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4年念故乡说课稿(汇总11篇)

2024年念故乡说课稿(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3 17:16:46
2024年念故乡说课稿(汇总11篇)
    小编:LZ文人

总结是我们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记录和梳理的过程,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坚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才能更好地成长。通过观摩他人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行业内的优秀表现和创新思路。

念故乡说课稿篇一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后安排的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二十年后回故乡》是一篇想象作文,是本组“月是故乡明”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通过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1.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培养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1、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2、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并非易事,尤其是岁月沧桑对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得到。所以,教学这篇作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本设计着重从此入手,运用多媒体、各种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后面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充满激情的投入到写作中去。

(一)音画欣赏,感受“变化”

1.电脑播放两组画面。一组是二十年前宜昌的风貌,一组是现在的宜昌新貌。在播放第二组画面的时候配上一段非常优美的音乐。学生认真观赏,感受变化。

2.指名说说现在的宜昌和二十年前的宜昌相比有什么变化。(相信学生会从吃的,穿的,用的以及环境,科技等方面来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表述的同时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在黑板上板书出这几个方面。(衣,食,住,行,环境,科技)。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跨越时空的两组画面的观察比较,增加对“变化”的感性认识,播放二组画面时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画氛围中感受宜昌新貌的美丽,激发学生喜爱家乡的情感,老师的板书为学生后面的想象提示了明确的方向。

(二)创设情境,想象“变化”

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他们的想象空间一时不能完全打开,于是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帮助学生如何展开想象。

1.以宝塔河小学的变化为例,指导想象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一组名校的校园画面让学生观赏。师:二十年后,我们的宝塔河小学就变成这样了。看完图后老师马上让学生对照刚才看到的名校校园再说说20年后宝塔河小学的样子。(学生可能会说宝塔河小学20年后变化很大,操场是塑胶的,到处绿树成荫,有高科技的游泳馆,每个教室都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等)然后老师相机归纳出想象的方法。(1.剪辑法:以别处的同类型的景物为参照物,把它们的优点移植拼凑在一起。2.预测法:以现有的科技水平,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

2、以街道为例,运用想象剪辑法、预测法,展开想象,全班练说。引导从路灯、路面、四叉路口的交通问题、路边的花坛、垃圾桶等等方面想象景物、科技方面的变化。

(当学生掌握了想象的方法后,为了拓宽他们想象的面,于是我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方面进行想象,或是从自己最希望家乡哪些方面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来展开想象)。

3、全方位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方面进行想像,比如,你喜欢游泳,希望游泳池有哪些改进;你喜欢汽车,希望汽车会有哪些改进;还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地方想象起,比如,你希望小区里的设施有哪些改进,再添些什么能更满足大家的需要;有时你生病了要去医院你希望二十年后医院会是什么样的?电影院又会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工厂对环境的污染都很严重,你希望二十年后家乡的工厂又会有怎样的变化?甚至还可以想象二十年后你的亲人或同学会是什么样的。然后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一个同学说完后听的同学可以补充,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的想象更丰满。(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具体”的想像。)。

在教学中,我先以宝塔河小学的变化为例,详细指导,教给想象的方法,正应了“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教学原则,再进行半扶半放练习,掌握方法,这样学生就能举一反三,把他们希望的样子想象得更清楚、表达得更具体。这里采用想象剪辑法、预测法,更能实现“想象是根植于现实,而不是胡思乱想”,也更能避免想象的空洞。另外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希望”一词,我觉得“希望”一词比“变化”一词更富有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心中更能激起对美好未来的遐想。

(三)激情写作,表述“变化”

1.出示写作要求。

同学们想象的范围真是太广了,有的想象了二十年后家乡医院的变化,有的想象了工厂的变化,还有的想象了商店的变化等等,其实我们把想象的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就是二十年后家乡的样子,那么我们等会儿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要把所有想象到的景物都写进我们的作文当中去呢?和学生交流然后出示写作要求(点面结合,有详有略,确定有代表性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写具体,其他景物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性介绍)。

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写作方法,掌握布局谋篇的章法模式避免文章写的拖沓冗长而又没有可读性。

2.文思泉涌,表述“变化”。

念故乡说课稿篇二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故乡》。说课的形式比较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问题就是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和突破问题。下面我就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向各位老师说课。

《故乡》编选在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编选了反映少年生活的几篇文章,有《孤独之旅》、《心声》,还有少年视角的《我的叔叔于勒》。因为《故乡》中有少年闰土的描述,所以也被收入在内,但如果真的以为此文是单纯写少年生活的,那就有点肤浅了。

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把握《故乡》的内容和结构,以及通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即《故乡》这篇小说按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可以把文章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部分。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到现实中所见到故乡发生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组织材料,展开情节。通过叙述与议论,景色描写的手法,揭示了人们对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村民生生活日益凋敝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思索的主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教材分析,全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把握”闰土”“我”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以及“肖像描写”、“对比”等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而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人物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学习运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的手法;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3)了解封建等级观念及制度的黑暗和罪恶,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教学对象是初三的同学,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还是不错的。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同学们的时代相去甚远,对于当时劳动人民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生存困境是不易理解的。虽然同学们是喜欢阅读小说的,喜欢小说中离奇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但多数是停在直观的感受上,还不习惯于深入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写作的特点等。

