分蒸发了,盐把腥味除去了,火腿就腌好了。
家家户户在做腌火腿时,还要做冻米糖。在腊月十五这天,东阳人们把蒸好的糯米放硬,用手揉团块,将其揉散,放到太阳下晒干。晒完后把糯米放到锅里炸,要炸的很脆,不然就不好吃了。炸完后把糯米和糖浆均匀搅拌,可以加些干果,这样吃起来会很香。当混合物晾干后,冻米糖就做好了。
在过年前几天,大人们都到商店里买各种红色的对联、挂饰,好在年三十那天贴在门上。
年三十那天,每个人都要洗头洗澡,好退去旧一年的霉气,迎来新的一年。洗完澡的人才有资格贴对联,因为对联在新的一年都要贴在家门口的,要干干净净,才防止恶魔鬼怪进家。下午,家家户户都在做年菜,街上几乎没人,全部人都在家中做着各自的任务。晚上,家家灯火通明,一家老小都坐在电视前看春晚,一起包饺子。鞭炮声也日夜不绝。
正月初一早晨,许多人都要去扫墓,要对曾祖父、曾祖母,报平安,每个人都要点三根香。中午时,要去亲戚家拜年,他们会拿甜的茶水和两个煮鸡蛋来招待客人。
正月初五,街上到处都是“板凳龙”,人们用板凳把龙灯连起来,伴着鼓声走街闯巷,所到住处,锣鼓铿锵,爆竹胜屁啦啪啦。约有六个人舞着龙头和龙尾,中间有几十甚至几百人举着板凳舞龙身,旋转、跳跃、起伏,游动起来的龙活灵活现。在夜里舞龙,点燃蜡烛,一条条彩龙栩栩如生、熠熠生辉。这龙一舞就舞十天,在元宵节那天,元宵节时才算结束。
总是过的那么快,一眨眼,就过去了。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八
春节里,有很多高兴的事,数不胜数。可是我最喜欢的事,不是放炮、不是吃饺子,而是堆雪人!
记得大约是二零零八年,那年的冬天非常冷,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雪,我一听高兴极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一咕噜爬起来就向窗外看去。哇!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区里白雪皑皑,就像盖上了一层洁白的棉被。“爸爸带我下去玩吧。”爸爸说:“好的,可是你可要把自己包好哦!”我欣喜若狂,在妈妈的帮助下穿上棉衣、棉裤、戴上帽子、手套、围巾。跟着爸爸下了楼。
来到楼下,我们在一片还没有人踩过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欢乐的脚印。
我们打了一会儿雪仗后,我的手套,棉裤都被弄湿了。
爸爸一看说:“这样不行,你会生病的。
”可是我还没有堆雪人呢。
我嘟起了嘴巴。
爸爸这时提议:“我们把雪人请到我们家阳台上,好吗?”一听这话我高兴多了。
上了楼后,爸爸从家里拿了一个红色大大的塑料桶下楼提雪,妈妈给我换上干净的衣裤。
爸爸提着红桶来回三次就给阳台上提了一大堆的雪。
我和爸爸先把一大部分雪用手拍成一个比较结实的雪堆,爸爸在拍的过程中还给雪里加了一点水,他告诉我:“这样这个雪堆才能结实。
”做好雪人的身体,我们用剩下的雪团成一个圆圆的球,来做雪人的头,把头安好后。
妈妈切下两块橙子皮给雪人做眼睛,又找到一要绿辣椒给雪人做鼻子,然后用剪刀剪了一个细长的橙子皮给雪人做嘴巴。
我找了两个红色的小球给雪人做扣子。
可是看看雪人,好像还是少点什么,我拿来一条红围巾给它围上。
用一个给它做帽子。
我的雪人堆好了,它真漂亮。
它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它拍了好几张合影呢。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九
东阳人过新春佳节,十一月底时就开始了。金华的火腿举世闻名,但是最好的金华火腿出自东阳,所以东阳家家户户过年前都要杀年猪,腌火腿。十一月初,家家户户把猪肉撒上盐,放在大缸里面腌,大缸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腌大约一个月左右,这个过程中还要撒六、七次盐巴,不然会不够味。腊月初,家家户户把腌好火腿挂到太阳底下晒,待肉中的水分蒸发了,盐把腥味除去了,火腿就腌好了。
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在做腌火腿时,还要做冻米糖。在腊月十五这天,东阳人们把蒸好的糯米放硬,用手揉团块,将其揉散,放到太阳下晒干。晒完后把糯米放到锅里炸,要炸的很脆,不然就不好吃了。炸完后把糯米和糖浆均匀搅拌,可以加些干果,这样吃起来会很香。当混合物晾干后,冻米糖就做好了。
在过年前几天,家里的大人们都到商店里买各种红色的对联、挂饰,好在除夕那天贴在门上。
除夕那天,每个人都要洗头洗澡,好退去旧一年的霉气,迎来新的一年。洗完澡的人才有资格贴对联,因为对联在新的一年都要贴在家门口的,要干干净净,才防止恶魔鬼怪进家。下午,家家户户都在做年菜,街上几乎没人,全部人都在家中做着各自的任务。晚上,家家灯火通明,一家老小都坐在电视前看春晚,一起包饺子。鞭炮声也日夜不绝。
正月初一早晨,许多人都要去扫墓,要对曾祖父、曾祖母,报平安,每个人都要点三根香。中午时,要去亲戚家拜年,他们会拿甜的茶水和两个煮鸡蛋来招待客人。
正月初五,街上到处都是板凳龙,人们用板凳把龙灯连起来,伴着鼓声走街闯巷,所到住处,锣鼓铿锵,爆竹胜屁啦啪啦。约有六个人舞着龙头和龙尾,中间有几十甚至几百人举着板凳舞龙身,旋转、跳跃、起伏,游动起来的龙活灵活现。在夜里舞龙,点燃蜡烛,一条条彩龙栩栩如生、熠熠生辉。这龙一舞就舞十天,在元宵节那天,正月十五时才算结束。
新春佳节总是过的那么快,一眨眼,就过去了。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街上传来了孩子们背诵《元日》的声音。你猜,今天是什么节?当然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过春节吗?下面有几个境头,你们看看就明白了。
镜头一
春节的前三天,爸爸从外地赶了回来,说是放下了手头上的一切工作,特别想我们了,于是就赶回来了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姐姐也从学校赶回来了,我们一家终于团聚啦!
