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访谈篇一
答: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端、冀鲁豫三省交界,面积1053平方公里,耕地122万亩,辖20个乡镇651个村94.6万人。近年来,大名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拿出“绣花”功夫,做到精准“滴灌”,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4年,全县共有贫困人口36244户118068人,贫困发生率17.1%;四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财政资金7.46亿元,带动社会投入9.33亿元,43524贫困户,户均实施1.5个项目,带动102376人口稳定脱贫,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攻坚脱贫退出,长期困扰大名的历史难题得到较好解决。2017年底,全县有贫困人口5772户15692人,贫困发生率2.1%。2018年9月份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后,我县贫困人口5675户16216人。2018年脱贫退出3706户10522人,28个贫困村拟脱贫出列。通过自查,我县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现提出退出申请,请予初审。
2. 请介绍一下县委、县政府履行主体责任情况。
答: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历史使命、首要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第一位的经济硬仗,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特别是对脱贫退出工作,我们坚持全党动员、全责施压、全面推进,明确任务、压死责任,确保年度脱贫任务如期完成。一是吹响“集结号”全党动员。出台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方案》“1+7”扶贫专件、《关于建立七大体系、七大机制进一步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关于“对标兰考县、决胜攻坚战”精准脱贫出列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2017年,先后召开常委会18次、党政联席会9次、政府常务会6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8次、县长办公会4次以及系列专题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明确了任务,压死了责任,确保了脱贫任务不折不扣落实。二是立下“军令状”全责施压。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双组长、双常务副组长”负责制,成立了16个脱贫攻坚专班,全部由县级干部任组长。调整充实了县扶贫办人员力量,各乡镇均成立了扶贫工作专班,建立了“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分级负责、考核严格”的扶贫工作运行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各乡镇的任务,构建了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农村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体系,全面推行“四个走遍”,即书记、县长走遍全县159个贫困村,其他县级干部走遍联系乡镇的所有村,承担脱贫指标的职能部门“一把手”走遍本单位工作队所驻村的所有贫困户,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走遍辖区所有贫困户。在此基础上,安排县级领导分包重点贫困村,书记、县长带头分包最穷最难的村。同时,重新修订了对乡镇和部门的考核办法,大幅增加了扶贫工作考核权重(对各乡镇考核脱贫攻坚占了70分;对扶贫办的考核脱贫攻坚占80%,民政局占60%,其它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部门占50%),逐乡镇、逐部门签订了责任状,压力层层传递、指标人人担纲,形成了无缝隙的责任链条。
三是挂起“作战图”全速推进。制定了《关于建立七大体系、七大机制进一步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立了组织领导、脱贫路径、社会保障、融资服务、行业扶贫、政策支撑、督导考核七大体系和精准入统、企业帮带、资源整合、项目管理、扶贫退出、社会参与、考核奖惩七大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脱贫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在具体推进中,坚持墙挂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政策兜底“三张图”,完成一项,标注一项,倒排工期,挂图推进;同时,建立了项目资金“双倒排”制,坚持每季度组织全县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现场观摩,每周对乡镇的产业项目实施和报账进度进行调度、排队,排名后3的乡镇党委书记和排名后10的扶贫工作队队长在调度会上做检查,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项目实施。
3. 县里是怎样开展建档立卡识别退出的? 存在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答:开展工作情况:
(一)宣传发动。在全县召开动员会议,对全县20乡镇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进行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确保20乡镇党政正职和乡镇主管副职都掌握动态调整的内容、标准、程序和要求。乡镇按要求对驻村工作队和包村干部进行进行培训,严格按程序入户走访,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为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严格程序。一是“应纳尽纳”贫困户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评分、财产索检、两评议一公示、核实汇总分数、审核确定贫困户等程序进行识别;二是返贫贫困户按照农户申请、入户核验、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审定公告程序进行认定;三是剔除错评贫困户按照核实信息、入户告知、村级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定程序进行剔除。
(三)突出重点。对于新识别的贫困户,要重点关注非贫困村,重点瞄准2014年底精准识别时未建档立卡的困难“临界户”,精准识别后因灾、因残、因学等原因陷入贫困的农户,居住于非贫困村、精准识别时未提出书面申请且家庭确实困难的农户,防止遗漏。
(四)严肃考评。将动态管理工作纳入脱贫攻坚绩效考核范围。对在动态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违规操作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贫困户识别标准是:即农民人均纯收入3026以下标准为基本依据。是统筹考虑“两不愁四保障”因素。即不愁吃。口粮不愁,食细粮有保障;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日有换洗衣服;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有保障;
贫困户识别程序:
