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4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优秀8篇)

2024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4 09:32:18
2024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优秀8篇)
    小编:XY字客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写报告来总结和分享所做的工作。在撰写报告时,我们应该遵循学术道德规范,引用他人观点和研究成果时要注明出处,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点击查看更多报告写作技巧和范文案例,帮助您写出更好的报告。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两三年,也就是温上台后,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我对现在农村发生的变化感到非常高兴,当然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我从我寒假在家里的调查以及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所看所见全面的分析一下我所了解的农村。

自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施以来,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农业并没有摆脱为别的行业服务的地位,农业创造的财富无情的转移到别的行业,这和别的国家争相补贴农业形成了鲜明对比。二十年来农村的变化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我就农村的经济,教育,卫生保健,治安,信息化的调查大概谈一下我的看法。

农村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房子,从小的时候的土坯房到平房,到现在二层的楼房,但是人们的收入并没有实质上的增加,我大概调查了一下,在我们那里,现在一般的家里都是三口人,每家有四五亩的地,每年种地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钱,这里面有农民买种子(大约要一两百元)和买化肥(也要一两百元)的钱,还有自己亲自劳作,节省了耕地和丰收的花费,所以如果一普通农家只种地的话,除去日常的生活花费将所剩无几,所以我们那里的农民一般都要去干零时工。在20**年后,突然流行了外出打工,这是中国的大势所趋,沿海的发展给大量的农民工提供了打工的机会。现在我们村子只要有一定劳动力的人都在外打工了,虽然收入也增加了,但是和中国经济总体水平相比,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的家里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每年能够带回五六千的收入,多点的七八千元的收入,家里的收入也就是自给自足,也就是现在每个家庭平均每年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是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每个父母都要赚钱为孩子盖房子,现在农村一般都盖的是两层的楼房,如果不盖的话,自己的孩子将很难找到老婆,而且会被人耻笑,而盖一个二层的楼房一般都在两三万,所以丈夫辛辛苦苦储存的钱也就是为给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及将来孩子长大了,给孩子盖房子。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父母储存的钱给孩子盖了房子,孩子又要养活自己的父母,又要储存钱为了自己的孩子,这里面不能发生任何的以外,包括家人得了什么重病。再看一下我们那里的村的集体经济,没有一个村办的企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到沿海打工,农民没钱,村的办公机关没有收入,举债运行,到达破产的边缘,农村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农村问题不解决中国不可能富裕,中国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过中国在发展,农民问题也慢慢的解决。

农村的教育问题也非常的严峻,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的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决大部分,可能农村的孩子不能决定祖国的未来,但是也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乡原来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而现在好几个乡才有一个小学,而我们市的高中也只有两所高中,而只有一所每年有两三百个考上大学,另外一所只有几十个,这样的状况怎么可能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多家长还有孩子不是不想上学,一是考不上,二是考上了也可能没有钱上。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但是我问过很多人,普遍的反映却是用处不大。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的投入以及扶持一些社会急需的行业培训结构。还有就是现在经济的发展使很多的孩子辍学去打工,我们村现在一个村只有两三个上高中的,其余十五六岁的孩子都去打工了,如何让这些孩子重返学校,也是社会要关注的问题。

农村的卫生保健就更差了。农民以前没有医疗保险,而现在突出的问题都是看病贵,所以农民只能是小病抗着,大病等死。还有就是农村没有自来水,随着环境的污染,自己井里的水到了不能食用的地步,就那我们村和附近几个村为例,普遍存在井水过咸的状况,而且杂质过多,越喝越渴,没有人去关注,农民选择了沉默。

农民看病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构成的:

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抵御疾病能力太弱。由于经济条件差,很多农民大病往往错过了治疗时机,一旦发现已经成了绝症,而且治疗费用高,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穷、因病返贫,债台高筑。

