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2-27 06:53:03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小编:念青松

通过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接下来,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得整篇心得体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备受关注的“飞人大战”结果终于揭晓,在亚运赛场最受瞩目、最激动人心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中国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以9秒92新的亚运会纪录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场沸腾。“中国飞人”苏炳添加冕“亚洲飞人”,其9秒92的成绩不仅刷新亚运会纪录,与亚洲纪录也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参加决赛的8人中唯一一个跑进10秒以内的选手。苏炳添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荣耀。

决赛前,苏炳添的外教兰迪·亨廷顿曾说:“如果比赛的氛围、环境和气候都合适,加上运动员感觉良好的话,苏炳添能在雅加达给中国带来一个奇迹。”外教在训练场上信心满满地留下这番话,而苏炳添果然也不负众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骄傲。

在本届亚运会前,苏炳添两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亚洲纪录的9秒91,追平了卡塔尔选手奥古诺德创造的亚洲纪录,成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带着这样一份辉煌的成绩单第三次来到亚运会赛场,苏炳添的目标很简单——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终以9秒92的成绩夺冠,苏炳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说:“我觉得今天已经破了我的魔咒,作为男子百米选手训练了十几年,我参加的所有运动会都没有尝试过拿一个冠军。29岁,我终于在亚运会上证明了自己。”手捧亚运金牌,苏炳添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飞人”。是的,苏炳添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中国速度不容小觑。

2017年年初,那些关于“苏炳添退役”的新闻不胫而走,苏炳添的确动了这个念头。然而,苏炳添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于是,他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训练比赛。数年如一日的封闭训练,肩上积攒的各种压力,局外人统统无法体会。正是这样的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才成就了如今的亚洲飞人。

在整体水平依然无法与欧美抗衡的亚洲,亚运会百米飞人大战的意义不言而喻,正如苏炳添所言,“这是打破魔咒、扬眉吐气的一晚”。辉煌背后总是藏着无人言说的艰辛,不过还好,苏炳添坚持下来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铸就了中国的骄傲亚洲的骄傲。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我采访过不少先进事迹报告会,这次,第一次从台下采访改成了台前宣讲,向大家介绍我认识多时的采访对象毛卓云。

老毛的战场没有刀光剑影,却也凶险无比,他的课堂没有讲台话筒,却也教化心魂。高墙铁门,是要锁住邪恶与流毒,却并不遮挡他将正心正行的光亮照进人性的黑暗。即使这样的过程,如行走于坚冰,他也要破冰而行。

自从宁波市看守所设立专门的艾滋病犯监区以来,我就想去采访,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直到20__年,才得到许可,走进禁区,也认识了老毛。老毛质朴、健谈,平实的语言里透着邻家大哥的亲和力,给人很强的信任感。在这坚壁高墙中,他像一股暖流,他那并不伟岸的身躯,总是散发着强大的磁场,有一种无形力量。

我们媒体的报道采写一开始定位在设立艾滋病犯监管的角度。但几次接触,我发现这个被大家亲切地唤作“老毛”的质朴警官,才更应成为焦点。

老毛是一位警营里的学者。在12年的工作中,他几乎每天都要和艾滋病在押人员谈心,每次谈话和心理疏导后,他都会将对方的心理反应、情绪变化等记录在册,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研究素材,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而可操作的“五心法”。他五大本十几万字的工作笔记,无论从所耗费心血来看,还是作为可资研究的一手资料而言,都弥足珍贵。

老毛也像一位医者。他用学到的知识首先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做通了身边相关人士的思想工作。他更在工作中,为每一名监管对象寻找和研制独门“药方”。

老毛还是一位师者,对在押人员,既授业又解惑。比如有一批艾滋病犯是文盲和半文盲,老毛就给他们准备了纸笔和课本,还手把手教他们写字认字,给他们讲道理说文化,监室成了文化补习班。

老毛更是一位善者。病犯对老毛如父如兄如师如友的信赖,称老毛为“毛校长”“毛老师”“毛爸爸”,无疑是因为老毛的善心和善行。无论是拥抱狂躁,安抚哭泣的病犯,还是陪着病犯尽孝,善心和善行总是相辅相成。而每一次接近病犯,都如同接近黑色的魔障啊。

当然,老毛用时间和实践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忍者。12年来,监区里的在押人员一茬茬地换,不换的,是老毛。他很喜欢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几乎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践行初志的最佳总结。

