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通用18篇)

2023年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8:51:26
2023年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通用18篇)
    小编:温柔雨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学习他人的教案经验是非常有帮助的。

2023年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通用18篇)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情感与态度。

渗透分类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提高学生欣赏平行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结合日常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板、铅笔、方格纸、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

1、学生同桌之间,玩玩小棒,观察每两根小棒落地后形成的图形。

2、让学生记录下活动中形成的图形,然后投影展示。

3、有选择的选取其中的几种预先设计在电脑里,让学生把下面的几种情况分分类,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每一组的直线是什么关系?)第一次初步感觉相交和不相交。

4、这些图形都是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它们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先在脑子里面想象一下然后再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想直线的特点,直线可以无限延长。)。

5、电脑演示延长的过程,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发现其中有的原先不相交的直线经过延长也相交了,也有的经过延长仍然不相交。)(如果开始的分类不正确,可要求学生重新分类。)。

6、学生的回答中提炼相交与不相交的概念。

师我们发现,两条直线的关系有哪几种?(指答:相交和不相交)那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给它取个什么名称呢?我们叫她“平行”。

7、揭示课题: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平行。(板书课题)。

二、结合生活、展开教学。

1、出示情景图。

师:你认识它们吗?(出示图片)其实如果用数学的眼光看这些物体,它们都是由直线组成的,让学生观察后思考:你能用直线表示这些物体吗?用直线表示出来,并找一找相交的直线和不相交的直线。

观察每幅图中有几条直线?(板书:两条直线)它们每组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板书:同一平面内)。

2、观察比较,理解同一平面。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让学生找出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和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通过观察,学生明白这两种情况下的两条直线是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今天我们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理解互相平行。

师:这里是一组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我们将它们延长。(演示将两条直线延长,发现不会相交。)。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可以叫它们互相平行。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完成板书)。

4、理解平行线。

师:假如我们把一条直线叫做直线a,另一条直线叫做直线b。

我们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也就是说其中的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教师板书)。

5、多媒体显示概念,学生齐读概念。

6、进行闯关练习。

三、操作实践、创新应用。

师:现在知道什么是平行线了吗?想不想自己来创造平行线呢?

1、让学生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

2、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学生介绍方法。

4、结合学生介绍的方法,老师有意识的提出问题:如果要画一组间隔是10厘米的平行线,方格纸也没有正好是间隔10厘米,该怎么办?设置问题,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难以解决问题时,这时让学生打开书自学40页上的法。

5、自学后说说用直尺和三角板怎样来画出任意的一组平行线。

6、教师演示。

7、提炼方法:一、画(线),二、靠(直尺),

8、完成试一试。

三、欣赏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

师:平行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平行线呢?(指答)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片,欣赏一下这些事物中的平行美。

多媒体显示,学生欣赏。

四、全课总结,课堂延伸。

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它们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老师也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造一幅具有平行美的图画,我们在美术课上交流。

板书: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二

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2、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探索与实践。

1、引入谈话。

师:今天我们继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2)。

2、完成“探索与实践”第5题。

(1)理解第(1)小题题意。

师追问: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画线段图)。

(2)学生演示画法。

指名在实物投影上画出线段图。

(3)集体评价,列式计算。

(4)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长方形。

师追问:你准备怎样画?

(5)理解第(2)小题题意。

(6)怎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并求出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6题。

(1)理解题意。

师追问:你准备画长宽是多少的长方形,小组讨论确定长方形。

(2)尝试练习画出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

(3)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4)小组汇报交流。

比较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互相说,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

二、评价与反思。

1、理解每一条评价指标的意思。

2、学生逐条自我评价。

3、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不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与反思中能自我检讨,逐步提高能力。]。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中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2)。

(1)探索与实践。

(2)评价与反思。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三

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画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但是,由于平行线是直线,而直线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同学们的想象力,将线段想象为直线。

首先,教师只做了两个硬纸条,用磁铁将两个硬纸条贴在黑板上,教师用手旋转其中一个硬纸条,学生观察这两个硬纸条的位置变化,从而得到平行线定义。但是,教师要着重强调,不再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即使不相交也不一定会平行。并且运用了班级里的粉笔盒进行说明,这能让学生们较形象、直观的理解“在同一平面内”这几个字的意义。

