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队伍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要素。党的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及长远目标的实现。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提升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至关重要。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我们可以确保党始终保持强大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推动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主题材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推动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1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筑牢“根”和“魂”,是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政治保证。国有企业作为共和国大厦的重要支柱,要在夯基固本强根铸魂,推进企业稳健发展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企业改革发展实际,不断探索新时代“融入式党建模式”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推进党建各项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确保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在思想观念上强化融合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强化党的领导,要牢固树立“国企姓党”的理念,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光荣传统、力量所在。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方向看清大势胸怀全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放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始终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有机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正确处理好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要坚持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必须有机融合成一体,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把握有机融合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探索研究,坚持从生产经营出发谋党建,从提质增效出发抓党建,把生产经营的难点和提质增效的堵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着眼点和发力点,做到一体部署统筹推进。
二、在责任落实上保证融合
国有企业在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发挥着顶梁柱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应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从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决策程序等方面入手,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要全面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推动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深入落实,确保企业从严管理持续加强,精细管理不断深化,精益管理稳步推进,促进生产组织更加优化合理,工序流程衔接更加紧密,使各类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应急事件得以妥善处置。
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大合唱”的理念,即抓党建不仅是书记一人的事,也是班子成员的共同责任。要从领导班子层面持续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党建”工作格局,进而推动党建责任在各个领域得到落实。要不断完善董事长、党委书记“一肩挑”的领导体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探索推进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努力构建现代国有企业治理体系,提升企业治理效能。要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融合落实“一岗双责”的能力水平,促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做到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两项业务能力“双提升”,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既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又真正做到“一岗双能”,促使双责双担双到位。
三、在载体平台上创新融合
要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一体推进融合发展,必须构建合适的载体平台。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各具特色。要结合各自特点,在生产经营中找准发力点,不断总结创新载体平台,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做企业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有效发挥作用,让党旗始终在生产经营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与生产经营实现一体融合的载体平台,要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建设水平。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党建工作载体的统领统筹作用,通过党建活动促进完成生产经营目标、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领青年员工,进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要总结经验,持续创新,坚持发现新典型,总结新经验,推广新成果,推动标杆变标准、示范变规范、经验变制度,不断构建和推出新的党建载体。
四、在基层管理上全面融合
国有企业要坚持深入研究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如何与传统基层管理工作有机融合的课题,并不断改进工作机制和具体举措,构建形成定标准、建机制、抓考核的完整闭环,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管理全面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基层党建水平持续提升。
要把党支部作为生产经营区域和平台,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和基础管理规范化建设,基层党建和基层管理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工作标准明确、流程顺畅、职责明晰,通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工作重点和核心,建立基本的机制和体制,夯实各项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党建与基层管理融合过程中,党支部必须发挥好统领作用。基层党支部建设与基层管理必须坚持一体策划、一体部署、一体督导、一体考核,始终把基层作为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重点。要建立党支部抓融合工作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结合工作分工和党建分责,围绕基层党建和专业管理工作任务建立责任清单,构建主体明晰、界限明确、考核有据的责任体系。
五、在评价考核上推进融合
国有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完善党建责任“述评考用”机制,加强考核结果应用,推动党建考核与生产经营业绩考核有机衔接。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标准中,不能忽略党组织的保障作用,突出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要突出基层班子融合考评,按照“领导班子好、文化氛围好、队伍素质好、安全环保好、基础管理好、工作业绩好”标准,将基层站队建设成为领导班子坚强、支部作用突出、团队和谐稳定、队伍结构合理、员工素质优良、管理科学规范、确保安全环保、工作业绩显著、经济效益良好并具有较强的创新、创效、创优能力的基层组织。要推行基层党支部融合考评,以“书记作用好、班子建设好、队伍素质好、制度执行好、运行机制好、工作业绩好”为目标,紧紧围绕基本组织建设、基本队伍建设、基本制度执行、基础管理工作、班组建设、改革发展任务完成情况,建立基层党支部工作融合量化考评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生产经营开进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强保障,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从而引领和带动广大员工群众踊跃奉献,积极投入到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任务的火热实践中,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推进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及优势转化探析2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国企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牢记“国企姓党”,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高质量党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切实把高质量党建转化为国企的综合发展优势,有效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推动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就是使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完善。“现代”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的现代化,“特”是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
一是着力提升党管企业的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生产力”的意识,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自觉站在党的立场上、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思考谋划工作,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党务、企务公开,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防止和纠正只讲经济效益、忽视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错误观念,坚决反对借口同国际接轨把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同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虚化弱化边缘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错误做法。
二是切实巩固党组织的“法定地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要求,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进一步确立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健全完善与战略目标一致、与发展模式匹配、与经营管理机制协调的党建制度体系,推动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国有资本在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始终做到党的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的“四同步四对接”。
三是科学界定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之中,协调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明确各治理主体议事原则、决策重点和授权清单,依法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选聘一批国有企业负责人及专业人才任职外部董事,并原则上占多数。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依法明确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确保党委会发挥领导作用、董事会发挥决策作用、经理层发挥执行作用,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实现党组织决策程序与其他治理主体决策程序的科学衔接。
