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优质13篇)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13:44:19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优质13篇)
    小编:文轩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案编写时,应加强对学生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在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以下范例,了解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优质13篇)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分数除以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二

知识重点[单击此处输入知识重点]。

教学难点[单击此处输入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1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5、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15150()。

除数550500。

商()()3。

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概念分析[单击此处输入教学过程]。

例题讲解【例1】。

一、引入新课:

学生做43.5÷5=8.7。

然后改题:4.35÷0.5猜一猜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5。

(1)教师: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2)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小结。

课堂练习1、书上第22页“做一做”

2、练习:判断并改错:

1.44÷1.8=811.7÷2.6=4.54.48÷3.2=1.4。

3、练习:书上24页的作业。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单击此处输入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单击此处输入本课作业]。

课后追记。

本课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老师要把握好扩大除数、被除数的倍数(小数点向右边移动几位)是由除数决定的,要先看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就同时向右移动几位。

教学内容p21~22。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知识重点应用商不变的性质,掌握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移动方法。

教学难点p22例子6被除数小数位数少于除数小数位数情况的处理。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让学生做p20页第11题。

被除数1.515150。

除数550500。

这就是“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板书1.28÷4=0.32。

那么12.8÷40=?

0.128÷0.4=?

二、出示p21例5主题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二、例6。

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

12.6÷0.28=。

课堂练习p22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本课作业[单击此处输入本课作业]。

课后追记。

应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应用于小数除法,扩大除数、被除数的倍数(小数点向右边移动几位)是由除数决定的,要先看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就同时向右移动几位。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三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熟练进行计算。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掌握积与因数的关系,能灵活运用两者之间。

的关系进行正确判断。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重点: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

难点:因数与积的关系。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掌握积与因数的关系,能灵活运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判断。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11页。

2、计算:

3、填空:

1)、×6表示();

×表示();

2)、一根绳子长81米,剪去,还剩这根绳的,还剩()米,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

二、合作探究:

思考:你想到了几种计算方法,有什么技巧?

小结: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

例2、比较大小。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另一个因数(0除外);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另一个因数(0除外);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另一个因数;

三、学以致用:

1、直接写出得。

2、

3、我能辩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数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2)、几个假分数相乘的积大于1,几个真分数相乘的积小于1。()。

3)、x××x()。

4)、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5)、如果a×=b×,那么a大于b。()。

4、解决问题:

1)、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第二次用去多少米?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四

1.巩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掌握此类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巩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投影)。

1.找准单位“1”,并列式解答。

2.出示准备题。

(1)读题,请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3)老师指导学生画图。老师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人数后提问:谁和美术组比?怎么画?(生物组和美术组比,可以画在美术组上面。)谁和生物组比?(航模组和生物组比,应画在最上面。)。

提问: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请一名同学列式解答,然后订正。

(二)讲授新课。

老师把准备题进行改编。

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1.指导学生画图。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个量?需用几条线段来表示?(有三个量,用三条线段表示。)。

提问:和准备题比,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给了航模组人数,求美术组人数。)。

老师按学生的回答,把准备题的图示进行修改。

2.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进行分析。

(3)这道题中有几个单位“1”?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根据三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5)这个式子的等号两边相等吗?为什么?

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设谁为x?(设美术组人数为x。)。

老师板书:

解设美术组有x人。

答:美术组有30人。

看方程提问:

(3)为什么要设美术组人数为x?

(因为只有知道美术组的人数,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航模组又和生物组比,所以设美术组为x人。)。

师小结:对于含有两个“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条件的复合应用题,首先要找准单位“1”,在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情况下,根据题中条件,准确设定其中一个单位1的量为x。

(三)巩固练习。

(投影)。

先讨论以下问题,再动笔做:找出单位“1”,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2.看图,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并列方程解答:

(1)说出这个图所反映的等量关系式。

(2)师小结:这道题出现了“小汽车是大汽车的4倍”,而不是几分之几,但它们的数量关系不变,解题思路也一样。

师:这道题和前两题比,前两题是不同数量相比较,这一道题是同一数量相比较,我们可以画单线图分析数量关系。(老师指导画图。)。

三好生4人。

学生动笔做,老师带领学生订正。

的高是多少厘米?