二是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萎缩,农民健康无制度保障。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集体经济实力下降,依赖集体经济运转的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逐步萎缩,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是国家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多年来,国家对卫生的投入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卫生资源的配置明显存在着倾向城市而忽略农村的趋势。

四是医疗市场竞争无序,医院运转成本增高。由于财政投入少,医院的正常运转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添置大型先进设备主要靠自筹资金。这种机制实际上把医院完全推向了市场,其后果是形成医疗市场的无序竞争。

五是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医德医风与日俱下。由于医疗制度的弊端,我市大多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公益性质和群众利益,医疗行风出现滑波,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六是医药进货渠道不畅,中间环节多费用高。有的医院的药品进货渠道不正规,伪劣药品鱼目混珠,药品入库价与出厂价的差价悬殊。

七是地方疾病防治不力,血防工作形势严峻。我市地方疾病中要数血吸虫病对群众健康危害最大。一旦患上血吸虫病,将伴药终身,若延误治疗到晚血后期将会丢掉生家性命。

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非小事,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进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委员们建议:

第一、坚持办医的公益性和服务宗旨,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卫生工作,围绕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快医疗制度改革。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二

以下提供一篇。

调研报告。

给大家参考!

6月20日至26日,在市政协副主席李世秀的带领下,市政协文教卫体委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及委员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在听取市教育局汇报后,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了中线乐园乡、北线南阳乡、南线范镇三个乡镇中小学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干部意见。这次调研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目前我市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11所,完小30所(其中中心小学20所),村小及教学点42个,初小77所。在校学生34515人,教师数2592人,其中小学1693人,初中899人,因病请假22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3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100多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52%,36—49岁占29.5%,35岁以下占18.5;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岁占40.5%,35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85名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3、学科紧缺:小学英语教师48人,初中仅22人,缺口很大;信息技术学科,小学36人,初中仅15人;音体美小学48人,初中仅26人。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具体情况如下表:

类别。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人数)。

紧缺学科(人数)。

35岁以下。

36—49岁。

50岁以上。

本科以上。

专科。

中专。

高中。

初中。

及以下。

英语。

信技。

音体美。

其他。

小学。

18.5。

29.5。

52。

35。

658。

931。

51。

18。

48。

36。

48。

10。

初中。

43.4。

40.5。

16.1。

239。

590。

54。

14。

2

22。

15。

26。

16。

总计。

274。

1248。

985。

65。

20。

70。

51。

74。

26。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九江市三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

整体来看,我市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xx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跃居九江市前列。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二、客观现状。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主要问题如下:

(一)超编缺岗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乐园学校定编80人,现有在职在编教师81人,返聘民师2人,工友1人,看起来是超编,但其中服兵役1人、借调外出4人,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达26人,这种现象在全市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南阳学区有宝山、韭山、红日、严畈4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名,其中韭山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个教学班却只有34名在编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

(三)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市大多乡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师严重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范镇中学为例,除了有2名英语、1名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均由非专业老师教学。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目录表。

4.本文主体部分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三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人均强县”的基本保证。按照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县政协经科委从11月下旬12月上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教师队伍管理的视察。视察组先后视察了4所中小学;分别召开了部分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和政协委员座谈会。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小学70所,初级中学4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1所,师训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积41351平方米,在校学生9303人(学前教育749人,小学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职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学2120人,普通中学2971人),农村留守儿童2063人。教职工607人(幼儿教育21人,小学458人,中学228人),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96.4%、73%,小学教师的大专率和初中教师的本科率分别为72.4%和4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

(一)管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操作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盲目性行为大大减少,提高了其整体管理的科学性。

(二)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管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管理体系。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临教师队伍管理的问题。

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的奋斗目标、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少数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个别学校领导干部和少数教师滋生了、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与不注教学质量、忙于有偿家教的的现象。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上班时间从事商品经营活动。还有少数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少数教师师德失范,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城乡分布、学段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分配、调配不尽合理,教师编制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初、高中教师按学科紧缺的矛盾突出且缺少学科带人头,普遍存在编制虽够却按科分配教师不足、胜任教学教师不足,出现有富余人员或是不称职人员的现象,并且学校的富余人员和不称职人员分流困难,一旦遇到教师病、产假或脱产进修等情况,任课教师就“断档”,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结构性缺编,加上升学率压力,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