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一进: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公作队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三算:按照标准逐入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支出大账,找致贫原因,对贫富情况有本明白账;四比:和全村左邻右舍比生活质量,家庭成员家有财产;五议:对照标准,综合考量,逐户评议,获得绝大多数村民认可;六定: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贫困户退出标准:
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该户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
基本医疗:该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
住房安全:贫困户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自有住房、无危房,安全饮水有保障。
贫困户退出程序:四步法:“一评议二核实三公开四销号”。第一步:民主评议。由村两委组织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按照年度贫困户退出计划,初步拟定贫困户退出名单。第二步:核实认可。贫困户退出名单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核实,得到拟退出贫困户认可。第三步:公告公示。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七天。第四步:脱贫销号。公示无异议后,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销号。
在贫困户识别和退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的贫困户故意隐瞒或不如实向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提供其家庭经济收入的真实情况;有的贫困户因常年在外居住或务工,其家庭经济收入难以准确计算;有的贫困户其家庭人均收入已远远高出当年省定贫困标准,“两不愁,三保障”也已全部落实到位,但其出于个人目的考虑,想继续享受贫困户的优惠政策,仍然不愿意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
4. 请介绍一下全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主要是教育、医疗和住房等 “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
①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到位。按照我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大病专项救治和“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贫困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县域内住院全部实现“一站式”报销结算、先诊疗后付费、大病救助资金补助、分类救治、家庭签约医生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②教育政策落实到位。制定了《大名县教育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户帮扶工作的通知》等专件,对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工作,采取“属地管理双家访、一村一档、一村一明白人”的工作思路,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在校学生全部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切实解决了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③住房政策落实到位。我县制定了《大名县2018-2019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和《大名县农村住房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应改尽改,一户不漏,采取宜固则固、宜建则建,以及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达到100%。④扶贫产业就业政策落实到位。构建大产业扶贫格局,把所有贫困户全部嵌入到产业之中,通过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就业,我县通过产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的贫困户比率达到100%。⑤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到位。根据我县《关于做好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贫困人口全覆盖。加强低保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改善。所有乡镇、村均实现了通硬化路和动力电,实现了住房和饮水安全,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5. 请介绍一下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如产业就业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等。
答:在产业就业科技扶贫方面,扭住根本、突出产业,强力打造扶贫脱贫基础支撑。发展产业是确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我们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了“4+6” 【四级扶贫产业体系、六大扶贫模式】扶贫工作格局,把所有贫困户全部深度嵌入到产业之中,实现了户户有产业,脱贫有支撑,收入可持续,走出了一条从扶贫切入、从产业走出的特色产业扶贫之路。构建县、乡、村、户四级扶贫产业体系。坚持大企业与小“个体”并重,大园区与微工厂齐抓。县有扶贫龙头企业园区。大力引进领军型扶贫龙头企业,先后引进建设了中璟网络菜市场5.0现代农业产业园、华都峪口千万只“小优鸡”、唐人神生猪绿色养殖、肽牛养殖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做强了扶贫产业支撑。乡有产业扶贫基地。坚持以园区带片区、以规模保效益,依托股份合作企业,按照“一乡一品”原则,每个乡镇均培育建设了集生产、加工、扶贫开发、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林木瓜果等特色产业。村有扶贫微工厂。由乡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选择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贫困村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对贫困村闲置的工厂、农宅等进行改造,建筑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让贫困群众在村里就业,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实现了零距离就业、零风险收益、零成本投入。户有增收门路。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对因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村“半劳力”群体,通过村干部帮带、扶贫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扶持创业就业,帮助贫困户提升脱贫能力、找到致富门路,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六大产业扶贫模式。