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身边的小细节,体会生活中的点滴滋味。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罗列无关重要的细节,而是突出核心问题和要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一
教材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描写民族风情的文章。本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傣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
学情分析: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所以搜集一些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参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板书设计:
清水吉祥如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跟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齐读)。
2.还等什么,赶快开始我们今天的旅行吧!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相机出示迷人的西双版纳的图片。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风习习、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读第一自然段。
2.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请你再读读句子。(生交流)。
4.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让我们与傣族人民一起迎接泼水节的到来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泼水就要开始了,走到大街上,你们会看到些什么?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节1、2两句吧!(生自读)。
2.你看见了什么?(交流)。
(1)屏幕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a.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谁想去?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b.老师感觉你是在九、十点钟才来到大街上的,一点都不早!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你是来得最早的。(指名读)。
(2)有人来得还要早呢!你来做什么的呀?(生答)。
a.屏幕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b.泼水节用的水也是很有讲究的。滴上点点香水,撒上片片花瓣,闻一闻,怎么样?这水真香啊!
c.谁能读好第二句话。
d.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你为什么来那么早啊?(生答)。
e.是啊,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但是人们早早地做好准备了,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读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齐读1、2两句)。
3.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泼水开始了(看录像)。
(1)刚才看见了什么?
(2)我也看见了,看见了“大家互相追赶……。
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着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3)谁能来做做动作,怎样是灌?怎样是泼?
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指名读好这句话。
(4)这一大瓢一大瓢地灌,这一大盆一大盆地泼,(出示句子:第四句)这老人、这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人人脸上——,这衣服呀全湿透了,直滴水,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呀?点击“湿淋淋”指导读好。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5)我不明白了,为什么身上湿淋淋,他们个个脸上却笑开了花?
(6)过渡:请小朋友接着往下读找找答案。
a.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b.能把你的快乐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吗?(男、女生读)。
c.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句式: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身上,祝——。
d.在你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收到了很多祝福。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让我们打开书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第二小节。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别忘了带好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与大家分享哦!
a.你拍了一张怎样的照片?
根据生答相机出示图片。
c.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2.你能把你的快乐,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指名读最后一节)。
五、总结。
1.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2.相机板书:欢乐的。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
3.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齐读课文。
六、学习生字。
1.小朋友,这些老朋友你还记得吗?我们来叫叫他们吧!
2.小朋友读得那么棒!相信你们写的字一定很漂亮。(出示:幸)。
3.生交流记忆方法,师范写。
4.下面请大家打开《习字册》,认真地描红、临写生字。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简介泼水解。
3、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出示。
泼水节木桶互相湿淋淋。
吉祥幸福不肯离去凤凰花。
西双版纳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三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学生情况:
我们班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对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少,少数学生家里有条件,可找到有关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我们班的学生在识记生字上颇有一番见地,所以对识记生字这一重难点的突破,学生掌握的情况会较好。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
以第一课时为例。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按照我的话去死记。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
(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
(4)人民相互泼水代表什么?
3、今天上课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说他们找到一些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学生争相拼读,气氛活跃)。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
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3)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字谜)。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红前五个字。
教学后记:
这堂课我自己感觉较好,运用了课改新理念,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会自主学习,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得到了自主的一点点乐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开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有意思,他们学会了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这是学好课文的前提,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能概括出段落大意,理解词语意思。看来,小组合作能带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有信心学好。在记忆生字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让我自愧不如,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他们用换部首、编口诀、编故事、小幽默、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他们自己想的,而且很有趣,所以记忆也很深刻,这让我觉得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很好的,他们的能力会提高得比较快,思维也很开阔。这些都给我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既然这样放手的效果好,那我以后就应该把主动权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4、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写泼水节的什么呢?(欢乐)。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
四、学习生字。
1、看卡片书空生字。
2、观察字形和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简介西双版纳。
3、理解:“一年一度”
4、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傣族人民的心情如何?(兴奋、欢快)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泼水节上人们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3、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从中读出什么?)自由练读。
4、指名说。相机指导读句子。
5、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过度: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除了互相泼水祝福,还做些什么?