四是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治理架构。除按规定党组织书记担任董事长外,应适当提高党委委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人员进入党组织委员会的比例和范围。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层和总会计师等高级管理人员中的党员,凡符合党组织委员会任职条件的,也可以按照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进入董事会的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党员要按党组织对重大事项前置研究的决定在董事会发表意见,进入经理层的党委成员和党员也要落实党组织对重大事项前置研究的决定在经理层发表意见,确保党组织作用在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都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坚持党的组织建设与服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要凸显党建政治引领,将党建工作融入、延伸、拓展到深化改革、生产经营、精细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做到阵地同步建设、活动同步开展、监管同步进行,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一是融入主责主业发挥核心领导功能。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主责主业紧密融合。国企党委前置讨论紧紧聚焦改革方向和发展大局,促进董事会、经理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主动对接国家经济带战略布局、重大产业布局、区域发展规划等,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突出主业、做强主业,担当国有企业作为现代产业链“链长”的责任使命,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融入工作场域健全组织建强堡垒。坚持支部建到车间班组、工程项目、服务窗口,特别是要关注国企境外分支机构、“僵尸企业”、破产企业、委托(过渡)管理、合资参股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临时组建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视情成立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防止它们成为党建工作的盲区。
三是融入使命任务砥砺先锋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强化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和干部执行力,持续打造党建工作创新品牌,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尤其是应急工程中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成立党员突击队、项目攻坚队带头攻坚,深化“党建+”创新实践,注重把经营骨干、技术能手、青年专家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平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围绕科研生产经营难点重点,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
四是融入敏感事项强化监督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拓展监督途径,统筹用好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财务、审计、内控等各类监督手段,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的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和权力机构的监督,突出“三重一大”决策、工程招投标、改制重组、产权变更和交易等重点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处侵吞挥霍国有资产等违纪违法问题。
三、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深度融合,推动党的管理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企业,人才是第一资源。党和人才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发挥好管理优势。必须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市场经济规律和干部人才成长规律,结合企业特点着力培养讲政治、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人才队伍,培养、引进、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形成开拓创新的人才优势。
一是坚持政治标准立足兴企有为选人用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政治合格是第一标准。要坚持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标准,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围绕企业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发展战略,选拔有战略思维、专业能力的干部。着眼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统筹抓好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利用各类激励手段,引进留住用好关键岗位人才,加大培养锻炼力度。
二是全面实施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以固定任期制关系为基础,对经理层成员的任期、职责范围、考核内容与方式、薪酬兑现、退出机制等进行契约化的约定,通过契约化管理实现人员“能上能下”,以刚性考核实现“能进能出”,以业绩目标实现“能增能减”。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管理”的要求,推开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强化业绩导向,激发经理层成员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是聚焦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创建激活创新动能。围绕世界一流创建示范、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引领行动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导企业各类人才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围绕关键“卡脖子”问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容错试错机制,激发企业家弘扬敢冒风险、敢于创新、担当负责的企业家精神。
四、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构建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推动党的思想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一是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为企业文化铸魂正向。严格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济建设大局和中心任务、企业发展战略组织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突出国企的两个“一以贯之”的政治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此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实际举措,把理论武装的功能作用发挥于企业改革发展决策前、落实在执行中、渗透到管理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建设一流企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二是注重用核心价值观为企业文化夯基固本。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共同认可并遵循的价xx党建工作值观,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党建就是最好的企业文化”,以世界一流为追求的企业文化积淀,引导推动干部职工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大力倡导“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加强企业核心价值塑造,推动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企业员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对企业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激发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三是注重用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赋能增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在企业愿景、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经营理念中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精神。坚持把党性党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企业精神教育融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利用报刊网、新媒体等媒介广泛宣传,增强企业文化的舆论感召力、教育引导力。
四是注重用企业家精神为企业文化凝心聚力。要坚持以企业家精神驱动企业文化创新,注重在文化建设中彰显爱国情怀、弘扬工匠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凝聚兴企强企的智慧和力量,教育引导国企和广大职工在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上作出示范表率。
推动企业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何把握好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必须回答好的一个现实课题。只有坚持党对企业的绝对领导,巩固、发展好公司内44控管理制度,不断把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把党建考核同企业领导班子综合评价、经营业绩考核衔接起来,既报经济账,又报党建账,才能真正以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融合成果惠及全体干部职工,在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相促相融中行稳致远。
强化政治思维,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定盘星”作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干部职工正确看待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用政治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辩证统一的实践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在涉及企业改革发展进程的事务中,敢于担当负责,落实好服务中心工作的政治品格。在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构建全方位的制度执行监督格局,把制度执行监督、目标责任的落实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坚决杜绝在内控管理上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树立崇尚制度、敬畏制度、执行制度的风气,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发挥融合“化学作用”。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推进“支委会议事规则”制度化、常态化,拓展支委会议事内容和深度,除正常开展教育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员等党建业务外,在处理班组建设、人员调整、产品研发、科研立项、改革创新等重大经营问题上也履行支委决策前置程序,充分发挥支委会政治功能。与此同时,各支委班子要切实发挥好“一岗双责”的政治表率作用,切实在支部建设和经营管理中展示政治能力,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队长”,在党建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在经营管理中深化政治能力的运用,促进角色互相融合。推动党建责任考核和经营业绩考核有机衔接,建立“明责履责、考责追责”的党建工作责任闭环。
创新融合载体,激发治理效能互转。以问题为抓手、目标为导向,统筹兼顾抓好改革进程中的重点工作,全面梳理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中的重点工作,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切入口和融合点。善于搭建提质增效、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市场竞争等平台,开展好党建创新亮点活动,在提升经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的过程中敢于运用党的建设管理思维去实践。把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中好的成果、经验、做法用制度巩固下来,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传承发扬下去,引导党员干部把助力生产经营、推动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
深化制度融合,提升贯彻执行定力。国有企业完善科学完备的改革发展制度体系,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体推进,在制定党建目标责任制时融合经营量化考核指标,制定经营目标责任制时突出党建引领。同时,要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把思想政治、形势政策、制度要求贯穿职工教育全过程,把贯彻执行制度的行为规范和履职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党员、每一位职工的心里,讲好党建制度的政治性,讲活内控制度的制约性,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党建与经营制度融合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不断增强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有机融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