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优秀16篇)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9:53:07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优秀16篇)
    小编:GZ才子

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也是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规划。编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范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优秀16篇)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一

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把语文知识融合在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语文方面的知识,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加强,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而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现代教育手段综合运用的客观要求。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还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传统教学方式是老师进行涂鸦式教学。老师运用粉笔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思考方式也遵从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而现代教育方式着重要求课堂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使用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工具。知识的了解和学习的主体再次回到了学生身上,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知识,老师起辅助作用。例如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荀子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句,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直观地感受冰和水,青于蓝的关系,让学生自己翻译,自己理解,老师提问的方式来了解知识,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对新教学方式的认知能力不同,因此需要慢慢引导学生熟悉这种教学模式。激励学生接收这种教学方式并熟练运用。

二、着重课堂知识的了解,重要知识的解读。

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需要“走进”课堂,学习知识。知识教学的重点是课堂上的重难点的解读,学生是否学习到了课程的重点知识,这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重难点时需要对其进行着重讲解,而现代化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把重难点进行剖析。利用投影仪等现代工具用大屏幕展现出来,化繁为简,把知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再融会贯通,进而举一反三,学习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初中的教学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学习。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解这篇名作的写作背景以及苏轼写作时的思想感情,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先朗读这篇名作,在大屏幕上放映出来动画或文字,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可以分组进行解读和学习。并划分任务收集写作背景,写作的思想感情。最后小组讨论作者所感所悟,整体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堂,喜欢上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三、引导学生接受新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方法。

传统教学方式以说教为主,推崇形式化的教学。即是老师把知识说出来,然后让学生听进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局限性很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客观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医学上使用的望、闻、问、切也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是寓意便发生了改变。望:即是学习之时要先掌握知识的写作背景等等,闻:就是初次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需要自己感悟思想感情。问:即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需要问老师,请老师答疑解惑。切:就是切实的理解和学习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初中教学里面的朱自清散文《匆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朱自清的写作背景,写作时思想感情,使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让学生真切的理解这篇佳作,进而提出思考的问题,并且有自己的感悟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感叹时间流逝匆匆的时候,更加应该珍惜时间。而且最后应该询问学生对于这篇名作学习的重难点掌握情况,进而可以结束这堂课的学习。

四、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学生学习的途径。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以教材和书本为主,学生没有多余的辅助学习的资料,所以只能凭借教师的语言说教和并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学习语文知识,使得学生对语文方面的大多数文学著作和国学经典都知之甚少,因为他们没有多样的学习途径,教师也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甚至学校也没有新型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所以,昔日的语文学习,其学习方式是极其单一的,且是枯燥无味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式已被广泛使用,且备受教师、家长、学生的推崇和欢迎。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学方式多样化,现代化。另外,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网上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手段是初中教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是切实可行的。现代教学手段把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完美的展现出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情境中去,提高了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乐意学习,爱好学习,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大兴趣,而且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品读各种语文方面的佳作,使得语文知识不再贫乏,如若遇到语文难题,学生便可以通过自己平时的语言积累,或者借助网络资源去解决问题。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學方式,让初中生走进语文课堂,融入语文课堂,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二

摘要:目前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对和声理论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模式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教学目标不能及时完成。和声理论是钢琴教育中的基础知识理论,注重和声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打好钢琴学习的理论基础。本文从高校钢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和声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和声理论;高校;钢琴教学。

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做好和声学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掌握和声学理论,运用和声学基础知识分析和学习乐曲,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钢琴学习方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钢琴教学要重视和声学的作用,做好和声学教学,为学生的钢琴学习打好基础。

目前,受到来自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限制,和声教学的课堂效果十分有限,导致学生无法将和声理论充分运用与钢琴学习,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高校钢琴教育中的和声学教学,以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形式居多。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容易对课堂授课产生抵触,学习积极性很低,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给教学目标的完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学生开展钢琴课程的学习也产生了很大阻力。

(二)缺乏充足的教学设备及资源。

目前,仍有不少高校在钢琴理论课程教学中使用黑板板书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而课堂传授知识的时间,也被板书大大占用,学习效率非常低。在和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引入多媒体设备,加以先进的教学软件辅助教学,这样就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能够结合大量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改革固有教学方法,增强钢琴教学的趣味性。

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舍弃“一人堂”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中注重互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丰富学生对和声理论的体会。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典型曲谱进行播放,并就曲谱中的和声部分,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乐曲的理解富有个人色彩,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对曲谱中的和声进行改编创作,并对学生的改编过程提出建议,根据学生的分享和总结情况,调整后续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在实际应用中把握和声理论,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面对曲谱独立思考、分析、创造的能力。又如,学习一些名家作品时,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搜集自己欣赏的名家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学生分享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点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名家生平、曲风特色,体会典型歌曲的风格特点。在充分了解这些知识后,再播放名家代表作品,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解读歌曲韵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教师在此时可以引入和声理论,对歌曲的结构、表达的感情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钢琴教学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二)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通过小组交流等方法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的能力,掌握音乐作品情感。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在钢琴教学中,学生习惯一种旋律后,对于无旋律伴奏容易出现音型把握不准的情况,学生很容易因此产生厌烦心理和疲倦感。这就要求学生从基础曲调练起,由易至难,逐渐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伴奏上“卡小节”地意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简单的曲调伴奏,让学生对伴奏有一个直观的心理感受,之后再练习复杂的曲调伴奏,逐渐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2.加强对常见钢琴作品的赏析目前,高校的和声理论教学主要侧重于对和声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这就将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同理论分析相剥离。在和声理论教学中,典型曲谱是如何通过和声来突显作品的风格情感的,应当是教学的重点。例如肖邦晚期所创造的作品,往往通过饱满、丰富的和声运用,来凸显其浪漫主义情怀。钢琴教师在和声理论的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典型谱例给学生进行演奏,并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和声构成和曲式结构。这样的和声理论教学能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也能加强学生对和声的接受和认可。只有学生对歌曲的整体布局有了解,才能将钢琴伴奏表现得更加细腻,达到烘托情感的最终目的。3.注重对和弦及变和弦的正确运用首先,和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正确运用正三和弦。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正三和弦只是为儿歌做伴奏,对正三和弦的学习非常不重视。实际上,不仅仅实在儿歌中,通过对曲谱中正三和弦的分析,能够将作品结构明确地划分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曲谱。练习过程中,学生对正三和弦的扎实掌握,非常有助于其增进对和声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正三和弦在典型谱例中的应用,训练学生在编配和弦时,清晰分辨旋律中的主要音,并选择与主要音相一致的和弦。其次,和声学习中,还要注重变和弦的应用。“变和弦”中的“变”,并不是一种本质性的改变,而是指由于某个变音的出现,原和弦中的音程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和弦的功能和调性并未因此改变。变和弦与正三和弦不同,它的尖锐性和紧张性,赋予了钢琴作品独特的魅力。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典型乐曲中的变和弦的独特作用,教给学生在钢琴演奏中使用变和弦的特殊技法,增强学生对名作名曲赏析能力,帮助学生学好钢琴演奏。