1、自己读第三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2、指名说。
3、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欢乐?
4、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2,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
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词卡多媒体课件《太阳出来喜洋洋》乐曲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vcd。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字2、词3、指名背诵。
二、细读2、3。
1、观看泼水节实况录像。
2、教学2。
(1)轻读,要求:标一下共几句?
(2)(示句一)指名读,体会“早早地”,再读。
(3)(示句二)女生读,说说读后的感觉。做动作齐读(先同桌练)。
(4)(示句三)男生读,指名做“灌”、“泼”的动作。指导读。
(5)引读句四,交流:读了这一句,知道了什么?
对照图理解人们的欢乐之情,笑容满面地读句四,读后质疑,引入句五,生自读。
(6)(示句五)范读,指名给“怎么能不高兴呢”换一种说法,体会书上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
(7)引读2。
3、教学3。
(1)导入:泼水节的场面真是欢乐,大家想不想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傣族的泼水节除了泼水以外,还有其它活动呢!自读§3,用笔画画还有哪些活动?(交流)。
(2)畅谈:如果你去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你最想干什么?
(3)朗读比赛:分四人小组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读出泼水节的热闹和欢乐。
(4)配乐齐读3。
三、创设情境,总结课文。
1、生演泼水节场面,师进行采访:
(1)我是苏州电视台的记者,请问这位老大爷,你们的水中为什么要滴香水、撒花瓣?
(2)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到不高兴吗?
(3)老妈妈,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2、怀着欢乐的心情齐读课文。
四、练写祝愿的话。
4月14日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你怎么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傣族人民祝贺呢?请把对傣族人民的祝愿写在纸上。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六
本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其中第二自然断是重点段落。
在教学中觉得以下几点处理得较为满意。
一、交给方法,自主学习。
《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关系。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为此,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欢乐”,让学生边读边想,从哪句话感受到人民泼水很快乐的。把它找出多读几遍。随后交流句子,说说从句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欢乐。交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从第三句: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体会到欢乐。我就跟着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该句内容,让大家一起读读。然后请学生想一想,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人们的欢乐?然后和学生一起品词,感情朗读。整个过程老师始终是跟着学生在学。
二、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课上注意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如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读读做做,学生兴趣十足,感悟到文章用词的精当,感受泼水的快乐。当学生对泼水的场面有了一定的画面基础后,我饶有兴趣地问:假如我们就在泼水地现场,你会把水泼向哪些人?祝福他们什么?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发言踊跃,祝福的语言让人感动。
三、训练语言,丰富积累。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因此,语文教学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以后要多学习,勤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教法、学法: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简介泼水解。
3、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出示。
泼水节木桶互相湿淋淋。
吉祥幸福不肯离去凤凰花。
西双版纳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图片:欢乐的泼水节。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教后记: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八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每年傣历六月中旬是傣历的新年(傣语称“桑勘比迈”,今年为1364年),也叫“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主要活动有浴佛、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泼水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要按傣历计算,大致在公历4月14日、15日、16日这3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是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子;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主要的活动地点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及其它各地,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泼水节的神话来历。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一个动人的神话。
相传,创世初期,天地不分季节,世间不分冷暖,人类难以生存。创世神见此情景,委派天神捧麻点腊(又名混桑或帕雅桑)把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他按时降雨、放热、降温,使冷热、雨水与人间的农时相符,为人间造福。捧麻点腊自恃法术高明,神通广大,既不关心人类,又不遵守天规,乱显神通,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升温就升温,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各种灾难接踵而来。
捧麻点腊死后,英达提拉便开始掌管风雨冷暖大权。从此人类又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后来,人们把捧麻点腊死的这天定为全年之首--新年。为了纪念七位为民除害的仙女,过新年时,人们都要互相泼水为她们洗去身上的污血,扑灭她们身上的火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泼水习俗。
(三)多彩的节日活动。
除了场面壮观的泼水狂欢活动,泼水节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主要有浴佛、堆沙、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
赕佛(又叫浴佛):是指在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从寺庙把佛像搬出来用香水清洗,把从佛身上滴下来的水收集起来,带回去为朋友、亲戚清洗和净化,求吉。
堆沙:就是大家在一起把沙子堆成一堆,烧上香火,诵经念佛,求佛佑人。
