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方案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能够实现预期目标。一个完美的方案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一
社区作为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平台,在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社区工作者作为奋斗在社区建设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在推动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维护基层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xx市为适应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连续多年通过面向社会和高校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为全市社区建设充实了人才力量,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当前,国家法律法规层面对社区工作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没有将其作为一类职业明确提出来,由此导致社区工作者的身份难以确定,并带一系列问题。比如,《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街道以《条例》未将社区工作者明确提出而拒绝社区工作者休年休假的申请。此外,由于制度不完善,社区工作者在考核、奖惩、培训、退休、辞职辞退、煤火费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没有政策依据,导致各地方遇到实际问题时要么各行其是,要么绕开不去解决,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
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和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再加上社区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平时尤其是节假日和敏感时期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一些社区工作者认为自身的付出与收入不能成正比,影响了在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一些外地的大学生社工,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还面临着租房等实际困难,再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较快,他们的生活负担很重,很多大学生社工虽然有奉献基层的热情,但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离开。近年来,市区各级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工作任务和目前xx市生活水平相比,收入待遇还具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当前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不仅看重当前的薪水,更看重的是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前景。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所不同,在社区工作缺少晋升更高职位的机会,同时,目前社区工作者没有非领导职务增长机制,而一个社区的领导职务非常有限,大部分社区工作者都缺少晋升机会,一些大学生社工认为在社区工作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留在社区工作的信心产生动摇。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编制、身份等看得特别重要,而当前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地位尚未确定,加上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一些大学生社工由此认为这一职业的发展前景不明确,极大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对社区工作的热情与投入程度。
长期以来,社区工作在人们眼里都被认为是层次较低的工作,加上部分大学生社工对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停留在社区工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脚侦缉队”的层面,认为社区工作不如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体面,和身边同学、朋友的工作对比,难免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一些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后,与自己想象中的工作不相符,尤其是一些研究生,心中落差较大,认为自己大材小用,思想上产生一些波动,工作情绪受到一定影响;一些大学生社工没有经历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历练,对于经常性的加班、值班偶尔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加之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往往会产生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的思想。
社区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工作琐碎繁杂,做好社区工作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目前招聘的社区工作者绝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历、社会阅历,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经验很少,对社区及居民情况了解也不多,让他们直接到基层处理社区事务,对于他们而言极具挑战性。另一方面,很多社区居民对新进的大学生感到很陌生,对他们处理纠纷及服务社区的能力也大多持质疑与观望态度,而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就是让居民对社区工作者建立足够的信任,才可能继续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因此,要大学生社工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能手,将来能够独挡一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二
市委市政府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方案》提出,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五大改革举措,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方案》提出,积极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强化和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法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理念方式,突出对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对产业工人典型的选树和大力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依托城市基层党建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工会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
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方案》指出,要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市级竞赛、行业竞赛和区域竞赛为主体,市内竞赛与省内竞赛、国内竞赛、国际竞赛相衔接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制度,认真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做好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衔接;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按照“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分配原则,引导企业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培育和引进更多高技能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切实保障产业工人合法权益。《方案》规定,要完善产业工人权益源头维护机制,定期开展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监察和视察,强化产业工人维权法律保障;完善产业工人民主政治权益保障机制;完善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安排。
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案》要求,要建立健全结构清晰、数据准确、动态管理的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积极探索“互联网+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新模式,将促进产业工人终身学习纳入城乡信息化建设,优化网上学习环境,打造网络学习平台;打造面向产业工人的新媒体矩阵,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做好面向产业工人的网络宣传工作。
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制度保障。《方案》指出,通过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转换通道,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丰富就业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加强职业指导,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制度,不断畅通产业工人流动渠道;加大扶持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力度,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完善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职业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资金监管力度;落实完善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投入的政策措施,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三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深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遵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我县产业工人队伍职业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充分发挥广大产业工人在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武强中的主力军作用。