(一)活用和声理论做好即兴伴奏编配。

活用和声理论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钢琴伴奏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迅速掌握一段旋律的风格和情感,并为之选择合适的和弦,达到凸显乐曲风格,抒发情感的目的。和声选择时,应当要注意符合作品风格,并有目的地发挥和声作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风格、表达情感有一个方向上的把握,这样可以避免和声选择与作品风格差异太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乐曲的调性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并选择合适的和声处理方式。比如具有民族调性的作品,应当选择民族大小调来处理和声。最后,结合和声的功能,对和声声区做好安排,完成即兴伴奏编配。通过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结合作品风格、结构进行和声编配,对于学生即兴伴奏更加流畅、完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和声织体增强演奏效果。

和声织体是指和声当中存在的运动型态、结构形式等。和声织体通常在钢琴演奏中旋律不足以充分表达情感情绪时使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和声织体具有样式丰富、服从整体两大特点进行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和声织体如何渲染作品情感,烘托抒情氛围。同时,还要关注到和声织体服从整体的特点,在作品的不同阶段,根据音乐情感的不同,应当对和声织体做出调整,由此取得个性化的即兴演奏效果,增强钢琴演奏的感染力。

四、结语。

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和声理论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手段较单一、缺乏充足教学资源等问题。和声理论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和声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教给学生和声理论的同时,选用经典谱例辅助讲解,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和声分析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在即兴伴奏编配、和声织体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上多下功夫,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即兴伴奏精髓,提升钢琴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5]金学洙,朴京哲.和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10:166.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三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很重要。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已经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加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课件提供感性材料。

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包括几个连续技术环节,如果单凭教师的示范,由于速度快,往往是在瞬间完成,学生看得不清楚,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及快慢程度。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连续的.动作以定格的形式或像放映机一样把动作放慢放映,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技术环节的动作都看得清楚,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能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比如,在跨越时跳高的教学中,利用flash动画课件,把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生动形象的体现出来,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同时指出动作地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到了操场上,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比较好的完成技术动作。由此可见,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看得清、学得快、记得牢、把握得准确。

二、利用录音机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体育课大部分是室外课,当学习一些技术动作时,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无味。如果能播放点适合学生口味的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同学们就会觉得耳目一新,跟着节奏做动作,即使较长时间的练习一个项目,也会兴趣浓厚;又如在课堂上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中,来点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学生既体会了竞赛的激烈又感受到了身心愉悦。

三、利用录像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1] [2]。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四

摘要:线性代数作为高等院校中的一门基础课,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优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充分利用这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点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线性代数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其教学质量。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上,在化抽象为形象,化语言为形态,化文字为图像等方面,总体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线性代数不同于其它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且具有极强的严密性、精确性与逻辑性,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教学效果也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高等院校关注的问题。传统的线性代数教学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对定理的证明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必须重视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寻找线性代数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学效果。

1.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第一,教学要求低,信息容量大。“黑板+粉笔”是传统的黑板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室只需具有黑板和粉笔即可,设备操作简易、成本低廉,普遍适应于一般的高等院校教学。黑板的静态信息容量大,一般情况下,黑板的一板可以板书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一些重要内容还可以长时间停在黑板上,有助于教学过程前后呼应。

第二,灵活调节课堂进度。有的教师在备课时认为很简单的概念或例题,课堂上学生却反映较难理解,这时,教师需要调节教学进度,适当增加与此问题相关的知识点或加强课后练习,传统教学方式能十分灵活地做到。

第三,注重教学过程。线性代数课程中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以及例题的演算,往往需要学生认真地思考和慢慢地理解,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而这个过程教师可以用粉笔一步一步地推理、演示、说明和计算,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且留有思考的时间,从而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正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

第四,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对学生分析、归纳、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养成严密、精确地处理问题的思维习惯,因此,传统教学方式在线性代数的讲授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另外,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和图画,既能向学生传递数学信息,又能向他们渗透板书艺术。

2.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第一,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方式传递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口说形式,并配以一定的板书和教具等辅助手段,教学速度较为缓慢,并严重缺乏形象、直观、立体的教学特点,学生接受的刺激单调,容易产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疲劳,往往兴趣不浓,课堂效率不高。

第二,板书量大,效率低。在黑板上抄题或描绘多种情况的构图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样必然造成容量小、效率低,擦掉的板书内容也不容易重现。黑板上的文字、数学符号、图形往往比较单调、直观性差。课堂上大量的板书还造成较大的粉尘污染,不利于师生的身体健康。

第三,对教师要求高。作为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传统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较高,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写书能力(包括钢笔字、毛笔字、黑板字等),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1.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点。第一,丰富教学形式,促使教学生动有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5%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占其所获得总信息的94%。多媒体教学正好具有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线性代数一直被学生看成是既单调乏味又抽象枯燥的一门学科,引入多媒体后,课堂上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声音、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比如,在表述三阶行列式的运算规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分别用直线和虚线直观显示哪三项为正,哪三项为负,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也比较容易理解与记忆;同时,在展示问题时,还可以设置“飞入”、“百叶窗”、“擦除”等动画效果和“打字”、“照相机”、“鼓掌”等声音效果,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引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

产值随季度变化的规律、季增长率和年产量等清况。这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体会到数学在人类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而且能够使原本抽象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第三,突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课件或软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关键词、重点的概念、难以理解的内容、容易出错的地方等通过动画形式、配以不同字型、配以醒目的颜色、配以音响等方式来突出显现,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坐在后排的学生常常因为看不清黑板上的书和听不清教师的讲授而多有抱怨,在一定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电子板书和无线话筒的使用,其清晰、大号字型、先进的声音扩放系统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四,减少粉尘污染,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线性代数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后,电子板书代替了粉笔板书,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这一持续污染教室环境的老问题,确保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2.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缺点。第一,信息量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消化。用多媒体教学时,不但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设备,而且由于大量使用事先已经输好的内容,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节奏过快不能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造成课堂知识的严重消化不良,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课件制作问题增多,师生互动减少。有的教师由于过多地采用动画、图片等教学形式,使教学停留在教材表面知识的说明上,而没有深入剖析出教材所蕴含的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多媒体课件变成了抄书,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念书,这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另外,有的多媒体课件满屏的文字,教师一屏一屏地放,照多媒体屏幕宣科,简单地把屏幕的内容读一读、解释解释,这无疑很难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因此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不思考的惰性,学习兴趣下降。