老毛无私无畏、坦诚质朴、真心善行,他也正是千千万万普通警察砥砺前行的代表。记录这样的人民警察是一个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我很庆幸,能认识他,用我的笔记录讲述他的故事。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没有库尔班校长,就没有依麻木镇国语小学,就不会有这么多像我一样的农牧民孩子走出农村,是库尔班校长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我十分感激他,库尔班校长是我们的榜样,更是家乡的骄傲。”当日,毕业于依麻木镇国语小学的清华大学学生穆萨·图尔贡激动地说。

乌什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边境国家级贫困县,该县依麻木镇99.5%的人口是维吾尔族,绝大多数人不会说汉语。

2003年5月,库尔班·尼亚孜办国语小学初期,质疑声从未停止,没有人愿意将孩子送到国语小学,也很少有人愿意到这所没有编制的民办学校当老师……面对重重困难,库尔班·尼亚孜咬牙坚持了下来。

“让维吾尔族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从小就要在孩子心里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引导他们增强国家认同,用传统文化和国语教学帮助他们走向包容多元的未来。”库尔班·尼牙孜坚信:“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

“我为库尔班校长取得这一荣誉而感到高兴,我的孩子在国语小学上学以后变化很大,感谢库尔班校长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国语的环境。”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村民艾热提·萨吾提说,他的女儿艾克代尔·艾热提今年从国语小学毕业,顺利考入内初班,他们一家人对库尔班校长充满感激。

乌什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熊遇红说:“库尔班·尼亚孜入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这一消息公布后,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的高潮,进一步引领更多的干部群众树立爱党、爱国、团结感恩、争当模范的意识。”

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乌什县在层层推荐道德模范过程中开展向身边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深入人心。

文档为doc格式。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面对世界顶尖强手的终极挑战,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不利中连扳三局以3-1逆转力克塞尔维亚,时隔20xx年再度荣膺奥运冠军。这场动人心魄的比赛,吸引了无数国人和世界球迷的目光。中国女排赢在顽强拼搏,赢的美丽大气,女排展现给世界的独特气质和力量。这种中国气派,不仅代表竞技体育,更是植根在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核心价值,将会广泛彰显和弘扬。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排名第4的不利情况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屡克强手,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展示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继承和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中国女排精神,完美地诠释了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世界的高度赞扬。

国人为女排欢呼喝彩,网民们传疯了:“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我们重提女排精神,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女排每一次夺冠,都是靠艰难拼搏完成的,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

国人呼唤“女排精神”,“铁榔头”是女排精神最完整的见证者和实践者,30年来她一直担负着这种精神的传承。其间,女排换了几代,几度沉浮,但郎平仍然不忘初心,仍然坚守着自己喜欢的排球事业,在女排最需要的时候,她担当起了振兴大任,虽然道路并不平坦,但她象榔头一样不屈不挠咬定目标不放弃,才有了今天的女排的再续辉煌。

早在几个月前本届奥运会分组结果确公布,大家都为中国女排捏了一把汗:中国队和世界杯的前三名再加上荷兰、意大利等强队同分在“死亡b组”。郎平直言: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强的分组,但是她表示: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做好最好的准备。当中国队和巴西队对阵形八强之战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中国女排会赢,因为巴西队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远胜中国女排。姑娘们就是一分一分磕下来,在这个“死亡之组”里惊险出线了。

中国女排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女排精神持续刷屏,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的确,在奥运赛场,让一个运动员变得伟大,让一支球队成为传奇,让一场比赛荡气回肠、成为人们日后津津乐道的经典回忆的,确实往往是某种超乎竞技的精神属性。女排姑娘拼命苦战为国争光的背后,是平时的“艰苦奋斗,刻苦训练”,是赛场上永不磨灭的斗志,是多年来凝聚成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在里约奥运上又一次被女排姑娘出色的表现诠释出来,这就是永不过时并赋予时代的“女排精神”。

我们相信,熠熠生辉女排精神将激励中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上不断创出佳绩,更将激励中国人上下同心共铸中国梦。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08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中国好人”称号。2012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20年,刘秀祥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毕业后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入职邀请,而且待遇不错,月薪上万,可他最终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贵州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深陷贫穷境地的孩子。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获得诸多荣誉,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也成为“中国最美教师”。

工作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还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八年过去了,望谟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刘秀祥坚信:“无论我们的孩子身居何处,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教育扶贫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现在的课堂里。”