1、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更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打造制造业强县发挥骨干作用。
2、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保障产业工人地位的制度更加健全。
3、产业工人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更好落实,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4、产业工人得到普遍尊重,劳动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加深厚。
1、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形成各类培训主体平等竞争、产业工人自主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技能培训机制。放宽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机构准入限制,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工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注重发挥工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推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构建助力产业工人学习的公共服务机制。加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统筹力度,建立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运作规范,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好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工人教育培训需要。
2、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有关政策,加强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服务保障,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政治、经济、社会待遇水平。对在生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在带薪学习、休假疗养、出国进修等方面,与本单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推荐享受政府津贴。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落实协议薪酬、持股分红、年薪制、企业年金等政策,探索试行股权制、期权制,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类先进评选中的名额比例。
3、保障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依法维护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权益。健全工资支付监督机制,对拖欠工资问题突出领域和容易发生拖欠的行业进行重点监控。建立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制度,对严重失信企业向社会公开曝光并实施联合惩戒。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保障其合法权益。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武强县发改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领导改革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刘春旭任组长,井占永、李子辉、李雪冰为副组长,刘百岁、唐子洲、谷广宁、路艳翠、尹贺煜为成员,统一领导和协调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建立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小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2、明确职责。各科室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而奋斗。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运用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充分调动全局职工群众关心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使全局充分认识产业工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为改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四
社区作为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平台,在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社区工作者作为奋斗在社区建设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在推动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维护基层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xx市为适应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连续多年通过面向社会和高校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为全市社区建设充实了人才力量,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当前,国家法律法规层面对社区工作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没有将其作为一类职业明确提出来,由此导致社区工作者的身份难以确定,并带一系列问题。比如,《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街道以《条例》未将社区工作者明确提出而拒绝社区工作者休年休假的申请。此外,由于制度不完善,社区工作者在考核、奖惩、培训、退休、辞职辞退、煤火费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没有政策依据,导致各地方遇到实际问题时要么各行其是,要么绕开不去解决,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
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和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再加上社区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平时尤其是节假日和敏感时期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一些社区工作者认为自身的付出与收入不能成正比,影响了在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一些外地的大学生社工,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还面临着租房等实际困难,再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较快,他们的生活负担很重,很多大学生社工虽然有奉献基层的热情,但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离开。近年来,市区各级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工作任务和目前xx市生活水平相比,收入待遇还具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当前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不仅看重当前的薪水,更看重的是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前景。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所不同,在社区工作缺少晋升更高职位的机会,同时,目前社区工作者没有非领导职务增长机制,而一个社区的领导职务非常有限,大部分社区工作者都缺少晋升机会,一些大学生社工认为在社区工作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留在社区工作的信心产生动摇。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编制、身份等看得特别重要,而当前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地位尚未确定,加上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一些大学生社工由此认为这一职业的发展前景不明确,极大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对社区工作的热情与投入程度。
长期以来,社区工作在人们眼里都被认为是层次较低的工作,加上部分大学生社工对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停留在社区工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脚侦缉队”的层面,认为社区工作不如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体面,和身边同学、朋友的工作对比,难免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一些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后,与自己想象中的工作不相符,尤其是一些研究生,心中落差较大,认为自己大材小用,思想上产生一些波动,工作情绪受到一定影响;一些大学生社工没有经历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历练,对于经常性的加班、值班偶尔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加之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往往会产生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的思想。
社区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工作琐碎繁杂,做好社区工作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目前招聘的社区工作者绝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历、社会阅历,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经验很少,对社区及居民情况了解也不多,让他们直接到基层处理社区事务,对于他们而言极具挑战性。另一方面,很多社区居民对新进的大学生感到很陌生,对他们处理纠纷及服务社区的能力也大多持质疑与观望态度,而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就是让居民对社区工作者建立足够的信任,才可能继续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因此,要大学生社工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能手,将来能够独挡一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五