第三,传统教学手段的丢失。在现代教学手段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和电子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而忽略了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书写能力、板书设计、理论功底、知识面的广博、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给学生起到学高为师的示范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目前,很多教师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要么只使用粉笔和黑板,要么就只使用多媒体课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线性代数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实现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两方面的教学目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只有把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和教材中的思路融为一体,才能获得线性代数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必须探讨在教学运作中交互使用多媒体和黑板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好黑板、计算机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驾驭多媒体和黑板,使它们在线性代数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第一,根据线性代数特点灵活选择两种教学手段。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要根据线性代数自身的特点因课制宜地选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黑板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地方应该用传统的黑板教学,因为它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识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地方,应该用多媒体教学,如在学习矩阵定义时,首先要通过超级链接介绍对矩阵理论贡献较大的两个人:希尔威斯特和凯莱,再演示一些实践中可以用矩阵来表示的例子,并说明用矩阵表示的优点,这就会具有直观性、演示性,而且效率高。

第二,传统黑板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融合。线性代数内容相对较多,学时会比较紧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把黑板上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及讲授结合起来。如行列式与矩阵的运算中,如果将整个行列式或矩阵一次性地展示在屏幕上,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此处可以借鉴传统黑板教学的优点,先演示一个空的行列式或矩阵,不变化的地方顺次显示,再将变化的数据一个一个地演示出,让学生具体认识到每个数据的变化,再将这些变化的数据用不同颜色加以强调,最后将所得到的行列式或矩阵着以特殊颜色,让其突出醒目。这种融合既保留了两种教学手段中的优点,又容易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传统的黑板教学中,一代一代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借鉴这些经验并将其发扬,使传统的黑板教学的特色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生动和实用。

四、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改革及教学规模化的发展,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手段为辅助”的原则,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是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和绝对的相互独立关系,而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应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将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如何使教学手段更为完美,还需要在发展中进行不断地研究、探讨、规范和总结。

参考文献: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五

现代教学手段的大量使用,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呢?要对我们的学生做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生活实践水平。新时期的学生,大多数生活优越、娇生惯养,动手能力较差,惰性很大,而且任性,随着自己的喜好去做事,不考虑后果等等。然而也有优势,就是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兴趣较浓厚。但是观察能力欠缺,使得他们在学习物理中就显得十分被动。如果我们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手段实施教学,就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无所适从。现在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实践,就需要给他们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结合我们的现代教学手段,把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制作成动画及动漫的形式,再结合传统的直观教学手段,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又使他们在学习中有了乐趣,喜欢学习。把多媒体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看着动画和动漫,又能使他们结合看到的动手做一下。这样会使教学工作显得轻松,也会使教学的效能得到更大发挥,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现代教学手段虽然有着诸多优点,然而也不能过于片面地夸大其作用。如果只是一味地依赖现代的教学手段,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学生看到的课件就像看动画片一样,毫无作用,一节课下来,没有任何效果。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其次,在现代教育手段中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宜太多,要合理分配使用的时间和时机,让它既能发挥作用,又不是滥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花费工夫,深刻地理解教材,展现出我们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更有效地给学生在学习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在使用现有的教学手段中要充分把握好时机和尺度,让它能奏出一曲和谐之音,而不能让它奏出杂乱的歌曲。我们要利用好手中的指挥棒,抛去花架子,用全身心的情感和能力去指挥。这样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而不是你无法控制的结果。我们每位教师发挥自身的敬业精神和本着对每位学生的热爱和负责任的态度,就会发挥出巨大的效能。

三、小结。

现代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教育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发挥了它们的优越性能,我们应正确认识它,合理利用它,让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六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是课堂容量小,学生一节课下来所接受的知识量小,而且由于形式单调,没有新意,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出现昏昏欲睡的现状,根本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谈不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是运用了录音、幻灯、电影、音乐、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话,那么教师就会表现出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效果之大是教师的一张嘴要表达的所不能企及的。

例如:笔者在讲授《哈姆莱特》一课时,首先通过课件教学中的文字说明、画面、色彩、声音的渲染使学生既形象又生动地对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他的创作经历和社会背景都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通过对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了解加深了对戏剧中人物形象品评的力度。这样既节省了很多的板书时间,加大了传授知识的容量,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课中所需掌握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全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课堂效率。然后又通过光碟把这部电影进行了完整的播放,使学生对应掌握的内容有了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讲《荷塘月色》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分析课文之前,笔者首先播放了一遍配有轻音乐的朗读课文的.录音这样在优美舒缓的轻音乐中配上丝丝入扣的配音员那优美圆润的朗读,使学生很快便进入了所学内容的情境氛围中,真有一种如亲临其境中所看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那种在月色下荷叶、荷花、荷香所诱人的轻柔飘逸的美景以及作者对美景的欣喜之情。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掌握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同时又使学生受到了美的教育和熏陶。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得到了精神的愉悦。然后在第二遍播放配乐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跟着配音员的朗读小声跟着读,移情人景,仔细品味,达到了当堂理解成诵的目的。

再如讲授《乡愁》时,笔者仍采用播放配乐诗朗诵的录音形式进行教学。配音员以那字正腔圆、优美圆润、抑扬顿挫的朗诵将全诗四节中的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显出的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使学生在倾听录音时完全沉浸在一种在柔美的音乐中而又略带哀伤的“思乡曲”中了。