镜头二
爸爸从外地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给我们当作新年礼物,妈妈说,“我在饺子里放了硬币谁吃到了,谁就有200元的压岁钱,没吃到的,可只有50元哟!”结果,姐姐吃到了,姐姐可真幸运啊!我在心里想:“明年春节我一定要吃到这个幸运的饺子!”
镜头三
看春晚时,爸爸给我和姐姐说了关于春节放鞭炮的故事:“在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常在春节伤害老百姓,很多人都逃走子,只剩下两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和老奶奶。老奶奶劝老爷爷:“你看人家都走了,我们也走吧!”“不能走,只有把‘年’消灭大家伙才能过上好的生活!”老爷爷说。老奶奶听了,不再理老爷爷。这一天,又是春节,老奶奶已经睡了,老爷爷在门口燃放爆竹,‘年’一听,吓得混身颤料,赶忙跑走了,再也不祸害老百姓了。”
这就是我们家春节的趣事,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春节了吧!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十一
过年过年,回老家过年。这个寒假,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绚丽的春节。
除夕,我、弟弟还有爸爸准备放烟花喽!
我先拿出可爱的小蘑菇烟花,爸爸把它点燃。哇!真美啊!点点烟火就像一条条迷你小鱼,从水面跳出去又蹦回来……在水面上蹦来跳去地玩耍,真是有趣极了!这点点烟火,又像一朵金黄色的“烟火花”尽情绽放,向四处伸出它那灿烂无比的“花瓣手”。
咦?这儿怎么有叫电光花的烟火呢?“爸爸,电光花,是不是要用电才能让它‘开放’呢?”“不是,你看好了。”老爸二话不说,抽出一根电光花的“花苗”便用打火机点燃了它。嘿!没想到这小小的“花苗”竟然可以变出这样的形状来,就跟一根大型的棒棒糖差不多,又细又短的烟火线,像千万只小巧的手臂一般挥舞着。我两手拿着两支电光花,跳起了“电光舞”。跳着跳着,我的余光看见老爸正往地上插着“电光花苗”,他这是要干嘛呢?哦!原来他是想让电光花在地面上一个接一个地“开放”呀!“种”完了“花苗”,我帮着爸爸一起点火,果不其然,电光花们就挨个排着队,接二连三地跳起舞来,美极了!这真是我玩过的最好玩最有趣最漂亮的烟花啦!
放完烟花,我们就进屋看春晚去了,今年的春晚会是什么样的呢?太让人期待了。
同学们,祝你们新年快乐!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得到更优秀的成绩,得到更多认同、赞赏、表扬、鼓励和支持!一起加油吧!
春节的周记100字篇十二
周二,妈妈,要去外婆家你自己去,我还要看书呢!妈妈摇摇头说:难怪老人们总说喂大猪还能宰,养外孙去不来。我顿时脸红了,是呀!外婆,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小时候经常去外婆家,长大了就不喜欢去了,现在想想已经半年没有到外婆家了。
我嘟起小嘴跟着妈妈到外婆家去。一进巷子,我就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佝偻着背,坐在椅子上择菜,那是外婆吗?她头发怎么突然白那么多?我轻轻地问,妈妈默不作声。走近一看,外婆老了许多,早些时候的乌黑短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一双大眼睛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一双粗糙的手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我怔住了,小时候常常跟在外婆后面转,与外婆形影不离,经常说些外婆,长大了,我要保护你的豪言壮语,而此时的外婆看起来有点陌生。
外婆!我轻轻地叫,外婆朝我点点头,笑了,说:你来了!快来看看,这是外婆在院子里自己种的菜。我使劲点点头,说:外婆,我知道,我经常吃您种的菜,还有你送的那些土鸡蛋,可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