(三)师训经费不到位,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财政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经费不足甚至未能落实,使学校只能以校本培训为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极少。培训的不足、继续教育的欠缺,导致现有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未来教育的不适应、现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呆板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适应、现行教研方式的陈旧与指导教师教学的不适应,从而出现了“身在课改中,处在理念下,留在陈旧里”的普遍现象。

(四)教学成本投入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经费只有学生的学杂费,既要按规定保证硬件投入,又要按需要满足教育教学,入不敷出,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由于市县间、县乡间教师收入、福利待遇差别较大和高中、初中教师的层层由下向上的选拔,造成了县内优秀骨干教师因外调和改行向外流失,因选拔和调动的的内部流失,且特级、高级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作用不够,学校骨干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难以形成且新老交替面临形势严峻,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五)学校班子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学校班子老化,班子凝聚力、影响力较弱,班子成员运用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与遵循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缺陷难以适应管理需要;二是少数学校用人随意,不能真正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任人机制,造成班子傭肿、人浮于事,甚至导致骨干教师流失;三是个别学校领导素质较低,拜金主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识、不集众意主观臆断倾向存在,至使学校管理混乱与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落后。

三、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建议。

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我县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我们建议:

(一)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

建议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师德建设上要认真抓好教育、制度和管理三项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教育观,增强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引导教师形成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核心精神品质;引导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发展的“评教体系”和“评学体系”。坚持实施师德建设长效管理,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应予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分。同时,在教教师有偿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研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正确地加以引导,禁止从事以营利为目的有偿教育。

(二)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建议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尊师重教的舆论宣传。广泛宣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我县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教育战线上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模范教师和先进事迹等等。力争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保障培训经费,提高教师待遇。

建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三位一体”,采取给一点、补一定、筹一点的办法,启动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提升工程”和以骨干教师培育为主的“名师工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组织教师培训,构筑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教育部门集中培训、教研科研活动培训、立足岗位校本培训等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刷新”、知识结构的拓展、能力结构的激活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重视教育的外延发展,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必要投入,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改善教师办公教学条件,让教师真正工作顺心、在校安心、教学尽心、生活舒心。政府按财政增长水平,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的“身价”有增无减,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理顺管理体制,优化队伍结构。

建议根据教师管理特点,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编制、人事、劳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育主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吸纳各个学校与一线教师的建议意见,以形成健康的教师能进能入能分流的任用机制和管理机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完善教师分配、调配机制,坚持按学校实际情况核定学校编制,按学科、依专业配备初、高中教师,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路子,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用有所专、教有所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是改革学校主要领导的任用机制并加强监管,形成“以观念、能力、成绩任人评人”的良好氛围;二是改革学校中层领导班子的配备使用,实行学校中层领导任用报批制度,改变用人随意、能者不能上、庸者不能下的现象;三是加强学校班子考核及对班子后备人选的推荐与考察,及时对学校凝聚力不强、号召力不够、作用发挥不正常、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不前的班子坚决予以更换或调整。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四

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师教非所学、年龄老化现象,“民转公”教师正值退休高峰;教学点分散,班额小,农村小学“超编与缺编问题并存”和“实质缺编导致教师工作负担重”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下面以xx小学为例:

xx小学下辖xx村、xx村、xx村,生源半径10公里。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81名学生,教职工11人。是所规模较小的完全小学。从教师队伍来看,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30岁以下教师2人(20xx年9月新进的特岗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8.2%;30-45岁教师2人,占18.2%;45岁以上教师7人(其中女2人、1人即将退休),占63.6%。