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信息的能力是不同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过:味觉可以接受1.o的信息量,触觉可以接受1.5%信息量,嗅觉可以接受3.5的信息量,听觉可以接受11.0的信息量,视觉可以接受83.o的信息量。由此可知,听觉和视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是最大的。一些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都证明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并运用到学习中,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幻灯等形式,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左右脑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特别是一些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特有的教学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感性,使学生的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调动和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讲授《历史的抉择》一文时,笔者先作了播放前和播放后的提示与指导。因这篇课文是电影政论纪录片的解说词,所以笔者采用了播放影视图像的形式突出了视觉、听觉效果。通过准确形象的文字、直观形象的图像、轻松优美的音乐以及不同的语音、语调进行画龙点睛的解说后,使学生比较轻松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的“你们要搞快一点”的历史抉择,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事实证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可以表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内容,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更轻松、更愉快地接受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不能盲目地使用,切忌走形式主义。现在似乎有一种倾向,不管什么课程,不管什么内容,凡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这就是先进的教学形式,否则,反之。还有一种错误的倾向认为,借助的媒体越多,表现得越花哨越好,其结果是流于走形式主义。所以,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要讲究实效,科学使用。

总之,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多种感官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去学习,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七

摘要: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发展,使数字化教育在现代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如何高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已成为当今小学教育热点。现代小学教育应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小学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提升现代小学教育质量,加快数字化教育设施建设的步伐。

随着科技不断的融入生活,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当今小学教育事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小学教育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向课堂教学加网络课堂的方式,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校校通”,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及实时沟通。[1]但因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2]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增加教学形式,提高师生教育以及学习的兴趣,发挥各自的优点及特长,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没有明确的概念,有人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通过信息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材料,[3]也有人认为其不仅是数字化素材,也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4]或是各类现代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5]综合以上概念,笔者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形成的非物质化信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以及交流平台等,都可称为数字化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分为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九类。但依据其性质主要可分为预制型素材资料和实时性交流平台两大类。

1.预制型素材资料。

预制型素材资料资料是指提前制作好,可供人们直接下载观看学习的资料,如媒体素材、试题试卷等,人们可在网上自行下载,学习或练习,批改练习结果以及观看相关学习资料。该类型的学习素材主要有量多、学习时间自由的`特点,人们可自己调整学习时间段,同时网络中学习资源丰富,人们可获得大量相关讯息,重组碎片时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时间利用率。但对于自制能力差的学生约束能力较低,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在线学习交流平台是由相关老师在线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出回答与指导。该类型的教育资源受时间限制,无法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但能够实时有效的将老师、学生、家长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

(一)有效利用的资源形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形式都是以ppt上课为主,多为文本、图片等资料,将教科书上的内容搬至ppt中,配以图片,没能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活动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ppt教学与传统的讲义板书讲课差别不是很大,造成资源利用不完全的现象明显。

各学校教师团体年龄差距都较大,新进的年轻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更为明显,而老教师已习惯传统教学形式,不能较快的适应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很多老教师甚至不会制作ppt,更不会使用网络教学,以及数字图书馆资源。而较为年轻的老师使用这些资源的效率更高,信息也更与时俱进。

(三)各学校资源配备之间差距较大。

现代小学教育资源差异明显较大,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配备具有明显的差别,虽然现代教育要求每所学校都配有联网多媒体教育资源,但城区小学资源明显更丰富,包括数字图书馆,学校之间精品课程共享网络平台,以及各种视频音频资源。而许多偏远农村不仅师资力量不强,学校数字化资源配备也明显不及城区小学。

(一)主观原因:学校对数字化技术过于依赖或。

过于忽视以及学科教师自身的应用能力不足一方面,部分学校充分意识到数字化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大力发展数字化教育,重视数字化教育资源,忽视其他却陷入了“唯技术主义”的误区。一切以数字化技术为中心,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技术应为人而服务。数字化技术应该是在以人的主导下进行,为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而进行建设。而有的学校对数字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过于依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寄希望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虽有数字化资源,例如多媒体等,却不知利用,以致资源空置,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及自身应用能力有所欠缺,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的理念还未转变过来,不知数字化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所在,盲目利用或拒绝,无法真正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无法发挥其真正价值。

(二)客观原因:数字化教育总体尚处于发展阶段。

近三十年来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国家各个层面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育也因此来到了我们面前。一、二线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因而数字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而三线城市及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匮乏,因而数字化资源配置也较差。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但由于年限不长,我国数字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正式化、规范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评价体系,各个地区各所小学各自为政、自行其道,没有专门的学科数字化教育网站,数字化教育设施也参差不齐,数字化教育资源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共享渠道,做了很多的无用之功,数字化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总体而言,数字化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四、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学校应该从管理层面上摆正数字化教育的位置,不应过分重视或忽视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教育应该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参与教学,一切为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能否有效使用数字化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一个方面,同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加强学科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的效率,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建设校园网络。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与数字化教育模式良好地结合,方能使全方面地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与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及数字化资源共享渠道。

数字化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应深入到深层次里面,不应停留在理论研究之中而忽视应用。我们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为主体,联合学校及一些社会相关的力量,例如校企等,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课程及评价体系,分学科建设不同的专题网站,分学科搭建相关的交流平台。同时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完善资源共享渠道,使师生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定时更新和整理数字化教育库,深层次整合数字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形成分散的“信息孤岛”。在地区甚至国家层面上进行信息交流及资源共享,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立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共享渠道,尽可能降低数字化教育的成本,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数字化教育是新生事物,而新事物被接受是需要一定过程的。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对新事物产生了抗拒心理,仍依赖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这很显然是不符合新时代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思想理念去对待新生事物,同时提高自身对信息时代的认知,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教育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是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的,积极学习新技能,将数字化技术与自身的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师生携手共赢。

数字化教育过程不应以教师为主导,同时也不能以学生为主导,而应是两者共同合作,携手共赢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低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理解,而在现代数字化教育下则不然,教师在数字化教育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并进行积极互动,使教学水平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使师生情谊在互动中得到升华。

五、结语。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改善小学教育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加小学教育趣味性,同样可以加深小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基于改善现代小学教育的模式的理念上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策略,使学校认识到数字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建立系统完善的课程与评价体系,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生一起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八

这是信息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的最普遍的形式,相对来说也是信息媒体应用的最低层次。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电子板书,或者说是传统板书的电子化和多媒体化。但是与传统的小黑板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

呈现的信息量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由于事先在电脑中存储了大量的有关信息,课堂上调用速度很快,其信息的呈现量主要受学生的接受能力制约。

2。信息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

与传统的板书和挂图相比,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极其丰富多彩,色彩、字体、动画方式、音响等都是传统的`板书、挂图望尘莫及的。

3。可以呈现大量图文、视频信息。

多媒体可以将大量的图文信息和视频信息进行整合,大大地改善了信息的传递条件,更为有利的是,多媒体出现的图片和视频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更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