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稳定性强的工作队伍,对于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准确性,提高罪犯的教育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快知识更新步伐,确保社区矫正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我们要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培训主要采取的方式:
1、举办培训班。要定期组织试点区司法所所长、抽调的监狱劳教干警、司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社区矫正志愿者对国家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让工作人员解决真实性问题,来掌握隐含于其中的知识,形成解决当前矫正工作存在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的能力。
2、举办知识竞赛。要本着“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宗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激发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3、组织学习考察。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好的省、市考察学习,以加深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的做法和经验,使试点工作的开展更充分、采取措施更有力。另外,还可以邀请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好的省、市相关工作人员赴我市对我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交流经验,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互相触动,共同提高的目的。
为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不同职能作用,确保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效果。我们应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实施分类管理。
1、对抽调狱所干警的管理。要严格按照《抽调干警日常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干警的奖惩、请销假、考核等进行管理,规范干警工作。
2、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管理。市区司法所工作人员隶属于街道办事处内部编制,为便于更好地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建议对司法所工作人员实施双重管理。即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受市司法局业务指导,由市司法局负责具体工作安排和年终考核。
3、对社区矫正志愿者的管理。要以试点区为单位,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人才储备库,为社区矫正工作不断供应新鲜血液,对那些不适宜继续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志愿者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换。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志愿者进行分类,按照参与矫正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短期、临时志愿者;按照参与矫正的空间分为社区内、社区外志愿者;按照参与活动的程度分为全面参与、专题参与等不同类型。
要结合社区矫正的开展,突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素质建设和要求,司法所所长、抽调干警和社区矫正志愿者应当按照需要具备大专以上法律专业学历或相当学历的要求进行配备、为依法、严格、规范、准确地实施刑罚提供素质支撑。一方面,要从知识层面上进行优化。实施多元化人才选拔,要坚持“公开招考、定岗竞争、择优入围”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选拔热爱社区矫正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具备法律、心理、教育、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社工和志愿者,充实到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中;另一方面,要从年龄上进行优化。采取阶梯式用人方式,在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选拔上,既要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又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干部。要按照年龄的大小,科学配备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水平。
要完善司法所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励竞争机制,及时调整不称职工作人员,不断加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进而优化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结构;要成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考评检查小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赴试点区20个司法所检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年终时要进行综合评比,同时评出工作先进和后进,用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社区矫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是新事物,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宣传月”、“社区矫正大家谈”、“社区矫正研讨会”,开办社区矫正信息网、宣传专栏以及各种会议等形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种载体,重点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意义向群众进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面,增强社会影响力,使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可度明显提高,积极争取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使广大群众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六
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教体系统干部综合素养和科学管理水平,根据中央及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结合区教体系统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教体系统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干部队伍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提高管理素质,提升科学引领水平,推进全区教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总体要求,引导广大干部转作风、提素质、促效能,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一)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提升,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推进教体事业科学发展的眼界、思路、胸襟更加宽阔。
(二)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教、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总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关系、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克服困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作风效能进一步改进。工作态度更加端正,创先争优意识进一步增强,岗位履职水平显著提升,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作风形象显著改观。
(四)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流畅,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制度更加科学,风清气正、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得到进一步弘扬,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升。
(一)健全工作机制,严肃组织纪律。
1、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实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对涉及干部推荐任免、重点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并按规范程序运作,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2、完善领导干部。
报告。
制度。进一步落实干部请(销)假。
报告。
制度,严格落实重要情况、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干部相关情况。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干部选拔任用到相应岗位,各单位应当及时向区教体局党委如实报告。各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要向局党委、班子成员每半年向本级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
3、建立警示工作机制。及时对干部的政治思想、勤政廉政、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警示,多方帮助,督促纠正。对需要引起干部本人注意的,由党组织负责人或其他领导通过谈话方式进行教育提醒,重大问题需要干部本人以书面形式做出说明的,相关科室要用书面形式进行函询,从源头上、苗头上和发展趋势上进行防范管理。
4、规范干部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区教体局和编制部门规定要求,设立干部岗位,严格控制内设机构干部职数。学校调整干部前,要以书面形式事先向局党委进行请示报告,待批准后方可进行干部调整,严禁私自调整交流干部,严禁因人设职的违规行为。各学校组建教育教学督导机构,负责对学校工作进行督导评价,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二)提高理论素养,提升引领水平。