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工作量过大。

教师学历全部达到中师以上,中师学历2人,占18.18%;大专学历5人,占45.45%;本科学历4人,占36.36%。

从数据上看,81.82%的教师在合格学历的基础上提升了学历层次,但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按《安徽义务教育实验课程设置安排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必须开齐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小学三年级以上必须开设英语、计算机课,这些学科都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执教。现有教师中体育专业教师1人,英语专业教师1人(均为20xx年新补充的特岗教师)。七个教学班共有每周共有210课时,人均19.1课时,每天近4节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班主任工作等,工作量超负荷。由于教师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以及一人代多科的现象不可避免。另农村教师多是“半边户”,“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之余还要回家干农活,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

三是现有教师编制不适应学校发展需要。

根据中央编办发[20xx]72号(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编,只能配备4名教师,严重超编。

四是教师培训机制难以形成,培训效果不佳。一是教师少,教研、培训学习氛围难以形成;二是工作量过大,教研、培训时间难以保障,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少;三是“萝卜煮萝卜式”的教研模式,重实践轻理论,缺乏针对,缺乏专业引领,不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一)探索并改革教师补充机制。

现有的教师补充机制已在逐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逐步解决师资在年龄、来源、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新补充留用难度较大。

六十年代的“侯王建议”顺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中“教师都回本大队工作”对当下农村教师“补充易,留住难”的现状有借鉴意义,大力实施教师本土化培训。要加大优秀师范毕业生的储备,对学校核定编制时另外增加一定比例的后备师资储备编制,实施定向培训,吸引本地优秀大中专毕业从教。同时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向农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革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标准。

我乡农村小学何家坊小学、xx小学、教学点师生比分别是1∶11.94、1∶7.36、1∶4.9、1∶7.85,师生比远高1∶19。班师比分别是1∶1.59、1∶1.66、1∶1.72、1∶1.79、1∶1.84、1∶1.91、1∶1.98、1∶2.04、1∶1.86、1∶1.86。班师比分别1:2:43、1:157、1:1.67虽然中央编办发[20xx]72号等文件没有对农村小学的班师比作出明确规定,但班师比明显偏低,农村小学教师实际却属缺编。

受现行的编制依据师生比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虽超编,但其工作量重(每周19.1节课)。教学点班多学生少,多以复式教学,以师生比或班师比都不能很好解决解决这一矛盾。建议配置师资时应该考虑班师比、师生比、教师课时数等多个指标,充分考虑到了学校在校生数、班级数(年级数)、课程数、教师课前课后工作量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教师工作量来配置师资能够做到因校而异,同时还能够实现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五

6月20日至26日,在市政协副主席李世秀的带领下,市政协文教卫体委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及委员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在听取市教育局汇报后,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了中线乐园乡、北线南阳乡、南线范镇三个乡镇中小学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干部意见。这次调研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目前我市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11所,完小30所(其中中心小学20所),村小及教学点42个,初小77所。在校学生34515人,教师数2592人,其中小学1693人,初中899人,因病请假22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3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100多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52%,36—49岁占29.5%,35岁以下占18.5;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岁占40.5%,35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85名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3、学科紧缺:小学英语教师48人,初中仅22人,缺口很大;信息技术学科,小学36人,初中仅15人;音体美小学48人,初中仅26人。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具体情况如下表:

类别。

年龄结构(%)。

1、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系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师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剖根源,抓典型,定措施,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并结合师风师德宣讲活动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九江市三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

整体来看,我市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xx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跃居九江市前列。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二、客观现状。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主要问题如下:

(一)超编缺岗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乐园学校定编80人,现有在职在编教师81人,返聘民师2人,工友1人,看起来是超编,但其中服兵役1人、借调外出4人,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达26人,这种现象在全市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南阳学区有宝山、韭山、红日、严畈4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名,其中韭山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个教学班却只有34名在编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至在6-16岁之间,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与美丽,所以他们希望看到和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年轻漂亮帅气有活力。而在我市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老师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农村学校教学氛围不活、不新、没有生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成长。如范镇中学教师平均年龄40岁。乐园学校81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27名,占三分之一,特别是55岁以上的竟然有17名。南阳学区67名教师中,51岁以上的21名,而30岁以下的只有3名。范镇学区123名教师中,46岁以上80人,其中55岁以上41人,占三分之一,而35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4人,师资严重老化。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共1025名,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62名,平均年龄43.6岁。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六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人均强县”的基本保证。按照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县政协经科委从11月下旬12月上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教师队伍管理的视察。视察组先后视察了4所中小学;分别召开了部分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和政协委员座谈会。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小学70所,初级中学4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1所,师训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积41351平方米,在校学生9303人(学前教育749人,小学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职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学2120人,普通中学2971人),农村留守儿童2063人。教职工607人(幼儿教育21人,小学458人,中学228人),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96。4%、73%,小学教师的大专率和初中教师的本科率分别为72。4%和4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

(一)管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操作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盲目性行为大大减少,提高了其整体管理的科学性。

(二)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管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

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

二是学校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管理体系。

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临教师队伍管理的问题。

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与县委提出的的奋斗目标、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少数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个别学校领导干部和少数教师滋生了、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与不注教学质量、忙于有偿家教的的现象。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上班时间从事商品经营活动。还有少数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少数教师师德失范,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城乡分布、学段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分配、调配不尽合理,教师编制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初、高中教师按学科紧缺的矛盾突出且缺少学科带人头,普遍存在编制虽够却按科分配教师不足、胜任教学教师不足,出现有富余人员或是不称职人员的现象,并且学校的富余人员和不称职人员分流困难,一旦遇到教师病、产假或脱产进修等情况,任课教师就“断档”,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结构性缺编,加上升学率压力,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

(三)师训经费不到位,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财政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经费不足甚至未能落实,使学校只能以校本培训为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极少。培训的不足、继续教育的欠缺,导致现有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未来教育的不适应、现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呆板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适应、现行教研方式的陈旧与指导教师教学的不适应,从而出现了“身在课改中,处在理念下,留在陈旧里”的普遍现象。

(四)教学成本投入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只有学生的学杂费,既要按规定保证硬件投入,又要按需要满足教育教学,入不敷出,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由于市县间、县乡间教师收入、福利待遇差别较大和高中、初中教师的层层由下向上的选拔,造成了县内优秀骨干教师因外调和改行向外流失,因选拔和调动的的内部流失,且特级、高级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作用不够,学校骨干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难以形成且新老交替面临形势严峻,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五)学校班子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是个别学校领导素质较低,拜金主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识、不集众意主观臆断倾向存在,至使学校管理混乱与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落后。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七

6月20日至26日,在市政协副主席李世秀的带领下,市政协文教卫体委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及委员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在听取市教育局汇报后,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了中线乐园乡、北线南阳乡、南线范镇三个乡镇中小学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干部意见。这次调研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目前我市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11所,完小30所(其中中心小学20所),村小及教学点42个,初小77所。在校学生34515人,教师数2592人,其中小学1693人,初中899人,因病请假22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3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100多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52%,36—49岁占29.5%,35岁以下占18.5;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岁占40.5%,35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85名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3、学科紧缺:小学英语教师48人,初中仅22人,缺口很大;信息技术学科,小学36人,初中仅15人;音体美小学48人,初中仅26人。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具体情况如下表:

类别。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人数)。

紧缺学科(人数)。

35岁以下。

36—49岁。

50岁以上。

本科以上。

专科。

中专。

高中。

初中。

及以下。

英语。

信技。

音体美。

其他。

小学。

18.5。

29.5。

52。

35。

658。

931。

51。

18。

48。

36。

48。

10。

初中。

43.4。

40.5。

16.1。

239。

590。

54。

14。

2

22。

15。

26。

16。

总计。

274。

1248。

985。

65。

20。

70。

51。

74。

26。

1、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系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师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剖根源,抓典型,定措施,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并结合师风师德宣讲活动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九江市三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

