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大全(12篇)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15:43:03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大全(12篇)
    小编:纸韵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可以让人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写作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感,以便更好地组织观点。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大全(12篇)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一

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多种计算方法。

3.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幻灯片、小棒等。学生准备学具盒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新课。

2.学生间互相讨论,提出了问题:。

猫妈妈和猫宝宝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猫宝宝吃上鱼,猫妈妈让宝宝再多多努力,将“13+2”计算出来。同学们,你们也要再努力来学习如何算13+2。

(1)探讨算法。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3+2怎样算?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教师在投影仪上摆),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根)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思考后)请在4人小组里,互相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好了,下面请各组代表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把2根和3根合起来是5根(学生边说边做合起来的动作),再加在1捆上就是15根。

教师:请在投影仪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学生:我们这组里还有一种方法是数,1捆是10根,从10起接着数剩下的几根:11,12,13,14,15,数完后是15根。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教师:看来小朋友的方法虽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人都知道如果是用小棒做这种加法,要先把什么加起来?(单根的)再加在什么上?(整捆上)。

(2)教师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分组整理,明白用先分类再按顺序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

2.通过观察找出规律,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敏捷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及敏捷性。

2.探索规律,总结出计算的简便方法。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一位神秘朋友,他是:圣诞老人,给它打个招呼吧。

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给我们派送礼物来了,大家想知道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打。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计算的题,这些都属于上册第八单元我们学习的20。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单元知识,突出重点。

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看电子课本:老师。

把课本搬到屏幕上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先学习了……,然后又学习了……,还学习了……,最后学习了……。

板书: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解决问题。

2.举例想算法。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9加几、8、7、6加几还有5、4、3、2加几,你还记得这些加法算式吗?学生举例。生举例师:同学们要仔细听,看他举的例子对吗?生:9+6师:得数是多少?还记得怎样计算吗?引出凑十法。

师:谁还想说?5、4、3、2加几的算式谁还记得?3+9怎样计算这道题呢?生说凑十法师:还可以怎样想呢?引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方法。

师: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样整理呢?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快和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3、整理发现规律。

师:圣诞老人也整理出一张加法表,想看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是怎样整理的吗?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开始。

预设a:竖着看。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是按照9加几,8加几?整理的。

生:竖着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1。

师:哦,你发现了这个,咱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那其他列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随意指一列验证)归纳: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也依次大1。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预设b:横着看师:刚才这个同学竖着观察找出了规律,可真棒!还有没有别的秘密?

生: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1,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

师:(手指第一个加数)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哦,还真是这样,你真会观察!那他们的得数呢?快来算一算预设:横着看,得数都是一样的。(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归纳: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小1,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不变。

预设c:斜着看师:还有吗?预设: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第一个加数变大,得数变大。师:斜着观察也有规律啊,你可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归纳:斜着看,第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个加数依次大1,第二个加数都是9和依次大1。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在表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现在老师任意指一道题,你是不是能很快算出来呢?9+68+77+86+9师:同学们怎么算得这么快,有什么小秘密吗?生:这一行的得数都是15.再来:9+69+79+89+9怎么又算得这么快?生:竖着一个比一个多一。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光能找到规律,还能利用规律很快的算出得数。

d:交换位置找朋友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算式:9+22+9你又有什么发现呢?生答。

师:这两个算式的加数交换了位置,那他们的和怎么样?

预设:左右两边的算式是相反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左右两边的算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学生:6+68+89+9(课件出示)。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我们只要会计算前面这些算式,后面的算式是不是就很容易算出来了。师:看(隐去小数加大数的算式),现在看起来这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记起来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师说算式,学生说答案:7+44+78+66+8。那我们只要记住左边这些算式,就能记住整张表了,对吧!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表中那么多的小秘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8+6=3+9=6+7=。

2+9=4+7=9+4=。

7+5=10+4=8-3=。

13-2=4+8=0+6=。

师:第一关轻松通过,接下来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

第二关:解决问题小能手。

解决问题可有点难,同学们还。

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这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解。

决吗?快拿起铅笔在答题纸上列出。

算式。

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

的?

生:7+9=16(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8+8=16(只)。

你又是怎样想的?师:同学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我们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小红吃了8个水饺,还剩下6个,原来有多少个?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吃了8。

个水饺。还剩6个。

师:你说的可真清楚,那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好,快速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解答正确吗?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关:圣诞屋屋。

1、草莓后面藏着几?

2、梨后面的又是几?

3、第三个可有点难了,小朋友们快想想这两个水果后面是几呢?

