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一、选择题
1.看下面的四段话,其中不是解决问题的算法的是( ).
a.从济南到北京旅游,先坐火车,再坐飞机抵达
b.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c.方程有两个实根
d.求1+2+3+4+5的值,先算1+2=3,再算3+3=6,6+4=10,10+5=15,最终结果为15
考查目的:考查算法的概念.
答案:c.
解析: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的有限的步骤.
2.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在时的值时,的值为( ).
a.-845 b.220 c.-57 d.34
考查目的:考查秦九韶算法的基本步骤.
答案:d.
解析:v0=3,v1=v0×(-4)+5=?7,v2=v1×(-4)+6=34.
3.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3=a b. c.b=a=2 d.
考查目的:考查赋值语句的格式.
答案: b.
解析:赋值语句中的“=”叫赋值号,它和数学中符号不完全一样,格式为:变量=表达式,把“=”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4.算法: 第一步,输入n.
第二步,判断n是否是2,若n=2,则n满足条件,若n>2,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依次从2到n一1检验能不能整除n,若不能整除n,则n满足条件.
满足上述条件的n是( ).
a.质数 b.奇数 c.偶数 d.约数
考查目的:考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算法的设计.
答案:a.
解析:利用质数的性质.
5.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考查含条件结构程序框图的应用.
答案:b.
解析:
6.如图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100 b.i<=100 c.=“” i=“”>50 d. i<=50
考查目的:考查循环结构中控制条件的确定.
答案:b.
解析:当i<=100时,执行循环体;当i>100时,退出程序。
二、填空题
7.图中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已知,输出的,则的值是_____.
考查目的:考查含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的应用.
答案:11.
解析:输出的值为7,可得a1+a2=14,又∵a1=3,∴a2=11.
8.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
考查目的:考查赋值语句的应用.
答案:3.
解析:直接利用赋值语句可求.
9.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当输入a,b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的值是 .
考查目的:考查含条件语句程序的识读.
答案:3.
解析:算法的功能为求a,b两数中的最大者.
10.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结果是 .
考查目的:考查直到型算法框图的识读与理解.
答案:15.
解析:由算法框图可知,若t=105,则k=14,继续执行循环体,这时k=15,t>105,所以输出的k值为15.
11.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则输出的数s= .
考查目的:考查含循环结构的算法框图的识读与应用.
答案:-4.
解析: 一般解法是逐步执行,一步步将执行结果写出,特别是循环体的执行次数不能出错.
输入,,执行过程如下:
;;,所以输出的是-4.
三、解答题
12.用辗转相除法求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并用更相减损术检验.
考查目的:考查利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
答案:17.
解析:∵204=2×85+34,85=2×34+17,34=2×17,∴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为17.
检验:204-85=119,119-85=34,85-34=51,51-34=17,34-17=17,经检验: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为17.
13.⑴计算(3+5)5mod2+23sqr(4)/12;
⑵将算术表达式转换成程序语言.
考查目的:考查程序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化.
答案:⑴1;⑵2^(n-1).
解析:⑴原式=0+12/12=1;⑵2^(n-1).
