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底色记叙文(优质10篇)

最新底色记叙文(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1 16:08:11
最新底色记叙文(优质10篇)
    小编:zdfb

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和总结自己的表现,不要过于主观或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对过去的经历和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下面是一篇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底色记叙文篇一

世间万物皆有其底色。底色,人人不同,但展现真实的底色使人更理性,使人更接近伟大。

坚持底色意味着不虚美,不掩饰。古有东施、西施,东施明知自己很丑却一味掩饰,最终在历史上流下“东施效颦”这一千古笑话。

东施的掩饰,没有使自己流芳千古,反倒落得笑名。她盲目地崇拜、效仿别人的成功,妄图消除自己底色上的缺陷,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战国时期的齐国的无盐女钟离春虽也是丑女,但她并没有加以掩饰,最终她凭借这自己的过人智慧,成为皇后,帮助齐国得以兴旺强盛。

钟离春与东施,两人皆是丑女而最后的历史地位却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她们对待自己底色的`态度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冯骥才曾感叹“这是一片正在失落的精神家园”,啼笑皆非地批评之下,折射了当下社会最为缺乏的事物--------坚持底色,不虚美,不掩饰。人们向往他人的成功,对于成功者的经历,不加取舍,用于自己,想要通过盲目的套用来改变自己的底色,试图通过喧哗、吼叫来掩饰自己的缺陷。精神上的空虚和盲目崇拜,蚕食着基本价值体系。

风骨凛然的朱自清,是江苏扬州人。”日本人侵略我国各地,占领许多本该属于我大中国的领土......青少年应有爱国、爱家、爱自己的伟大气节,打败敌人、收复失地,誓雪耻辱……”这是来自朱自清1941年的演讲,面对日军侵略,朱自清丝毫不改变自己的追求,李闻血案后,他带头起拟了著名的“反饥饿,反迫害”宣言,并在“抗议美帝扶日并拒绝美国救济面粉宣言“上签字,在自己身体不适胃病加剧的情况下还告诉家人“坚守底色”。

朱自清这种雅量,向来被人们传道。心系国家,关心百姓,坚守底色,矢志不渝,朱自清那铿锵有力的疾呼,有力地敲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他想让每一个沉睡着的国人醒来,团结一心,坚持底色,对抗日本侵略。

归根结底,请坚守底色,这样既使在困顿窘迫之时也不会放弃希望!

底色记叙文篇二

“底”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下也”,意思是东西最下面的部位,“色”即颜色,底色是一个人最本质最重要的背景色,因而涂好孩子的人生底色至关重要。

家长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底色,为涂好孩子的底色,家长应努力做好榜样,因为一个新生命诞生时大多像白纸一般,家长往往是涂好底色的第一人。《布鲁克林有棵树》中弗兰西的祖母虽然没有文化,却建议弗兰西的母亲每天坚持给孩子读《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好让孩子处于困境中不至于沉沦,每日一页让弗兰西收获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也为她的人生底色抹上了最为明亮的一笔。正如卡拉马佐夫兄弟所说的“一个好的回忆,特别是从父母家里留下的回忆,是世界上最强烈最健康而且对未来生活最为有价值的东西”。日本作家岛田洋七深受积极乐观的外婆的影响,尽管儿时生活拮据,却能意识到贫穷或富有并不是决定内心的精神力量。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但是仅仅靠家长的修养还太单薄,社会的力量也会决定孩子的底色。当下,一切都在飞速的发展,高铁动车飞机能让你说走就走,与人联系只需在手机上轻轻点几下即可,空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折射在孩子底色的涂抹上,君不见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速成班铺天盖地,仿佛天才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就漫山遍野。然而孩子的的教育欲速则不达,否则,孩子的底色就会变得单调乏味,甚至是荒腔走板,生命一旦陷入速度的泥淖,就像法国电影《云上的日子》中一句经典的台词:“脚步太快了,灵魂跟不上。”

孩子的底色需要家长、社会和古典文化共同涂抹。

底色记叙文篇三

飒飒秋风起。

院中有一棵银杏,伴着秋风,金黄色扇翼般的叶片悠悠飘落,宁静,雅致。

一次放假,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到家,放下包,直觉肩膀一阵酸,伸手揉了揉,拉开拉链,独见厚厚的一沓试卷,我叹口气,数不尽的习题,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消耗了我对生活的热情,不知不觉中,竟只剩下枯燥,生活的底色仿佛只剩下黑白而已。

