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4年数学左和右教案(通用14篇)

2024年数学左和右教案(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4 07:42:30
2024年数学左和右教案(通用14篇)
    小编:BW笔侠

编写教案时,还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方便自己备课和讲课。教案的编写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步骤,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达到预期效果。在教案中,学生可以通过反思和评价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一

课题:圆柱的认识(六年级下)。

教材分析:

(一)此部分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这两种图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为今后的空间几何学习打下基础。本课时教学内容为第一节——圆柱的认识,具体在课本的10~12页。

(二)教材中首先呈现的主题图为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物体的图片,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例1教学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并通过快速转动贴有长方形纸的小棒,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例2教学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让学生想像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剪开侧面,通过操作看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使学生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做一做”通过让学生制作圆柱,加深对圆柱特征以及圆柱侧面与底面、侧面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指出圆柱的底面及其高,侧面。

(2)掌握圆柱的特征,能列举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

(3)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与圆柱底面的关系。

(4)增强自主探究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认识以及它与圆柱底面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圆柱模型,纸质圆柱模型(学生用),ppt课件,硬纸板,剪刀,胶水,直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图片欣赏,整体感知圆柱体形象:(ppt)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比萨斜塔,客家围屋,岗亭,蜡烛,灯笼)有没有发现,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2.设疑: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柱形呢?(美观,坚固,容易滚动。。)。

3.导入课题:恩,圆柱体可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它也能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一起好好地认识一下圆柱体。(板书:圆柱的认识)。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实物模型观察,初步了解圆柱的组成:老师这里有一个圆柱模型,每一位小朋友手里的学具中也由一个纸质的圆柱形模型,可以把它拿出来,仔细观察一下,用手摸一摸。思考一个问题: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可以同桌小伙伴合作。(板画:圆柱图形)2.课堂交流:

(1)谁已经知道了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谁愿意告诉大家。(两个圆和中间部分)(2)概念学习:

a.我们把这两个圆面称之为圆柱的底面(黑板图中注释指明),所以一个圆柱有两个底面,它们都是圆形。

b.中间这部分称为圆柱的侧面,小朋友们可以再摸一摸,它是凹凸不平的还是光滑的,它是一个平面图形呢还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圆柱的侧面是一个光滑的曲面)黑板上注明侧面。

(3)学习了两个概念,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还想说什么?预设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一样大小的圆;预设2:圆柱的上下是一样粗细的。。(4)教学圆柱的高: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大家帮忙——圆柱有没有高呢,它的高究竟是在哪?谁来帮老师指一指,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一画。

(5)总结圆柱体的高的特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1)圆柱的高有无数条(2)圆柱底面上任意一点到对面作任意垂线都是圆柱的高(3)连接圆心之间的距离也是圆柱的高。(若学生面有难色,则老师直接示范几种高,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请学生从中找出正确的高,并尝试总结圆柱体的高的特征)。

(6)延伸学习:圆柱形生活用具中的高(硬币的高称为厚度,毛巾架的高就是它的长度)。

三、练习应用。

练习一:(ppt)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圆柱体。若是,请分别指出底面,侧面和高;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圆柱,圆台,侧躺的圆柱,中间小两头大的近似圆柱体)。

四、设置问题障碍,深化圆柱特征学习。

1.设疑: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就一定能组成一个圆柱?(ppt明确问题)。

2.实践操作:有的小朋友说能,有的小朋友反对。没关系,我们亲自动手试一试,看看究竟圆柱的底面和侧面有什么关系。请再次拿出你的圆柱模型,拿起剪刀,试试把它沿着虚线剪开,分成两个圆和一个侧面,然后再看一看,这个侧面究竟是怎么样的图形。(师走动了解学生操作情况并辅导)。

3.课堂交流:发现了吗?原来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齐答: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体又有什么关系的?再思考一下。(若学生觉得困难,可提示:想不到的小朋友,不妨把其中的一个圆放在桌上,然后试着把剪下来的长方形侧面卷起来,使它刚好可以跟圆贴合)4.总结规律: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高,宽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

5.回归问题,明确答案:现在谁再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就一定能组成一个圆柱?(错误,因为圆柱的侧面与底面大小是有关系的)。

五、练习巩固。

1.练习一(ppt出示课本练习)。

2.练习二:请根据圆柱的底面与侧面的关系,自己动手做一做圆柱体。并在模型中注明底面半径,高的长度。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二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主题图、课件。

引导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花园去玩吗?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图画上是花园的一角,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发现的多。

1.理解图意。

出示挂图让学生自己看图,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懂图意了吗?根据图一提问题适时鼓励。

3.解决问题。

出示试一试1题:让学生理解图意,自己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订正结果:16÷4=4。

出示2题:笑脸是哭脸的2倍。

请画出笑脸。

订正结果:

4×2=8(个)。

完成练一练1,2,3题。

1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让后填写。

2题:先数一数在提问。

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一课一练第35页。

花园。

小鸟是蝴蝶的几倍?24÷4=6。

密封有多少只?4×2=8(只)。

红花是白花的几倍?8÷2=4。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电脑演示,清晰的展现相关知识点,能使学生感受深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的效果也好!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三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园里浇花,今天他们又来了。你们看……(出示挂图)。

1、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

有5个同学浇花,走掉2人后,还剩下3人。

2、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5–2=3的含义,要学。

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5–2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3、试一试。多数学生会列出算式3–2=1,也有可。

能一些学生会列出算式3–1=2。只要解释符合图意,就应该肯定。

1、第1题、第2题要先说一说或摆一摆,再填写算。

式,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4题先要说一说图意,弄清条件和问题,再写。

出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

3、第5题要让同学之间合作练习。还要根据班级实。

际,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2——5的加减法。

练习与检测。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会认、会读、会写6.7这两个数,并能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及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会读写6和7,并能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数012345

(二)创设情境说一说、数一数

出示同学们值日的情境图

1、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它们各有几个,数一数。

3、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三)、摆一摆、画一画

1、让学生数出6根小棒,摆一摆,看看你能摆出什么?

2、用7个你喜欢的图形表示数字7.

(三)拓展应用、说一说

说说教室中,哪些物品能用6和7表示?

(四)拨一拨,看一看

1、

2、

3、

4、请学生在计数器上练习拨6个、7个珠子.(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观察直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比一比(6和7比较大小)猜数游戏(6和7)

(五)说一说,议一议

出示课本图片,共同探讨6和7的意义:

(六)写一写

让学生说一说6和7各像什么?然后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最后学生线描黑,再练习写。

五、课堂小结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听清颜色和形状的指令,感知集合。

2、在游戏中寻找安全的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喜洋洋头饰若干,红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游戏:听喜羊羊的音乐,进场。幼儿互相问好。

2、认识房子的不同颜色、形状。

二、挑战灰太狼(一维躲猫猫)。

(一)按颜色躲猫猫。

1、灰太狼把美羊羊藏了起来,你们说要怎么办啊?(幼儿讲述)。

2、仔细倾听灰太狼的要求。

3、灰太狼去红色的房子里找小羊。(播放ppt,播放音乐,幼儿游戏)。

4、小结:不管什么形状,只要躲到和灰太狼颜色不一样的家里就可以了。

(二)按形状躲猫猫。

1、灰太狼去正方形的房子里找小羊。(播放音乐,幼儿游戏)。

2、幼儿交流经验。

3、小结:怪不得灰太狼找不到我们,原来我们都知道灰太狼会到哪里来找我们,然后找个和他不一样的房子躲起来就安全了。

三、挑战灰太狼和红太狼(二维躲猫猫)。

1、灰太狼去蓝色的房子,红太狼去圆形的房子找小羊。(播放音乐,幼儿游戏)。

2、幼儿讨论。

3、小结:和他们两个都不一样,才是最安全的房子哦!

四、营救美羊羊。

播放ppt营救美羊羊,回羊村!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六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课堂小结】。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七

1、认识度、分、秒,会进行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2、通过度、分、秒间的互化及角度的简单运算,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在交流中获益。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量角器、三角尺。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复习。

任意画一个锐角和钝角,用字母分别表示这两个角,用量角器分别理出这两个角的度数。复习角的概念,角的表示及量角器的使用,为学习角度制作准备。

探究新知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述类似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断移动可疑船的位置,让学生描述缉私艇的航线,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方位的表示通常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者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来表示。北偏东45度、北偏西45度、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分别称为东北方向、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品尝,了解桔子的颜色、外形、大小、重量、味道。

2.继续学习运用比喻等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

教学难点: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桔子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话,找中心句,导入新课:

2.听后生讲。

二:指导观察:

1.出示桔子:你看到了什么?(生讲)。

2.板书:这个桔子真可爱!(指导读)。

3.指名读出桔子的“可爱”特点;齐读。

4.板书:啊!这个桔子真可爱!(指导读句子)。

5.师:从哪儿看出这个桔子的可爱?要用事实说话,要把话写具体,怎样写具体?(板书:观察)观察指的是以看为主,对事物进行调查,观察要(板书:仔细)。如果要写这个桔子,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生讲:颜色、形状、大小、重量、味道)。

6.再仔细观察(叶子),一般桔子都没有叶子,这是这个桔子的个性特征,如果剥开橘皮,你就会看到(桔瓤),一尝就知道(味道),这样观察就仔细了,如果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也就具体了,光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写生动,怎么写才生动呢?那就要展开想象,想象要合理,把你想象到的写进去,文章就具体生动了。

三:指导写作。

(一)外表。

1.我们先来说说它的形状好吗?谁想说?(圆圆的)。

这圆圆的桔子像什么?注意把话说具体说完整。(做动作提示)(像小皮球、像小灯笼)。

说得真好!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是个什么句子?(打比方)。

2.继续观察。这几个桔子大小一样吗?