因此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让同学们在预习时多阅读本小说,然后让同学各自表达自己对文章初步的看法和感受。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来引导同学来分析人小说中的人物,小说的主题、写作的特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由于初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和分析判断能力。因此,通过让学生预习和阅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把握全文的内容和结构,在理解和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和议论来揭示主题这一目的,在授课过程中,把重、难点逐一突破。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仔细深入地诵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和师生合作交流来体验和创新。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法。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尤其是“希望”部分,熟读成诵,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1.探究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

2.合作交流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点拔法:教师做出指导与解释。

它的依据是:整体感知一篇文章最有效的方法是诵读,且语言的语感培养离不开朗读与背诵,文章的感情是通过朗读才能真正体会出来的。采用合作交流方法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使学生保持兴趣与注意力。点拨法,是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必要的指导与解释。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堂课,我会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1.朗读分析法:学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思考的热情,达到“如水入口,冷暖自知”的境界。

2.词句揣摩法: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鲁迅是位伟大的文学家,作品中耐推敲的词句比比皆是。我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对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揣摩,以期透彻理解文章,感悟作者的爱憎情感。

3.合作探究法:对本文的难点部分,学生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认识封建等级观念及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教学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大家都学过了历史,想不想知道1919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中,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呢?(学生答)。

那么,让我们一起随着鲁迅到他的故乡去看看,一起去感受当时的农村农民的生活吧!

2.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让学生完成以下的文学常识题:

a、鲁迅原名,籍贯,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b、我们学过以小说为课题的课文有,小说的六要素是。

老师介绍小说写作背景:《故乡》写于1921年,后编入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1919年12月作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的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品是相当有深意的。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复习旧知识引出课题,以旧引新,让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个了解。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把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一种成就感,使学生得到肯定与激励,教师只是点拔、小结。

3.析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人物形象。

(1)阅读课文,了解大意,检查预习。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

要求学生简述故事梗摡。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力求完整、简明扼要。(学生简述后,教师归结)。

(2)情节结构分析。

学生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要求:根据课文内容的故事情节划分段落,列出各部分内容要点。

提示:注意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并请两位学生上黑板书写,教师评析修改。

板书:

时间:深冬。

第一部分:回故乡原因:卖屋、搬家。

景象:萧索、心情悲凉。

1、母子见面。

到家那天2、回忆少年闰土。

3、见到杨二嫂。

第二部分:在故乡。

过了三、四天:会见闰土。

又过了九天:动身启程。

第三部分:离开故乡1、船上的谈话。

2、“我”的感受。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的(1),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同学讨论得出结论。把学生放在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讨能力,学会相互交流获取知识的技能。由于提出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迅速的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获得学习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分析闰土形象。

(指名两名学生,分别朗读12——30段、54——76段,其他学生也边听边按课后练习二要求,划出有关语句,并完成表格)。

投影展示:

项类。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提问:

1.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前后的不同变化,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中年闰土变化是什么造成的?揭示了什么样的事实?

(明确:运用对比手法,得出两者的不同变化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坤形成的,也便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具体体现,闰土的遭遇是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形象的具体写照)。

第二课时:

1.析读课文,分析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指名学生朗读39——52段,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提问:

(1)作者是怎样刻画杨二嫂形象?

(明确: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

(2)20年来,杨二嫂的变化有哪些?说明什么?

板书:

20年前年轻漂亮老实本分。

20年后泼辣尖刻自私庸俗。

2.品读重点语句,强化文章内涵。

(1)品读文章78——最后,理解作者的希望。(通过小组辩论的方式)。

这一部分中有一些较难理解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味其深刻内涵。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去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2)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结论:在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的情况下,乡镇小市民逃脱不了日益贫困和遭受损害的厄运。

小结:作品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艺术典型,尽管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处境,我们可以看到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统治的罪恶。

本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课文的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由易到难深入浅出探讨,让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对比手法运用的目的。同时,也向学生渗透“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思维方式。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获得知识是有个过程的,通过动手自己查找的实践来取得答案锻炼了学生的求知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提升动手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通过辩证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思考、动手、再小结的循环。

3.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1)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试着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2)运用对比手法写一篇短文。

第一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加深对本文中心的理解。第二题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一环节是学生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于运用,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完成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

开端回故乡(1-5自然段)时间。

原因中。

杨二嫂想。

结局离故乡(78段-结尾)希望。

念故乡说课稿篇三

鲁迅笔下的小说《故乡》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呐喊》,课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通过主人公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特别是课文通过对比写法来揭示主题、通过议论来深化主题的成功运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故乡》是人教社九年级(上)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教读课文。根据教材编排及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注重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材中。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故乡》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文中用对比手法来揭示主题的写法,是开启本单元的《我的叔叔于勒》和第五单元《范进中举》教学的一把钥匙,也是开启第六册第三单元《变色龙》教学的一把钥匙,可见其地位尤其重要!