突然,一抹金黄闯入视野。走到窗户口,呼吸一窒:细碎的阳光从银杏叶间洒落,铺就一幅淡雅的画卷。阳光正好,风儿飘过,几片金黄色的叶子先后缓缓落下。

”丫头,回家了,怎么在这儿发呆?”转身,是祖母。“奶奶,我看银杏呢,秋天的银杏最美了呢,您知道为什爷爷当年要种下这满院的银杏吗?”

奶奶只是小小,眼角的皱纹弯成一道涟漪,两鬓霜花尽染,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缓缓的走向近处的一棵,抬起手,摸了摸粗糙的老树皮,一如奶奶的手,眼神中似是怀念,许久,才听到她温婉的嗓音响起,在这小小的院子中,随着空气,不断回旋,上升:“因为银杏很美啊,而且,你不觉得它活得很从容吗,银杏叶总是不急不躁的往下落,从不会一起落。”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又是一阵凉风吹过,一片扇翼在半空中摇摇晃晃的坠落,在我的眼里,却又是那么美,它仿佛是在做他生命最后的舞蹈在,最后在祖母的肩上停止,那一刻,祖母嘴角,那一刻银杏叶纷飞,那一刻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一丝金黄的底色,那一刻,美如画。说银杏叶从容,祖母的身上亦是散发出从容的风度,惊煞满树繁花。

杨绛先生也曾经说过:“我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所以,任晨钟暮鼓,把握从容的生活底色不失为一件妙事。

顿悟,陡然想起在书中看到的一句话:“今生,我只愿做一朵平凡的陌上花,不妖娆,不张扬,只是从容地绽放。”不错,生活太琐碎,我们又太浮躁,很容易在繁事中迷失本心,以至于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忘了自己从哪儿出发,其实,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把生活的底色换作从容便可。

其实如同拍照摄影,选择恰当的底色,看似随意,但实则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没有很多的成就。但我们却不可以让生活失去从容的底色。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前进路上,从容的底色让我们保持清醒,亦给我们无穷的动力,随时给我们提醒:不要被外物所,迷惑不管遇到什么,都以一颗从容的心笑对,则将会令我们获益匪浅。

平和岁月,我就这样一路走过,前进路上,一棵银杏树上,金黄色的叶子正慢慢掉落,我的步伐,亦是从容。

底色记叙文篇四

我常常会问我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但从未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天晚上,我约了发小出门散步。一见面,我便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自信的气质。我开玩笑地说道:“这么久没见了,你还是老样子,‘目中无人’啊!”她捶了一下我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别拿我开玩笑了!哪敢眼中无你呀!”

我这发小与我同一所幼儿园,记得有一次走秀表演,要用废旧材料做衣服,当时我俩都必须用许多光盘将上半身裹住,再用报纸做一个短裙。到了表演的那一天,我站在她的前面,扭扭捏捏害怕被大家嘲笑,走完再回头看看我的发小,面对那几百人,毫不感到紧张害怕,她昂着头,手叉着腰。在我的眼中,她浑身散发着光芒,像是百花中最艳丽的一朵。

幼儿园的大三,我和她一起去学了跳舞,她学了拉丁和民族舞,而我只学了民族舞。课上,老师教我们任何内容,她总是第一个学会,做的最好;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做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给家长展示舞蹈学习成果时,她更开心了,就像是终于等到了花儿绽放的那一刻,等待着被人们赞扬。果不其然,开始跳舞的那一刻,家长们的目光便被发小吸引了。她的动作夸张又不失美丽,浮夸又不失优雅。在她的舞姿中,没有害羞,没有腼腆,没有胆怯;在她的舞姿中,只有自信,只有高傲,只有美。

发小从小就这样上进而自信,舞也越跳越好。而我早已半途而废,在舞蹈这条路上离开了。她一直在学舞,记得以前去她家玩,一定要先压腿再和我玩儿,玩一会儿又要去练基本功,有时问她拉韧带疼不疼,她一脸笑容与幸福,摆摆手说:“疼什么?为什么疼?我可享受这个过程了!”我看着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竟有些羡慕。