4。教师制作电子板书简单易行。

由于powerpoint等软件的简单易学,功能完全能满足电子板书的要求,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利用它轻松地制作电子板书。然而,在大量应用电子板书的过程中,其缺陷也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主要缺点有:

(1)信息呈现的单向性由于其板书设计已经相对固化,课堂教学的思路受到很大的限制,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反应缺乏调控的能力,教师几乎无法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使课堂中师生互动几乎无法进行。

(2)受到学生接受能力的瓶颈制约。

由于多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会无限制地提高,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加大课堂的容量,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接受效果。

(二)实验现象的重现和模拟设计。

现代多媒体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应用现代媒体技术,超越课堂的时空限制,给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接近现实的虚拟现实。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解决实验条件不足,无法演示,实现现象不明显,可见度不高,或者实验演示有危险性等问题。如果再加上一些形象的过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实验的本质,这也是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最大帮助。

1。导向性。

与演示实验相比,多媒体模拟有着强烈的教师主导意向,多媒体课件通过画面造型、画面自身运动和镜头组接只向学生展示那些要求他们看到的情况,从而引导学生接收那些我们要求他们接收的教学信息。

2。普遍性。

由于学习者本身情况的差异,如视力不同、观察技巧的差异以及条件环境的限制,我们很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向全体学习者同时显示某一现象或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同等地观察到同一个现象或情况。多媒体课件借助于特写、大持写、显微放大等方式把这些情况展示出来,这样就能够向全体学生展示诸如物理过程、仪器结构及调整方法的总体以及一些细微的情况。多媒体课件的这一特点超越了学习者个体差异和环境条件限制的制约,实现了信息传递的普遍性。

3。分析性。

多媒体课件可以借助于画面显示的历时性把一个现象的全过程从开始到终了一步一步展示出来,也可以把一个研究对象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节逐次展开,实现了对过程和现象在顺序上与结构上的分析。

4。综合性。

多媒体课件可把若干有关现象一个一个在屏幕上进行罗列显示,并实现对照,还将若干个画面同时显现在屏幕上,达到同时对比目的,学习者借助于观察画面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异同之处,完成了对现象的综合概括,获取了总体认识。

二、在多媒体课件中,学生扩大了观察的视野。

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简单和有效性,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索性就省略了演示实验而直接采用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在当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一做法也引起了物理教师的争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脱离物理教学本质的做法。我们必须明确,物理学研究的是生动活泼的现实世界,学生必须学会从现实世界中观察、归纳、演绎的本领和意愿,而不是在电脑模拟的虚拟世界中进行所谓的研究和探索,学生的动手实验是电脑模拟永远无法替代的。从学生的接受性来说,多媒体课件对实验的模拟演示,改善了信息传播条件,减少了因媒体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信息损失,从而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必要条件。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的这一优点恰恰也是其局限之处,多媒体的课件演示所展现的实验和现实的实验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最纯粹的,已经过滤了几乎所有的次要因素,是一种高度提纯的、模型化的实验演示。

三、小结。

通俗地说,这些实验永远也不会出现故障和问题,也不会有误差,即使有的话也认为是虚拟的。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说,这是一些“结构优良”的问题,而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些“结构不良”问题。所以,多媒体所呈现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都是经过教师加工和提纯的,是一些“细粮”,而学生的成长既需要这样的“细粮”,更需要一些原始的,原汁原味的“粗粮”。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九

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黄靓。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很重要。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已经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加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课件提供感性材料。

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包括几个连续技术环节,如果单凭教师的示范,由于速度快,往往是在瞬间完成,学生看得不清楚,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及快慢程度。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连续的动作以定格的形式或像放映机一样把动作放慢放映,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技术环节的动作都看得清楚,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能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比如,在跨越时跳高的教学中,利用flash动画课件,把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生动形象的体现出来,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同时指出动作地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到了操场上,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比较好的完成技术动作。由此可见,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看得清、学得快、记得牢、把握得准确。

二、利用录音机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体育课大部分是室外课,当学习一些技术动作时,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无味。如果能播放点适合学生口味的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同学们就会觉得耳目一新,跟着节奏做动作,即使较长时间的练习一个项目,也会兴趣浓厚;又如在课堂上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中,来点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学生既体会了竞赛的激烈又感受到了身心愉悦。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十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小学与高中的衔接,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对此阶段化学教学工作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由于数字化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种多样的特点,将数字化资源合理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日后化学学习打下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数字化资源。

一般情况下,数字化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于课前及课堂讲授时,现阶段,数字化资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现状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数字化资源就是指信息资源被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并存储于计算机内存、硬盘等存储设备之中,数字化资源主要分为网络资源和单机资源两大类,现阶段,数字化资源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教学之中,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就是指化学电子书、化学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视频、学生习题库等等,这些资源有利于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在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外,还能够掌握更多课本材料中未涉及的知识[1]。下面重点探讨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现状。

二、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现状。

现阶段,虽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已经普及,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用数字化资源范围还相对较小,难以利用化学数字化资源补充初中化学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更好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现存的数字化资源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学校及化学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2、没有良好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之中。

在学习过程中,除教师的引导教学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进行良好学习,才能够得到相应进步。但是目前,化学数字化资源没有被良好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之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无法合理运用网络和电脑中存储的资源,影响了自身化学学习进程。

3、教师对数字化资源认识不足。

在实际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正确认识数字化资源,导致化学教师不能使自己和学生良好使用化学数字化资源[2]。现阶段,还存在部分化学教师只注重初中化学教材的现象,制约了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发展,学生在化学教材上能够获得的知识相对有限,因此,限制了学生学习与化学知识的获取。

虽然多媒体等技术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已经大面积普及,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结合化学学科特色合理应用数字化资源。例如,在进行危险度相对较大的化学实验时,教师不能够充分体现数字化资源的特色,仍然采用传统做实验的方法为学生讲授该实验知识,进行该项实验时,危险程度相对较大,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影响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

1、主动开发,积极引入优质资源。

通过上文对现阶段数字化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数字化资源在应用中具有范围较小的缺点,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开发、积极引入优质化学数字化资源。例如,化学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时,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合理引入优秀的数字化资源,初中化学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论坛、微博等发现资源,引入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使化学教学得到有效补充。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学科本身就是刚接触而且化学知识在理解方面上存在很大难度[3]。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利用化学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知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例如,在“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应用化学数字化资源,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该课前通过网络获取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设备等知识,更好实现自身的自主学习。