14.下面是计算应纳税额的算法过程,其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工资x(x<=5000);
第二步,如果x<800,那么y=0;如果800= 否则 y=25+0.01(x-1300) 第三步,输出税款y,结束. 请画出该算法程序框图. 考查目的:考查利用条件结构解决分段函数问题. 答案:见解析. 解析:如图所示 15.如图求的算法的程序框图. ⑴标号①处填 ,标号②处填 . ⑵根据框图用直到型(until)语句编写程序. 考查目的:考查累和类型的算法框图与算法程序的相互转化. 答案:⑴①k>99,②. 解析:结合计算式最后一项为可知,判断框内应填k>99. 教学目标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 读通课文。 b) 自学字词。 c) 理解内容。 d) 质疑问难。 e) 搜集资料。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出示课件——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三、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 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四、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纸抄写出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 爱学习、会学习。 2、遇到问题自己想一想、试一试。 3、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重点: 肯定每一位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 教学过程: 导语: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智力闯关游戏,如果闯关成功,你们的梦想就能实现。游戏的名字是《你做到了吗?》游戏闯关开始! 1、 师:你做到了吗?第一关 杨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略(板书:尊敬老师,热爱学习) 师:从课文里的那些句子能看得出? 生:略(从课文中找出读)。 师:谁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生:略 师:你们都是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因为你们都懂的尊敬老师(肯定每一位学生)。第一关顺利通过。 2、 师:你做到了吗?第二关 曹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略(板书:脑筋) 师:从课文的哪里能看出来? 生:略(课文中找出,读)。 师: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在什么时候动脑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略 师:你们都是爱动脑子的好学生,因为你们生活中一直这样做着,你们就是当代的小曹操,了不起。(肯定每一位学生)第二关顺利通过。 3、 师:你做到了吗?第三关 有一首儿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劳动,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咱们来看一下,可爱的卡琳娜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略(从课文中找出读)。 师:卡琳娜又是怎样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呢? 生:略(从课文中找出读。板书:动手) 师:回想一下自己动手解决过哪些让自己困惑的问题? 生:略(自由说)。 师:你们真了不起。我相信,即使还没来得及动手试一试的学生,从这节课开始会动起你一双勤劳的小手,来发现、创造出更多的神奇。希望在以后你们日记中分享你们的成就感。(肯定每一位学生) 第三关顺利通过。 4、 你做到了?第四关 师:你们都是热爱学习的学生,又是爱动脑又动手的好孩子。 咱们先来看一本书《岩石书》(出示课件)。 说一说这本书与咱平时看得到的书有什么不同? 生:略 师: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这本一个字也没有的岩石书中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生:略(在课文中找出读)。 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而地质勘探队的叔叔能看得到呢? 生:略(板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小结:地质勘探队的叔叔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运用学过的知识,动脑又动手,发现了地下蕴藏的宝藏。 师:谁能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生:略 第四关顺利通过。 小结:今天的你们是胜利者,回到家,你可以非常自豪的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一定会成功。理由就是:(出示课件)通过这个闯关游戏,证实了你们具有大学问家杨时热爱学习的态度;天才曹操爱动脑的好习惯;可爱的卡琳娜动手试一试的勇气;磊磊和林林充满好奇的探索精神;懂得了运用学过的知识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去发现、去创造。你们不成功谁成功。相信你们!加油!! by 小飞 lankerr 废话少说,直入主题, 主程序将输入的激活码发送到驱动中验证,强行修改返回值是不起作用的。 ,程序用了三种花指令来隐藏对deviceiocontrol调用,其间还有四次异常处理,两次为单步来反调试器,,即od的插件就可以躲过检查。外壳程序调用deviceiocontrol时,controlcode为7c320,inbuff中为输入的注册码,长度为0x1e即30个字符(必须是大写),不过我们在输入的是如:123456789f-123456789l-123456789y程序会将中间的’-‘号删除,中验证。od是不能跟踪到系统内核的,要用softice(开始我走了弯路,找不到irp分派,中,后来学用ida时,反汇编才看到了irp分派情况)。 真正进入主题,驱动中怎么验证计算激活码? 分两步 一、 将激活码用‘查表法’求模得到一个串。 二、 将上面的串用一加密算法得出一加密串,然后与一长为0x10的串比较,相等则激活成功。 那么我们先说怎样用‘查表法’得出这个串。 a:如下图,我们输入下图这个串“123456789f123456789l123456789y” b:用到的表为 cstring ghostkey=“d54x379epjwcykn1tufh82vablsm6qgr”; //查表用到的表,共32个字符 方式为依为返回激活码每个字符在上表中的序数,如1的序数为15,f的序数为21。 c代码: //========================================= // // 查表法返回相应字符的序号 // //========================================= int cmydlg::scankeytable(char t) { int i=0; for(i=0;i<32;i++) { if(t == (i)) return i; } return 0; } c:将上面返回的值,进行5次循环,求余数,返回‘0’或‘1’,作为下一函数的参数。在这我没用c代码,因为idiv指令好像没有用c来表示的,还有位移指如rol等也不能c来表示….,函数名之所以叫bb0mod,是因为在驱动中这个function地址后三位是bb0 int cmy2008dlg::bb0mod(int iii, int sn) { __asm { cdq mov eax,iii mov ecx,8 idiv ecx mov ecx,edx mov dl,1 shl dl,cl mov eax,sn and dl,al neg dl sbb edx,edx neg edx mov iii,edx } return iii; } d:将循环次数对8求余,根据上面的返回值‘1’或‘0’决定是‘与’或是‘或’操作。这里要用到一新字串: unsigned char xorkey[56]=“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 “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长度不需要这么长的,我测试用多写了。 