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专业16篇)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专业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0:09:23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专业16篇)
    小编:字海

报告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事实,更需要进行综合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撰写报告时,我们要注意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主观色彩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如果需要写报告,可以参考下面提供的范文和写作指导。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专业16篇)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一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进行帮助和继续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司法行政机关具体组织实施,动员社会各界解决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各项帮教措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镇安置帮教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安置帮教工作,*镇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各社区、居委会以及*牧场都成立了帮教小组。截止今年上半年,*镇共有安置帮教对象*人,*人接受帮教,*人脱管,*人重新犯罪。已解除帮教的刑释解教人员和现帮教对象共有*人生活困难。

总起来看,随着*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安置帮教工作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安置帮教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衔接工作有脱节,主要表现在司法所和派出所之间相互协调不够,在安置帮教工作上不能很好地统一协调起来。各居委会与当地派出所衔接不好,居委会的帮教工作很被动,不能及时主动地掌握新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安置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基本上自谋职业。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还有待落实。

(三)在帮教方面,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的帮教小组成员已经尽了很大努力,但对其帮教对象做到“三包”“五清楚”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四)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档案资料不足、档案管理不规范。对刑释解教人员中流动人口的管理还存在死角,刑释解教人员脱管*人中,有*人去向不明,其中*人是流动人口。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历史上,我们的行政机关重管理轻服务,对刑释解教人员重点针对其重新犯罪后的处罚力度,而在工作上往往忽视对其思想生活上的帮教,预防和减少其重新犯罪的动因。

第二,*镇的基层司法所刚刚建立,许多工作还需进一步开展提高。过去司法助理员都是兼职人员,对司法工作存在着业务上不是很熟悉,其本身工作又很繁忙,往往对安置帮教工作做得不是很细,历史上欠帐较多。

第三,*镇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现阶段就业压力很大,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更加困难。由于经费有限,司法所办公条件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安置帮教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统一协调好安置帮教工作。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才能统一协调好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各社区居委会的相关工作。与民政部门协调好,落实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

(二)认真抓好基层司法所建设。司法所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实施机关,把司法所建设抓好,才能通过司法所具体实施好安置帮教工作。

(三)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安置帮教工作的培训力度。相关工作人员对安置帮教工作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起来,才能保证开展好工作。

(四)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安置率和帮教率。现阶段,我镇经济情况,很难做好,由政府直接安排安置工作。可考虑给予一定优惠条件,鼓励私营企业,农牧场主雇佣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二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当前我镇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事件,随着各方面关系的调整,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种矛盾随之凸显。近年来,随着镇党委、政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我镇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维稳工作得到强有力的推进,但是,目前影响我镇社会稳定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抓社会稳定工作的力度不够。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存在一种想法,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发展经济,从而忽视社会稳定工作,个别干部甚至不抓社会稳定工作,尤其是以行政村的表现更为突出,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或者“一手硬、一手软”来抓农村经济建设,突出政绩。

百姓权益,形成新的矛盾,极大地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不完善的青少年教育体制是新农村稳定的暗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青少年是新型农民的后备军,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而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家庭最头痛的事情。现阶段,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主要集中在两个年龄关口,一是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这一部分人由于年龄小,行为可塑性较大,极容易受外界诱惑而走上歧途。二是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家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把自己送高一级学校深造又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更不甘心从事农业工作,整日游荡在家庭和社会之间无所事事。逆反和不平衡心理,急于走向社会闯一番天地的雄心、不健康的社会关系、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尚不健全的心智使得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四)不和谐婚姻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是影响农村治安稳定的导火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是新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础。在调研中,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一些基层干部的无奈。一些村民十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邻里小事,大吵大闹有的动不动就上访到村里、乡里甚至县里。一些小的摩擦因没有及时的化解而升级,往往会导致家族矛盾、上访案件,甚至是恶劣事件。

(五)少数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在农村低保、搬迁补偿、惠农补贴等中优亲厚友,甚至中饱私囊,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社会稳定工作管理、宣传力度。一是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

牢固树立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思想。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加强监督检查,并与责任人的政绩考核和任用挂钩。二是进一步宣传教育,提高全镇干部群众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树立稳定也是政绩,稳定亦是生产力,稳定第一责任意识。三是深入各行政村,组织教育学习。各包村领导干部组织村干部经常学习,纠正只抓村内经济发展,忽视社会稳定的错误认识,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的事件。一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路子,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开门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带案下访。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大对信访工作目标管理的考核、奖惩力度,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更加通畅、更加多样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除进一步规范信访接待工作外,还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发挥作用,确保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渠道的畅通。三是对于因邻里之间宅基地、子女赡养问题以及婚姻关系的等引起的权益纠纷,应充分发挥居民内部调解、司法调解的优势,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教育工作,促成长期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避免因小积大,矛盾升级,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理。二是家庭、学校、政府、法制部门,四位一体形成合力,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严格管理教育,政府和法制部门以耐心说服几哦啊与,司法和派出所借用法律手段进行挽救,最终使这些青少年清醒的认识自己的错误,重返他们杨光的少年生活。

(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懂法律、有技能的高素质农民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支撑起来的,以先进文化引领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要坚决打击黄赌毒以及非法宗教组织活动等恶化社会风气、污染新农村建设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新农村建设的空气;要大力开展以案释法、法制专题讲座、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法制进农家进校园活动,持之以恒地搞好法制宣传教育,让法制文化成为新农村、新文化、新风尚的重头戏。

(五)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尤其加强对村干部的廉政教育,提高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一是党政部门出台的政策、规定和新举措要有科学性,充分做好维稳风险评估,杜绝形象工程、绩工程。二是加大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一律坚持“正、公开、透明”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服务能力,努力提升公众满意度和群众幸福感。

总之,稳定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发展过程中引起的不稳定不和谐音符只有依靠更健全的制度,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去解决。只要我们切实把握“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干,利为民所得”,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就一定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实现长久治安。

一、悦来镇村级综治维稳建设现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综治组织建设,和群防群治建设。按照“配强配齐人员,强化基础工作”的要求,在27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分别建立了综治办公室,并配有专职治保主任28名,并成立了相应的巡逻队,加强了义务联防队建设和调委会建设,群防群治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同时明确了治保主任的工作职责,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使村级综治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轨道。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犯罪、信访接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保、调解工作等多个规范性工作台帐和档案。

具体措施如下:

项制度。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规范工作运行,提高工作效能。

2、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类组织机构。加强安全稳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运用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综合治理,以适应建设社区安全稳定的要求,强化各类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机制。为此,我镇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调解组织、帮教组织流动人口管理小组,宗教人员管理小组,印制了登记表,广泛发展信息员、义务联防员,切实形成了联防互保的良好局面,提高了社区自防水平。

防控能力,有效避免了重新犯罪的发生,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4、加强和完善了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服务与管理并重,规范与防范并举,积极推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各项措施和落实。通过慎密分析、科学把握流动人口的流向,流量等规律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当前综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还存在一些“空挡”,没有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有效防控措施,这是一个较大的薄弱环节。

2、普法宣传力度尚待加强。调查发现村民的`法律知识比较缺乏,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3 、治安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夜间巡逻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人员时有时无,给治安防范控制留下了隐患;由于关于土地、草牧场的群体性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暴露出“及时排查、各负其责、预防为主”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制度未能有效落实。

三、几点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全镇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综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参与面。不断巩固并扩大目前取得的成果,始终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改善社会治安状况,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拓宽筹资渠道,并逐步将基层综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3、充分发挥综治维稳中心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持续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要针对新时期刑事犯罪特点,对暴-力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及时打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要针对农村的特点,掌握不同时期的治安状况,切合实际地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同时,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减少违法犯罪。

4、依靠群众,在群防群治上再下功夫。在加强专门机关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民力资源,把群众充分发动和组织起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继续抓住综治工作的根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基础工作,坚固综治工作的前沿阵地。

5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化解专项工作。 要按照“立足预防、及时排查、各负其责、有效化解”的原则,健全组织,充实人员,建立健全防范和处置群体性及突发性上访事件的预案,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把矛盾纠纷和不安定隐患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了进一步巩固“平安底庙”创建成果,更好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特深入综治、司法、公安以及各村就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底庙镇地处旬邑县西北边,陕甘两省、彬县、旬邑、正宁三县交汇处,镇政府距县城45公里,211国道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20617人。耕地面积3.8万亩,以苹果、烤烟、小麦为主导产业,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52元。镇区内有供电所、卫生院、财政所、邮政所等12个驻镇站所,信息网络齐全,水电资源充足,人文底蕴厚重。店子河西甜瓜、咀头大葱等特色产业享誉省内外。先后荣获省级卫生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文明村镇、市级烟叶生产先进乡镇、县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科技示范镇、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联系不够。底庙镇对维稳力量进行了有效整合,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但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对一些疑难纠纷存在相互推诿现象,打各自的“小算盘”,协调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联系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民意诉求不畅。老百姓的一些意见、建议、想法没有一个好的倾述渠道,得不到有效倾述,一些矛盾纠纷常常是老百姓向村干部反映了而村干部不当一回事,久拖未决,至使酿成大的矛盾纠纷,而镇领导还不知道。

(三)经济待遇不高。综治维稳工作人员无岗位津贴,工作经费也难得到保障,工作待遇不高,导致部分综治维稳人员在工作上斤斤计较,公私不分,有私事时就把工作摆在一边,工作忙时,又找各种理由脱身,逃避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纠纷调处不力。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综治维稳队伍难得留住年轻、工作能力强、肯学习上进的人才,长期留在村级综治维稳队伍的只剩那些社会竞争力弱、年龄偏大的民选村干部,由于业务素质不高,对于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都很难调处。

(五)群防群治难度大。在开展群众进行护村工作时,因这些工作是出于义务,没有报酬,特别是在农忙时,更顾及不上。加之大部分家庭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广大群众没有自觉参与治安联防的直接动力。

(六)创新意识不强。特别在普法宣传教育方面,由于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抓不着有效的载体,流于常规的发文件、宣传资料等方式,单调而泛味,群众感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导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分级负责、部门联动、依法为先、以理为重、

公开透明、文书规范”的综治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妥善处臵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针对矛盾纠纷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组织纠纷调解组,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和化解,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信息直传、民意直述、情况直报、领导直办、矛盾直控”的综治信息直接传递反馈机制。加强联络员和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管理,坚持每月定期排查,每季集中排查,日常不定期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办案率达100%,息诉罢访率达90%以上。

三是建立“电话公开、定时定点、现场处臵、责任督办、跟踪反馈”的主要领导信访诉求接待机制。全面公开党政领导和干部的电话,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接访制度,设立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和巡回接访等有效形式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每周星期一为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接待日。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领导督办,对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全部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优从快妥善化解。

手,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五是建立“主题明确、内容适用、通俗易懂、倡导新风、评选模范”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以开展“树文明新风、构和谐底庙”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文明户评选活动;征文比赛活动、演讲比赛活动和以安全、“六个一”活动及党风廉政为一体的专题讲座,通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认真搞好普法宣传,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六是积极探索“区域合理、以人为本、村民自治、建章立制、设岗定责、目标管理、以奖代补”的社会管理新机制。重点以“点、线”相结合的平安村寨创建为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以自然组为单位成立5-7人的社会管理委员会,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社区矫正、巡逻为一体的社会管理组织,做到有场所、有桌椅、有制度、有特色、有创新,定岗位、定职责、定制度、定奖惩。

七是建立“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履职不到位,社会不安宁”的社会维稳问责机制。严格推行矛盾纠纷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矛盾纠纷要在第一时间受理,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公正公平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严禁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向老百姓吃拿卡行为,对群众矛盾纠纷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吃拿卡等行为,造成重大事故的,一经群众反映或举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八是建立“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渐次推进、管理有序、治

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底庙”活动创建机制。在平安村的创建基础上,规划底庙街上至郭村、产场下至东牛、西牛“四大新农村”示范线,以底庙街幼儿园和底庙小区开工建设为契机,结合中药材、生态畜牧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四大新农村”“平安村”建设标准对郭村至底庙街沿线进行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府补助,部门配合,全面加强对示范村民居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产业建设为一体的建设。通过渐次推进,对其它示范线建设,从而达到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底庙”创建机制。

---**镇综治维稳调研报告

**镇现有34个党支部,其中19个农村支部,农村党员1640人。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全镇范围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做好镇内软弱涣散村的排查整顿工作,切实解决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6月15日,**镇召开各村支书、主任和全体机关干部共100余人参加的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乡党委政府做出重要部署,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把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切实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健全完善社会矛盾处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认真排查,确定村党组织班子不团结、无村党组织书记、村务管理工作较差、因班子问题进行上访及其他原因造成村组软弱涣散的,针对突出问题及原因认真分析,找准突破口,并根据软弱涣散村实际,制定整顿方案。

一、**镇村级综治维稳建设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大力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综治组织建设,和群防群治建设。按照“配强配齐人员,强化基础工作”的要求,在19个行政村、镇区分别建立了综治办公室,并配有专职治保主任20名,并成立了相应的巡逻队,加强了义务联防队建设和调委会建设,群防群治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同时明确了治保主任的工作职责,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使村级综治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轨道。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犯罪、信访接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保、调解工作等多个规范性工作台帐和档案。

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落实群防群治制度。在抓好镇区安全稳定的同

时,不断完善规范的完善群防群治的制度建设,制定了联防员责任制,居民公约,治保组织工作的任务及权力,治保会工作制度,信息员制度,治安联络员、帮教、调解制度等各项制度。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规范工作运行,提高工作效能。

