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一
;一、为什么王常委推荐。
我至少看到了两点:一是法国人的性格在一些关键特征上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很相似。下面是引用的原文--“法国人的性格在天性保持平静时,他们是世界上最温和最仁慈的民族;
一旦迸发出猛烈激情,就会变成最野蛮的民族”,“他性情桀骜不驯,有时去适应君主的专横甚至强暴的统治,而不适应正规自由的政府”、“只要无人反抗,一根线就能牵着它走,一旦什么地方出现反抗的榜样,就再也无法控制”等等。
二、为什么大革命没有带来启蒙而是带来暴力与专制。
相关热词搜索:;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二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旧制度与大革读后感9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初次拿到此书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法国大革命发展过程的历史作品,但是当读完全书我才明白这本书更应当被称为一本历史诠释著作。该书并不是注重介绍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过程,而是以法国大革命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大革命为什么首先在法国爆发,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大革命留下的影响,这些鞭辟入里的分析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的。
18世纪的法国并非是欧洲贫穷落后的国家,相反法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在当时的欧洲都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是在这样一个繁荣发展的国家而不是在其它更落后的国家,大革命首先爆发了。在这本书里托克维尔认为造成大革命首先在法国爆发的原因主要是高速繁荣发展和不平等的同时并存,旧的政治体制已经不能吸收新兴的政治势力,当临界点打破,旧的体制必然被抛弃。18世纪的法国在社会中存在三种势力的博弈,贵族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农民。贵族阶级是不平等制度的受益者,他们享有免税权等一系列法律特权,农民阶级受旧制度压迫最深,他们没有享受到多少经济繁荣所带来的福利,反而要承担不平等的税收等负担。新兴资产阶级虽然受益于经济发展而获得了大量财富,但是其本身在税收等政策上仍然与贵族处于不平等地位,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也蔑视靠着制度不平等而生存的贵族阶级。在贵族阶级内部,国王与其它贵族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演变,在旧体制下,国王依靠贵族来间接统治其它阶级,因此在国王和贵族阶级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当新兴势力出现之后,农民和新兴资产阶级想摆脱贵族统治,因而二者绕过贵族阶级直接与国王形成了联系,旧的贵族共和体制已经不需要存在,大革命因而可以如暴风骤雨一般席卷全国,一个表面上民主共和制实质上封建集权的政体在法国建立起来。
法国大革命并未能在法国建立起稳定的民主共和体制,群众摆脱了贵族统治的压迫,取得了表面上的平等权利,但是大革命所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很快被集权帝国所取代,君主集权的统治实际并未改变。但是大革命也使得贵族统治退出了历史舞台,人生而平等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民众得以和君主统治开展对话和博弈,为最终实现真正的民主国家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革命对我们启示: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财富的重新分配必然导致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不同的力量将在现有社会结构中进行再次博弈。如何在现有体制内更大限度地去吸收不同的力量,平衡好各力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可以平稳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法国大革命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仅表现于结果的不均等,也表现为竞争机会的不平等。在当时的法国无论是从社会发展中受益的新兴资产阶级还是依旧贫穷的农民实际上都想要改变这种制度,正因为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法国大革命才能够迅速席卷全国。一种制度能够长期存在的关键在于,这种制度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的社会推动力,并能够在全社会依据价值共识建立竞争和分配机制,从而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体制共识,凝聚社会发展动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此才能够避免革命推动型社会发展模式,以更连续和稳定的步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三
说实话,这算是我第一本认认真真读完的有深度的非小说类著作,起初借了它来读,是因为我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推荐这本书,有老师,有同学,有网友,有名人。我想,既然大家都这么推荐,那这本书一定是不能错过的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托克维尔的著作时我才知道,它是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当我硬着头皮读完了序言与第一章,才发现这本几百页的小书并不那么容易搞定。我读了大概一个多月,今天我终于结束。但是说实话,现在头脑里还是有些困惑,而造成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本身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太过缺乏的缘故。
