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方式如何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篇一
1、“把”字句或“被”字句。
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
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和反问句:
转换特点: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
4、肯定句和否定句。
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方式如何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篇二
下面是本站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1、 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3、 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4、 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1、笔画与笔顺规则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 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
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
(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
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如“燥”和“躁”。
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
3、 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1、 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 复句: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3、 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3、位置: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置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1、 阅读三字歌
好题目 明中心 含内容 慢慢找
中心句 中心词 关键段 宜先找
总起句 在前面 总结句 在后头
合段意 提问题 串联法 是高招
答问题 要周到 常练习 有提高
2、解题步骤:“一读二找三答”
“一读”:边读边圈点勾画,多做记号。
“二找”:归纳段意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个忠实”忠实于题目、忠实于原文、忠实于语言规则。
3、提高阅读质量的诀窍:精读、泛读、摘录佳句。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方式如何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篇三
一、什么是作文?为什么要写作文?文章有什么作用?作文是我们通常说得写文章,作文就是写文章,也就是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 下来。文章可以长久地保存,可以广泛地流传。文章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虽然近代以来电报、电话、电视、电影、网络都可以保留和交流信息,但文字保留 仍然是一种主要的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文章的.构成。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好比一个人由头、手、脚、躯干组成。那么文章呢?文章是由字、词、句、标点、段、篇组成的。大家知道,身体任何一个 部分出现毛病,人体就不健康,同样的,一篇文章中字、词、句、标点、段、篇任何一个部分出现毛病,都不是好文章。所以写好文章要正确地运用每一个字、词、 句、标点,并分好段,组成篇才是一篇好文章。
三、小学阶段文章的分类及各类文章的写作要求。通常我们小学阶段小学生所写的文章以记述文为主及简单的应用文。小学生作文的基本文体通常分成六大类:写人、写事、状物、想象、应用文。
1、写人:写人要写“真实”,讲“真话”,育“真人”。可以自由选材与立意,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与特点,写得人物要神气活现。
2、写事:写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与结果。写清楚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按事情发生过程写清楚。
3、写景:写景文章要写清对象的主要特征、形状、颜色、声音、动态、静态等特征。写景一定要表达感情,要注意描写对象顺序、层次、重点、景物间关系。
4、状物:状物分为动物、植物、静物三类。状物文章要注意观察,观察要细致,状物文章必须按一定顺序、层次写清楚。
5、想象:想象作文关键就在于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这件事物想象到另一件事物,从事物某一点想到事物其他方面,联想事物的过去与未来。
6、应用文:应用文与生活、社会联系紧密,格式、行为习惯更有规定。格式包括:书写要求、行款式样、结构、习惯用语、称谓和签署、简明得体、规范。同时要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及表达方式。
四、小学生作文文字量问题。小学作文通常要求写一定篇幅,要求写一定字数,其实是要求学生的作文尽量写长,写长了才会多想,多想了才能写长,命题者限字数 是根据学生的水平,促使学生多想,把文章写成一定长度。我认为文章的长短实际要由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从文字使用量来说,要做到“惜墨如金”与 “泼墨如水”相结合,“惜墨如金”就是要文笔精练,“泼墨如水”就是要写具体与形象。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方式如何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篇四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点,没有之一,既然作文那么重要,那么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也应该把重心稍微倾向于作文,那么作文该怎么去复习呢,小编觉得首先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复习,那么基础知识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善于观察,想象丰富。
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
因此,要注意两点:
第一、 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
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
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作文题目: 有趣的蜗牛比赛
中心: 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
4.比赛结果。(略)
5.结尾。(略)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1.小学语文辅导基础知识
2.最新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3.2017最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4.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5.2016年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大全
6.2017年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方式如何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篇五
对照、对比、比拟、较量、斗劲、比力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两种办法各有得失,但比较而言,还是第一种办法得大于失。
3、上下班高峰时间乘车比较困难。
4、事情比较复杂,怎么处理,还得斟酌一下。
5、这两种算法比较起来,还是第二种简单些。
6、有些年轻人缺乏实践经验,看问题往往比较幼稚。
6、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7、我课外书读得少,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8、由于家庭娇惯,有些独生子女比较任性。
9、在动物界,猴子是比较聪明的,但是还比不上大象、海豚聪明。
10、我们班不论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比较上学期都有明显的进步。
11、这学期我的数学成绩比较上学期有了显著进步。
12、我弄不懂人们为什么总不能比较公平地推己及人。
13、我跟他比较起来,何止望尘莫及,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14、当时的文学作品大多比较颓废。但也并非全是吟风弄月,也有对社会进行讽刺的。
15、在那里,数百只对于世界比较有经验的蜜蜂就往四面八方飞去,寻找合适的树洞。
16、被告的情况比较特殊,鉴于认罪较好,不妨比物此志,按照法律从轻判决。
17、教育局经过反复开会讨论,集思广益,终于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计划。
18、汽船的时代虽然比较长些,还是一种朝不保夕的工具。
19、弗拉赫提先生对与前自由党政府政策的比较付之一笑。
20、我还是比较喜欢"小家碧玉"一点的吊顶装饰。
21、他什么手艺也不会,求职比较困难。
22、他近来比较听话,不再无理取闹了。
23、相比较而言,中国谍报人员避开那些有报复性的人,因为他们认为那些人可能会变得反复无常、易暴露。
24、老产品和新产品放到一起,经过这么一比较,新产品的优点更明显了,老产品就相形失色多了。
25、为了让她的家庭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她愿去天涯海角。
26、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担任这样的复杂工种是比较吃力的,但她边干边学,终于胜任了。
27、这支歌节奏比较明快。
28、以他的`财富来比较,他付出的钱,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29、无庸讳言,我们国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30、虽然小明的篮球很厉害,但是独木难支,他们班还是输掉了比较。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方式如何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篇六
3、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关联词语的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语感的培养,如果一句话当你添上了关联词语之后意思表达出现的差异,那么肯定是不对,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窍门就在于对句子和意思的准确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