5、健全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机关例会及基层单位定期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每周至少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至少上交一篇学习心得,各单位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专家讲座。精心制定学习计划,科学选定学习内容,切实增强学习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领导干部学习情况纳入单位及个人工作考核。
6、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系统领导干部要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育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关注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在学习中提升思维的层次和境界,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7、扎实开展工作调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制约教育体育发展的瓶颈难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保证每年至少完成一个规划调研项目。精心制定调研。
方案。
改进调研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推进作风建设,落实岗位责任。
8、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各单位要明确领导干部岗位职责,与岗位公示工作相结合,明确责权利关系,区教体局对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和跟踪问效。按照“定岗、定责、定职、定人”要求,细化岗位分工,明确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流程,着力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切实消除管理盲区,推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9、提高工作执行力。牢固树立“发展第一”的工作理念,强化质量核心意识不动摇,加大工作执行力度,加快推进工作创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优质高效完成承担任务,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10、牢固树立大局观念。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班子成员之间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加强团结协作,密切协调配合,形成集体合力。在涉及利益问题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单位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任何人不准凌驾于组织和纪律之上,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坚决反对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推诿扯皮,确保政令畅通。
11、增强服务意识。推进网格化党建工作,开展以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实行领导干部挂包联系学校、重点项目、困难学生等制度,深化结对帮扶和挂包责任制,定期进行调度,加强联系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推动教育体育工作健康开展。
(四)践行廉政准则,倡树良好形象。
12、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委“三项禁令”、机关工作纪律“十不准”等规定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各项组织纪律,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力量赢得师生拥护和支持。
13、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上级关于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头反对讲排场、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大手大脚,严禁公车私用和用公款请客送礼,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应酬活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能不开的会不开,能合并的会合并开。精简各类文件,提高文件质量。
14、健全惩防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资金使用、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监管,始终将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用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
15、加强廉洁自律。认真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外出参观学习申报、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杜绝腐败行为现象发生。
(五)加强考核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16、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坚持“以考核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杠杆的导向作用,引领指导学校工作开展。加强科级以下干部年度考核管理,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加强日常工作考核,有计划地通过常规检查、巡视工作、谈心谈话、述职述廉述德等形式,及时了解干部的日常表现。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17、严格干部问责问效。领导干部要敢抓敢管,严抓善管,对决策失误,滥用职权,管理监督不力、处置不当,不作为或乱作为,影响发展环境,在公开场合发表有损教育形象言论,或行为不检、举止不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视情节分别给予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相应处理。
18、严明组织领导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从严带队伍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搞通融,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讲条件,对违反党的原则的行为不留情面。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肩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从事关教体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将从严管理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到干部管理工作全过程,定期对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认真查找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七
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教体系统干部综合素养和科学管理水平,根据中央及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结合区教体系统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教体系统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干部队伍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提高管理素质,提升科学引领水平,推进全区教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总体要求,引导广大干部转作风、提素质、促效能,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一)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提升,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推进教体事业科学发展的眼界、思路、胸襟更加宽阔。
(二)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教、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总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关系、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克服困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作风效能进一步改进。工作态度更加端正,创先争优意识进一步增强,岗位履职水平显著提升,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作风形象显著改观。
(四)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流畅,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制度更加科学,风清气正、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得到进一步弘扬,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升。
(一)健全工作机制,严肃组织纪律。
1、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实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对涉及干部推荐任免、重点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并按规范程序运作,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2、完善领导干部报告制度。进一步落实干部请(销)假报告制度,严格落实重要情况、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干部相关情况。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干部选拔任用到相应岗位,各单位应当及时向区教体局党委如实报告。各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要向局党委、班子成员每半年向本级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
3、建立警示工作机制。及时对干部的政治思想、勤政廉政、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警示,多方帮助,督促纠正。对需要引起干部本人注意的,由党组织负责人或其他领导通过谈话方式进行教育提醒,重大问题需要干部本人以书面形式做出说明的,相关科室要用书面形式进行函询,从源头上、苗头上和发展趋势上进行防范管理。
