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解放与超越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探讨,它更是一种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师职业的全面反思。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篇一:《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阅读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最后一部分了,李镇西老师一直向教育有关部门和社会呼吁,还给教师们的各种教育自主权,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教育,请给老师一片“撒野”的空间》,我特喜欢这个标题,写一下最后一部分的阅读感想。
我们班主任的现状很不乐观,忙碌、盲目、疲倦、焦虑……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非教育事情上,大部分是迎接各项检查,做各种材料等。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有行政部门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因素,当然我也和李老师一样,希望教育系统中能够得到全面的调整,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能够让老师们静下来做教育研究。当然随着中央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意见的颁布,也感受到教育正在发生改变,朝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教育者,个体教师来说,如何能够让自己找到属于自己“撒野”的空间,尽情释放自己的教育潜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呢?
静心沉思。前几天一位朋友跟我抱怨,他无法体验到做教师的幸福,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感受,不喜欢这份职业,还是受到挫折,亦或是工作遇见挑战?他的回答竟然是单位的各种“制度”,让他感受到时刻被管控,没有一点自由。这种感受是可怕的,因为控制感限制住老师的思维和行动,教师也会用这种方式控制学生,我们就无法做到解放学生。
心灵的自由和思想的安全会生发出更多想法,如果老师们一直处于大脑的忙碌之中,他就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比如各种考核,各种留痕,让老师们一直处于形式主义的状态,打卡、拍照,而无法静下心思考做这些事情的意义和本质是什么?
无意义、无效的工作内容是领导的安排,如何不按时完成,会影响到自己的评优选先,通过数据和量化进行考核虽然直观化,但是教育教学是富有情感的工作,而情感是无法量化的,所以老师进入一种任务驱动的工作模式,不再进行创造性劳动。
这些年来,一直修炼让自己静心专注到真正的教育之中,虽然各种杂音干扰,各种指指点点,努力让自己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解决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做一个观察者,而不陷入到事件之中。非常喜欢这句话“问题的真正根源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思想给生活造成的混乱。”你内心不平静,你就会听到各种杂音,而干扰你真正的做自己。有了更多的觉察,让不再与自己抗争,也就减少了对自己的消耗,可以清楚的看到我想做的事情,并能够做出积极的决策。争回了教育的主动权。也会腾出更多空间给到自己,让自己心灵自由,而更富有创造力。
自主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够被安排,然后我们很懈怠的做着事情,抱怨到:“我不得不做这件事。”似乎我们是没得选择,处于这种状态自己会失去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激情。按部就班地复制每天工作的内容。毫无创造性,慢慢地你会缺乏思考力,在固有的思维和认知中不断重复。主动思考来自自我的选择,自我选择意味自我负责。
在每次做事之前,我先问问自己,在这个任务或是项目中,我可以学到什么,我要做哪些准备,缕清思路和方向,把自己的思考融入其中,把要做的事情转化成自己的成果输出,有思考有成长,避免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无效工作中。因为做与不做,这都是“自我选择”,既然是自我的选择,我就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让选择收益最大化。
学校要求教师多读书,为完成学校任务,更是能够让自己做到真正阅读,而不是装样子,我创办了共读活动,每周五拿出一个小时时间大家一起共读,相互交流。坚持一年,阅读十本书,让自己快速成长,变被动为主动,便拥有了选择权,有了共读团队,我可以自主选择阅读的书目和感兴趣的书籍,为了带领,我要提前做好阅读提纲,并做到深度阅读。
具身智能。AI时代,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近大家也在聊GPT,在逻辑运算、听说读写一般认知上,AI已经超越了人类,作为人类的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万维刚老师说“让人更像人”。人最大的优势是有情感,会爱,良好互动。非常喜欢一个词“感质”,某种特定物体带给自己的特定感觉,提升感质力,需要提升自己的感受力,能够理解人,同理人。作为教师,恰好需要爱的能力,感受力,教育是付出情感的工作,教师无法取代的优势就在于此,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制造孩子成长冲突,不会与学生对话,又没有爱心,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被AI取代,因为没有存在的意义。
教师的自我解放,是打开自我,不要限制在固有思维和认知中,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更多生命进行爱的互动,始终保持热情和激情,开展一场诗意浪漫的成长之旅,教师的自我解放就是保持心灵的自由,进行主动迭代,自我升级,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智慧,并不断持续的生长。
这是一个不确定时代,我们的外部有太多的杂音,如何做到自我解放,不断超越曾经的“我”?