3、提高化学教师的应用能力。

要做好化学教学工作,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更要提高自身对化学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能力,虽然学生能够自主获取化学知识,但更主要是通过化学教师的讲解获取,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了解到更多化学资源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网络查找化学数字化资源,并记录该资源所在网站,保证教师在日后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找到。

4、合理开发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

除上述三点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应用策略外,还要合理开发有特色的化学数字化资源,保证学生在接触到该资源时能够直接与化学知识进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走进化学世界”教学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对化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化学小魔术视频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通过开发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日后化学学习打下基础。初中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在学习过程存在一些难度,数字化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知识,更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保证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誉华.数字化校园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2]贺宏伟.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3]叶大鹏.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10)。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十一

一、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意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指基于任务的一种教学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各种各样的语言运用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接触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习语言。

作为国家制订的指导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英语课程标准》除了规定课程目标以外,还要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之所以要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习过程,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任务型语言教学刚好就是一个强调学习过程的教学途径。我们可以按照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路径,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新课程自然要倡导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教学发展的一个最新的形态,这也是值得倡导的一个理由。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实施。

作为一种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很多具体的实施方式。同样一个教学途径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模式。我们要准确理解模式这个词,不要把它当成一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步骤。我们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环节称为任务链,即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活动,也就是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有几个具体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在任务前的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叫做介绍任务,或者叫做呈现任务。其作用有三个,第一是呈现语言运用的形态,就是如何去运用语言,一般包含着要学的新语言内容;第二是呈现教学目标,也就是通过呈现任务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重要语言内容是什么,要学的新的语言项目是什么;第三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学生就会很积极地去参与后而的学习活动。

二是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最后要有一个展示结果的活动,即把最后的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出来,它是任务型语言教学必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使这个环节更有效一些呢?这涉及一些必要的组织策略,比如,是由小组成员共同展示还是由小组长作为代表进行展示,是一个小组展示还是所有的小组都得展示一遍,这需要根据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确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运用语言完成任务以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就应该尽可能地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语言成果的机会。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由于课时相对较少,要更多地关注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把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给开展任务。

三是在展示任务完成结果之后的语言聚热环节,需要把一节课里面学生学习的或者用过的重要的语言现象梳理一下,包括对句型和语法在内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提炼,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时也可以把这个环节放在完成任务之前先,让学生对语言本身进行一次详细的梳理,然后再来开展任务,到任务完成之后再用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语言运用情况进行评价。也就是说用于语言准备的时间要长一些,这也是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具体使用时,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方式与方法。

三、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务的设计问题。

一个好的任务设计者,应有“具象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能预想到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的语言和他们当时的想法。设计者可以从“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来推测学生可能运用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要达到这种程度,任务设计者不仅要有较好的语言知识基础,还要具备语言在各种情境下综合运用的知识,了解在各种交际情境下,人物的身份、关系、场合、对象、时间等各方面情况所带来的.语言使用的变化。这种语用能力不仅涉及任务设计者对教材的理解、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还涉及他们本身的知识结构。所以,作为一个任务设计者,应具备对语言、情境、对象、社会文化、策略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深人了解。

2.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经常要开展小组活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优等生表现特别地突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不开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浑水摸鱼,不参与活动。这往往是因为教师在设计小组的角色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小组活动或任务的时候.要规定小组每个成员分别代表某个角色。同时任务的设计还要能够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需要为这个活动作贡献,都感觉到要为小组最后出色地完成任务贡献一份力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这样就能避免因优等生利用较多机会而其他人旁观的现象。另外,可以设计一些竞争性的活动,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如果出现小组活动不均衡现象,或出现与教师期望相差甚远的情况时,建议教师多想一想活动设计本身,而不要去责备学生。

3.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及那些强调语言学习过程的教学途径,而不是要求教师必须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是说要彻底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继承过去的一些有效的方法。另外,一些教师可能因为操作还不特别熟练,理解还不完全到位而影响了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效果,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设计的任务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学生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即便目前有一些不够理想的情况,大家也不必担心,不必为了眼前的一些困难束手束脚而不去尝试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评价手段、评价方式、评价理念也会更新。

4.任务型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

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专业思想及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专业内容使大学英语教师转变知识与能力结构,不断学习、研究与创新,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从“维持型”转为“创造型”,从“单一型”转为“复合型”,以满足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要求与目的;同时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要求学生以一种主动者、探索者的身份去自主学习,使英语学习个性化、任务式及专业化。

总之,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希望一线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尝试,摸索出一条适合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ellis,r..task-basedlanguagelearningand:oxforduniversitypress.

[2]龚亚夫,罗少茜.2003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十二

《数字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中,而要改变教师传统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数学化教学资源可以把声、形、色等信息融为一体,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一节课时,在学生说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后,我让学生想一想圆锥体积该如何计算?首先,在屏幕上演示出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其次,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子,装满后倒入圆柱形的容器里,让学生看到几次才能够将圆柱形容器倒满?演示完以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圆锥体积与圆柱的体积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他们的创新精神就能得到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思考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而要真正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充分地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知识。例如,我在进行《圆柱的侧面积计算》一节课时,我在屏幕上出示了三个不同的圆柱体,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把三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马上就讨论起来,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是正方形。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肯定他们积极动脑,敢于争辩的.精神。那么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到底是什么图形呢?我把三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学生立即就发现了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圆柱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柱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后,就非常容易地得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它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了,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还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当前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十三

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在当代教学活动中,所有现代化手段,指将录音、幻灯、录象、闭路电视、电视广播、电影、电子计算机等等尽其所能地为教学服务。应用现代化手段的特点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全可以由教师主动地、广泛地组织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可以有充分的机会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传播文化知识,交流教学经验,促进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优点。

1.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一个心理实验。他的这个实验是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内容的70%。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视频等,它作用于学生的主要是视听结合的信息。因此,它很符合学生接收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规律。

2.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图片信息可以创设美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以及进入审美境界。如教读课文《安塞腰鼓》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配以腰鼓的表演音像,再让学生朗读,效果更好。

3.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文字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多媒体教学的容量大,知识的密度高。它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教学跨越课堂、跨越学科,走向知识的综合化道路。

的确,语文电化教学,有其生动性、直观性、参与性,如果运用得法,确实能起到调整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欲望,拓宽学生想象思维领域,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作用。可以摆脱过去那种单一的、静止的状态,取而代之是多彩的流动的世界。但是,不可过分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一味地追潮流赶时髦,不择文体,不问内容,一律使用多媒体手段,低估乃至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这是不足取的,作为语文学习,其方法还有其特殊的一面。