(三)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能感受作品中的形象,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又反复强调教学设计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鉴于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强调“三突出”原则,即突出“新课程要求”、“教材单元目标要求”、“学情特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小说相关的文体知识,已学的鲁迅的作品;预习提示中的有关字词。

(2)能力目标: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习对贫富悬殊的封建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产生无比的愤慨,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是小说,其突出主题的关键在于文中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因此,《故乡》的教学重点是:

(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描写揭示主题的写法;

(2)理解议论在文中的作用。难点是:我离开故乡时心情与感受及课文最后两节关于“希望”的深含哲理的议论。

二、说教法。

大纲及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鉴于此,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点拨导学法;《故乡》是现代文学的精品,全文共88个自然段,可教可学的内容很多,为使学生学有所得,宜长文短教,目标单一,所以我又采用了“课时目标教学法”。

三、说学吧法。

世界上没有哪种先进的教法,能离开相应的学法而取得成功的。语文教学要倡导“养习得法”,形成积极的行为定势,以达到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教学中要求学生牢记课时目标,速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式感知课文,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复习旧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也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教学的。

(二)介绍写作背景。

为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鉴于此,写作背景介绍采用学生介绍与老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课前让学生复习初二(上)中国历史第六章——第十章,了解1900—1921年间中国的社会现实,上课时教师适当补充作者写作缘由,二者有机结合,实现学科的整合。

(三)展示本节课目标(目标(1)及目标(2)中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描写揭示主题的写法)。

(四)研读课文,落实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根据课前预习,检查学生完成以下几顶任务的情况:

(1)预习提示及文中相关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的掌握情况;(2)会按照小说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简要复述故事情节。(3)能找出三个情节中描写的`主要人物。

设计意图:了解文体知识及文学常识,扫清语言障碍,落实目标(1);把握全文脉络线索和基本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2、对教材作深入分析,落实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

《故乡》一文主要是通过对比来揭示文章主题的,因此,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抓《故乡》中的“三变”来分析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的。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设计这个问题意在落实《故乡》中的“一变”即“人物之变”。具体做法是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请男女同学在书上分别划出描写闰土、杨二嫂的有关文句;然后请男同学填写少年、中年闰土变化表;教师再指导学生细读描写这两个人物的重要语句,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特别是文中45—52自然段,要引导学生摹拟人物的口吻读,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归纳人物性格。(板书人物性格)。

(2)20年前的故乡和20年后的故乡也不一样,画出描写故乡的主要词语。

设计这个问题意在落实《故乡》中的“二变”即“环境之变”。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阅读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并画出重点词语;然后请学生举手作答,教师作适当点拨。

(3)“我”对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情感是一致的吗?为什么?

此题意在落实《故乡》中的和三变即“我的心情的变化”。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勾画、品味有关语句,并结合上述“二变”理解其含义,学生举手作答后然后教师点拨分析:“我”——对记忆中的故乡无限向往、无限怀恋,不仅因为从此要迁居他乡,更因为故乡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孩提生活;对现实中的故乡,则只有怅惘失望之情,而这种心情之变,是因为故乡的人情、环境之变。落实文中“三变”分析后,我设计了问题。

(4):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故乡萧索、破败,故乡人的麻木、恣睢呢?

此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明白作者通过“变”来揭示蕴藏于作品中的深刻主题。具体教师谈谈个人的见解。这样设计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即欣赏文学作品,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写出自己的评价。

(五)小结,点明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无非是例子,教给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方法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先请学生根据这节课学习小说的体会谈谈阅读和欣赏小说的方法,然后教师再点拨阅读和欣赏小说的方法有三:赏人物、赏情节、赏环境,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赏人物和赏环境来认识小说主题的。

(六)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结语,应收到余音绕梁的实效,鉴于此,我是这样设计结语的:

闰土多不幸啊!西瓜地的小英雄不复存在,多子、饥荒、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那“豆腐西施”已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记忆中的美丽故乡变得如此萧索!难道这就是我日日夜夜思念的故乡?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对故乡的苦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他一定会有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一定会有!