始终让自己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能够在杂音中听到心灵深处自己的“呐喊”,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情施展自己,保持“撒野”的激情和狂热,我们才可以在教育的舞台上创造出更多有趣的成长和美好的未来。
篇二:《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卓越的自己”。这是李镇西老师在《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这本书中封面上的话。
最近,我在读李镇西老师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在这本书中,无不体现着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他对教育教学的感悟,这些话就像是对同行教师亲切中肯的建议。在书中,李镇西老师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个情深意切的教育片段,书写出一个个引人深思的教育智慧。有这样一个片段令我记忆深刻:李老师在开学时给每个学生都写了一封信,在发信的时候李老师没有告诉孩子们接信的礼节,而是默默地等侍一个又一个自然而然的教育契机,当第一个孩子道出“谢谢”,老师送出了一个夸奖,当第一个孩子双手接信并且致谢谢,第二个夸奖又随之而来,最终所有学生都能双手接信,并且有礼貌的致谢,教育就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们应该读好书,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寻到教学的“亮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三:《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捧一颗心来,守三尺讲台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假期有幸在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和学校的带领下,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这样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感触颇深。李镇西的教育经历,真正诠释了“捧一颗心来,守三尺讲台”的朴实与真情。
我是在去年6月份刚走出校园,11月的时候刚刚站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目前的我是一位渴望成长、也急需进步的小白。读了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这本书,是给刚入职的我上了一堂永远难忘的成长课。从自序开始,我就深陷其中,我感觉李老师的文字好像是一位渊博随和的老师傅,耐心地引导着我作为一位教师,是应该如何实现解放和超越的。其实比起用“佩服”一词,我更想用“震撼”来形容我的感受。
如果说要把我的收获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努力做一位幸福的、智慧的大先生。
以前,我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是备好课、上好课、做好反思,而我从李老师的文字中,体悟到了比这更重要的是“爱上课”。
书中有一个片段很有趣,记者问李老师是否有职业倦怠。李老师调侃一番后洒脱地说“从来没有过”。他确实是一位享受教育与教学的好老师。我所理解的“爱上课”,不仅在于课堂上,更是在于生活中对学生的自然教育。李老师的智慧在于“自然而然”地教育,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最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最自然的,而最自然的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中。
李老师在开学时给每个学生都写了一封信,在发信的时候李老师没有告诉孩子们接信的礼节,而是默默地等待一个又一个自然而然的教育契机。当第一个孩子道出“谢谢”,老师送出一个教育机会,当第一个孩子双手接信并且致谢,第二个契机也随之而来,最终所有学生都能双手接信并且有礼貌的致谢。
我认为这种教育机智不仅体现在“自然而然的教育”中,还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李老师心中,是真正装着孩子的。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面对班级在暗处相拥早恋的孩子,李老师不动声色地故意把作文本散落地,化解他俩的尴尬,随后又以单元小结的形式和孩子们谈论女性的命运。最终女孩向老师倾诉,及时调整状态,把精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来。
有意而为之但又不露声色的教育,让我发自内心地佩服。李老师的智慧告诉着我,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明确,但是教育过程要不露痕迹。
所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我查阅了“教书匠”的意思,“教书匠”本来指的就是教师,古代用“教书匠”来称呼教师其实是有些“含轻蔑义”。再查“匠”,“能工巧匠”之“工匠”,指在某一领域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称其为工匠。
“匠”,表示此人兢兢业业、认真细心、技术过硬。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这样踏踏实实的人,需要的“工匠精神”。
教师也需要“工匠精神”,成为教书讲课的“熟手”“能手”“教书匠”。但教育不像其他行业,毕竟学生不是作品,学生是一个人。人就有自己思想、灵魂。所以应该像李老师一样,不仅对教学精益求精,更是把学生装进了内心。
总而言之,既做技能过硬的“经师”,又做“涵养德行”的人师,是我的收获,也是我的追求。
那些不断被人们捧起的书籍,总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总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到达我们的手中,抵达我们的心中,触动我们的心灵,李镇西老师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正是如此。
我很庆幸能在我初入职场就能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很感谢市教师发展中心给予的平台,让我遇见好书,看到榜样,收获知识。这段阅读之旅,将会是我成长路上的灯塔,照耀我,引领我。
