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应该重视保护和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自我提高。鉴于总结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一
过年啦!老师今天请我们吃干吃汤圆,因为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
“干吃汤圆”有四种口味。第一种全身雪白,包装上有几朵粉红色的小花,是红豆味的。第二种也是全身雪白,包装上有几朵绿色的小花,是绿豆味的。还有一种是花生味的,身上金灿灿的,多像一块金币呀!最后一种全身黑乎乎的,像煤炭一样,身上裹满了黑芝麻,是黑芝麻味的。
我拿了一个红豆味的汤圆,汤圆宝宝在一个真空的包装袋里。包装袋身上有四朵粉色的小花,中间写了四个大字“干吃汤圆”,包装的背后写了好多小字。红豆味的“干吃汤图”是麦芽糖、糯米粉、白砂糖和红豆等东西做成的。
包装被我撕开了,汤圆宝宝长的好像一个粽子,难道它想变成粽子吗?它全身洁白如雪,中间是黑色的。我捏了捏,它软软的,仿佛是天上掉下来的白云一样。我闻了闻有一股糯米味的清香,它一定很好吃。
我看着汤圆宝宝,垂涎三尺。我拿出汤圆宝宝,轻轻舔了一口,没有什么味道,但有糯米的香味。我忍不住咬了一口,汤圆宝宝滑进了我的口中,一会儿躲在我的牙齿上,一会儿躲在我的舌头下面,就是不让我咬到它。它的馅甜津津的,红豆味我觉得不重,有一股豆子的清香。我嚼了嚼,汤圆宝宝软软的,弹弹的,一下就滑到了我的肚子里。我一个汤圆吃了好半天,终于吃完了,但我还在回味它的味道呢。
如果过年不吃汤圆,会不会就不团团圆圆了呢?如果你今年还没有吃汤图,那就快去买来吃吃吧。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二
晚上,妈妈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开始煮元宵了,“妈妈为什么要煮元宵啊?”我迷惑不解地问,妈妈回答说:“因为元宵代表全家团圆!”妈妈拿出一袋元宵,它们长的都像珍珠一样白白的、圆圆的,乒乓球一样,个个那么大!我好奇的拿一个看,“妈妈它为什么掉渣呀?”我问,“哦,因为它是用糯米粉晃成的,煮完就不掉渣了”妈妈说。
“离远点小心烫着你,”妈妈喊到,接着把一袋元宵慢慢地倒进烧沸的开水里,咕咚咕咚——它们刚开始一个个像潜水员一样都潜入水底,好像要看这水到底有多深。
原来翻滚的沸水也立即安静了下来。怕它们都粘到锅底,妈妈用漏勺顺着锅边慢慢推动把它们都“叫”了上来,它们便有的“仰泳”,有的“自由泳”,还有的在“混合泳”真热闹,在概三五分钟之后它们又跳起水上芭蕾姿势优美极了!“大概熟了”妈妈把火关掉,像是听到了谁的口令,它们都变成仰泳的姿势漂浮在水面,大概是累了!
我正看得起劲儿,“女儿拿碗,元宵出锅了”!妈妈说,“啊,终于熟了!”我急忙拿一个碗让妈妈给我盛上几个元宵。装在碗里的元宵就像一群亲兄弟紧紧地抱在一起,我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元宵它们手拉着手谁也不舍得分开。‘咦’真的不掉渣了。汤却变成混浊粘稠了,我咬一口,啊!好烫,“慢点,一点儿一点咬才行,要不然会烫出泡的!”
