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4年图形的变换教案(汇总11篇)

2024年图形的变换教案(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4 08:54:37
2024年图形的变换教案(汇总11篇)
    小编:曼珠

教案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渗透和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深度。以下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2.第6页2题。

3.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二

1、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挂图背朝幼儿),变!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机器人”对!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

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学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你们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尝试教学法。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三

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从古到今,数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很多计算问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来看看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

二、新课传授。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四

通过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知道图形之间的变化。如何让幼儿利用几何图形来拼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呢?科学教育活动《图形的变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延伸,旨在通过选择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1.通过让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互相变化,转换,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2.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机器人画。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学具袋里。

一、引题部分。

今天,我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猜看是谁呢?(教师出示图片)他是谁啊?

二、观察、思考。

1.请小朋友看一下,这机器人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呢?(圆形4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1个,梯形2个,三角形1个)

三、动手折纸,看图形变化。

1.现在,我要把机器人身上的图形拿出来,这些图形还有其他神奇的变化。

2.教师示范图形正方形,折纸变成三角形和长方形。

四、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正方形。

五、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那我们再把它们制作成一个机器人吧,数一数你的机器人由哪些图形组成,每个图形各有多少个。

大班科学——《图形的变换》

科学教育活动《图形的变化》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将活动展开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拼造型,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也有足之处,幼儿在制作机器人的时候,不知利用手上的几何图形,可通过折纸、撕纸拼出机器人。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五

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

教学目标。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从古到今,数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很多计算问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来看看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

二、新课传授。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六

单元目标。

(须体现“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观察图形的变换,能说出图形平移或旋转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   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了解图形的变换(2)   经历观察、实践等数学活动,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1)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懂得了区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而且还学会了在方格纸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单元所学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以前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提高认识,教材编写的内容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在旋转、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接受,在图形的旋转时,教材中一般都以90°为例,不作复杂度数的旋转,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单元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他们上课是的精力时候集中,随时提醒他们。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感兴趣与生活有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同时在课堂中设立互帮互助的原则,同时对于新课的知识及时采用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对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的知识及时巩固加深理解,练习的形式也会多种多样,尽量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形式。

课时的划分。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一个复杂图形的过程2.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演示操作,了解图形变化过程。

三、课堂活动。

生:整个图案可以分成4个部分,各部分图形是相同的。

生:将图形a倒下来。

生2:将图形a向右旋转。

生:把图形b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生:把图形c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教材的图案。

师:这些图案好看吗?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你想学会设计一些图案吗?

师:要想学会设计图案,需要我们了解一个新的知识------图形的旋转。

师:先观察一下第一个图案,说一说你能看出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师:是的,它是由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换得来的,那么,它是如何旋转变换的呢?

1.呈现基本图形a。

师:你们认一认,整个图案是不是由这个基本图形经旋转变换组合而成的。

师:怎样可以得到图形b呢?

师:(1)图形a绕o点旋转;

(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   旋转90°。

师:怎样得到图形c呢?

有了第一次旋转的经历,学生回答更准确了。

师:怎样得到图形d呢?

课文第55页说一说。

通过具体的展示,让学生亲眼看见旋转的过程并理解和消化,对今后自己的操作好很大的帮助作业设计              课本56页试一试的1-3题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七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一块小黑板),这块板前后有东西吗?(没有)现在,老师跟你们玩一个小魔术!看看这块板等会变出什么!准备:(魔术变变变,哟!看看后面,再看看前面,变出了一个"机器人")对!漂亮吗?你们喜欢吗?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3个,正方形2个,长方形11个,三角形7个。)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小朋友说得非常棒,所以老师要奖励奖励你们。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静静地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来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家长和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和家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图形的变换课后反思本次的活动,总体来说比较满意。这节课"图形的变换"比较新颖,幼儿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特别课前准备充足,通过变魔术,送礼物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整堂课,幼儿学得开心之余又发挥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各家长的配合下,顺利地完成我的要求。

通过上课,发现实际教学中也有许多备课中未考虑到的问题:

1、把孩子的操作能力估计得太高,孩子操作时间比预期的长。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把操作过程我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出来,甚至叙述和操作有点不符。