篇四:《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李镇西老师解读了教育的“初心”: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以每一位孩子为中心,让教育回到具体的孩子身上。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
李老师在书中写道:“学者张文质有一句话,平易朴素而意味深长:‘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佐藤学谈到教育变革时这样写道:‘它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的确,万事万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人的成长更是如此。
迈入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迎来人生的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即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身体急速发展,心理急剧成长。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感到茫然无措,无所适从,再加上学业的竞争和压力,学生身心俱俱疲。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慢下来。只有慢一点,才能耐心地等待他们的成长,才能宽容地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才能平等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以慢为进,助力学生成长。
而急功近利的教育——如果那也算教育的话——则是不讲良知、远离朴素、违背常识的教育。其危害是违背人的成长规律,阻碍人的健康成长,恶果是将真正的人才扼杀于萌芽状态。
突破枷锁,展现自我
何为“教师的解放与超越”?——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在专业发展中,找到内心潜藏的“卓越自我”,也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自我、成就自我。做有智慧的老师,突破自我,从学生中来,从反思中来,从阅读中来,从同行中来。做思考型的老师,要不停实践、不停阅读、不停思考、不停写作。敢于突破枷锁,获得更多优秀教育者所需要得天赋,如对孩子具有亲和力,内心世界细腻而丰富,敏锐的洞察力,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感和浪漫的气质。
心境宽,路才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从事的工作,总是在一定的心境状态下进行的,良好的心境,会使教师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工作效率高。反之,教师工作在低沉、郁闷的心境之中会思路阻塞,思维迟缓,无创新可言,影响教学效果。
那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境呢?
李镇西老师用四川巴中的刘老师跳楼自尽的事例告诉我们:热爱教育的本质是热爱生命,善待学生的前提是善待自己;没有了生命,一切都谈不上;有了生命而没有健康的心态,也不会幸福。我们视教育为全部,可事实上,生活的快乐不仅仅来自教育,还有其他——父母的健康、妻子(丈夫)的疼爱、孩子的乖巧、朋友的情谊,以及业余爱好……所以,保重自己,珍爱自己,这应该是我们对自己随时的提醒。
面对着自然条件的艰苦,20名乡村校长选择了不抱怨。因为不抱怨,他们把自己和不少动辄抨击“体制落后”、数落“环境恶劣”、哀叹“待遇低下”、咒骂“领导专制”、呵斥“教师懒惰”的其他教师或校长区别开来。凭着良知,怀着责任,发挥作用,点点滴滴地去做,致使他们能站在万受瞩目的领奖台,获得了50万元的教育发展基金。
冰心的著作小诗中——
成功之花,
人们往往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事实上,所有卓越型的教师没有一个会始终陷于贫困的,虽然环境恶劣,待遇低下,但调整好心态、凭着良知和责任去做老师,就会把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宽。
追求教育幸福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人才能够爱,同样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在教育中,擦亮每一个日子,陪伴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让教育充满诗意,把教育编织成童话,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凭着良知,带着兴致,杜绝势力,回应孩子对我们的每一份爱。
对于社会进步来说,教育当然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教师和学生这一个个生命体来说,教育就是浪漫,就是温馨,就是情趣,就是诗情画意……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童话的创造者。愿我们都能将爱好与职业融为一体,不忘教育初心,追求卓越自我,享受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
篇五:《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有幸读了李镇西校长写的《解放与超越》一个最直接感受,对教育有情怀李老师真实的用心思考,他用自己的亲身教育经历,向教师娓娓道来。教师应该怎样实现自身的解放与超越?什么是教育一个孩子?直击我的心。一个孩子的教育关乎小到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民族。教师要用教育的眼光看世界。同世界的角度看,教育每一个日子陪伴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
