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大学课外活动计划(6篇)

2023年大学课外活动计划(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11:01:11
2023年大学课外活动计划(6篇)
    小编:zdfb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大学课外活动计划篇一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靠课堂内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本学期我们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创新等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1、积极开展每周一次的英语课外小组活动,主要内容是学唱英语歌曲、课文对话表演、话题讨论、学习方法交流、日常生活会话等。

2、结合学校艺术节,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和英语单词竞赛。

3、开展庆祝学校第十五个英语节的文艺汇演活动。以小品、歌舞、对话、短剧等多种形式展示英语教学成果,并对在各种英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予以表奖。

四、活动时间

英语课外小组活动:每周五第六节课

各种竞赛活动:十一月份

英语节庆祝活动:十二月一日

大学课外活动计划篇二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靠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开设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小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1、进行课文朗读训练。

2、学生自我介绍,及学生唱英语歌。

3、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及表演。

4、英语词汇大比拼训练。

5、学唱英文歌。

6、讨论英语,让学生用英语去表达,做1-2分钟的口语表达。

7、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表演。

8、自由对话(用英语交流)。

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1、充分利用录音磁带进行朗读训练,并积极开展朗读比赛。

2、开展有效的游戏比赛,学生进行词汇大比拼。

3、利用校园小广播,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

4、活动前教师要确定好主题,让学生能够按主题进行活动。

大学课外活动计划篇三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劳技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徐爱军 夏培培 严素芬 周琴

组员:各班正副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2.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四 一二年级: 14:40-15:20

三至六年级:15:25-16:05

3.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以文化、体育、艺术、劳技等为主的综合性活动。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以下的活动:

文化类:课外阅读、英语课外阅读、故事会、朗诵、国学经典等。

体育类:跳绳、踢毽、丢沙包、呼啦圈、接力跑、篮球、足球等。

艺术类:唱歌、跳舞、绘画、书法等。

劳技类:折纸、剪纸、线编等。

为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明确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

1、准时到岗,不早退。课外活动前2分钟的预备时间,教师要带领学生准备的活动器材等,及时到位。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2、各活动负责人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指导教师须自始至终担任组织工作,活动巡视指导要面向全体。

3、各班的活动开展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4、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监督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效率,杜绝课外活动挪作他用。

大学课外活动计划篇四

为了培养学生的四年级下学期课外活动计划,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根据居快乐校园工程的相关文件精神,从本期起以每周4个学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以体验新课标、新课程为重点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能既满足各自需要,乐意参加,又确实增长见识,有所得益。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本期的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本班学生28人,男生14人,女生14人,他们活泼好动,爱好体育活动,针对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四年级下学期课外活动计划。

1、配合体育等学科中学到的基本技能技巧,并进一步熟练掌握。

2、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游戏,展开体育活动。

3、通过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学会队形、接力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等多方面的知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活动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合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

1、保证活动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的目的。

2、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掌握各项活动的基本要领,并使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高和锻炼。

3、发扬团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大学课外活动计划篇五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也为了培养开拓型人才,本学期计划积极开展课外文艺体育活动。

首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课外活动由于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愿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其次,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课外活动恰好能够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在个性化方面的需要。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课程设置如下:

1、过障碍赛跑

2、走过独木桥

3、双人背球跑

4、舞蹈兴趣小组

5、钢琴兴趣小组

6、少儿合唱团

7、书法、绘画小组

通过以上艺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是一个丰富多彩,而又能学到知识的地方。积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课外活动计划篇六

组织本届“挑战杯”竞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和激励在校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较高层次上展示我省高校的育人成果,为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实现中原崛起、建设文化强省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20xx年1月——20xx年5月

另行通知。

共青团河南省委员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学生联合会

成立由省政府领导、主办单位及发起高校负责同志组成的全省指导委员会,决定竞赛活动的重大事项,审议评审规则,筹集活动经费等。全省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向全省指导委员会负责并主持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团省委学校部。成立全省评审委员会,由全省指导委员会提名聘请各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独立负责评审工作。

各参赛高校要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组成由本校主管领导牵头,团委、教务、科研、学生、研究生等部门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本校组织发动、作品初评和作品申报等工作。

凡在20xx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xx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等不得申报。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四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科技制作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小发明创造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等。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参赛作品需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每人限报一件作品。

