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4年《浮力》教学反思(通用12篇)

2024年《浮力》教学反思(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2 00:24:22
2024年《浮力》教学反思(通用12篇)
    小编:zdfb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为未来奠定基础。总结应该准确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察。在阅读以下的总结范文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的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

《浮力》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是在对浮力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浮力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浮力是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力,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认识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节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应用的几个特例。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入课题,利用二力平衡跟合成的知识分析得出浮沉条件。通过船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空心”的'作用,并利用演示实验引入轮船的教学。潜水艇的浮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而气球和飞艇则是利用它们的平均密度小于空气,并且通过改变自身体积实现浮沉的。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教学中要注意到学生对浮沉现象的感性认识,规范描述各种浮沉状态的语言,区分易混淆的词语。

“空心”是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在水中实现漂浮的常用的方法,轮船、潜水艇等都是利用空心来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的。也可以将空心看作是减小材料的密度,实现漂浮或悬浮的方法。这是这节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轮船吃水线与排水量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密度计的刻度线也是吃水线的延伸,可以适当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阿基米德原理是解决浮力问题的常用方法,对浮力应用的实例分析要注意从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出发,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

《浮力》教学反思篇二

《浮力》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沉与浮”中的一个内容。感受浮力的存在、浮力的基本特点,掌握“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的科学概念。

1.以“生活化”作为主线贯穿整个环节。在导入环节就以常见的生活场景——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引出水的浮力,感受一些物体(塑料袋、泡沫块、瓶子、木块等生活中丢弃的物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在探究环节,最后教学总结环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放手让学生操作。学生在实验中只要测量拉力,计算出浮力就可以了。意图就是想让学生多进行测力计的使用操作,达到锻炼操作技能的目的,虽然这样多耗费了一些时间,而且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使用混乱,但还是值得的。

这一课上完,感觉有以下几个不足:

1.时间还是控制不好,解决问题环节一个如何使皮球浮起来的问题没有提出,只解决了一个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耗费时间过多,实验操作不熟练,实验程序不明确引起的。

2.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有待于提高。测力计的操作上学期上过一课,现在使用感觉还不熟练,一些学生实验记录表格也看不明白,不知要采集哪些实验数据,实验时,小组成员协作意识不强,没有进行很好的实验分工。

针对这次实验暴露出来的问题,让我更加深切的感觉到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在平时的实验中,多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在一次次的失误和失败中锻炼操作技能,同时学会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真正让实验成为得出科学结论、总结科学规律的一个有效历程。

《浮力》教学反思篇三

今天讲浮力公式应用时,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一种无奈、麻木和厌烦的情绪,针对这种现象,下课后我找了几个学生了解情况,得知学生基础较差,尤其是遇到计算时,心理上就感到害怕,望而却步,连看都不愿去看一眼。

因此,这节课上课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有关计算题的重要性,又从心理角度分析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得到学生的共鸣后,然后说这节课我们从最简单的题入手,大家好好听,体验一下做计算题的乐趣,并订下和约,如果大家觉得听不懂,没有信心,我今后就决不讲计算题。

这使得部分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进入了课堂。讲课时,我先将浮力的计算公式重新讲了一遍,把每个字母的意义、单位、作用又进行细致地讲解,而后只选择了两道非常简单且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效果明显提高,尤其在讲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我拿出了以往中考考过的一道题,就是利用这道例题得出的.结论进行运算的,当时就有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口算出了物体的密度,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赞扬。顿时同学们的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中一个同学感慨地说:“这么容易就得了3分,原来都吓得不敢做”。于是我便因势利导告诉他们,只要上课认真听讲,掌握住方法和规律,计算题并不可怕。这些话立刻得到学生的赞同,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同时感到学生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有成功感,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取得成功。

《浮力》教学反思篇四

《浮力》的学习是以密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为基础的,有较强的综合性。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浮力的体验,如木块能漂浮在水面是由于受到水的浮力,氢气球在空中能上升是受到空气的浮力,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等,这些体验都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抽象与概括,只凭学生粗浅的观察分析,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又会成为学生学习浮力知识的思维障碍。

在浮力知识的应用解题中,由于有多种解题方法,而学生由于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的不明确,所以会乱用公式;而有的学生则感到解题无从入手。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让学生明确解题的方法(可让学生分为: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平衡条件法等),而对每一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或应用该方法所需要的已知条件进行归纳),例阿基米德原理法应用条件:

(1)已知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2)已知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3)已知排开液体的体积;