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是那么的朴素,那么的纯真。这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的教育,能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教育的初心在哪里?就像李老师书中讲的那样,教师要有智慧,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有职业幸福感。教育的初心应该是在老师的心里,眼里和爱里。教师应该正视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和教育是在自然而然中产生的。同时,教育是在自然而然产生的。无论什么高科技的手段,都不能取代教育中人的气息。我们只有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最终才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不是说。急功近利的教育。因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想到自己的教育生涯,我已经走过了九个春秋。我常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教育?怎样做好教育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有时会手忙脚乱,力不从心。李老师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个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要想做好教育工作,教师一定要解放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幸福,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解放自己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新教育理念就是推行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心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创造。在现实中的课堂上,我试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心声。多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站在和他们一个高度思考,但有时也会头脑发热,耐心全无,对学生无尊重可言,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小孩子太渴望老师的“解放”了,我也想努力做到。殊不知,“解放之路”任重而道远。
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解放了自己,我想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还要改变现状,突破自我。如何突破自己呢?就是要在学中思,在思中做。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在学习中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学习中总结教育经验,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卓越型的教
何为超越?怎样超越?这是值得我永远思考的话题。超越自己就是要找到内心深处卓越的自己,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在现实教育工作中,我曾因看到学生的进步而感到高兴,看到他们课堂上一张张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脸感到幸福。我实现了我的价值,体验到了教育的乐趣。我想:这就是真正的教育吧?只要努力超越自己,原来教育是如此的简单!
当初为何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幸福的人生。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努力做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今后我还要继续在教育路上探索真知,努力实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篇六:《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李镇西老师是教育界的大咖,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榜样。听到他莅临开发区二中进行讲座,借助人才之家的的平台,抢先到机会去去听李老师的讲座,其实所有的名人,成功背后总是蕴含着一定独有的理念。他付出努力,他走过的路,也许就能让我们破译自己成长的密码,能够打开我们的心扉,能够治愈我们在成长路上的创伤,能够指引我们更好的总结思考,让自己在教师这个行业里面不断的提升,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成就自己的梦想。李镇西老师给我还来什么样的思考呢?
要把教育或是把工作当成好玩的事。我们经常把工作看作一种苦,一种累。因为觉得苦与累你就会发现工作困难重重,煎熬不少,只想敷衍了事,于是工作真成为一种苦难。李镇西老师一直把工作当成是好玩的事,他希望高高兴兴地当好一个老师。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特别难做的,事务烦杂,学生问题不好处理,家长关系更不好处理。班主任是家长24小时都想到的人,教导处安排代课时时刻刻会想到的人,是学校工作群里面呼唤的最多的人。那怕在李镇西老师工作的那个年代,班主任也是要肩负起更大更多的责任,作为一个中学的班主任,一切也不容易。他通过观察,发现班主任有许多难处,但却是与学生最亲近的人,他认为与学生一起,一起成长应该是好玩的事。于是他把到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悄悄的跟他说:“请问你能不能把你的班主任让给我做?我觉得看着你带学生应该是蛮好玩的,我也想尝试。”那位老师也吃惊了,回答说:“我是愿意的,但是这并不是我们私下的事,还得学校安排决定。”李老师竟然找到学校领导,尽了所有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这个班的班主任。他带着孩子进行实践,让孩子们在青春懵懂的岁月里面集体到田边去进行劳作,在高考前还带着孩子去峨眉山欣赏美好的景致,看四季的变化,还摆出班1班的造型。让这种春去秋来的在孩子们的身上深深地打下烙印,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孩子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变成成熟了,在高考的时候也取得特别的好的成绩。李老师坦言,因为取得特别好的成绩,别人就夸他们班很优秀,但如果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那么也别人会评论李老师就是带着孩子去玩的,所以他们班的成绩就那么糟糕。这是那个年代带班的创举和勇敢的尝试。在那个年代他还打造了“特色班集体”,设计班旗,设计班歌。班徽是由孩子们这设计的,他们还有班歌。当时他们想写首班歌,孩子们就想给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谷建芬老师写信,请她帮忙。谷建芬老师竟然百忙中给孩子回信,答应了此事,最后还跟他们补成特别宏亮的班歌,并且埋下了友谊的种子。李老师就是这样带着孩子们不断地“玩”,把工作当成乐趣,不断跨越山海,成就工作的美好,成就最美的孩子。