2、建立健全各类组织机构。加强安全稳定是一项庞大

宗教人员管理小组,印制了登记表,广泛发展信息员、义务联防员,切实形成了联防互保的良好局面,提高了社区自防水平。

3、加强对两劳解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我镇对两劳

解教人员。分别进行造册登记,加强了协管力度,并建立了安置帮教小组,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提高帮教质量和防控能力,有效避免了重新犯罪的发生,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4、加强和完善了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发

展大局,服务与管理并重,规范与防范并举,积极推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各项措施和落实。通过慎密分析、科学把握流动人口的流向,流量等规律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防范措施有待继续完善。从调查中了解到,所制定

的维护治安稳定的措施,在制度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空挡”,没有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有效防控措施,这是一个较大的薄弱环节。

2、普法宣传力度尚待加强。调查发现村民的法律知识

比较缺乏,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查、各负其责、预防为主”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制度未能有效落实。

三、几点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全镇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综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参与面。不断巩固并扩大目前取得的成果,始终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改善社会治安状况,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2、加强综治干部队伍及自身建设,逐步落实基层综治

经费。综治办要发挥协调能力,增强综治成员单位履职意识,调动积极性,做到有奖有惩。要不断加强综治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专职干部的业务培训,实行任职资格考核,推行“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不断增加综治工作经费,拓宽筹资渠道,并逐步将基层综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3、充分发挥综治维稳中心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持续

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要针对新时期刑事犯罪特点,对暴-力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及时打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要针对农村的特点,掌握不同时期的治安状况,切合实际地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同时,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减少违法犯罪。

4、依靠群众,在群防群治上再下功夫。在加强专门机关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民力资源,把群众充分发动和组织起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继续抓住综治工作的根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基础工作,坚固综治工作的前沿阵地。

5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化解专项工作。 要按照“立足预防、及时排查、各负其责、有效化解”的原则,健全组织,充实人员,建立健全防范和处置群体性及突发性上访事件的预案,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把矛盾纠纷和不安定隐患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各种反-华敌对势力可能再掀恶浪,对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加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各种矛盾更加凸现,为进一步掌握全镇的治安状况,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全镇的平安促全国的平安,桂山镇按照县综治维稳委的通知要求,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综治维稳宣传月活动,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桂山镇维稳基层基础建设,筑牢平安建设的根基,大力推进“平安桂山”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镇综治维稳工作的主要做法

划和党政领导的任期目标,做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把手”工程的要求,对平安建设工作亲力亲为,亲自抓动员部署,抓组织落实,有效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综治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基本形成了指挥顺畅、运转有序、保障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了平安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提供合力保障。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平安建设的任务措施细化分解到每个村(社区)、每个部门,着力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村(社区)、各部门对照本地区、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职责分工,精心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各具特色的行业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平安建设宣传发动机制,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努力营造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建立责任,落实和督查督办机制

结果与其年度目标责任挂钩、干部考核挂钩、评先评优挂钩,并完善了落后警示、督查督办、责任查究等责任落实制度体系,切实将平安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领导肩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当前我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村(社区)还没有真正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工作中对本辖区稳定使命认识不清,维稳责任意识不强,履行综治维稳职能不到位,不敢管、不愿管、嫌麻烦,怕承担责任,签订的责任书不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职责难以履行。

(二)人员、经费保障困难。目前在乡镇,专干不专的问题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突发事件等过程中,往往都是花了一定的经费才息事宁人的。

(三)法制宣传还有待加强。当前普法宣传大多限于在县城周边活动,深入农村民族地区、治安重点地区宣传较少,群众长期缺乏法律教育和法律知识。与法制建设、新型农民的培养,新农村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些地方刑事治安案件多发,民转刑案件增多,群体性的事件时有发生,邪教活动仍然存在。

(四)民主监督还不到位。部分村组集体财产管理不善,

财务制度不健全,村务不公开或公开不规范,加之,少数部门办事推诿拖拉,敷衍塞责,工作作风不扎实,对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不认真落实,处理问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五)执法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当前,部分执法工作还存在与新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少数单位和执法人员一定程度存在着执法不规范、服务群众理念不强、特权思想、部门利益思想等问题,影响了执法公平正义,侵犯了群众法权益,甚至引发人民内部矛盾。

三、下一步工作的措施及对策

(一)深化认识,加强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建设“平安和谐桂山”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社会稳定工作,把综治维稳工作列入重中之中的工作任务来抓,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天职”,即守一方土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克服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才会取得新的成效,从而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创新宣传机制,营造群众参与治安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作为基石,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而发动和依靠群众维护社会治安,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的宣传力度,在群众中形成大气候、大氛围,把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树立“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社会风气,把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当作自己的切身利益来看待,把别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当作自己的事来维护,把发现犯罪或破坏社会风气当作是对自己的侮辱,即遇违法犯罪,人人挺身而出,以庞大的力量推波助澜,共同参与和维护社会治安。

(三)落实责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坚持和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制度,切实把排查化解的责任落实到人,将一般性、偶发性矛盾纠纷消化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避免因矛盾纠纷激化演变为“民转刑”案件、群体性械斗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四)筑牢基础,深入持久地抓好治安防控工作。全面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制度以及治安防范网络,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和治安巡逻,特别是城区治安联防,要切实采取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蹲点守候的办法开展巡逻,从而达到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桂山”创建机制。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三

1、综治中心建设。我乡高度重视综治中心建设,年初将乡综治中心人员配齐配强。目前能保障综治中心基本用房,但因我乡周转房正在建设,房屋没有腾出。目前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上墙牌匾、制度正在制作,预计9月份能投入使用。15个村综治中心已经挂牌使用。

2、“雪亮工程”。县“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乡内布点95处,目前视频监控已全面完成立杆、布线、监控盒、摄像头安装、取电、补光源安装等工作。因电信公司工作不力,我乡终端没有安装妥当,无法开展调试工作。

我乡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入40余万元将较场、虎形山二个村作为自主建设视频监控的试点村,两村共安装摄像头115个,采取村上筹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建设方式落实“雪亮工程”。目前两个村的“雪亮工程”已基本完成,已经进入网络接入调试阶段,预计9月上旬全面完成。

3、网格化服务管理。我乡全面实行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乡村建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全乡按村常设干部职数划分了76个网格,各网格均建立了网格微信群,全乡共建立网格管理微信群77个,网格成员入群率80%以上。目前我乡网格信息基础数据采集已经完成,目前网格数据录入人口为38145人,房屋10142栋,但数据完整率不高,人口数据完整率为31.6%,房屋数据完整率为10.8%,8月22日我们对网格数据维护工作进行了再安排,要求到10月底,人口基础数据完整率达到90%以上,房屋数据完整率达到85%以上。后段将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台帐系统,将网格内各类动态情报信息录入网格化管理平台并交办至相关责任人,网格办事全面运行。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乡召开了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组织村干部、第一书记、全体机关干部参加分水乡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会,组织学习《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法律知识,对全乡的扫黑除恶工作进行部署、落实,上半年各村均召开了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做详尽的贯彻落实。8月21日我乡召开党政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8月22日召开乡党政负责人、一书记、支部书记、驻乡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下半年扫黑除恶工作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各网格结合下半年民调大走访工作,将扫黑除恶基础知识资料发放、宣传到位。

我乡充分利用。

宣传标语。

横幅村村响微信群等深入广泛宣传,全力做好“扫黑除恶”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上半年向全乡每户群众发放了一封信宣传折页举报信封等宣传资料共32000余份,下半年安排发放扫黑除恶基础知识11000份,在全乡主要道路和各村显著位置悬挂横幅35幅,设置led宣传屏一个,对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工作的意义打击重点进行宣传。

我乡设置了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畅通了信息渠道,安排专人登记处理涉黑涉恶线索,对线索收集登记处理有台账,对线索摸排到位、深入。同时依法严厉打击黑恶犯罪案件,今年以来我乡收集涉黑涉恶线索3条,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2人,一名犯罪嫌疑人在追逃中。

我乡对重点人群进行认真梳理检查,坚决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确保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分水乡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由党政负责人牵头,组织派出所人员、驻村干部、相关负责干部对所驻村、分管领域、重点群体开展“问题”和“苗头”的双重梳理和摸排,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清晰,切实为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

县委会议后,我乡于8月21日召开党政负责人会议,8月22日召开党政负责人、一书记、支部书记、驻乡单位负责人参加的2018下半年民情大走访活动部署会议。会议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按照网格,深入全乡开展大走访活动。一是实行挂牌走访。二是解读群众满意度问卷。三是进一步掌握群众家庭情况、反映诉求,如实的登记民情记录本。四是要遵守群众工作纪律,确保出勤到位、走访到位、宣传到位。9月10日前全面完成第一轮走访和“平安示范家庭”评选工作,将问题集中梳理交办,9月20日启动第二轮走访,将收集的问题、意见解决到位并开展好引导答题工作。

我乡在2017年“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平安创建示范家庭”评选工作,对“平安创建示范家庭”进行贴牌和物质奖励。每个季度每个村民小组召开会议,投票评选出1户平安创建示范家庭,发放奖状;每个网格组织会议评选1户平安创建示范家庭,发放纪念品;每个村组织会议评选1户平安创建示范家庭,发放纪念品;乡组织会议评选4-5户平安创建示范家庭,发放纪念品。

今年我乡根据实际制定了《分水乡2018年信访维稳工作方案》,并下发到党政负责人及各单位负责人,要求各责任领导和单位必须密切配合,高度负责,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针对信访重点、涉军群体及重大突出不稳定个人均进行了严格的稳控交办措施,分别落实了责任领导、稳控责任人和具体的工作要求。通过全面摸排并对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现阶段我乡比较稳定。

根据乡综治委的安排,我乡各单位紧密配合,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无缝工作格局。由联点干部分村对特别困难户、重点稳控对象上门进行慰问、探望,并做好疏导工作,对确实在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及时、就地解决。

目前各类“维权”群体、重点事项、重点人员稳定情况:

1、涉军群体。我乡根据实际,对重点人员严格落实“五包一”措施,对挑头及重点人员赵德麟、彭安东、熊典坤、左德华、肖伶红、赵声海、肖经和、胡春初、朱先坤、颜佰元等实行多措施安抚和监控,坚决防止“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发生。

2、三线民兵群体。我乡涉及人员较多,目前没有牵头人员,暂时比较稳定,我们正在密切关注。

3、国土临雇人员。已经做好工作,比较稳定。

4、三师群体。基本做好工作,暂时稳定。

5、离职计生专干群体。卫计部门正在摸底调查,政策回复前比较稳定。

6、防疫员群体。基本做好工作,暂时稳定。

7、原电影放映员及农机退休人员群体。比较稳定。

8、分水乡城乡统筹示范小区。拖欠农民工工资及材料款一事,由于涉及的人员、事项较多,我乡正在积极组织调查,做好稳控工作,我乡内人员比较稳定。

9、较场非法加油站问题。2010年青山桥镇田建明、张志勇在相关手续没有完善、相关部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即着手进行加油站建设,2012年6月湘潭县钰义公司为统一规范项目建设与田建明签订了分水城乡统筹示范小区内加油站整体拆迁补偿协议,2014年12月钰义公司对加油站进行了拆除,但土地置换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为此张志勇、田建明多次上访要求解决问题,并扬言要对乡政府采取过激行动并进京上访,我乡要求张志勇、田建明与钰义公司双方协商或提出法律诉讼的方法进行解决,此事为我乡不稳定因素。

10、其他重点人员。陈凡礼、凌小兵、彭昭君、圣辉莲、肖克存、姜全初等均在稳控中,左本南已经于8月4日死亡。

现阶段,通过切实落实开展各项工作措施,我乡信访维稳工作形势较好。我乡将下大决心,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零非访”工作目标的实现。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四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五

xx镇共辖17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数3.5万余人,总面积97.5平方公里。我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到早动员、早部署,全镇人民积极参与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永兴梦”,我镇特组织了专人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阶段性工作进行了调研。

20xx年1月21-25日,在镇长侯xx的带领下,镇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及全镇县代表、乡代表,重点对xx镇居委会、xx村、天堂村、天禾塘村、曹子芳村、小浦村等6个村(居委会)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这6个村(居委会)的“支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汇报,并随机选了90名村民进行了调查,广泛征求了村民的意见。

为全面了解xx镇农村环境整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调研组设计了《xx镇村庄整治及农村环境问题调查问卷》,于20xx年1月21日在以下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与走访。分别为xx镇居民委员会、xx村、天堂村、天禾塘村、曹子芳村、小浦村等6个村(居委会)。调查对象总数为90人(其中女性37人)。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大约在16-72岁之间,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其中25岁以下(包括大、中学生)27人,占总人数的30%;26-35岁11人,占总人数的12.2%;36-45岁10人,占总人数的11.1%;46-55岁22人,占总人数的24.5%;56岁以上20人,占总人数的22.2%。被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主要是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学历,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46人,占总人数的51%;高中学历26人,占总人数的29%;大专及以上学历18人,占总人数的20%。