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不断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龙头企业+扶贫”。建立“县级扶贫产业园区+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金捆绑入股形式,把贫困户引入到投资50亿元的中璟网络菜市场5.0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2.5亿元的华都峪口千万只“小优鸡”、投资4.5亿元的唐人神生猪绿色养殖、投资1.8亿元的肽牛养殖等4个大型扶贫产业园区,通过土地租金、入股股金、打工薪金“三金”收入可带动近8000个贫困户增收。“光伏+扶贫”。依托河北曙曦、洛峰新能源科技、平泰贸易、燚晶光伏等光伏企业,大力发展村级光伏电站、光伏扶贫户站,已投资1.038亿元,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7个,总装机容量10960千兆瓦,带动16020户、户均增收3000元,建成分布式扶贫发电项目3400户,户均增收1500元。“特色种养+扶贫”。通过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林木瓜果等特色产业,让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入股分红、进企打工、收取租金等多种形式实现稳定增收。先后建成种植类农业园区64个,帮助贫困户新建蔬菜大棚8000多亩、林果1100亩、山药5600亩、食用菌300多亩,带动1938个贫困户、6735人实现脱贫。累计发展养殖牛、猪、羊等牲畜2.4万头,鸡、鸭、鹅等禽类900万只,带动807个贫困户、3662人稳定脱贫。9月2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掘地三尺’挖山药,万户农家已脱贫”为题对县扶贫产业的丰收场景进行了现场直播。“家庭手工+扶贫”。 对因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村“半劳力”群体,通过发展藤椅编织、服装加工、毛绒玩具、传统草编等特色家庭手工业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家庭手工业已覆盖120个村,发展专业户65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人,户均增收6000元。“微工厂+扶贫”。 先后整合资金2045万元,撬动企业资金1.7亿元,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260余家,带动从业人员25000多人,带动贫困户3100多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电商+扶贫”。 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609家,邮乐购站点350个,贫困村实现电商全覆盖,通过阿里巴巴、京东、中国网库、易田网购等10家电商龙头企业带动,2017年实现交易额3亿元,直接带动200余个贫困户增收,被商务部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在金融扶贫方面:广开渠道、多元融资,着力破解资金瓶颈
坚持“扶贫需要多少钱,就千方百计筹措多少钱”,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的满足扶贫需要。重点探索建立了三种模式:一是“政银”合作破难题。由政府出资设立风险基金池,银行按比例放大贷款规模,解决贫困户、扶贫龙头企业发展扶贫产业资金不足问题。政府累计投入风险金5745万元与邮政储蓄银行合作创新推出了“金扶通”、与建行合作创新推出“助保贷”、与邯郸银行合作创新推出“金财通”、与农商行合作创新推出“农保贷”等多种金融产品,累计向贫困户发放贷款348笔1358.13万元,向扶贫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4亿元。同时,成立了大名县兴大路桥建设公司,承接实施贫困村“路网改造工程”,申请国开行贷款5000万元;成立大名县绿美城乡投资开发公司,承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异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分别向国开行申请贷款7610万元和农发行贷款6.05亿元,解决扶贫村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短板问题。二是“政保”合作强保障。与保险公司合作,政府全额出资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保险,贫困户因灾因病、财产或产业损失时,每户最高可获赔5.5万元。2017年县财政投入769万元,在“民生保险”的基础上整合实施了精准脱贫综合保障险,对贫困户因意外或疾病住院时除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之外的自费医疗费用60%进行补偿,截止到9月底,累计为贫困户报销了1670万元。同时,开展了农业保险“联办共保”模式,保费收取和保险赔付由县政府、人保财险公司共同分享、分担,目前已将全县所有农户政策性小麦、玉米、花生等种植业保险全部纳入范围。三是“政期”合作防风险。与期货公司达成结对帮扶,利用期货公司专业风险对冲能力,帮助贫困户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保障贫困户产业收益。2017年,由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免费为我县贫困户提供1000亩玉米价格看跌期权,201户贫困户获得补偿11万元。今年6月份,累计投入资金105万元,由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联合太平洋财险公司,实施了3万吨玉米“保险+期货”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大连商品交易所“农民增收计划”试点项目】,可保障我县3.56万贫困人口玉米种植稳定收益。此外,投入45万元,与浙江永安期货合作,实施了鸡蛋场外期权项目,将有效保障9户养殖大户和258户入股贫困户蛋鸡养殖收益。
6. 请介绍一下全县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整合和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2013年,上级下达专项扶贫资金1842万,县本级投入250万(其中100万用于大名县农户自立服务社配套),共投入资金2092万。2013年8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全省扶贫攻坚工作力度的意见》(冀发[2013]20号)、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冀发[2012]年5号文件),各市和重点县从2012年起每年要拿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专项用于扶贫开发。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邯字[2013]19号)又明确提出,重点县每年安排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2%用于扶贫开发。201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6亿元,占比1.19%(上年一般公共预算)。
2014年,上级下达专项扶贫资金3560万,县本级投入420万(空转)。扶贫资金3980万。
2015年,上级下达专项扶贫资金3616.5万,县本级投入600万(空转),扶贫资金4216.5万。
2016年,我县共整合涉农资金7480.82万元(整合率约80%)扶贫办收到专项资金4215万元,县本级投入1000万(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0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占2.66%,超过省要求1%、市要求2%比例)。