(七)板书设计(略)。

念故乡说课稿篇四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后安排的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二十年后回故乡》是一篇想象作文,是本组“月是故乡明”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通过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1、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培养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1、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2、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并非易事,尤其是岁月沧桑对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得到。所以,教学这篇作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本设计着重从此入手,运用多媒体、各种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后面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充满激情的投入到写作中去。

1、电脑播放两组画面。一组是二十年前家乡的风貌,一组是现在家乡的新貌。学生认真观赏,感受变化。

2、指名说说现在的家乡和二十年前的家乡相比有什么变化。(相信学生会从吃的,穿的,用的以及环境,科技等方面来说自己的感受)。

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他们的想象空间一时不能完全打开,于是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帮助学生如何展开想象。

2、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亲人相见时的情景。比如:家的变化(环境)。

念故乡说课稿篇五

一、说教材: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功成名就之后仍怀念自己的家乡,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作者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文章中对于景和事的描述都是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服务的。在文中,作者通过对故乡月亮的具体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捉知了、看月亮、游玩、做梦这些童年趣事都跟月亮有关,写这些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这样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它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瑞士、莱芒湖、平沙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耄耋、燕园圣地、点缀”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5)通过学习和交流,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7)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通过学习和交流,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三、说学情:

学生在四年的学习和阅读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对家乡的景和事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对家乡的景、对童年的事也充满了一定的感情。课文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学生可能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亲身经历过,课文叙述及表达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于课文中提到的“山高月小”“三潭印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八月湖水平”等可能比较陌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于课文中提到的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巍峨雄奇的高山、朗润园、燕园胜地、荷塘月色等可能了解很少。对于这些比较陌生、了解很少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

2.说学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1.交流古诗,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从交流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入手导入课题,并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感受“月是故乡明”做情感铺垫。

解释题目后,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并引导学生由题目想到文章的主旨是“思念家乡”;想到题目的出处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其他诗句。并结合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要用杜甫的诗作为题目是为了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并进一步体会到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2.整体感受,理清顺序。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在学会字词的基础上,了解作者以“月”为线索,从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解释;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等方面进行描写的。

3.了解作者童年趣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开头,了解作者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

教学中,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作者回忆的童年生活中的几件趣事: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梦月亮。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童年趣事都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都跟月亮有关,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4.补充资料,了解表达方法。

教学中,教师适当补充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巍峨雄奇的高山、朗润园、燕园胜地、荷塘月色等有关资料,引导学习了解作者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它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突出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正如作者所说的“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使学生感受对比手法的作用是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引导学生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的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感受其作用是概括全文并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5.了解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结合全文了解为了表达本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主旨,作者运用描述、对比、直抒胸臆等手法写思乡之情。第一,通过对故乡的月亮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二,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对比,喜欢故乡的小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深情;第三,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相比,表现浓浓的思乡之情;最后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在学生掌握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后,鼓励学生在小练笔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达到了语文教学由读到写的教学目的。

七、说作业设计:

鼓励学生搜集和积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和文章,并分享给自己的同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含概了本文的两个要点,一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解释思乡名句“月是故乡明”;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作者离开故乡之后对故乡的思念;呼应前文,情感迸发。二是透过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突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念故乡说课稿篇六

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故乡的榕树》。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故乡的榕树》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本单元是学会感知和领会,体会情感。“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故乡的榕树》是一篇触景生情、思乡怀旧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是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材料是“散”的。所谓“神”是指主题明确、集中。怎样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入手,比如课文最后三段,它们是理解这篇散文主旨的关键。

我认为《故乡的榕树》一文,作者是由眼前住所的榕树,想起故乡的榕树及当时的人和事,抒发了对故乡深情的思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文体特征及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诗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于大陆故乡和乡亲们的真挚眷念的感情。

学情分析: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了《荷塘月色》《梦和泪》等优美的散文,有了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所以要求学生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选出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评价,可以从字词品读、修辞、意境等方面阐述,挖掘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二:

一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是找出与故乡的榕树有关的人与事,体会作者的思想之情。

本文的难点是品味本文富有文采的句段,赏析出现的语言超常搭配。

四、说教法。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故乡的榕树》这篇优美的散文,我选择采用诵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点拨法、探究拓展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本课设计为七个步骤,一个课时完成。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简单介绍下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黄河浪有一定的了解,对理解文章思想也是有帮助的。

(三)正音。

这些中专生的预习习惯不是很好,一些字词的注音及意思不会自己去弄懂,故而把一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列出来供其参考与学习。

(四)根据课题。

思考问题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基本都能找出本文所写的是故乡的榕树,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五)思乡作品赏析。

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联系古今的一些思乡名作感受这种古今长叹的思乡之情。

我用到了李煜《虞美人》、席慕容《乡愁》等著名诗歌。

(六)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阶段。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思考文中一共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并找出文中重要的两处过渡句,从而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讨论研究阶段。

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

第一,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写了与之相关的哪些事情?