读毕全书,大概了解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两个看似是推翻与推翻的关系,但托克维尔深刻分析了大革命爆发前的种种,包括政治制度、法律、社会结构、经济、文化、城市、土地等等,从这些分析中,他看到了旧制度的深刻本质,同时也看到了大革命的萌芽。他认为,旧制度与大革命有很大的渊源,在旧制度的内部,早已存在革命的血液;而在大革命来临之际以及革命之后,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旧制度的影子。历史的发展预示的革命必将发生,大革命最伟大的功绩,不是推翻旧的制度,而是以一种急风骤雨式的狂暴迅速结束了旧制度,它的速度更加迅速,手段更加粗暴,影响更加深远。
书中的很多话都很有现实的预示性,只不过我不大懂中国现在的的改革,无法把这两者深入的联系起来。不去管那些与我们似乎遥远的改革,想想与我们生活密切的学校、班级、团队、社区、家庭等等,这些书中的至理名言依然受用。
书中说,革命往往不是在受苦难最深重的地方发生,而是在相对较轻的地方爆发。这让我想到了n大学与p大学,这两个学校我都有幸深入了解,n大学的学生可以说“苦难”深重,学校的食堂、浴室、超市等均被垄断,价格高的离奇,却没有人敢反对,也没有人组织相关活动进行抗议。而相反,p大学作为全国最好的大学,学生校园生活非常令人羡慕,学生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一旦有细微的对学生权益的损害,抗议、开会、报道……一系列相关活动都会顺势展开。对比这两个学校的学生,难道真的是人与人的差距致此?恐怕不是,导致人们对压迫行为有不同反应的原因有很多,但没有一条是有关人的优劣的。
书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谁追求最大的自由,谁就是在追求最大的奴役。这句话让我思考良久。在今天之前,我曾是一个堂而皇之的自由论者,我因得不到自由而无比向往自由,我讨厌一切束缚、压迫、不平等,视自由为崇高,为上帝,为我的最高目标。我最爱的电影之一是《v字仇杀队》,讲的就是有关自由。在读完《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后,我发现法国人民不顾一切地推翻所有的旧的东西,企图追求无限的自由,带来的却是无比的混乱与更大的奴役。不经审慎思考而盲目追求的自由,只会带来痛苦。自由与不自由之间,是有一段阶梯的,我们该通过那段阶梯通往正确的自由之门,而不是把阶梯毁掉,把自由弄得一团遭。
我因读完这本书而倍感充实,最近猪一样的生活里也有一两样让我值得骄傲的事。我该开启下一段旅程,开启下一本书。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四
《旧制度与大革命》,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真不能为路易十六辩护,尽管他可能是有心想使法国走上更好的道路,然而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将其引入正轨,却导致了大革命,那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别人。人们是不会怪罪路易十四的,也不能去怪他,他做好了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路易十六没法延续其辉煌反而翻船,只能是自己的事情。
延伸一步,中国近代的落后根本不能怪老祖宗,老祖宗有了这么多的辉煌,并且将辉煌延续了下来,你作为华夏子孙,落后了,只能怪自己,只能是自己想方设法扭转落后局面,至于是否是发扬传统、全盘西化还是中西合璧,那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另外,看完这本书,觉得当年贺卫方关于说科举制度阻止了中国的民主不靠谱。记得当年在网上看贺卫方的文章,他说到,因为西方不同阶级不能流动,平民阶层永远是平民阶层,贵族阶层永远是贵族阶层,由于阶层之间没法流动,在经历你死我活之后,只好互相妥协,才有了民主;而在中国,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不同阶层之间是流动的,平民也可以成为贵族,因此两个阶层就失去了妥协、协商的机会了,永远都是那些进入贵族阶层的人说了算。但是《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描述英国的平民和贵族阶层是可以相互流动的,而法国是不可以的;托克维尔认为正是因为英国的阶层间可以流动因此导致了渐进式的变革,而法国因为阶层间没有流动,只好爆发大革命。
这么看来,社会科学太难了,同样的现象,背后的解释可以是完全相反的,而且大多数没法做实证检验,更不要说因果推断了。
个人目前倾向于是因为宗教和世俗权力的争夺,才有了西方的民主,如果不是因为王权、教皇的争斗、妥协、勾结,使得贵族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那就不可能产生诸如三权分立、议会等制度安排的。
当然,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宗教的传统,就说中国没法形成民主社会。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肯定会自己摸索出一个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民主形式的。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五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这本书也一直经久不衰,备受人们推崇,读的人挺多,但能读懂的人又有几个。很多名人也都推荐此书,包括某位领导人也力荐此书,所以销量一直很不错。我读这本书,不是因为他人推荐,只是之前看的另一本书(《乌合之众》)中有一些问题,想从这本书中找到。
书内容看起来很乏味,托斯维尔举了很多当时的资料,研究的文献,介绍大革命方式也不是从1789年讲历史,而是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大革命之前。详细的分析了大革命,是如何一点点产生的,如何一点点扩大成为现实的。