整体来看,我市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xx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跃居九江市前列。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二、客观现状。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主要问题如下:

(一)超编缺岗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乐园学校定编80人,现有在职在编教师81人,返聘民师2人,工友1人,看起来是超编,但其中服兵役1人、借调外出4人,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达26人,这种现象在全市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南阳学区有宝山、韭山、红日、严畈4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名,其中韭山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个教学班却只有34名在编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

(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至在6-16岁之间,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与美丽,所以他们希望看到和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年轻漂亮帅气有活力。而在我市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老师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农村学校教学氛围不活、不新、没有生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成长。如范镇中学教师平均年龄40岁。乐园学校81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27名,占三分之一,特别是55岁以上的竟然有17名。南阳学区67名教师中,51岁以上的21名,而30岁以下的只有3名。范镇学区123名教师中,46岁以上80人,其中55岁以上41人,占三分之一,而35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4人,师资严重老化。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共1025名,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62名,平均年龄43.6岁。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三)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市大多乡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师严重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范镇中学为例,除了有2名英语、1名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均由非专业老师教学。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题页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八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6月20日至26日,在市政协副主席李世秀的带领下,市政协文教卫体委组织部分常委及委员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在听取市教育局汇报后,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了中线乐园乡、北线南阳乡、南线范镇三个乡镇中小学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干部意见。这次调研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教师数量:目前我市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11所,完小30所(其中中心小学20所),村小及教学点42个,初小77所。在校学生34515人,教师数2592人,其中小学1693人,初中899人,因病请假22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3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100多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52%,36—49岁占29.5%,35岁以下占18.5;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岁占40.5%,35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85名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 3、学科紧缺:小学英语教师48人,初中仅22人,缺口很大;信息技术学科,小学36人,初中仅15人;音体美小学48人,初中仅26人。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系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师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剖根源,抓典型,定措施,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并结合师风师德宣讲活动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九江市三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

整体来看,我市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xx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跃居九江市前列。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主要问题如下:

(一)超编缺岗现象严重

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乐园学校定编80人,现有在职在编教师81人,返聘民师2人,工友1人,看起来是超编,但其中服兵役1人、借调外出4人,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达26人,这种现象在全市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南阳学区有宝山、韭山、红日、严畈4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名,其中韭山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个教学班却只有34名在编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

(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

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至在6-16岁之间,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与美丽,所以他们希望看到和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年轻漂亮帅气有活力。而在我市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老师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农村学校教学氛围不活、不新、没有生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成长。如范镇中学教师平均年龄40岁。乐园学校81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27名,占三分之一,特别是55岁以上的竟然有17名。南阳学区67名教师中,51岁以上的21名,而30岁以下的只有3名。范镇学区123名教师中,46岁以上80人,其中55岁以上41人,占三分之一,而35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4人,师资严重老化。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共1025名,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162名,平均年龄43.6岁。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三)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市大多乡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师严重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范镇中学为例,除了有2名英语、1名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均由非专业老师教学。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是民办教师转编的,他们的基本技能比较低。

根据上面的现状描述与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尽快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以及培养、培训制度,从根本上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规范化,形成全社会尊重教师的法律和权威感,这样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面临的问题,让身处教育前线的教师们能够安心,认真的完成本职工作。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使其在教育前线作出辉煌成绩,从而大力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三、增强教师的终身教育意识和培训意思。我乡在职教师职前专业教育起点比较低,小学教师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接受再教育。现代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科学技术知识的惊人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接受终身教育,不断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学校要有强烈的培训意识和终身教育意识,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鼓励、支持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如学历达标培训,业务能力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培训。学校应经常利用多种形式,抓住各种机会向全体教师,尤其是对新教师进行学校的办学思想、思路、目标、观念等,使学校的办学宗旨深入人心,形成共识,指导教师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