有大一点的,有小一点的。用一个词怎么说?(大小不一)。

3.放在手里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60克左右)。

4.再看看它的颜色。(桔黄)。

5.谁能连起来说说桔子的形状和颜色?

那么,我们除了通过嘴巴吃,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味道?(用鼻子闻)对。谁来闻一闻这桔子的味道,然后告诉大家。(淡淡的清香)。

7.看桔叶:看到了吗?这桔子上还有片叶子,这说明什么?(新鲜)谁能说说这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椭圆,碧绿)。

想想:这片桔叶顶在桔子上像什么?(像一顶帽子)。

8.谁能连起来把桔子的外表说一说?(指名说)(板书:外表)。

(二)内里。

1.注意老师的动作:教师剥桔皮。问: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剥、扒)。

2.老师剥桔皮,请一生上台来闻闻,你闻到了怎样的味道?(清香)看到了什么?

3.这桔瓤是有什么组成的?(桔瓣)取出一片桔瓣,看看,像什么?(月牙、小船)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桔瓣?(数)。

4.仔细看,动脑想:这些桔瓣围在一起,好像??犹如??用打比方的句子描述一下。

指名说,点评。

5.继续看老师的动作:取出一瓣。指名说说老师做的动作。(取、掰)老师接着做动作,放在学生嘴里咬上一口。

6.谁能把刚才讲的连起来再说说,注意用上打比方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板书:内里)。

7.拿起桔子,大家一起动手剥桔皮、数桔瓣、再放到嘴里品尝一下桔子。要求边做边说。

8.刚才大家品尝了桔子的味道,谁来说说?(甜甜的、酸酸的、甜里带酸)。

9.好吃吗?喜欢吃吗?

10.学生习作。

三.佳作欣赏。

展评学生习作,师生给予评价。

板书:

啊!这个桔子真可爱!

观察仔细内容具体想象合理。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4页―p85页“可能性”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多媒体课件。

摸球盒、转盘。

一、谈话引入课题。

数学故事:《生死签》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请问,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么?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板书:可能(不一定)一定不可能

【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介绍学具,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纸箱、8个黑球、1个红球(两种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猜想】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出示课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填在书上。

三、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实践探索。

(1)【操作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每人摸5次,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组长负责)。

(2)【验证】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

(3)【深化认识】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延伸:如果要一定摸到黑球,该怎么办?

如果要黑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怎么办?

四、实际应用。

1、试一试(1)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课本85页练一练)

2、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分别摸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出示课件】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冬天会下雪),内陆地区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学生回答),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x气候,冬天不太冷,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说一说活动。

【出示课件】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十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

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

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授。

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问题6。

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

由甲独做10小时;。

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

间的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业。

教科书习题6.3.3第1、2题。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十一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洞里,我就把手藏洞里,请你小手放洞外,我就把手放洞外;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袖里,我就把手藏袖里,请你小把手放袖外,我就把手放袖外。

提问:小手藏(放)在哪里?

二、通过“送礼物”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区分里外空间方位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今天有一位客人要来我们班级做客(喜洋洋)想邀请你们去我的羊村玩游戏,你们愿意吗?去羊村前李老师为小羊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积木、布娃娃、球)

提问:布娃娃(汽车)在盒子什么地方?球(积木)落在盒子什么地方?

三、通过设置关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

引导语:我们跟着喜洋洋出发吧,糟糕!灰太狼出现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喜洋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为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盘子,看看谁能根据指令放的又对又快,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逃离灰太狼安全到达羊村玩捉迷藏游戏哦!

1.教师藏,幼儿说

引导语: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到达羊村,可以玩捉迷藏游戏了,赶快坐下来休息会儿,准备开始了!

(1)教师藏,幼儿说

提问:老师躲在哪里?

(2)幼儿藏,幼儿说

要求:当老师数123时所有小朋友必须找到一个位置站好哦!我摸到头要告诉我你躲在哪里哦!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教室里、外的物体

们当小小观察员看看我们教室里面有什么?(小朋友、桌子、黑板等)教室外面有教室外面有什么?(滑滑梯、花等)找到小朋友可以告诉你们好朋友也可以告诉客人老师哦!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我结合幼儿特点,借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整节课我围绕着该故事展开,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中不断层层递进的学习、区分、表述分里外;活动内容我始终贯穿着目标“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展开从选择内容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的组织过程,我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3、在目标中须引导幼儿用××在××里面(外面)进行表述,但对于幼儿不能完整表述时,没有进及时的调整,所以导致这一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十二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进位四的运算道理,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听题打算盘。