各参赛高校参赛作品及《作品申报书》须在20xx年4月20日前报送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逾期不报视为自动弃权。

各参赛高校推荐参加全省竞赛作品的名额按照在校学生规模分配。在校学生数20000人以上的每类作品限报12件;10000—20000人的每类作品限报10件;5000—10000人的每类作品限报8件;5000人以下的每类作品限报4件。

各参赛高校推荐参加全省竞赛的每类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该类作品总数的1/2,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该类研究生作品总数的1/2。集体作品按学历最高者区分,每类作品中的集体作品不得超过该类作品总数的1/2。

分初评、预审、终审决赛进行。

1、初评。各参赛高校举办校级“挑战杯”竞赛,组织学生申报四类作品参赛,并对学生的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条件进行审查确认,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为基本评判标准,聘请专家进行初评工作,评选出参加全省预审的作品,指导学生正确填写《作品申报书》。

2、预审。成立全省评审委员会,按照竞赛章程规定,对作品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评出5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3、终审决赛。评审委员会推荐通过预审的一定比例的四类作品参加终审,接受评委问辩,最后评定作品终审成绩。其中,科技制作类、小发明创造类作品须有实物或模型参展。同时组织终审作品的展示交流、实用科技成果转让洽谈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校际交流。

四类作品分别按进入终审作品总数的3%、8%、24%、65%设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以作品获奖数为基础,按照竞赛章程规定的计分办法,以校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挑战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优胜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五名的学校,“优秀组织奖”授予参赛组织工作严密、取得优异成绩的十五个高校。

(一)组织发动阶段(1月)

1、1月上旬,下发全省竞赛通知、竞赛章程和作品申报书等,各高校可到河南共青团网站()或团省委学校部博客(hntswxxb .)下载。

2、1月中旬,各参赛高校在校党政领导下,成立由校主管领导牵头,团委、教务、科研、学生、研究生等部门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参加的校竞赛活动组委会,制定本校竞赛活动方案(报省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并组织实施。

3、1月下旬,各参赛高校确定本校申报咨询点,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竞赛活动,组织参赛学生领取申报书。

(二)组织申报和高校初评阶段(2月至4月中旬)

1、2月至4月上旬,各参赛高校对学生申报作品参赛事宜进行指导,举办本校的竞赛活动,并依照参赛作品的分配名额择优推选出本校参加全省竞赛作品。

2、4月20日前,各参赛高校向全省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7号团省委学校部,邮编:450003)报送已选定的本校作品及《作品申报书》(作品须为打印件,一式两份)。寄出截止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科技制作和小发明创造作品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各类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的电子版同时报送(电子信箱:hntswxxb@)。

(三)全省预审和参展准备阶段(4月下旬至5月中旬)

1、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全省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申报作品类别、数量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制定《评审实施细则》、《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对作品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全省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作品进行预审。

2、5月中旬,全省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有关高校下达终审参展通知及作品展览、演示等有关技术性规范要求。各有关高校按参展通知要求,做好参评参展的各项物资技术准备和组团、组队准备工作。

(四)终审、展览、总结表彰阶段(5月下旬)

1、各高校参赛团队报到、布展。

2、举行开幕式。

3、全省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终审,对参赛选手进行问辩。

4、举行参赛作品展览、组织科技成果转让洽谈活动。

5、举行闭幕式,全省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获奖名次,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1、精心组织。各高校要坚持育人宗旨,突出创新理念,发挥服务功能,精心组织安排好“挑战杯”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进一步扩大竞赛的群众基础。要协调指导教师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向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和物质技术支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本校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聘请本校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评选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填写《作品申报书》,履行申报手续。有条件高校可依托学校科技园对参赛和获奖项目的转化提供服务,使学生的科技成果与市场紧密结合。

2、建章立制。各参赛高校要积极制定配套政策,把“挑战杯”竞赛成果的转化和对学生的激励制度化;可设立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基金,制定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更好地扶持、激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指导教师的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以此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3、加强宣传。各高校要结合实际搞好宣传工作,在学生中进行广泛动员,进一步扩大“挑战杯”的群众基础。特别要宣传“挑战杯”的统一品牌,使其在社会上和高校中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推动我省大学生科技活动深入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