关于书透详细内容我也就不详细说了,看过的肯定知道,没看过的说了也不一定感兴趣。下面我想聊聊我从书中看出的一些东西。
首先也是《乌合之众》中所介绍的从众心里,很多底层人们其实一直都在受到压迫,路易十四之前有,路易十四时期达到了顶风,为什么会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才发起大革命。这就是一种从众心里,很久之前没有人去革命,或有这思想的人还没有行动。底层人们过的再痛苦,也只会忍受,因为别的人也同样再忍受。这个地区的农民看那个地区的农民,觉得农民就应该这样,从没有想过革命。大革命发生之后也是如此,底层人们看见别人革命了,就觉得自己应该革命,从不会想革命对他究竟有没有好处,革命之后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就像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今天看见别人去旅游,自己就去旅游,可是当问到为什么去旅游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只会说世界很大我只想看看。再如吃饭,本来自己并不爱吃西餐,可是别人都去吃,自己也就去吃,一方面时装b另一点就是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自己喜欢吃。马路周围围一圈人,如果没人管理只会圈越来越大,可谁都不回想为什么会在这围着。这也就是当时很多人的心理,包括现在同样如此。
其次就是书中写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反而自己生活的更加辛苦了。当时是因为中央集权,才让当时贵族失去了权利,包括土地权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不过我想说说是农民的心态,刚一得到土地他们也是乐此不疲,努力劳动,因为之后的生活将一步步走好,可谁知道实际上并非如此,各种税收,各种支出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很多时候就是如此,自己认为能力大了,可以掌控一切的时候,但是需要你掌控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当然这只是一个客观因素。造成这些的还有制度的不健全,上层阶级的剥削等等。但从各人来讲,做事还是量力而行。
最后我说说,革命究竟怎么开始的,书中说的好,发起革命的人往往不是那些穷人,而是那些中产阶级,这也就设计到人的野心,每个人都存在野心,野心最大的往往是那些不上不下的人。再发起大革命时候,他们也不会想革命究竟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给人民带来什么,他们只是想一心推翻,当权者,自己成为当权者。一种对权利的野心(写到这突然想起《1984》中描写人对权利的那种欲望)。
我个人读完这本书理解,就是大部分人的从众满足一小部分的野心,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当然我说的自己都觉得很片面。其中还有很多原因。比如:中央集权,财政的不公开,各种特权的产生,买卖职位,文化人的过多参政,宗教的打压(这点其实我也很想说一下,就是一种信仰的产生,但说起来实在拖沓了,简单说一句,人就过缺少信仰就很容易迷失。)等,书中都写的十分详细。想了解的自己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写的很不好,逻辑性很强。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看书不一定非要从书中学到什么或非要明白一些作者的理论,书中的理论在书中是不会因为我们不理解就没有的。看书看的开心就好。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六
无数人在读这本书。自从2012年王岐山在会上提到之后,这本托克维尔的著作从历史学的皇冠中降落凡尘,成为过江之鲫争先追捧的炙热。每个想要附庸风雅的人都在读,商人们想借此标榜“儒商”。官员们更是想展现自己的忠心和博学。讽刺的是,这和大革命时期虚伪的贵族与政府官员竟然有几分相似,都热衷于风雅,都带着官本位的崇拜。就像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包子套餐和“公主”般的称呼一样,我们似乎是新社会,我们的旧有也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们没有帝王,但在人心中可以创造一个或者多个皇上,时时让我们有所崇拜,有所屈服,觉得“权力”是那么理所应当,“权利”,却不那么理所当然。
前言很有趣,叫做“这不是历史”,托克维尔似乎预见到了他作品的前瞻性,不是为了记录历史,更是揭示一切革命背后的规律。这部书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种种史学资料和数据,毕竟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背景,但那些我们看起来“似曾相识”的东西却让人深思。革命前的法国和欧洲很多地方一样,有着城市自治的传统,市民作为一个阶层可以处理自己的事务,有市民大会,也有民主选举,但是,革命前的几十年里,城市的自由开始有名无实,市政厅被达官显贵的“委员”们占据,名义上的“小共和国”们在虚假的民主中衰落。“人们很快发现,没有实质的民主很难维持。”在农村,教区管理中也会假惺惺的召集居民开大会,也许也要投豆子呢,毕竟法国平原也产黄豆。托克维尔说:“最专制的政府也能采用民主的形式。”全票通过的候选人选举,麻木的乐在其中的人民,还有“不能代表自己权利的学校”。那时的法国,我们都有些或多或少的熟悉,一种令人心寒的相似,不禁想到了虚伪的人大代表和“只唱赞歌”的政协,行政化的高校,几十年来,申纪兰婆婆的手可是举得不累啊。
不过,就算在法国革命前最黑暗的年代,司法仍以一种文艺复兴以来的独立散发着光辉,最高法院反王权的的斗争有难能可贵的勇气,1770年,国王解散最高法院,巴黎的律师们用集体拒绝为国王服务的方式表现了对司法的尊重和对专制的抗议,这应该是历史上律师这一职业的光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法律的荣誉。普通法庭不受国家干预,国王也无权任命法官,当然,统治者聪明的建立了特别法庭,架空司法,实现专制。文中的一句话描绘了三权不分立的后果:“法庭干预政府或许会有害于公共事务,但政府干预法庭,则会使公众的心灵堕落,让人们具有奴性和反叛性。司法对权力的屈服,才是最大的腐败。”另一个现象也是有趣的,旧制度的法国有“严法,宽行”的特点,法律建设可谓完善到了细枝末节的程度,但是法律并不会严格实施,“人情”成为了重要的社会元素,人们认为求情和按章办事一样自然,民众出于习惯而不是意愿从而选择屈服。于是旧制度下的法国是这般摸样。王权独大,掌握了立法和行政,依托庞大的官僚机构统治。司法在特别法庭下失去独立,城市民主自治虚伪化,农民在教区统治下承受苛捐杂税,穷人纳税,富人免税,官员作为特权阶层盛行免责制,人人热衷于成为公务员,购买职位。