其次,让学生回顾了小学时学习的画平行线的方法,并利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的实践,学生明确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的存在,最后将课后练习作为巩固新知识的题目,要求学生们自己完成。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完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之中,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师也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而是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符合新的课堂理念。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某些学生家庭原因所致,不能及时购买三角板和直尺,导致部分学生不能用正确的方法画出平行线。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画图能力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在做练习时,不能明确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需要老师提醒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

需要改正的:学生数学基础的薄弱性导致教师上课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来帮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也需要老师多多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这是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应该用很多的耐心坚持下去。并且要以学生能听懂为主,不能因进度问题就放快速度去讲,以能让学生学会为主。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四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一、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五

平行与相交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课的知识点是:让学生知道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掌握平行的概念,认识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会借助用三角板和直尺及其它工具画平行线。平面内两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进一步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重要基础,比如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知识。很少看到如这类知识点,大量的感性素材总结出的理性概念,而在实际运用概念时又要充分的利用直接的感受,小学数学知识系统中,数感的充分利用在这节课显示的淋漓尽致,因此在教材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增加了感知关系这一目标,为的就是强调数学直观感受。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增强平行这一概念的数学直接感知。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和三角尺画出已经直线的平行线。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感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会画平行线。

学会画平行线的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充分感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概念。通过让学生在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的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参与程度。

围绕三张生活图片(路灯、跑道、电线杆)。

问1:图片中的直线或线段带给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问2: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你的直观感受(可以让学生在提供的几幅直线关系中一一选择对应,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画出这种直线关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种难度较小,第二种需要现场生成,有一定难度。

根据生成出的三种位置关系,引导出相交、不相交、平行的不完全概念,回到课本,深刻认识以上三个概念,看看有哪些我们的总结是正确的,哪些有偏颇。

这个时候开始强调“同一个平面”这个概念,先看看我们刚才三组位置关系是不是在同一平面内呢(画在同一个黑板、画在同一张纸同一个平面的实际解释),同一个几个正例的强调,再结合一些否例(不同面上不相交的非平行关系)课件的演示可以加深孩子对同一个平面内这个限制条件的必要性认识。

大家说说,在生活中你还发现哪里有平行的例子呢?

概念回归的过程必然是升华的过程,结合学生的举例和解释,老师要引导孩子注意不相交的数感解释,还要引导孩子注意解释是否在同一个平面,还要注意语句的精炼和严谨性(互相平行,谁是谁的平行线等)。

学习数学平行线的画法,就是本课突破难点之处,如果可以老师要借助课件,结合示范,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效率优势。

(1)借助实物边沿画平行线(直尺的上下、左右边等)。

(2)在方格纸上画平行线(实际教学中可能产生思维火花的一种画法,因为可以画出非水平或非竖直的平行线。)。

(3)标准的三角尺和直尺的推轨式画法。

(4)利用折纸产生的折痕也可以轻松得到平行线。

书上想想做做的1到4题都可以让学生完成,第5题(在方格纸上的金鱼图案),里面有好几组平行关系是非水平、非竖直关系的情况,而且因为多条线段的原因,孩子对平行线的寻找无形中就增加了难度,所以此题也是充分考察学生对平行线的感知是否准确,敏锐。

2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六

1.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的平分线()。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交角是锐角d.交角是钝角。

2.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的平分线()。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

3.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

a、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七

学习目标:

知识:对顶角邻补角概念,对顶角的性质。

方法:图形结合、类比。

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习重点:对顶角的概念、性质。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对顶角相等”的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流程:

【导课】。

同学们,你们看我左手拿着一块布,右手拿着一把剪刀,现在我用剪刀把布片剪开,同学们仔细观察,随着两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怎样变化?(学生答:也相应变小)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板书课题)。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请大家阅读课本p,回答以下问题(自探提纲):

2、什么样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什么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有什么性质?你是怎样得到的?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小组讨论,然后老师针对自探提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先让学困生、中等生回答,优等生做补充、归纳,特别是问题3的第2问,最后老师强调:

1、注意“互为”的含义。邻补角和对顶角都是要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或对顶角。

2、“邻补角”这个名称,即包含了这两个角的位置关系,还包含了数量关系,对顶角一定是两条相交直线所构成的,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3、“对顶角相等”的推导过程。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八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d.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答案:d.