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作了讲解、演示教学内容、代替板书的工具。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教学手段先进了,便认为教学思想就先进了。于是打着现代教育的旗号,却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的传统教学模式。经常出现的是播放幻灯,给诗、文配上声、画、乐,整节课老师只是起着一个操作者的作用。例如在讲《石壕吏》时,按照作者、作品介绍,内容分析,配音朗读,作业安排,整节课基本上是多媒体在发挥作用。整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亢奋,但学生动笔、动脑几乎没有。因为过于直观的东西见多了、听多了,会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处于浅层次的认知状态,而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水平就得不到培养和锻炼。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2.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文字为本的地位。3.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干扰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例如,在教一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时,不少教师往往只是匆匆地组织学生朗读一下课文,然后就用大量时间放映有关的风景画面;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或是写作这方面的作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等等。却忽视情感的投入,用表面的热闹掩盖了真情的流露。这些课件固然能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种感官的兴奋刺激,但也只停留在表层上,无法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深层的灵魂,淡化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既要学会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又要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提高思想素质。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信息的载体,因此,语文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的独特的艺术。学习需要人的思想情感的参与,需要对语境的感悟和想象,其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电化教学不能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掌握语文工具离不开读这一环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传统教学法非常讲究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精彩的语言只能经过反复诵读、感悟和理解,才能从中获得营养。“读、写、听、说”中,“读”摆在首要位置,离开了读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某些可读性很强的散文或诗歌,再优美的画面也难以帮学生领略语言的精妙处。例如,我教岑参的《白雪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画面,面对白雪飞舞的边塞,也由衷地发出感慨,但要他们赏析意境,品味诗人独到的精妙语言,他们却说不出其生动之处,更谈不上喜欢,因为再精美的画面,也只能是景致,而非神韵。若要领会其中精妙之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工夫在“读”,在读中用心去感悟;优美的语言的运用,要靠脑去积累。因此,只有经过学生的思维才能吸取到营养。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文学作品为本,多留给学生阅读与思维的空间,否则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

对语文这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恰如其分才能焕发其本身的魅力;否则那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好看,热闹,时髦,甚至是用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表现最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如果这样来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违背初衷的。它代替不了语言文字本身的主观性,代替不了“可意会但不可言传”的多解性,代替不了教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代替不了学生之间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激励感染。例如当年鲁迅在教学时,语言缓慢清晰,声音不高,时而庄严,时而静穆,时而诙谐,时而欢笑,用自身伟岸摄人的气质与风采,真切自如的体态,为学生创造了教学情景,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面对面的真情效应,是任何现代化手段也无法取代的。同时,人的许多能力是在自由环境下无意识地形成的,教师恰当的手势、表情,惟妙惟肖的描摹,有情味有品味的语言,可以创设和谐多彩的语文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师生感情交流的程度,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网络教学的符号系统,无论声、色何等丰富,也弥补不了这一个性化的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优化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性教学的主体性质。它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是一种教学目标。

(三)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诗歌和散文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再启迪学生动用想象的翅膀,批情入文,进入诗情画意之中,品味诗文的美。

如教读课文何其芳的《秋天》时,剪集一些相关的秋景图,再现大自然的神奇的风貌,并把诗中所描绘的内容定格在三个直观形象的画面上。让学生面对着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营造了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领略丰收的喜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效果不同寻常。如教读《雷电颂》,可选取话剧中精彩片断进行播放,视频中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评价分析人物形象时,学生就能有话可说。

(四)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1、平时要积累较好的课件素材。课件素材包括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尤其是课文朗读)、文字素材等。只有平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制作课件时才能得心应手。

2、熟练操作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如果教师对课件的操作不熟练或经常出错的话,那么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而且割裂了课堂的有序性。因此教师必须能熟练制作和操作教学课件,记住各个教学环节要展示的内容,做到课件播放与讲课内容的同步进行。

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黑板、粉笔以及挂图、仪器、实物等直观教具,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传授知识的板书教学方法,也有其不容抹灭的优点,教师和学生进行的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有机地、灵活地掌握教学分寸,随机作出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并且能够在教学中通过个人的教学风格,如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得体举止等,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能够发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使教师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政治觉悟等在信息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客观地对待教学多媒体,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使教学容量、速度、趣味、效果真正和谐健康地发展。摘要内容: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纳并深受欢迎,但也不可否定乃至全盘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对两种教学手段要均衡利弊,取长补短,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十四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英语综合能力尤其交际能力很差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活跃英语教学,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如今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且功能强大,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越来越明显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该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数字化语言教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已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对“教”和“学”有很大的帮助它在资源、功能等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高职英语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高职院校只拥有校园网、多媒体语音室等硬件数字化教学设各是不够的,还要拥有优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软环境,否则价值不菲的硬件环境难以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可用的数字化各课资源有磁带、视频、音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讲课材料、课堂实录、电子版教研杂志等等这就需要有一个管理系统将各课资源归类整理,还可以提供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便于教师各课时查阅参考。

英语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在整理资料时,应将数字资源按两个目录排列一个是按课文目录排列,即每一篇课文的背景资料、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后练习以及相关的音像图片资料,都收集整理在这个目录另一个是知识点目录,即按照考点将内容分类,着重于知识点的归纳这样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既能为口常教学各课服务,又能为复习阶段的归纳总结、温故知新提供保障。

数字化学习资源各课平台还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在课前为教师口常教案的编写、课程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教师的交流、互动与协作这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与智慧共享,便于教师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该平台提供规范的各课流程,提供多渠道资源引用,实现科技文档的快速编辑与动态演示平台在课中支持教案在线演示,快速生成测试试卷在课后便于师生利用微博、论坛、博客等方式轻松实现多维度查找和跨区域的及时交流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教师拥有多重身份,既是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者、研究者,又是合作者、监督者。

数字化语音实验室是一种多媒体语言教学环境,也是学生、教师、实验室资源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教学环境它包括教师机、学生机、展示台、交互式白板、耳麦、录播系统等硬件设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数字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更有利于教学成果的展示。

正确的发音有助于学生提高听力和理解语言英语教学软件在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数字化手段可以呈现标准语音语调,供学生进行模仿,通过改进发音来提升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范木进行模仿、练习,最终内化成自身的语言水平,增强了语感,提高了阅读能力。