社会似乎是一片黑暗。但托克维尔也描绘了黑暗下的抗争与火光,这同样是引爆革命的导火索。
那便是人心。我们都知道,革命起源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巴黎,在当时区域发展及其不平衡的法国,吸引着财富和人才,也传播着思想。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在巴黎,文艺复兴的诗人和艺术家在巴黎。全法国的印刷行业都集聚在了巴黎,每天将数百种刊物送达市民手中,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巴黎的中产阶级和没落贵族,小市民和手工业者,阶级之间彼此的思想,习惯,爱好都在趋同,1789年陈情书就是证明,一个紧密的阶级开始形成。“只有自由的精神可以使民众站在统一战线上,不离不弃。”当公众得以觉醒,并且感悟到自身所处的环境时,那种单纯的反抗意识就会崛起。
但同样是因为思想,使得这场革命成为了跌宕起伏,血雨腥风的革命,在残留和觉醒中反复交织。托克维尔指出了革命不彻底的原因。那些启蒙法国人民的思想,往往出自哲学家,文学家只手,无论伏尔泰还是杜格尔,他们不懂政治,更不是出色的政治家,就像高呼“人人生而平等”,但却提不出实现平等的方式,民众对他们言听计从,被他们煽动起来,却没想过破坏后的重建。这是脱离实践的启蒙思想指导下的革命,人民热衷于自由,但是自由是什么,自由的限度是什么他们却无法回答。当人为了获得自由以外的东西而妄称自由,实际上也就成为了奴隶,同样,只珍视自由能带来哪些好处的人,也绝不会长期拥有自由。
反抗不公,寻找自由,当旧制度走向了极致,革命就自然产生,就像近代一切革命的规律。可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革命的意义,摧毁并没有带来立刻的改变,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最动荡的岁月,思想并不像描绘的那样美好,有时其指向的也是无谓的流血,又回到了当今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巧合与启示,我们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也迎来了一代人的觉醒,我们也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问题,但旧有不代表错误,普世的原则也不代表绝对的正义,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路,历史只是启示和告白,而我们每个个体,只能在思索中创造历史本身。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七
从南昌某校内狭窄的书店角落里,穿越到烟台某县某院冷清的自习室内;从爽快清澈的南方七月夏日,到喑咽无言的十一月北国寒秋。从第一页的翻阅前行,历经多少页的步履蹒跚,却也终于到了这最后一页——《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终于在今天,被此阶段的我给吃干抹净了。
书是死物,书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许只能表达传递出万一,此刻合上尾页,想问问自己学到了多少,又进步了多少?没有直观的经验值与进度条让我去探寻——也许真的探寻量化了起来,会发现那进程不过竟也不过涨了毫末。但书本身承载的时光已经足够动人,由一本书延伸而来的,那些千千万万新的思考,哪怕我能抓住一点点,就已经很满足了。
东拉西扯这么多,一篇读后感的初衷隐隐有酿成杂文的趋势,我还是太啰嗦了,那个不舍得放弃什么都想要的坏习惯,从生活延续到笔端,浸润的是一整个偏执又虚弱的自我——写作是和自我对抗的过程,而表演一个试图写作的人,则让这件事变得丰厚。这句话之于我,可以说再恰当不过了。
言归正传言归正传,让我好好想想。在看这本书之前,法国大革命,留给我的是怎样的印象呢?他是巴黎公社的先导,是群众性的暴力反抗运动;是封建统治没落时期朝代兴衰的必然。而历经这一场彻底的、从下至上以全盘推翻的流血革命,资产阶级该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良币驱逐劣币,过往分利集团彻底毁灭,也总该让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那通往近现代国家治理之路的旅途上走的快一点,该比那些王朝或是改良后的王朝走的更快一点。
钱穆讲:历史的事有发生在桌上的,也有藏在台子下的。我们多注意发生在卓子上的事,却总忽视了藏在台下的事一样有力量。”而祸患多积于忽微,要探究什么真相、真理,就该从这些细微处发力,以小见大。放到一寸一寸的见分晓。托克维尔也说过,判断一个历史事件。与其用远距离的视角观察,还不如用近距离的,视角来得准确。哦,这本书也就是从零碎微末的各方面细节,为我展示了,这个法国大革命也正从。多个角度的管中窥豹中,渐渐显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历史本就好比一件美术展览馆,多赝品而少真货。我们更应一件一件一天一天的这样去看,方能离开某些大而化之的结论,脱离低层次的认知怪圈。
一。封建体制是在复兴时期迎来了这场大革命——因它的复兴速度远远跟不上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这本书每每令我想起万历十五年中的那个明王朝。自由,自1573至1610,明王朝的衰落已是一种制度发展至衰落后的必然。虽个人许有天纵之才、神机妙算,又或是智勇双全、万夫莫开。也全都已无济于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无人可阻挡这种发展的必然。在中华大陆轮回反复多少次的历史反复推演过了,也难怪有人讲中国历史虽长,却简单明了——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了。