解析: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该选项错误;。

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该选项错误;。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该选项错误;。

d.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该选项错误;。

故选d.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九

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以后,本单元教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教材按上述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以理解这两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

1、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生活中有许多平行或垂直的现象,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内容的现实背景和有意义的素材。教材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概念;二是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有利于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

(1)在生活情境中凸现数学内容。

第39页的例题分三步呈现,首先是路灯、运动场跑道和高压电线架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用蓝色线勾画路灯的竖柱和横檩,用红色线勾画划分跑道的直线,用绿色线勾画高压电线架的两条边。这些勾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根据三张照片中的彩色线分别画出三组直线,从现实情境和具体物体上提取需要研究的对象。最后,让学生讨论这三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展开数学思考。

第42页例题的呈现也作了相似的安排:观察实物照片,根据照片画出两组相交的直线,研究这两组直线相交的特征。

(2)在已有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

第39页例题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平行”概念,“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概念的两点内涵,理解数学意义的“不相交”是关键。通过相交体会不相交是教材设计的教学策略。

学生分辨例题中的三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时,对左边一组直线相交不会有疑义,看图即一目了然。判断中间一组直线不相交也不会有困难,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划分直跑道的线都是直的,线与线是不会相交的。判断右边一组直线时会有争议。图上仅画出了两条直线的一部分,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没有相交。从直线概念上想,它们都是无限长的,只要再延长一点就相交了。教材希望学生通过争议,不但得出这组直线相交的正确结论,而且对中间一组直线不相交有更深的理解,为建立平行线的概念建立基础。

第42页例题教学“垂直”概念,建立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体验上。学生发现两组直线都相交成直角是逐渐深入的过程,教材作了相应的预设。先看到同组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再发现4个角都是直角。前者可凭观察发现,后者可以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如门、窗相邻的边框都相交成直角),还可以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在图上测量得出。

教材中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和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都有语言描述,这些描述都是学生的体验,是对具体现象的数学化思考,也是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学生可以从中学习规范地数学表述,但不是机械地接受定义。

(3)带着建立的数学概念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现实的素材中寻找平行线和垂线。

第39页在学生初步理解平行线以后,问学生“你能说出一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吗?”用图片列举了黑板的上下两条边、秋千的两根吊绳、五线谱的横线等实例给学生启发,让他们继续说出一些互相平行的例子。第42页在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以后,问学生“你能说出一些互相垂直的例子吗?”并以镜框的长边和短边、砖墙上的横线和竖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等实例启发学生说出一些其他的例子。

带着初步形成的数学概念去观察生活,寻找类同的现象,不仅是知识的教学,还能让学生感受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培养数学意识。

除了在生活中寻找平行现象和垂直现象,教材还让学生在几何图形和几何体上寻找垂线和平行线。如对折长方形纸,研究折痕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在平面图形中看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边;在字母中寻找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线段;在长方体、正方体的各个面上寻找互相垂直的边等。这些活动一方面能加强学生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的某些特征,为以后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作铺垫。第41页第5题,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中,相对应的两条边都是一组互相平行的线段,能使学生对平移的含义有进一步的体会。

2、鼓励学生动手画平行线和垂线。

让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不单是操作方法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在应用中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1)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

第40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道例题都是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或垂线之后安排的,都不是教材指导他们怎样做,而是让学生想办法画,在画的活动中继续体会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的内涵。

学生画的办法肯定是多样的,可以在方格纸上画以及用直尺或量角器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激活他们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造性地完成这些操作活动。还要认真组织学生交流,既要他们讲讲自己的方法和思考,还要相互通过观察、比试、用三角尺量等方法验证做出的是不是一组平行线和一组垂线。这样,学生的活动就不会停留在画的层面上,而深入到平行、垂直的概念上。

(2)指导学生用工具规范地画。

教材里还安排了用直尺与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第40页和第43页的例题分别用连续的图示范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与步骤,还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边模仿边体会,逐渐掌握使用工具的要领。