再次要和教育谈恋爱并结婚。恋爱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恋爱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要真正当好一名老师,除了最初的热爱,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刚当上老师时总是十分兴奋,想着当“孩子王”就能号令“天下”,可以在课室里把自己所有的知识能力传授给学生,学生听的津津有味,不断的进步,实现自己当一位教师的美好梦想。有时候可以把知识和想法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不断的成长;也可以带领着孩子进行春游、秋游,通过活动和孩子们心息相通。教育也可以是美好的,就像谈恋爱的时候,但是当你真正成为一名教师,用心的去培育、培养一个班的时候,你才发现教育孩子并不只有谈恋爱的美好,也有结婚多年的不容易和相看两厌恶。特别遇上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孩子,甚至是公然顶撞老师的。于是,教育并不一定那么顺畅和平坦,会遇到种种的困难,种种的难处,我们总要以孩们一起去突破这个难关去解决这些困难。也许遇到一道教学上的求而不得,遇到一个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你也要像对待“结婚”一样,努力维持良好的关系,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既要和教育谈恋爱,也要和教育结婚。
最后要让未来的自己大吃一惊。也许我们没有人会想到我的将来会怎样?就好像镇西老师他本人也想不到,自己将来竟然能完成了一个博士学位,也许他也没有想到能成为一个爱教育界关注的教育家,也许他没有想到他受邀到世界各国去进行演讲,也许他也没有想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有了大的成就。所以,今天的你成就明天的你,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让未来的自己大吃一惊呢?是遇到的问题迎难而上,鼓起勇气去面对和解决?是遇到特别的学生都能把他当成自己研究的对象,找方法去帮助他成长?是遇到任务都能欢欢喜喜接受并努力做到最好?是不断学习朝着目标大踏步地向前?要让未来的自己大吃一惊,确实需要在成长路上不断努力,努力成事,成就孩子的未来,成就自己幸福的人生。
既为师,就要努力寻找突破点,遇见教师的解放与自我超越,让未来的自己大吃一惊!
篇七:《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我认真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受益匪浅。
李镇西老师的头衔很多,若百度搜索他的名字,会看到他诸多的荣誉与成就。可翻开他的这部作品,他用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一个个自己所经历的鲜活的校园故事,也围绕社会热点,真实且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对教师行业的现状及未来的见解。一行行文字让我感受到:在教育专家这一层身份之前,他是一名老师,一名爱学生,爱教育的好老师。因而我更愿意称呼他为“李老师”,这样也能让我们的距离更近些。
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名新手班主任,我跟文中那位给李老师写信的老师一样,时常苦闷。面对学生,面对课堂,我何时才能如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我何时才能收获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李老师的书给了我答案。
第一,我们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而且这种关爱要外显外露,也就是我们需要有亲和力。拥有亲和力的老师,会让学生愿意听他讲话,愿意与他交流沟通;一味地板着脸,让学生紧张畏惧,并不是班级管理的良策。
第二,我们要敏于洞察,勤于思考。赞科夫曾说:“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班级生活或课堂上,我们要及时捕捉细微的眼神、瞬间的表情、不经意的动作,并能够见微知著——感受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教育是无处不在的。无论多么纷繁的社会现象,无论读什么内容的书或者看电影、电视剧,我们都应该积极思考,从中感受教育。
第三,我们要多方学习,勇于实践。庖丁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游刃有余地解牛的,熟练才能生巧。任何一个职业都是如此。要想能对各种课堂现象、各种学生问题应对自如,我们应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读各类名著,照亮我们的灵魂;读“前辈同行”,取得经验攒就的“真经”。正如牛顿所说,“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眺,人类才得以进步。”通过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就成了自己的智慧。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是慢的艺术,好的教育必须是以爱为灵魂,静待花开。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读这本书犹如涓涓细流,温润心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去育人,新学期开学之际,借用李老师的一句话勉励自己:让我的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篇八:《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这本书,同时在视频直播中观看了由詹大年校长、王丹凤老师、李乐明局长关于《教师的解放与超越》一书的领读直播,三位名师系统全面地解读、真实感人的举例,带领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本书所体现的教育价值理念,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去认真阅读和用心体会。