调研小组根据我镇实际情况设计了《xx镇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问卷共15个项目。调研中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9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出本镇村民对数月来我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满意度总体上是“基本满意”的。满意度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在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我们发现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比较差。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以及缺乏宣传教育,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与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认为农村就是农村的样子,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镇大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山头、沟渠存留有大规模垃圾堆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镇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四是农村市场集市重点地带长期来缺乏配套的卫生清运制度与管理。以往农村市场等地带经常出现卫生责任互相推诿、环境卫生无人管理的现象,导致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环境卫生死角,长期得不到根治。

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镇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条件比较差,财政财力困难,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池已经建设完成,也开始投入使用,但是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县大多数乡镇都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有的村挑选保洁员是出于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照顾,而不考虑此类人员能不能担负起职责;有的村虽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但是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

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流动广播、墙体喷绘和树立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彻底把村民“要我干”的观念转换成“我要干,干得好”的自觉。

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六

正如灵魂的高低决定着人的水平一样,述职报告主题句的高低也决定着全文的水平,也就是说主题句具有层次性,作者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性,让主题句达到更高的层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镇综治工作调研报告,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20__年,我镇综治工作在县政法委、综治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平安__”为目标,努力念好稳、准、快“三字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并举,强化基层基础,狠抓队伍建设。为我镇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全年主要工作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抓机制,明责任,从“严”入手,确保综治稳定。

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做到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到人。今年3月,镇党委、政府与驻村干部、各村、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工作检查、督促、考核,将综治工作的好坏列入干部、各村的政绩考核,考核果与晋升、工资挂钩,确保综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严密完善维稳信访协调机制。

在充实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力量的同时,注重全镇的社情民意和矛盾纠纷,通过采取“五进五送大走访”、“社情民意大调查”等活动,加大对全镇综治信息汇集、排查分析、分流交办、检查督查等环节。

整合镇政府各职能部门工作力量,围绕维稳信访工作,定期召开维稳信访协调工作会议,通过信访渠道矛盾纠纷,重点对象和民生热点信息的汇集,有效确保了矛盾纠纷和服务诉求早发现、早办理、早解决。

3、严谨健全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

今年,我镇经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引汉济渭”“大佛路引线”等工程如火如荼开展。

为维护社会稳定,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我镇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制度,建立档卡、台账、限期落实解决;坚持每月对辖区不稳定因素开展一次大排查,对排查出来的信访突出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分类,全部落实领导、安排力量、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一年来全镇共发生各类矛盾纠纷79起,成功调处75起,调处率达到98%以上。

二、抓排查,强防控,狠抓“准”心,全力维护稳定。

1、瞄准对象,加大对隐患的监控、疏导、转化工作。

针对我镇瓦房村、南昌村、女王村等老上访户,我镇紧紧围绕“重点人、重点物、重点事”开展不安定因素大排查,明确监管领导、责任人、信息联络员,限度地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领导走访慰问、关心、帮其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使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消化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严防矛盾激化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仅以__村柴油坊为例,我镇党政主要领导前往开现场办公会5次,接待群众80余人次,着力从事件源头调处2大类矛盾5起事件,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群众思想稳定,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2、夯准基础,构筑综治防控体系。

为进一步从源头遏制维稳隐患的发生,今年,我镇按照平安创建的要求和“综治十项机制”的标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创“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为主题的平安创建巩固活动。并对全镇6村进行平安创建讲评。

三、抓打击,强整治,以“快”制患,促进和谐发展。

1、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发挥派出所的主力军作用,以夏季治安综合整治行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三调联动等专项行动为载体,不断加大对暴力犯罪、侵财型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治安案件2起,治安拘留2人。为全镇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提供了条件。

2、积极开展反邪教工作。

开展了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和“校园反邪”“春蕾计划”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做好反邪教教育防范工作。

3、开展交通安全整治。

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主线,以提高交通管理为工作重点,通过“抓大户、治干线、消黑点、强源头”,加大对”三无”车辆、农用车载客的整治、排查危险路段隐患,树立警示标志,并及时落实预防事故措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年零死亡人数的预期目标。

四、抓教育,强素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共同致力于和谐稳定新__。

1、加强党员干部的法律学习。

以镇开展道德、法制、诚信教育的“三项教育”活动为契机,以镇、村领导带头学法带动全镇党员干部学法热情,并合周一例行学习会组织理论学习和相关会议,学习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2、加强村级法律宣传教育。

以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为载体,通过民主法治村的创建,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农村远教平台,电视、广播、宣传标语、送法律书籍等形式和途径,广泛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增强法制观念,推进农村依法治理。截至目前,在瓦房村等6村共设置宣传栏6个,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

3、加强”六五”普法教育。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镇组织人员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利用赶圩等有利时段向广大企业主及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使他们逐步增强法制观念。截至目前,共举办法律知识讲座2期,宣传横幅7条,法律咨询活动2场,接待群众300余人次。

总之,20__年,我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平安__建设,之所以取得新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县政法委等部门的帮助指导;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高度重视;得益于村及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得益于综治战线全体同志拼搏进取,努力工作的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维稳工作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水库移民工作量大面宽维稳工作压力加大,少数干部对综治工作的思想重视还不够到位。

二是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村维稳工作站需完善提高,群治群防基础性工作需加强。

三是不稳定因素的排查需进一步重视,信息有待于畅通。

今年以来,我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在区委、区综治委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x大和省、市、区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扎实有效、夯实治安基础,开拓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与调处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认真落实淮上区及__镇管理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为促进__镇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安定稳定工作,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实责,对党政领导实行包片挂村抓责任制落实。成立了社会管理、平安建设、专项治理、反邪教、禁毒工作等专门组织,层层签订责任制,明确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社会管理、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

二、切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一是整合资源,密切协调信访、公安、司法等部门,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大排查大调处工作,大力开展对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与整治,确保__镇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积极有效开展,年初以来,在元旦、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中,共开展大排查活动6次,排查重大疑难纠纷和重点难点焦点问题5起,其中涉及征地拆迁4起、医疗事故1起;排查易发案地区2个、突出治安问题1个。

二是切实抓好日常地毯式排查与调处,强化了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总结、培训工作,确保矛盾纠纷的及时调处,措施到位,力求调解成功,及时结案;到目前为止,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33起、调处成功23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其中,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流转纠纷35起,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纠纷29起,土地纠纷52起,城乡建设管理纠纷1起,环境保护纠纷1起、村务管理纠纷1起、交通事故纠纷1起、经济合同纠纷10起、人身损害1起、婚姻家庭纠纷30起、邻里纠纷50起。

三是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确保上级综治部门及时掌握我镇的矛盾及治安状况,以便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保证社会稳定。

截止目前,我镇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信访隐患、热点焦点、突出治安问题等全部做到了边报告、边化解,确保了纠纷无激化,无民转刑案件,无群体性、突发性及群体性上访事件,有效地优化了经济加快发展环境。

三、开展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1、实行结对帮教。以司法所为依托,综治办积极组织指导对刑释解教解矫人员的结对帮教工作。确保了制度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

做到每月一谈心、每季度一走访,协调社保所、民政办、农技站等多部门开展刑释解教解矫人员岗前就业和生活指导培训,并积极向辖区企事业单位推荐就业,使全镇54名安置帮教对象,基本得到有效的结对子帮教,使全镇范围内的所有刑释解教解矫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和真情帮教,无一重新犯罪。

2、大力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积极抓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改造工作,使之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在矫正工作中,以司法所为主体,与公安派出所、妇联、团委等单位密切协作,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扎实开展,全镇40名社区矫正人员无一脱管漏管。

四、抓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及“法律六进”活动。

1、认真开展了三月份的“综治宣传月”和“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做到积极创新形式,从活动计划、实施方案到全面宣传发动,总结上报,井井有条,紧锣密鼓地开展。

今年普法结合综治宣传月活动,利用逢集时机,走上街头进行法律咨询7次,在“走进校园”普法活动期间,共开展中小学法制专题报告2场次,受教育学生2200余人次,张贴法制宣传标语200余张,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种宣传材料6000多份,使法制宣传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2、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公民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广大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干部依法管理、群众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维护发展稳定大局。

年初以来,共开展法制讲座4场次,受训参培人员1500余人次,发放法制书籍及宣传资料73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

五、狠抓当前维稳工作。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抓好特殊敏感期间的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与调处及依法治理等具体工作,加强了节日值班与领导带班制。

在今年的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针对本镇有上访苗头人员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包保责任人,做到有的放矢,积极引导他们依法信访、合理表达诉求、依法解决问题,对特殊信访对象在生活上给予关心,解决其反映的实际问题,化解了矛盾,平息了事态。

六、加强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

在全镇范围内认真扎实的开展“反对邪教、崇尚科学”活动和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在8个村(居)及农贸市场、校园周边张贴了反邪教宣传标语100多份,制作反邪教宣传宣传资料上千份,有力地扼制邪教组织及其违法活动。

七、结合各项专项行动推进平安乡镇创建。

以平安乡镇创建为主题,在全镇已经取得的成果上,继续开展本年度的平安创建工作(平安镇、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平安小区、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铁路、平安边界等),大力开展社会管理各项专项行动。

一是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3月份的“综治宣传月活动”,把创建“平安乡镇”作为综治宣传的重点。

三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行动。抓基层、打基础、关口前移,做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五是开展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活动。为保障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镇组织各学校、公安、司法、文化等部门,开展了对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活动,取缔违法网吧、不健康书刊音像、不卫生摊点。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六是对铁路沿线加强治理,确保了境内行车安全。

八、关爱留守儿童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日趋增多,为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我镇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有力推动留守儿童工作;。

二是积极发挥学校家庭教育作用,深入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三是部门齐抓共管,努力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四是成立了槐花园留守儿童活动室,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活动场所;。

五是继续深入实施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抓好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

六是继续推进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争取各方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解决其实际困难。

2、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全面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引导青少年知法、学法、懂法、用法、_,切实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质,有效的减少和遏制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教育成果。

九、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

镇安委会协调区消防支队,联合镇综治办、吴小街派出所、吴小街司法所等单位和部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小纺织厂、幼儿园、学校等消防重点单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2次,下发整改通知书6份。截止目前,我镇无一消防事故发生。

十、强化管理,确保社会稳定。

一是规范人口管理,以流动人口作为社会管理的重点。对全镇各类人口,分类管理,加强重点人口的管理,把流动人口作为社会管理的重点。以派出所管理为基础,开展了本镇范围内的刑释解教解矫人员、“五种人”及流动人口的摸底登记工作,使本镇人口底数清、去向明,有效预防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二是强化特行与危爆物品管理,把安全工作作为综治目标管理之一。

今年年初,派出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全镇特行、文化市场及涉爆物品进行了重点掌控,适时整顿,清除了安全隐患。

三是抓好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还社会一个安定良好的秩序。

为充分了解____派出所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发挥基层派出所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确保我所辖区社会稳定和营造社会治安依法治理的良好环境。我所对我所辖区镇、村组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委政府重视,切实加强了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的领导。

按照我县召的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党政领导负总责”,把联动防范工作始终放在首位,研究布置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方案,年内、年末有检查考评。年初成立了调防一体化服务中心,使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得到了充实。拟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实施方案》、《平安创建实施方案》、《普法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对刑释解教人员帮教领导小组》、《禁毒工作领导组》、《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我辖区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基础扎实,领导重视,管理到位,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取得显著成效。

二、加强政法、综治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运用法律能力。

各镇始终坚持从强化基层领导入手,不断增强基层组织“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度,并落到实处。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对19个村的调解员进行了考查,分别作了调整充实,同时加强督促完善了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激发了各调解组织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得到加强,镇政府按照“四五”普法的要求,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将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等十三个法律法规,分别发到镇机关领导干部职工、村支书、主任、各村调解组及调解小组人手一册,同时对调整充实人员进行二次培训,让他们在基层工干作中,懂法、用法、掌握法律武器,充当发展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带头人,对联动防范维护社会稳定尽心尽责,将本辖区的民间纠纷和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三、健全社会治安联动防范机制。

针对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村无专人干、村无专人管、街道没有专人抓,网络不健全的问题,我们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1、是推行“平安协作组”。根据农村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存在的农民参与治安防范难组织的实际,我们在总结“十户联防”经验的基础上,普遍推行了“平安协作组”的防范模式,根据各自然村户数,按照每组户数控制在20户以内的标准,各小组推选一名中心户长,承担组织、监督小组成员治安防范出勤情况,调解组内的矛盾纠纷,大事小情的组织互助,治安信息的传递,技防设施的管理等职责。每个小组每天由1户参与全村的治安防范巡逻工作。同时,按照每个自然村设1名治安员的标准,在各自然村配备了专兼职治安员58人。具体承担平安协作组的组织管理、出勤考核和落实村防范措施的职责。从实际运作的情况来看,农民参加值班巡逻的周期延长了,看护范围扩大了,负担减轻了,解决了十户联防轮流频繁、难于组织的问题,提高了整体的防范效果。

2、是成立村级治保会。我们将治安防范的责任做为村干部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来落实,成立了以村干部、治安员组成的治保会,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治安防范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措施不实、效果不好的问题。采取了村干部包村的办法,把治安防范的责任落实到人头。目前,我辖区已经重新完善了19个治保会,对不能较好履行职责4个村的治保会成员进行了调整。今年,我辖区治保组织共处理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人赡养等方面的问题180余个。