刘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希望他越来越好。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见证了苏炳添在奥运赛场的出色表现。当地时间19时31分,本届奥运会男子100米最后一组半决赛的发令枪鸣响,苏炳添从罗尼·贝克和希姆宾等名将的包围中脱颖而出,率先冲过终点。

9秒83!苏炳添成功晋级到男子100米决赛,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苏炳添将男子100米亚洲纪录带入到9秒90之内。

飞人苏炳添成功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所谓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使人勇往直前;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演绎着中国人的自信心,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燃起了智慧的火花,书写了亚洲人田径场的“不可能”。

飞人苏炳添成功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自强。很少有人从骨子里甘愿是一个无能者,人们大都希望自己的一生,会像天空的星星一样熠熠生辉,会受到别人真诚的尊重和称道。人往高处走,这本是人与生俱来的追求。我们总梦想自己的人生会日新月异,前景广阔,会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不同凡响的生命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自然不能缺少一种重要的精神品质——自强。苏炳添2015年冲破10秒大关时,成为“中国飞人”。2018年追平9秒91的亚洲纪录时,成为“亚洲飞人”。如今,当他以半决赛所有选手中第一名的身份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时,拥有的就是“自强”二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无数惊涛骇浪,在艰辛磨难中繁衍至今,兴旺发达,就得益于自强的品质。

飞人苏炳添成功呈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众所周知,旧中国民不聊生,饿孚载道,“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旧中国人民体质衰弱,寥寥落后,受尽帝国主义列强的百般凌辱!自从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一声枪响,打破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纪录以来,新中国如红日东升,光芒万丈,照亮世界东方,中国人民如巨龙腾空飞舞,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尤其是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强大的中国奥运军团一次次扬威国际体坛,雄壮的国歌一次又一次在各个世界级赛场上空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国际竞赛场馆。飞人苏炳添虽然最终决赛未获奖牌,然而他喊出了昔日杨根思“三个不相信”口号,让国人自豪、黄种人自豪、亚洲人自豪。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感动中国”的旋律缓缓响起,一年一度的颁奖晚会再一次打动了观众的内心,细数着那些平凡中的伟大,感动之情油然而生。

其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是用尽一生来保护新中国孩子一生平安的医学家——顾方舟。他是中国著名的病毒学专家,脊髓灰质疫苗的研发者。上个世纪,全世界突然爆发脊髓疫情,我们全中国的孩子也陷入恐慌之中。当时,这种疾病极易在幼儿身上发生,但无药可治。31岁的顾方舟,意识到严峻的.形势,于是他载着全中国的希望,去苏联探求疫苗。经过不断努力,他研制的疫苗终于问世,可由于那时并无证据来证明此疫苗是有效的。顾方舟没有犹豫,他冒着生命危险,与自己的同事一起试服了第一批疫苗,后来他还用自己的孩子当作试验品去检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2000年,他的研究成果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无脊灰的国家,而顾方舟在这条困难重重的道路上,足足奋斗了44年。

直到现在,我们还因此受益,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儿得以健康地成长。一声“糖丸爷爷”,是我们对顾方舟爷爷的无限感恩和缅怀。在中国的历史上,正是因为有许多类似顾方舟爷爷这样的医学家、科学家,才能推动着中国的发展进步。顾爷爷为研制疫苗用自家孩子来试验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我深刻体会到那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做出如此行为!而这一行为的背后,更是对整个中国孩童的无私而博大的爱。

“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顾方舟爷爷放弃了他曾经高薪的外科医生职业,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国家公共卫生事业中。那一粒粒糖丸,凝结的是数不清的汗水和智慧,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超越了自己的亲人。甚至最后他在弥留之际上,还叮嘱着孩子们:“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你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

作为糖丸受益的年轻一代,我们应继承顾爷爷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信念,并将这种信念深深刻在心上,如此,未来方能成就大业。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陈陆是江苏江都人,父亲是军人,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穿上军装,一直是陈陆的愿望。2001年12月,他如愿参加消防工作,在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为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2008年汶川大地震,陈陆是安徽省第一批去增援的消防队伍中的一员。在震后的汶川救援中,陈陆拖着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的伤腿,背着30多公斤重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搜寻生命。那年,他被评为“合肥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xx年6月,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奋战35个小时,带队营救和疏散2430人。群众无一伤亡,陈陆自己却当场累到晕倒,经历2个小时的抢救之后才转危为安。那年,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被安徽省公安厅记集体三等功。