到了初中,学习内容更加难了,需要上补习班。我和她报了同一个教育机构,只见她上课时比谁都认真,但是却总学不好。她有时会对我说:“我可能就不适合学习,还是跳舞适合我!”嘴上这么说,却从未见她放弃学习。

回忆了这么多,她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你现在有没有过到你想要的生活?”我顿时语塞。过了许久,我才说:“快了吧。”

我羡慕发小可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但在幸福之下却充满了辛苦。

或许我们的存在就是我们生命的底色,但需要我们用生活中的一笔一划去完成这一幅不完整的画。现在我明白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是底色。

底色记叙文篇五

秋风落叶,从窗台望去,风如狂扫般讲叶卷起,在空中划过,如一曲悲愤的交响乐。我心情不甚好,一旁坐着正品茶的父亲。

“如果你原谅她,会怎么样?”父亲缓缓问我。“不会怎样,我们会和好,而这事就当没发生。”我毫不在乎地突出我最真实的想法。“仔细想想,她是你的好朋友吗?她是故意撞坏你的盆栽的吗?”我无言。今天在教室,她与同学打闹,一不留神撞在我放在窗台晒日光浴的盆栽上。那盆栽好不容易长大,前几天刚刚开花。谁知,好景不长,这么快就被摔在地上。压断了,我心爱之物的生命也就此,也只好结束。她含着泪向我道歉,她也明白那盆盆栽对我的重要性。我却并没有宽容,对她发了一大堆脾气后,放学头也不回地冲回了家。

我把事情原委一字不差地告诉父亲后,便回到了开头那一幕——我往窗外,父亲品茶。

“你应该原谅她。”父亲鼻炎,抿了一口茶后淡淡地吐出这几字。是,我也觉得我过分了。我什么都没有说,我赞同父亲,却说不出口,我放不下这个面子。父亲见我无语,便径自走出房间,合上门后,我看见桌上父亲留的纸条:做自己所不后悔的。

我明白了父亲的用意,那一瞬间,纸条仿佛透出浅橙的光。

第二天,我找到她,“你不是故意的,对吗?”她有些惊愕。“昨天我太过分了,盆栽已经坏了,指责你也不能挽回,我错了,对不起。”她眼中又泛起了泪光,说:“没事……没事……”

我们又和好如初。

底色记叙文篇六

蓝天游漓尘世不安,在一朵云层舒展。

在飘浮中将心遗落入马背。

跌宕伤痛的鳞,划过草原的青海。

随之而来的是,羊群。

我宁愿做一个牧者,在十指间流浪。

那云朵下的寂莫。

卷土重来的是秋叶,是金色。

还有那一抹在酒香里的泡沫。

这一江山的秋谁能又拒之门外。

而那菊花的黄是爱情的祭奠吗。

为什么总是在这个时候揪心的痛。

每一个黑夜总是编写一串。

以无数的温柔破译的密码。

那温柔是原野的火花,是原始的口令。

此时,思念不用在门里门外。

谁又在解剖那些失踪的年华。

其实所有的敲打本是想让心碎裂。

或是平静。可与四季有关的语言都有诗意。

闭上眼或是打开的都在流动。

那潺潺冲动只将泪水一同淹没。

底色记叙文篇七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我仿佛看见了一幅奇异美丽的画。

莫奈的名作《睡莲》前,她坐在轮椅上,画板支在腿上,端详着,描摹着。她时而抬起头细细端详,研究着那一笔笔纹路的奥妙,时而低下头用铅笔勾勒,描绘着自己的想象。这本该是一幅很美的画面,但就像在完美的乐章中有一个不和谐音一样,这画面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那位女孩没有腿,她的膝盖之下空空荡荡。

她金发及肩,有着高挺的鼻梁和深邃的眼窝,若不是这残疾,她也应该是一个外形无懈可击的女孩。但她的缺陷把本来一幅底色明艳的画猛然变得灰暗。

她或许打完了底稿,费力地侧弯下身子,艰难地够到书包,从里面拿出画纸、画笔及颜料。在常人看来是最基本的简单动作,她也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完成。她画的是水粉,调好了颜料后,她开始上底色。

