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个一工作报告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开展“六个一”活动的精神,为推动侯壁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侯璧村位于沁源县中部,行政隶属于交口乡。侯壁村天蓝水绿,境内无资源,属于纯农区,主要经济来源是耕地收入。本村有135户,484口人,耕地759.3亩,劳动力257人,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农业产值30万元。沁河水绕村而过,山青水秀,风光宜人,紧邻汾屯线,交通便利。侯壁村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近年来带领村民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修建了小型体育广场,购置了先进的办公器具,配备了高标准的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村集体资产50.2万元。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侯壁村由“一品”向“多品”发展,在大力度发展苗木栽培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侯壁牛肉”,同时开发“青果寒泉寺”,发展旅游业,实现转型发展。
侯壁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侯壁村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大葱种植、苗木栽培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山西综合整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六个一工作报告篇二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六个一”活动调研报告
路西街道晋榆社区
杨荷梅
二零一三年九月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六个一”活动调研报告
路西街道晋榆社区
杨荷梅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推进大学生村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六个一”活动的安排和指导,从3月份开始,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走访调研,通过这几个月社情民意走访记录,我对社区的情况有了基本的把握和认识。现在将调研情况归纳如下:
晋榆社区位于榆次城西南城乡结合处,东北面以汇通南路与五二五社区为界,西南面同郭家堡近城村相接,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社区设一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8人。社区共有1726户人家,大约4315余人。我社区位于榆次老工业区,基础建设落后,下岗失业人员较多,
社区办公面积小,距标准社区 “四室三站一场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1)、经费短缺。随着社区作用的凸显和部门管理重心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增多,而部门工作任务进入社区后,却没有按“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原则来开展工作,没有把工作或活动所需经费转移到社区,给社区带来了很多困难和矛盾。如有的部门搞一些调查工作只发一张样表,要社区按户数复印分发;有的部门下达工作任务还需社区制作画版、台帐,要完成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还需街道社区投入大量的资金;街道社区的环境卫生要求街道办管理负责,但居民的卫生费用和其他所有收费是由城建部门收取,(2)、待遇与工作量不相符。尽管近年来社区经费和人员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由于待遇相对低,挫伤了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一些调研对象表示自己有机会的话会调整工作。
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对社区认识不足,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不高,上级部门将社区当成其“二级单位”,直接对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一度出现“什么事都要社区参与,什么人都可以指挥社区”的不良工作机制,把社区当作“筐”,什么事都往里装,许多业务不经过部门分解,直接压到社区。导致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过于繁重。
再就业服务对象单一,重点放在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上,对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如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和缺乏工作技能的青年人群体的就业服务关注程度不够。就业培训形式单一且缺乏针对性,主要集中在烹饪、电脑等方面,偏离了部分受训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不能充分适应劳动力的市场的需求。政府组织的培训要求虽具刚性,但对受训人员的约束和激励重视不够,很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持久和强而有力的示范效应。
对社区内生活的困难群体,大多只是在国家法定重大节日对他们进行慰问,长久的、行之有效的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制尚未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尚未完全展开。由于建立这样的工作机制需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提供保证,目前的状况还很难做到,对此我们仅提供方向性建议,以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解决。
目前社区的主要文化活动就是歌舞类和活动室棋牌类游戏,形式单一,其他社区性文化教育活动以及青少年和儿童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几乎没有。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居委会“协助开展”的职责已变为“直接参与”,并以目标任务的形式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这与《组织法》发生冲突。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就要按照“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保证社区组织在自治活动中有职、有钱、有权,使社区自治落到实处。
要积极探索把社区工作作为一种“岗位”、一种“职业”,设立等级工资制度和按年度晋级制度,使工资待遇(级别)与工作职务、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挂钩。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奖励制度,逐步实现社区工作职业化、规范化。
一是要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紧紧依靠驻街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优势,激发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二是财政在保持对原有社区居委会投入基数不变的基础上,每年要增加投入,改善社区的工作条件,合理解决社区的办公经费和成员的养老、医疗等生活待遇问题。三是要积极同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和勾通,争取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四是街道和社区居委会适应开展一些有偿(低偿)服务。民政、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开展有偿(低偿)服务提供一定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以增强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五是鼓励街道和社区内的单位(特别是共建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赞助街道社区建设和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
