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精选10篇)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3 11:19:05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精选10篇)
    小编:念青松

传记是记述一个人一生经历和成就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注意总结的时效性,及时做出总结以保持准确性。这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一

总书记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孙政才书记强调“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的筋骨”。

第一,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是顺应发展大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历史经验证明,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近现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英国、美国以及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无不以强大的工业作支撑。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沿海地区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苏州、温州、宁波,还是珠江三角洲沿线的深圳、东莞、珠海等地,能够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走在前列,主要就是依靠工业的率先腾飞。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既是历史规律,也是发展大势。

第二,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是贯彻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渝东南特色经济走廊的具体实践。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重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载体和平台,也是全市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路径选择。从功能定位看,市委、市政府将**定位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的重点开发区”,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着力打造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生态保护是基础、是责任,重点开发是关键、是方向,要求我们既要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又要围绕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可持续的特色生态工业。从现实基础看,我区“一园多组团”工业发展平台基本形成,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工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区内要素资源齐备,水资源丰富,土地按需供应,国电和乌电两张电网确保低廉的电力保障,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加上职教基地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为发展工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三,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是做大经济总量、建设中心城市的有效载体。建设渝东南中心城市、武陵山地区重要经济中心是我区“十三五”重要战略目标。一般来讲,中心城市需具备三个因素:一是拥有比较发达的经济实力,二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城镇人口,三是拥有相当的经济吸引范围。我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02.55亿元,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武陵山区恩施、吉首、铜仁比,甚至在渝东南也没有绝对优势。对照渝东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的定位,我们只能赶前、不能落后。按照工业聚集城市人口的一般规律,只要我们把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建设好,以2020年达到450亿工业总产值目标算,就会提供约5万人的就业岗位和带动约6万人口从事为工业服务的相关行业,也就是如果我们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则会有11万新增人口聚集到**城区,中心城市的建成区规模就能得以实现。

第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是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要坚持“百姓共享成果”,重点是要推进城乡统筹。我区有农业人口30.48万人,城乡统筹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解决“三农”问题,功夫要用在“农”外,必须用发展工业的路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做大工业经济这块“蛋糕”,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工业发展壮大了,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大,通过工业企业把农产品转变成工业品,延长产业链条,可有效解决农产品卖出难的问题,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工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城乡富余人员,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社会民生事业的刚性支出提供坚实保障,可以带动农村发展、民生改善和百业兴旺。

总之,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关乎民计民生,关系发展大局。

二、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准确把握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三五”是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提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建区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不断探索完善加快工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工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但是,我区工业无论是在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还是发展速度方面,绝对优势还没有形成。特别是还存在园区发展步伐不够快,融资筹资办法不够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比较粗放,部分企业生产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产业优势不明显,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受到不同程度制约等问题。

区委三届八次全会经过认真调研、反复研讨,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时期继续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未来五年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大举措。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既是对区委历届班子工作思路的延续,也是认真考量了**的现实区情、未来发展动力和百姓的期盼提出来的。过去,我们通过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壮大工业发展平台,推动工业产业发展,做大工业经济规模。过去的工业强区是一种做大工业经济的发展手段、方式方法,我们也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工业园区实现了从无到有,工业企业实现了由少到多,工业经济规模由小到大,并基本构建起了五大工业产业体系。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就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多的是一种目标,也就是要在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之上,继续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过去的“强”,性质是动词,强调的是工作推动;现在的“强”,性质是形容词,强调的是工作效果。这个“强”,就是工业对全区经济贡献不断增强,在渝东南的经济首位度不断增强,在武陵山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让工业真正成为建中心、奔小康的强力支撑,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脊梁。这个“工业强区”,是一张名片。

“十三五”全区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培育知名品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工业“一肩挑两头”的重要作用,推动支柱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仓储、物流等园区公共配套设施,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变。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全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页岩气等新兴产业及配套企业,推进与发达地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五是坚持共享发展。

三、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全力推进“十三五”**工业大发展。

第一,规划建设三个产业园区,务实打造新的工业支柱。区委、区政府初步决定,在正阳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纺织服装、复合材料、环保产业三个园中园区。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顺应全国产业升级换代的大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突出集群发展的理念和企业运行空间集聚的思路;二是顺应市里的产业规划,把全市工业发展规划、两个生态发展区特色工业发展定位和我区工业基础、现状结合起来;三是顺应**的发展实际,突出在卷烟支柱工业基础上,谋划新的主导产业方向,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得失,扬长避短。三个园区的规划是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在产业方向、空间布局、园区开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深化,是打造工业新的产业支柱的积极思路,体现的是稳定烟支柱、快立新支柱。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全力抓好相关工作,进一步做好规划论证,尽快完成三个园区的文本规划和申报工作;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原则,抓紧研究开发建设模式;要加大已投产龙头企业的培育,加快已落地骨干项目的开工建设工作。今年,三个园区的规划、申报要完成,三个园区的空间开发要拉开,已入驻、落户在三个园区的骨干龙头项目要启动建设,已有意向的招商项目要抓紧跟踪,力争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三个产业园规划要成型、招商要成链、建设要露出端倪。

第二,抓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要全方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撬动工业经济的大发展。一是尽快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在落实好市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区发展实际,配套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切实做到增有效供给,去无效供给,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二是增加工业品有效供给。要对接全市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壮大我区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推进页岩气开发利用,培育环保等新兴产业。依托优质蚕茧原料延长从蚕茧初加工到服装生产的茧丝绸配套产业链,推进猕猴桃等生态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生态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体系。三是推进企业减负担降成本。

第三,抓好园区基础平台建设,推动工业集群发展。要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聚集、带动作用。一是拓展空间平台。按照“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努力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都市工业楼宇、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不同梯次的工业空间发展平台。二是强化园区建设。园区管委会既要做到精干高效,通过建立入园企业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实现“政务、商务、服务”三配套;在融资上探索多种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在开发上实行“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坚持“开发一片、成熟一片、再开发一片”,到2020年,园区规模拓展到20平方公里。三是优化产业布局。要按照“科学规划、集群发展”的思路,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鼓励支持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推动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度强、集约化水平高、突出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第四,抓好工业招商引资,外联内引塑造品牌。要坚持主攻大项目、引进好项目、发展新项目。一是按照“引龙头、带配套”和“抓配套、引龙头”的产业招商思路,招一批既满足产业梯度转移需要,与现有产业链相配套,又适合**现阶段发展需要,能弥补现有产业发展短板的项目,重点引进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二是坚持绿色环保的招商理念,引进培育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新兴绿色环保产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向绿色环保发展转变。三是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市内大型企业集团把产业延伸到**。围绕建成渝东南能源发展中心和物流储备中心,加快建成页岩气在燃气、燃料等领域的转化基地,引进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到**发展页岩气产业。

第五,抓好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工业发展动力。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政才书记讲:“重视创新,就是重视未来;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要坚持把创新融入到企业发展建设的各个环节。一要强化思路创新。要用创新的思维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企业服务,做到实干加巧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帮助企业家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建立适用、高效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出效益。二要强化技术创新。要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把人才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首要前提,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要强化品牌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在具备条件的企业中扶持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塑造核心品牌。

第六,抓好工业配套服务,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在能源保障上,要以构建“渝东南能源中心”为总目标,积极推进电力、天然气等生产要素项目建设。在土地保障上,要加大执法处理力度,对逾期不开工建设的项目将按有关规定收取闲置费,盘活有限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建立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实现“腾笼换鸟”;采取出让年限弹性机制的供地方式,鼓励建设、使用和租用标准厂房,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在政策保障上,要严格兑现“123”企业扶优扶强政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奖补政策。要积极搭建平台,加大银政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积极支持企业以债券、中期票据、融资租赁、上市等多渠道融资。引进和大力发展银行、保险、担保、小贷等各类金融机构,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在物流保障上,加快正阳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创新物流方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在人才保障上,相关单位要共同做好企业人才服务工作,定期调查摸底,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动态人才管理库,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

四、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为实现“工业强区”战略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建成渝东南工业核心集聚区和产业聚集中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面广、环节多、要求高、任务重。

第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工业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业强区战略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其指导和统筹的职能,积极加强对当前全区工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切实解决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区“四大家”领导要关心工业经济发展,帮助联系的企业、项目解决困难;涉工职能部门要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工业上,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确保工业强区建设的举措和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要优化工业发展机制。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搞好服务就是增强竞争力。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决心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各级各部门要为企业建设和生产经营开设“绿色通道”,积极“想办法、开绿灯、出政策”,尤其是对于个别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大力支持。二要进一步完善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123”企业扶优扶强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即将出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意见》,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意见,确保政策执行到位。三要完善联系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长效工作机制。要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加对企业的指导服务。