第二,通过写故乡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通过两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情以物兴、寄情于物。这篇散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由眼前景引出故乡情,这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就是榕树,作者把对故乡和乡亲们的深情厚意都寄托在榕树上,通过对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

情以物兴,寄情于物,首先要求作者有真情实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作者的感情是真挚的、热烈的、蓄积在胸,不得不发。榕树写得愈美,爱乡,思乡之情就愈加跃然纸上。虽是写景,却“句句是情、字字关情”。无论是写景、写物、写人、写事无不渗透着浓郁的思乡之情,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基调,以情为经纬把故乡琐碎平凡的生活掠影贯串起来。

3、品读欣赏阶段。

让学生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选出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评价,可以从字词的品读、修辞等角度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思乡之情。

这个环节最能体现学生的阅读功底和表达能力。讨论之后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在音乐声中一起感受浓浓的乡愁乡情。利用多媒体的效果,创设了富有诗意的,有着浓浓的乡愁氛围的音乐情境,在这个空间中,余光中的诗和罗大佑的音乐中的那种乡愁、乡情和乡思,随着音乐符号,流过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是更深层面的心灵对话。任何的道德说教都无法起到这样的效果。

4、知识迁移。

请以某一景、物或细节作为载体,从记忆深处寻找一份曾经的感动。

从具体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感受体验了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然后通过层层铺垫,明显地体现出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因为有了生命主体参与,又可以进一步激发主体的生命体验,使他们在本质上产生道德情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有过这样的审美和道德情感体验的主体一定比那些缺乏体验的主体,更能生成有价值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这是一切牵强附会的德育渗透无法做到的。

5、作业布置。

风在路上,人在风中,生命不断拐弯,故乡总在身后。故乡总是具体的,在人们的记忆中,她就是一棵小树一朵云彩,一缕炊烟,一种产物假如有一天,你要离开你的家乡,你会记住家乡的什么“物”?假设30年后的你,在异乡,每当有月亮的晚上,故乡之歌的主角又是哪个呢?请模仿本文创作手法,完成《故乡的xx》。

“述文相效,自古而然”,习作模仿范文是读写结合的一条重要经验。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所以我运用了教材这一典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七)教学反思。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从眼前的事、眼前的景,生发出对故乡的榕树、故乡的亲人怀念。时隔几十年,对那些寻常景、寻常人、寻常事,作者都动情地去追忆,如历历在目,美妙动人。文章感情真挚,耐人寻味,然而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难理解黄河浪的那种思乡情结,根本无法懂得作者对两棵老榕树会生发出如此诸多情怀。学生没有亲身经历,阅历肤浅,要他们去理解文本,比登天还难。因此,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去感受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浓浓思乡情。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去感受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浓浓思乡情,特别是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的语句去表现自己的情感,都做得比较成功;另外,从课文的描述里去感受乡情美,并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分析讨论得比较充分,应该说也比较深刻。

但感到问题也不少。首先是仿写中出现了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现象。其次,老师对学生的点评缺乏到位的讲解,本是这节课很出彩的地方,却轻易跨过去了。

对这样的一节课,我有一个担心。是不是在文本本身的研读上不够深入,课堂上讨论的很多东西都是文本以外的。这是否合乎我们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呢?课后我问了学生学习的感受。他们觉得这样好,初读这篇文章只觉得太朦胧,当带着仿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再去读时,便能体会文章的好处:课堂上读自己仿写的句子,也是进一步理解文本的内容,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

以上是刚上完课后的一点思考。过后再仔细反思一下,恐怕问题多多。

念故乡说课稿篇七

《故乡》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第三单元第14课,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本文通过写作者在回故乡接母亲和侄儿北上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童年伙伴闰土的着重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和思想对人性禁锢的批判,突出了作者对封建制度与思想的摒弃。本文通过倒叙的手法对主要人物闰土加以较为立体的形象塑造,并且在人物形象的转变体现了本文的中心主旨。因此我会将对于人物形象转变的原因分析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九年级的学生对于基本词汇的积累已经到达了熟练的程度,对于小说这种文体也不陌生了,但对小说中心主旨的理解仍存在难度,对于小说叙事方式的把握也要有方法上的归纳,对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因此我将小说叙事方式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分别设计为授课的重难点。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决绝的摒弃态度。

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教学难点】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决绝的摒弃态度。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导入新课。

导入是将学生从生活中带进文本的过程,因此,在此环节我会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请学生说说在以前学过的鲁迅的小说中,重复出现的元素有什么,互动几轮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关注到:鲁镇。在导入环节就加以互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方便抓住其注意力,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

首先,请学生回忆学过的鲁迅的小说,谈谈鲁镇在鲁迅小说中的意义,学生应能较为迅速地回答出鲁镇是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同时为人物活动和故事情节进展提供了空间。紧接着,我会提出第二个问题,即本文的叙事顺序是怎样的,由此引导学生关注到“插叙”这个手法上来。通过这样的流程,学生能够顺利分析出线索,概括出文章的脉络,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我会请学生回顾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并使用这种方法快速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这是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对于学习方法的示范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有效的回顾起少年闰土的内容,同时也对人物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巩固,这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紧接着,我会请学生通读课文,分组分析中年闰土的形象,经过互动和点评,学生会发现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形成了人格上的强烈反差,这也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必经过程。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即为什么闰土会发生这样的转变,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会发现“外部原因—动荡的时局,统治阶级的压迫;内部原因—闰土自己的性格使然;闰土自身性格的形成深受封建制度浸染以及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影响。”通过这一回合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到本文的中心主旨了。为了进一步突出主旨,我继续提出了如下的拓展问题:如何理解“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镇在这篇文章中又有怎样的意义?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学生们不难找出: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一方面“路”指的是作者一家离开的水路,另一方面指的是作者正在走的思想的路,即摒弃旧社会旧制度的民主科学的路,鲁镇在鲁迅的小说中一直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地区,在本文中,鲁镇就是封建思想及制度的象征,作者离开鲁镇再不回来,代表着与封建思想及制度的决裂。至此,我的三维目标均已达到。