(4)已知物体的体积,同时物体处于浸没时(即:v物=v排)。

(5)已知物体的质量及密度,同时物体处于浸没时等。

在学生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时,再精选题型让学生去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从而去选用合适的方法。当然只要条件允许,有时一题有多种解法。通过方法的讲解与题型的练习,学生对解题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就会大为加强。当然解题的方法各人各有特色,对此要加以鼓励及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浮力》教学反思篇五

浮力复习课是对浮力整章内容的知识回顾、梳理和提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贮存和提取的方法。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扎实巩固。整合所有要复习的内容,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流程是:知识回顾―框架建立―知识应用―例题精选―课堂练习―课后巩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浮力是知识综合性强的章节,许多的难度习题使学生陷入到困惑之中,也使我陷入浮力教学的'困惑指之中,到底该怎样进行复习的教学,真希望有高手指导指导。我在浮力教学中,新课分为2节课,浮力的产生、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习题课大概进行3节课,浮力知识才算基本上完?我有点困惑,到底需要这么多课吗?反思:

例如浮力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由两个实验现象直接得出并强调“浸”和“向上”。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难点,先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造船比赛”、让学生边做边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通过课件展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没有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在应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猜测的“意外”,如:猜浮力与深度有关等。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或已有的经验出发,这样猜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可加以引导。

练习题的选取上还不是很到位,没有体现出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梯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紧,学生练习时间较少,习题应选择一些起点低,难度小,利用本节所学公式一步计算的练习,来巩固加深理解。

《浮力》教学反思篇六

首先,学生对于实验的心理准备工作没做好,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

在进行实验探究一:什么是浮力?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两个小组顺利完成了实验,其他的小组只是机械的模仿,却没有真正的去贯彻实验精神。

把所有的时间放给学生去完成根本不可能,有很多学生面对提供给他们的实验器材,却不知道怎么进行实验。

如果我提前讲解一下实验步骤的话,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可是在实验之前如果都告诉他们了,还有自主探究的必要么?这也是很难两全其美的。

第二,在做第二个实验学生对于怎么去承接溢杯流出的水不知所措,怎么去处理实验数据上也是感到很茫然。

我本以为学生在经历了第一个试验后会把“称重法”测浮力的计算方法学以致用到“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的实验数据处理上,可是仅有极个别学生想到了。

在我的一再引导下,学生才慢慢的明白了。

还有在处理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时又被卡了一下。

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杯、水总重减去杯子的重力就是要求的结果。

第三,时间控制上还是不够合理。

上课之前备课的.时候,我本来打算把时间全部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自己动手完成,自己探索会让知识的吸收和发现更有成就感。

可是在这一节课却让我改变了一些看法。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放给学生就可以了,在放手学生时应该做到“有所放有所收”,这样才是良策。

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实验时做好指导工作。

最后,课堂引导方式要更具体化。

在上完一个班的课后,我发现笼统的提问引导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无所是从,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

比如刚开始,“你怎么去验证一下你所做出的猜想呢?”问完这问题后,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了,不知道自己学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设计实验计划。

之后我换了一种方式“如何去收集溢杯排开的液体并测出它所受的重力呢”。

这样一来,学生会有目标,有目的去做了。

其实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并不觉得这一节课是失败的,因为从中我有所收体会和收获,更多的是教训,这对于我以后教学能力的提高会极有帮助的。

《浮力》教学反思篇七

学生对于浮沉现象有大量的生活积累,而且有些同学还知道“浮力”这个词语;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知道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的引力造成的。这对认识浮力都是很好的基础。本课的浮力是专指水的浮力,这是学生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力。

课堂教学时,学生们知道质量大的物体提起他来会用比较大的力,在前一个单元他们有了初步设计对比实验的经历,这为设计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了浮力的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

大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这是本课的难点,需要重点解决。

学生不知道浮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们朴素的认为轻的物体会上浮重的物体会下沉。这种前概念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我个人认为是片面,虽然在本课不能解决,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它引发矛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本课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经过实施,真是有得有失,回顾反思,有以下体会:

1、导入部分以“力”为切入点,避免在轻、重这个地方纠缠。

实例:

演示:手拿泡沫塑料、勾码,举到没水的水槽上面。

提问:这是两个固体,如果我一松手会怎样?(落下去)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地球的引力)。我不松手为什么没有落下去?(手的的拉力)

演示:将两种物体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提问:现在发生了什么现象?(泡沫塑料上浮,勾码下沉)

本课的主旨是认识水对浸入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这和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浮力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和轻重有关系)。因此,为了避免总在轻、重这里纠缠,我就采用了“水槽中没有水,和水槽中有水”物体放入其中的现象对比,使学生意识到,放入水中不下落首先就是与水有关系。然后直接感受水的浮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力”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的特殊色。(没见过其他老师讲浮力这样导入)