第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强化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坚决整治部门间推诿扯皮和“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切实为企业“松绑、让利”,尽力帮助企业解决交通运输、资金信贷等方面的困难。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二

8.53%。

2、五大产业合计完成情况、一、林竹产业28094.3万元,去年同期5.5%,二、生物医药合计11454.4万元,去年同期1.2%,三、食品制造10449.0万元,年同期9.4%,四、机械加工业3445.7万元,去年同期-15.7%,五、矿产精深加工25100.3万元,去年同期32.4%。五大产业合计完成78543.7万元,去年同期70571.8万元增长11.3%。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规模工业企业规模较小。至7月止我县68家规模工业均为小型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福建省明溪县南方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三明中诚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2家,多数企业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从总体的状况来看,我县规模工业企业相对较小。

不容乐观。

3、1-7月份新增规模企业5家,产值完成587.7万元,平均完成117.5万元,基本没达到预期的产值,而且停厂半停厂企业产值下降。

4、停产半停厂企业多:受市价格波动、以销定产、企业重组、电能耗高企业的影响最大,全县停产的企业有10家,分别是华联硅业,华辉硅业,泰和硅业,森美食品,鑫丰硅业,荣兴食品,利科生物,华龙化工,君安木业,鑫达树脂。

5、1-7月,12家企业亏损,明溪县水利电力实业总公司,福建明溪瑞海木业有限公司,明溪县鑫丰硅业有限公司,明溪县昌盛水泥熟料有限公司,福建宏源电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明溪县远泰煤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明溪县闽基水泥有限公司,福建省永榕电力集团(三明)发电有限公司明溪分公司,福建省明溪县供电有限公司,三明市闽中矿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格莱尔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三明市金溪木业有限公司。亏损总额达892.4万元。24家企业出现负增长,负增长30%以上企业10家,负增长20%以上企业3家。

6、新经济增长点的企业的产值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基本情况见附件(1)。

7、全县1-7月份除城关乡、雪峰镇、2008年经济普查自然进入5家规模企业外、分别是[泰和硅业、鑫丰硅业、荣兴食品、众星硅业、闽中矿业],其他乡镇均无新增规模企业。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和措施。

1、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控,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情况,作好协调服务工作,尽快使企业恢复生产。

使规模以下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进入规模企业;另一方面要对企业提出要求,创造条件进入规模企业。特别是生产能力达到规模企业的企业,督促企业建立、完善财务、统计制度。

3、鼓励企业开拓新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企业面临海外市场销售困难,盈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开工率下降。鼓励企业一方面应及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转变经营理念,努力寻求新的出口市场。鼓励外贸企业坚持“两条腿”走路,通过扩大内销等措施,积极应对当前危机,内外兼顾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4、优化发展环境上求突破:要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真功夫,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依据“最大限度支持、最大限度保护、最大限度变通、最大限度简化、最大限度放宽、最大限度减负”的原则,各乡镇、各部门都应该要有服务意识,积极深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深入研究利用好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找准结合点,搞好项目对接,落实扶持措施,确保企业平稳发展,增加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5、强化工业经济的运行监测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各企业经济运行的动态。随时监测重大问题,突发问题,既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政策支撑,又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跟踪掌握宏观经济动态,及时为企业提供有关行业、市场等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早采取措施应对。另一方面,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行排队和归类,按照一个行业一套办法,一个企业一套措施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扭转上半年亏损不利局面,努力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6、加强领导,确保目标任务分解落到实处。各乡镇、部门应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工业工作的部署,结合实际,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明确责任,提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的对策和措施,切实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7、强化服务,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加强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抓好新增长点项目的落实,增强后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企业产品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注重循环经济发展,切实实现提质、降耗、增效:加强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实际解决困难。

8、下半年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力争规模企福建明溪中硅科技有限分司、钰岩石材料加工厂、隆兴燃气有限公司。明溪县海天蓝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明溪县双丰木制品有限公司、福建省明溪生威有限公司、恒香茶油开发有限公司、闽笙竹业有限公司、鹏辉公司(原鑫辉塑料)、三明华越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福建安野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清山竹业有限公司、兆丰竹木工艺有限公司,紫杉园生物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工业行列。抓好新经济增长点企业的运行情况,使下半年的产值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全县的产值有所提高。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三

同志们:

我们今天的大会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省政府和省属有关部门以及我们各兄弟地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杜局长、王省长等领导亲临大会指导,并把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授牌给我们,这是海洋旅游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喜事,充分表明了国家旅游局、省政府对我们群岛新区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全力扶持,我们深感振奋和鼓舞。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一百万人民向国家旅游局、省政府,向杜局长、王省长以及出席今天大会的省属各有关部门领导和兄弟地市县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县(区)和部门、企业代表作了表态发言,等一下,杜局长和王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市要认真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好两位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几方面意见:

在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下,去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旅游业未来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去年12月,国家旅游局确定和成都、秦皇岛、张家界四个城市为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标志着的旅游综合改革工作已经上升为全省和国家战略。我们要充分领悟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进一步提高建设国家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信心和决心,并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第一,这是加快群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次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国家“”规划纲要,提出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重点推进包括群岛新区在内的区域发展。建设群岛新区,就是要通过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推进海洋旅游业改革发展,是建设群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旅游业是的重要海洋产业,围绕群岛新区大局,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努力在海洋海岛旅游的体制机制、产品创新、服务管理等方面实行先行先试,通过旅游领域的改革来促进群岛新区的全面改革工作,加快群岛新区建设。第二,这是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唯一的群岛型旅游城市,发展海洋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在发展基础、市场潜力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条件。推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既是推进海洋旅游新一轮发展的迫切要求,更竖家和省在海洋海岛旅游方面的综合改革试验。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和海洋海岛旅游这一工作主线,把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作为新一轮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适应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特征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我省、我国海洋旅游业作出积极的探索。第三,这是推进全市海洋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海洋旅游业成效明显。20xx年,全市接待游客2139万人次,同比增长22.0%;实现旅游总收入142.0亿元,增长21.9%。但是,从当前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来看,海洋旅游业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建设国家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我们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创造了广阔的平台。总之,我市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建设国家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把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群岛新区为主导,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努力把群岛打造成为我国海洋海岛旅游的示范基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要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要科学谋划旅游产业布局,尤其是重点功能区和重点景区建设,要聘请全国乃至国际顶层的机构和专家,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形成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普陀山的辐射功能,全力打造朱家尖自在岛,加快发展海岛生态高尔夫、游艇俱乐部、海钓、海滨度假酒店、海景度假房产、国际邮轮码头为核心的新业态项目。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现代渔农业、特色工业以及会展、商贸、健康、教育、体育等融合发展,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要强化海洋旅游要素保障。以创建国家级海洋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不断探索海洋旅游国际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引入国际化服务标准,探索制定滨海浴场、海钓、游艇、禅修等海洋旅游新业态新标准,为完善国家海洋旅游服务标准先行先试。逐步构建与旅游综合改革相适应的行业管理体系、旅游目的地信息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电子金融、电子签证、电子票务、电子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实现旅游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结合的城市特点、旅游特色,提升城市旅游主题品牌,增强海洋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集中打造“群岛”整体旅游形象品牌。统一实施群岛旅游形象vi系统。充分借助旅游试验区建设进行品牌营销,进一步深化创意营销、节庆营销和区域营销,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旅游。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岛和生态旅游示范区,科学制定景区保护制度,实行旅游景区“轮休”、“限流”制度,积极推进低碳绿色旅游产品开发。根据生态承载、交通承载和游客心理承载等因素,对普陀山等重点景区实行游客最高流量限制,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景区。要争取实行更加开放的旅游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谋求政策突破,扩大产业开放范围,实施旅游目的地国际化战略。探索争取邮轮旅游和旅行社团队落地签证,积极争取在普陀朱家尖等合适区域设立免税商店和保税旅游小商品交易区或对台商品交易区,研究探索国际游客购物离岛退税政策。争取普陀山机场开展国际旅游包机业务和私人通用航空业务。争取开放水上飞机等岛际低空航线。要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和市旅游委员会职能,组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办事机构。积极探索整合涉旅部门的相关职能,建立统一高效的旅游投诉、咨询服务平台。运用市场机制,整合规范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其自律、自强作用。加快旅游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试验区建设,推进旅游融资渠道多元化。