3、是组建业余巡逻队。2012年,适应警务体制改革的需要,对原有的治安巡控队伍进行了规范,重组改制为护村队。目前,我辖区各镇都组建了护村队伍,总人数达到120人。今年又在____社区成立了一只20人的“红袖章”义务巡逻队,护村队、“红袖章”义务巡逻队采用社区警务责任区民警管理考核的模式,由社区队长、村长任队长,具体由民警负责监督、指导和培训。通过实践看,这支队伍不仅对村、社区的防范组织和治安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而且能够较好地将三级联防组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防范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一个村有“平安协作组”,村有治保会,乡有保安队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初步形成,农村治安防范能力显著提高。

四、调研中发现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下步工作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对基层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2、辖区内的住镇机关配合不是很到位,有待于加强。

3、上下联动上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对下步工作建议。

根据创建“平安____”的总体目标要求,2012年我们在抓好常规性基础工作的同时,主要做好五件事:

1、要“扩面”。在巩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创建“平安____”的工作范围,努力实现三个100%。一是要扩大创建面。不但要开展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还要延伸到平安街道、平安家庭、平安村组等各个层面,创安覆盖面要达到100%。二是要扩大普及面。在有线广播开辟“平安____”,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强全民创安意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送平安下乡村、进社区、入学校、入村组等活动,创安的知晓面要达到100%。三是要扩大参与面。充分调动综治成员单位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履行创安义务,创安参与面达到100%。

2、要“补短”。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做好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提高农村治安防范效果上下功夫。2012年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村防范队伍建设和三级联防机制的建立上。把社区警务队、乡镇护村队、农村联防员三支力量更加科学的整合在一起,建立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发挥好几支队伍的作用,提高防范效果。二是要加快技防措施进学校、村组、入农户的推进步伐。目前看,已经采取技防的村的发案数量和过去比明显下降,村民之间协作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3、要“治乱”。对问题突出的区域或部位进行集中治理,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发挥好综治成员单位作用,把行业治理和集中整治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要行使综治工作“一票否决权”,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

4、要“除恶”。组织镇司法、社区、村委会和公安等部门对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流氓、地痞、车匪、村霸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对有迹象的重点对象实行严密监控和教育管理,防止产生新的恶势力群体。对原有的重点对象和新发的恶势力犯罪要严厉打击。

5、要“抓点”。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选择多个不同侧面,抓出一批有标准社区、村组。同时,加强对综治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全面提高平安____的创建水平。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逐步增多,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力,推动林区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本人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对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此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我局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成效近年来,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党委和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综治委的指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推进“平安__局”建设,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治方针,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综治领导机构、综治办事机构与林场(所)社区协管站和社区管委会相结合的优势,努力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全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维护全局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初步形成了专群结合、齐抓共管,集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管理格局。具体措施是:以创建“平安__局”活动为载体,从加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防范体系入手,把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和居民区防撬防盗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两条主线,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社会治安的防范控制能力得到增强。近年来,因社会矛盾增多而导致治安问题的增多,局通过强化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群防群治活动,充分利用基层综治工作机构、社区协管站和群防群治队伍进行排查稳控,使治安形势有较大好转,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三是大力加强校园安保和技防建设。在全国、全省综治维稳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局对拓宽警务工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重点人员和高危人员的管控、提高校园的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力量、加强校园技防设施投入六项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落实。对校园技防建设工作中,我局党委政法委组织有关部门并请专业人员到全局5所中小学校实地进行了研究和测算,划定了监控区域,购置了先进的技防设备,在林业局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近15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校园技防建设。

通过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局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局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还相应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淡薄。一方面是个别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对综治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综治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表现为综治责任追究制执行的不够好,影响了领导干部抓综治工作的责任意识。二是工作思路陈旧。个别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在抓综治工作上,创新精神不够,仍然沿袭过去的老办法、老套路,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基层群防群治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强。三是技防体系还不完善。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原因,技防覆盖面还不完善,特别是林场(所)、矿区、旅游景点的监控设施还没有与公安局达到同步联网。根据新时期防范工作的要求,技防设施覆盖网络还需进一步增强。四是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虽然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但一些基层单位因人员编制的问题,还没有配备专职的综治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应采取的对策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就必须实现工作思路上的转变,既实现由“以打为主”向“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转变;集中整治为主向强化日常管理转变;“以警为主”向“警民结合、以民为本”转变。要从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整体防控能力,有效维护好社会稳定。

(一)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新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已从过去单纯解决治安问题,延伸和发展为巩固基层政权组织、排查调处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要特别重视加强工作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依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建立起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责任的责任体系,层层抓落实,切实负起责任,避免形式主义。党委组织部门要把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绩,列为对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与晋职晋级、奖惩直接挂钩。要严格执行责任查究制度,对责任不落实,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不力而导致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坚决实施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深入贯彻综治工作方针,实现综治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一方面要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防范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政法、综治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重打轻防”的观念,改变工作方式,在防范建设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防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按照《全市安全技术防范三年规划》要求,进一步在主要街区、繁华地段、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矿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安装适宜的技防设施并与公安局实现同步联网。要多方筹集资金,提高技防网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技防在社会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作用,达到有效遏制犯罪的目的。

(三)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其管理和控制能力。适时掌握各基层单位组织建设情况,对战斗力不强、工作不适应、把握不好工作局面、治安形势不好的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对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要坚决进行整顿。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职综治工作人员,确保综治工作在基层的工作实效。二是要加强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建设,发挥其特殊的防范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群防群治队伍在治安防范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真抓好专兼职治安员队伍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自愿、自觉地参与到治安防范中来,通过扩大治安防控面,缩小违法犯罪的可实施空间。

(四)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强化经费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确保综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落实到位,杜绝出现有政策不落实的现象。一方面对基层单位、特别是林场(所)的综治工作经费,要给予适当补助,要真正关心基层综治工作干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要多方筹集资金,提高对专兼职治安员和综治信息员工资待遇,配备适当的工作设备,从根本上解决“有条件办事”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镇地处城郊,交通便利,过往人流较多,群众思想活跃,社情较为复杂,综治维稳信访、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压力都比较大。一年来,我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在市政法委、综治委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五中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责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大局的稳定,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和洪江市综治维稳目标责任的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各种制度和防范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平安创建,突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狠抓“大防控”、“大调解”,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扼制了罪案的发生,刑事治安案件呈下降趋势,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和重特大安全事故,基本实现了全镇无毒、无_功等邪教活动,确保了我镇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全年辖区内共发生刑事案件14起、盗窃案13起、容留他人吸毒1起,侦破2起,刑拘3人;治安案件3起,查处3起,查处率100%。调解各类民事纠纷56起,调处成功56起,调处成功率100%。我镇主要是狠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始终把综治维稳工作作为全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多次开会专题研究综治维稳工作,按照“全年保稳定,分段抓落实;全局保稳定,分块抓落实”的思想和要求,狠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年初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政法党委委员为副组长,综治专干、江市镇警务室负责人、司法所长、安监站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成立了各个重点时期特别是防护期信访维稳领导小组;调整了领导接访活动领导小组和江市镇综治维稳中心等相关领导班子,做到稳定工作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保障了经费供给和人员力量,全年安排了综治维稳经费6万元,列入财政预算;综治、司法、安监等部门和调委会都安排了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

进一步强化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镇党委、政府年初就把综治维稳工作作为重点纳入对各村(居)和相关单位的全年目标管理,镇对村、村对组层层落实责任,层层签订综治维稳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综治维稳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把维护稳定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与经济待遇和年度考核挂勾。镇党委、政府经过集体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信访维稳责任追究,明确规定凡因排查不到位、不及时,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不及时,不得力导致发生重大(群体)事件和非正常上访事件的,以及因安全监管不到位、不负责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并对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进行党纪和行政处分。责任的充分明确和严格落实,进一步正清路镇村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综治维稳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狠抓综治网络和制度建设。

以综合治理为核心,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完善综合治理基层网络建设。各村明确了以各村(居)领导为主的调解员、综治维稳信息员、人民防线信息员、普法宣传员和安全生产专干等,还在每村聘请1-2名不公开的民间维稳信息员。镇政府出资组建了一支3人组成的治安巡防队,配发了执勤服和必要的警械装备,负责每日在镇政府驻地、集镇及周边村进行治安巡逻;各村(居)都组建了至少6人组成的义务治安联防队,并对村级义务治安联防队进行了培训,部分村民还配发了统一_,使村级治安联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一是实行重大信访维稳问题党委、政府集体研究制度,对摸排出来的重大综治维稳问题党委政府集体开会研究问题性质、根源来由、解决办法,对每个问题逐一包案交办,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员,并要求已交办维稳问题包案领导汇报稳控情况和进度。全年共召开专题会议4次,研究交办重大综治维稳问题8起。二是坚持开展领导接访活动,完善领导接访制度,将具体接访领导安排到每天,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方便群众随时反映情况和问题。严格实行包案责任制,所有信访维稳问题严格按照“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实行包案交办,落实包保责任。三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坚持每半月一次定期排查和敏感时期的及时排查制度。四是继续实行稳定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综治、警务、司法、安监等部门人员以及村干部参加的稳定工作例会,收集不稳定信息,研究稳定问题,督查交办情况,布置安全稳定工作。今年已召开专题会议10次,收集不稳定信息问题17条,每月按时将有关情况报市政法委。五是进一步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了《江市镇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江市镇抗洪抢险应急预案》等多个应急预案,充实了应急分队队伍。通过各种制度的严格落实,基本做到了矛盾纠纷调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全面开展各项综治维稳工作,狠抓措施落实。

(一)加_制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理。学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为此,我镇把普法宣传作为做好综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来抓。在年初制定了全年普法宣传,明确各单位普法宣传员专抓普法工作。我镇结合“法律服务六深入,促进和谐保稳定”等活动,利用墙报、横幅、标语、举办复制和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中央文件精神。组织广大群众认真学习了包括《村民自治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法》以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等一系列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负责人被聘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定期到学校了解学生遵纪守法情况,举行法制讲座。全年对中小学生作了2次法制讲座,主要讲授了《未成年人保_》、《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条例》、《安全知识须知》以及铁路护路相关法律知识等,向学生讲解法律知识、禁毒知识和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全年共举办法律集中宣传教育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张贴标语100多幅,出法治宣传墙刊4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

(二)扎实推进“平安乡镇”创建活动,着力提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水平。为巩固“树公正形象,创平安洪江”成果,根据洪江市创建“平安家庭”实施方案,我镇成立了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小组,制订了创建“平安家庭”实施方案,镇、村、组层层召开专门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确定了平安创建指导点:镇党委书记杨加松负责里坪村“平安村”创建,镇长赵辉负责双龙村“平安村”创建,党委副书记吴世彤负责竹滩“平安村”创建、人大主席向开鹏负责暴木溪村“平安村”创建;政协联工委主任陈贵祥负责青山园村“平安村”创建,副镇长张程俊负责板栗湾林场“平安林区”创建目标。我镇开展了创建无邪教村、无毒村、无毒家庭、文明单位、“五好”家庭活动,有效遏制了涉毒治安案件和家庭暴力案件的产生。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平安乡镇活动,加大排查安全隐患的力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好各项有效防范措施,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风气和治安环境的持续优化。

(三)重点做好矛盾纠纷的摸排调处工作。努力构筑“大防控、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关注热点难点,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在全镇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摸排调处的基础上,我镇特别注重围绕两个重点开展工作:以上紧紧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开展锚段纠纷摸排调处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扶贫力度加大,我镇争取工程项目较多,实施“一事一议”公路拓宽扶贫住房的异地搬迁、土地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纠纷。直接影响力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和我镇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我镇把涉及重点工程建设的矛盾纠纷摸排调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每一项工程都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了与工程建设者及有关群众的联系,深入村组深入施工现场,在杨哥政策标准的同时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在维护广大群众合法利益的同时保证工程政策实施,在全面掌握矛盾的基础上加大调解力度,全年共调处设计重点工程项目的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有效消除了各类矛盾,保证了各类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二是针对重点单位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我镇将学校、金融单位作为重点保护单位,重点关注与之相关的矛盾纠纷,加大调处力度,全年共调处各类相关矛盾纠纷4起,在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的基础上对涉及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进行打击,较好地维护了学习的教学环境和企业等各重点单位的生产工作环境。

(四)全面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确保实现信访维稳工作目标。在“_、八一”等重大活动或纪念节日特别防护期为重点时段,以老信访对象和摸排出可能上访的对象为重点人员,严格落实各项稳控措施,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对于信访人员的诉求,符合政策的积极为他们解决或向上汇报争取,不符合政策的绝不妥协,无理取闹的坚决打击,对重点对象指派专人稳控。通过第信访对象的思想疏导和法制教育、救助扶助等手段,有效地疏通了信访群众的情绪,化解了矛盾。到目前为止,我镇无赴省进京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等非正常上访事件发生,无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五)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增强公众安全感。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开展打击盗窃、禁毒、禁赌、扫黄、重点治安环境治理等多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两抢一盗”、破坏重点工程建设、破坏电力、电信设施、涉毒、涉赌、__娼、敲诈_和打架斗殴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加大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镇整体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公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六)扎实开展党政干部大走访活动,认真做好民调工作。为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树立政法队伍及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增进群众对全镇政法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我镇分别从3月20日到4月20日、7月20日到8月20日开展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党政干部集中大走访活动。成立了江市镇党政干部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多次在相关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动员,明确了此项工作的意义、目标、走访内容和走访方式方法。对走访对象进行了梳理,对走访人员进行细分,全体政府干部和联乡后盾党委工作人员分别保存,村干部包组、包户,结合工作实际和各村组具体情况,共同登门入户进行全面走访,通过走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解决民难,通过走访,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介绍镇党委、政府开展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客观地回答民调问题。到9月20日,全镇固定电话用户全部走访到位,其他在家农户走访面大95%以上,共计走访群众5000余户次,全年共发放民调续传资料2万余份,发送民调宣传短信10万余条次,开展模拟电话调查1000余户。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我镇人民群众对市、镇、村各项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消除了部分工作上的误会,提升了政法队伍及党员干部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七)顺利完成“三实”信息采集任务。为做好“三实”信息采集工作,我镇制定了“三实”信息采集工作方案,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和部门职责要求,按照“楼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不留死角、应采尽采”的原则,全镇干部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下村挨家挨户走访,在上级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采集任务。