她的底色很暗,和原作的淡雅俨然不同。原作里的湖水是接近于蓝的浅绿色,而她的底色却是深蓝色。她专注于自己的画笔一端,细细地看着它弯折,滑动,停止,复原,仿佛世界都与自己无关。一行又一行,她用亮色作底布满了整张画纸。接着,她又换上了白色。一道蓝,一道白,这样的条纹相间给人平静的感觉。这应该就是这幅画的底色了,保守而又不缺乏生机,静态中蕴含着动感。她换了更细的笔,开始画湖水上的睡莲。莫奈的睡莲虽模棱两可,只给人以印象,但仍存有写实主义的痕迹。她的睡莲可就不同了,每一朵都略有歪斜,但朵朵不同,更加凸显出每一个个体的特点而不是只注重于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的底色和这样的画风,更像是梵高的感觉了。

最后,她完成了画,在艰难地把画板放回包里后,她在轮椅中伸了个懒腰,脸上浮出点点笑意。接着,她拿起包,缓缓地转动轮椅,离开了她原本的席位,对站在展厅门口的管理员笑了笑,便安静地走了。

由于残疾,她人生的底色和别人变得不一样了。别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底色也都是明亮鲜艳的,而她的生活中则有更多的困难,底色也就更加灰暗。但底色暗一些又何妨?她一样画出了自己的画。别人的临摹都力求与原作完全契合,于是都同样画油画,而她则特立独行,用水粉画出了不一样的效果。别人画的都是一幅幅莫奈的《睡莲》,而她则画出了一幅像是梵高画的莫奈的《睡莲》,不,应该是一幅她自己的《睡莲》。就像她也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一样。

每个人都是一幅自己的画,底色与人不同又怎样呢?底色并没有决定画中的内容,要画一幅怎样的画都是取决于自己,就和书写好自己的人生一样。

底色记叙文篇八

一袭浅绿长裙,上面绣有几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一支淡粉簪子,将乌黑的长发挽起;脚踩一双绣花布鞋,步履翩翩,肤如凝脂,宛如天仙,这就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她有一种非凡的气质,大概是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吧,让人感觉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温文尔雅,有着些许的书生气质。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纷纷效仿。

学到《夸父逐日》最后一句“弃其杖,化为邓林。”老师为我们介绍到,她为自己的儿子取名“邓林”。“邓林”古义为桃林,老师希望儿子能象茂盛美好的桃林那样,充满活力。不管是老师自己的名字,还是为她儿子取得名字,都还真有那么一点文学底色呢。老师穿衣也很讲究,喜好古风盘扣,绣花,簪子搭配起来,衬托得老师宛如一位闭月羞花的古典美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文学的气息,在校园内一看,便可笃定这一定是位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爱文学,自然也爱读书,“满腹经纶”这个词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为我们讲课,引经据典,我们听得无不感叹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这辈子可能都离不开文学了,不仅仅是因为我是名语文老师,更多的.是因为我爱文学,文学就是我的底色”。老师曾经这样对我们说过。的确,老师已经把文学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无意间看到了老师的一本厚厚的摘抄本,里面的内容来自于报纸,杂志,书籍,甚至于还记录一些生活中的“灵光一现”。看来语文老师是彻彻底底的把文学融入到了骨子里,把文学奉为生活中的挚爱了吧。

现在,每每想起文学,眼前便会浮现出初中语文老师的影子,也大概是因为她身上的“文学底色”,让我对她如此记忆深刻的吧。

底色记叙文篇九

那拉提的草场是由绿色的天鹅绒织就的。柔顺、厚实的草铺满了山坡,带来了一种舒惬和依恋的情绪。橘色、黄色、白色、紫色的野花在葱绿间浮动着浅浅的笑意。山峦阒暗的轮廓在遥远的地方舒展开,它们背后倚靠的天空蓝得要滴出水来。触目所及,都融化进我的心中,成了值得珍藏的底色。