void cmy2008dlg::ddemod(int keysnmod, int kkk) { __asm { mov eax,kkk cdq push 8 pop ecx idiv ecx mov ebx,1 mov ecx,edx shl bl,cl lea ecx,xorkey add eax,ecx cmp keysnmod,0 jz andbyte or [eax],bl jmp ddemodreturn andbyte: not bl and [eax],bl ddemodreturn: } return; } 查表和以及上面两个函数调用情况如下: for(int j=0;j<30;j++) { :scankeytable(char t); for(int i=0;i<5;i++) { bb0mod(int iii, int sn); ddemod(int keysnmod, int kkk); } } e:上面执行结束后,情况如下图 } 激活码”123456789f123456789l123456789y”生成”af 12 11 78 a1 46 be 4a e0 85 9a fc 11 81”,这所以后面的计算,是因为下面的操作会将81后面的字符填为0,可能是不纳入计算(事实上好像是只计算0x10长度大小), 速个调用如下: void cmy2008dlg::oncalc { updatedata(true); cstring showmsg; cstring activekey; activekey=m_key1+m_key2+m_key3; int keysn=0; int keysnmod=0; int kkk=0; cstring temp; for(int j=0;j<30;j++) { keysn = scankeytable((j)); (“%02d ”,keysn); showmsg+=temp; for(int j=0;j<5;j++) { // __asm int 3 keysnmod = bb0mod(j,keysn); ddemod(keysnmod,kkk); kkk++; (“%d ”,keysnmod); showmsg+=temp; } (“”,keysn,keysnmod); showmsg+=temp; } // (“%s,字串长:%d”,activekey,gth()); ::messagebox(null,showmsg,“显示字符”,0x1040); char showbuff[512]; ::wsprintf(showbuff,“%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02x”, xorkey[0],xorkey[1], xorkey[2],xorkey[3], xorkey[4],xorkey[5], xorkey[6],xorkey[7], xorkey[8],xorkey[9], xorkey[10],xorkey[11], xorkey[12],xorkey[13], xorkey[14],xorkey[15], xorkey[16],xorkey[17], xorkey[18],xorkey[19], xorkey[20],xorkey[21], xorkey[22],xorkey[23]); ::messagebox(null,showbuff,“显示xor字符”,0x1040); } 以上完了成第一步了。到这有一些想法: 一、 影子系统2008在互联网上至今没注册机,全是修改sys驱动文件达到激活目的,可能是不能做出注册机,或是通用性差。 二、 激活码经过一系列变化,再和指写的内容比较,如不想修改sys文件,好像只能穷举。用密码工具扫描这个sys文件时,提示是md5,经以分析加密函数,发现只是大量的进位乘计算,将结果用于新的计算,进行32循环,看样不是md5。除非知道用于比较的内存串计算方法,否则还是只能穷举。 三、 ……很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把握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通过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并把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1745980=2725,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2725-1745=()2725-980=() 3.口算下面各题. 57476-30024720 352-1530011360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象11359这样算式的得数呢?首先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课题)下载 2.教学例1.(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1)下载 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1)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自己解答. 1304634130(4634) =8434=13080 =50(本)=50(本) (2)学生讨论:两种算法结果怎样?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3)教师提示: 从130里依次减去46和34,等于从130里减去46与34的和. 3.学例2.(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2)下载 计算295-128-72. (1)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联系例1同桌进行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3)教师强调: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而这两个数的和恰好是整百数,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4.完成55页“做一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67-55-145470-254-46 (三)巩固发展(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63-96-104970-132-68 400-185-15472-126-124 168-28-72437-137-63 24418256200-173-27 1246876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计算简便,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五)布置作业 教材58页7、18题. 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63-96-104970-132-68 400-185-15472-126-124 18题:学校买来2500张白纸,第一次用去365张,,第二次用去335张,还剩多少张? 教学内容:书上67—68页,例3例4,练习十九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两种简便算法。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这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其中一个数除被除数时较简便时,可用这两个一位数去依次除被除数。 数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60÷90180÷30270÷90 420÷7630÷9450÷5 2、填空: 18=×()24=()×() 35=()×()63=()×() 可能出现各情况都可以填。 3、出示应用题(小黑板出示) 四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学生先读题—>指名口述解法—>提示用不同方法解—>板书过程 (1)90÷2÷3(2)90÷(3×2) =45÷3=90÷6 =15(人)=15(人) 二、新课 1、引入新课 (1)比较复习中的两种解法,得出: 90÷2÷3=90÷(2×3) (2)启发学生说出哪种解法简便,并总结规律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时,可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积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3)用一个关系式表达出来并加以强调 a÷b÷c=a÷(b×c) 有时,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计算比较简便。 2、教学例3390÷5÷6 (1)看:题型结构……..5×6=30 (2)想:计算方法……..390÷(5×6) (3)算:用简便方法计算 390÷5÷6 =390÷(5×6) =390÷30 =13 3、补充例题:210÷3÷5 (1)问:怎样算比较简便 (2)同桌讨论并尝试练习 (3)评讲:210÷3÷5 =70÷5 =14 指出:遇到不同题型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找出恰当方法。 4、练习:书上68页作一作的题(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集体订正) 5、教学例4420÷35怎样算简便 (1)启发:能否用刚才学的规律反过来用 a÷(b×c)=a÷b÷c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导掌握简算方法 420÷35 =420÷(7×5) =420÷7÷5…………….先除以7较简便 =60÷5 =12 (4)总结规律: 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计算较简便。 (5)强调:a÷(b×c)=a÷b÷c 6、练习:书68页做做的题(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集体订正) 7、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2)指出:今天我们学了除法的两种简便算法,强调a÷(b×c)óa÷b÷c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210÷5÷6=210÷(×) 280÷35=280÷()÷() 420÷3÷7=420÷(×) 360÷45=360÷()÷() 2、判断: 630÷7÷9=630÷7×9() 750÷25÷3=750÷(25×3)() 450÷15÷3=450÷(15÷3)() 3、练习十九,第1题,第一、二横行,第二题第一横行,四、五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页的例1、例2,练习十二的第7—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通过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学习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的准备。 