2017年,共整合涉农资金20387.17万元。其中,其中上级下达专项资金19117.17万(扶贫专项资金4682万),县本级投入1270万(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249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约占3%,超过省要求1%、市要求2%比例)。
2018年,我县共整合涉农资金20989.11万元,其中,县本级投入2200万。
县本级投入从2014年420万、2015年600万、2016年1000万、2017年1270万元、到2018年2200万,增长率分别为42.9%、66.7%、27%、73.2%。
7. 简要介绍一下你县在巩固提升、防贫机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县的精准防贫工作主要是,关口前移、聚焦重点,健全完善动态防贫新机制。精准防贫,是确保脱贫实效、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我县在2017年初就把精准防贫列入深化改革重要内容,坚持关口前移、未贫先防,制定出台了《2018-2020年防贫工作计划》:2018年扶贫脱贫防贫融合推进,确保脱贫出列;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拦水筑坝”全面防贫,由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启动资金,瞄准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户【简称“非贫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简称“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临贫易贫重点人群,分类设置精准防贫标准和程序,建立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精准防贫机制,最大限度减少贫困增量。划定两条界线。一是设立防贫“预警”下限。由扶贫、卫生、教育、民政、人社等相关部门依据“大数据”分析,分别为“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出现困难的家庭设置防贫预警线,凡是发生重大疾病、事故灾害、求学、结婚、建房等致贫隐患的,均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实施定向跟踪。二是设立防贫“保障”上限。以上年度国家现行农村扶贫标准3200元的1.5倍为限【目前为4800元】,设置防贫保障线,低于“防贫保障线”纳入防贫范围。在健全完善政策性救助和社会救助基础上,今年县财政又拿出250万元资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县“两非”人群购买精准防贫综合保障险【大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外全县农村人口的10%、5万人左右】,从源头上筑起了“截流闸”和“拦水坝”。此外,县财政还拿出1000万资金,对两类重点人群参照扶贫的做法,在产业、就业等方面给予扶持,确保不让一个家庭滑入贫困线以下。
8. 介绍一下你县在凝聚行业部门合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让贫困群众早日脱离贫困,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县动员和凝聚起社会各方的力量,群策群力,拔除穷根。坚持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充分发挥这一最大优势,最大程度地凝聚起众志成城的攻坚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多措并举的扶贫效果。为此,必须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强化多管齐下的脱贫举措,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步伐。
凝聚强大的攻坚合力,一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守土有责的主导作用。县委、县政府肩负着脱贫攻坚的主要责任,又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手段,自然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带领贫困群众齐心奔小康的核心角色。我县今年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也证明,党政起主导作用真正承担的地方,脱贫的效果就比较好。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县乡村三级领导一起抓,层层压紧压实领导责任,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各个相关部门要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精准配套政策,变“撒芝麻盐”为“打组合拳”,担起守土之责,拿出切实之举。
二是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在脱贫工作中,社会力量是党政部门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好伙伴,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创出了龙头企业带动脱贫、社会组织下乡扶贫、志愿者积极参与等不少范例,这里是脱贫攻坚事业中一片开发不足、极具潜力的“富矿”。
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扶贫主体,鼓励、支持、帮助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参与,引导他们从扶志、扶智、发展产业、组织劳务输出、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帮扶。同时,要促进社会扶贫长期化,大力开展各种扶贫志愿行动,使社会各方面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
三是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作为加快脱贫。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脱贫故事一再证明,只有激发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取得可靠、长效的脱贫效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把脱贫攻坚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引导贫困群众认识到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认识到观念、技能、知识改变命运,要靠勤劳自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同时,要通过新闻舆论和社会宣传等各种形式,在全省上下形成人人关注扶贫、全社会参与扶贫,为贫困人口办实事、为扶贫事业献力量的浓厚氛围。
努力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让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贫困。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多方合力,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9. 简要介绍一下你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哪些亮点? 还存在哪些问题? 县委、县政府打算如何去解决?