我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的整体部署,在国家和省旅游局的指导支持下,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加快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改革起好示范、积累经验。要强化统筹,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市里将成立由市领导担任的领导小组,负责改革试点的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城市和旅游试验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相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大旅游”、“大产业”的观念,主动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努力形成领导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强化管理,确保目标任务到位。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督查问责等抓落实机制,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涉旅部门间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激励机制、情况通报反馈等工作机制,加强联系,及时沟通,共同推动工作开展。市旅游委员会要认真履行职能,提升对旅游产业的宏观管理能力和对旅游行业的微观管理能力。要强化保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梳理关于旅游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与国家、省相关部委的工作对接和联系,在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对创建工作各类事项和相关政策逐步加以突破,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争取更大力度的支持。要加大对旅游改革和发展的投入,建立健全旅游投融资平台,综合运用产业投融资等多种投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投入。深化国有旅游企业改革,盘活现存国有资产。要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旅游业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旅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海内外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同志们,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群岛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的重大机遇,也是一项重大责任。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的关怀、支持下,进一步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海洋旅游新局面,为建设群岛新区作出我们积极的努力。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四

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选聘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更是一种成长的历练和成熟的考验;创先争优活动是大学生村官提素强能、带领农民学科技、学经营、学管理的有效载体,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干部,我们既要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此次活动中来,又要立足自身的实际,真抓实干的工作;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能力;在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树立坚强的党性原则,服从纪律,服从组织召唤,顾全大局;在工作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善于团结同志。在本次“创先争优促发展”活动中,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在农村基层的创先争优促发展活动中,我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争当优秀。

我会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搞好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严格落实上级党组织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好创先争优活动的相关制度办法;抓好先进典型的挖掘培养和宣传,带动更多的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到活动中来;作为大学生村干部,我首先会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以带领和带动群众致富、服务农民群众、维护农村稳定、促进本村经济发展的实绩,争当优秀,为创建先进党组织和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扎根基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我们虽说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对农村问题往往认识不深,很容易从书本出发,从书本中找答案,这就使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因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从农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第三、积极协助村党组织做好创先争优各项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真正促进本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创先争优促发展活动中,应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带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做到虚心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做到在干中学,学中干,争做勤学善用、勇于创新的模范。

二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我们处在农村基层最一线,最根本就是要做到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俯下身子,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掌握村情民意,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急;同时还要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力所能及地为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与广大党员共同努力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密切同群众的关系。

三是发扬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争创佳绩的最好诠释。我会牢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教诲,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弘扬正气,做好干部群众的表率;同时要充分发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本着对群众和组织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极强烈的责任感尽职尽责,真正做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才智。

四是做好带头致富的领头羊。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作为农村发展的骨干力量,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强村富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会与村两委干部因地制宜的探讨村庄发展之路和兴村富民新方法,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信心;同时要学习借鉴先进典型,从看先进村的发展和学优秀农村带头人的经验,结合本村实际,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

单和平凡,但我认为,只要怀着一颗服务的心、一颗奉献的心把这些事情干好了,也就不简单不平凡了。围绕“创先争优促发展”的主题,我会一直发扬这种精神,真正做到“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把提高服务质量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行动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__村的新农村事业添砖加瓦,同时更好的体现新时期大学生村干部的人生价值!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五

就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是月初就安排的,因为县委把9月份定为了工业经济发展推进月,魏书记专门主持召开了两次大型座谈会,总结工作经验,探讨发展思路,为明年也为十二五做计划、做准备。这样的大事自然少不了我们政协参与,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更何况工业强县是县委既定的发展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我县相当长一段时期不变的中心,也就是说为工业经济发展建言出力没有先后,没有终点。

这次活动虽然稍微迟了一些,但又显得更有意义,可谓一举三得:一是了解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二是了解委员提案办理情况;三是同迎中秋共贺佳节。

刚才我们共同看了几个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下面请朱局长把委员提案的办理情况通报一下。

下面进行座谈讨论,请大家结合朱局长介绍的情况和对工业经济的了解进行发言。(提案委员先说)。

时间关系,发言就到这里。有什么想法待会还能交流。

整个来说,这次活动组织的比较不错,大家一路看一路议,企业发展形势好,进才同志汇报得好,大家发言也很到位,兴致很高,情绪饱满,可谓是佳节逢君长精神,老友如宾话不尽。我也很有感触,也简单谈点看法:

关于对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看法。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工信局在规定时间内把5件提案全部办复,提案涉及的问题经过认真办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些未完全采信的意见建议也作了实事求是的解释。应当说,工信局对政协委员提案给予了高度重视,办理方案是可行的,办理过程是公开的,办理结果委员是满意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协也代表提案委员,向工信局勤恳、精干、高效的办理工作表示由衷地感谢,并向为办理提案付出辛劳的干部职工表示诚挚地慰问!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工信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大多数企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五大支柱产业明显走强。但是,工业经济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没有根本转变,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问题没有根本转变,企业融资难、工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本转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破解办法,是我们每一个都应该思考,也都在思考的问题。我想起码要突出几个重点: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

我县的五个支柱产业只是产业群体,而且是小群体,不仅没有产业链条,关联度不高,而且彼此竞争非常激烈。这就要求,在招引符合产业导向的新企业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相关企业进行重组,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鼓励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产业水平,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二是推进企业上市。

做大企业、组建集团,必须进行资本扩张,走上市路子。这也是解决融资难、项目开发难的最佳途径。据我所知,我县有几家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准备逐步上市。这就要求工信局多提供一些信息和样板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彻底解决财务不透明、不公开问题,希望加大力度,早日实现突破。

三是加强人才培育。

县里提出围绕六个培育做文章,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培育企业家队伍,也就是人才培育。无论是招商引资、企业管理、技术研发,还是项目储备、市场营销、重组上市,都需要人才,需要高级人才。就我县的实际,人才一时可以引进来、请进来,但留下来就困难了,关键还是要培育本土人才,让我们的企业老板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让我们的企业员工都成为技术能手。在这方面,邱保文已作出了示范,工信局要多加引导,争取多出几个邱保文。

四是切实创优环境。

优化环境是个老话题。环境立县与工业强县一道被列为全县发展的基本战略,县委政府也推出了大量举措,但**环境到底怎么样,根本问题在哪,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也就不再多说。不过我想,我们大家还是要恒下心来,共同为环境立县出谋划策,力争使这个基本战略成为现实,成为推动工业强县的催化剂。

最后,希望我们的政协委员积极行动起来,利用各自专长,发挥各自优势,更加积极地为推进**工业经济腾飞建言出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借这个机会,向在座各位,也向您们的家人和亲友及员工致一声问候,说一声平安,道一句祝福。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六

同志们:

今天,这次全市工业工作会议是继市第十二次党会之后召开的全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事关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贯彻全省经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十二次党会精神,全面总结20xx年全市工业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今年工业信息化工作任务。刚才,有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介绍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会议还印发了材料,典型经验各有特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侯军同志代表市政府就今年的工业发展目标、节能目标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状;代表市政府作了很好的讲话,客观总结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实事求是,对聊城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特别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矛盾作了深刻分析,并就如何做好今年工业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讲得很深刻,符合中央和省里的要求,更符合聊城实际,我完全赞成。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工业工作高度重视,对一系列重大决策进行了研究。下面,就全市工业工作,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

(一)实施工业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多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和坚持发展工业,发展工业是聊城由欠发达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根本出路,是改变聊城贫困面貌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一个地方要走向现代化,摆脱贫困落后,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聊城也不例外。经过多年努力,聊城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我市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跨上新台阶。20xx年聊城工业总量仅272亿元,在全省列第13位,近年来,我们抓项目,抓投入,抓招商,抓工业始终没有放松,经过这些年努力,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到了5200多亿元,翻了4番多,总量由13位上升到第7位,利税、利润的增幅名列山东省前茅。十年前,聊城工业化处于前期阶段,现在进入中期阶段,五六年前为中期阶段的前段,现在进入中期中段,在中期水平上大大缩小了与山东省的差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聊城经济总量上了千亿台阶,效益总量达到百亿规模,全市生产总值1905亿元,银行存款过千亿,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财政收入近百亿,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投入113亿元,向上级争取资金103亿元,是多年来争取最好的一年,另外,粮食总产107。5亿斤。我们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名列前茅,社会稳定,大家精神状态积极向上。这样的好形势关键在于经济发展这个基础扎实稳定,经济基础稳定的关键在于工业这个主体取得了发展、取得了突破,支撑了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聊城的好形势主要的物质支撑是工业,从这个角度讲,工业战线上的同志们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工业战线的主体我们的企业家,为聊城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聊城工业化、工业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客观真实,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另外,从各县(市、区)的情况看,也是哪个地方工业搞得好、搞得快,在全市工作考核中就会取得好成绩,那里的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就好。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是关键支撑。茌平之所以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关键在于工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下一步,聊城、各县(市、区)能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还是取决于工业化、工业的发展。所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的、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聊城工业化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的目标,需要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要发展,但关键仍然是推进工业化,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就没有城市化的发展,就没有财政收入,就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社会化的分工,服务业的发展也没有支撑。解决农村问题,转移农民,增加就业,也是靠工业发展来解决。应该看到我们经济总量小,工业化进程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问题,所以工业化仍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仍是聊城加快发展的关键和支柱,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