2、先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一般认识是先感性,后理性,对于本课学生认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我是采用了先理性――定量认识(用测力计测量在空气中提起勾码和放入水中后提起勾码所用的力,然后对比),再感性――定性感受(掂一掂物体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的不同)。因为导入部分首先用到了勾码,在由于学生刚认识了上浮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直接提出下沉的勾码是否受到浮力,我觉得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然后就物用物,直接利用勾码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比较专注。教材上安排的提石子的活动我作为体验认识来进行的。

3、开放性问题与具体问题结合。

教学过程中,对于要了解学生想法的问题,我的问题呈现方式就是开放式的。比如课的伊始,一些学生提出了“浮力”这个词,我就问他们:你认为什么是浮力?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教师如何调整预设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对于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我就用采用封闭式提问。比如在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时,对于下沉的勾码,我直接问学生: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学生的回答只能有两种,这样使后面的研究直切主题。而不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勾码为什么会下沉?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就比较分散,教师还要费时费力的将问题引导到自己想要的问题上来。何必呢。

4、追问目的性强。

课堂上对学生的追问其实不是教师预设的问题,是临时生成的。我在课堂常常对学生进行追问,原因首先是:学生的回答不完整、片面,肤浅的教师有针对性的追问,使其完整、全面、达到应有的深度。其次,通过教师的追问可以了解到学生真实思维过程。

5、利用完善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设计的实验往往是大处合理,小地方不完善,尤其是在具体操作的细节上不注意科学合理性,致使实验失败,利用完善实验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也是我的一贯做法。具体到本课,学生在设计了实验后,具体怎样做往往没有涉及到,这时就需要完善它,。我就采用追问的方式:“将勾码放入水中时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那么怎样放入勾码、放到什么位置……等一些操作应该注意的事项就会在追问中得到明确,而且学生也明白这样做的科学性。不过追问的问题视学生的具体回答而定,这时教师的眼睛就是专挑学生的“骨头”,然后是通过不断的追问使学生自己剔除“骨头”。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首先我觉得让学生感受浮力还不够充分,活动时间还是短,尤其是感受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明显。还需要改进。其次,我觉得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还应该做一些铺垫工作,虽然学生能够设计出两种试验方法,但是能够设计出来的不到50%,这说明教师的“脚手架”搭建的不合适,有点高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实验的对比性入手启用问题启发思维,例如可以这样提问:勾码受到浮力和没有受到浮力我们那些感受会不同呢?这样就可以降低设计实验的难度,是绝大多数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浮力》教学反思篇八

浮力是力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教师讲解分析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由于本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课堂容量大,为了节省时间,我采用直接点题的引课方式,通过把乒乓球、木块、泡沫等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分析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自然引出本节要讲的知识——浮力。

通过上面的实验得出什么是浮力后,教师板书浮力的概念。(为了节省时间,处理本节的重难点。)浮力的方向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我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猜想浮力的方向,有的学生列举出放飞的氢气球是竖直向天空飞的,有的列举出把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竖直向上升起而不是斜着上升。看到学生能根据这样的生活现象想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我感到非常高兴。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先给学生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把一只粉笔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学生看到粉笔在水中下沉,根据这一现象,我提出问题,下沉的物体受不受浮力?你们能不能用你身边的器材进行研究,并叙述你的实验过程及看到的现象和结论。接下来是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对个别不会的小组加以指导。学生们通过研究,能利用称重法研究出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从而我也自然引出什么是称重法。为了让教学的重点、难点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我然学生用手中的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看看哪一组造的船承载的硬币数量最多,并观察,放入不同的硬币,水面上升的高度是否相同?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接下来就是学生的造船活动,有几组造的船还没等承载重物就已经沉没,有四组同学造的船承载了三枚硬币。为了是活动推向高潮,我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造了一艘船,和学生进行比赛,结果我造的船承载了5枚硬币。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老师造的船比你们承载的硬币多呢?你们看出了有什么不同?这时有不少学生齐声喊道:“老师造的船比我们造的船大,橡皮泥捏的薄,在水中排开的水多。”之后我又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钩码重复一次称重法测浮力,并注意观察:“当钩码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在水中以及在水中下沉时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从看到的现象中能分析归纳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来?”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基本上能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这样使教学的重点一点点突出,而难点在学生的实验中逐步被化解。

在学生完成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我为学生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即利用称重法测量同一个钩码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相同?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果对他们有什么启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学生都能想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样难点逐步被化解,重点也越发突出。

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基础上,我利用演示实验完成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内容,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到,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从而突破了本节最后的难点。