4、看最后一个,你能看明白吗?水果后面应该是几呢?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三

第八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42页练习六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的笔算方法,对千以内的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进位加法及连加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逛公园吗?今天我们邀请茄子先生和豆荚老师去逛公园,愿意吗?与他们同行,我们要做好准备,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有信心吗?出发吧!看,遇到什么了?要先回答出门上的问题才能进去呢。(出示黑板:画有一扇门,门里写着:说说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204598499305)。

二.笔算加法的练习。

1.练习六第2题。

谈话:公园里有美丽的蝴蝶,它们在快乐的飞来飞去,各飞到哪一朵花上呢?

1)生独立完成练习。2)指名汇报:每只蝴蝶应飞到哪朵花上?

3.练习六第3题。

1)先估算大约是几百。说说怎样估计的?

2)独立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核对。

3)指名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要检查些什么?

(检查时要看验算的结果与竖式的结果是否一致,还要看数字有没有抄错。)。

4.练习六第4题。

公园里还来了许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分别又有多少人呢?

1)学生自读题目,理解题意。

2)问:“合计”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3)生独立计算。4)汇报核对。

4.练习六第5题。

1)指名说图意。

2)师小结:花坛每边268厘米,三角形花坛的三条边一样长,花坛的栏杆一共长多少厘米?怎么想的?(3个268相加。)。

3)学生独立计算4)汇报核对。

三.作业。

练习六第1题,用竖式计算连加。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因数。

×3。。。。。。因数。

——。

36。。。。。。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略)。

教学反思: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五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计算百以内加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并会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引入:在学习新知识前,先通过一些小题目给我们的小脑袋做做操,同时,也观察哪些同学在说的时候最认真,听别人的时候最安静、最仔细,他就是我们班最会发言、倾听的学生。投影出示:口算题。

+50=53+3=400+200=53+30=600+40=530+300=

师:在口算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在口算的时候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师表扬用语。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这题吗?

投影出示:35+24=

师:在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投影出示: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指名同学板演,其他学生拿出本子写)师:你算对了吗?

生:...

引导语:通过活动,我们知道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个规律开始学习新的知识。揭示课题: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1.以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

引导语:这是图书室第七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一年级85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提问之后,要说说如何列式,无需解答)生:......2.根据学生交流有先选择地投影出两个题(预设:可能有学生提不出其中的一道问题,就以老师自己的名义提出)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引导指出:本节课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余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通过自己提问并列式,也能够让学生体验提出并解决问题过程,激发后续探究新知的动力]3.解决“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的问题。(1)自主探索竖式计算。

师: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谁知道怎样列式?

生:143+126

师投影出示:143+126=_____(本)

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同桌之间交流,指名学生回答。预设一:学生提出用计数器计算。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演示。

师注意学生拨珠的顺序(从个位拨)预设二: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

师: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来吗?(让学生到黑板前尝试)

及时提问:你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数位对齐)师: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想加)

师:也就是把哪些数对齐?计算又从哪一位算起?(6和3对齐,2和4对齐,1和1对齐)(要从个位说起。)

强调并投影出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同学板演,并说说笔算的过程。(全体同学注意板演过程)(如果这个学生到时候算不出来的情况,鼓励其他学生接着尝试)

师最后针对学生的板演,示范竖式计算的过程,并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算起)

(2)验算。

师:验算的方法还有很多,通常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板书或投影“验算:”)学生交流并尝试“143+126”的验算过程。

投影出示:126+143的竖式,要求学生照样子检查自己的验算,看到有什么不同之处。

4.学生独立解决“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问题,并验算。师巡视,适时指导。全班交流,订正。

5.小结:笔算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是否和第3一次一样,这样的检查,我们就叫作验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笔算。

(2)说说笔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按要求完成计算,并提醒学生写竖式时数位要对齐。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表中信息有哪些,要解决问题该怎样计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说说看图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2)列式解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要从哪一位算起,又来怎样验算?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六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9加几。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中的习题。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阈在课堂上练习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要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了”把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5、4、3、2加几。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些计算。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例1(110页),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出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题(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七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是在二年级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能正确计算。

难点:使学生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法则。

游戏引入。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口算。

学生开火车口算后,教师指名回答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

师问:同学们,我们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汇报:有三名同学在画画,每人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

师问: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汇报: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问:谁能迅速的列出算式呢?

学生可能汇报:12+12+12=。

或者12×3=。

或者3×12=。

或者6×6=。

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用乘法来计算呢?

学生可能汇报:因为有3个12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

(2)、师问:如果我们要知道答案该怎么算?请同学们先独立的算一算,同学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算出结果。先算完的同学可以对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组织学生先独立计算。再组织小组交流合作。

(3)、师问: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的吗?