(三)聊城加快工业化进程既面临挑战、更面临难得的机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聊城来说,在各种情况下都要看到机遇,要积极利用欧美经济发生的变化,寻找机遇,引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开展多方面合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战略基点,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快推进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等等,这一系列举措为我市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特别是中央和省强调,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人才、资金等要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并实施结构性减税,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这很契合聊城实际,对我市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很好的利好政策。从周边发展情况看,我们也必须更好更快地发展。去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虽然提升了4个位次,但与毗邻的兄弟市相比,领先幅度并不大(仅比德州、济南、威海、滨州高出100亿到300亿),而且各兄弟市发展的势头都很猛,我们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在全省的位次还不扎实,稍微一放松,就有可能被落在后面。要想赶超标兵、领先追兵,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付出艰苦努力。从我市自身情况看,我们已基本形成有色金属、精细化工、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一批符合国家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项目陆续竣工投产,我市已步入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发展速度、效益、后劲及企业家精神状态明显提升。一些大企业不仅在全省、而且在全国都有竞争力。有些企业不但有全国眼光,还放眼全球。信发集团在广西、山西、新疆都有投资,大约掌握了全国一半的铝土矿资源,还向斐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投资,扩大原料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完成铝土矿资源配置。我们有一批有雄心、有战略、有能力的企业家,还有一批技术好、潜力大、有成长空间的中小企业。聊城加快工业化的宏观条件、微观条件、人才条件都已具备,关键在于我们要很好地谋划、很好地组织、很好地落实。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这些重大机遇,扎实利用好中央和省各项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我市工业经济完全可以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

二、抓住关键,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

总的要求是,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工业化,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政府的部署来开展工作,一定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工作主线,立足聊城实际,务实求效。

(一)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与扩总量相结合,确保在量的增长上不动摇。这几年,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与扩总量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总量小是聊城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们在保总量上不能有丝毫动摇。质和量的关系是辩证的,没有质就没有量,没有量也无法谈质。所以,我们一定要统一认识,在聊城现阶段,没有量的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是空的。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争先进位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一年,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很关键。今年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强调一下:

一是明确发展的目标。今年,保量增长不动摇的目标是指工业增加值、增幅要继续保持在山东省上游,力争继续位列前三名。主营业务收入要保七争六。目前,位列第六位的临沂主营业务收入比我们多400多亿,我们要经过一年、两年,最多三年的努力,进入前六名,跻身我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工业利税总额也要继续增长,目前,全省有5个市的利税在500亿—600亿之间,德州596亿元,泰安579亿元,济南、济宁都是517亿元,聊城是504亿元。我们的增幅比济南、济宁高近20个百分点,我们经过努力赶超是大有希望的。

二是进一步拉开工业发展的框架。这几年,围绕工业发展,在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拉开框架上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初步的框架已经形成,即4455工程:围绕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我们在四大千亿产业园区定位、规划和发展思路上下了很大功夫,下一步要在明确目标、加强领导、理顺体制、狠抓落实上继续做工作;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聊城未来的竞争力所在,还有五大民营特色产业群体、50户龙头骨干企业。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将聊城发展的框架进一步拉开、拉大、拉好,蓄满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三是打牢项目建设的基础。发展工业是扎扎实实的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抓项目、抓投入,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今天在座的50户重点企业中,多数是有项目的,少数还没有研究确定新项目。对于企业、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没有活力、没有前途。上项目才会有成功、有前进,不上项目就会遇到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矛盾。我们有好多企业,项目接连不断,困难和问题不断解决,发展蒸蒸日上;一旦项目断了,各种矛盾、问题接踵而至,愈来愈难解决。我们每年都抓100个重点项目,这是我市工业在全省的位次逐渐提升的动力之一,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所以,狠抓项目不放松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最根本的成功经验。

四是抓好招商合作这个关键。这是扩总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企业要上项目、要发展,单靠自己的资金是不够的。信发集团发展到今天,成功之处就在于开放式发展。原来,信发上7000吨电解铝就已把企业的资金链绷得很紧,这就面临着合作发展问题。信发集团敢于走开放式的道路,敢于合资合作,和希望集团等企业实现了合作,迅速打开了发展局面。现在鲁西化工、阳谷祥光等发展迅速,都是开放式发展的企业。抓好招商、合作是实现企业发展、区域发展的关键。

五是破解发展的瓶颈因素。刚才人行也作了典型发言,金融部门尽最大努力支持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在帮助企业解决瓶颈问题上,我们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从土地部门讲,近年来争取的土地指标在全省大体排第三位。要解决发展的瓶颈因素,最主要的是增强主体意识。不管是发展、招商、上项目,主体意识很重要,谁的任务自己要独立完成。各县(市、区)、各企业都要增强这种意识,自己牵头解决所有问题。当然,市委、市政府各相关部门也一定会全力以赴帮助,我们一定要形成上下同心、企业部门齐努力的局面。

(二)坚持速度和质量相统一,把质的提高作为主攻方向。速度和质量既是相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我们保证量的增长、谋求速度提高,但我们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这是确保工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是5200多亿元,全省是十万多亿元,占全省的二十分之一,但是我们的效益还不高。如果我们的财政收入按全省的.二十分之一测算的话,就要达到173亿元,而实际上我们地方财政收入只有96。6亿,这就涉及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问题。我市当前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少,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在质的提高上实现突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围绕优势产业、优势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前年,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来聊城视察时,明确提出要在拉长产业链条上做文章、求突破。我们马上贯彻落实,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做了大量工作。四大千亿产业园区就是围绕着铝、铜等主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在铝产品上已取得初步成效,去年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多亿,今年,我们要在提高产品档次上狠下功夫,争取突破千亿大关。其他产业园区也都在积极拉长产业链条,从原料生产向精深加工的层次迈进,这是提高我市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也符合省委政府要求、符合聊城实际。

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我们设立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发展基金2500万、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基金3000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民营经济发展基金1000万、新产品研发基金1000万、服务业发展基金3000万。设立这些基金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也表明政府全力推动工业发展、推动产业调整振兴的决心。这些基金基数虽然不大,但要力求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些基金的使用,不是在年底单纯性地用于表彰,而是要在年初就拿出方案,谁搞得好就支持谁。今天我们在会上印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表,这很好。我们的许多基层干部、许多企业对新兴产业没有明确认识。我们鼓励企业、企业家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高度重视。目前,国家有政策、地方有支持、市场有需求,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谁就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总之,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这是优化结构的需要。

三是搞好新产品研发。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聊城整个工业经济质量效益能不能提高,关键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提升,关键在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能否提高。例如鑫亚公司,利用原来的技术生产一个产品,价值不过几十元,现在经过技术研发,达到欧四排放标准,产品升值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同样的产品,用料一样,就是技术含量不一样,效益大不一样。再如,烟台万华的发展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开放发展,一个是重视技术研发。这家企业曾因技术低、负担重、市场竞争力低等原因一度濒临破产,通过积极合资合作,致力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现在已成为拥有世界顶尖技术的企业。济南重汽的研发投入目前已接近300亿元,成功中标国庆阅兵用车。我市这样的企业还不多,下一步要加强这方面工作。

四是加大对智力和人才的投入。当前,聊城凡是搞得好的企业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对智力、知识和人才的投入,是企业发展最值得、收益最高的投入,我市的企业都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五是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在春节前我们安排了一项工作,对聊城所有企业进行摸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企业每亩地的投资、产值、地方财政贡献率、就业、万元gtp能耗、排放等进行统计,对企业、产业、行业以及县(市、区)的经济素质进行分析,厘清哪些企业、产业、行业投资产出效益高、财政贡献大、就业多、环保好。据此,要制定聊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如果用地多、排放多,没有多少税收和就业,我们就要下决心控制它的规模、控制它的发展。有的用地节省、就业和税收多,我们就重点支持,拿出有限的土地、资金等资源,重点向这部分企业投入。我市设立的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基金,对达不到全市效益指标平均数的企业,一律不予支持,最低门槛是全市平均水平,排放、能耗要低于平均水平,效益要高于平均水平。只有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对聊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予以支持,聊城的产业结构才会优化,效益才会提高,生态才会改善,聊城更好更快发展才能实现。

