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范文(汇总12篇)

最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范文(汇总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3 22:47:09
最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范文(汇总12篇)
    小编:ZS文王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需要充分了解总结的要求和目的,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总结。以下是专家为大家总结的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一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合作探究法。

cai课件,小棒。

设计修订。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2、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3、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1、随机报题。

9+2=   9+5=。

9+8=   9+6=。

9+9=   4+9=。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

(1)第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

(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

(2)第3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

(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

(3)第4题目的:结合毛毛虫图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

(学生读懂题意,再结合示意图,填出结果。)。

(4)第5题: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获取数学信息,再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读图,获取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有几瓶牛奶(9加几)。

9+5=  9+3=  6+9=。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1页的例3,102页“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9+59+49+9。

9+79+69+8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把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习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文档为doc格式。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分组整理,明白用先分类再按顺序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

2.通过观察找出规律,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敏捷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及敏捷性。

2.探索规律,总结出计算的简便方法。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一位神秘朋友,他是:圣诞老人,给它打个招呼吧。

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给我们派送礼物来了,大家想知道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打。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计算的题,这些都属于上册第八单元我们学习的20。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单元知识,突出重点。

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看电子课本:老师。

把课本搬到屏幕上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先学习了……,然后又学习了……,还学习了……,最后学习了……。

板书: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解决问题。

2.举例想算法。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9加几、8、7、6加几还有5、4、3、2加几,你还记得这些加法算式吗?学生举例。生举例师:同学们要仔细听,看他举的例子对吗?生:9+6师:得数是多少?还记得怎样计算吗?引出凑十法。

师:谁还想说?5、4、3、2加几的算式谁还记得?3+9怎样计算这道题呢?生说凑十法师:还可以怎样想呢?引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方法。

师: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样整理呢?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快和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3、整理发现规律。

师:圣诞老人也整理出一张加法表,想看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是怎样整理的吗?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开始。

预设a:竖着看。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是按照9加几,8加几?整理的。

生:竖着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1。

师:哦,你发现了这个,咱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那其他列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随意指一列验证)归纳: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也依次大1。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预设b:横着看师:刚才这个同学竖着观察找出了规律,可真棒!还有没有别的秘密?

生: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1,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

师:(手指第一个加数)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哦,还真是这样,你真会观察!那他们的得数呢?快来算一算预设:横着看,得数都是一样的。(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归纳: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小1,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不变。

预设c:斜着看师:还有吗?预设: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第一个加数变大,得数变大。师:斜着观察也有规律啊,你可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归纳:斜着看,第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个加数依次大1,第二个加数都是9和依次大1。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在表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现在老师任意指一道题,你是不是能很快算出来呢?9+68+77+86+9师:同学们怎么算得这么快,有什么小秘密吗?生:这一行的得数都是15.再来:9+69+79+89+9怎么又算得这么快?生:竖着一个比一个多一。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光能找到规律,还能利用规律很快的算出得数。

d:交换位置找朋友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算式:9+22+9你又有什么发现呢?生答。

师:这两个算式的加数交换了位置,那他们的和怎么样?

预设:左右两边的算式是相反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左右两边的算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学生:6+68+89+9(课件出示)。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我们只要会计算前面这些算式,后面的算式是不是就很容易算出来了。师:看(隐去小数加大数的算式),现在看起来这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记起来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师说算式,学生说答案:7+44+78+66+8。那我们只要记住左边这些算式,就能记住整张表了,对吧!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表中那么多的小秘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8+6=3+9=6+7=。

2+9=4+7=9+4=。

7+5=10+4=8-3=。

13-2=4+8=0+6=。

师:第一关轻松通过,接下来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

第二关:解决问题小能手。

解决问题可有点难,同学们还。

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这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解。

决吗?快拿起铅笔在答题纸上列出。

算式。

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

的?