(四)小结作业。

在这个环节,我会请学生按照板书进一步简述本课内容。并且以人物描写与主旨的关系作为作业,学生可深化对主旨的理解,同时为下一课时人物描写语言的分析做了预习准备。

我的板书清晰、简洁,正确地体现了全词的主要内容。

念故乡说课稿篇八

《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浙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选用了鲁迅先生这篇名著,并在单元要求中明确:学习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的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掌握这两种描写方法,提高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能力。

阅读小说,欣赏名著,最重要是读懂、读透,能比较好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鲁迅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文笔却质朴无华,语言精练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节理解,技法学习上并不需花大力气,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细细品味。

鲁迅的小说内涵深刻,哲理丰富,在《故乡》中则主要体现在关于希望的阐述上。《故乡》中关于希望的阐述,是一段寓意深长的独白,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觉悲凉的成年知识分子,对前途对未来难以确知的希冀的表露。要恰当理解话中的含义,对老师来讲也需凝神一思,对初二学生来讲,更不是件易事了。

另外,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岁的少年还是生活与社会的门外看客,他们对近距离的师长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难体会。要他们把握半个多世纪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文中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我”,若说有差别就是“闰土”,这个人物在小学教材中已出现过,而且鲁迅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浓墨重彩,前后对比鲜明,所以把握起来还较容易。“杨二嫂”及“我”则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们的性格成因相当复杂,且文中介绍不多,但能否准确掌握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却与把握好主题有较大关系。因此,我们确定本文的教学难点为:第一,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我”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及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准确理解文中关于“希望”的含义。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设定难点时是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依据的,所以要突破难点,也就必须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

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娓娓叙述,介绍背景,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通读课文进行联想,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后,联系实际,引人人胜,深究作品表现的哲理。

在实施过程中则采用教师引导、总结与学生课内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导。如何引导呢?最好的办法是讲故事,孩子都爱听故事。那么,我们就从课文的时代背景讲起,可以讲讲辛亥革命的成败,叙叙鲁迅的生平经历,谈谈鲁迅的家庭成员,说说绍兴的风土人情,最后当我们讲到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时,可以把学生的视线拉回课文,再牵出一条学生已有所了解的承前启后的线索——闰土。接着便可过渡到分析学生不大熟悉的与闰土相关的“我”和“杨二嫂”了。

第二步:启发。由于学生对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已有所了解。第二步我们可以以启发为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去理解掌握人物形象的内涵。启发可从三个角度人手,“我”与“闰土”有何不同?今日的杨二嫂与昔日的杨二嫂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不同与变化?并以此为纲,再派生出若干小问题,要求学生思考,目的是最后给两位人物定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我们可以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还能促使学生深入阅读课文,钻研课文,最后在讨论中明确两位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义。“我”是一个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是当时社会进步希望之所在。而“杨二嫂”则是一个在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义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衬托了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她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步:深化。分析到这里,学生们对整篇课文的内容已基本掌握和理解,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当然憧憬未来,但未来是有希望的吗?希望又是什么呢?鲁迅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一句比喻,把希望的存在比为“路的开创”,含义是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奋斗,必然落空,等于没有希望;希望看去遥远,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奋斗,百折不挠地去干,去实践,希望终能实现。但这样的解释,对初中学生来讲仍显拗口难懂,我们不妨先撇开“抽象”的希望,而从“路”谈起。

请设想,洪荒年代,荆棘遍地,要想到达远方,无路可走,束手无策,则永远离不开原地;只有奋斗,披荆斩棘,才有可能到达远方的目的地,怎么办?只有“开路”,才有希望。那么,行动吧!

有行动,才有路,有实践,才有希望。希望来自奋斗,鲁迅先生要我们明白的就是这一点。

通过《故乡》的难点教育,学生们解决的不仅仅是对课文主题的准确把握问题,同时也要求初步学会抽丝剥茧、求真探微的分析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笔下的故乡,为以后学习鲁迅的作品打下较好的基础。

念故乡说课稿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为f大调,3/4拍,中速。整首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富有变化,以叙述性的口吻与不同层次情绪的抒发,深切的表达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的浓厚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深受学生喜欢的抒情歌曲。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及曲谱和对歌唱的换气,延长音音准的掌握。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这首歌,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用抒情、委婉的及有气息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

对于这样的教学重难点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教师的教就是学生的学,为了实现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第二板块:聆听全曲感受旋律。