而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上封建皇权统治极根深蒂固的国家,与古中国在诸多方面也都有着相似共通之处:两者同有着繁荣的文化成果,或是体现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或是体现在奢华骄逸的上层生活。中央集权曾一度让帝国达到威势之顶峰(路易十四)。但每落下一片阳光,当也投下一片阴影。所谓盛世的繁荣也总藏着积重难返的颓势,盛世,总是衰亡之始。(哪怕把所谓的康乾盛世划掉也没用,秦皇汉武贞观等等没有一个不是的。。)
但这场由法国民众组成的大革命,和明末农民起义或是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国在封建时期经常产生的农民起义都不一样。并非民不聊生,人民在奴隶的位置上坐不稳才揭竿而起,不是王室衰弱以致政治无药可救,人民“不争自由便是杀头”。恰恰相反,如本书第三篇第四章题目所言,“路易十六统治的年代是旧的君主专制制度最昌盛的时代,可昌盛,却加快了大革命的发生”。
从行政措施里对自己和生命的重视、到税收机制里对“平民困境的彻底关怀”、再到社会财富的快速累积发展,“所有消费税的税收收入,每年都要增加200万。”法国的贸易量在1768至1788年的70年里增加了一倍多,人口数量也增长到那个马尔萨斯都看不下去程度。如果我们照着旧的体制最后时刻的情况对其进行阐述,那描画的会是”比真实的面貌美丽,但是并不十分逼真的画像”。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八
;摘 要: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托克维尔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前夕该国社会风貌的描绘揭示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在这其中,法国的行政范式、法国的社会阶层情况以及引领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理想可谓法国革命孕育、发展、高潮甚至湮没的三条主线。高度集权的行政范式、重新洗牌的社会阶层、由文人政治家提出的政治理想更成为对革命前途不容忽视的决定性因素。在本文当中,作者将从上述三个角度重新整合《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既有思路,试图说明上述三个因素各具怎样的特点,明晰行政、社会阶层以及政治理想是如何促成了法国大革命,并且为它赋予了怎样的特征。
关键词:革命 行政范式 社会阶层 政治理想
一、18世纪法兰西的行政范式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当中花费了大量篇幅描述大革命前夕的行政范式,这种行政范式呈现出以下三个突出特点:其一,行政系统高度集权,但同时效率低下、不守法律、办事制度相互冲突。巴黎“越来越成为法兰西的唯一导师,它已赋予一切人以同一形式和共同的行为举止。”以巴黎之一隅欲治法国之大,便不可避免地“必须发明上千种审查手段,行政程序慢得惊人”。其二,行政系统的封闭性极强。这主要通过三点表现出来:(1)行政权干涉司法权的正常行使:涉及行政诉讼案件将移交专门的行政法院受理,不出意外遭殃的便是诉讼人。(2)腐败的人事制度。资产者攫取公共权力的唯一途径——公职赎买制度大大削弱了政府机构的公共性,资产者“历来为赎买城市官职而付的钱其数额之大使我(作者)震惊。”(3)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各省总督由国王亲自指派,贵族无法通过“无失尊严”的方式以改头换面成为国家行政官员。其三,行政所干预的事务几乎无边无际,直至基层事务,绝大多数省份的三级会议呈虚置状态;并且这种权力的行使往往不受限制,行使方式也缺乏合理性。托克维尔写道:“有一位总督处罚资产者民团成员20弗里尔,因他们在唱《赞美诗》时缺席。”然而,行政权力行使的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比如军役税的征收。行政对法律的僭越更导致了一项难以治疗的后遗症:使得无论路易王朝在统治末期欲推行多少改革之策也是于事无补,因为最终的执行必然与其初衷大相径庭,而只会造成无谓与茫然的冲突,增强社会的无序化。并且,过度干预社会事务的行政只会让公民对其产生厌烦,最显性的绩效合法性随时面临枯竭的危险,行政上的一点点错误便会招致冷嘲热讽,而这种错误几乎是家常便饭。
二、剧烈变动的社會阶层状况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社会阶层状况较其封建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说来,贵族、农民、资产者、文人政治家承担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社会角色,并且值得关注的是,一个阶层的权利与义务往往不对等,这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导火索。法国农民虽然遭受着如军役税等苛捐杂税的疯狂盘剥,但较他国农民具有两个最本质上的区别,最值得我们去关注:其一,法国农民对自己的土地享有所有权,进而从富农当中分化出有产者。其二,法国农民逐渐脱离领主——贵族对自己的管辖,转而接受行政官吏对其的管理。上述第二个特征与贵族阶层的身份变化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贵族在被解除对自身领地内部事务的责任之后,包括但不限于豁免税务的一系列特权却被法律保留下来。贵族精神已是昨日黄花,但是他们性格内部的傲慢与不屑仍然主宰着他们的行事方式,使他们不愿意融入其他社会阶层的公共生活。资产者当中的一部分诞生于农民。上文已经分析过资产者为了攫取政治权力所付出的艰辛代价,所以自然不能指望这个阶层能为农民的福祉付出多大的努力。但是在反对经济特权这个大旗之下,他们可以短暂地与农民形成共同的目标。但是在革命取得短暂胜利之后,资产者便很快抛弃了自己的盟友。文人政治家可谓是一个崭新的阶层,一变而为当时事实上的首要政治家,而且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政治家,因为其他人在行使政权,唯有他们在职掌权威。由于并不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他们很难充分地投入到政治实践当中去,但是他们非常善于描绘一个美丽的政治理想,并使用文学化的语言用一种浪漫的语调向大众传播开去。文人政治家在当时承担着向其他阶层启蒙的作用,可谓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导师。