生:7+9=16(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8+8=16(只)。

你又是怎样想的?师:同学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我们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小红吃了8个水饺,还剩下6个,原来有多少个?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吃了8。

个水饺。还剩6个。

师:你说的可真清楚,那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好,快速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解答正确吗?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关:圣诞屋屋。

1、草莓后面藏着几?

2、梨后面的又是几?

3、第三个可有点难了,小朋友们快想想这两个水果后面是几呢?

4、看最后一个,你能看明白吗?水果后面应该是几呢?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计算百以内加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并会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引入:在学习新知识前,先通过一些小题目给我们的小脑袋做做操,同时,也观察哪些同学在说的时候最认真,听别人的时候最安静、最仔细,他就是我们班最会发言、倾听的学生。投影出示:口算题。

+50=53+3=400+200=53+30=600+40=530+300=

师:在口算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在口算的时候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师表扬用语。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这题吗?

投影出示:35+24=

师:在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投影出示: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指名同学板演,其他学生拿出本子写)师:你算对了吗?

生:...

引导语:通过活动,我们知道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个规律开始学习新的知识。揭示课题: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1.以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

引导语:这是图书室第七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一年级85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提问之后,要说说如何列式,无需解答)生:......2.根据学生交流有先选择地投影出两个题(预设:可能有学生提不出其中的一道问题,就以老师自己的名义提出)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引导指出:本节课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余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通过自己提问并列式,也能够让学生体验提出并解决问题过程,激发后续探究新知的动力]3.解决“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的问题。(1)自主探索竖式计算。

师: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谁知道怎样列式?

生:143+126

师投影出示:143+126=_____(本)

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同桌之间交流,指名学生回答。预设一:学生提出用计数器计算。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演示。

师注意学生拨珠的顺序(从个位拨)预设二: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

师: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来吗?(让学生到黑板前尝试)

及时提问:你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数位对齐)师: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想加)

师:也就是把哪些数对齐?计算又从哪一位算起?(6和3对齐,2和4对齐,1和1对齐)(要从个位说起。)

强调并投影出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同学板演,并说说笔算的过程。(全体同学注意板演过程)(如果这个学生到时候算不出来的情况,鼓励其他学生接着尝试)

师最后针对学生的板演,示范竖式计算的过程,并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算起)

(2)验算。

师:验算的方法还有很多,通常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板书或投影“验算:”)学生交流并尝试“143+126”的验算过程。

投影出示:126+143的竖式,要求学生照样子检查自己的验算,看到有什么不同之处。

4.学生独立解决“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问题,并验算。师巡视,适时指导。全班交流,订正。

5.小结:笔算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是否和第3一次一样,这样的检查,我们就叫作验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笔算。

(2)说说笔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按要求完成计算,并提醒学生写竖式时数位要对齐。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表中信息有哪些,要解决问题该怎样计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说说看图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2)列式解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要从哪一位算起,又来怎样验算?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书第74和75页。

教学目标:

2、通过摆小棒初步感知“满10进1”的算理。

3、在探索交流中,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交流反馈中,提高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2、初步感知“满10进1”的算理,正确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棒、橡皮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

我是来自哪里的?

高邮和你们这儿是邻居,高邮可美了,舒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高邮风景图片,想看吗?

课件出示:高邮的风景图。

高邮的风景美不美?

我这还有一些高邮风景的.明信片,想要吗?

高邮不仅风景美,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呢!

你们都吃过鸭蛋吗?

瞧,有两个蛋黄呢,鸭宝宝神奇吧,我们把他也请出来。

今天鸭宝宝将和我们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好吗?

下面我们准备上课了。

导入。

上课。

(起立)。

小朋友们好。

(老师好)。

请坐。

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口算最棒,来展示一下!