“想想做做”里多次安排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的练习,而且已知直线的位置经常变化。已知直线位置的多变,既能促进学生灵活地使用工具,更能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水平”“竖直”对数学中的“平行”“垂直”的制约和局限。多次练习画平行线和垂线,形成相应的技能,为以后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在画平行线、垂线的过程中体会一些基本特性。

第44页例题从a点向一条已知直线画出了一些线段,其中有一条线段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他线段都不和已知直线垂直。让学生量一量画出的这些线段的长度,他们必定能发现垂直线段的长度最短,并体会到这个发现是合理的。教材适时告诉学生“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是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并通过第45页第1题巩固这个知识。第3题通过测量身高和测量跳远成绩的照片,学生能体会生活中确实存在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知识的实例。第4题在人行横道线上的a点画出穿过马路的最短路线,第47页第7题设计从大街边上把自来水管接到小明家的方案,都给学生留出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知识的实践活动机会。

第45页第2题在两条平行线中间,画几条与平行线都垂直的线段,并量量画出的线段的长度。学生能从中发现,画出的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从而进一步体会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为什么永远不会相交,也为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增添了新的操作方法。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73页1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完成72页做一做2,73页1题。在梯形中试画高。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73页3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一

一、填空。

1、在同一个平面里,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形成()个角。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交点又叫()。

3、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可以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

5、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

6、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只要有一个角是90°,其余3个角都是()角。

7、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其中一个角是50°,其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8、一个正方形中有()组互相垂直的线段;一个平行四边形中有()组平行线。

9、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线段与已知直线相交,其中()距离最短。

二、判断。

1、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2、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直角三角形中有一组垂线。()。

4、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有无数条,且任意两条都互相平行。()。

5、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6、明天可能要下雨。()。

7、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

三、按要求作图。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4、过直线外一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5、过o点作ab的垂线、作ac的平行线。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引入。

1、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二、新课学习。

师巡视,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画150度角。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并会作平行四边形的高。

3.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全班齐练:画平行线。指名板演。

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作出下面三角形的高,并指出高和底。指名板演。

1.(投影出示下图)请大家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

2.这些图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3.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

4.打开教材第142页,请同学们用三角板和直尺检验一下平行四边形的每组对边,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再量一量每组对边的长度,你又发现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5.那么平行四边形究竟是一种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呢?(向学生指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说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6.怎样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7.做教材第143页的做一做第2题,指名在钉子板上围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9.我们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就具有易变形、不稳定性的特性。

10.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11.老师投影:放缩尺和卡车拖车连结部分图。讲解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特性的应用。

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既然说一条边上的一点就可以是任意一点,不像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所以作平行四边形的高,以下情况都对。只是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对边的垂线。

14.想一想:在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中间能作几条高?(无数条)。

15.做教材第143页做一做第1题。先检验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不能凭眼睛看。再作平行四边形的高,要求作不同方向的高,每个图作2条高。

17.老师指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老师板书)。

1.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题。

自己拿出小棒摆得试试看。可以摆成什么图形。

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2题。独立完成,老师巡视辅导。

3.做练习三十二的第3题。自己动手,看谁拼得方法多。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四

1、通过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与估计的过程,讨论得出一种即合理又方便的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能力针对具体的问题设计测量的方案。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与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估算技能。

天平铁钉米粒黄豆铁丝纸张

1、教师出示实物:一堆钉子和一堆米粒

提问:你能看一眼知道这些钉子和米粒的数量吗?

1、先来估计钉子的数量:

在操作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工具--天平

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方法利用天平这个工具知道这些钉子的数量。(提示:想一想钉子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小结:既方便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个钉子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一个钉子的质量,就可以得出钉子的数量。

2、估计一亿粒米的质量。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出估计的方法。

提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准确性还需要采取多次实验的方法。

合作要求:

*先用天平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

*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数量。

*根据书上表格,填写实验记录。

*写出算式,得出结果。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粒黄豆的平均质量。

2、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进行估计或测量。

学生踊跃回答,大胆猜测。鼓励学生能说出猜测的理由。

学生很有兴趣,积极性比较高。

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估计钉子数量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建议用天平称一个钉子的质量,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由于一个钉子的质量太轻,无法测出。因此很自然的改成称其中一小堆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一个钉子的大概质量。

先让学生讨论方法,利用前面测量钉子数量的经验四人小组讨论测量估计米粒的方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合理简便的方法,有条理的整理出来,按步骤开始进行测量与估计。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相交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探索。