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而服务就成为社区工作的主题,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加强和改进我社区工作,就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放在街道社区工作首位。社区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要认真做好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社会救济和优扶对象的福利性服务,还要做好幼托服务、婚丧习俗改革服务、家政服务、便民服务、再就业服务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切实发挥好社区居委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社区自治制度,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二是放权支持社区自治。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尊重社区居委会的选免权、社区事务决策权,对政府部门的评议监督权等自治权。在城市规划、建设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工作,有关部门应通过社区征求居民意见,保障社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便于社区在辖区内开展计生、综治、文明创建等工作,区委、政府及其部门在确定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年度考核等时,要经批表彰单位所在社区的同意。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长远看,又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要以优惠政策扶持社区服务业。结合省、市政府出台的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区情实际,出台我区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制订成册,在社区予以宣传。二要倡导多元化参与,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政府各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要以社区为载体,将本部门的工作延伸到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责任制”,发放便民服务手册,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在群团组织中开展“志愿者行动”,义务为居民群众提供多种服务。在驻区单位中,倡导“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服务社区,奉献社区,建设社区,繁荣社区。在邻里之间,积极倡导“走进邻里门、关心邻里事、帮助邻里人”的互助服务精神,以此推动社区服务业的进程。三要把社会保障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中心,健全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提升社区服务保障功能,逐步形成政策配套、措施配套、运行配套的社会保障网,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系列化、多功能、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并实行敞开式办公,一次性受理,一门式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生活需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增强社区居民长远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意识。
通过这次“六个一”的走访活动,我对社区的情况有了更加详细的把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传统美德,将践行群众路线的活动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实事求是,开拓进取,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拥有一颗无私奉献之心,拥有一颗持之以恒之心,拥有一颗开拓进取之心。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六个一工作报告篇三
开展留守儿童课题调研报告
7月11号,我们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2015年暑期“三下乡”六个一帮扶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雷锋服务队服务队队员们深入洪门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课题调研。
队员们根据洪门小学的具体情况,设计好留守儿童档案登记表和留守儿童调研问卷,问卷主要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心理状况三个方面。按照前期工作分组和走访区域的安排,队员们深入每个留守儿童进行细致的调研和留守儿童建档工作。同时努力的引导被调研的留守儿童正确填写问卷,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们,队员们耐心的就问卷上的问题一一询问,确保所填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通过走访也拉近了社会实践服务队与留守儿童的距离,队员们对洪门镇留守儿童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为后续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在调研数据收集完毕后,队员们将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全面分析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和思想等现状,力图真实全面的反映出洪门镇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洪门镇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全社会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留守儿童身上,相互协力,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为洪门镇的领导者们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帮助。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支教、一对一交流
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大学生雷锋服务队
王文娟 许肖亚 曹卫芹 任亚茹 刘佳俊 王倩倩 刘珂 靳奇淼
2015年7月11日—2015年7月15日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洪门镇洪门小学
洪门镇洪门小学30名留守儿童
下面是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
调查问题调查结果调查百分率%
通常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 很少联系39.9
你多长时间没见过父母了 近半年49.7