根据题意填空:

是()厘米。设()为x。

果树有多棵?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今天学习的是由过去学过的两道分数除法应用题组成的复合题。)。

这类题分析解答时应注意什么?(弄清有哪三个量,它们之间什么关系?找出等量关系,确定设哪个量为x,再列方程解答。)。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讲的是分数连除应用题,是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逆解题,所以本课由分数连乘应用题引入,通过改变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使之转变成一道分数连除应用题,为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基础。本教案还重视分析思路的训练,通过设计提问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为学生自己解题奠定了基础。在练习的设计中,采用不同形式,由扶到放,不但一步步强化了学生的分析思路,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通过生活实际、自主探索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生通过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前准备:小黑板。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

复习分数乖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3、做。

4、练习八第6-9题。

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

通过列式计算,认识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的倍数一样,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反思重建。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制第九册教材p30。

教学重点: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回答,小黑板出示:

指出下大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哪一个量是作单位“1”的量。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2)脐橙的重量是台湾青枣的8/9。

(3)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5/4倍。

2、指出下面每题中的两个分数,各把谁看作单位“1”

(1)脐橙的重量是桔子的6/7,桔子的重量是梨的7/8。

(2)甲厂做的是已车的5/6,两车做的是已车的5/8。

3、让学生比较1和2题的异同点。教师小结。

4解答下题。

1、学校开学初装到1200只煤球,用去2/5,用去了多少只煤球?

单号做第一题,双号做第二题,再指2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总结出这些是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授。

1、出示例: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2)画出线段图,标明条件和问题。(学生分成小组,画出线段图,教师再指导订正)。

(3)分析数量关系。

a、小组合作讨论提问题(要求各小组指派一名代表把自己所在组的问题的数量及推选一个最优秀的问题汇报出来)。

b、对每组说出问题的数量,进行比较。看看哪一个小组的问题质量更好。让组长代表本组提出推选好的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完成例题教学。

列举学生提出的问题:

(1)要求小会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必须先求出谁的成绩?

(2)先求小茂的成绩,要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怎样求?

(3)要求小会的成绩,要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根据哪些条件?

(4)这道题必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

(5)能不能先列关系式,再列式子或者把两个关系式合而为一?

(第4和第5的问题,老师先表扬他们,让学生保留问题,等一下再来解决)。

c、把这道题列出综合算式怎样列?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反馈练习。

1、p30、做一做。

2、看课本例2。

四、小结。

先解决学生的第4和第5的问题,从这两个问题,使学生明确今天所学的内容(板书出来)然后老师总结出两步应用题的关键。

五、作业:

1、书面作业:教师自拟。

2、课外作业:练习九、8和9。

3、引申作业:对练习九第九题讨论,看哪组提的问题多、质量高。下节课进行评价。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七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目标是:1.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迁移、分析、归纳发现的学习方法,能正确地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首先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稍复杂分数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少)百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课堂学习中,我给予了学生如下机会:

1.在学习例题之前先复习“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线段图,再复习一些分率句的分析,把知识难点分散化,学生就容易把知识方法迁移到例题中去,使知识螺旋上升。

2.从线段图入手,利用线段图显示相等关系。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图文结合分析数量关系,以及题目结构特征。体验分析方法:抓住分率句,找出单位“1”的量和分率,画出线段图。其特征是:单位“1”的量和对应分率是已知的,先求出对应分率的数量,再进行增加,减少的数量计算;问题量是与分率不对应的,可以先求出问题量对应的分率,再用乘法计算。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我提出如下问题:从线段图能否看出哪个量和哪个量比?哪个量是标准量?哪个量是比较量?这样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基本思路。

4.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归类整理,使理解程序化。

根据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为了更好使学生学习百分复合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及解答方法,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的归类整理。是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例3)和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做一做第1小题)进行对比整理;是百分数应用与分数应用题的对比整理。通过这样的两次加深对比分析,让学生讨论后再总结,学生的理解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5.注意学法指导,增强练习的针对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在探究新课过程中,我采用了两次对比,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迁移学习,让学生懂得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知识。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加强了对比题组的练习,分率句的对比,百分数题目与分数题目的对比,让学生在增强的练习对比中进一步深化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的。

一、计算练习。

做练习二十三的第5、6、11题。

1、第6题,让学生独立口算,共同核对得数。

2、第6题,让学生独立笔算,填出得数,集体订正。

3、第6题,第一行指名板演,并要求学生说说怎样估算,第二行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估算,指名口答得数,共同订正。

二、应用题解题练习。

练习二十三的第7-10题及第12、14、15题。

1、第七题,全班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分别指名将两种不同的解法的综合算式抄在黑板上:

7200÷12÷67200÷(12÷6)。

让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

2、第8题,先引导学生回顾除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然后再求。

3、第9、10题,先让学生读题,审题,比较两题的不同,第9题是连除应用题,第10题不是连除应用题。

4、第12题,两道小题也要让学生对比着练,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说解法。

5、第14、15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集体订正。

三、应用题补充条件、问题练习。

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3、16题。

1、第13题,读题,明确条件,然后给予适当的启发。

3、整理和复习。

复习混合运算式题、文字题和连乘、连除应用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的第1-3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解答这两种应用题,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式题。

(1)做课本第116页第1题及补充题。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3题。

左图是变化了形式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右图是以框图形式出现的混合运算。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出亿时结果。

2、两步计算文字题。

做第116页的第2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求什么,必须知道哪两个数,再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计算,指名答出,共同订正。

二、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1、做课本第116页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解答后,引导学生把它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

2、练习二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订正时,指名说说两小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综合算式的每一步求什么。教师归纳,指出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九

计算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被乘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算式中积应有几位小数:

25.4×362.37×1250.15×3。

1.032×243.506×10.017×21。

2.在积的适当位置上添上小数点:

观察: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为什么?(积中小数部分末尾的零省略不写,被划去了,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5×4=18×5=2.5×4=1.8×5=。

0.25×4=0.18×5=0.025×4=0.018×5=。

注意:计算的结果,小数部分末尾的零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4.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14个9.76是多少?

(2)6个3.25是多少?

(3)5.24的5倍是多少?

(4)1.6的8倍是多少?

5.课后作业:p4:1,2,3,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数乘以整数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我们在复习中设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以及积与因数的变化规律。

在新课的引入上,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之中。通过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大胆让学生尝试,讲解、讨论,把学生引导到算理的探究过程之中。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思维过程既有展开,又有压缩,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十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韩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4)朗读全诗。

三、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板书设计: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一

本节课《分数乘分数》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内容,重点十固和进化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以上的两个数学目标。对于课堂中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得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1)引导学生通过用图形表示算式,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2)以3/4×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意义,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意义,最后在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是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3)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立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积累认知。整体教学的效果很好。

由于学生有比较坚实的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所以对于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探索完全可以让学生立进行。而在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的探索中,由于学生刚刚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并且用图形表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较好。

学生在计算分数乘分数时能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对于计算过程的约分,部分学生的约分意识不强,如3的倍数,7的倍数,甚至更大质数的倍数,学生不知道约分,使结果不是最简,还要加强训练。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赵老师从本地实际出发,精选例题,例题来源教材又活于教材,以学生极其熟悉的列车提速问题入手,既复习巩固了以前学过的内容,又自然的引入了新的学习内容,通过条件和问题的互换导入自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新的问题迎刃而解。

二、教学过程由扶到放结合,引导有法。

1、教是为了不教。的确,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赵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学生的思路,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去调控课堂,也就是说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指导学生用“画线段”的方法完成了本节课的新课学习任务。

2、从教学环节看,既灵活而又开放,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遵循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

3、在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赵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关键信息,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子,而后深入分析解题过程,最后通过一系列有趣实用的练一练习题设计,使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与突破,极大的建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巩固了知识,这也又一次说明了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心中有教材,更重要的是心中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被动的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在教师有意创设给予学生展示矛盾的认知冲突中,在学生争辩中掌握了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

最后还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学过程只源于自我形式,教学任务就无法真正落实,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2、课件教学只能成为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特别在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板书于黑板,主要是课件出示的方法一、和方法二的4个要点。重要的例题最好还是领学生作,将过程充分的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能用课件放一下就了事,这样水过地皮湿,起不到任何作用。

3、教师要学会运用激励性评语,及时启发、鼓励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

4、课件中的一个小失误就是“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1+50%”,应该是原来的(1+50%)或150%,给以改正。

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三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画图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编者试图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变化到分数,得到的运算法则由特殊到一般,从而经历一个严谨的科学归纳过程。

教材通过题目中的情境图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新知,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并通过多种方法都证明了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然后进行练习,学生学习效果肯定不错,教学过程也一定自然流畅。

如何既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又让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方法呢?经过深思之后,我在学生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时学生开始大部分围绕因为结果相等来总结。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算理的教学,大部分同学们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孩子们高兴地说分数除法的算理也恰恰证明了我们猜想是正确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既进行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进行了算理的教学。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显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