(一)创设智慧扶贫。充分发挥“网联网+”作用,开发“智慧扶贫”大数据平台,将建档立卡全过程纳入手机app软件之中,实现了扶贫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经验做法得到国研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省政府原副省长沈小平、邯郸书记高宏志高度评价,2018年9月20日,央视《晚间新闻》以“河北大名:智能手机打通扶贫信息路”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二)培育六大产业。深化创新“龙头企业+扶贫”“光伏+扶贫”“特色种养+扶贫”“家庭手工+扶贫”“微工厂+扶贫”“电商+扶贫”六大产业扶贫。集中力量建设扶贫微工厂200余家,带动贫困户就业 2600余人,月人均工资1500-1800 元。出台《大名县关于建设扶贫微工厂促进就业扶贫的实施方案》,政府层面组建微工厂领导小组,社会层面成立扶贫微工厂联合会,建设扶贫微工厂“双创”基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显现。2018年9月2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掘地三尺’挖山药,万户农家已脱贫”为题对县扶贫产业的丰收场景进行了现场直播。
(三)构建大扶贫体系。组建16个县级干部扶贫专班,出台《百家企业进村入企帮扶工作方案》,深化干部“1帮1”帮扶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良好大氛围。大名县全社会扶贫模式受到国研中心和省、市肯定批示。
存在问题:
大名县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我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全县脱贫攻坚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目前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64.81%,因残致贫占11.57%,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要着眼巩固提升扶贫成效,有针对出台因病因残致贫人口脱贫工作思路。
(二)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还不够紧密。占6.7 %的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没有得到全面有效激发,脱贫致富信心不足、主动性不高。精神扶贫、智力扶贫工作还需加强,还需要促动贫困户进一步树立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意识,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三)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近年来,对非贫困村和非贫困人口关注扶持不够,导致非贫困村在产业、增收、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展滞后,非贫困户产生攀比心理,形成了新的不平衡问题。
(四)脱贫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与全面建成小康还有差距。部分贫困户脱贫质量不高,在推动扶贫产业多样化、收益稳定化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提升。
10. 你对做好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有什么建议?
答:第一,我认为目前精准扶贫应该注意一个问题:扶贫制度。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长期以来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也就是说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人口,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人口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第二,我认为要减少各类检查、督查、督导、暗访、考核、评估次数,不要为了检查而检查,不要为了考核而考核;要减少各类会议次数和时长,不要为了开会而开会,不要以会议落实会议精神;要减少各类数据、信息、报表的统计、上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腾出时间和精力,一门心思全力以赴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访谈篇二
1.目前全县有多少贫困村,多少贫困户,多少贫困人口?
2.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情况,你认为哪些方面最接地气、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惠?
3.请简要介绍本单位在脱贫攻坚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年度目标是多少,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进展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效?
4.你单位联系的村有几个?各有多少贫困户,多少贫困人口?驻村第一书记、村级脱贫责任组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是谁?
5.请简要介绍本单位对联系的贫困村采取的帮扶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情况。
6.今年以来,你到联系的村去过几次,解决了哪些问题?
7.本单位是如何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如何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的,你对第一书记的驻村帮扶工作了解情况?
8.你帮扶的贫困户有几户,分别是谁,住在哪个村民组?简要介绍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
9.作为帮扶责任人,你为帮扶对象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取得什么效果,你包的贫困户有哪些脱贫措施?脱贫户有哪些防返贫措施?
10.你认为当前驻村定点帮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1.你对更好推进驻村定点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
12.你单位行业精准扶贫效果怎么样?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3.针对你单位行业精准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采取了什么措施?
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访谈篇三
1.你们的帮扶村2019年实施了哪些扶贫政策和项目?这些政策和项目是怎样实施的?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开展的?效果怎么样?