几分钟后我问:“妈妈这回可以吃了吧,”没等妈妈回答,我赶紧咬一口,“妈不烫了”我说,嗯,软软的,粘粘的,“妈妈元宵皮怎么这么厚啊?”我问,妈妈说:“元宵皮厚,汤圆的皮薄,因为汤圆是包的,元宵是干糯米面摇成的,所以熟了以后显得很厚。
“吃到馅了!原来它在和我捉迷藏呢!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三
20xx年正月十五,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那天英才实验学校全校师生第一次共庆我国传统节日――元宵佳节,同学们非常兴奋,满怀喜悦之情,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全校师生吃过元宵饭,被陆续安排到会场内。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元宵晚会开始。
丁老师拿着话筒,走到舞台中央,宣布晚会开始。要求同学们静听顾校长讲话。顾校长要求我们高兴地闹起来,要我们闹出水平。主持节目的丁老师和张老师走到台前报出第一个节目,是我们三年级表演的《小孔雀告诉你》,顿时场内响起一片掌声。接着是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的舞蹈《数鸭子》,晚会大约进行了一个半小时。
晚会结束了,师生排着整齐的队走出会场一起涌向操场,看烟火。只见放礼炮的老师拿着一个铁桶,把礼炮放在里面,点燃导火索。只听“轰”的一声响,礼炮飞上天了。接着一声爆响礼炮炸开,五颜六色的烟火,漂亮极了。我们观赏了好长一段时间,依依不舍地离开操场,回宿舍休息。英才学子闹元宵这一幕幕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点评]作者能在五彩缤纷的元宵晚会中,精选出一两个节目,其余的活动只是一带而过,说明小作者是一位剪材“高手”。这说告诉我们活动过程既要叙述完整,又要精心选择有祥有略,突出中心。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四
那条路,连着那个美丽的回忆……在那个喜庆的早晨,我站在冷飕飕的'街头等车。半小时过去了,一辆公交车也没有,我开始后悔起来。想起锅里那些可爱的汤圆,我不觉咽了几口唾沫。抬头看看老天爷,他是一脸的苦闷。显然,他也饿了……终于,我直奔小吃部。
我不敢预测她要做什么,我呆坐在那儿,想逃,逃不掉了。
突然,他干裂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说:“小姑娘,注意点,衣服露出来了。”她非常平静,可是我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了。心底有一种莫名的温暖,眼泪瞬间好像音符跳出了眼眶……蓦地,等我回过神来,他已经走了,他好像一阵风,匆匆来过,却不留下一丝痕迹。
而我,却呆坐那好久,好久……。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五
我妈拿出一个盘子,往里面倒了很多细白糯米粉。我在旁边倒了温水,一点一点倒进盘子里。我妈使劲揉糯米粉,直到揉成面团,面团越来越大。然后我们开始做元宵节。
我翻出一小块面团,放在手上,搓成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球体在手上。我妈说我是小魔术师,做各种花样。
我看着元宵节,心里很高兴,因为这是我和妈妈努力的`结果。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六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从大年初一到这天,就可以说是过完年了。而我,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那为什么呢?因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虽然只是一次吃元宵,但却给了我一个意义非浅的启示。我会记住这今年元宵佳节的这一晚。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七
明清以后,元宵节赏灯活动到了鼎盛时期,灯饰的制作不但多种多样,工艺也更加精美绝伦。材质极为讲究,已由竹篾秸秆骨架发展成金属结构,细木雕刻、金漆镶嵌、玻璃彩绘等类型。其形状各异、五花八门。如六角宫灯、塔灯、喜庆吉利的各种彩灯,飞禽走兽式的花灯,祥和有趣的走马灯,还有亭台楼阁式的.景物灯。
据说每到元宵节之时,北京紫禁城内灯火辉煌,壮美空前。朝廷还在午门前设鳌山立柱灯,专为皇上观赏游玩。那时,北京城内开辟有专门景区,供达官贵戚、百姓平民春节期间赏灯娱乐。姚雪垠曾在小说《李自成》书中写到明末崇祯年间,京城内从东安门至灯市口,几条街全是灯市,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七,白天为市场,晚上看灯展。通宵赏灯,放焰火,街面彩楼相望,朱门绣户,画栋雕梁。各色彩灯高悬,民间花会表演,男女拥挤,人山人海,甚是壮观。
清代元宵灯会更为波澜壮阔。北京城举办观灯游园活动,连慈禧太后都要到颐和园赏灯游玩。人们打灯谜、扭秧歌、舞狮子,尽情浏览元宵节夜色,多姿多彩的娱乐活动让人其乐无限。据《燕京岁时记》中所载,当时灯会盛况是“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可见老北京的元宵节是何等热烈,景象多么不凡。古都民间有句老话叫“上元节的灯,中秋节的月”,说明北京历史中的灯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至深至美。
说起吃元宵,则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起初人们用的是一种“白粥泛膏”做吃食,后来才渐渐用糯米粉做成有馅的汤圆,形状如满月,白如银团,古人吃元宵即祭天神,意是甜甜美美,团团圆圆。这种风习在全国广为流行,但各地元宵食俗也不一样,如陕西爱吃元宵茶,云南喜吃豆面团,河南则吃枣糕,江南是糯米粘饭。
北京人吃食讲究,所做元宵以甜为主,馅的种类不胜其繁。老北京的元宵节盛况极为非凡,各种民间花会红火热闹,各大庙会举行庆典,其中打灯谜是最为盛行的一个项目,许多游艺场所在灯笼上都设置谜题。起初为口头猜形式,后来经文人加工成灯谜。有词句、成语、俗语、人物、地名多种多样谜底,十分受人喜欢。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活动,成为百姓一种节日乐事,从南宋至清代流行了五百年。
元宵节也是交友结社最佳时刻,旧时未出门子的女子不能随便逛街,但此时却可以无拘无束到灯会游玩。民间还有一种习俗,元宵节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几天,叫“躲灯”,所以正月十五又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
观灯赏月、吃元宵、逛庙会已成为一大民俗传统,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仍在正月十五举办灯展。如今一些传统虽发生了变化,但吃元宵习俗依然没有改变。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八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眼看就要过元宵了,家家都热闹非凡、年味十足。我家也不例外:叮叮当当的除尘进行曲、噼里啪啦的鞭炮交响曲可最有意思的.是:做汤圆!