第三板块:新歌教学参与实践。

第四板块:知识拓宽欣赏大海发挥想象。

1、感受意境。

我会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非常美妙的音乐,请闭上你们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播放由电声合成的描绘大海的音乐)。

然后,我会说:“大海确实令人想往,那音乐是怎么样来表现大海的波浪的呢?(出示图片)接下来,我将在钢琴上弹出:

112176|533-|34321|622-|...

lu。

请学生根据我弹得音乐画出旋律线(自己也画同步进行),然后我将用同样的方法弹出。

25653|565-|6541165|5--|...来解决第二条旋律。

lu。

2、哼唱练声。

3、感受强弱。

之后,我再问学生这首曲子的拍号和强弱规律?学生会很快的说出,3/4拍强弱弱,那这首曲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吗?再次随着我的琴声用lu来唱一遍,做波浪手势)学生很快的就会感受到与一般3/4拍曲子的不同,是强强弱。

最后,让学生跟着我一起边唱边划波浪的节奏拍。

第二板块:聆听全曲感受旋律。

我是这样教的先播放合唱版《大海啊,故乡》,然后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感受音乐,并回答:“音乐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你最喜欢哪部份的旋律,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思念故乡,热爱大海......

有些学生会说喜欢第一部分,让人感觉有意境,有些学生可能会说喜欢第二部分,在唱的时候情绪很高涨。

1、学唱歌曲,歌曲处理。

由于考虑到初中生对这首歌本身就比较熟悉,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也很强,通过前面的两大板块的聆听,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将直接让学生跟随我的钢琴伴奏带歌词演唱。当然,可能会在个别细节方面唱的不到位。在唱完之后,我会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哪里唱的不够好呢?”

在歌唱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有些乐句的尾音音高没保持好,时值没拖足,比如(教师示范唱)于是我采用对比法让学生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方法来演唱,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就很快的选择(范唱正确的)。

最后,让学生随着我的钢琴完整的演唱全曲,在关键的时候我将用自己的手势提示学生。

2、歌曲分析,把握情感。

师:刚才同学都唱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请你们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想一想你觉得可以把这首歌曲划分成几个部分?学生会很快的说出有三个部分。那三部分所表达的情感都一样吗?学生肯定会说不一样,于是我和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和音乐情绪一起来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教师唱歌词)根据第一板块旋律的分析,学生很快说出第一部分旋律比较平稳,力度中弱,用叙述性的口吻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的思念与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的尾声旋律比较平稳,力度从中弱到渐弱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的留恋与美丽的遐想。

3、学唱曲谱,尝试练习。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大海是迷人的,看!于是,我给学生展示了有关大海的美丽的画面。

生:海浪、海鸥、风声等自然声音。

我会拿出电子琴、沙球等一些乐器,如果班级里会用电子琴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会用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我来操作,并鼓励学生最好把这个创作的出来的声音与大海故乡结合在一起。

电声乐器给现代的音乐带来了丰富的表现力。下面呢,我们就把刚才设计的音响与大海故乡结合起来。最后,在电声乐器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来结束这堂课。

(对于以上的教学流程的设计。我主要体现一个教学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二个教学原则,把教什么永远是教学的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三个教学特色,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元文化知识的渗透』)。

念故乡说课稿篇十

《安徒生的故乡》是小学语文实验本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故乡——美丽的丹麦城市奥顿斯。这篇课文以奥顿斯的美丽为主线,具体描写了房屋、小河、树木、以及小河两岸的景色和小河给安徒生带来的幻想,以此来突现奥顿斯这座城市的美丽。课文把小河两岸的景色描写得十分美丽。“清幽的小河”,“缓缓地从城市穿过”不仅写出了小河河水的清澈,更写出了小河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一片宁静气氛。“红叶似火的丹枫”、“疏疏落落的白桦”、“长条拂水的垂柳”更让小河两岸,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色彩,而在小河上浮游的小天鹅,又使小河变得富有生命,这一静一动地描写着实让人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班的学生活泼开朗,尤其是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了解课文之外的有关知识,而且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也能将所学所知运用到课堂中来。入学来,他们课堂上的表现从原来的胆小怕、回答问题,到现在自信、敢于发言表现自己,课堂氛围有了明显的转机。在小班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其中也不乏有个别学生胆小、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小组合作不够默契等现象。

知识与技能: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13个生字和11个词语。注意“缓”、“疏”的字形;理解词语“疏疏落落”、“红叶似火”、“长条拂水”

2、能顺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展开想象,把

句子说具体。

4、 积累课文中描写景色的词语和句子,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看图说话。

重点、难点: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导学生用“读课文、找句子、理解词句、品句子”的方法,让学生抓住关键句来感受奥顿斯的美丽。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顺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积累语句,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看图说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到导入课文。

2、通过子读课文,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正确。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导学生用“读课文、找句子、理解词句、品句子”的方法,让学生抓住关键句来感受奥顿斯的美丽。

4、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顺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5、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展开想象,把句子说具体。