本次活动总体来说比较满意,活动内容“图形的变换”所选取的各种图形,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活动过程中,出示不同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进而在机器人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特征。活动方式适合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通过课前准备充足及幼儿的探索观察,大胆操作动手发现图形之间的不同变换,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应用七巧板,组合各种生动形象。幼儿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观察推理,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的自己的看法,通过猜测再进行动手操作验证。整堂课,幼儿兴趣较大并在操作中发挥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本次活动能够较顺利完成活动设定目标,达成效果较好。

同时本次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备课中未考虑到的问题:

1、孩子的操作能力估计得太高,孩子操作时间比预期的偏长。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把操作过程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出来,表达过于随意简单。

3、引入环节时间偏长,出现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因条件限制,未能充分利用课件进行具体细致地示范引导。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5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4、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学生说一说(师举例:汽车、照镜子的变换)。

师:老师这有块三角板,有谁能上来摆一摆、说一说呢?(生板演)。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板书)。

师:这些三角形所做的变换一样吗,看看谁说得既准确又完整。

生:……。

(小结)师:对,我们在描述图形的变换时,既要说清楚他是向哪个方向平移,还要说清图形平移了多长;或以哪个点为中心向哪个方向旋转了几度;或是以哪条直线为轴做轴对称图形。

二、情景再现、尝试练习:

1、师: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唐僧师徒经历了很多的磨难,最终取得了真经。你知道他们师徒一共闯了多少关吗?好,这节课我们也一起来闯闯关。看看谁能利用我们已学的知识和本领闯过关。

[课件]:35页前两幅图。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闯第一关。请同学们观察下图,想一想图1是如何变换成漂亮的风车(图2)?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再与同桌说一说。

(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后与同桌说一说,然后分组汇报)。

师:那老师请位同学上台操作,让大家看看他的方法好吗?

[展台](学生上讲台边演示边描述)。

师: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呢?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是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例如,描述平移时,就要说清楚向什么方向平移,平移几个格。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课件演示]师:下面我们来一起来看看电脑是怎么过这一关的。一定要仔细看,然后我们一起做个抢答游戏好吗?请大家根据电脑的变换方式,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变换过程抢答)。

师:听明白他说的变换过程了吗?这位同学在描述旋转过程时,说明了绕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还方是逆时针向、旋转了多少度以及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请每位同学也用这样旋转与平移相结合的方法试一试,并与同桌说一说变换的过程。(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

2、师:恭喜大家顺利地闯过了这一关,有信心接着闯第二关吗!只要能用一种方法就算过关了,但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方法更多。

师:根据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漂亮的风车是如何变换成规则的长方形吗?请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想不出来可以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再说。

(学生交流讨论)。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同学们还有更独特的变换方式吗?

生1:……生2:……。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电脑是怎么闯过这一关的。

[课件演示](依次交流呈现三种变换方式)。

生:平移应注意……生2:旋转应注意……。

[课件:图3如何变换成图4]。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依次把你的想法说给其它同学听,看哪一组的变换方式最多好吗?(学生动手摆摆、说说)。

(学生汇报交流)。

师:从刚才的变换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会变成不同的图形,在变换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图形每一部分的位置变换及过程。)。

[出示课件:图4如何变换成图1]。

(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呢?(分别点名汇报)。

三、拓展练习。

师:今天我们通过已学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等知识顺利闯过了四关,体会到了变换的乐趣与图形的美妙。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不想试一试呢?(生: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通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右图的。请大家先想一想再把你的变换过程写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依次说一说)。

[课件演示]师: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当小法官,判一判电脑的变换过程是否与老师写的变换过程一致。(学生抢答)。

四、课堂延伸。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

五、板书设计:

平移:方向、距离。

旋转:中心、方向、角度。

轴对称:以哪条边为轴。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九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1、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组长汇报合作交流的结果。)。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五、课堂小结:

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的进行评价,在合作交流和教师的总结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十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教案篇十一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有趣的画,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拿出挂图背朝幼儿),变!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机器人”对!你们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

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学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里面是什么?你们喜欢不喜欢这些小图形呢?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幼儿用记录表记录)。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1、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

2、作品交流。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尝试教学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