教学重点: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育名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提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再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解答完后,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板书出两种解法: 130—46—34130—(46+34) =84—34=130—80 =50(本)=50(本) 引导学对比这两种解法: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从总本数中减去故事书的本数,再从减得的差中减去科技书的本数,求出连环画的本数;第二种解法是先算出故事书与科技书的和,再从总本数中减去求出的和,求出连环画的本数。) “它们的结果怎样?”(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 “这道题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 使学生初步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在这道题中用后一种解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计算295—128—72。 先出示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使计算简便。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例1思考:因为128与72的和正好是整百数,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教师边分析边板书出计算步聚: 295—126—72 =295—200 说明虚框中的计算步聚初学时可以写出来,以后可以省略不写。 2.做第55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简算的依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7—12题。 1.第7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还可以再增加几道百数减去两位数的题,如:300—53,400—67等,让学生口算。 2.第8题,让学生自己填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第9题,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说一说口算方法的依据。 4.第10题,计算时,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写不写简算过程。 5.第11、12题,这两题是接近整赶紧、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多加了的要求减去,多减了的要加上。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小数;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指导】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米和分米”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写法”、“小数的意义”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小数(1)1课时 认识小数(2)1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1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教材第91~92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 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标价牌) 2、区分整数和小数。 师: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指名一学生上黑板分) 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文具盒15元铅笔0.20元日记本3元橡皮0.15元小刀 1.5元 师:左边的这组数48、15.3,都是我们学过的,它们都是整数,你还能举出整数的例子么 3、引出课题:认识小数。 师:右边的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师: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生:都有个小圆点。师:对了,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一起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 师:别看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它的家了。 【新课讲授】 1、读小数。 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1.5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学生回答: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总结: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 (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教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 2、写小数。 小数会读了,那小数怎么写呢 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3、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出示王东量身高的情境图,王东身高1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接着向学生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教师用手在米尺上比划一分米,问学生这是多长 生1:一分米。 生2:10厘米。 十厘米也等于1分米。把米尺怎么分才可得到一分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米。 那你会用分数来表示一分米是多少米么 生:1分米=1/10米。 师:这要用到我们以前学的分数的知识,今天,老师告诉大家,1分米还可以是0.1米。那你知道3分米是多少米么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 生:3/10米,0.3米。 6分米呢8分米呢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教师在米尺上比划1厘米,并提问:这又是多少长呢(1厘米长)把米尺怎么分才能得到一厘米呢 用分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呢 那用小数会表示么 学生回答: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那3厘米呢6厘米呢(可多举几个例子,多叫几个同学回答) 18厘米你会转化么(18/100米,0.18米) (2)巩固练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上学期征订校服的时候,服装厂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量了身高: 胡址珊1米28厘米杨昆1米40厘米仇鑫1米2分米 你能把它们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么 (指名上黑板写,完成后校对) 4、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教师评价并补充:人体正常体温最高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课堂作业】 教材第9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94~95页“练习二十”第1、2、3、4题。 教学板书: 整数部分小数点 小数部分一个数字——一位小数 两个数字——两位小数 1分米=1/10米=0。1米3分米=3/10米=0。3米1厘米=1/100米=0。01米3厘米=3/100米=0。03米18厘米=18/100米=0。18米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猜价格游戏。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表彰新三好星和古诗阅读之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你能猜一猜这些奖品的价格吗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2元彩笔3.50元 铅笔0.8元橡皮0.50元日记本3元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二、认识小数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平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2)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3)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a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b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举例加深理解。 