2、能积极投入探索活动,操作寻找总结方法。

鞭炮若干,算盘(人手一份),苹果、梨子(每人一个)、汽车六辆、数字卡片若干、记数卡片若干、开汽车的音乐。

1、游戏“放鞭炮”(学习进位加4的运算法)。

(1)激发幼儿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

师: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是谁的节日?我买来许多的鞭炮一起和爷爷、奶奶过节,好吗?我买的鞭炮有些不同,你要做出里面的题目才会响。

(2)出示鞭炮卡片(9+4)幼儿尝试自己拨珠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边讲述边操作理解之后,我们一起来放个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7+4)师:请一个小朋友在大算盘上做,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集体拨打),答对之后师:这个鞭炮我们也可以放了。(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16+4)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你为什么这样做?集体拨打,我们一起来放放这个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8+4)师:我也来做做,(错误指法),对不对?哪里不对?应该怎样做?(小结:先去再进)(乒!乓!)。

(3)师:大鞭炮放完了,我们再来放放小鞭炮。(教师出示小鞭炮并翻开题卡,幼儿按题拨珠)。

幼儿自由选择拨题,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并引导能力弱的幼儿讲讲这样算的原因。

师:放完了鞭炮,我们还该给爷爷奶奶买什么礼物呢?(幼儿发散思维)商店离这很远我们要乘车去买礼物,可是这些车没有车牌,不可以在马路上开。(出示红、黄、蓝、绿、橙六辆小汽车)我们先要把车牌号码找出来。车牌号码在哪呢?(出示数字4、7、1、2、9)秘密就在这些数字中。

师:红颜色的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字从小排到大。猜猜是多少?(12479)。

师:兰颜色的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中最小的放在第一位,后面的由大到小(分组说是多少?19742)。

师:绿颜色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单数放在前,双数放在后,然后从大排到小(个别说,演示排列法97142)。

师:还有三辆汽车的车牌在我的卡片上,请你们记住拨入算盘。(教师出示卡片,幼儿记数拨珠)。

师:水果店到了,在每张桌子中间都有装满水果的筐,水果的背面都有一道题,请你们用心算的方法算出来,算对即可买到这只水果。

幼儿心算买水果。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水果分给爷爷奶奶吧!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十三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巩固发散。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同学的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0、7、5老师的牌:9、6、3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p106——做一做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左和右教案篇十四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3、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重点:让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能正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刻。知道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的含义。

难点:掌握两种不同记时法的特征,发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相互转化。

自制课件、实物钟面。

教学过程:

二、自主探究。

(1)1天=24小时。

师:从钟面上看,时针走一圈最多也就12个小时,怎么会有两个7时?

师:1天有几个小时(板书:1天=24小时)。

师:也就是说这里的每个时间都会出现2次,比如10时有可能是……。

(2)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先不作答复。

师: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时刻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一起在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景。(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提问: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是什么时候的12时?(夜里12时)。

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凌晨0时。凌晨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觉)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候了么?一起说说看。(凌晨0时)。

(3)感受一天的经过。

提问:那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一天的经过吧!教师边拨钟面边说。

现在是凌晨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在时钟的嘀嗒嘀嗒声中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天色渐渐亮起来了。

(钟面停在凌晨4时),提问:现在是什么时候?(凌晨4时)我们在干什么?

(钟面停在早晨6时),提问: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早晨6时)我们起床了(钟面停在上午8时),提问:现在是几时,我们在做什么?(上午8时,我们开始上课学习了)。

(钟面停在中午12时),提问:时间真快,现在是什么时候呀?(中午12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师:时针已经走了1圈了,1天结束了吗?

师:再过1个小时是什么时候了?

师:下午1时又叫13时。

(介绍第二圈的24时计时法)。

师:如果不看钟面,我说里圈数字,你能不能说出外圈数字?

(4)24时记时法的时刻转换成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

师:(课件出示旅游时间安排表——24时计时法)你能来说一说我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吗?最好说清楚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

师:这里有两列时间,其实这是同一个时间的两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板书“计时法”)。

师:比较这两列时间,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和不相同的。

师:左边的时间没有写清楚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那你怎么知道是什么呢?

师:从什么时间开始要减12。

时:左边这种时间叫做12时计时法,右边这种叫做24时计时法。

(5)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转换成24时记时法的时刻。

师:(课件出示作息时间表——普通计时法)你能帮我转化成24时计时法吗?

师:24时计时法你哪里见过?

师:你喜欢哪一种?

师:我朋友说7时,引起了我的误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教师引导梳理板书。

(1)说一说。

用两种计时法说一句话。

(2)连一连(课本p52)。

(3)判一判。

18时就是晚上8时。

新的一天是从早上6时开始的。

人教版《24时计时法》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