学生可能汇报:加法计算的,数的分解组成方法的,也可能出现竖式计算的。

(4)、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师强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竖式,也就是笔算乘法竖式(板书课题),

并再次强调书写格式。

巩固练习。

师引导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展示,并集体订正。

4、拓展提升。

1、师出示:我是小小维修工。

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并集体订正。

2、师出示:我是小小工程师。

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并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师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乘法竖式应该怎样算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今天学习了笔算乘法,也就是用乘法竖式来计算,写竖式时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个位,在依次去乘十位、百位(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棒,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后,要熟练使用乘法竖式去计算乘法题目,喜爱数学,热爱数学,谢谢大家!

本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我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

1、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2、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我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我想,这是我将进一步为之而努力的方向。

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因此有很多老师只要碰到计算课就挖空脑子想这样尽可能的让学生出现许多不同的算法,一直问学生“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殊不知,为算法多样化而算法多样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真正算法多样化其实就是尊重学生的想法,我在本节课上做得也不是很好。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6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会用乘法竖式计算,初步明确乘的顺序及满十进位的道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准确地计算。

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乘法中,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位,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展示课前搜集家乡土特产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位置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苹果中糖分的积累,所以苹果又大又甜,今天小精灵将带我们到果园里去体验一下丰收的快乐。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苹果,准备奖励给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

师:现在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做题,2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全班交流,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是这节课的直接知识基础,本环节意在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学习方法在旧知的基础上迁移到新知,从而为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做好铺垫。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注重趣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或观察课本主题图)。

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从图中仔细观察图上小精灵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你看图口头表达图中所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的两个方面,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去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探索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简要概括,并板书题目:

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每套18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算式哪?

生列算式,可能会列出18×3或18+18+18或18+18×2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后面的两个算式都归结为18×3。

师:我们先来估算一下18×3大约等于多少?

生估算,让生说估算的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与肯定。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使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以估算促笔算,以笔算带估算。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也为准确计算埋下伏笔。)。

(2)、师:18×3到底等于多少哪?让我们拿起笔大胆的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好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指导,找出算法不同的学黑板上板演,完成的同学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3)、把你的算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小组汇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设计意图: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之一,目的是尊重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与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交流。从不同侧面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但是,在此并不是为了算法多样化而算法多样化,而是要沟通多种算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看到多种算法与乘法竖式是相通的,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全班学生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完成知识学习与能力的提升。)。

4、比较。

师:我们来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它们有哪些不相同的地方?

生回答:一个进位的,一个是不进位的。

师:为什么一个进位了一个没有进位?(在课题后面写上进位)。

引导学生说出在个位上满十了,就向前一位进1,满几十就进几。进位的数字要写的小。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观察旧知与新知的联系与区别,真正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让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指名板演,说说计算方法。

反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反馈存在的问题,特别抓住第3小题,指导学生领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相同。引导学生回答、归纳: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计算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课本第77页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2~4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自己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拓展练习。

你会用电脑打字吗?

每分钟你能打()个字,4分钟能()个字。

(设计意图:对刚学习的方法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是计算课的必要环节,在此,还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暴露问题,以问题为凭借来反思自己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老师收获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也收获了快乐,同学们,你们收获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使学生从对知识的梳理上升到对数学方法的总结提炼。长此以往,学生的反思能力将逐步提高,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法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3=,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习。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还可以对重难点内容再进行深入巩固。在教学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几个学生进行了乘法竖式的复述就完了,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我可以再让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复述,练习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过程,出现错题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原因和正确的过程,但是我过于仓促的结束了教学,可能导致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和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思想,并能迁移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渗透转换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和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打印的口算纸、“萝卜”,“王”,小兔、小猴的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客人,大家看,他是谁呀?”(拿出小兔的`头饰带在头上)“一(2)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待会儿我要带既守纪律,又爱动脑的小朋友去参观我们的动物王国,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0+1=。

10+2=。

10+6=。

10+7=。

10+8=。

10+9=。

二、尝试探索,研讨交流。

1.试着说说想法。

9+5=?

“14,同意吗?可是我还是有点不怎么明白,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算的吗?”

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几中情况:(1)9和5和起来是14。

(2)14可以分成9和5。

(3)14-9=5。

(4)把5分成1和4,9加1是10,10加4是14。

你也是这么想的举手。这个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5还有其他的分发,这里为什么要把它分成1和4?

(5)把9分成4和5,5加5是10,10加4是14。

“既然把5分开来后可以和9凑成10,那我能否把9分开来和5去重新组成10呢?怎么分?”

