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怎样使总结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一
罗曼b罗兰是《约翰b克里斯朵夫》的作者,在他的笔下始终贯穿一股英雄主义的激情,讴歌那些为理想而飞蛾扑火似完成自我实现的人物。《名人传》是他为三位在不同艺术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就的卓越的艺术家作的简要的传记,有乐圣贝多芬、画圣米开朗琪罗以及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b托尔斯泰。与一般记述名人生平的传记不同,罗曼b罗兰在这部三人传记里运用了史诗风格的写作手法,并未局限于对人物事迹的简要介绍,而是重点突出了对他们人生中的苦难的描述,以及面对苦难时所抱持的态度。读过才知道,在这样三位于各自领域内做出过令后辈高山仰止的成就的英雄心中,居然埋藏了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贝多芬的失聪,让他遭受了作为音乐家的最大的打击,他曾不只一次地陷入绝望,以至在成功指挥了一次音乐会后看到观众热情地向他祝贺,竟兴奋地昏了过去。
米开朗琪罗一生的悲惨命运更多来自于他软弱的性格,罗兰形容他的创作灵感就像天才爆发一样,几乎不需要特别的触动和培养,他就拥有了常流不竭的创作潜力。但米开朗琪罗除了捍卫他的艺术才能本身外,一生都在受别人的摆布,陷入过派系的纷争,还屈从于教皇反复无常的旨意,虽然在绘画和雕塑上都有惊人的作品问世,但就米开朗琪罗本身的想法来说,他未能将头脑里完美的构想真正地付诸实践。个人想法的局限和外在的条件始终牵着他由一件作品的开工转向对另一件作品的注意,对不断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收尾总是一种失败。更令他生活地雪上加霜的是,他个人的际遇也没有进入到一个安详平和的境地,纵有非凡的才华,手头却时时拮据,还要经常关照他不成器的孩子和侄子们,这个天才被平常琐事占去了大部分的精力,世俗的赞誉似乎也无力将他解脱出来,临到人生的终了他也觉得留下了太多遗憾。
人生总是这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享誉文坛并被同时代的读者顶礼膜拜的列夫b托尔斯泰也摆脱不了自身固有的矛盾,甚至在他成名后前来拜访他的崇拜者们把他随口说的一句话都奉为神谕时,托尔斯泰还没有追索到心中希求的境界。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寻求一个终极的完善。托尔斯泰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超越民族局限放眼人类生存命题的大家了,他甚至启发了甘地施行了20世纪震动世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b卡列尼娜》这样的巨著,尽管后者的艺术水平较前者达到了更完善的境地,达到托尔斯泰成熟期小说创作水平的顶峰,但遗憾的是两部作品还是带有托尔斯泰式理想的局限性。
在作者看来,托尔斯泰是过于沉浸他宣扬的“博爱”主义的信条当中去了,因而在他晚年才会在研究基督教上花费了十足的气力,以至未能创作出更具超越性的作品。艺术是要完全脱开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未免会变成仅具有精致的观赏价值的空中楼阁。托尔斯泰一生富足,也不愿离开他出生的那个庄园,正因他贵族的出身,对下层古难的体察未免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他对俄罗斯转型期间的社会矛盾认识不足,必然地与高尔基等革命作家划开了界限,类似与胡适与鲁迅之间以及鲁迅与共产党作家之间的界限一样。托尔斯泰太相信博爱的力量了,才主张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他对动摇封建主统治基础的态度也摇摆不定,索性投入到对宗教信仰的热望中去,这是源于思想基础的痛苦,同样折磨著名人在艺术完善的道路上必然要遭遇困境重重。
《名人传》给我们展示了被视为远景的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里挣扎的矛盾,一生里承受的思想纠结的压力,遭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挫折,有贝多芬的来自身体生理上的,有米开朗琪罗的来自性格和周围压力的,有托尔斯泰的来自内心追求与现实情形的矛盾的,困苦的形式有许多种,承受的心态却一往如常,只能解开心里的郁结,才进而可以突破强势的藩篱,由此也可见作用于内心的痛苦虽在表面上很少留下痕迹,但对这种矛盾的解脱还是要靠自己的逐渐撤限。献身于艺术的名人可能更难做到这一点,要亲手打破辛勤建立起来的局限的确有如切肤之痛,也当然地和名人的品性有关。如何看待突如其来或悄然成长起来的苦难,也能决定名人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前人的经验,值得借鉴。
罗曼b罗兰是《约翰b克里斯朵夫》的作者,在他的笔下始终贯穿一股英雄主义的激情,讴歌那些为理想而飞蛾扑火似完成自我实现的人物。《名人传》是他为三位在不同艺术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就的卓越的艺术家作的简要的传记,有乐圣贝多芬、画圣米开朗琪罗以及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b托尔斯泰。与一般记述名人生平的传记不同,罗曼b罗兰在这部三人传记里运用了史诗风格的写作手法,并未局限于对人物事迹的简要介绍,而是重点突出了对他们人生中的苦难的描述,以及面对苦难时所抱持的态度。读过才知道,在这样三位于各自领域内做出过令后辈高山仰止的成就的英雄心中,居然埋藏了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贝多芬的失聪,让他遭受了作为音乐家的最大的打击,他曾不只一次地陷入绝望,以至在成功指挥了一次音乐会后看到观众热情地向他祝贺,竟兴奋地昏了过去。米开朗琪罗一生的悲惨命运更多来自于他软弱的性格,罗兰形容他的创作灵感就像天才爆发一样,几乎不需要特别的触动和培养,他就拥有了常流不竭的创作潜力。但米开朗琪罗除了捍卫他的艺术才能本身外,一生都在受别人的摆布,陷入过派系的纷争,还屈从于教皇反复无常的旨意,虽然在绘画和雕塑上都有惊人的作品问世,但就米开朗琪罗本身的想法来说,他未能将头脑里完美的构想真正地付诸实践。个人想法的局限和外在的条件始终牵着他由一件作品的`开工转向对另一件作品的注意,对不断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收尾总是一种失败。更令他生活地雪上加霜的是,他个人的际遇也没有进入到一个安详平和的境地,纵有非凡的才华,手头却时时拮据,还要经常关照他不成器的孩子和侄子们,这个天才被平常琐事占去了大部分的精力,世俗的赞誉似乎也无力将他解脱出来,临到人生的终了他也觉得留下了太多遗憾。