教师利用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范文和音频,供学生选择性学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软件所具有的人机对话、即时评分、智能纠错等动态功能很有趣味,能有效提高和改善学习者的英语发音。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激光翻页笔来提高精读教学质量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它集文字、图表、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综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阅读兴趣阅读是学生必各的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违纪情况的发生。

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网络资源信息丰富、题材新颖、反馈及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实现课上课实时学习,互为补充。

利用数字化演示文件制作的课件强大而灵活,可导入多种类型的多媒体素材,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既保证质量,又减少数据量,还便于利用网络加以传播。

互动性操作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创建互动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动作菜单设计教学和分支路径的学习情景教学软件的功能和设计模块使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和学习,满足了师生的需求。

网络教学平台以课程教学为核心,包括平台首页、教学内容、互动答疑、作业、在线考试、成绩管理等功能模块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布置作业,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课后复习完成后,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学校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根据答案及讲解自行批改并提交作业遇到不解的地方,可以与教师进行在线互动,及时沟通,解决问题,这种课后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一些性格内向学生的进步。

先进的电子测试功能可以方便地创建在线测试题这类测试题能满足个性化学习,具有自动记分、权重记分、问题反馈、测试时设定、测试结果显示或隐藏、随扫抽取题目、批量问题导入、试题库生成等功能。

五、小结。

数字资源的发展技术直接影响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开发动态,引进功能强大的开发软件并加强与数据商、软件公司的合作,促使他们配合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多出精品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许多院校所采纳,是更加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该利用数字技术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扫除英语学习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使英语教学和学习因高科技而直观化,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十五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提高与深入,各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英语这门课程一直是各学科当中较为烦琐且提高速度较慢的课程,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且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从而使学生产生抵触英语这门课程的情绪,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正逐渐融入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当中,混合式教学模式(mixedteachingmode)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各类多媒体教学方式全面融合所组成的新型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要全面发挥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还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占的主体地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资源、风格、环境及方式的组合体,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改善了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认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1]。

2.1在线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教师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一个中心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课程当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讲解。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全面引导,同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成学习小组,以提升自身学习效果。

2.2英语教学活动设计。

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落实到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过程当中,教师要将解决学生的难点问题作为活动设计当中的核心。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要主动与学生进行全面互动,还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并将这些难点融入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同时针对这些难点作出适当有效的提示,主动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活动任务,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利用学习活动任务的肯定、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全面设计、作品的有效制作与活动的最终成果等评价环节,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全面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

和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手段应用论文篇十六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角度,分析了影响外语学习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提出了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激励策略.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然而,高职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师、生相互抱怨的情况。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无论付出多少,成绩提高不大。学生则认为就读高职院校,是以学技术为主,至于学不学英语无关紧要,甚至还抱怨教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此,提出一些有关英语教学中使用激励策略的建议。

一、教师激励策略应用的理论依据。

1、学习态度。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像人类情感的所有方面一样,在孩童时期就开始发展,并fl受人类经验中情感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人的自我感觉,以及对别人和事物的感性认识。态度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学习者都能因积极的态度而受益,因消极的态度而受损。得出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结论是,消极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就需要了解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

2、学习动力。

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动力是激发人们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力。著名学习动力研究者gardner曾用下列公式表述动力的成分:动力=努力十目标十态度。

按照传统的.观点,心理学家将学习动力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大类。内在动力理论认为,学习的愿望是内在动力之源,具有内在动力的人自由地从事他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学习完全出于自愿,而不指望报偿。外在动力理论则认为,具有外在动力的人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而是注重学习活动产生的某些功利后果,即得到某种报偿。研究者认为,学习动力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两者相辅相成。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当学习者缺乏内在动力时,语言教师应怎样去给他们以外在动力。这就暗示了学习动力不仅仅是自发的而月是可以培养的。gardner,lambert等专家指出,态度和动力往往被归结一组因素,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成功与否共同产生影响。可见,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成败。

二、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学习态度、学习经历等。外部因素主要指教师、教学方法、学习环境、教学管理体制及社会环境等。

1、内部因素。

一是学习态度。态度包括这样几种成分:认识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信心。高职学生对学习外语的目的认识不够,因而学习外语的信心不足;情感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好恶程度。有的学生因与教师关系相处不融洽而不喜欢该课程,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对学习外语持消极态度。

二是学习经历。个人学习经历主要指个人过去的学习成功与否,它对学习动机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一个人过去的外语学习成绩很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那么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强大的动力。当一个人过去的学习成绩较差,那他就会缺乏自信心,对外语产生厌恶情绪,无法激起学习外语的兴趣,学习动机大大减弱。总之,不同的学习经历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2、外部因素。

一是教师。有研究表明,具有下列品质的教师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工作积极负责、乐于奉献;教学方法新颖,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信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强,课堂生动有趣等。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要。

二是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当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不适合教学情况时,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就会减弱。当教师根据情况,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学习动力也会大大增强。

只是学习环境。一方面指具体环境,即教室里的具体教学设备等。例如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等。另一方面指课堂学习氛围,或者说班风。一个班级具有优良的班风,学生之间既有竞争意识也有合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学友好相处,关系和谐,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成功。

四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一些高职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习实用技术,英语不是主要课程,再加上大学的管理制度较之中学要宽松一些,学生心理无法形成压力,不能控制好自己,缺乏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最终导致外语学习失败。

五是社会环境。语言存在于社会环境中,语言同社会在好多方面都是密切相连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不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产生不同影响。如果这一地区经济发达,对外交往多,需要外语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人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这一地区经济落后,很少同外国人打交道,学好外语也用不上,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无法保持很强的学习动力。

三、激励策略的应用。

1、帮助学生确定和完成外语学习的目标。

确定学习目标是激发语言学习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学习中,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或不切实际,这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因此,外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并督促学生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2、发展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师要接纳和关心学生,要注重与学生保持思想上的沟通,起到表率作用。师生之间不仅要保持宽松的学术关系,而目要建立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平等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3、创设良好的外语课堂教学环境。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至置身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教学目标明确,任务难易适度。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较低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过高,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要自然,注重语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外语,在交际过程中不要怕出错;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活动一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一白由度培养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教师则以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活动,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环境更接近真实生活环境。

4、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及时反馈,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努力程度。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学生明白自己学有所获就会去努力实现下一个奋斗目标。对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及时与学生交换意见,帮助他们认真进行成败归因,并加以鼓励,激起他们的上进心。除此一而外,高职外语教师还得对自己在教学中实施的激励策略不断进行反思和修正,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