由于本节的内容较多,还有很多内容无法一节课全部解决,所以只完成了以上的教学内容。

《浮力》教学反思篇九

12月3日在我校举行的有效课堂教学现场上我上了一节科学课——浮力。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凭他们的直接感官传递的信息,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怎样突破这难点,是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往教学时,总是怕学生乱动了半天毫无收获,所以在实验时,反复强调,分别把所用材料示范后才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虽然教学过程循循有序,然而教学效果并不佳,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思维被束缚,课堂气氛沉闷,原因是管得太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吸取以前的教训,我改变了教学思路,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用一个动画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几个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聪明的文颜博把树洞灌满水,皮球就漂浮上来,这是为什么?从而导出主题——浮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看着实验桌上的水槽浮着这么多东西,学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浮着什么?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四种浮着的物体实验。实验后,孩子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并通过测石头在空气中的重量和放在水中的重量比较,发现在水中的石头较轻,从而得出沉下去的物体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事实让孩子们信服,“水的浮力”确实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为了巩固浮力的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说浮力的广泛应用。

《浮力》教学反思篇十

《认识浮力》教学反思20xx年6月20日,我有幸参与了泾洋初中“钟启鹏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到松树初中送教送培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经历了教育教学生涯的一次尝试和挑战,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长和感悟。

作为名师团队中的一员,我第一次参与泾洋初中“钟启鹏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到松树初中送教送培这样重大的活动,既充满期待又担心上不好课给工作室抺黑。当接到这次送教活动上课内容为《认识浮力》之后就开始准备,先认真研读课标,从中抓住本节课的要点并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从知识结构来看,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前面所学的力、二力平衡、密度及压强等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也是这几节内容的延伸,并为后面学习浮力应用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课要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浮力的存在,然后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浮力的概念,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再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浮力产生的原因,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主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物理探究方法的培养。经过反复酝酿斟酌,并在我敬爱的师傅钟启鹏老师的指导下,上课课件、导学案和自制的实验器材终于完成。

我用一个问题引入新课:有没有同学能帮老师一个忙?在不将量筒倒过来的情况下,将掉进量筒的乒乓球取出来?松树中学的'同学果然是热情大方,同学们一个个高高的举起了他们的小手。我知道这个问题引入的方法,成功的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授新课过程中我设置了三个学生体验活动:学生体验一:让学生体验把木块和乒乓球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用力将木块和乒乓球压入水中,放手后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怎样?同学们都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出来,物体上浮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最终木块和乒乓球漂浮在水面,同学们都能用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出来,现在的浮力与其重力平衡。因此浮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接下来给同学们直观演示了用细线在木块下方挂着一个钩码时,细线的方向与中垂线的方向相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物体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学生体验二:将金属块和石块放入水中,会观察到它们下沉。适时提问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并引导学生讨论制定验证方案。

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1、金属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n)。

2、用手向上托金属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3、金属块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n)。

引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并分析1、2组数据,类比1、3组数据得出浮力的概念及方向,并总结出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测浮力。

然后提问引导: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吗?并演示实验:将乒乓球放入底部剪开的矿泉水瓶口并注水,矿泉水瓶盖没盖上时乒乓球不上浮,盖上盖子后乒乓球上浮。同学们都很惊讶。为什么瓶盖没盖上时乒乓球不上浮呢?接着我用自制的实验教具——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进行实验:浸没在水中沿水平方向放置时,玻璃圆筒两侧的橡皮膜向内凹的程度相同;当玻璃圆筒竖直放置时,玻璃圆筒下端的橡皮膜向内凹的程度比上端显著。因有前面液体内部的压强知识基础,孩子们很快得出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的结论。

于是我紧跟着提问:同学们现在知道刚才矿泉水瓶盖没盖上时,乒乓球为什么不上浮吗?河中的桥墩会受浮力吗?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出:因为矿泉水瓶盖没盖上时,乒乓球下部没有液体,所以没有受到液体对乒乓球向上的压力。而河中的桥墩下部没有液体,所以也没有受到液体对桥墩向上的压力,因此不受浮力。

这时候下课铃无情的响了。我只能无奈地进行了小结,将练习题处理为课后作业。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出概念进而展开计算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浮力的存在,探究浮力的特点,继而给浮力下定义。这样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思想;效果比较好。用演示乒乓球放在一个切掉底的矿泉水瓶子里,向瓶子里倒水时乒乓球不会浮起来,这个质疑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解决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个难题上,我选用了演示实验法,用感性的实验代替理性的分析,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一些。本节课课程更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物理探究法的培养,课堂过程中我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有兴趣为今后学习浮力这个老大难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设置体现了“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课堂,从物理课堂走向社会”。

1、课堂的时间把握不到位。导致下课课堂小结草草收场。这就要求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多注重语言的修炼及各种课堂突发状况的灵活处理和应变能力的修炼。

“学然后不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学生而言最大的教育资源就是他们面对的教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从各方面把自己打磨成学生最好的教育资源而不断努力。

最后感谢在教育成长道路上帮助我的各位前辈和兄弟姐妹们!