(三)坚持把中央、省里的政策与我市实际相结合,走出具有聊城特色的工业发展之路。我们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有新的突破,不要人云亦云。要领会中央、省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精神实质,科学分析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贯彻落实,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一是科学确立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各县(市、区)都要科学研究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原来我们一穷二白,萝卜快了不洗泥,有项目就上。现阶段,要有目的地研究培植区域性的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企业要研究发展主导产品,研发更新换代的产品。市里实施4455工程,建设千亿产业园区,就是打造未来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二是大力搞好园区建设。园区是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园区不行,聊城无望,园区的建设要提到重要日程。不管在规模上、基础设施上、项目管理上、管理体制上,园区都要有所创新、提高、发展,真正成为工业化的重要战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研究相关政策,下决心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发展活力,解决好社区问题、农民问题,最大限度地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下决心把民营经济搞上去。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现在,我市民营经济多是中小微型企业,将来很可能成为参天大树,一定要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从区域经济比较来看,聊城民营经济发展和有些市相比有一定差距,我们要取长补短,下决心立足实际,采取扎扎实实的办法,抓好民营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一定要抓好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我们要在发展中切实搞好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这是基础、是前提,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个别企业家认识没有完全到位,有点侥幸心理,这是不行的。企业家不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还肩负很大的社会责任,要主动带头做好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工作。姜大明省长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我们不要带血的gdp。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工作。

三、加强对工业工作的领导。

一是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工业发展,认真研究工业经济,整合力量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要增加投入。今年,市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增加,特别是对工业的投入大幅增加。县(市、区)财政也要加大投入,支持工业发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为工业发展、项目落地、项目建设搞好服务。下一步,结合民营经济发展,我们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叫响谁破坏聊城的发展环境,就先砸谁的饭碗口号,进一步加大治庸、治懒、治腐力度。

四是充分调动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聊城工业发展振兴,企业家们付出了艰苦努力。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企业家艰辛的创业历程。很多企业家注重社会责任,做了许多对民生有益的事情。企业家是工业化进程中最主要、最关键的精英,是聊城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各级领导都要关心、尊重、支持企业家,并要号召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他们。

五是严格督查、抓好落实。落实是关键。要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要加强工作推进的全程督查,确保各项部署落实到位。要在全市上下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聊城工业发展的活力。

最后,希望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全市上下特别是工业战线的同志们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为工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七

同志们:。

经过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我县工业经济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会议。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多,会上发言的领导多;会议参加对象也最具代表性,与工业经济工作有关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全市工业重镇发展竞赛活动有关乡镇党政一把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都到位了。

今年,县委、县政府特别加强了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力量,由我任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组长,7名县领导任副组长,有关文件即将下发。

这些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经济的高度重视,说明了县委、县政府对抓好工业经济的决心。

刚才,会议表彰了年工业经济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了在工业生产、提高工业运行管理水平方面作出贡献的有关企业,特别是重奖了在解决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上作出贡献的柏傲投资担保公司。副县长郑建勋传达了全省经贸工作会议和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年我县工业经济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今年工业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他几位县领导对工业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工作的目标、采取的措施都作了很好的发言,讲得都很到位,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挑大梁、打头阵、急行军、快提升,真正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一)突出工业是加快发展的需要。为什么对工业经济要特别重视呢?从现状看,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五大支柱产业完成的工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就业人员占全县工业企业就业岗位70%以上。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工业。从长远看,将乐有没有实力,有没有应有的位置,取决于工业经济有没有又好又快发展。所以说,工业是将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潜力所在、实力所在、希望所在,必须坚持突出工业、加强工业、突破工业。

(二)突出工业是增强我县实力的需要。所谓的实力,首先是财政要有实力。我县工业增加值仅占gdp的%,但提供的税收占%。从我县财政构架的支撑点来看,一条腿是工业,一条腿是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讲实力,首先是老百姓有没有钱,财政有没有钱,两个口袋没有钱,就没有实力可言;要使老百姓和财政的口袋鼓一点,财政实力能够强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工业;要实现富民强县,工业必须挑大梁、打头阵。所以说,突出工业是增强我县实力的需要。

(三)突出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今年中央号文件精神,讲的是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老百姓收入问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方面,发展第三产业也是一个方面,而工业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农民到外面打工,首先就是去工厂打工。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支持农村,就要靠工业,没有工业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说,突出工业是是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需要。

(四)突出工业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我们要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加强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就要依托工业的发展。没有工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就成问题,民生问题就难以解决。比如,解决低保问题,要从财政拿钱,就要靠工业。比如,城市居民和农民工在工厂里打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企业要提供相应的保障,这种保障是最有效的社会保障,也要靠工业。当然,其他产业也很重要,但工业是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必须靠经济的发展。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八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发展大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北海实际学习贯彻全区工业发展大会精神,认真近几年来特别是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以来发展工业的成功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北海工业发展的形势,组织和动员全市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加油鼓劲、乘势而上,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为北海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了开好这个会议,市委、市政府作了充分准备,开展了调查研究,进行了科学测算,出台了相关文件,筛选了一批重点项目,今天上午还组织大家集中参观了部分工业企业和项目,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贯彻落实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上是坚决的、行动上是积极的;对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思想上是重视的、谋划上是认真的。刚才,自治区工信委朱鼎朝副主任对加快北海工业发展讲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家斌同志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讲得都很好,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关于“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要求的实际行动,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步伐的重大决策,是北海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认清形势、凝聚共识,为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一,要深刻认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是北海的战略选择。一是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国内外许多发达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工业化的过程,没有工业的充分发展,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北海历史上曾经历三次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和短暂辉煌,却未能实现持久繁荣,根本原因就是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二是从北海近年来的实践来看,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有效追赶发达地区的必由之路。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认真进行了“工业化补课”,实现了工业跨越发展,明显增强了产业支撑,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发展内生力不足的问题,走出了一条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以跨越发展追赶发达地区的路子。成功的探索实践,让我们尝到了抓工业的甜头。我们要乘势而上,进一步把工业做大做强,为北海持续繁荣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产业支撑,为北海有效追赶发达地区注入强大动力。三是从北海发展的现实需要看,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是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北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而发展北海经济最有效的就是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工业。近几年来,北海的工业发展虽然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但总体规模还不够大、发展水平还不够高,需要加快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财税来源、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北海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二,要深刻认识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条件。一是从国家层面上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随着全会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将明显加快,全国经济发展将活力更强、质量更高,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国家继续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项目布局、转移支付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把加快新型工业化作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战略的重要支撑,出台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振兴实体经济。这些都为我们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二是从自治区层面看,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工业发展高度重视,作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重要决策,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快构建“两区一带”工业布局,强调要发挥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引擎作用,加快建设沿海临港大工业基地,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北部湾经济区更大的支持,为北海加快发展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从北海层面看,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鲜明特点,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年以来超千亿元工业投资积聚的势能不断释放,几个产业园区生机勃勃,一批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批产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北海工业实力明显增强,跨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同时,北海的工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具备了扩大开放引进更多工业项目的良好条件,为我们促进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发展成效,得到了中央领导和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来北海考察调研时指出,北海已浴火重生、发展大有希望,要乘势而上,北靠腹地、向南开拓,把北海建设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新亮点。李源潮副主席来北海考察调研时认为,北海城市规划好、理念好、发展势头好,发展大有潜力。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勉励我们发挥优势、乘胜前进、加快发展。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勉励鞭策,让全市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振奋了精神、鼓舞了斗志,这些都成为我们加快发展工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要深刻认识近年来北海进行“工业化补课”的成功实践给我们的重要启迪。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北海跨越发展的成功实践中,探索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我们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启迪。

一是始终坚持产业带动跨越发展。我们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把发展优势产业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围绕发展产业抓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三大产业加速向千亿元产业迈进,大大夯实了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北海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成功摆脱了过去“短暂辉煌之后即被打回原形”的宿命。实践证明,产业带动跨越发展符合北海市情、体现了北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在北海的生动实践,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二是始终坚持采取“四定”办法推进项目。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项目推进机制,采取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办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督查、严格考评,有效推进了项目建设。实践证明,“四定”办法有利于落实工作责任、控制时间节点、便于考评奖惩、真正管用有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办法。