人生总是这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享誉文坛并被同时代的读者顶礼膜拜的列夫b托尔斯泰也摆脱不了自身固有的矛盾,甚至在他成名后前来拜访他的崇拜者们把他随口说的一句话都奉为神谕时,托尔斯泰还没有追索到心中希求的境界。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寻求一个终极的完善。托尔斯泰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超越民族局限放眼人类生存命题的大家了,他甚至启发了甘地施行了20世纪震动世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b卡列尼娜》这样的巨著,尽管后者的艺术水平较前者达到了更完善的境地,达到托尔斯泰成熟期小说创作水平的顶峰,但遗憾的是两部作品还是带有托尔斯泰式理想的局限性。在作者看来,托尔斯泰是过于沉浸他宣扬的“博爱”主义的信条当中去了,因而在他晚年才会在研究基督教上花费了十足的气力,以至未能创作出更具超越性的作品。艺术是要完全脱开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未免会变成仅具有精致的观赏价值的空中楼阁。托尔斯泰一生富足,也不愿离开他出生的那个庄园,正因他贵族的出身,对下层古难的体察未免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他对俄罗斯转型期间的社会矛盾认识不足,必然地与高尔基等革命作家划开了界限,类似与胡适与鲁迅之间以及鲁迅与共产党作家之间的界限一样。托尔斯泰太相信博爱的力量了,才主张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他对动摇封建主统治基础的态度也摇摆不定,索性投入到对宗教信仰的热望中去,这是源于思想基础的痛苦,同样折磨著名人在艺术完善的道路上必然要遭遇困境重重。
《名人传》给我们展示了被视为远景的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里挣扎的矛盾,一生里承受的思想纠结的压力,遭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挫折,有贝多芬的来自身体生理上的,有米开朗琪罗的来自性格和周围压力的,有托尔斯泰的来自内心追求与现实情形的矛盾的,困苦的形式有许多种,承受的心态却一往如常,只能解开心里的郁结,才进而可以突破强势的藩篱,由此也可见作用于内心的痛苦虽在表面上很少留下痕迹,但对这种矛盾的解脱还是要靠自己的逐渐撤限。献身于艺术的名人可能更难做到这一点,要亲手打破辛勤建立起来的局限的确有如切肤之痛,也当然地和名人的品性有关。如何看待突如其来或悄然成长起来的苦难,也能决定名人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前人的经验,值得借鉴。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二
著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一个人:“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痛苦的战胜者。”是的,作家口中的“他”就是指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这段话出自于世界名著《名人传》。
《名人传》讲述的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其中我最崇敬的伟人是贝多芬。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家里贫困交加,展现出音乐才华的他被父亲视为“摇钱树”,父亲不惜打骂,使贝多芬有个不幸的童年。贝多芬长大后更是痛苦万分,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都没能使他屈服,双耳失聪的他同样在生命的57年间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我想,即使没有人看到、听到贝多芬的努力雨艰辛,但是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正如晚年多获好评,至少受人尊敬的贝多芬成功了。
就让贝多芬的精神继续在无数文章与音乐史中流传、发扬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用痛苦带来欢乐。”没错!这个人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三
在这个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叫《名人传》。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的`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本书分别讲述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
讲诉了在艺术方面不同领域的三位伟人,分别是音乐家、雕塑家、作家。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人生忧患的因顿的征途上,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四
《名人传》由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该传由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五
中文名:爱迪生。全名: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1847~1931)他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并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一千多种成果,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炽灯上市销售,1890年,爱迪生已经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1891年,爱迪生的细灯丝、高真空白炽灯泡获得专利。1892年,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开始了通用电气在电气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同志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基点。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武曌,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年—690年),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705年退位。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生于利州(今陕四川省广元市)。本名不详,14岁入后宫为才人(正八品),唐太宗赐名媚,人称“武媚娘”。