这节课上完后,自我感觉还好,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学生都懂得了水的浮力的有关知识,部分学生表现出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造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这也是学生的思维、想象高度活跃的表现。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很多教学目标都较好的达到了,学生能够知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部分同学具有了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很多同学受到了验证实验结论的熏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发展。叫人兴奋的是,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应用知识的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本堂课的教学还没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还不够到位。

我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比较贴近学生,但是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教学设计中,我是先让学生实验后,再说出实验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说实验的过程,再动手实验。这样做虽然对实验的规范性、准确性有所提高,但也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死,不利于发展性思维的培养。

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得到初步结论后,大多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是对结论进行验证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态度问题,需要验证的观念是我亮出的,而不是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结果,好像把教师的意志加在了学生身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这是需要我进一步研究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感想和体会,也迸发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我认为: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直接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而通过对学生问题的了解,特别是对基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了解,可以使教师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

《浮力》教学反思篇十一

通过空塑料瓶,乒乓球,木块和圆柱体的沉浮实验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疑问: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会迅速沉到水底,这与空塑料瓶,乒乓球和木块放入水中,用手压到水底,松手后它们又会迅速上浮的现象不同,手上会感觉到一股向上顶的力,骆老师请学生们画一画这个力的方向,直接出示了“浮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们猜测沉到水中的圆柱体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全班32名学生,14人猜测受浮力作用,18人猜测不受浮力作用,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承上启下,因为手的感觉不是很准确,就要求他们设计一实验来证明圆柱体在水中的重量的确是在比空气中要轻。同时还有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测力计的读数,这样既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浮力=重力-弹簧秤拉力的结论,又给下一个实验做铺垫。(圆柱体这种材料很直观的展示了“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入水中”的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项测量活动,意在探究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会有大小?如果浮力有大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探究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通过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比赛,让学生发现如果改变在水中下沉的橡皮泥的外形,使它在水中占据的空间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那么它就有可能在水中浮起来。

整堂课对教材的设计进行了有步骤的深入,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课堂有效性的探究活动。

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学生猜测沉入水底的圆柱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后,教师提示学生借助测力计,烧杯和水来设计实验方案,没有了材料的干扰,学生就可以专心设方案,但由于把材料和记录表放在一起了,学生在拿出记录表时也拿出材料来做了,而不能专心设计实验方案了,所以材料的呈现也是我今后教学细节中应该关注的环节;在学生出现实验数据有问题时,也没有及时给与处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总是害怕时间来不及,因此也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交流讨论,甚至忘记了在实验前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多应该学习如何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做回课堂的主人,而不是仅仅关注教师怎么教。

从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出发,本节课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让学生参与,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本节设计时由两个小游戏“乒乓球为什么在水中上浮且最终浮在水面上静止”“剪断拉着氢气球的细绳,氢气球为什么会向上运动?”让学生对于自然界这种现象感到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课本图片观察,发现“天安门广场上无数彩色气球升上高空”“万吨巨轮在海面上航行”,“人浮在死海水面看报纸”,引出浮力。但我设计时没有运用类比法引导学生注意浮力的“方向性”,应强调“竖直向上”。

《浮力》教学反思篇十二

虽然这个问题会困扰小朋友们,可是他们未必很主动地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在上课时我就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题后,我就观察他们的反应。我原本想他们中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分歧,应该有一半人会认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我的预料的是,绝大多数小朋友认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于是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觉得这个追问还是有必要的。小朋友们的判断,有的来自自身的考虑,有的则是来自他人的判断。假如能说出判断依据,那就是自身的考虑了。即使自身是蒙的,或者是从了“众”,听一下他人的考虑过程也是好的。

从小朋友们的发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外表的,不确定的。所以这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测。

实验自身比较简单,而操作的难度也不大。所以我就难度体现在了对实验的设计上了。由小朋友仿照上一课的实验过程来设计本课的实验方法和过程。而小朋友们的表示和证实了他们是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的。

另外,在今天的课上,我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学课上学会恬静。恬静地考虑,恬静地倾听,恬静地讨论。小朋友们也很配合,互相监督着、提醒着,课堂的秩序坚持得不错。我褒扬了他们,也希望在以后的课上能继续良好的表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