课件出示:6题口算。

第一题。(手指题目,学生说得数。)。

(9+5=14、4+8=12、39+30=69、14+20=34、25+2=27、24+5=29)。

你是怎么算的?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六

教材第8~10页。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小棒。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七

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多种计算方法。

3.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幻灯片、小棒等。学生准备学具盒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新课。

2.学生间互相讨论,提出了问题:。

猫妈妈和猫宝宝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猫宝宝吃上鱼,猫妈妈让宝宝再多多努力,将“13+2”计算出来。同学们,你们也要再努力来学习如何算13+2。

(1)探讨算法。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3+2怎样算?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教师在投影仪上摆),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根)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思考后)请在4人小组里,互相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好了,下面请各组代表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把2根和3根合起来是5根(学生边说边做合起来的动作),再加在1捆上就是15根。

教师:请在投影仪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学生:我们这组里还有一种方法是数,1捆是10根,从10起接着数剩下的几根:11,12,13,14,15,数完后是15根。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教师:看来小朋友的方法虽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人都知道如果是用小棒做这种加法,要先把什么加起来?(单根的)再加在什么上?(整捆上)。

(2)教师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八

1.通过分组整理,明白用先分类再按顺序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

2.通过观察找出规律,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敏捷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及敏捷性。

2.探索规律,总结出计算的简便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加法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的加法表进行练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一位神秘朋友,他是:圣诞老人,给它打个招呼吧。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计算的题,这些都属于上册第八单元我们学习的20。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单元知识,突出重点。

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看电子课本:老师把课本搬到屏幕上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先学习了……,然后又学习了……,还学习了……,最后学习了……。

板书: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解决问题。

2.举例想算法。

生:9+6师:得数是多少?还记得怎样计算吗?引出凑十法。

师: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样整理呢?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快和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3、整理发现规律。

师:圣诞老人也整理出一张加法表,想看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是怎样整理的吗?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开始。

预设a:竖着看。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是按照9加几,8加几?整理的。

生:竖着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1。

师:哦,你发现了这个,咱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那其他列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随意指一列验证)归纳: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也依次大1。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预设b:横着看师:刚才这个同学竖着观察找出了规律,可真棒!还有没有别的秘密?

生: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1,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

师:(手指第一个加数)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哦,还真是这样,你真会观察!那他们的得数呢?快来算一算预设:横着看,得数都是一样的。(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小1,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不变。

预设c:斜着看师:还有吗?预设: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第一个加数变大,得数变大。

师:斜着观察也有规律啊,你可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斜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大1,第二个加数都是9和依次大1。

生:竖着一个比一个多一。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光能找到规律,还能利用规律很快的算出得数。

d:交换位置找朋友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算式:9+22+9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

师:这两个算式的加数交换了位置,那他们的和怎么样?

预设:左右两边的算式是相反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左右两边的算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学生:6+68+89+9(课件出示)。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我们只要会计算前面这些算式,后面的算式是不是就很容易算出来了。

师:看(隐去小数加大数的算式),现在看起来这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记起来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师说算式,学生说答案:7+44+78+66+8。那我们只要记住左边这些算式,就能记住整张表了,对吧!

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表中那么多的小秘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第一关:摘取平安果。

8+6=3+9=6+7=。

2+9=4+7=9+4=。

7+5=10+4=8-3=。

13-2=4+8=0+6=。

师:第一关轻松通过,接下来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

第二关:解决问题小能手。

解决问题可有点难,同学们还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这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快拿起铅笔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7+9=16(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8+8=16(只)。

你又是怎样想的?师:同学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我们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小红吃了8个水饺,还剩下6个,原来有多少个?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吃了8个水饺。还剩6个。

师:你说的可真清楚,那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好,快速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第三关:圣诞屋屋。

1、草莓后面藏着几?

2、梨后面的又是几?

3、第三个可有点难了,小朋友们快想想这两个水果后面是几呢?

4、看最后一个,你能看明白吗?水果后面应该是几呢?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九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书第74和75页。

2、通过摆小棒初步感知“满10进1”的算理。

3、在探索交流中,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交流反馈中,提高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感知“满10进1”的算理,正确口算。

多媒体、小棒、橡皮筋。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

我是来自哪里的?