三是始终坚持深化开放合作积极招商引资。我们充分发挥北海的比较优势,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一批大企业来北海投资兴业,成为北海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实践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开放都是北海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广借外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工业,要通过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增添动力,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四是始终坚持加快发展工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我们注意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加快发展工业、增强产业支撑的过程中,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保持了北海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实践证明,只要头脑清醒、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可以双赢的,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崛起之路。

在看到有利条件和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北海加快发展工业还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用地用海指标不足、征地搬迁难度大、物流成本过高、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为企业服务的水平不高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好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的思想和精神准备。

总的来说,北海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困难不少、任务艰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信心、坚定决心,把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目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有清晰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上规模、促融合、提质量、增效益”的总体要求,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推进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推动北海经济社会大发展。

经过综合分析测算,未来几年北海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在20xx年工业总产值跨越千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全市工业总产值到20xx年力争达到3000亿元、2017年力争达到4500亿元、20力争达到8000亿元,同时实现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工业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工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必须努力构建“123457”发展新格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主线,深度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产业,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林纸、能源和船舶修造四大传统产业,致力提升信息、物流、金融、政务及生活配套五项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广西北海工业园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广西合浦工业园、龙港新城(玉林—北海香港产业园)、广西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七大产业园区。

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抓住关键、整合力量,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工业发展空间布局。要认真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根据北海的资源分布、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优化布局、拓展空间,不断完善工业发展平台,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工业集中区,促进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向产业园区集聚,进一步提高工业集中度。要加快构建以北海组团和铁山港(龙潭)组团为两核、以七大产业园区为重点、以325国道北海段沿线地带为补充的“两核七园一带”工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要统筹推进北海组团和铁山港(龙潭)组团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北海组团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环境影响小的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发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的作用,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铁山港(龙潭)组团拥有深水良港优势,加快建设亿吨大港,完善铁路、公路、环保等基础设施,布局和发展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林纸、能源和粮油加工等产业,适时发展船舶修造和港口机械制造业,逐步打造成为现代化的临海工业基地和物流中心。

二要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推进铁山港工业区铁路支线、路网、供电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基础设施确保如期封关运行,加快北海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步伐,推进龙港新城(玉林—北海香港产业园)、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开发建设。要大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同时鼓励和引导园区外的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搬迁,更好地发挥园区的集聚功能和效应。

三要积极推进325国道北海段沿线工业带建设。依托资源,加强引导,改进服务,发挥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乡镇工业,繁荣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产转业,带动沿线乡镇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2、加快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能否科学选择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关系到一个地方工业发展的速度与前途。我们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情况和北海的资源条件、工业发展基础,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积极促进企业间纵向衔接、横向配套,形成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配套和优势互补、延伸性强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不断壮大工业实力。

一要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产业。坚持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完善配套,抓紧实施三大产业的发展规划。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快建设北海电子产业新城,逐步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中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同时要充分发挥北海在发展软件开发方面有依托、有基础、有氛围和生态环境良好等明显优势,积极培育发展“白领产业”,规划建设软件产业园,落实优惠政策、引进高端人才、营造优良环境、积极开拓市场,推动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高速高效发展;石油化工产业要重点发展炼化一体化、精细化工和天然气加工等产业,加快中石化北海炼化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引进相关石化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加快建设铁山港石化产业基地;临港新材料产业要努力扩大诚德集团公司产能,同时大力发展不锈钢精深加工,努力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

二要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林纸、能源和船舶修造四大传统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要向精深加工发展,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突出抓好水产品加工。林纸产业要围绕服务和配套北海林纸一体化项目,提高林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逐步形成制浆造纸及配套深加工相结合的产业集群。能源产业要扩大规模、降低能耗、注重环保,加快发展大型火力发电,适当发展生物质能源和风力发电。船舶修造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引进先进修造船项目,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巩固发展渔船修造,逐步发展新型专用船舶修造。

三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发展升级,建立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工业,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培育一批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服务平台和孵化基地。加强与国内外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着力打造名牌产品,提升北海工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坚持以“四定”办法推进工业项目。项目建设是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围绕发展优势产业,坚持采取“四定”办法,大力推进工业项目,确保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要抓紧推进重点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广西(北海)lng、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朗科科技、惠科电子等在建项目,力争尽快建成投产;加快诚德镍业扩能及冷轧工程、三诺智慧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要抓紧做好中石化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国投北海电厂二期、华电合浦电厂一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同时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抓紧策划一批新的工业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招商引资,争取更多的工业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

二要着力解决制约工业项目推进的各种问题。建成一个工业项目很不容易,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要加强协调、整合力量、改善服务,着力解决征地搬迁、用海用地、供电供水和环评报批等问题,做到签约项目促开工、在建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促达产。要加大推进重点项目的力度,实行市四家班子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三要注意贯彻落实国家消化过剩产能的有关要求。在加快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消化过剩产能的要求,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自觉服从国家消化过剩产能的大局,确保不新上属于国家禁止和限制的项目,防止增加消化过剩产能的负担。

4、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工业发展活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新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动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出访东盟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广西考察调研时强调,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好、发展好,不仅对西南地区,而且对中南地区,甚至对全国都具有战略意义,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在北海考察调研时要求北海“北靠腹地、向南开拓”。这些都为北海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增强发展意识、开放意识,结合北海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力量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同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一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正确领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更大的决心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各项改革。

二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

四要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要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推进与东部发达地区、粤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要努力改进招商方式方法,精心做好招商项目的策划、储备、包装和推介,提高招商引资效率,积极引进符合北海发展需要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大力引进那些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多、提供就业岗位多的项目,不断提升工业开放合作水平,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在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正确把握和处理“五大关系”:

一是加快发展速度与提升发展质量的关系。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北海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必须努力提高工业发展速度,做到“能快就不要慢”,同时又要注重发展质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到“好中求快”。

二是做大存量与扩大增量的关系。做大存量与扩大增量是驱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协调服务,促进现有企业发展,努力做大存量;一手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持大中小并举,积极培育增长点,致力扩大增量。某些产业虽然对财政增收贡献不大,但科技含量较高、能源消耗较少、项目建设周期较短、提供就业岗位较多,有利于全市工业扩大产值规模、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指标,也要着眼全局、统一思想、消除疑虑、积极发展,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三是加快工业化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加快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做大做强工业,吸引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四是加快发展先进新兴产业与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加快发展先进新兴产业,对于优化北海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吸纳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要坚持把加快发展先进新兴产业与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尽快把北海工业做大做强做优,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

五是加快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注重保护生态,绝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弯路,坚决不上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依法整治违法违规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三、加强领导、改进服务,为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完善保障措施,推动北海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着力提高领导工业发展的能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科学谋划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心学习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关注工业发展态势,认真解决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努力学习区域经济、财税金融、产业经济、现代科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总结和学习发展工业的成功经验,包括邻近县区、园区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指导工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不断完善加快工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市工业发展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调研、协调、督促和落实的职责,全面掌握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要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工业项目、帮扶工业企业制度,每个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分别由一名市级领导联系帮扶。要把发展工业的成效列为考核评价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业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积极营造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企业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政府是营造环境的主体。要把营造工业发展环境作为“生命线”抓紧抓好。要大力改善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及生活配套服务。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尽量减轻企业负担,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努力为北海加快工业发展多办实事、多作贡献。要认真学习研究和全面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市里已经出台扶持奖励办法,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四是着力建设加快工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要积极为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提供帮助与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拓宽思路、提高水平。要加强引才引智工作,大力引进北海工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加快培养实干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紧培养大批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工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同志们,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是确保北海持久繁荣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共同谱写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新篇章!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使我们财政部门很受鼓舞,激情燃烧,倍生动力。财政作为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物质基础,在促进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的战略目标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财政部门首当其冲,带着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期盼,不负春光为民生,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要高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平均水平”的总体要求,确保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紧紧抓住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优化组合,整体运作,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政策、资金、服务、环境”等发展要素的内生含量和集成能量,发挥乘数效应,做大做强做优财政经济蛋糕,为**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多做贡献。主要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加快科学发展,增强财政实力。研究政策,把握趋势,完善有利于财政经济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争取最大政策“红利”。通过财政政策导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酵母”作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在做大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做大财政蛋糕,分享经济“红利”。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尽可能地创造制度“红利”,使经济与财政相互促进,更健康、更持续、更富活力。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财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努力理财善政,提高管理绩效。以政府预算管理为核心,继续完善提升“依法、民主、公开、透明、阳光”的政府理财机制,努力实现“政府决策有广泛的百姓参与、部门花钱有科学的绩效评估、财政管钱有畅通的社会监督”,用理念和制度打造一个廉洁、高效、透明、负责的政府的财政,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幸福指数,使政府有更高的公信力,城市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好的影响力。