三、当行政权力作用于社会阶层
当18世纪法兰西的行政范式作用于18世纪法国的社会阶层时,我们可以:(1)将政治领域比作金字塔,按拥有公共权利与义务的多寡将上述阶层(贵族、农民、资产者、文人政治家)划分进不同的层级。不难发现,除统治阶层外各阶层的绝大多数都属于较低的层级。(2)同样将经济领域比作金字塔,按拥有经济特权的多寡将上述阶层划分进不同的层级。不难发现,贵族显然较其他阶层处于高得多的层级。因此行政权力作用的一个结果在于,它在资产者与农民阶层当中埋下了不公平感——这一邪恶之花的种子,而这种不公平感也在与日俱增着,并且诉诸着政治性的解决手段。行政权力对于法国各阶层的影响当然远不止于上述这一个,另外一个值得 去关注的是其对资产者及农民阶层内部的影响。当一个阶层被剥夺了以集体的身份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时,我们会发现这近乎于宣告了一个阶层的终结:这个阶层整体将呈现低凝聚力、低共识度、低组织化,这个阶层内部的成员将自然地把目光仅仅聚焦于私人生活。即使私人利益的实现因为特权的存在将暂时受到压抑,这仍会使这些成员的革命动机显得不那么崇高。这一点托克维尔通过法国农村军役税的征收进行了极佳的预示:农民们在窥伺着彼此的财产,以求在征收过程当中减少自己所应缴的份额。除此之外,对于军役税的征收使得人心惶惶、鸡飞狗跳,不少农民被迫离开赖以生存的家园以逃避这项残酷税赋的盘剥,行政权力对于基层事务治理交出的不合格答卷使得特别是农民阶层呈现出极强的不稳定性。
四、缺乏具体实践安排的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是一个独具诱惑力的词语。萨托利在《民主新论》当中对政治理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认定:理想永远有点狂妄,它永远有点过头。但是法国大革命作为一场政治实践,正是要积极且英勇地去实现那个时代的政治理想。而令人遗憾的是,整体而言,提出革命理想的文人政治家们并没有找到贡斯当所谓的“中介原则”,将他们的政治理想转化为萨托利笔下的“监控与反馈机制”,通过详密的安排稳步且扎实地向目标迈进,因此他们的政治理想往往在实践中异化。例如,伴随着社会阶层情况的剧烈变动而到来的权利与义务不平等的分配,使得“平等问题在他们(18世纪的法国人)的政治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这无疑是对既有封建体制的进步性的抗争。因此不少思想家对维护平等充满了热心。如卢梭就曾说道:环境的力量始终倾向于破坏平等,惟其如此,法律的力量就应始终倾向于破坏平等。但是对平等的追求,往往易急于求成,并向另一个极端迈进:即消除所有的差别,达到包括政治、经济等权利的完全一致,这一思想在革命的后期逐渐占据上风。但我们要留心到,平等一方面表达了相同性的概念;另一方面,平等又包含着公正的概念。而公正却要求实事求是地给予必要的差别待遇。
五、 为革命定形的行政范式、社会阶层以及政治理想
至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陈列一下到这里我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得到的主要收获是什么:(1)在高度集权思想指导下的行政范式。(2)人民普遍拥有的水平低下的政治自由。(3)在贵族以及资产者和农民之间分配不均的经济特权。(4)在实践当中被异化的政治理想。正如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当中提到的,实行高度集权的国度往往容易被攻破,因为只要击破统治链条中的一环便会使之节节败退。法国18世纪的行政范式决定了大革命甚嚣尘上、如火如荼的特点,并且决定其主要于巴黎开展(就像我们提到法国大革命时,便会说到攻占巴士底狱)。并且更值得人们去关注的是,这种行政范式在间接(改变社会阶层情况,起到“社会动员”作用)且直接地促成革命之后,却并没有因为其就消失殆尽。伍德罗·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当中提到,“共和八年的行政制度是严厉无情的……这是已经被推翻了的专制主义的一种复归”。在法国大革命对于既有社会秩序进行彻底性地毁灭之后,亟待新的秩序对社会加以重建。亨廷顿所言“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便说的是此种情况。而毫无疑问的是,强有力的行政范式是重建新秩序的最佳选择,在短期之内能够对整个社会进行重新整合。所以,托克维尔说“他(路易王朝)的政府死亡了,他的机构却继续活着。”贵族与王权成为革命的对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众所周知,革命的结果却产生了新的专制势力,在法國大革命和法国真正的民主时代到来之间仍存在着较长的“黑暗时期”。我想,这与革命前后的社会阶层情况以及流行的政治理想是密切相关的。革命之前,除统治阶层之外大多数法国公民都未能享有充分的政治自由与权利,阶层内部十分松散,缺乏监督权力的经验与能力。而革命之后,伴随着既有统治者的权力的垮台,在重组的国家机器面前几乎不存在可以制约其的政治力量。而为了实现公民的“政治平等”,国家又被赋予了很多不受限制的权力。所以托克维尔总结道:不管大革命怎样激进,它的创新程度比人们普遍认为的却少得多。
参考文献:
[4] [美]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行政学研究》.
[5] [英r.h.托尼 《平等》[m]1931年第一版.
相关热词搜索:;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九
“拜访”完仰慕已久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嘘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级的世界名著呵。托克维尔犹如一位饱经世故饱读史书的老人讲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既生动有趣又别开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读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感觉非常亲切。不仅一般道理相同,就是许多“故事情节”也极其类似。有些章节只需把其中的“法国”换成“中国”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请允许我从大处和细节两个方面来论证。.