4、规范干部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区教体局和编制部门规定要求,设立干部岗位,严格控制内设机构干部职数。学校调整干部前,要以书面形式事先向局党委进行请示报告,待批准后方可进行干部调整,严禁私自调整交流干部,严禁因人设职的违规行为。各学校组建教育教学督导机构,负责对学校工作进行督导评价,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二)提高理论素养,提升引领水平。
5、健全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机关例会及基层单位定期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每周至少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至少上交一篇学习心得,各单位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专家讲座。精心制定学习计划,科学选定学习内容,切实增强学习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领导干部学习情况纳入单位及个人工作考核。
6、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系统领导干部要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育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关注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在学习中提升思维的层次和境界,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7、扎实开展工作调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制约教育体育发展的瓶颈难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保证每年至少完成一个规划调研项目。精心制定调研方案,改进调研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推进作风建设,落实岗位责任。
8、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各单位要明确领导干部岗位职责,与岗位公示工作相结合,明确责权利关系,区教体局对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和跟踪问效。按照“定岗、定责、定职、定人”要求,细化岗位分工,明确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流程,着力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切实消除管理盲区,推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9、提高工作执行力。牢固树立“发展第一”的工作理念,强化质量核心意识不动摇,加大工作执行力度,加快推进工作创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优质高效完成承担任务,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10、牢固树立大局观念。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班子成员之间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加强团结协作,密切协调配合,形成集体合力。在涉及利益问题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单位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任何人不准凌驾于组织和纪律之上,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坚决反对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推诿扯皮,确保政令畅通。
11、增强服务意识。推进网格化党建工作,开展以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实行领导干部挂包联系学校、重点项目、困难学生等制度,深化结对帮扶和挂包责任制,定期进行调度,加强联系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推动教育体育工作健康开展。
(四)践行廉政准则,倡树良好形象。
12、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委“三项禁令”、机关工作纪律“十不准”等规定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各项组织纪律,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力量赢得师生拥护和支持。
13、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上级关于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头反对讲排场、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大手大脚,严禁公车私用和用公款请客送礼,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应酬活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能不开的会不开,能合并的会合并开。精简各类文件,提高文件质量。
14、健全惩防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资金使用、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监管,始终将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用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
15、加强廉洁自律。认真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外出参观学习申报、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杜绝腐败行为现象发生。
(五)加强考核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16、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坚持“以考核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杠杆的导向作用,引领指导学校工作开展。加强科级以下干部年度考核管理,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加强日常工作考核,有计划地通过常规检查、巡视工作、谈心谈话、述职述廉述德等形式,及时了解干部的日常表现。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17、严格干部问责问效。领导干部要敢抓敢管,严抓善管,对决策失误,滥用职权,管理监督不力、处置不当,不作为或乱作为,影响发展环境,在公开场合发表有损教育形象言论,或行为不检、举止不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视情节分别给予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相应处理。
18、严明组织领导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从严带队伍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搞通融,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讲条件,对违反党的原则的行为不留情面。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肩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从事关教体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将从严管理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到干部管理工作全过程,定期对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认真查找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八
为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快知识更新步伐,确保社区矫正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我们要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培训主要采取的方式:
1、举办培训班。要定期组织试点区司法所所长、抽调的监狱劳教干警、司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社区矫正志愿者对国家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让工作人员解决真实性问题,来掌握隐含于其中的知识,形成解决当前矫正工作存在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的能力。
2、举办知识竞赛。要本着“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宗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激发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3、组织学习考察。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好的省、市考察学习,以加深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的做法和经验,使试点工作的开展更充分、采取措施更有力。另外,还可以邀请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好的省、市相关工作人员赴我市对我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交流经验,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互相触动,共同提高的目的。
为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不同职能作用,确保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效果。我们应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实施分类管理。
1、对抽调狱所干警的管理。要严格按照《抽调干警日常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干警的奖惩、请销假、考核等进行管理,规范干警工作。
2、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管理。市区司法所工作人员隶属于街道办事处内部编制,为便于更好地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建议对司法所工作人员实施双重管理。即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受市司法局业务指导,由市司法局负责具体工作安排和年终考核。
3、对社区矫正志愿者的管理。要以试点区为单位,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人才储备库,为社区矫正工作不断供应新鲜血液,对那些不适宜继续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志愿者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换。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志愿者进行分类,按照参与矫正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短期、临时志愿者;按照参与矫正的空间分为社区内、社区外志愿者;按照参与活动的程度分为全面参与、专题参与等不同类型。