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篇十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回顾今年上半年工作,研究安排下半年任务。昨天,各县区对上半年工作和煤矿重点基础工作交叉检查情况作了全面汇报。总体上,各县区对交叉检查工作十分认真,对几项重点基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上半年工作的总结全面客观,存在问题的查找准确,下半年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具体。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今年以来,全市煤炭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市委二届八次全会、市政府第七次全会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确保安全,确保增长”为主线,以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契机,正视困难,振奋精神,奋力勇为,较好地推进了全市煤炭工业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1—6月,全市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57.2%;共生产原煤504.06万吨,同比减少74.19万吨、下降12.83%;实现工业产值12.45亿元,同比减少3.53亿元、下降22.09%;实现工业增加值5.98亿元,同比减少1.69亿元、下降17.48%;实现销售产值14.59亿元,同比下降6.53%;洗精煤14.11万吨,实现产值0.83亿元。全市共发生煤矿事故14起、死亡25人,同比减少9起、下降39.13%,少死亡14人、下降35.9%;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4.96,比去年同期的6.74下降了26.41%。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及早研究部署,分解落实任务。我们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八次全会、市政府第七次全会、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于1月7日召开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1月9日下发《昭通市煤炭工业局20xx年工作意见》,对20xx年煤炭工业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在此基础上,将全年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产煤县区,与各产煤县区煤炭主管部门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

(二)扎实开展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期间安全工作。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年初下发文件,对全市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期间安全工作作出部署。并于2月27日召开全市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动相关工作。二是加强统计调度。建立了煤矿节后复工复产情况日报制度和“”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收集掌握煤矿复工复产进度,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三是强化督查检查。于2月23日至3月5日对各县区开展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检查。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五个从严”要求,严把复工复产验收关口,有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三)克难攻坚,继续组织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我们认真贯彻《昭通市关于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攻坚工作的意见》,把瓦斯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开展小煤矿瓦斯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与市发改委、能源局、煤监昭通分局联合制定了《昭通市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煤矿瓦斯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加大力度推进煤矿瓦斯远程监控联网工作。目前,全市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应装尽装,镇雄县、威信县共有48个煤矿实现了矿、县、市三级联网,市级监控平台与省实现了瓦斯实时监控数据联网传输。其他县区正积极推进县、矿联网工作。三是深入开展高瓦斯、煤与瓦斯诊断治理,督促高、突矿井开展瓦斯治理专项设计,制定治理方案。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四是在全市范围内确定12对矿井,启动了瓦斯治理“双百工程”示范矿井建设。五是邀请重庆煤科院瓦斯治理专家,开展了全市煤炭主管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和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瓦斯治理技术专题讲座。并于6月5日与重庆煤科院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座谈,拟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其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推进全市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六是全力推进煤矿技术管理。启动了全市煤炭行业专家人才库和煤矿技术档案建设工作。开展规范煤矿采区设计和图纸交换工作专项培训,共培训了4期、406人。

(四)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在20xx年各县区煤炭资源整合方案通过省级审批的基础上,切实加大督促和指导力度,分别于4月、6月开展了两次专项督查,多次深入重点县区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专题调研和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整合方案实施。各县区根据省、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公告了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制定了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目前,全市共有13个煤矿变更了企业名称、34个煤矿变更了采矿许可证、173个煤矿签订了整合协议、9个整合主体煤矿与政府签订了整合工作协议、138个煤矿启动了地质勘查工作(其中50个煤矿已完成)、82个煤矿启动了矿井初步设计(其中5个煤矿已完成)。

(五)深入开展杜绝煤矿较大以上事故专项整治活动。根据3月23日全市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精神,我们制定了《杜绝较大以上煤矿事故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铁腕整治安全隐患,创建平安和谐煤矿”为主题,以“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从4月10日至7月底在全市开展为期100天的杜绝较大以上煤矿事故专项整治活动。各县区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了专项整治行动相关工作。为推进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市政府的安排,我局牵头,与煤监昭通分局、国土局、公安局、安监局共同组成7个工作组,从4月7日至17日深入7个重点产煤县区开展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共检查煤矿矿井40对,下达执法文书38份,查出隐患284条(其中:“一通三防”和瓦斯治理132条、顶板管理88条、机电运输37条、其他27条),督促相关县区落实责任人,对查出的煤矿隐患和问题切实加强了整改。

(六)深刻吸取镇雄县茶山煤矿“5·15”重大事故教训,采取紧急措施推进煤矿安全生产。镇雄县茶山煤矿“5·15”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我们认真贯彻上级领导的重要指示和批示、5月16日镇雄五德会议、5月18日全市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和市政府昭政电〔20xx〕11号《关于开展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市政府办昭政办发〔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迅速采取紧急措施,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一是与煤监昭通分局联合组成4个工作组,对各县区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共检查矿井29对,查出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266条,下达执法文书34份,对2个煤矿实施了经济处罚,有力促进了大检查活动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位。二是于5月25日将省联合调查组关于茶山煤矿“5·15”重大事故防范措施转发各县区,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整改突出问题,确保安全生产。三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年”和“三项行动”的部署,研究制定《全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年和“三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再掀整治风暴,全面深化煤矿安全整治,严查安全隐患、严处违法行为,对存在安全问题的矿井坚决停产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井坚决停产整顿。四是开展清理打击煤矿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行为、清理整治煤矿通风安全隐患、清理打击煤矿“三超”“三违”行为等“三项清理”。有关工作正在进行中。五是下发昭煤发〔20xx〕31号《关于建立煤矿“一通三防”督查检查工作制度的通知》,对各级监管部门开展煤矿“一通三防”督查检查的内容、时间安排等作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下发昭煤发〔20xx〕39号《关于在全市煤矿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的通知》,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双承诺、双保证”制度。六是切实加强了汛期煤矿安全工作,严防发生水害事故。七是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于6月18日至7月2日组织县、乡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领导和监管员共167人进行了以煤矿“一通三防”隐患识别为主要内容的监管业务培训。

(七)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相关工作。一是加大力度开展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依托市县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共开展培训97期、9307人次。其中:特员培训9期、994人;煤炭专业函授大专班3期、319人;瓦斯监控系统操作员培训6期、617人;新工人岗前培训79期、7377人次。二是认真贯彻《昭通市关于印发昭通市煤矿转让承包审查程序实施意见》,组织各县区开展了煤矿转让承包清理整顿规范工作。并组成4个工作组,于5月6日至5月11日对各县区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目前全市共有119个煤矿存在转让行为、1个煤矿有承包行为,其中:入股38个、收购49个、联合4个、重组28个;已办理相关转让手续的108个、未办理相关转让手续的11个。对未按规定办理转让手续的煤矿,各县区正督促抓紧办理。三是开展20xx年度煤矿安全隐患治理配套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与市财政局、市经委联合发文,及时组织各县区申报20xx年度煤矿安全隐患治理配套资金项目,共汇总上报了38个项目,申请补助资金3113万元。四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对镇雄县煤炭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推进镇雄县煤炭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五是积极为煤电、煤化工重点项目建设(筹建)提供及时、优质服务,推进项目建设(筹建)工作。

今年以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煤炭市场走低,导致煤炭产量、产值下滑。二是煤矿重点基础工作未能按计划推进,煤矿办矿水平提升缓慢。三是煤炭资源整合推进迟缓,工作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三是煤矿事故仍然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这些存在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认真解决。

当前,全市正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整改存在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上半年,全市原煤产量仅占全年计划数1500万吨的33.6%,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占了全年计划控制目标45人的55%,下半年工作任务艰巨、压力巨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下大决心,用硬措施,突出工作重点,主攻薄弱环节,确保圆满实现全年工作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双承诺、双保证”制度。建立煤矿安全生产“双承诺、双保证”制度,是市政府王市长在镇雄县五德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要求,是监管手段的根本性创新。抓好这一制度的贯彻落实,必将极大地推进煤矿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有效遏制煤矿事故发生。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要把制度的贯彻落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按照规定的时限要求,在7月底前全部完成辖区内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书的签订工作,并报市局备案。要从今年7月1日起严格执行制度的规定,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下事故的,由事故煤矿按每死亡1人10万元的.标准向政府交纳违约金;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的,由事故煤矿按每死亡1人20万元的标准向政府交纳违约金,并对事故煤矿实施关闭(停);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事故的,除向政府按每死亡1人交纳20万元的违约金外,关闭事故矿井。