龙舟比赛: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会举行划龙船的比赛。把木船扎上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放高升:夜晚,各村寨都要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放孔明灯: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丢包: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此外,放河船、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内容,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四)周总理与泼水节。
西双版纳泼水节的声名远播与一个共和国伟人的名字--周恩来密不可分。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努总理来西双版纳,正遇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他便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当年景洪交通闭塞。周总理乘飞机到达思茅后改乘汽车。澜沧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只能乘渡船过江。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整个小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怀抱鲜花涌向街道,拥向码头,用民族的最高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九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学习。我所上的《快乐的泼水节》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能力目标: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并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人人都象只小水鸟”的节奏把握(于: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说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课本铅笔盒。
2、教具准备:手风琴教科书“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下面我说一下教学过程以及相应的教法和学法。
一、谈话导入节奏训练。
1、出示附点节奏。
2、用附点节奏向老师问好。
3、用附点节奏向同桌问好。
4、学习有附点节奏的本课歌曲的结束句。
师先示范学生学并用手势作提示。
本环节主要是为了突破歌曲中难点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
(教法示范法学法模仿法创编法)。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观看泼水节视频并听范唱。
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3、介绍傣族泼水节的相关知识。
4、学唱歌曲教师拉琴学生学唱。
本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对傣族泼水节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让学生学会本课歌曲(教法谈话法学法观看发讨论法)。
5、感情处理。
6、找出难点,师生共同克服.
三,拓展与延伸欣赏图片。
7、再次出示泼水节的图片。
8、模仿泼水的动作。
9、师生边做泼水动作边唱歌。
10、出示葫芦丝让生模仿葫芦丝的演奏动作。
11、出示象脚鼓让生模仿象脚鼓的演奏动作。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歌曲更好的演唱歌曲。
(教法引导示范学法模仿伴奏)。
四、德育教育。
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教法引导谈话学法思考讨论法)。
五、下课。
师生互别!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 简介泼水解。
二、初读课文。
1、 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 出示。
西双版纳 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 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 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 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 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 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 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教学过程 。
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 的)歌,跳着( 的)舞,赛起了( 的)龙舟,放起了( 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四、 指导背诵。
五、 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一
我所上的《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能根据课标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并能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抓住本课民族特点傣族泼水节让学生一上课就观看傣族泼水节的现场视频进一步了解傣族泼水节。在学习歌曲时我采用先提出歌曲难点进行学唱,把歌曲难点直接出示在黑板上,先学唱歌谱让学生熟悉歌曲的结束句旋律,接着突破教学难点的第一点:四分休止符,学习的方法采用握拳及舌头打“嘚”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掌握较好,最后前八分后八分休止出我采用给手势的方法突破节奏难点。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傣族特有的乐器葫芦丝铓锣象脚鼓的演奏姿势来巩固歌曲。在授课过程中我能做到教态自然,语言亲切。
但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课教学环节如做调整,让学生观看傣族泼水节的现场视频后紧接着让学生用傣族特有的乐器葫芦丝铓锣象脚鼓的演奏姿势,这样教学环节比较紧凑,学生学歌也比较完整。本课评价学生的教学语言较单一,对学生的鼓励较少,课堂气氛不够好。我应对学生的表现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上课,让学生自信的学习。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二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精品设计一公开课,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第三自然段:人们的快乐一直延续到深夜。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须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情景与快乐。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生字卡片、课件
三教时
目的要求:讲读课文
一、复习词语:
幸福、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
吉祥、象征、湿淋淋、不肯离去
1、个别读
2、齐读
二、讲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行一次。)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
过度:你想知道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吗?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准备——泼水——喜悦)
(2)说说人们准备的情况。
(准备桶和盆、清水、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盼望着过节?