陈陆履职的19年里,获得很多荣誉。“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然而这一次,他的荣誉却让所有人泪目。

7月26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追授陈陆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7月28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陈陆同志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

在战友们眼中,陈陆爱笑,“没架子”,热爱工作。

然而,在家人眼中,陈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结婚后,他几乎每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陪陪妻子和孩子。在陈陆的办公桌上,一个崭新的消防车模型还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陈陆给4岁的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是一个消防员父亲一个多月没能回家,想给儿子的道歉和补偿。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20xx年消防部队改制,陈陆选择继续从事消防救援工作。这是他选择留在“火焰蓝”那天的誓词,也是他曾很多次带着新消防员,一遍遍宣读的誓词。战友们说,他用生命践行了这样的誓言,用生命为“人民至上”做出了最赤诚的`诠释。

据了解,入汛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各类抗洪抢险救援超过1万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近4万人,疏散转移被困群众近11万人。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防汛抗洪一线,依然挺立着众多如陈陆一样的“火焰蓝”身影。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一段简短的视频让现场每位老师都沉默了良久……陈斌强——背着妈妈上班,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也拨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弦。“每到周末,从浙江省磬安县到当地冷水镇30多公里道路上,人们都会看到一辆特殊的电动车,骑车人和后座上坐着的人被一条布带紧紧地绑在一起。骑车人叫陈斌强,后座上坐着的人是他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的母亲…”一条布带,让母子俩寸步不离。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陈斌强都以常人无法想象到的力量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看完这个视频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我不能丢开她,我一定要把她带在身边。”

在感情至深的真实情感面前,无须太多华丽的词语,一句简短的“我不能丢开她,我一定要把她带在身边”,诠释了他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孝顺之心。百善孝为先,陈斌强用自己的事迹行动给所有人做了一个完美的榜样。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作为最高级的生物,人,更应该有感恩之心与感恩之情。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

高尚、无私、善良、宽容,这就是张丽莉用行为诠释的教师职业形象的缩影。师心、师爱、师德、师魂,这就是张丽莉老师用行动验证的教师职业精神的永恒。

看完他们的先进事迹,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想要做一个好老师太不容易了,曾简单地认为教好书、做好研究就是一位好老师,看到先进人物的事迹,不禁哑然。我们同样处于教学第一线,然而面对他们,我只能仰望。他们散发出的崇高人格魅力让我景仰。我能确信的是他们的“大爱”并非一两日就沉淀于内心,而是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及家人,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爱”即是一项事业。

作为教师,我觉得很幸运,我视校园为一方净土,在这方净土上播撒爱的种子。我教孩子们知识,孩子们回馈于我他们的情感,我又会被他们感染。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我们教师的责任又是多么艰巨啊,但是教育就是一项慢事业、一项爱的事业,用心播撒,终会收获爱的果实。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今天一段视频在排球迷得到广泛的关注,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了过亿的浏览量,视频的内容是:在世界杯前夕,80岁高龄的老爷子宋世雄老师到女排探班慰问,并向女排的队员鞠躬代表球迷声称祝贺对女排的感谢。老人家的这一躬让许多网友感慨万千,让许多人的记忆回到了那个用声线传递比赛的年代,许多网友表示了对老爷子的敬意之心,通过这一躬让人们看到了老人家对于女排的感情有多深,敬意有多浓。他的这一躬体现的是老一辈媒体人对于排球的热爱,对于女排思想的尊重,对于新一代女足的期望。

老爷子动作突然,让女排姑娘惊呆了,在过去那个平面媒体的年代,宋世雄老师用自己慷慨激昂的将女排比赛送到了千家万户,他用自己独特的解说将女排比赛的画面描绘得独特性有声有色,绘声绘色语言将收音机前面的听众带到了激烈的赛场,将人们的心紧紧地中国男篮拴在了赛场上,让所有听众的观众的.心跳和赛场上的每一个回合紧密结合在一起。

不安随着赛场的起起伏伏而激动混乱,有欢笑也有泪水。一言一语的描述像一只彩笔将女排的拼搏精神画成了参天大树,一场场解说让这棵大树成长在全国球迷的心里长盛不衰。正是宋世雄老师的解说让女排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传奇。而这个传奇延续至今面向未来!