4、自主探究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自学例1要求: a、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b、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c、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三、实践应用、拓展练习 (一):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二):我会填。 1、做一做中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重合等操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二)认识1/4。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认识的渗透。 教学准备:卫星资源(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若干、水彩笔一支,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景,引入课题。 第一天鼠妈妈做了四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请用手势表示)第二天鼠妈妈做了两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第三天鼠妈妈做了一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这半个饼 怎样表示?你能创造一个符号来表示这半个饼吗?学生板演创造的符号。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卫星资源中的鼠妈妈分饼的动画故事,生动形象,符合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开课时能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听故事中自然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故事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第三个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动画故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原来的分得的结果可以用自然数表示,而一个饼平均分给两只老鼠不能用自然数表示。“半个饼怎么用数字表示呢?”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所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把学生的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引入到一个未知领域。】 二、动手实践,探求新知; (一)认识1/2(二分之一): 1.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写成分数是1/2,短短的横线就象一把刀,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一遍)另一半也是这个饼的1/2吗? 2.自主活动,巩固1/2的意义: (1)请用一张正方形纸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彩色笔涂上喜欢的颜色。 (2)成果展示:谁愿意把你的成果贴到黑板上,并说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1/2的?追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2,空白部分呢? 3.为什么不同形状都可以用1/2来表示?(它们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创设争辩情景:“把一张纸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对吗?”(强调平均分。) 5.联系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1/2表示?学生举例。(渗透单位1)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回味并理解二分之一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辩一辩,说一说等自主活动让学生明白二分之一的实际意义,同时明白要得到分数必须平均分。这样既遵从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也适合中段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认识其它分数: 1.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学生自由回答) 2.请从桌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任意选一种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展示成果(贴、写)) 【设计意图: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中段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最大的特点是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全班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分数?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学生汇报演示,展示作品,在黑板上写出分数。)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相机点拨,重点交流1/4的不同表示方法。(多媒体演示卫星资源中动画演示部分——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 【设计意图:交流汇报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得到分数的过程,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突出知识的本质。根据编者的意图这个环节要突出四分之一的研究和学习,采用动画演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巩固对四分之一的意义的理解,明白虽然折法不一样,形状不一样,但都是“将同样的纸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 都是它的四分之一”这一数学本质问题。】 三、引导发现,归纳认知。 1.引导发现:齐读黑板上的分数。刚才同学们创造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2.归纳认知:象1/2、1/4、1/8、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几分之一。(这些分数都表示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介绍分子、分母、分数线) 3.质疑学习: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小学中段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养成反思学习过程,质疑问难的好学习。】 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说分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一说一句话。如我家有三口人,我占全家人口数的1/3。 2.找分数。从数学乐园的情景图中找出分数,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多媒体展示情景图。 机动练习: 1.涂分数。练习二十二第1题:看分数,涂颜色。 2.练习二十二第2题:判断图形中的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不对?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 【教学内容】 人教版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小数之后,又一个关于数的新的领域。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对 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在不同的渠道(包括看数学书)听说过甚至知道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一些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但他们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游戏导入,让同学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用幻灯出示问题: (1)把8个苹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个。 (2)把4个苹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个。 (3)把2个苹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个。 2.前三个问题学生们会对答入流,那么这是会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主题,分数,出示第四个问题。 (4)把1个苹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个。 反馈:(1)、(2)(3)题直接口答结果,并说说问题特点。教师板书 要点:平均分。 3.请同学讨论一下你能否用整数来表示第(4)题的结果?学生汇报…… 4.既然不能用整数表示,那么我们就要用一个新的表示形式来表示这样的数,教师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2.出示习题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平均分,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和理解。 3.学生弄清了“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分数 4.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写一写 让学生自己松手来折出分数,并且正确掌握分数形成的过程。 一、实验内容: 这学期的算法与设计课,老师布置了这四个问题,分别是货郎担问题,动态生成二维数组,对话框下拉列表,排序问题。 二、学习掌握: 基本程序描述: (1)货郎担问题:货郎担问题属于易于描述但难于解决的著名难题之一,至今世界上还有不少人在研究它。货郎担问题要从图g的所有周游路线中求取具有最小成本的周游路线,而由始点出发的周游路线一共有(n一1)!条,即等于除始结点外的n一1个结点的排列数,因此货郎担问题是一个排列问题。货郎担的程序实现了利用穷举法解决货郎担问题,可以在城市个数和各地费用给定的情况下利用穷举法逐一计算出每一条路线的费用,并从中选出费用最小的路线。从而求出问题的解 (2)费用矩阵:费用矩阵的主要内容是动态生成二维数组。首先由键盘输入自然数,费用矩阵的元素由随机数产生,并取整,把生成的矩阵存放在二维数组中,最后把矩阵内容输出到文件和屏幕上。它采用分支界限法,分支限界法的基本思想是对包含具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的所有可行解的解(数目有限)空间进行搜索。该算法在具体执行时,把全部可行的解空间不断分割为越来越小的子集,并为每个子集内的解计算一个下界或上界。动态生成二维n*n的数组程序利用指针表示数组的行和列,并逐一分配空间,在输入n的数值后,系统自动分配空间,生成n*n的数组,并产生随机数填充数组,最后将结果输入到指定文件中。 (3)mfc:在下拉列表框中添加内容程序,在下拉列表对应的函数中利用addstring添加需要的内容。首先定义下拉列表框为ccombox型,并定义其属性名,利用addstring函数可以任意添加需要的内容。a排序问题:快速排序的运行时间与划分是否对称有关,其最坏情况发生在划分过程中产生的两个区域分别包含n-1个元素和1个元素的时候。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在最好的情况下每次划分的基准恰好为中值,可得其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sn)。 算法的实现和理解和代码实现完全是两回事,想要完全掌握一种算法,需要动手实践,用代码实现,才能理解透彻,真正掌握。b对话框下拉列表:这个项目简单易懂,轻松实现。 三、疑问与总结: 货郎担的问题,我认为穷举法相对比而言是比较初级的方法,费时耗力,适合在练习时选用,但是在实际问题中不建议采用。克鲁斯卡尔或者普里姆算法求取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来解决货郎担的问题是更适合现实解决问题的。我认为程序可以用switch函数来将函数分成几个部分更人性化,比如分为解决问题的的选项,输出结果选项,退出程序选项等。再有就是费用矩阵的值可以从文件中读取,而结果也可以直接放在指定文件中,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广泛。 动态生成二维数组的程序我认为如果按照规范性,我的方法是中规中矩的,毕竟再向下延伸,生成三维的数组,需要三层的指针来实现。但是就程序的简化程度和计算机处理时间来说,我认为这样双层指针的算法有些太占用内存,毕竟要给行和列各分配n个空间。我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我发现可以用1位数组来实现二维的n*n的数组。首先分配n*n的空间, 然后通过循环在一行的数据达到n时自动换行。这样程序得到了一定的简化,并且减少了一定的.内存使用。我认为这种方法是比较贴合实际的。 四、心得体会 在计算机软件专业中,算法分析与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很多人为它如痴如醉。很多问题的解决,程序的编写都要依赖它,在软件还是面向过程的阶段,就有程序=算法+数据结构这个公式。算法的学习对于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有极大帮助的,它可以培养我们养成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度来衡量。算法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伪代码、流程图等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计算机系统中的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软件,都必须使用具体的算法来实现。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学习算法无疑会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修为,为自己增彩。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 2.会比较分子都为一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演示,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事前都准备彩笔,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两个图形纸片.毛线一根 教学过程: 基能加油站 除法口算题小组开火车练习 情景导入 帮兔妈妈解决数学问题。 问题一:四个月饼分给两个兔宝宝,怎么分?每只分几个? 【强调平均分及算式的意义】 问题二:二个月饼分给两个兔宝宝,每只分几个? 问题三:一个月饼分给两个兔宝宝,每只分几个? 学生发现问题,并试着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找到一个数来表示半个。 探究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小组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试着利用数字表示“半个”。 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会利用分数表示半个。让其讲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老师板书。 强调分数的写法、读法。 3、让学生说一说“2”表示的意思、“1”表示的意思。进一步说明二分之一的意义。 【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平均分”】 4、利用手中学具,想办法表示二分之一。 (二)认识四分之一 要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应该怎样分?每份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并展示。认识四分之一。 并指出,像1/21/4这样的数就叫分数。 (三)除了刚才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表示。 展示、评价。 练习巩固 两个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意义。 比较大小 出示情景,比较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的大小。 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同一件事物,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小。 找一找身边的分数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2、在“分一分”、“折一折”、“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等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手工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郊游,大家在一起聚餐,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 如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瓶? 2、课件出示分月饼活动。 (1)如果要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块?(半块)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生说怎么切,出示错误分法。(每一份要分得同样多),对,这样才是平均分。(出示课件,让学生感知“半块”的具体含义) (2)“半块”用哪个数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活动一:课件演示,初步构建二分之一。 1、1:刚才我们分的是什么?怎样分的?