1. 新与旧
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在旧制度母体中孕育成熟的。许多所谓的革命成果不过是移花接木旧瓶装新酒罢了。
我们近代中国百年风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而言,它不单单是共产党独自努力的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自从中国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后,为图自强须学西方已成大势。先学西方的技术,再学其体制、文化,各个告败之后最终不得不抓最后一根稻草了--意识形态。而当时各种思潮尘烟并起,立宪主义、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等等主张都没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再拿我们最引以为耻的wenge来“说事”。它究竟是历史的逆流畸形,还是革命的继续?我们应从其爆发的原因说起。无论其客观原因(国内左倾,国外“修正”)还是毛泽东的主观原因(打倒官僚主义、建设更加高尚的社会主义)都是大势所定,都是革命进程的因素“作怪”。毛泽东不过是煽风点火(也决非一时头脑发热),四人等不过是添油加醋而已。
可见,历史洪流总是逐波推进一浪接一浪,我们切不可割裂了片面来看。
2. 农民被抛弃
托克维尔叹道:“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接着他分析其原因是农民被各阶级遗弃了,命运更加悲惨且无法自己改善。只能通过改变国家的命运来改善自己的命运。
中国农民亦是如此,近代以来,官员致仕不再还乡,农民中有文化有钱财有志向的都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一些货真价实的土豪劣绅。除了几个戴眼镜的乡村建设者和国家征税征兵时会想到他们外,大多数农民也被抛弃了。政治似乎与他们无关,这尤其在辛亥革命中表现得最明显,鲁迅作品中有着鲜活的纪录。而且因为战争频频,灾祸连连,农民的处境自然也大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中国革命最后的主力军。
3. 文人的作用
托克维尔又称:在18世纪中,文人成为法国首要的政治家,指导思想启蒙了大革命。中国近代文人的位置虽然没有这么显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建国以前。从林魏到康梁、严章,再到陈李等五四导师乃至以后的各色文人,是他们引进了新思想,开启了新风气,启蒙了心智,唤醒了人民,可以说,没有他们打开窗户放声喊,就不会有雄狮的觉醒怒吼。
4.宗教特征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倾向也在当时中国人身上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并且同样作家们首先拿儒教开刀.因为“教会制度乃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和楷模,是他们进攻的庞大建筑中最为暴露、最缺乏防御的部分.”“当宗教离弃灵魂时,它并不像经常发生的那样,让灵魂空虚软弱.灵魂一时充满了感情和思想.”这些情感和热情已变成一种新宗教,它产生了宗教所产生的巨大效果,使人们摆脱了个人利己主义,崇尚英雄主义和忠诚。”从一开始就揭示在如此众多的人身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忠诚的的爱国主义、无私胸怀、真正的伟大。”这是非宗教倾向有利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倾向也会造成巨大的公害:“因为与其说宗教倾向使人堕落或风尚破坏,不如说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时的人们采取如此极端行为。”“在宗教法规被废除的同时,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类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态,不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攀附,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革命家们仿佛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他们的勇敢简直发展到疯狂。任何新鲜事物他们都习以为常,任何谨小慎微他们都不屑一顾,在执行某项计划时他们从不犹豫拖延。”中国的革命者似乎也是这个种族的一部分呵。
5.自由与平等
些相似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中国的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伟大、激烈的中国革命自然也有自身的原因和特征,不能完全搬用该书来解释比拟,但如果我们想深刻地描述透析中国这场革命,《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应该是少不了的楷模和参考。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篇十
从南昌某校内狭窄的书店角落里,穿越到烟台某县某院冷清的自习室内;从爽快清澈的南方七月夏日,到喑咽无言的十一月北国寒秋。从第一页的翻阅前行,历经多少页的步履蹒跚,却也终于到了这最后一页——《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终于在今天,被此阶段的我给吃干抹净了。
书是死物,书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许只能表达传递出万一,此刻合上尾页,想问问自己学到了多少,又进步了多少?没有直观的经验值与进度条让我去探寻——也许真的探寻量化了起来,会发现那进程不过竟也不过涨了毫末。但书本身承载的时光已经足够动人,由一本书延伸而来的,那些千千万万新的思考,哪怕我能抓住一点点,就已经很满足了。
东拉西扯这么多,一篇读后感的初衷隐隐有酿成杂文的趋势,我还是太啰嗦了,那个不舍得放弃什么都想要的坏习惯,从生活延续到笔端,浸润的是一整个偏执又虚弱的自我——写作是和自我对抗的过程,而表演一个试图写作的人,则让这件事变得丰厚。这句话之于我,可以说再恰当不过了。
言归正传言归正传,让我好好想想。在看这本书之前,法国大革命,留给我的是怎样的印象呢?他是巴黎公社的先导,是群众性的暴力反抗运动;是封建统治没落时期朝代兴衰的必然。而历经这一场彻底的、从下至上以全盘推翻的流血革命,资产阶级该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良币驱逐劣币,过往分利集团彻底毁灭,也总该让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那通往近现代国家治理之路的旅途上走的快一点,该比那些王朝或是改良后的王朝走的更快一点。
钱穆讲:历史的事有发生在桌上的,也有藏在台子下的。我们多注意发生在卓子上的事,却总忽视了藏在台下的事一样有力量。”而祸患多积于忽微,要探究什么真相、真理,就该从这些细微处发力,以小见大。放到一寸一寸的见分晓。托克维尔也说过,判断一个历史事件。与其用远距离的视角观察,还不如用近距离的,视角来得准确。哦,这本书也就是从零碎微末的各方面细节,为我展示了,这个法国大革命也正从。多个角度的管中窥豹中,渐渐显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历史本就好比一件美术展览馆,多赝品而少真货。我们更应一件一件一天一天的这样去看,方能离开某些大而化之的结论,脱离低层次的认知怪圈。
一。封建体制是在复兴时期迎来了这场大革命——因它的复兴速度远远跟不上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这本书每每令我想起万历十五年中的那个明王朝。自由,自1573至1610,明王朝的衰落已是一种制度发展至衰落后的必然。虽个人许有天纵之才、神机妙算,又或是智勇双全、万夫莫开。也全都已无济于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无人可阻挡这种发展的必然。在中华大陆轮回反复多少次的历史反复推演过了,也难怪有人讲中国历史虽长,却简单明了——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了。
而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上封建皇权统治极根深蒂固的国家,与古中国在诸多方面也都有着相似共通之处:两者同有着繁荣的文化成果,或是体现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或是体现在奢华骄逸的上层生活。中央集权曾一度让帝国达到威势之顶峰(路易十四)。但每落下一片阳光,当也投下一片阴影。所谓盛世的繁荣也总藏着积重难返的颓势,盛世,总是衰亡之始。(哪怕把所谓的康乾盛世划掉也没用,秦皇汉武贞观等等没有一个不是的。。)
但这场由法国民众组成的大革命,和明末农民起义或是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国在封建时期经常产生的农民起义都不一样。并非民不聊生,人民在奴隶的位置上坐不稳才揭竿而起,不是王室衰弱以致政治无药可救,人民“不争自由便是杀头”。恰恰相反,如本书第三篇第四章题目所言,“路易十六统治的年代是旧的君主专制制度最昌盛的时代,可昌盛,却加快了大革命的发生”。
从行政措施里对自己和生命的重视、到税收机制里对“平民困境的彻底关怀”、再到社会财富的快速累积发展,“所有消费税的税收收入,每年都要增加200万。”法国的贸易量在1768至1788年的70年里增加了一倍多,人口数量也增长到那个马尔萨斯都看不下去程度。如果我们照着旧的体制最后时刻的情况对其进行阐述,那描画的会是”比真实的面貌美丽,但是并不十分逼真的画像”。
与其把理由归结于说减轻民众的负担,反而激发了民众的愤怒,不如更深入看看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该是什么。为何路易十六最不起眼的专制加强动作,要比路易十四的所有专制体制行动都难以接受?民智既开,人民享受了好日子就集体玻璃心,难以忍受过去的痛苦了?归结于人的天性或许是简单粗暴,我们大家喜闻乐见,但我总觉得引发冲突的根本还另有玄机——它在更高的地方矗立,它在嘲笑着我们的浅薄无知!