(八)认真做好安置帮教、社区矫正、铁路护路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等各项工作。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20__年我镇共有各类安置帮教对象21人,帮教率100%。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全镇共有6名矫正对象,能够每月按时到镇司法所进行汇报思想动态,无漏管、脱管、重新犯罪现象。

根据市铁护办工作要求,镇铁护办组织义务护路责任户,认真细致地做好铁护工作。一年来,我镇无涉铁案件,无五类危行事件发生。

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重点针对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极端分子蠢蠢欲动的复杂情况,通过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教育培训,提高镇村干部和全社会国家安全防范意识。由于措施得力,到目前为止,我镇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事件,没有发现企图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人员。

(九)加强安全监管,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镇陆路、铁路、水路交通十分方便,村级公路崎岖险要,车辆、船只较多,所面临的交通安全工作的任务繁重。为保障全镇交通安全,我镇加强了安监站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了资料台账,制定和完善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水上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企业生产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与所有车主、船主、生产经营业主以及各村(居)各单位都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每月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检查以安全生产小组成员和各村安全专干为主的现场值守,从不间断;每季定期开展一次以上安全大检查;加强日常监管,加强隐患排查和限期整改。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22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8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0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16份,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一年来,我镇综治维稳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医生地处城郊,治安形势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管理难度大。一些边远村的基层基础工作仍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比较之后,特别是对一些闲散无业人口及流动性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还较重,三是信访维稳工作压力仍然比较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完善机制,扎实工作,认真研究本辖区的综治维稳形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措施,力求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矛盾消除化解在基层,让上级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七

我镇人大主席团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各村各代表组,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交流分析探讨乡镇人大工作情况,分析讨论了乡镇人大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分析,现将对乡镇人大工作情况调查研究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镇人大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11个建制村,乡镇人大代表54名,其中党员代表33名,占代表总数的61%;非党代表21名,占代表总数的39%;妇女代表15人,占代表总数的28%。

二、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情况。

每年都能按时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准备充分,程序合理,代表参政议政积极踊跃。在闭会期间,坚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研究人大工作,开展三察、一评议活动,都能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执法检查3到4次,每年开展1次代表评议七站八所工作。通过代表小组活动,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分片联系走访代表沟通联系多,能够及时将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反映给党委、政府,以引起重视。代表视察、建议能够在规定的人代会召开后三个月内答复代表。

三、乡镇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乡镇人大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代表素质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2、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发挥作用的主动性还不高;。

3、人大自身建设不够,党委对人大工作有待进一步重视,各级各方面的人大意识,民主政治和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是各级各方面要重视和支持人大工作。要不断树立人大意识,民主政治法制意识,充分认识人大所起的作用,支持人大开展好工作。二是逐步建立代表竞选机制,不断提高代表素质。代表竞选是代表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履行代表职责,提高代表素质的重要基础手段和重要支柱。三是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人大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对代表培训,代表述职活动的考核制度,促进代表积极开展活动,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总之,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人大工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年都有提高,尤其是随着全国人大以及上级人大工作的逐步深入而发展较快。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需国家立法加以解决。人大在目前状况下要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代表参政议政积极性,积极开展代表活动,履行人大的职权,把人大工作搞好。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八

乡镇妇联是与农村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县各乡镇男劳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大多为妇女,妇女成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乡镇妇联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准确定位,以充分发挥乡镇妇联在农村妇女工作中的主心骨作用,已成为乡镇妇联工作发展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年乡镇妇女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状。

一是重视不够,工作开展难。由于乡镇中心工作繁重,妇联工作大多是党政领导分管工作中的一项,相对其它那些层层考核或“一票否决”的中心工作来讲,妇联工作缺少硬任务;把妇女工作当成是软任务和务虚的工作,认为妇联工作可抓可不抓、做多做少都无关紧要。因此导致党政领导工作忙时,“中心工作先行,妇联工作让道”,将妇联工作置于“边缘化”地位。另外乡镇妇联组织虽已建立健全,但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心工作,妇女工作成了“副业”。部分乡镇妇联没有将工作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仅仅是组织妇女群众搞一点文体活动,或是配合乡村妇女群众进行学习和培训,调解一些家庭邻里纠纷等,开展活动的规模小,内容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

二是兼职过多,职能发挥难。首先,由于乡镇党委所承担的中心工作任务相当重,这些工作又有严指标、硬任务,因此,无暇顾及妇女工作,导致妇联机构形同虚设。其次,有的乡镇妇联干部一人兼职两项或多项工作,如兼任计生、民政、统计、办公室等多项繁琐的工作,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常常顾此失彼,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使妇联工作流于形式。另外,乡镇干部基本上全部驻村,驻村工作包罗万象,妇女工作都是在中心工作之余开展,又不能把妇女工作与农村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妇女工作重点不突出。

三是投入不足,工作保障难。乡镇妇联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及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也规定各级妇联的行政经费、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但由于财税体制改革后,乡镇财政普遍困难,乡镇中心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保证妇女工作经费。由于缺少基本工作经费,乡镇妇联无法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四是素质不高,工作创新难。我县的乡镇妇女干部整体素质较过去虽有一定的提高,但其工作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妇女干部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接受系统学习培训少,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缺方法,缺点子,不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工作打不开局面。二是部分妇女干部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认识不到位,认为妇联工作比较虚,不容易显政绩,因而把主要精力用于乡镇中心工作,不钻研妇女工作业务,使妇女工作陷于被动状况。三是部分妇女干部缺乏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重视的意识,对于上级妇联安排的正常工作,不主动向领导汇报,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就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采纳。四是部分妇女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深入基层少,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解农村妇女面临的困难及其需求,更谈不上认真的去思考妇女工作的方法与手段,不能为妇女提供应有的服务,影响了妇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是要健全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机制。党建带妇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要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要争取把妇女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研究妇女工作的例会制度。将妇女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其党政领导自然会主动思考、积极指导、尽力支持妇联工作,让妇联组织在新形式下更好的实现“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宗旨,更好的服务全局。要多渠道、多形式落实乡村妇女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或适当减少所兼工作项目,稳定基层妇女干部队伍。

二是要营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氛围。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认识,更好地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特别要纳入到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通过培训,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有所提高,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妇联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当前,乡镇妇女工作任务繁重,要求妇女干部知识面要广,工作能力要强,而且群众越来越需要服务型、引导型、示范型的干部,因此,必须加大对乡镇妇联干部的培训力度。积极与党校、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把乡镇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培训计划,协调党校办主体班时,规定乡镇妇女干部所占的比例或举办专门的乡镇妇女干部培训班,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女干部参加妇联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要引导、教育乡镇妇女干部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要推动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要把妇女工作放到全面建设新农村大局中去把握,把工作定位到发展城乡经济,引导城乡妇女增收致富上来,不断推动妇女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要着眼于加快农村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想办法、做文章,将城乡妇女工作进行对接和有机的融合,构建“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妇女发展工作格局,推动乡镇妇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九

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实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而乡镇机构改革又是最关键的一步。底xx市完成了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全市乡镇街道区划调整后,又顺利完成了乡镇街道机构编制调整工作。目前,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效果怎样?乡镇街道机构编制管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我们最近到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与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和事业站所负责人共200余人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我市现共有1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38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乡镇街道机关行政编制为249名,后勤事业编制18名,财政所行政编制51名,编制合计318名,实有人数376名。乡镇街道“七所八站”事业单位共有120个(不含学校、卫生院和国土建设站),事业编制共347名,实有人数为346名。自以来,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后机构设置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有:

(一)机构精简到位,机构设置规范。全市乡镇街道在近年的机构改革和调整中,由的18个乡镇街道机构,减为现在的15个乡镇街道机构,精简17%;内设机构由126个减少为现在的83个,精简了34.1%;每个乡镇街道事业单位(除财政所、中小学和卫生院以外)由原来的10个减为8个,精简了20%。在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后的机构设置工作中,我市按照清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职能重复、交叉或相近的机构合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将乡镇事业单位的农技、水利等站合并为农业水利服务站。初步实现了精简、高效、规范的目标。

(二)人员编制压缩,人员结构优化。乡镇街道机关行政编制由327名减为249名,减少65名,编制压缩了23.9%;乡镇街道事业机构编制由566名减为347名,减少219名,编制压缩了38.7%。全市乡镇街道领导职数的配备,按照三类乡镇不超过9名、四类乡镇不超过7名的标准进行配置。15个乡镇街道共精简领导职数17名,精简14.8%。与此同时,乡镇街道干部在年龄、文化、专业等方面初步得到了优化组合,人员结构比较合理。

(三)政府职能转变,关系初步理顺。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主管”的原则,界定了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职能分工,强化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初步理顺了市直主管部门派驻乡镇街道机构管理体制的关系。确定各乡镇站所共设8个,各街道站所共设8个。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动物防疫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文化体育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所等5个站所的人、财、物权均放到乡镇街道,以乡镇街道管理为主,市直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依法监督。乡镇街道林业管理站、国土建设管理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则实行市、乡镇街道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自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和完成乡镇街道区划调整后机构设置工作以来,尽管取得了以上的成效,但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转化、市直一些部门职权重新回收和免征农业税等情况的变化,我市乡镇街道机构编制管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矛盾,主要是:

(一)乡镇机构职能承担过多与职权过小的矛盾。在管理农村公共事务时,乡镇机构承担了过多的职能。过去,要粮、要钱、要命(计生)被看作是乡镇机构的中心工作,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努力,这些职能已经减弱,但乡村社会的许多公共事务还压在乡镇机构头上。维持乡村社会治安,发展乡村基础设施,调节民间纠纷,发展各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和公共服务机构,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村政治活动等等,都是乡镇机构躲不开的任务。乡镇(街道办事处)“一票否决”和“帽子工程”也越来越多。如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交通整治、国土执法、城建规划等工作。然而,乡镇机构却没有相对应的职权或职权过小,工作难度相当大。如修通了乡村公路后,交通安全出了问题的“板子”是打在乡镇的,而乡镇机构都没有道路交通的执法权,对于车辆超载、人货混装等问题的处理,只能说服教育,没有行政制止手段。村民的车辆即使在国道上或市区街道出了交通安全问题,帐也算在乡镇,有的乡镇就是这样被亮黄牌和“一票否决”的。这些情况使乡镇十分压头。一些乡镇的党政一把手把乡镇机构这种状况,概括为“职责比天大,权利比针小”。

构或专职人员,是上级领导考虑资金拨付的重要原因。签于这种情形,乡镇机构为了扩大资金来源,维持机构运转,不得不“建庙招和尚”。如乡镇机构改革后,各乡镇机关只设一个综合性办公室,加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而实际上,各乡镇机关为了应对上级各部门的工作和利于资金的争取与拨付,一般还另设农业组、综治组、计生组、财税组等,人员不够,还得从“七所八站”长期抽人,与乡镇机关干部捆绑在一起。尽管如此,工作经费或项目资金也难以按正常标准和时间内得到拨付。因此,不少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说:“乡镇做为一级政府,却没有一级财政。所以,经费、资金问题成了乡镇的头等问题。每年我们至少有一半的精力要花在找钱上面。不然,就很难正常运行”。在针对乡镇街道的273份调查问卷中,有69.5%的乡镇街道机构人员包括乡镇党政干部认为,目前乡镇街道机构运转上突出问题是:财政投入不足,经费渠道不畅,乡镇街道负债较重。据调查统计,截止底,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债务总额为2547.64万元。其中,工程道路欠款267万元,银行借款631万元,单位和个人借款80万元,欠市财政周转金580.64万元,欠市财政资金447万元,其他欠帐542万元。这些债务中,有因上级下达的建设达标的硬任务而形成的债务;有各乡镇街道在经济发展中因历史遗留而形成的债务;也有自身管理不善、控制不严、超越自身财力乱贷乱借乱花钱而形成的债务。由于负债较重,财力薄弱,各乡镇运转十分艰难。以丹青镇为例,市财政除工资外全年拨付相关经费38万元,而全年除工资外的日常办公、计育、接待、中心工作及乡、村干部福利等必须开支共计75万元,缺口达37万元。其他乡镇年均缺口资金也在30万元左右。因此,乡镇主要领导通常要花费1/3以上的精力筹措资金,加之每年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和会议,导致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履行职能。

(三)市直主管部门与乡镇街道责、权、利的矛盾。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和机构调整后,初步理顺了市直主管部门派驻乡镇街道机构管理体系的关系。将农业水利服务、动物防疫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文化体育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等5个站的人、财、物、事权均放到乡镇街道,以乡镇街道管理为主。乡镇林业管理站和国土建设管理站则实行市、乡镇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模式。后,以乡镇街道管理为主的5个站中,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动物防疫站的人、财、物权先后实际收归市直业务部门;乡镇广播电视的财权、物权也在市广电局系统资产重组的改革中划归广电网络公司。还有乡镇派出所等实行“条条管理”,仅把事权放在乡镇。由于责、权、利不能统一以及人、财、物、事权的剥离,使乡镇街道在机构编制人员管理方面处境尴尬:

一是想要的人调不进来,调进的人又对不上口;

二是仅事权放在乡镇街道,实际工作中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多是乡镇街道自己临时调配。所以乡镇机关人手十分紧,只得打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的主意,把他们一起纳入干部统一管理。

三是人员管理难到位,工作推进力度小。如退耕还林是许多乡镇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应由乡镇林业管理服务站推进,但林管站是以市管理为主的机构,其人员也不由乡镇直接管理。由于责任落在乡镇政府身上,所以这项工作从头到尾,都是乡镇政府组织干部直接具体抓落实。又如遏制和减少农民占用田地修建房屋的行为,是乡镇国土建管站的一项重要职责。但责任实际也同样落在乡镇政府身上。对这种“以条为主管理”的机构和人员,乡镇很难管理和调遣。一些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无奈的说:“有利、有权的上收了,包袱甩给乡镇背,人权、财权、物权收回去了,事情和责任却留给了我们”。

(四)乡镇机构满编与“政策性超编”的矛盾。“严格控编,空编进人”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市在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方面是卓有成效的。无论是乡镇机关行政编制,还是乡镇事业机构的事业编制,总体上都是按编进人和异动,没有超编现象。然而,一些原允许设有“金库”的乡镇,因有自己的财政,在人员异动特别是在安排复退军人等“政策性超编”问题上比较有弹性。起我市取消了“金库”乡镇,这部分“政策性超编人员”因一时纳不进市财政,已成为原“金库”乡镇的严重负担,也给乡镇街道撤并后带来了比较严重的遗留问题。

(五)乡镇干部与市直部门干部待遇不均的矛盾。乡镇工作量多,任务繁重,条件大多艰苦,作为与市直部门干部同吃“财政一锅饭”的乡镇干部,理应享有同等的待遇。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是乡镇干部没能象市直部门干部那样享受住房政策待遇。在住房问题上,乡镇干部不仅连续3次错过相关优惠政策(房改房、货币化房改、集资建房),而且没有享受住房公积金补贴政策。对此,基层干部意见很大,许多人“奋斗一辈子,老了无房子”。据对全市14个乡镇街道的586名干部职工的调查统计,共有278人无房,无房率高达47.4%。二是养老保险金欠交严重。由于历史原因,所有乡镇均存在欠交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问题,导致他们不能顺利办理退休手续及退休生活无保障。据统计,全市各乡镇共有99人欠交养老金182万元,滞纳金559.8万元。三是提拔交流机制不活,工作积极性不高。通过调查走访,乡镇街道干部普遍反映事业上“出路少、希望小”,政治前途渺茫。一方面,乡镇街道干部年轻时苦干几年指望得到组织提拔。另一方面,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由市直单位选拔下派比例过高,如全市15个乡镇办事处现任30位党政一把手中,从市直单位选拔下派的24人,占80%,让一些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优秀青年干部失去成长机会,也不同程度地影响这些干部工作积极性。乡镇干部还普遍认为目前的干部交流机制不活。首先是纵向交流有限。对大多数基层干部而言进城希望不大,除换届时有极少数人调入市直部门外,大部分人一辈子工作在乡镇,其次是横向交流机会少。突出表现在经济条件差和边远乡镇干部难以交流到经济条件好或城郊乡镇。特别是编制已下放到乡镇的七所八站干部的交流几乎为零。据对14个乡镇街道(镇溪街道办事处除外)586人的调查中,内未交流的244人,占41.6%。未交流的263人,占44.9%。

(一)坚持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不管是理顺条块及行政层级之间关系,还是划分财权、物权、人权、事权,或是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或是解决乡镇基层干部待遇,都应坚持这一原则。如市直部门将一些职能、事权下划到乡镇机构时,还应适度下放财权、物权和人权,让人、财、物、事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管理的乡镇街道事业机构,其人员和业务经费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人员的考核、调配、晋升要充分听取服务区域乡镇街道的意见;所在乡镇街道要配合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做好事业站所人员的管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强化对乡镇街道事业站所的管理和指导。这样才能确保乡镇街道机构有效运转和乡镇街道干部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二)合理设置乡镇街道机构,人员编制“弱减强增”,在编制总额内适度调整。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扩大乡镇街道事业机构的规模。比如按行业跨乡镇街道设置区域性的中心机构,或是在整合现有乡镇街道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有关事业机构。对于职能弱化的机构,在撤并同时可以考虑减少编制。如当前和今后乡镇财政所人员编制平均每乡镇2—3名就能正常运转,过来的情况是每个乡镇平均4—5名,多的超过7名。现在完全可以减少,将编制人员调剂到需要加强的机构中去;乡镇计划生育办机构和人员可与乡镇卫生院合并,乡镇卫生院加挂计划生育办牌子。农业技术推广、安全生产监督、矛盾纠纷调解这类实际不断强化的职能,可以考虑适度增加编制。

(三)建立科学的公共财政制度。任何财政资金的使用方案,必须由相应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减少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对资金使用的自由裁量权。通过这样的制度,减少乡镇为争取资金而发生的“跑部钱进”的现象,增大乡镇机构在使用资金上的自主权,让乡镇领导干部将主要精力用在履行职能上。就目前来讲,一是逐步加大对乡镇街道转移支付力度。根据各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合理测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工作正常运转等基本财政支出需要,市财政要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逐步加大对乡镇街道的投入,确保工作正常运转。二是合理界定乡镇街道财政支出责任,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对于上级政府委托乡镇街道承办的事务,要对口安排足额资金,不留缺口;对于共同受益的项目或事务,要充分考虑乡镇街道财政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资金负担比例,不能把压力都推给基层;财政预算方面,在乡镇街道工作运转支出需要没有保证的情况下,财政资金对其他领域的投入要适度调减,更不能挪用于其他工程项目建设。三是加强收支管理,分类扶持,逐步消化债务。要强化乡镇街道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切实做到政府一支笔、财政一本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和损失;要政府根据各乡镇街道的欠债情况和还债能力,本着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每年安排适当资金专门用于乡镇街道还债,同时,建立还债奖励机制,鼓励乡镇街道筹资还债。

(四)通过积极发育农村民间组织,简化乡镇机构职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乡镇机构的主要职能,在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免征农业税的今天,这些职能更加突出。如果注重积极发育农村民间组织,包括农民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由这些组织承担一部分公共管理工作,甚至一些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经营,也可以完全依靠农民自己的组织来实现。有了这些民间组织的介入,乡镇机构的职能就可以大大简化,其工作人员也可以大大减少。现在一些发达地区就是大量依靠民间组织来处理农村公共事务的,很值得借鉴。

(五)严格控制编制,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注重人员交流。对于乡镇机构编制管理,要始终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严格控编,把好关口。乡镇街道机构全面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其人员异动,包括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调任,都在编制数和领导职数内进行,做到空编进人,满编不办进编手续。要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组织、人事等部门要注重乡镇机构人员的岗位交流、异地交流,特别是要为乡镇一般干部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提供交流的环境和机会,以利于他们的成长和锻炼提高。要让乡镇干部享有市直部门干部同等的待遇,切实解决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的后顾之忧。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十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有关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面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的工作机制。实施社区矫正符合国际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具有行刑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增进罪犯和社会的联系,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

但是当前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应该探寻突破困境的出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我县从20xx年首先在xx镇和xx镇启动社区矫正工作试点,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全面铺开,近年来,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认真履行职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级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美丽xx这一主线,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和工作制度,认真管理好社区服刑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我县辖xx个乡镇、x个垦殖场和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x人,依法解除社区矫正x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x人。其中:管制x人、缓刑x、假释x人、暂予监外执行x人、剥夺政治权利x人。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城镇户口x人、农业户口x人,男性x人,女性x人,农村社区矫正对象占总数的x%。年龄分布为xx岁以下x人、xx至xx岁x人、xx至xx岁x人、xx至xx岁x人,xx岁以上x人。依数据分析,我县社区矫正对象多为农村户籍的男性青壮年,被判刑罚主要为缓刑,主要集中在我县北边乡镇。

司法所作为我国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职能工作部门,作为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承担着面向基层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等项重要任务,同时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和帮教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代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理民间纠纷。

从20xx年起,xx县开始实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有所增加。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基层司法所要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接收组织宣告社区矫正人员,确定社区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司法所要监督社区矫正人员的定期报告,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社区进行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及时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所告;对社区矫正人员x日以内的外出审批;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等。在期满解除矫正时,司法所要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提出安置帮教建议;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等。此外,司法所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社会调查评估等。

(一)有责无权是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两高两部”《通知》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而我国的《刑罚》第xx条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五类社区服刑罪犯由公安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现行刑事法律与《通知》规定的冲突,直接导致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主体与工作主体的分离。这种分离的状态又使得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权责模糊不清。模糊的职权规定使得我们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权责很难界定。权责的错位又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的具体执行当中的角色非常尴尬,这样成倍的增长了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行政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司法机关即社区矫正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对其进行矫正教育。这种矫正教育是强制性的,但是这种强制性必须要以相应的法律和强制措施作为后盾。作为社区矫正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教往往只能使用说服教育,这也就必然导致社区矫正人员对被矫正人员实施的矫正教育缺乏权威性,也就有可能使社区矫正工作流于形式。当前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的职责、权限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纪律,但是又没有明确规定社区矫正人员不履行义务、不遵守纪律是否可以实施强制措施、可以使用何种强制措施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度。例如被判处管制和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尽管其可能经常严重违反纪律甚至实施违法行为,但是只要其不故意犯罪,社区矫正机关所能采取的办法只能是批评教育,很难产生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又例如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打着外出治病的旗号,不经监督机关的同意,擅自离开居住地,社区矫正机关针对这种情况能采取的强制措施也仅仅只能是警告,只要其不实施故意犯罪,矫正机关也就很难要求监狱机关将其收监。有责无权使得社区矫正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种种尴尬。

(二)人员不稳、专业不强是困扰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问题。

1、职能增加,配置不变。从20xx年前后看,我县xx个乡镇司法所新增社区矫正要作职能,但人员配置上依旧延用了老配置,一般都是x到x名工作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是具体承担矫正工作的主要力量,x—x名司法所工作人员,他们承担着辖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九项工作职能,工作强度大,使得他们真正用于社区矫正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如20xx年长平司法所包括所长在内x人,东源司法所包括所长仅x人,桐木司法所x人,鸡冠山司法所x人,最多的xx镇司法所x人。社区矫正职能增加,但是近几年人员数量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我县xx个乡镇司法所中没有一个司法所设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对比我县各乡镇司法所人员数量和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我县乡镇司法所确实力量薄弱。

2、人员变动频繁,业务时常生疏。社区矫正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网络信息化的要求更高更强。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所长的任免由县(市、区)司法局协助组织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新任司法所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的x个月以上的初任培训,方能持证上岗。但是每年各乡镇司法所人员变动频繁均未按照此标准操作,造成新进入司法所的人员业务不够熟练,每年都要对分管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耗时耗力又耗钱。比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三年来,长平、东源、鸡冠山、xx镇等乡镇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三年都有所变动。而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我县乡镇还没有。

3、社区矫正工作要求高,专业队伍人员少,任务重。社区矫正工作自从我县司法局对社区矫正人员采用gprs卫星定位后,特别是随着我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的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人员监管、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运用等都采用无纸化办公,这样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更高,心理素质要求更强,但是目前为止,我县xx个乡镇司法所中没有一个司法所设立专门而长期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细,任务重,压力大,如xx镇司法所在册的社区矫正人员xx人,要对xx个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到位,矫正到位,没有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是很难做到。另外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大专以上的占xx%,但是我县xx个乡镇司法所没有一个达到此标准,离社区矫正工作需具备的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全方位的人才需要更是相差甚远。

4、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矫正志愿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可以为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返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群众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识还较为淡薄,自愿来做社区矫正志愿者的人数很少。因而我县的矫正力量单薄,矫正效果难突出。

(三)经费短缺是制约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瓶颈。

按照上级要求,对每个社区矫正人员的投入经费每年需达xxxx元/人,而县财政对社区矫正经费预算为x万/年,按我县去年在册社区矫正人员来算,社区矫正的经费缺口达xx余万元。投入过少,保障不力,致使社区矫正工作陷入困境。

(四)人员分散、地域广阔也是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困扰之一。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也受地域因素制约。由于我县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对象数量大,目前在册的农村社区矫正人员xxx人,占总数的xx%。由于很多乡镇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较远,庞大的地域面积,加上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都给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而我县所有乡镇x到x人的司法所是很难做好农村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的。

1、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刑法执行活动,为了体现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监督,建议把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纳入警察编制和制定统一的着装制式。

3、充实工作队伍。加强人力配备。要按照依法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对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要求,科学、合理地解决司法行政机关的专项编制、人力补充和职责设定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利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等方式,招录一批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这个队伍中来。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的社区矫正队伍,为其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4、提高队伍素质。有针对性对组织队伍培训,吸取他人别地的经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素质,减少人员流动,稳定矫正工作队伍。