“半块”可以怎样表示?(课件演示)。完整地说一说怎么来的?完整表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左边的这“半块”月饼是它的二分之一,右边的这“半块”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 2、师生共同明确平均分的是“谁”,就是“谁”的二分之一。指名说,板书,同桌说,全班说。 3、介绍二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介绍写法时结合分月饼的过程明确小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边的1表示1份。 4、能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出来。说说二分之一怎么来的? 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 图形不同,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虽然折法不同,但每1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5、课件出示练习活动: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最后一个,你认为应改成多少?为什么是四分之一? 4、活动二:类比推理,认识几分之一。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你能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四分之一或其他的几分之一吗?并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2)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3)如果我想找出这个图形的八分之一,你会吗?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 3.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4、哪张纸条长? 5、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6、想一想:你占你们同桌的几分之一?你占你们小组的几分之一? 你占你们一大组的几分之一?你占全班的几分之一? 为什么同一个我,能用这么多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五:问题思学 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下面空白部分吗? 板书:——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 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对“几分之一”意义的认识。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及挂图 学生准备: 纸片及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冲突 1.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谈话: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月饼。 (课件出示4个月饼,两个小朋友) (1)提问:如果把4个月饼分给2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合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什么?(板书:平均分) 梳理: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一起说(2个.同时课件出示:每人分2个。) (2)如果只有2个月饼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个呢?(课件出示:每人分1个。) (3)如果只有1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该分多少?(一半) 一半该怎样表示?能不能用一个符号或一个数来表示一半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2.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边指月饼图) 1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右边一份呢?(也是1/2)。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2)一起读一读。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谁能说?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3)1/2怎么写呢?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示范: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短横线下面,最后把表示其中的份数写在短横线的上面(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一起读,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再来一遍:1/2。 二、活动——建构 (一)操作感悟。 1.折长方形的1/2。 (1)认识了月饼的1/2,(师出示长方形纸片)那这个长方形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用斜线涂上颜色,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也可以跟后面的老师说说。) (2)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同时贴在黑板上) (3)提问: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判断1/2。 (1)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吗? 提问:2号和4号同样分的2份,涂色的也是2份中的1份,为什么涂色部分不是它的1/2? 小结: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月饼、一个图形,还是其他的,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2)下面关于1/2的说法对吗? 2 水占杯子容量的1/2运动员跑了全程的1/2乐乐的身高是妈妈的1/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判断,渗透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二)做分数。 1.提问:除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板书:1/3、1/4、1/6、1/8??) 2.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来表示你喜欢的分数?请看要求:用这些纸先折一折,然后也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在上面标出几分之一。 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把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也可以跟后面的老师说说。 3.汇报梳理: (1)展示一个表示1/4的作品。 请学生汇报。 师:刚才这个同学涂出了?形的1/4,有谁表示出了其它图形的1/4,请举起来。(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4吗?然后依次贴出) (2)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4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3)以1/4为例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引导学生发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4)提问:还有表示别的分数的吗? 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过渡:大家学得真不错,还想继续挑战吗?请看: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三)课堂练习:93页做一做第1题。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咱们初步认识了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大家还想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究。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二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三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四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五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六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