答:我们村围绕“一低五有”和户脱贫“一超六有,落实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分别实施了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等项目。
首先是村退出“一低五有”。“一低”:即贫困发生率低于3%,全村人口112户3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04人,2014年脱贫4户12人、2015年脱贫5户20人、2016年脱贫2户10人、2018年脱贫25户98人,2020年脱贫17户6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2%下降到0%,且无返贫风险。“五有”:一是有集体经济收入。今年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流转集体鱼塘、等方式获得收益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5.8元。二是有通村硬化路。2014年以前,村未通社硬化路。近年来,通过实施交通扶贫项目,完成了3.2公里社道路硬化任务,公路覆盖村小学、村办公室、村卫生室、和三个小组每家每户,初步形成内畅外达的村社道路网络。三是有达标卫生室。通过卫健部门健康扶贫项目,我们将原村办公室,改建成标准的村卫生室,设置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配备了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出诊箱等基本医疗器械,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四是有村级文化室。按照“6+1”综合体规划布局,建成25平米村级文化室和200平米的村文化广场,配齐了音响、图书、器材,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有通讯网络。通过通讯网络升级改造,实现全村4g网络全覆盖,村办公室已安装移动宽带,网络信号比较稳定。
其次是户脱贫“一超六有”。“一超”:即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脱贫标准且吃穿不愁。全村18名干部帮扶53户贫困户,其中:县工旅公司10名干部帮扶20户;乡卫生院3名干部帮扶10户;驻村工作队3名干部帮扶14户;乡政府1名干部帮扶4户;1名村干部帮扶5户。通过教育、医疗、住房保障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生产就业政策和其他政策措施,全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六有”:一是义务教育有保障,全村4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正常入学,并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不存在因学致贫返贫或辍学等现象。二是基本医疗有保障,全村贫困人口按220元/人的标准,由县财政代缴医疗保险85140元,贫困户县域内住院个人自费不超过10%。三是住房安全有保障,全村实施易地搬迁14户、危房改造50户,目前不存在无安全住房的现象。四是有安全饮用水,经过水质达标监测,全村集中供水、安装112户骨干供水管网,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五是有生活用电,全村通过电力农网升级改造,完成了3个社的电力改造任务,生活用电保障率达100%。六是有广播电视,通过“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和干部结对帮扶,全村贫困群众均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或有网络信号,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率达100%。
2.你们的帮扶村大排查工作开展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开展的?效果怎么样?
答:全县发出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动员令后,乡村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我们村共安排4名专职调查员,全村112户,按2人一组,分为小营里片区、伏家河片区进行逐户逐人逐项排查,共发现问题4个。针对问题原因,我们制定了整改方案,落实了整改措施,组织专人定期督查回访,逐户对标核查验收,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全面有效整改。
3.你们在2019年的驻村帮扶中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困难?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答:全县精准选派了“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帮扶力量体系;组建专班常态开展监督检查,对我们的管理非常严格,构建了严密高效的监管体系;单位的保障也很到位,对我们很关心,有完整的工作保障体系。目前帮扶力量运行正常、成效明显,驻村帮扶没有问题和困难。
4.省市县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哪些管理、支持和服务措施?落实的情况如何?你有什么建议?
答:一是省市县分别出台了第一书记管理办法、驻村第一书记及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管理办法、切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办法(试行)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制度等管理服务的办法措施,这些文件在管理、支持和服务上作了明确规定,让我们能够沉下去,用心帮扶。二是提高了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全覆盖购买驻村干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组织健康体检,生活上给予了必要的保障,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安心驻村。三是市县各级督查加强,责任压得更紧更实,我们都做到了全脱产、沉到底、干实事、用力帮(绝不能说没脱产、两头跑)。建议在后期的脱贫成效巩固帮扶中,持续强化对帮扶力量的关心、支持和保障。
5.你自己所在单位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哪些管理、支持和服务措施?落实的情况如何?你有什么建议?
答:我所在的单位县民政局,对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和我的工作都很支持,要求也很严格。一是我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每个月都要到村调研指导,了解情况、听取汇报、研究政策,及时解决具体问题,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工作上要求严,生活上很关心;二是单位对我们驻村非常支持,给我们购买了床铺、过冬棉被,按标准报销驻村补助、交通补贴,给我们驻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三是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定期要找我们谈心谈话,问我们在下面工作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家里的情况、有什么想法等等,让我们感觉很温暖、很受鼓舞。单位对我们驻村干部的支持、保障和服务非常到位,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