(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本节的学习目的是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产生的四个角的关系,因此将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同学们刚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推理说理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将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作为难点。)。

4、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归纳、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想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感受图形中和谐美、对称美.。

(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学法: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课件,剪刀,纸片,相交线模型。

2教学过程:设置以下六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屋(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环节二:问题苑(合作交流,解释发现)。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具体操作:

(1):动手尝试:剪纸片,感知剪刀所形成的角在剪纸过程中的变化。

(2):给出问题,由剪刀这个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两条直线相交。

(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兴趣爱好)。

(3):分析研究此模型:

设置以下一系列问题:a、两直线相交构成的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6对)。

b、对各对角进行分析,首先从位置上去分析————结论:可把这六对角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哪些角?——特点?——它们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引出概念——邻补角。

另一类是哪些角?———特点?——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引出概念——对顶角。

c、再从大小上进行分析——量一量——结论: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d、你能阐述它们互补和相等的理由吗?

(一堂好课,是由一系列的真问题组成的,本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由的发挥,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讨论一步一步的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环节三:快乐房(大胆创设,感悟变换)。

(设置见投影,让学生判断形成的两个角是否为邻补角,这一变换让学生充满兴趣,此时一定让学生用邻补角的特点去检验,达到知识的正向迁移,并理解邻补角和补角的关系)。

环节四:实例库(拓展应用,升华提高)。

例子2:例子2是用对顶角和邻补补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这里设置了一组变式题,而且变式题目不是教师直接给出,而是启发学生自己编,让学生过了一把编导的瘾,学生一定非常的开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巩固了对顶角的性质;另一方面说明几何里的计算题,需要用到图形的几何性质,因此,要有根有据地计算.例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会更好.尽管学生书写格式不如课本上的规范,但通过集体)。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六

《平行和相交》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平行和相交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行和相交在我们声说中运用广泛,因此让学生把对平行和相交的认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关系;能利用不同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过程性目标:学生能在亲身经历画平行线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平行线的画法,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学生能感受到平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能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并能发现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本课的难点是学生能经过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二、说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充分感知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感知中体会平行的特征,在实践中加深对互相平行的理解,联系设计有层次,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说出导入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没,到处都有数学现象,在这些现象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根据经验会说出有线段和角,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回忆出直线、线段、射线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认识相交、平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画出三组直线,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直线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平行的。学生能够很顺利的判断出蓝色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的,红色的.直线不相交,而在绿色直线上产生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根据旧知,知道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从而得出绿色直线也是相交的结论。教师适时总结出: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然后教师让学会僧用自己的方式说说对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的理解。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离子,你知道哪些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说出黑板的上下两条边是互相平行的,秋千架的两根吊绳也是互相平行的,跑道直道上的线也是互相平行的,五线谱的横线也是互相平行的,门的对边互相平行,数学作业本上的线也是互相平行的……学生的思维在这里碰撞,教师随即提问:如果他们中的线没有平行关系,将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会说出,黑板就是不规则的,不美观;音乐家也无法谱曲;运动员跑步的时候将乱作一团等等。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平行现象,而且我们生活中也离不开平行。

2.画平行线。

师:既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平行线,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各自的方法创造出平行线,有的说可以在方格纸上画,有的说可以利用直尺的两条对边来画,有的说可以借助数学书的对边来画,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创造出一组组平行线,而这些方法都是借助某些物体中的平行现象来画的,有的时候借助这些工具来画会有一定的误差,不够规范,由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利用三角板和直尺来画平行线的方法。先让学生模仿画,在模仿的过程中完成“试一试”,在不断的模仿中体会画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如果直接让教师教给学生怎么画,学生对于画的方法理解不深,是外加的,而不是自己的方法,因此我采用由学生模仿到练习的方法,由练习然后总结出方法,这样学生掌握的更牢固。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这一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形象直观,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判断。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学国的图形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学会是呢感能更深地理解对边平行的涵义,随即教师可以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指一指图中有哪几组线段互相平行,学生会找出有两组,“你能在这张纸上再创造出一组平行线吗?”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能用折的方法创造出平行线段。