在真人秀节目里说道宋世雄老师曾说过他和郎平指导有着39年的交情,其实这是他与中国女排39年的风雨同舟,老爷子的这一躬体现的不仅是他老人家谦谦君子之风,更道德素质体现的是作为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尊重的是女排的精神,忠贞的是自己的职业。让人们看到了老一辈的媒体人蕴含着怎样的潜藏着觉悟和领悟。,他们更尊重这些努力拼搏的人。有着一如既往的热切和热爱。

这些是现在有些媒体人应该学习的东西。现如今许多媒体人脚底无根高高在上,总是用一直俯视的眼光看待他人,要不就是语言尖酸刻薄、大肆批评,要不就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单单就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正如有些回帖说的那样:有些主持人媒体人才更应该看看这样尽可能的视频!与老爷子的这一躬让人因泪目不同,他们才是真的让人辣眼睛!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二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事迹,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奉献精神为后世树立了榜样。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我们可以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下面将从儒家思想、孔子的事迹、岳飞的故事、钱学森的成就以及乔良先生的奉献精神五个方面总结一些关于中国人物事迹的心得体会。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的道德要求,倡导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理念。这种思想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儒家思想也培养了许多伟大的人物。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才华和成就只有在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培育之下才能得以实现。我也明白了只有依法治国,弘扬仁爱之道,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荣。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事迹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化。孔子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今仍是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孔子事迹的学习,我认识到一个人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他的行为和言论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孔子所崇尚的五常道德观念,这使我深受鼓舞。我相信只有努力修身齐家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岳飞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军事家,也是中国人们心中的英雄。岳飞在抗金时期,以勇猛善战的战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勇猛无畏,在面对逆境时从不放弃,更因为他坚守正义和爱国精神的表现。从岳飞事迹中,我汲取了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明白了只有具备这样的精神品质,才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获得胜利。

钱学森是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一代宗师,他以扎实的学问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自己的科研成果上,更体现在他对培养后继人才和为国家服务的执着追求上。钱学森的成功经验告诉我,只有坚定的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实现真正的辉煌。

乔良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不可磨灭。他创办了许多学校,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子。乔良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是国家的未来”的理念,他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乔良先生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触动,我明白了只有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到国家的利益当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通过学习中国人物事迹,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灿烂,每一个伟大人物的事迹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奉献精神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认识到要取得成就并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奉献。只有牢记这些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人物事迹是历史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三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她孕育了无数伟大的人物,他们以其杰出的才华和卓越的品质,为中华民族谱写了辉煌的篇章。通过研究中国人物事迹,我们可以汲取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此,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谈谈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人物事迹使我们明白了勤劳的意义。正如古语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例如屈原、司马迁、杨继绳等,都以他们对事业的极度投入和不懈努力而被世人铭记。屈原担当起国家大计,为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尽心竭力;司马迁精心编纂了史书巨著《史记》,对于认识中国历史的演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杨继绳的丰功伟绩也不容忽视,他积极倡导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为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找到了解决之道。他们的一生都是充实而饱满的,他们所做的事情也带给了社会巨大的效益。通过研究这些伟人的事迹,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勤劳对于一个人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中国人物事迹让我们明白了奉献的精神。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他们出生非凡,拥有卓越的才智和勇气,并以自己的无私奉献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诸葛亮、孙中山、毛泽东等人,都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诸葛亮智勇双全,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聪明执政,为刘备建立了蜀汉,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孙中山担任众多重要职务,领导了中国早期的革命斗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和伟大领袖,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创造了许多令人钦佩的伟业。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第三,中国人物事迹让我们明白了坚韧的意义。坚韧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们都具备了顽强不屈的精神,并迎难而上,以此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达·芬奇说过:“耐心是一切革新的娘家人。”我们可以从众多中国历史上的人物身上发现这样的特点。比如赵云,他虽然屡屡受到失败和挫折,但始终不放弃追求大义、服从国家,最终化解了危机,为刘备的一统天下作出巨大贡献。另一个例子是钱学森,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毅力,坚韧地致力于航天事业,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精神依然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中国人物事迹让我们明白了智慧和谦逊的重要性。伟大的中国人物以其博学多才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著称,他们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并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以此推动自身和社会的进步。例如,文天祥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知名的伟大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其博学多才和高尚的品质被后人铭记。他在任职时,不但委身为国家主权进行斗争,而且还潜心研究和推广文化和教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身上的聪明才智和谦逊的品质令人敬佩不已。

总而言之,通过对中国人物事迹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启示,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们以他们的勤劳、奉献、坚韧和谦逊,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将他们的事迹化为自己的动力,为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的崛起而不懈努力。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四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的事迹。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谢晓君的支持。三年后,谢晓君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在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宣读了他们的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其实,《感动中国》的每个事迹让每个有良心和中国人都十分感动,我们作为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学校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在学校里捡纸屑,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这时我们虽然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太阳自有太阳的光芒,小草自有小草的春天。我们要像泥土一样真切,小草一样生动,路边的石子一样平凡,把感动变成行动,多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被感动的中国,也将感动世界!