“这里其实也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板书,把这种想法和10+几连起来。)。

(6)把9看成是10,10加5是15,15再减多看的1是14。

“你也是想把9加几变成10+几来算对吗?那为什么还要减1呢?”(板书,把这种想法和10+几连起来)。

2.得出最佳方法。

[1][2][3]。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十一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它是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的进位加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三个层次,一是体现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突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二是通过“做一做”第一、二题的练习,借助“凑十法”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三是“做一做”的第三题,巩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1、通过对问题情境 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课件,两种颜色的小棒18根、口算黑板条、小黑板

两种颜色的小棒18根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开运动会,想不想参加?(想)要想参加必须翻越两座智慧山。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有)

师:看看哪位同学能够迅速的说出正确答案,你就能迅速翻越大山,去参加运动会。好,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1)、口答:2 4 6 3 5

/ / / / /

1 () 1 () 1() 1() 1()

(2)、口算:

10+5 10+8 10+6 10+2

9+1+2 9+1+5 9+1+3

同学们可真聪明,都顺利地翻越了两座大山。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快去看看去吧!(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设计意图:通过翻山游戏这样一个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生: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

(2)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们给运动员们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指名让学生完整的说一遍。

怎样列式?(板书课题:9+4) 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指名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的方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 直观体会凑十法

(1)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一共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用计算的方法得到的,其实有的同学是非常聪明的把9加几换成我们以前学过的10加几。下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盒子里的饮料摆一摆,像老师这样,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小黑板上已摆好)同桌之间边摆边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2)老师找几个学生到前面边摆边说。

(3)学生到前面指述后,问:这位小老师说的不错,老师想考考你,为什么要从4里拿出一根呢,2根可以吗,3根可以吗?(哦,是为了凑成10,因为9加几得10,9+1=10你真会思考,掌声!)

(4)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师和学生一起边演示边说。边板书凑十的计算过程。师:9+几得10,(生9+1=10),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5)现在像老师这样边摆边说。老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

(6)学生到前面指述。(包括摆的过程和算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1、 训练掌握凑十法

(1)同学们,你们真棒,9+4你会了,那9+5老师相信也肯定难不住你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像老师这样,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边摆边说。老师巡视学生摆的情况。然后把小棒放到一边,做书上89页第1小题。

(2)学生到前面指述并填空(小黑板)。

(3)做第1小题的右边那道。(指名回答时,其他学生手拿笔自己判,以提高其注意力)

2、 合作探究深化凑十法

(1) 同学们,你们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的表现。下面开始做第2小题,认真做,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2)请把书合上。 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这么爱动脑筋,都可以称的上是小数学家了,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再考考你们这些小数学家了,看谁又快又对的算出老师出的题,(课件展示出的题)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3、 强化巩固凑十法

(1)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老师特别想和你们玩开火车的游戏,要上火车得有火车票才行,想玩的快快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2)这个游戏老师玩的很开心,我还想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已知有9朵小花,师报一个一十几的数,让学生猜老师手里有几朵。”奖励答对的同学一朵小红花。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性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9加几的计算)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十二

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同学们,今天学新知识前咱们先回顾一下昨天学的旧知识。

1、竖式计算。

59+73=83+38=68+52=58+94=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方法的?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不错,以前的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不过,可要仔细观察,看谁能发现,今天所学的和昨天所学有什么不一样。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学习估算。

昨天咱们计算了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总种数,今天这节课,咱们来计算一下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总种数。出示:

生1:把376估成400,284估成300,400+300得700,所以376+284约等于700。

生2:把376估成380,284估成300,380+300得680,所以376+284约等于680。

生3:把376估成400,284估成280,400+280得680,所以376+284约等于680。

生4:把376估成380,284估成280,380+280得660,所以376+284约等于660。

师:大家真棒!想出这么多估算方法。大家看,不管是用哪种方法估算,都是把两个加数看成一个什么样的数?生: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师:对!我们在估算时,必须要估成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在这么多方法里,你最喜欢那一种?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估一估。

2、学习笔算。

师:好,估计完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下面我们来亲自笔算一下和到底是多少?学生都动手尝试,指名板演。

师:大家看板演的同学计算对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生:先算个位,6加4得10,在个位上写0,向十位进1。

再算十位,7加8得15,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在十位上写6,向百位进1。

最后算百位,3加2得5,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在百位上写6。

师:真棒,你说的又清晰,又准确。来大家一块说: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那百位呢?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生:那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师:大家看,这就是咱们今天所学的进位加法,谁发现了和昨天所学有什么不一样?(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完善课题)。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五第1、2、5、6、7题。

四、小结(略)五、布置作业(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