高宗时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改尊为“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后世通常称武氏为“武则天”或“武后”。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1.7—1934.7.4),出生于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且在研究镭的过程中,整整用了有好几年,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因为在她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她到草地上,但她(他)们搬家后,母亲就让她们在院子里了解大自然。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 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六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是位伟大艺术家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朗琪罗,俄国文坛巨人托尔斯。文中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忧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一句中国的古训:古今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七
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岛,小时候家人叫他拿波里昂尼。父亲夏尔·波拿巴,是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母亲莱蒂齐亚·波拿巴,是一个坚忍不拔的女子,也是一位严酷的母亲。
1778年,拿破仑9岁那年,为了生计,他跟随父亲、舅舅约瑟夫·费舍及兄长约瑟夫离开母亲从阿雅克肖港出发前往法国。从此以后,兄长约瑟夫走向了神甫,拿破仑去了军校,舅舅做了神职人员,四人去法标志着拿破仑的少年时代从此结束。
少年时代的拿破仑没有波澜起伏,但军校的生活却开始改变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贫使得他过早的成熟,刚刚进入军校仅仅9岁的他便深知,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有,当时他的成熟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在军校时,他相信他的意志力注定会使他成功。为了毫不怀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军校提供的一切优越性,无论多么谦卑也在所不惜。
1784年,15岁的拿破仑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由于扎实的数学功底,他成为了14名精选出来的非贵族炮兵学员之一,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
拿破仑沉默寡言、勤奋好学。他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他安静而孤独,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负不凡。
拿破仑一生体现出了人类的超越性,他是个愤怒的理想主义者。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改变整个欧洲的丰功伟绩,还有他的勤奋与荣誉。
拿破仑自己这样形容:“事业和前程的`大门是向有才华的人敞开的,而不论其出身或财产如何。”对于我来说,如果可以归类的话,自己的永不满足和大胆的欲望可以归类到野心。野心是拿破仑心智的原动力和他意志的永恒实质,它是如此紧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区别开来,甚至有时还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
法国人视拿破仑为民族英雄,但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拿破仑的征服下深受屈辱,表示憎恨。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八
罗曼·罗兰在这本书里主要写了三位主人公:一个是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另外一个是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但是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中,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了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之作,都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贝多芬用痛苦谱写的与命运抗争的乐曲,米开朗基罗用一生的血泪创作的不朽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描写的千万个生命的渺小与伟大,都给我们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
面对人生的劫难和世间的悲痛,他们从来没有一丝的惶恐和颤抖,他们从来不讳言痛苦,而事实上他们的痛苦在常人看来却是难以想象的。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他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米开朗基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开朗基罗有狂热、骄傲、神经质的气息,易于沉溺在一切盲目的信仰中,受到一切宗教和社会的狂潮鼓动。他说过:“好的画,接近神儿和神结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因此,一个画家成为伟大与巧妙的大师还是不够。我想他的生活应当是纯洁的、神圣的,是神明的精神得以统治他的思想……”他将神与画融会在一起,可见他对神的崇敬和对宗教的虔诚。