5、加强配合协作。社区矫正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国泰民安的大事,单靠司法行政机关“单打独斗”收效甚微。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及其管理机关、看守所等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顾全大局、鼎立协作,在各司其职中加强配合,克服司法行政机关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

6、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的作用,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性质和内容、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等内容,从而让全社会都知晓和关注社区矫正,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十一

南充市作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广安、达州、巴中、广元、遂宁五市包围中心,自古就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区位优势,商贸服务业一直是南充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川东北地区具有较强的幅射力,是承接区域性商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要冲和商品集散地,也是川东北地区经济、商贸、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小龙物流园区是南充市委政府为充分发挥南充的区位优势和商贸优势,积极对接川东北地区和成渝经济区的开发、承接两个特大城市的辐射,促进南充市的迅速发展而特别打造的现代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有着其它地区不可攀比的独特优势。所以,园区是承载物流业发展的理想场所。

二、调查方法。

三、正文。

1.相关概念。

物流中心:是指处于枢纽或重要地位、具有较完善的物流环节,并能实现物流集散和控制一体化运作的物流据点。是以交通运输枢纽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经营社会物流业务的货物集散场所。由于货运枢纽是一些货运站场构成的联网运作体系,实际上也是构成社会物流网络的节点,当它们具有实现订货、咨询、取货、包装、仓储、装卸、中转、配载、送货等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移动设备、通信设备、控制设备,以及相应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时、就具备成为物流中心的条件。这类物流中心也是构筑区域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区位。

(1)自然。

(2)社会。

1)交通。

小龙物流园区依托位于高坪区的南充火车东站建设,初步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该区域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成(成都)、南(南充)、渝(重庆)经济圈金三角区,有达成铁路最大的货运站,是4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距机场2公里,距南充港5公里。

高坪区地处南充市城区东大门,与市中心仅一江之隔,5座嘉陵江大桥将城区与市中心紧密连为一体,国道318线、成南、南(安)、南渝以及绕城高速公路汇接于此,辐射全境,达成铁路有全线最大的二级货运站位于境内小龙镇,建设中的兰渝铁路在此与达成线呈“十”字交汇;嘉陵江横贯全境,水运上通广元,下达重庆与长江相汇,直达武汉、上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2)市场。

自古以来,南充就是川东北商贸物流重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位居川东北之首,具有商贸物流发展的传统优势按照《南充市物流规划》初稿的基本思路,我市的物流建设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节点”的目标,即小龙物流中心,南部、营山物流节点,主要辐射范围为川东北五市和川渝交界区。此外,还初步对市辖三区进行了功能设计,即高坪以物流为主,顺庆以零售商业为主,嘉陵以批发市场为主。

近年来南充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新突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20%左右,稳居川东北之首、全省第三。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实力提升方面,全市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达到50个,其中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13个,大部分为国内外零售业巨头。大型批零市场建设方面,全市2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类商品批零市场达到18个,其中,川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全国50强。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方面,全市各类特色商业街区已达24条,总长度超过3万米。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川东北农产品交易中心、食盐配送中心已经建成,烟草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正加快建设。总投资近40亿元,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小龙物流园区已全面启动。对外经贸发展方面,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突破4亿美元大关,跃居全省丘陵地区第一。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十二

一季度,乡镇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736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1550万元,减少14186万元,同比下降23.05%;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2775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6315万元,减少18558万元,同比下降40.0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298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9169万元,减少16183万元,同比下降55.48%;上缴税金651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013万元,减少3501万元,同比下降34.96%;主营业务收入127856,较上年同期的132094万元,减少4238万元,同比下降3.21%。

一季度,煤炭产量为131.2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77.05万吨净减少45.76万吨,下降25.85%。由于受市场价格、市场需求、煤矿整合及其安全整治等因素影响,彝良、镇雄、威信等主要产煤大县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煤炭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30年的努力,**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一是乡镇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融资困难、企业负担重。

二是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一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不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二产业科技含量低、优势产业不突出、缺乏竞争力。

三是乡镇企业统计工作问题。各县区经贸局(乡镇企业局)基本上虽都有乡镇企业统计人员,但有的兼的工作多、工作设备、工作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工作质量参差不齐;乡镇一级统计人员基本没有,工作很困难,造成了统计资料报送的质量问题(如少报、漏报、缺报等问题)。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统计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县区工作参差不齐,漏报、缺报较严重。一些县报表收集非常困难。

一是进一步推进我市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努力确保省下达的乡镇企业六项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严把统计报表质量关及做好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

三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开展企村结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结对质量、抓典型、抓重点、抓督查,保结对效果及成果。抓宣传,推广结对经验等措施,以确保全年工作责任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是努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五是继续抓好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和蓝色证书培训基地建设,完善教育培训工作统计制度。

六是做好项目储备及项目管理工作。要强化项目储备机制,要把项目储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实;要对省重点扶持的项目,进行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追踪问效,加强沟通反馈。

(一)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省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具有加工潜力的优势农产品,在优势产区、产业带扶持一批企业,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业。鼓励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和创新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重点加快发展马铃薯制品、天麻制品、魔芋制品、苹果、蚕丝、茶叶、畜牧业及其副产品等主要产业的发展。坚持分类指导、扶优扶强,培植重点骨干企业,打造名牌产品。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乡镇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引导和促进全市乡镇企业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装备,改进生产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支持乡镇采掘、矿冶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进行嫁接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积极推动乡镇煤矿整合,提高单井产量能力,壮大规模。积极推进以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为重点,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乡镇企业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水平,开展技术创新示范活动,提高企业技术转化和创新能力。

(三)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的机遇,支持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参与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发展配套产业,开发配套产品。加大乡镇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力度,生产为大中型企业配套的原料、半成品等。

大力发展物流、包装、贸易、餐饮等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业,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和民族文化产品。围绕农产品的加工与流通,大力发展企业化运作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服务领域广、组织化程度高、经营机制灵活、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提高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各种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

(四)协调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协调银行(信用社)与企业的合作,争取银行(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改善银行对乡镇企业的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金融服务。努力拓宽乡镇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争取财政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

(五)引导乡镇企业聚集发展。以现有产业群和骨干企业为基础,引导乡镇企业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资源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提升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水平。

(六)加速乡镇企业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引导乡镇企业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兴企之路。鼓励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创业;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对引进高层次人才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企业和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七)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切实加大相关政策的督促落实和科学发展的指导工作力度,引导乡镇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依法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诚信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健全安全、劳动、财务等管理制度。积极帮助其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认真落实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充分调动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不断完善乡镇企业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重视财务、统计工作,稳定队伍、加强财务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其业务素质,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建议市政府每年安排一点专项经费作为乡镇企业统计人员培训费、调研费、报表印制等费。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十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财政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得建设一支高素质、守纪律、会理财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作为新时期推进财政事业发展的必然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革创新观念不强。少数干部思想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循规蹈矩,习惯于依照旧体制和老模式、老办法办事,对新的财税征管模式、征管手段缺乏相应的认识,致使思想上缺乏新观念,工作上没有新思路,改革难有新突破。

(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是在业务培训上,往往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提升形象和注重业务尖子的专项培训,忽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综合培训,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人为地形成了干部业务两极分化的局面。二是随着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龄干部陆续退出业务岗位,在岗的年轻干部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正规的财务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一定程度出现了业务断层的现象。三是干部队伍的锐气不足。由于职业上的“保险箱”,工作上的“大锅饭”,分配上的“平均餐”,职位上的“太平官”,使工作存在“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干部的拼搏精神和斗志。

(三)管理服务水平不优。有些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自我要求不严,敬业精神不强,主动服务的理念没有树牢,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按原则办事,而是凭意气办事,凭感情用事的现象。

(一)思想观念陈旧,科学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同志思想凝固,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头脑里“官本位”思想严重,唯我是大,固步自封,自欺欺人。一些干部进取心不强,创新力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严重。在管理上围绕老套套,循规蹈矩,缺乏创新。

(二)教育机制不完善,素能培训手段落后。干部培训教育内容多以业务知识为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往往是学历与能力很难划上等号,教育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干部综合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符合新形势要求的讲政治、懂经济、会查账、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收入和支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相当突出。二是部门财务管理不完善。一方面乡镇直属部门会计、主管领导理财水平不高,重创收、轻管理,重借贷、轻还债。另一方面,受部门利益的驱动,部分专项资金的划拔和使用游离于乡镇财政之外,资金没有归口管理,乡镇财政无法把关。三是村级财务监管不到位。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做到以票管收。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只注重事后管理,对村集体资金支出的事前、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1、建立科学严密的教育机制。一要因人而宜,制定多层次的培训规划。针对干部素质“两极分化”的现状,按照“豆腐要慢炖、铁锤要重敲”的方式,区分对象、划分层次,建立不同类别的培训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渠道,抓好素质低的基础培训和素质强的能手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业务参差不齐的问题。二要因地制宜,加大教育的投入。投入一定资金添置教育设施,聘请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强的退养干部作为师资力量,从事年轻干部的财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逐步改变业务断层问题。三要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业务精通、知识全面的干部,报考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职称,并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高校进修深造,努力培养一支复合型的乡镇财税人才。

2、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转变思想作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因循守旧、等待观望的保守思想,牢固树立全新的财税观、人本观、效率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打造和谐财政。二是不断改进学风,在创新学习方法和内容的同时,注重将学习与财税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应用科学理论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行工作项目落实责任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通过创精品来抓落实、谋发展、增亮点、求突破。四是转变领导作风。一方面以身示范,在创新上做表率,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实干精神,鼓励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深入到基层和一线调查研究,力争在一线中创造经验和成果,在一线中解决问题和困难。

是加强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力度。明确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重点,对各项惠农资金要做到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同时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并协调做好上级安排补助性资金的监管。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公示,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验收决算。加大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了解下达到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及时监管,并就项目运行效果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做好夯实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四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坚决禁止将利息转入本金,并做好降息挂账工作。

4、不断提高财政干部待遇。为调动基层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切实提高财政干部待遇。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让扎根基层的财政干部吃亏,让乡镇财政干部感到在经济上有想头,政治上有前途。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十四

1、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导致留下高额债务。前几年,在中央未出台禁止兴建政府办公大楼政策之前,许多乡镇都兴建了占地面积不小的政府办公楼院,工程款少则一二千万,多则四五千万,这对任何乡镇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更有许多是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兴建的,因此产生了高额债务。

2、乡镇财政困难,上级财政补助有限,人员、办公等正常经费支出需靠借债来维持。财政年年赤字,经费年年不足,支出年年降不下来,年年都要举债度日,如此恶性循环,负债只能有增无减。

3、挤占、挪用应拨专项资金。这可能是许多财政困难乡镇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虽为下策,却也有不得已为之的苦衷。张口要饭吃的人那么多,眼前件件亟待解决的要事,资金无处周转,只好打那些专项资金的主意。因此年年审计的时候,暂存暂付款余额居高不下。群众意见很大,显性负债危机不可小觑。

1、大力发展乡镇经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财源建设渠道,培植本镇工业支柱产业,形成乡镇本级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组织财力逐步兑付债务,压缩负债规模,减少乡镇负担。近几年来,我镇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工业区规模不断壮大,镇级财力年年增长,基本偿清所有负债,年终决算也已由原来的赤字乡镇变为现在的略有结余,终于可以轻装上阵。

2、在开源的同时,大力抓好节流工作。量入为出,以收定支,有多少财力办多少事。做好年初支出预算,尽量缩减人、车、会、话等开支,做一个勤政节俭的政府。

3、增强债权债务意识,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防止呆账坏账的发生;加强对所担保的贷款债务人的跟踪管理,及时偿还所贷款项,积极防范因连带责任而造成债务风险,减少新的债务发生。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十五

镇在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虽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包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

(二)文化资源现状。

1。物质文化。河包镇具有独特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谓中西文化集汇一体。一是报恩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的报恩塔,又名白塔寺的白塔,距今800多年历史。该塔于1992年3月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该塔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严重,塔身西、南面通体裂纹最宽处达18公分。市文物局于20xx年进行过一次修缮。现正在申报成为国家文物。二是斜塔。其倾斜角度约为30度,远远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的清代年间的斜塔,目前正在申报成为县级文物。三是真原堂。这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法国人修建的一座25米高的砖木结构双钟楼的教堂,占地2300平米,是大足、荣昌天主教又一活动场所。并于20xx年申请成为县级文物,正在申报成为市级文物。此外,还有明朝景泰七年塔等文物。

2。非物质文化。河包镇非物质文化也较丰富多彩。其民间歌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姑娘出来收衣裳》、《稀烂背篼眼眼多》、《送郎》、《天阴落雨又落沙》等;同时河包人民还创造了肉龙、儒龙、火龙、小金龙、草把龙、板凳龙、亭子戏、缠丝拳、小洪拳、纸扎工艺、车灯舞、高跷狮子舞等。其中肉龙是河包镇人民独创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是耍龙舞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喜庆色彩。1984年,河包肉龙代表xx县参加xx市舞龙比赛并获得金奖;20xx年,河包“肉龙”代表xx县参加xx市元宵节龙舞汇演,获二等奖。肉龙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目前我镇正在以金凤山公园为开端和依托,以报恩塔、斜塔和真原堂等文物古迹为亮点,着力打造河包镇金凤山生态旅游观光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中来,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

二、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二是缺乏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老百姓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没有较系统较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虽然我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优秀文化所赖以生存的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对我镇的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的探索。没有围绕文化产业进一步充分挖掘文化旅游内涵,也没有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品牌来充分发挥我镇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作用,更别说引入企业投入来发展文化产业。