(早早地来到、早已准备好)
(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在泼水节时,非常快乐?
(追逐、灌、泼)
(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
指导读句子:“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3、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理解:
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快乐?
(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深夜)
3、齐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词语。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
1.教学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板书:早早、早已)。
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a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a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学第3自然段。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
(2)自读第3自然段。
(3)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
(4)齐读第二句。
(5)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2.造句。
------有的------有的------实践。
3.搜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全班开个以“民俗”为题的读书汇报课。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四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我们班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对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少,少数学生家里有条件,可找到有关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我们班的学生在识记生字上颇有一番见地,所以对识记生字这一重难点的突破,学生掌握的情况会较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以第一课时为例。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按照我的话去死记。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
(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
(4)人民相互泼水代表什么?
3、今天上课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说他们找到一些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学生争相拼读,气氛活跃)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
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3)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字谜)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红前五个字。
这堂课我自己感觉较好,运用了课改新理念,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会自主学习,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得到了自主的一点点乐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开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有意思,他们学会了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这是学好课文的前提,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能概括出段落大意,理解词语意思。看来,小组合作能带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有信心学好。在记忆生字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让我自愧不如,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他们用换部首、编口诀、编故事、小幽默、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他们自己想的,而且很有趣,所以记忆也很深刻,这让我觉得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很好的,他们的能力会提高得比较快,思维也很开阔。这些都给我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既然这样放手的效果好,那我以后就应该把主动权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2,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词卡 多媒体课件 《太阳出来喜洋洋》乐曲。
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vcd。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字 2、词 3、指名背诵§1。
二、细读§2、3。
2、 教学§2:
(1)轻读,要求:标一下共几句?
(2)(示句一)指名读,体会“早早地”,再读。
(3)(示句二)女生读,说说读后的感觉。做动作齐读(先同桌练)。
(4)(示句三)男生读,指名做“灌”、“泼”的动作。指导读。
(5)引读句四,交流:读了这一句,知道了什么?
对照图理解人们的欢乐之情,笑容满面地读句四,读后质疑,引入句五,生自读。
(6)(示句五)范读,指名给“怎么能不高兴呢”换一种说法,体会书上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
(7)引读§2。
3、 教学§3。
(1) 导入:泼水节的场面真是欢乐,大家想不想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傣族的泼水节除了泼水以外,还有其它活动呢!自读§3,用笔画画还有哪些活动?(交流)。
(2)畅谈:如果你去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你最想干什么?