列夫·托尔斯泰与前两篇所述的人物完全不同。他的家族是非常高贵和古老的家族,地位优越,童年时期的托尔斯泰衣食无忧,既不需要依附任何人,也不必像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那样终日劳碌。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与残疾的贝多芬截然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作品甚至远漂到法国出版,几乎没有经历过艰难的求学历程就获得成功。然而,如果他就这样听任命运的安排,他也只能是一个有名的作家而已。可贵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看到了贫民的清苦生活和坎坷的悲惨遭遇,反倒为自己的安逸的生活感到愧疚。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又有东正教的教籍,他因批判教会的教条和迷信被开除了教籍;他甚至对《现代人》杂志的文友屠格涅夫进行批评,他不能谅解这些艺术家生活堕落却大谈仁义道德……托尔斯泰为人类的奋斗使他有了许多烦恼,但他依然敢于挑战权威,甚至不把沙皇放在眼里,他心中的真理是无论谁也无法动摇的,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但是,人无完人,托尔斯泰也隐藏着落后、局限的思想,他把科学的发展批判得一无是处,把有利于人类进步的研究称之为“无聊之举”,他沉迷于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使他的举动常常有些偏激。因而,列夫·托尔斯泰有些“井底之蛙”的味道。尽管这样,托尔斯泰所做的一切都是想完善俄国社会,他甚至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想使社会变成人人信奉上帝、重视德育的大同世界。所以列宁这样评价列夫·托尔斯泰,称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革命的某些本质”,但又说他是有点“傻头傻脑的地主”。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由此,我也知道了什么叫英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长期战胜身体与精神的折磨使他们精神伟大。罗曼·罗兰把英雄的首席赋予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正是缘于他对时代的深刻批判和对英雄的独特见解。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九
读完《名人传记》这本书,我发现里面描写的人物既不是打遍天下的大英雄,也不是武功盖世的武林高手,而是一些顽强奋斗的普普通通的人。
书里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等名人的故事和他们奋斗的经历,讲述了他们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
贝多芬从小家里就很穷,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去上学了,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不平,最后就连他唯一的亲人都离开他了,可是他并没有被生活的艰辛所击倒。他热爱音乐,写下了许多的不朽乐章,被后世的人们所仰望。在他的经典巨著里有很多都是他耳聋以后写的,到现在我也没有想明白,耳朵聋了就听不到声音了,可是他是怎么写下这些的,是什么让他坚持下来的,我想是不是除了他奋斗的目标和理想一直在支持着他吧,他是用心再去创作。
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只要心里有目标,只要你愿意为了目标去奋斗,哪怕你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因为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米开朗琪罗生活在意大利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厌倦和怀疑,虽然他的家境比较富裕,可是他却不满现状,于是他把他的理想都寄托在了画画和雕刻上,他在艺术创作中加入了自己的理想,创作了好多不朽的作品。他也参加过反抗暴君和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这些经历都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他的作品激励了当时的爱国主义人士和为自由而战的一代人。可是他的命运却是悲剧的,他没有看到自己理想实现的那天就去世了。无论怎么样,他都是我值得敬仰的一个人,为了理想,为了自由,他不屈的奋斗着,把他要表达的话都刻在了他的作品里,他凭借着不屈的意志,走完了辉煌而艰辛的一生。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十
今天读的是《世界名人传记速读》,读的人物是欧几里得,他是几何学里的知名人物。欧几里得,在前一阵读的《耶鲁极简科学史》里有提到,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先把他的故事再拿来读一下。
1.“金字塔”如何被测量的故事。
书中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很多人都在为“如何测量金字塔的高度”而苦恼的时候,欧几里得轻松破解了这一难题。他说当你的影子和你一样高的时候,你去测量一下金字塔影子的长度,那么你就能知道金字塔有多高了。
2.“求知无坦途”
因为欧几里得,很多人开始对几何学感兴趣,包括国王。但是国王在学了一两次之后,觉得太难了,想向欧几里得请教捷径。但欧几里得说:“科学上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学习的。
想一想,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时刻?想要偷懒的时刻?想要走捷径的时刻?但是当你想学一门技术,钻研一种学问的时候,踏踏实实才能走得更扎实,因为“求知无坦途”。
3.王国维的三境界。
在这一章节的最后,提到了王国维的三境界,感觉很熟悉,但忘了具体的内容是什么了。于是搜索了一下,然后记忆就回来了,这应该是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读过的内容。现在读起来依然觉得很美,很有道理。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是在他的《人间词话》这本书里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十一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是位伟大艺术家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朗琪罗,俄国文坛巨人托尔斯。文中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忧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一句中国的古训:古今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200篇十二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