詹校长通过自己与李镇西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逐个展开对教师与教育的有关思考和总结,同时詹校长提到《爱心与教育》一书对自己成长之路的影响,把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其中詹校长提到的关于李老师帮助学生戒烟的案例,尤其让我记忆犹新,他不是以惩戒去约束学生戒烟,也不是以规则去约束学生戒烟,而是每天抽走一根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自我,对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问题学生的教育,不是贴标签,而是正视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体现了以人为目的的教育。
王丹凤老师对《教师的解放与超越》一书进行整体的讲解,从建立“教育人生”的根基、打通“教育人生”的经脉、滋养“教育人生”的枝叶等三个方面对书中观念、突破、心境、幸福、智慧、呼吁、建言七个内容话题进行了讲解,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理念。人是最高的价值,明确我们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教师应正视自己的能力,要不断雕刻和突破自己;教师应将职业与爱好融为一体,实现自己职业价值与生命价值的统一;用智慧的方式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尊严,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充满希望。
李乐明局长以“学习李老师做有趣的人”为主题,对李镇西老师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也强调了学习李老师的重要意义。李老师善于用写作梳理自己的过往、得失,为自我成长找到长久动力。李老师的付出是掏出心的真诚,不仅有专攻的术业,还有常人不易察觉的气质和内涵。从《教师的解放与超越》中可以看到李老师更多的智慧,读他的作品能够让人会心点头,佩服有加,这样的人就是有趣的人,甚至可以上升为有趣的灵魂。我们也应该展现真心、真爱、真干,去靠近李老师,同时也就是正在靠近有趣。
学习了李老师作为范例教师的发展模式和榜样,我深感触动,对于李镇西老师书中的一句话,十分发人深省:“所谓教育,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你想要学生有的,你先得拥有,与其计较学生不喜欢自己,不如反思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自己”。想做好教育,我们教师要先行动起来,在接下来的教师生涯中,我将以《教师的解放与超越》为指引,不断学习和提升,尽职尽责做好自己,进而超越自己。热爱学生、热爱教师事业,深耕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践行教育的宗旨意义,让教育园地绽开别样的花朵。
篇九:《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体会
超长寒假,停课不停学,借此机会,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一书,掩卷深思,受益匪浅。这本书真的如同书名一样,给了我解放与超越,解放了我工作上的困扰,超越了我内心一直坚定的“坚定”。
首先李老师的教育理念直击我的内心: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亦师亦友,和谐自由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同行后辈梦寐的追求。“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为武侯实验中学的校训,被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铭记,并付诸于行动。这就是教育成功的典范。李老师的教育理念道出了一个老师最淳朴的教育情怀,这是一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幸福的价值观。
初读伊始,我不理解什么是朴素的教育?什么是幸福至上的教育?当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朴素教育,是关注人性的教育。朴素教育的本质,是让教育回到一个个具体的孩子身上,关注人本身的成长、发展与幸福。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唯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教育的初心才不会丢。什么是幸福至上的教育?书中的李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我们诠释着幸福的真谛:初三毕业典礼学生的信件,课堂上突袭庆祝生日,一起乡间放鞭炮……哪一幕不让人感到幸福呢?幸福至上的教育是理解,是包容,是责任,是智慧,是尊重,更是浪漫。
好的教育一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心灵;不仅仅是提高成绩,还要提高素质,好的教育一定是有温度的。我也常常在想我的工作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挣取工资吗?如果是这样我的职业幸福感又何在?作为老师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见证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虽然在教育实践这条路上,我没能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但总觉得与孩子在一起,是最快乐的。教育因朴素教育而永恒,因幸福教育而丰富多彩。
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我对教师这份职业、教学这份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新学期开学之际,借用李老师的一句话:让学生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