(3)朗读比赛:分四人小组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读出泼水节的热闹和欢乐。
(4)配乐齐读§3。
出处 KaOyaNmIJI.coM
三、创设情境,总结课文。
1、 生演泼水节场面,师进行采访:
(2)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到不高兴吗? 。
(3)老妈妈,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四、练写祝愿的话。
4月14日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你怎么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傣族人民祝贺呢?请把对傣族人民的祝愿写在纸上。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六
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欢乐的泼水节》,它是本册教材中“爱国篇”的最后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祖国的民族风情。
说教材:
《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一、二两句写人们做的准备,三、四两句写泼水地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析学生:
课文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可是,因民族差异,它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但这些孩子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选择地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我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走入情境,全面热情参与情感的体验,从而与傣族的泼水节来一次亲密接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主要是师生一起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共同领悟、感受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
四、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感悟课文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说过程: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这一课时的授课形式,我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3.详略交替,以读代讲。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二句,以声、像手段为烘托,让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文本中画面,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教师应以读为本,积极营造一种以书声琅琅为主的课堂气氛。总结时我打算用激励性的语言:“小朋友,你们愿意用朗读,带俞老师去西双版纳过个快乐的泼水节吗?”来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开放的课堂才能彰显出无限生机,把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向课后延伸,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学生蕴藏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和闪光。所以最后,根据课后练习4的要求,在学生交流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用图片的形式又适当补充了一些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并鼓励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小组,课后到图书馆或上网去查阅更多详细的资料。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精神世界,同时也把探索的种子播撒在了学生的心田。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读课文的思维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西双版纳在哪里?课件出示。
2、这里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傣族。傣族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3、教学“泼”。先讲读音,再讲字义:猛力倒水,使散开。最后讲字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和傣族人民过节吧!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他们的泼水节。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个“迎”。给“迎”组个词。师:“迎”在字典里是“迎接”的意思。在生活中,你迎接过什么节日?你迎接客人时,穿什么衣服?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的脸上又是什么表情呢?)。
傣族人民迎接什么?(傣族人民穿衣服呢?又是什么心情?)。
生:指名读。
师:引导学生评价:要把迎接的激动心情读出来。“迎”这里可以高一点儿,上扬一点儿。看教师的手势,跟老师读。再指名读。
师: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在用这种心情迎接他们最隆重的泼水节。来,把这种高兴读出来!学生齐读。教师评价:“一”下去,“一”上来,泼水节要说得干脆点。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
1、自由读课文,思考傣族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2、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他们的高兴。
3、看第一句。你为什么这么读?为什么要这么早来?(因为他们迫不及待了,想早点来参加这个活动。)。
4、还有更早的人呢!他们来准备好了……(引读)。
5、开始泼水了!(教师激动地说。)齐读课件出示的句子。(“开始泼水了……笑开了花。”)。
6、人们为什么要用瓢和盆来泼水呢?灌是倒进去的意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7、看图说话,教师指导。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说。
出示:()拿瓢往()衣领里灌。看图说一说。
你还想说谁呢?
是啊!参加泼水节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高兴。
下面,我宣布:开始泼水了……笑开了花。
笑开了花大家做的还不够好,看老师做个表情,这就是笑开了花。大家也来表演一下把!边笑边读这句话。(老人……笑开了花。)。
8、老爷爷(小妹妹),为什么你身上湿透了,还不回家换呢?
9、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齐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哪些活动?读第三自然段。
1、看视频,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员,你想回去吗?你想去干嘛?
(五)、写字。
泼:用习字册分三步讲:
第二步,描第一红字。停笔,把你描的字与范字对照,你认为很像的,请举手。找一找哪个地方不像,怎么办呢?再描第二个。
第三步,仿影。对照。
四、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学会本课生字词,并预习下节语文课。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十八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老爸说:“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刚好我的表格表姐也在,他们听了这消息高兴的不得了”。
我们吃完了晚饭就去整理东西,表姐还一边整理东西,还一边哼歌这说明她高兴。
在路上我们一直催我老爸说:“什么时候到”?
到了泼水节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好多人在那你泼我,我泼你,我一看我就手痒,我立刻换好了泳裤,我一跳进水就开始泼人家太厉害了,不出一会儿,我就被泼成落汤鸡了。
表哥、表姐也来了,我来了个偷袭,表哥、表姐一来我就立刻往他们身上泼,他们也变成了落汤鸡了,看到他们的样子我就情不自禁的笑起来,他们听到了我的笑声就知道是我泼的他们。他们立刻来了个大反攻一下子把我泼的恨不得把我头伸进水里躲避。
我们一起泼来泼去,突然一个大水花飞过来把我们仨个人都泼到了,我们回过头来意看,原来是老爸。突然老爸又来了一个大水花,幸好我们及时躲避,要不然,我们又死定了,我们决定反攻,一起攻想老爸。老爸他来了一个大水花,我们一起攻结果是老爸成为落汤鸡了。
哈哈泼水节简直是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