18世纪末期的欧洲大地,一场由英国引领的工业革命风暴席卷而来,正愈演愈烈,种种新技术手段,新生产方式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工业水平的提高,消费品种类的激增,也更加刺激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演变成对钱财和富足的喜爱和渴望。人人要求更好的生活,人人能看得到幸福似乎离自己只剩一步之遥——这种对于阶级上升的渴望如此强烈而不自觉,它无异与封建体制下的高度阶级固化严重矛盾。
在中世纪往后的欧洲,阶级固化体现在以种姓为区分的特权阶级——贵族身上。而阶级矛盾的表现形式,一开始也正是出现在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上,部分平民成为新生资产阶级,与渐渐没落失去统治权与实权的贵族,在实力上接近甚至超越,但在距离上却是更加渐趋渐远。平民对贵族过往的敬意,因中央集权的加速膨胀,贵族已难以作为他们的领主关照他们后迈入反方向的道路,愈发显而易见的不平等,也正在此般情形水涨船高。而新生资产阶级在城市里居住后得到了特权,却也失去了原来的和过往平民阶级的联系,最容易晋升为贵族的几年,反而成为了阶级隔离最严重孤立,社会整体仇视上涨的年代。国王与中央政府本有机会以此为契机,消灭掉贵族这一过往难题,在分利集团的破除中实现新一轮洗牌,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力量继续办出大事,以谋得发展与革新,或能开启“伟大征程”,创造一份新的光荣。但很遗憾,僵化的行政体制、分离的赋税形式,混乱的司法结构,使得更多的矛盾最终转嫁累积在了政府与国王身上,面对改变作出行政与司法改革也成了负面推手,而给予人民的那些更多自由,起到的作用却是,让法国民众为推翻旧制度做好了准备。
1789年的法国民众们,与其说推翻了封建与专制,不如说他们挪开了一块阻碍他们追求财富上升与发展的拦路石。“他们所发起的大革命,其最终的动力来源也是那部分旧制度…他们使用旧制度的破转碎瓦,建造成了新社会这座大厦。”政体的改变与其说是另起炉灶,不如说是几块积木仅仅变了形式。在我看来,法国大革命的主旋律不是“受压迫的人民”,而是生产力的发展。这从法国大革命开启后的几十年间,中央集权继续轮回多次复辟,那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等人依然轮番上台专政,可见一斑。
1789年,在那一年,政府在工业产品上成了最大的消费者,把过去都不敢想象的工程付诸实施,却也欠下了接近6亿里弗尔的债务,国家资产和个人资产从未这般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以至于“财富管理地不周载过去只是公务上的缺陷,现在却让千万个家庭面临困难”。这是一场灾难的先兆与表现。法国政府看到了发展与改变的趋势,想得到更多,却忘了民众的眼睛同样是雪亮的,法国人民也要站起来了。而本已分离崩析的民众,在此刻,在这一点上,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国王,他们要求变革的心竟是如此同仇敌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大海誓要掀起风暴,无论船舰在如何庞大坚固,经历多少风浪,拥有多少荣光,也只能是徒劳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在这里表现的如此淋漓——去除意识形态之分,这也应当是一句普世真理。
托克维尔在1831年的5月9日这天,乘船到达了美国,开启了考察民主制度的旅程,论美国的民主这部后来为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著作,也便由此开始孕育。而124年后的这一天,我出生了~由史而来的事物里,多的是这般牵强附会的论述,似曾相识的偶然。历史这般浩渺,几千年光阴流转,多少段风云千樯,一个人,一个民族,或是一段历史,也总能和另一个人扯上点不远不近的关系——只要有人想,有人用心的话。而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被国家副主席、央行副行长等高层反复推荐,内在一定有着更加深刻的原因,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文至于此,作为一篇读后感已足够。更多牵强附会、未曾表述出来的东西,也已经在某些沉默处越发氤氲散放着。若是能有几个看到这篇读后感,能稍微引发思索,再自行牵强附会些什么的人,我该如何心满意足啊!
愿生命因思索自由,灵魂因自由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