你希望父母多久与你联系一次 每天65.5
你是否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 经常想念76.7
你有心里话最想对谁说 父母77.4
你希望和谁住在一起 父母70.0
父母打工期间,你有没有受到过欺负 没有或很少53.6
如果被别人欺负,原因是什么 别人故意挑衅45.5
你喜欢集体活动吗 喜欢80.0
喜欢交朋友吗 喜欢93.4
喜欢和哪种人交朋友 同学77.8
喜欢上学吗 喜欢90.7
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满意吗 满意61.8
家里有人辅导你的学习吗 有,辅导一部分58.1
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希望父母赚很多钱,尽快回家46.2
对于学习的态度 希望父母在身边辅导,为父母争光44.4
最想对父母说的话类似 “爸爸妈妈快点回来”的99.0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最想找谁帮助 父母90.0
将来想干什么 赚钱49.5
主要特点是: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的缺失。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联系,半年没见过父母的有49.7%,一年没见过父母的有22.2%,两年以上的10%,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监护人多数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据监护人反映,孩子一般不与其敞开心扉,进行内心交流。有的监护人还要干农活,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的正确引导。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
孩子经常想念父母的占77.4%,最想对父母说的话,99.0%是类似“爸爸妈妈快点回来”。留守儿童希望自己的父母留在自己的身边,尽快回家。留守儿童极度想念父母,有时候感到孤独无助。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形成了“自闭”性格,不愿与别人交流。。大部分留守儿童喜欢学习,有上进心,希望父母在身边辅导自己的学习。我们还以小纸条的形式与留守儿童进行了交流。从他们写的小纸条的内容来看,他们看似天真不懂事,但内心情感世界却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明白父母外出赚钱的艰辛,他们感激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做一个有文化有深度的人,然后好好报答你们”一位留守儿童这样写到。
留守儿童群体很庞大,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很严重,据调查显示,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他们虽然寓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汝洪门镇的明天,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
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拼命打工赚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但是,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子女帯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抚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洪门镇人民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留守儿童问题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的进步,鲁迅先生曾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等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层面上,应该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与社会资源分配等方面来解决。为了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社会、学校、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人性本善,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下,我们可以呼吁更多的好心人去关心这些孩子。让广大社会提供更多的慈善机会,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一些必要物品的短缺。可以多与孩子们交流沟通,打开他们的心结,还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不仅告诉父母孩子的情况,也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也可以说明需要一些支教的老师,解决相应的教育问题等。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是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不需负太多责任,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孩子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和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以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美玉,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前提,应把爱放在中心位臵。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室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
(3)开展“体谅父母”等活动、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1)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2)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
(3)强化社会关爱。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作用,组织机关干部、社会热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帮助引导他们成长。共青团、少先队要挖掘组织优势,多开展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主题活动,更好地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政府或者本镇应该做好对外宣传,让更多的人去知道洪门镇的现状,制定好相关的条理制度,让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更乐意、更主动地去帮助洪门镇。
孩子是祖国明日的花朵,是新一代的希望。一个特殊的孩子,特殊的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多一次善举,就会多温暖他们一分钟。让他们对未来多一份憧憬,对梦想多一份动力。我们应该用我们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去感染他们。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们向前。我们应该用平等、温柔的一面去面对他们,让他们减少自卑,用爱,去融化他们!
我还记得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看看,美好的人生,就这样子被爱唤起,充满爱的人生必定是快乐的人生。他们,需要社会去关心,更需要我们去呵护。因此,多行善举,温暖他们!
作为祖国花朵的他们,有着无比强大的可塑性和潜力。我们不应该在彼此间产生隔阂,应当更关心这个特殊的群体,让他们拥有足够的勇气与信心去追逐他们各自的梦想!