高邮和你们这儿是邻居,高邮可美了,舒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高邮风景图片,想看吗?

课件出示:高邮的风景图。

高邮的风景美不美?

我这还有一些高邮风景的明信片,想要吗?

高邮不仅风景美,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呢!

你们都吃过鸭蛋吗?

瞧,有两个蛋黄呢,鸭宝宝神奇吧,我们把他也请出来。

今天鸭宝宝将和我们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好吗?

下面我们准备上课了。

一、复习导入。

上课。

(起立)。

小朋友们好。

(老师好)。

请坐。

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口算最棒,来展示一下!

课件出示:6题口算。

第一题。(手指题目,学生说得数。)。

(9+5=14、4+8=12、39+30=69、14+20=34、25+2=27、24+5=29)。

你是怎么算的?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十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它是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的进位加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三个层次,一是体现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突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二是通过“做一做”第一、二题的练习,借助“凑十法”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三是“做一做”的第三题,巩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1、通过对问题情境 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课件,两种颜色的小棒18根、口算黑板条、小黑板

两种颜色的小棒18根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开运动会,想不想参加?(想)要想参加必须翻越两座智慧山。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有)

师:看看哪位同学能够迅速的说出正确答案,你就能迅速翻越大山,去参加运动会。好,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1)、口答:2 4 6 3 5

/ / / / /

1 () 1 () 1() 1() 1()

(2)、口算:

10+5 10+8 10+6 10+2

9+1+2 9+1+5 9+1+3

同学们可真聪明,都顺利地翻越了两座大山。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快去看看去吧!(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设计意图:通过翻山游戏这样一个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生: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

(2)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们给运动员们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指名让学生完整的说一遍。

怎样列式?(板书课题:9+4) 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指名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的方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 直观体会凑十法

(1)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一共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用计算的方法得到的,其实有的同学是非常聪明的把9加几换成我们以前学过的10加几。下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盒子里的饮料摆一摆,像老师这样,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小黑板上已摆好)同桌之间边摆边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2)老师找几个学生到前面边摆边说。

(3)学生到前面指述后,问:这位小老师说的不错,老师想考考你,为什么要从4里拿出一根呢,2根可以吗,3根可以吗?(哦,是为了凑成10,因为9加几得10,9+1=10你真会思考,掌声!)

(4)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师和学生一起边演示边说。边板书凑十的计算过程。师:9+几得10,(生9+1=10),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5)现在像老师这样边摆边说。老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

(6)学生到前面指述。(包括摆的过程和算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1、 训练掌握凑十法

(1)同学们,你们真棒,9+4你会了,那9+5老师相信也肯定难不住你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像老师这样,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边摆边说。老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然后把小棒放到一边,做书上89页第1小题。

(2)学生到前面指述并填空(小黑板)。

(3)做第1小题的右边那道。(指名回答时,其他学生手拿笔自己判,以提高其注意力)

2、 合作探究深化凑十法

(1) 同学们,你们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的表现。下面开始做第2小题,认真做,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2)请把书合上。 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这么爱动脑筋,都可以称的上是小数学家了,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再考考你们这些小数学家了,看谁又快又对的算出老师出的题,(课件展示出的题)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3、 强化巩固凑十法

(1)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老师特别想和你们玩开火车的游戏,要上火车得有火车票才行,想玩的快快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2)这个游戏老师玩的很开心,我还想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已知有9朵小花,师报一个一十几的数,让学生猜老师手里有几朵。”奖励答对的同学一朵小红花。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性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9加几的计算)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是重点;感受算法多样化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能力训练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过程:

1、口算。

8+6=20+15=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1、教学例题。

(1)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2)想一想。

(3)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1)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2)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3)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3、反馈练习。

(1)35+5=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2)5+35=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3)学生完成教科书做一做,教师巡视。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