6、帮助学生积累语句,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看图说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全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丹麦城市奥顿斯的美丽。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安徒生,激发学习阅读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我们推进二期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改的基本理念如果是先进的,是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最终只有切实地落实在我们课堂教学的实际行为中,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稳定的、持续的、具有多种推动力的效果。新课程标准这样定义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期课改强调优化学习方式,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重视语言的积累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安徒生的故乡》这一课中,让学生与自我体验,在品句中积累,在体验反思中,升华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的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学生的心灵受到撞击,若因势利导巧妙地给学生搭建与自我对话的平台,就会促发他们心灵的火花,在类比联想中,会出现顿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因此,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策略:

1.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能吸引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在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在教学中,我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是谁写的?关于安徒生你想知道什么?这两个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在很短的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思绪,很快地就进入了课文的学习。这样,深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热烈的求知欲。

2.抓住关键,品读句子。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的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再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因此,我重点抓住课文中描写安徒生故乡风景的语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理解词语,品味句子的魅力所在。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说出句子的关键之处,在朗读过程中理解“疏疏落落”、“红叶似火”、“长条拂水”等。同时,词语教学的形式多样,更加便于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词语。

3. 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课标》指出: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

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在倡导学生主体,尊重学生感受,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要回归生活等理念指引下,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堂上学生潜心读书,书声琅琅;新的课堂上,有丰富的情境,有体验、感悟和想像;新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我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小组内的朗读、组间自由组合的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地熟记课文的语言。整堂课书声朗朗,在帮助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语句。

4. 互帮互助,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是小班化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大大增多。不敢在班上发言的,可以在小组讨论时发言,这样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同时又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及自主精神。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要训练学生认真听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别人交流看法,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等,当要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应先想后说并控制好交流的音量,谈出自己的意见时,语句要婉转,同时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建议中肯时要及时接纳。只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后,他们所焕发出来的学习激情和智慧则是无可限量的。然而,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要起指导作用,并担任巡视者,及时督促学生人人参与学习与讨论,并随时解答学生在讨论中产生的疑问,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合作学习,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学习课文。课堂上我也深入到几个组内,作为组内普通的一员与学生共同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难以解决时适时加以点拨,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年龄小,小组合作学习还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学生仍表现出拘谨,胆小,不够主动,这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

念故乡说课稿篇十一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是语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对酸枣树的描写,赞美了故乡的酸枣树,抒发了自己怀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第一自然段开篇点明主旨,直接抒发了“我”对故乡酸枣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接着第二至四自然段将强烈的感情融进了对故乡酸枣树生动形象的描述之中,着重描写了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第五自然段赞美酸枣树默默奉献的精神。

了解酸枣树的叶、花、果,从中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酸枣树的叶、花、果的可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学习本课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中的部分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酸枣树的叶、花、果,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描写的生动。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结合看图,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体会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感受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

2、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描写的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部分课文。

“教无定法,但必有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特点,为了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教学效果,我将直观演示法、朗读指导等方法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酸枣树生长在黄土高原地区,我们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为了将课文中的文字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认识了解酸枣树,增强学生的感情体验,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出示酸枣树每个季节的图片,让学生轻松地感知酸枣树的叶、花、果的特点。由于集图文形于一体,能调动学生多种感观与活动,使他们能在具体的图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贯彻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课文词句优美,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词句,领悟作者感情。

因为课后练习中设有小练笔“我爱故乡……”,所以我将本课安排为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做到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大意、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继续学习课文,体会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中的部分内容、从中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描写的生动。

第三课时在继续学习课文,体会酸枣树果可爱的同时,感受孩子们打枣吃枣的快乐,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自然段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练习介绍《我爱故乡……》。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在学习完第一自然段后,我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夸家乡”,在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感情也能油然而生。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惺忪、悄悄地、羞答答”等词语,再适时加以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酸枣树嫩芽的可爱。接着我又从欣赏“翡翠”着手,带着学生在课文的朗读中了解酸枣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在多次的朗读感悟过后,学生们在简单的提示下就能顺利地背诵描写酸枣叶的句子了。

上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们见到了如翡翠般又绿、又亮还那么光滑的酸枣树叶,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欣赏可爱的酸枣花,喜欢上酸枣花,并展开丰富的想像,接下来带着对酸枣花的喜爱再读课文。这样使学生不仅学会观察事物,又在课文的朗读中体会到作者对酸枣花的喜爱之情。

有了可爱的叶、美丽的花做铺垫,孩子们更想见到酸枣的果实了。这时运用多媒体让挂满青枣的酸枣树出现在大家眼前,学生对小青枣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故乡酸枣树的美,再通过朗读诠释自己对酸枣树的喜爱。

在结束本堂课之前,我展示了酸枣树挂满成熟果实的图片,给学生提供一个美好意境,并通过这一意境唤起学生的读文情趣和欲望,让学生感觉意犹未尽!

以上是我对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当然,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授课结束后我在反思,如果在酸枣叶一段的学习中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契机进行写作指导,或许那样的课堂效果会更精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