(三)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不明显。从目前的体制和情况来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紧紧依靠镇财政的支持,而没有市、县财政的支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不齐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等。对文化产业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传承、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经营性文化产业一片空白。我镇目前从事文化信息方面的企业仅一家小网吧,其它有些零星的照相馆和打印部,规模和效益之小几乎可以略为不谈。

(五)缺乏综合性的文化体育广场。目前河包镇正在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广场事宜,此广场占地20亩,功能设施齐全,资料已报市体育局。目前正在设计平面图和效果图。

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发[20xx]3号文件精神,按照“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创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市场建设”等要求,认真分析我镇的文化资源优势,理清我镇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指导和引领全镇文化产业发展。

(二)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骨干项目。我镇应重点培育和发扬光大肉龙表演,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留住精英,引进战略伙伴。依托报恩塔、真原堂、斜塔、景泰七年塔等几个市、县级文物,打造河包旅游亮点。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加快实施文化产业重点工程,推进城镇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项目,并不断完善文化功能配套设施,提高管理和使用水平。

(四)积极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是关键。目前,农村文化专业人才不足,文化创新、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树立人才是文化资源第一要素的观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推荐选拔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

乡镇综治调研报告篇十六

根据今年协商计划,区政协组织区农经委、文广局和有关镇负责同志,围绕加快我区乡村旅游业发展课题,在深入镇村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及外地先进经验,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形成此调研报告。

我区乡村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日趋紧密,乡村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1、乡村旅游业已经起步。全区现有乡村旅游景点9处,其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4处,其中5星级1处(万源龙顺度假庄园);4星级2处(双街现代农业科技园、青水源农业生态园);3星级1处(北辰郊野公园都市渔业园区)。此外,红光鹿苑特色旅游科普教育基地、春田花花柚子园休闲农庄为市级乡村特色点,还有新增未命名景点1处(柳青度假庄园)。2019年乡村旅游景点接待国内外游客115万人次,接待过夜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00多万元。其中,万源龙顺度假庄园接待游客、旅游收入约占全区总数的2/3,接待过夜游客约占90%。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北辰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北运河是北辰的母亲河,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皇仓重地,南北文化交融、御驾临经之地,形成了特有的运河文化,留下了桃花寺、北仓廒、双街古街、桃花口驿铺、蔺家古渡、陆军第一讲武堂等历史文化节点,康熙填词桃花口,乾隆下榻桃花寺的故事广为流传。皇仓所在之地,为安土乐业、文明教化之所,从北辰走出了御史谏官赵之符、晚清名将曹克忠、清末著名乡绅黄金祥、革命先驱安幸生、教育家张伯苓、登高英雄杨连弟、蛙王穆祥雄、表演艺术家郭振清、歌唱家张振富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此外,北辰民间民俗文化独特,文化遗产有序传承发展,拥有刘园祥音法鼓、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等市级“非遗”项目17个,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潜在资源。

3、休闲养生资源独具特色。北辰郊野公园作为全市最大的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旅游休闲娱乐场所,目前已经成为天津北部的天然氧吧,可以围绕生态旅游开发旅游项目。双口“小五堡”坐落于津西北果品基地,连片的大枣、苹果、桃、梨等果园远近闻名,可以围绕果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我区东部拥有大兴和永金两个水库以及西堤头镇都市渔业园,可以围绕打造“渔家乐”旅游做好水资源利用文章。我区特色饮食小吃丰富,天穆酱牛肉、闫记烧鸡、老穆羊汤、双街贴饽饽鳌鱼、大杨庄素烩、南王平八大碗、堤头水溜丸子等是我区有名的特色小吃。双街的鲜品食用菌、葡萄和草莓,青水源和鼎牛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无公害蔬菜种植等,使游客体验特色农产品从种植、采摘到餐桌的全过程。岔房子的丹参、知母、天南星、桑椹等特色中药材,也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我区传统医学资源积淀深厚,北辰中医医院、北门医院,以及每个社区卫生院的国医堂中拥有大批的中医药方面的专家,加之我区拥有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具有发展“食疗、药疗、医疗、水疗”相结合的特色养生保健旅游的潜力。

4、区位优势明显。我区地处京津“双城记”的核心位置,在对接京津两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拥有便捷的交通,6条高速公路和8条国省干道纵横交错,未来5-2019年将有11条轨道交通、84座站点逐步落地,使北辰与市中心区融为一体。我区现有户籍人口37万,居住人口近百万;我市常住人口1400多万,北京常住人口2100多万,这些都是我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潜在的旅游人口资源。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私家车的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转变,以享受环境、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的生态旅游、以休闲放松为主要目的的度假旅游和参与性旅游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我区乡村旅游前景广阔。立足天津,面向京冀,辐射周边,在两小时的车程内有着巨大的客源市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乡村旅游业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放在全市特别是环城四区来比较,我区乡村旅游业所创造的产值是最低的。据了解,2019年,xx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5亿元,服务业总产值为367.5亿元,占gdp的43.2%,xx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服务业总产值为333.2亿元,占gdp的47.1%,xx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8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服务业总产值为388亿元,占gdp的41.8%,我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00万元,服务业总产值为305.2亿元,占gdp的35.2%。我区发展旅游业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

1、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区没有像先进地区那样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来培植,认为旅游业体量小、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对gdp和财政的贡献度不高,未将发展旅游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没有真正形成发展合力。因而我区乡村旅游业虽起步较早,但未能及时把握机遇,获得应有的发展。我区至今仍没有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业专项发展规划,在整体布局上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谋划,旅游资源没有转化为经济价值。各镇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受陈旧观念的影响,满足于一些固有资源,修修补补、小打小闹,整体和深度开发水平低,许多旅游项目没能及时充实内涵、扩大外延。例如,双街现代农业科技园偏重采摘,挖掘文化特色不够;西堤头镇春田花花柚子园、青康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季节性强,闲置时间长。特别是缺乏对现有旅游资源的整合,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

2、配套扶持和管理政策不完善。目前,我区没有制定相应的土地、财税、投融资、人才引进培养等扶持政策。现有乡村旅游景区仍处于开发阶段,整体素质不够强,总量规模不够大,质量效益不够好,缺乏统筹布局科学安排一日游或两日游的线路,没有形成连片发展的态势。在投入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服务设施简陋,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等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餐饮、住宿、休闲、购物场所档次不高。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不大,缺少具有吸引力的精品旅游景区。例如,“小五堡”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虽然较早,但由于周边道路、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项目建设没有持续性,布局杂乱、项目单一,加之管理又没有跟上,村民之间恶性竞争,目前已处于停滞状态。

3、文化和旅游结合不够紧密。运河文化中的皇仓文化是北辰独具唯一性、排他性的文化资源。目前,我们对历史文化内涵挖掘特别是对皇仓文化和民俗文化等重要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开发和高品位打造,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文化旅游总体形象不够鲜明,导致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竞争较普遍。例如,天穆杯小品、北仓杯青歌赛、广场舞、文学创作和北辰现代民间绘画是我区五大文化品牌,但是一直没有把这种优势与旅游产品开发紧密结合,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展示。

4、管理和服务人才短缺。目前,我区乡村旅游业一直以来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力量也不足,没有具体的发展计划、目标和考核。至今区级管理部门没有一名专业型的干部,各镇也没有人具体负责旅游工作。从而造成管理部门对我区乡村旅游业基本情况掌握不清,发展思路不明,缺乏整体布局和专业指导。旅游人才建设“短板”现象突出,高级职业经理人、公司化运作的管理人才紧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受到很大制约。各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多数未受过正规培训,缺少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不能为游客提供周到、便利的服务。乡村旅游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较低,宣传推介不够,服务手段落后,尚未建立完善的旅游电子商务营销体系,缺乏与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和旅游公司的深度合作。

当前,在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后,旅游业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对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防风险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据了解,201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为3.25万亿元,增长11%。目前,我市已经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我区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要求,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xx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坚持以地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以服务城镇居民为目标,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以农兴旅、以旅助农、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加快北辰乡村旅游发展。按照上述发展思路,我们建议: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一是把旅游业作为北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要主动融入、积极对接全市“十三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尽快研究制定加快我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规划既要考虑我区现有资源特点,还要注重市与区之间、区与区之间、本区内各个景点之间的差异性,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进一步加强我区乡村旅游业的领导,区级成立旅游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以分管旅游业的副区长为组长,发改委、农经委、工经委、商务委、建委、市容委、规划局、国土局、财政局、水务局、公路局、运管局、新闻中心、文广局等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下设委员会办公室(文广局),负责旅游业日常工作,内设专业科室,其中专设乡村旅游发展科,负责乡村旅游发展的日常工作推动。双街、双口、青光、大张庄、西堤头等镇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办公室,负责乡村旅游具体工作。三是聘请全国知名的高水平专业设计公司,吸收先进地区经验,对我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定位和全面评价,搞好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业专项规划,指导我区在“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因地制宜,打造精品点位。按照科学规划、示范引领、培育精品、分步实施的思路,重点打造“一核、一带、七片区”乡村旅游精品。“一核”,即以北运河文化旅游区为核心;“一带”,即北辰郊野公园休闲观光带;“七片区”:一是以北仓镇桃花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旅游片区,二是以龙顺庄园为中心的休闲度假旅游片区,三是以双街镇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中心的农业科普旅游片区,四是以大张庄镇鼎牛农业示范园为中心的农业体验旅游片区,五是以双口镇“小五堡”为中心的农家乐旅游片区,六是以青光镇龙源马术休闲度假庄园为中心的高端旅游片区,七是以西堤头镇都市渔业园为中心的渔家乐旅游片区。要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赋予其更为鲜明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引导经营主体依托特色农业,丰富和完善文化内涵,将民间音乐戏曲、花会表演、传说故事、民俗运动、地方特色饮食等蕴含的浓厚历史文化元素引入其中,使农业生产、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此外,要集中整合我区现有旅游资源,将乡村旅游与工业旅游、近代教育旅游,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文化公园、堆山公园等串点连线,打造我区一日游或多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我区旅游整体吸引力。

3、突出特色,打造北辰品牌。一是重点打造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以恢复北仓镇桃花寺为重点,精心打造北运河文化旅游核心区,进一步拓展思路,拓宽视野,将运河文化进行整体宣传,充分展示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有影响力的北辰旅游文化品牌。本着皇敕寺庙,明清风格,恢复兴建桃花寺,复原康熙、乾隆等历史名人题字、题词,在运河沿岸和景观周边栽种品质好、花期长的桃树,再现“十里桃花千年渡”的盛景。在北运河畔规划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开辟漕运历史、皇仓廒舍、历代英杰、抗击外侵、古代石雕等展区,兴建明清风格的商业设施,使之成为我国北方运河文化的一个重要亮点。二是重点打造北辰郊野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北辰郊野公园“大绿、野趣、生态、亲水”的特点,引入花卉展示、植物观赏、观光农业、水上运动、青少年夏令营、自行车骑行、渔家乐垂钓、房车基地等项目,突出原汁原味,主打户外运动与休闲,建设具有北辰文化和郊野特色的亲水休闲项目。三是重点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展示我区特色民间花会、茶馆相声、八极拳表演、北辰现代民间绘画和各类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产品,以及天穆酱牛肉、闫记烧鸡、老穆羊汤、双街贴饽饽鳌鱼、大杨庄素烩、南王平八大碗、堤头水溜丸子等特色小吃文化,使游客充分体验北辰浓郁、朴实的乡村氛围,打造特有的地方民俗文化品牌。

4、加大扶持,改善旅游环境。一是完善资金扶持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区政府要设立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景区周边道路、公交站点、停车场、卫生间、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服务、环境维护以及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联动的思路,加大资金投入,有效撬动社会投资,拓展融资渠道,对有发展前景的旅游项目,放水养鱼,帮助其做大做强。三是按照规划出台我区乡村旅游开发名录,定期向社会发布,带动招商引资,合理引导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建设。

5、培育人才,壮大旅游企业。实施人才兴旅战略,统筹做好旅游行政管理、企业经营、专业技术、高技能和乡村旅游实用等“五支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提升乡村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完善行政管理人才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要突出市场主体地位,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依法采取多种形式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各类旅游资源,引进国内一流的大型旅游管理公司、旅行社,适时组建北辰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从事乡村旅游开发和产业整合,充分发挥推动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作用。支持服务外包,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旅行社代理交通、住宿、餐饮以及会务等服务。支持和培育旅游中介服务组织,创造条件在重点点位组建专业化的乡村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企业。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注重引导景区周边村民的参与,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6、整体包装,全方位宣传推介。一是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组织专家和学者集思广益,打造我区统一的旅游宣传口号和旅游标识,在各高速路口、进区道路口,统一设置广告牌和引导牌,并邀请全国知名人士为景区题字;编印我区旅游精品线路图和观光休闲旅游指南手册;摄制反映我区乡村旅游景区的宣传片,集中进行营销推介。二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借助央视、天津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天津日报、今晚报等媒体进行形象宣传。邀请相关专家和专业文化机构,合作开展大型实体演艺项目、竞技比赛(如自行车、马拉松、水上竞技),征集创作(如楹联、诗词、旅游口号、摄影)等主题活动,打响北辰乡村旅游品牌。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创建我区旅游信息网站,开通微信、微博,建设智旅游,搭建北辰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努力扩大我区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