要结合社区矫正的开展,突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素质建设和要求,司法所所长、抽调干警和社区矫正志愿者应当按照需要具备大专以上法律专业学历或相当学历的要求进行配备、为依法、严格、规范、准确地实施刑罚提供素质支撑。一方面,要从知识层面上进行优化。实施多元化人才选拔,要坚持“公开招考、定岗竞争、择优入围”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选拔热爱社区矫正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具备法律、心理、教育、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社工和志愿者,充实到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中;另一方面,要从年龄上进行优化。采取阶梯式用人方式,在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选拔上,既要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又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干部。要按照年龄的大小,科学配备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水平。
要完善司法所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励竞争机制,及时调整不称职工作人员,不断加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进而优化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结构;要成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考评检查小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赴试点区20个司法所检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年终时要进行综合评比,同时评出工作先进和后进,用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社区矫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是新事物,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宣传月”、“社区矫正大家谈”、“社区矫正研讨会”,开办社区矫正信息网、宣传专栏以及各种会议等形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种载体,重点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意义向群众进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面,增强社会影响力,使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可度明显提高,积极争取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使广大群众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篇九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赋予工会组织新的使命与担当。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各级工会要着眼服务全局,立足职责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积极作为、不辱使命。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赋予工会组织新的使命与担当。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各级工会要着眼服务全局,立足职责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积极作为、不辱使命。
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工会始终胸怀民族复兴大义,把实现产业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着力启发觉悟、提高素质、加强组织、维护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向工人传授科学文化,启发阶级觉悟,组织开展经济和政治斗争,推动了产业工人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组织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引导产业工人“以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有力提高了产业工人主人翁觉悟和文化技能水平。改革开放新时期,工会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推动工人阶级先进性不断发展。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发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强烈政治信号。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上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必须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使广大产业工人在思想上增强肩负历史使命的自觉,在素质上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力量。从产业工人自身发展上看,身处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结构加快调整、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产业工人要想提高地位、实现梦想、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唯有大幅提高自身素质,练就一身真本领。各级工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顺利前行,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工会组织更是重任在肩、义不容辞。《改革方案》提出的5个方面25条改革举措,涉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与工会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各项社会职能密不可分。按照分工,全国总工会负责的牵头任务有15项,其中作为第一牵头单位的有7项,此外参与的任务还有6项。各地方、各产业工会和基层工会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参加贯彻落实协调机制,搞好协调配合,主动开展工作,协同推进改革。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交办的政治任务,既是工会沉甸甸的责任,又是赋予工会的最大资源和手段。能不能切实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是考验工会组织能力与作风的试金石。各级工会要勇担千钧重任、勇于创新突破,调动各方资源、凝聚改革合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锲而不舍地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到底。坚持把着力点聚焦在改革上,进一步明确“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采取项目化管理等方式,明确责任、精准发力,推进改革举措逐项得到落实。在实践中,各级工会已经创造出不少典型经验,如山东莱钢以“互联网+”激发新时代产业工人新动能、西安市总工会推动建立职教大平台等,都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说明,有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工会应该而且能够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大有作为。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改革任务,对全面提高工会工作水平、深化工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统筹推进工会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两项改革坚持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促进两项改革举措压茬推进、齐头并进,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连续性,有计划有秩序推进落实。要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牵引,全面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在组织引导、素质提升、维权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机制、强化功能、增强实效。
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全面提升工会工作质量。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着力提升思想境界、筑牢精神高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着力推动完善技能形成体系,突破各种“天花板”“独木桥”“玻璃门”问题,搭建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立交桥”,畅通合理流动的“绿色通道”,形成产业工人持续学习成长的“快车道”,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激励广大产业工人创新创优创效。适应产业工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善维护机制,拓展服务层次,着力促进就业质量提升,帮助农民工稳定就业、融入城市,推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产业工人。
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协调推进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坚持以产业工人为中心深化工会改革,调整工作布局、汇聚工作资源,推动工会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服务对象向产业工人聚焦,组织建设向产业工人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发力。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都要体现以产业工人为主体、让产业工人当主角的要求,增强对产业工人的代表性和凝聚力,注重发挥产业工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调查研究,厘清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提高工会参与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的专业化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