爱是什么?爱是连接妈妈的布带;爱是放弃自己成全别人的无私精神。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节目,才真正明白了——爱是无止境的。

提到妈妈我们一定会想到支柱、关爱和温暖。有一句歌词唱得好: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孝子教师陈斌强也是这么想的。陈斌强今年37岁,是一所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乡镇学校的教师。他的妈妈六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症,四年前父亲又不幸去世。他不放心妈妈一个人在家,就用他小时候妈妈背他的那根布带,把妈妈和自己紧紧地绑在一起,用摩托车载着她一起去上班。精心照顾妈妈的饮食起居,用自己的孝心回报妈妈的养育之恩。他是多么孝敬父母啊!想想我自己:差不多每天都要惹妈妈生气,妈妈让我帮忙干点活我还磨磨蹭蹭不愿意。比起陈斌强叔叔,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选择逃避。可是年仅12岁的何玥却不害怕。12岁正是花季年龄,可恶的小脑胶质瘤“病魔”却逼近了她。病痛的折磨让她更坚定了捐献器官的决心——她要用自己残存的生命去换来更多人的健康。她是个富有爱心的坚强的孩子,弥留之际她心里想的不是自己;是回报伟大的祖国。在她生命最后的三天,她一直在唱:“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她的壮举让她的生命在三个人的身体上得到了延续。何玥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正是孝子陈斌强的真实写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何玥精神的诠释。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两个人的名字,以他们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我们要把他们这种孝敬父母、坚强勇敢、博爱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爱无止境!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五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xx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据知情者透露,1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完成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节目录制,10名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本人或者其代表,在晚会上获颁了年度感动中国奖杯。莫振高校长的妻子黄西彦老师,代表他领取了奖杯。

记者就此向都安县宣传部求证此事。一名负责人表示,莫校长确实当选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代表莫校长领奖的黄西彦老师和陪同人员,在节目录制完毕后于1月25日乘机离京,颁奖晚会预计将于2月14日晚播出。同时,莫校长的亲属和黄西彦老师也证实了此事。

莫振高生前是都安高中校长,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以及向社会各界募捐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校长爸爸”。20xx年3月9日,59岁的莫振高因病离世,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数万人自发前来祭奠和网上无数的追思。3月11日,南国早报刊发了题为《“莫爸爸”一路走好!》的独家报道,在广西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西日报以及南国早报从3月18日开始,连续一周在重要版面推出莫振高事迹系列报道,引发广西各界学习莫振高事迹的热潮。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也纷纷赶往都安,对莫振高校长的事迹进行报道,引起全国关注。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xx年开始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都会评选出10位人物,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前,由央视发起对20xx年22位候选人的网络投票,莫振高的票数一路看涨,网络呼声很高。20xx年1月19日12时截止投票时,他获得2305574票,票数位列前茅。

农历猴年大年初七,晚上8点整,熟悉的音乐声响起,平凡而感动的故事再次触动着每一个人心间最柔软的部分。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啊。”一段5分钟左右的视频,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7416厂的高级技师――徐立平。在颁奖盛典上,大国工匠徐立平当选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

红色的地毯,温暖的灯光,一身航天蓝工装,徐立平走上舞台,向观众们挥手致意。

台上的徐立平语气平和,主持人白岩松与他你来我往地交谈起来。

“每次危险操作前都有一系列的准备,包括劳保护具、安全预案、心理准备,所有的都准备万全了,任何一方准备不足都不行。”对于危险而孤独的工作常态,徐立平这样解释道。

巧合的是,白岩松和徐立平同岁。“咱们都不年轻了,要干这行一辈子吗?”白岩松问道。“只要岗位需要我,就干下去。”徐立平如此前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样。

视频中,徐立平的母亲很是平静,那般淡然的态度引得很多人敬佩。“我平常也经常是报喜不报忧。”但徐立平知道,母亲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一切都尽在每次的一句叮嘱“多注意安全”。