我们沿着大路的边缘缓缓踱步。近旁一位哈萨克族的老人用哈语向他的小孙子叙说着什么,声音深沉悠长有如山脉起伏的轮廓。老人沧桑的面庞上皱褶累累,下巴上一撮白须在风中微微飘起。戴一顶宽大的白毡帽,着一身黑棉袍,端坐于一匹大黑立刻。他的孙子则骑一匹年幼的红栗马。孩子八九岁上下,戴着棒球帽,穿一件旧的蓝夹克,小脸被草原上长年的冽风吹得暗红暗红的。他们身后的草地上散开着一大群在低头吃草的绵羊,像绒绒的白浪。老人看见我们走近,换上有些拗口的汉话和我们打趣:“客人,怎样这个时节来新疆?水果还没熟,不好吃呢!”我们也笑着说:“我们来新疆也不全是为了吃水果的啊。”闲聊数句,老人又转对他孙子说:“阿尔塔,去,看看你能不能把羊群圈起来。等你回来,我再继续讲叶蓦尔叔叔的故事……”小男孩一夹马肚子,扬起马鞭飞驰向远方去了。老人取下腰间的皮水壶,浅啜一口,打开喉咙,用浑厚且略带沙哑的声音唱起歌谣:“留人间几许爱,迎浮世千重变,遥望日出月落,莫问是劫是缘……”

回程途中,时常有马儿在我们的车旁驰骋。马鞍上骑着一个哈萨克小伙,他背后坐着头裹彩色头巾的哈萨克姑娘。姑娘倚在恋人的肩头,小伙子扬起马鞭,马儿掠过茫茫草场,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路旁的小小木头车站里,坐着本地山区里的原住民,等待着过路的车子送他们回大山深处的家去。久久不见车来,他们却依然安详从容,丝毫没有我所熟悉的急切和焦虑。给人一种感觉:他们不是在等车,而是在欣赏太阳徐徐落到山后。那是一种随处皆可停,随处皆是景的心境。

我莫名地动容,胸中涌动起百感交集的情绪,泪水也冲上眼眶。这无关于诗画般的景色和实际的资料,只是这一切之中丰盈着的一种生活哲学,如淡淡涂抹的底色般,深深地打动了我。对于僻远地区的人们,我们会因为他们太过平凡,生活没有什么期望,没有什么前途而隐隐地对其心怀怜悯。他们生在哪里,一生大概也就拘束在哪里。然而他们却努力地去活得更加潇洒,更加有滋有味,用一颗素朴却热忱的心,渲染出生活最完美的底色。

以前在读蒋勋的《少年台湾》时,我也有过相似的感受。看塑土罐子的大爷、背包流浪的少年、爬槟榔树的姐弟、世代编织蔺草的妇人,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台湾乡野间,活得诗情画意、活得本真随性。

原先令人留连的底色本不止有自然的美景,它更源于人心——那颗在平凡之中仍旧悠游自在的心灵,才是世间最为绚烂的底色!

底色记叙文篇十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每每读到这段文字,感叹于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庄子,竟有如此一番生活大智。庄子所在追求的,正是这生命的洒脱、达观。

生命的底色,便是这一份无拘无束的达观。

井底之蛙的故事,人人都已心知肚明。井中的青蛙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眼中的咫尺天涯便是整一个世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者。”缺少对这世界有一分清醒的认识。于是只能屈居一隅,自然算不上达观。

人的一生,便一直需要保持着这一份达观。世界纷乱和复杂。便需要一颗懂得得失的达观之心。苏轼,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正用他的一一言一行描绘这生命的底色。从“乌台诗案”开始,苏东坡惨遭贬谪,人生看似萧索,前路一片迷蒙。殊不知,被贬黄州后,经历了人生种种不舒心的苏东坡,在此时完成了生命的突围。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他那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无不透露着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对世界大彻大悟后流露出的豁然开朗。

在逆境中达观,是一种勇往直前的态度。对待挫折要保持一份本真的得失心。正视自己,砥砺前行;在顺境中达观,更需要宽广的胸襟。

然而,在这个利欲熏心的时代,人们大多失了这一分达观之心。大家都在为自己所追求的功名利禄而不懈追求。忽视了那最质朴无华的达观之心。

《庄子》如是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愿人人都有这一分底色。不被外界所困扰,真正达到从容,让生命在其达观的底色上绽放出绚丽的耀眼的光芒。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