3.想想做做第4题。

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要求画平行线,对于学生的要求又有所提高,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然后交流画法。

4.根据要求画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小房图向左平移3格,然后指一指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中的平行线。这一题是开放的,有的学生会用到平移的知识来画,从中复习近平移的相关知识,还有的学生会利用今天所学的平行知识来画,不仅巩固了新知识,也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七

倒叙的时间,让我再次想起,那些清晰的印迹,恍若昨日。

在一起是短暂的,若在,择留,若离,莫伤。

干净的面庞又不失帅气,粗直的发丝又不欠随和,垂在额际,不加任何修饰,便足以赏心。你喜欢帮助别人,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总是让我学都学不完,别人夸赞你,你却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能做到的只有这些。在我眼中,你太过于完美,不经意间我已经深深崇拜。

耳旁有了温热的呼吸,我的身体瞬间不会挪动,紧张的耳朵发热。我的手被一个人的手握紧,并在纸上一笔一划的写下“你是我今生遇见的最美丽的女孩。”每天早晨,书桌里会多一袋牛奶,奶袋上都会标记一句“不喝不可以上课。”

晚风拂乱心绪,你轻轻理好,并为我重新安上阳光。你说,快乐最适合我,即便有一天雨水不再滋润,也要我向阳生长。光怪陆离的非主流灯下,映着两个孩子的影子,很近,是蓝颜。

会有长久,也相信一直守候,坚实的就不能分开,像童话里的天使展开翅膀。未来,不想预知。愿意沉沦,愿意迷醉,愿为这悬殊的不可能的幸福继续埋单,就算有一天会离我太遥远。

地面上斑驳的影光提示我们,六月已经来临。生命的第一个转折点,要好好把握,留不住青春年华,在秒针的滴答声中长大。我小心翼翼的珍藏,与时间赛跑,我相信,我们还会如此,出现在同一座校园。

parttwo。

彼年相见,轻拨了心弦,稀染了最初。

是无情,怎奈挽留也无用。

因为中考发挥失常,我进入了曾经不愿意选择的卫校,听说你考得还算不错,直接被七十三中录取,我默默祝福的同时,也默默的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电话铃声频繁响起一段时间,几乎都是一个人的名字—洛溪尘,之后就静寂了,我如同隔世。当我调整好状态,再想去联系你时,却不知道该如何按下那串熟悉的号码。你的qq头像一直是灰色,连邮箱里都没有了信件。我以为离开母校的那一天起,就再也不会看见你,我们似恋非恋的橙色光阴就此画上句号,直至有一天,七十三中的门口,不期而遇。

你穿了一件很宽松的校服,背着黑色的书包。记得那天早晨,很明媚的阳光,我拉着小红车去市场买菜,你拦住了我的去路,我正要右跨一步走过去,你也向右跨了一步,我抬起头,你俯视我,我仰视你,恰到好处的距离,恰到好处的角度,想起初中某个时候我们也这样的傻傻的面对面的站过。阳光射在你俊俏的脸上,让我总是忍不住想去亲一口。

“还好吗?”一句简单的问候,让我有些难以置信,抚平心悸,我也简单的回答了一句,“还好!”

“哦,我不在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呢!”你又补充了一句。还是老样子,喜欢淡淡的送去温暖,只是这样的关切是送给别人的,却从未送给过我,因为,你给予我的,远远超过这些。

“知道了,谢谢,你也一样。”我看了看表,就快七点半了,“去上课吧!要不会迟到呢!”你轻嗯了一声,转身离去…时隔半年之久,见面会是如此的场景,和我想像中的完全不同。

四年级数学平行和相交的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两支铅笔或小棒,三角尺,一张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摆一摆。

1、用两个小棒相交,可以摆出哪些图形?

2、相交的图形的线与线之间形成的是什么角?

3、用三角尺验证直角时引出: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并标出垂足“0”

活动二:折一折。

自己折一折,是两条着折痕垂直。

相互看一看,你折的是互相垂直么。

介绍你是怎么折的?

用三角尺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两条折痕的关系。

活动三:说一说。完成p21的说一说的要求。

活动四:练一练。按要求完成。

活动五:画一画。

教师演示画垂线的方法,并讲解。

分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学画法。

完成p22“画一画”的第二题。

小实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