来自 kAoyanMiji.cOm

当被问到今年的梦想和愿望时,徐立平说了两个。第一个是他希望工作上平平安安,并带领班组安全地把工作做好。第二个便是多陪陪父母,找个机会带他们出去转一趟,也想尽尽孝心。

徐立平的母亲温荣书就坐在台下,看到此处,老人笑着对记者说道:“他带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八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主持人敬一丹念出《感动中国》节目组给予徐立平的评语。

徐立平拿着奖杯和捧花走下台,转身将捧花献给了母亲。徐立平的爱人对温荣书说道:“您是咱家的功臣。”

录制节目前,生平第一次化妆的徐立平多少有些不习惯,但他心里很激动。徐立平的母亲和爱人都陪着他来到现场,全程陪伴在他左右。

在化妆间的时候,徐立平和另一位感动人物官东偶遇。他们虽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却有着很多共性。他们的工作都是危险而孤独的,很多事情他们都是故意瞒着父母。

“他们都很厉害,很是令人感动,和他们相比,我做的工作很普通。”节目录制完,徐立平对记者说道。当还想多问两句时,一下子围上来很多人,他们争相与航天人徐立平签名合影。

录制节目那天,北京的温度达到了这个冬天的最低值,屋外寒风凛凛,而《感动中国》演播大厅内却十分温暖,源自那份深藏心底的感动。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六

今天观看感动中国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报道自己倍受体会,他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民兵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推动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意志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老英豪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据守初心、不改本性,业绩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当地,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得体朴实、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感悟,部队是广阔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读书的典范。要活跃宏扬卓越贡献精神,凝集起众志成城斗争新时代的强壮。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六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机械式的战斗英雄。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藏在心底,只字不提。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机构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老人用自己的人生亲历,诠释了英雄的释义。

张富清老人战士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汇入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期望。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争做新时代先锋。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七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品质的民族。千百年来又有多少英雄儿女。今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观看了二零零五年《感动中国》节目。看了这一位位英雄豪杰的事迹,我不由自主地从内心中发出震撼,从中得到了感受。

首先,我们观看的是魏青刚的英雄事迹。魏青刚是一名来到城市打工的工人,他从小生活在乡村,所以懂水性。他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凡凡的人,而在8月8日作出了不普通不平凡的事情—三次跳海救人。

是啊!英雄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有一名歌手,它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捐给了灾区的孩子,被他捐款而上学的孩子共有178个。而他自己身患胃癌晚期却没有钱做手术,他就是——从飞。在从飞生病住院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却是那178个孩子如何上学。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把毕身的钱都捐给那些失学儿童时,他说:“从我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就下定决心要把一切都献给那些孩子。无数得人们都和我一样,心动不如行动。”我认为社会上正因为有许多像从飞这样的人,灾区的儿童才可能上学,我们的祖国才会繁荣富强。

当然!祖国的繁荣是离不开科学家的。有位知识分子这样说过“今天我们努力学英语,就是为了明天别人学好汉语。”这位知识分子就是成功制造大型航空刹车片的科学家黄伯云。前,中国没有大型航空刹车片,外国在航空方面瞧不起中国人。黄伯云心里很不服气,下定决心参与世界的航天刹车片挑战。20年的心血,黄伯云终于成功了,他让20年前讥笑中国的外国人竖起了大拇指,他为中国赢得了尊严。他曾一次次地失败,但他却从未灰心,最终获得成功。科学是无限的,他站在了报效祖国的高点。

不光是立下很大功劳的人才是伟人,在乡村也同样有“平凡”的伟人。他们是默默无闻的,是最真、最善、最美的,是苦难中坚强的,是全社会人学习的榜样。李春燕就是两位乡村伟人之一。5年里,李春燕所在的大塘村里共有7千多人生病被她治好,而村民们都很贫穷,留下来的只有一张张欠单。李春燕并没有打退堂鼓去别处工作,而是继续给村民看病。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时,她说:“村民是离不开我的。”

还有一位乡村伟人,他在苦难中坚强,在他眼里贫穷不是让人同情的理由,他就是洪战辉。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抚养了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还一边照顾抚养的那个小妹妹,他带着妹妹上学,生活贫穷却从来不要别人的捐款。他是善良的,抚养了一个小孩;他是坚强的,用自己的力量担起生活的担子。他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