(二)严格执行煤矿“一通三防”督查检查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王市长镇雄五德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局建立了全市煤矿“一通三防”督查检查制度。这一重要制度目前在一些县区煤炭主管部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落实效果不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一通三防”是煤矿瓦斯治理的治本措施,“一通三防”基础薄弱,是当前我市煤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根本不治、事故难控。这次会议结束后,市局将按照煤矿“一通三防”督查检查制度的规定,开展第二季度的督查检查工作。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务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这一制度的贯彻落实,促进辖区内煤矿“一通三防”突出问题的不断解决。

(三)强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当前,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采矿权变更处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了整合工作进度。二是个别县区对省、市政府关于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要求没有吃透,不按规定程序推进相关工作,上报整合方案前未组织煤矿签订整合协议,增大了工作难度。三是在编制上报整合方案前,调查研究不深入,对相邻重组型煤矿存在的地质灾害、股权纠纷等问题估计不足。四是多数整合矿井现有地质勘查成果难以满足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安全准入和矿井初步设计的要求。针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要按照“围绕一个目标,统一一个思想、防止两种不良倾向、注意三种特殊情况、抓好四项基础工作”的要求,加大力度推进整合各项工作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任务。

围绕一个目标,即:通过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实现产能提升、安全提升、企业做大、产业做强的目标。

统一一个思想,即: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云政发〔20xx〕151号文件上来,统一到省、市政府关于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认清煤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防止两种不良倾向,即:一是防止整合主体矿井牵制被整合矿井,不按政策和要求实施整合的不良倾向。对整合主体矿井钻政策空子、对被整合矿井实施不公正待遇的行为,必须坚决防止、严厉打击。二是防止被整合矿井不积极配合整合工作,甚至在整合协议中提出无礼要求、漫天要价、拖延整合关闭等不良倾向。

注意三种特殊情况,即:一是因开采导致地质灾害的问题。因矿井开采导致地质灾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必须妥善处理,防止引发社会热点。二是对20xx年应整合关闭矿井的按期关闭工作难度大,要精心计划、周密安排、依法实施、强力推进,确保按期关死关实。三是整合工作涉及煤矿业主的切身利益,在工作推进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因素干扰。工作中要动作快、出手快,排除各种因素干扰,确保整合工作顺利推进。

抓好四项基础工作,即:一是尽快组织煤矿企业签订整合协议。签订整合协议是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关键环节。当前部分相邻重组型矿井尚未签订整合协议,任务艰巨,必须加快进度。二是抓紧做好地质勘查。整合协议签订后,要抓紧启动地质勘查工作,为开展后续各项工作打好基础。三是抓紧做好矿井初步设计或技术改造方案,尽快启动整合技改工作。四是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强化对应整合关闭矿井的安全监管,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四)强力推动煤矿重点基础工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xx年以来,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认真组织开展了采煤方法改革、支护方式改革、通风和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装备建设、采区设计和图纸交换等煤矿基础管理重点工作,但推进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全市煤矿的总体办矿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还很差。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推进重点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务必按要求、按标准、按时限完成工作任务。10月份左右,市局将组织对以上几项重点基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结果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继续深入推进瓦斯治理攻坚战。“瓦斯不治、矿无宁日”。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要把瓦斯治理作为扭转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抓手,多管齐下,强力推进,力争全年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在上年基础上大幅度下降。

1.扎实推进瓦斯治理“双百工程”示范矿井建设。为着力构建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国务院安委办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瓦斯治理“双百工程”建设,到20xx年建成100对示范矿井和100个示范县。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和省局的部署,结合昭通实际,市局下发昭煤发〔20xx〕45号《关于印发昭通市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矿井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全市煤矿瓦斯治理“双百工程”示范矿井建设作了安排部署,到20xx年底,全市建成省确定的镇雄县大顺煤矿、威信县水洞坪煤矿2对“双百工程”示范矿井,同时建成市级规划的10对示范矿井,其中:镇雄县3对,威信县2对,彝良、昭阳、盐津、绥江、大关县各1对。在此基础上,到20xx年,完成瓦斯等级鉴定相对涌出量达8m3/t以上的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建设;到20xx年完成其他矿井的建设。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要按照上述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双百工程”示范矿井建设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局成立了领导组,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也要相应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机构,为推进“双百工程”示范矿井建设提供领导和组织保障。二是各相关县区按市局下达的计划,尽快确定第一批示范矿井,报市局备案,并立即启动建设。三是要积极配合重庆煤科院专家组的工作,尽快完成专家会诊和编制“一井一策”的矿井瓦斯治理方案,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四是建立月报制度,强化动态跟踪管理。各县区每月底前要将工作进展情况书面报告市局。市局每季度通报一次全市工作进展情况。五是要全面落实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各县区要督促各煤矿企业严格落实瓦斯治理主体责任,保证瓦斯治理投入,按要求、按标准、按时限开展示范工程建设。凡不积极主动开展相关工作,不能按质按期达标的,一律停产整顿。

2.认真开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市局已下发昭煤发〔20xx〕46号《关于开展20xx年度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瓦斯等级鉴定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全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由市局组织昭通大地工程开发公司和云南煤矿安全技术中心两个具备资质的单位负责开展鉴定工作,到9月底前完成。各县区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努力提高瓦斯等级鉴定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开展瓦斯治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六)强力整治煤矿安全隐患。隐患是事故之源。下半年,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要狠下功夫,强化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密防范事故发生,确保顺利实现全年煤矿安全控制目标。一是要认真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年“三项行动”工作措施落实,严查安全隐患、严处违法行为,煤矿不安全坚决不准组织生产。二是深入开展煤矿违法违规建设、“三违”“三超”、煤矿转让承包“三项清理整治”,着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三是督促煤矿严格执行矿领导带班、安全员和特员跟班、“敲帮问顶”等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四是严格实行隐患排查挂牌、整改“销号”制度,隐患未整改完毕不摘牌。五是强化监管执法。监管执法失之于软,是目前煤矿安全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务必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对煤矿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上限实施处罚,直至依法关闭矿井,强力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人力、物力、资金投入,提升煤矿保障水平。

(七)加大力度开展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监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监管能否到位,从业人员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煤矿生产是否安全。各县区、各煤矿企业务必充分认识抓好人员培训的重要性,按要求、按标准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一是煤矿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送培矿长、副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工人岗前培训规定,强化班前培训和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切实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继续培训,确保应知应会。二是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要采取外出培训、现场操作培训等形式,切实加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八)切实抓好国庆期间煤矿安全生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地将举行庆祝活动,我们必须坚决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确保安全不添乱。一是要落实好各级领导负责制。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持研究安排国庆期间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将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二是要开展煤矿安全集中整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对不能保证安全的煤矿必须停止一切作业,安排专人严密监控,防止擅自违法违规组织生产酿成事故。三是要加强应急值守。国庆节期间,各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要建立国庆节期间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预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要加强值班工作,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近年来,全市煤炭系统在推进煤炭工业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也经历了不少教训。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方法,把抓落实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完成,才能不断促进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借此机会,对各县区煤炭系统的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提几点要求: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安全生产。推动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发展。如果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煤炭产量、产值即使大幅上升,也不是成绩。必须明确,有安全才会有发展。市政府王市长明确提出,我们不要带血的gdp,给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大家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紧扣安全生产这个主题来研究工作思路、部署和落实工作措施。要把抓好安全生产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首要指标,安全抓好了,就是最大的政绩;安全出了问题,就要从严处理。要牢固树立“100—1=0”的意识,切实把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若差一个环节出现疏忽,发生了事故,一切努力都是白废。

(二)坚决把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和部署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这些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解决煤炭工业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部署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对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各县多煤炭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了实际成效,但也还存在工作不够到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既是工作任务,更是政治任务。实践证明,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局的工作安排贯彻落实得好的县区,工作效果就明显,特别是安全生产就比较平稳,反之,工作就会流于一般化、起色不大。因此,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务必把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局工作安排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取得新的工作成果。

(三)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严格管矿,依法管矿,管住煤矿。当前,煤炭行业管理政策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一些煤矿企业严重地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直接管理煤矿企业的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矿不严、管不住煤矿的问题。我们管不住煤矿,煤矿就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受纪律处分、丢掉职务、丢掉公职、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各县区煤炭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不断不断学习借鉴,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找准依法管矿和严格管矿的结合点,牢固树立监管权威,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管好煤矿、管住煤矿。

(四)管住自己,廉洁自律。近年来,个别县区煤炭主管部门的领导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严重损失,给煤炭行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大家从这些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训,时刻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

同志们,任务已经明确,重在抓好落实。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局的指导帮助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上下一心,克难攻坚,努力实现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