六个一工作报告篇四
关于侯壁村经济发展的 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开展“六个一”活动的精神,为推动侯壁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侯璧村位于沁源县中部,行政隶属于交口乡。侯壁村天蓝水绿,境内无资源,属于纯农区,主要经济来源是耕地收入。本村有135户,484口人,耕地759.3亩,劳动力257人,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农业产值30万元。沁河水绕村而过,山青水秀,风光宜人,紧邻汾屯线,交通便利。侯壁村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近年来带领村民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修建了小型体育广场,购置了先进的办公器具,配备了高标准的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村集体资产50.2万元。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侯壁村由“一品”向“多品”发展,在大力度发展苗木栽培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侯壁牛肉”,同时开发“青果寒泉寺”,发展旅游业,实现转型发展。
侯壁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侯壁村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大葱种植、苗木栽培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山西综合整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大力度开展好农业转型,将大葱种植发展为规模化种植。二是加快发展
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六个一工作报告篇五
践行“六个一”活动调研报告
西水界乡泉子上村村主任助理 刘彦君
大学生村官践行“六个一”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构建和谐农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客观要求,对于做好当前基层乡镇和村里各项工作,推动乡镇和村工作向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同时也是村主任助理,我更加认识到这项活动的重要性,通过这段时间的走访,完成了调研走访任务,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泉子上村是本划分片规模较小的村庄,属山地丘陵地形。村内现有80户居民,共274人。常在村有24户70口人。村里共有党员7人。耕地面积2412亩,播种面积有1952亩,耕地较平坦,作物生长状况较好。村内养殖业以养羊为主,村民散养,户均20只,且不喂食饲料,而是食用天然牧草。
此次走访了65户,其余15户电话访问,其中五保户1户,低保户7户致富能手3户,帮扶对象一户,赵希贤,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单农业种植生活,没有其他收入。
走访期间,进村入户,确保进到每一户农户家里,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听取了群众对基层工作以及对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填写了集中走访活动民情表。
种植业主要以种植荞麦、莜麦、胡麻、山药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羊、猪、鸡等。
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和到外地务工。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匮乏。本村的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土质较好,种植荞麦、莜麦、胡麻、山药等作物。养殖业又成为种植业之后的一个主导产业,养猪、养羊业快速发展,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首先表现在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投资信心增加,产量年年增长,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养老、医疗卫生的改善,村民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在乡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新建起健身场所和占地12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两委”班子的办公难问题,农家书屋书籍有千余册,并完善了管理制度,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响应省委“五个全覆盖”号召,村“两委”在乡政府的支持下硬化通村道路村里街道宽阔干净,一改过去的脏乱差,并为村民整修院墙,压窑沿,使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经过走访调研,与村民的深入沟通,并结合村民反映的问题,我对泉子上村发展的优劣势作了一个总结。
优势有:
一是泉子上村民风淳朴,村民团结意识较强,文明和谐。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积极寻找门路,力求尽快走出贫困,因而易于引导。三是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泉子上村依山而建,东临闻名遐迩的天门山,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自然生态优越,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基础。
劣势有:
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泉子上村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泉子上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困难;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难以引进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原因,村里缺水严重,村民引用水仍需要水车拉水,难以保证用水量和饮用水安全。社会事业进步缓慢,农民医疗、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
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力资源水平较为落后,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有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的人才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即便是本地人才(尤其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也基本上是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很难留在本地就近创业,“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愿来”的现实局面比较尴尬。再有在村人口老龄化也是制约泉子上村发展的一大因素。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大部份都从事农业生产,村干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没有形成应有的梯次结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
泉子上村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修建设;二是在完善村医疗卫生条件;三是设立便民服务点;
,村内各党员分片管理,对所有在册住户及时进行沟通联系,摸排了网格内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及服务需求,建立网格化管理资料信息库,经常深入村民家中与他们相互谈心,了解民意,真正深入到为民服务中去,当好群众服务员。对老、病、残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分类管理,做好对重病、特困人员慰问,经常看望离退休老干部和退伍老兵,使他们感受到村委的温暖。
通过此次走访,我与村民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们都亲切的称呼我小刘,在调研过程中也都热情的配合我,我深知这是村民对我的信任,也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做好了铺垫。 把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在此次走访实践活动中,我所以“服务群众、管理创新”为主题,以“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为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将走访活动形成制度化,把走访活动作为构建和谐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不断总结积累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并长期坚持,切实把这项活动上升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关系,保平安保稳定、促和谐促发展的重要载体。
今后,我会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工作开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围绕村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给予帮助与解决。虚心向村干部等基层干部学习与请教,用更加严格的标准和务实的作风开展好工作,发挥自身在农村基层一线开展工作的优势多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在弱势群体、民生等方面的调研,以更好地用自身的知识、才干和志愿者精神服务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