做汤圆第一幕:面粉与水的战斗。
晕啊,原本以为简单的揉面团居然这么复杂!看着眼前的一堆面粉和一盆水正呲牙咧嘴地对我露出阴险的笑容。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把手放进了水盆里。浸泡的差不多后,我又把湿漉漉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面粉堆里,使劲儿一搓将面团抓了出来。成功了!我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按照这个方法迅速搓出了一个大馒头。当!落幕!
做汤圆第二幕:厨具军团大战面团怪。
面团诞生后,我再次遇到了第二个难题:大面团变小面团我经过一系列的冥思苦想,决定请来厨具军团和我合作来解决这个难题。最先出场的是擀面棒小姐。只见她优雅地往面团怪上一压,使了个眼色,我立刻点头会意,将小姐在面团上搓啊搓,哈哈!面团怪变成了扁扁的了!
第二个登台亮相的是菜刀先生。他大摇大摆地走到面团怪的面前,跳起了踢踏舞。不过一会儿,面团怪被痛苦地分成了好几条。菜刀先生又飞快的一转身,跳起了健美操。很快,面团怪就从大肥猪变成了小虾米。当!落幕!
最后,我将小虾米面团揉成了一个个白球,叫来了大厨爷爷。爷爷将白球一个一个放进了汤锅中。哈哈!而我,就等着吃热腾腾、甜蜜蜜的汤圆吧!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九
看完表演,赏完花灯,我总结了一下,在正月十五这天,从社火表演到观赏花灯,闹出了不少笑话,让我为大家一一讲解吧。
一社火表演中,明明介绍的是舞狮队,却出现的是舞龙队,不仅如此,龙和狮失去了以往的灵性,死气沉沉,只会跟着人流挪着走,体现不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二观赏花灯时,我发现:将棉麻公司写成了麻棉公司;明明今年是龙年,有单位却搬出了老虎的花灯,一看就知道应付差事;有人还写一句虎年大吉;乔尔旁中学把龙画成一条蛇。真是漏洞百出呀!
通过这些笑话,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化底蕴的误解,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节日。可是从这些笑话中,可以看出有的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在人们一笑而过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认认真真做事,值得我们思考。通过这几个笑话,让我感悟到,干什么事我们必须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
元宵夜,我在家跟妈妈学做元宵。妈妈边捏面团,边对我说:“糯米粉一定要捏透,一要干湿恰当,二要粗细均匀”。接着,妈妈将面团搓成长条型,又分成十小块,合掌来回地把它搓圆。
轮到我“上阵”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先捏,后搓。怎么回事?面团怎么也搓不好,老是断了。我重又拿起面团,先在手心放一点点水,然后用尽力气捏了几下。这次我吸取失败的教训,不只搓中间,而是上下地搓。又把面团平均分成指甲大小的十等份,再一个个地把面团块搓圆。啊!一个个圆溜溜的小元宵做成了。
我打开电热锅,放了一些水。等水烧开后,再把元宵放进去,盖上锅。不一会儿,水开了。我掀开锅盖一看,元宵在里面翻滚着。这时,妈妈笑笑对我说:“水开了并不等于元宵熟了,只有当它们全部浮上水面时,才真正熟透了。”我耐心地等着,又把早已准备好的樱桃、菠萝和橘子倒进去,再放些糖。一会儿,水又开了,此时,我再一次掀开锅看时,白白的元宵,红红的樱桃,黄澄澄的橘子片和菠萝,色彩美极了,还略带一点清香呢!
真是色美味香,我盛了一碗给妈妈,又给爸爸递上一碗,然后自己添上一碗,用嘴一尝,嘿,甜中带酸,味道别提有多好哩!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望着当空的明月,美美地吃着我做的元宵。我觉得今天的元宵特别好吃。
文档为doc格式。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一
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明清民居博览城,这里正在举行“闹元宵”活动,我们家也来凑凑热闹。
我尽情的在属于我的小天地—球里玩耍,我让它忽东忽西,我快乐地忘乎所以,玩得更加疯了,我滚啊滚,我觉得,这个球就像一个无限宽广的`草坪,我在草坪上滚来滚去,真是太有趣了!累了,躺一下。休息够了,接着玩。
啊,我怎么感觉有股拉力?定睛一看,啊,工作人员拽着我那个球的绳子,拼命地拉,我呢?也拼命的滚,第一次,逃脱了他们的魔掌,我又“疯”了五分钟,那感觉真是爽!
第二次,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滚,他也用尽全身力气拉,我又一次脱离了他的魔掌,但我觉的越来越无聊了。
第三次,我感觉到球里的空气快没了,我非常的紧张,奋力朝工作人员滚去,这一次,我又脱离了魔掌,与前面不同的是,这次是死亡的魔掌!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二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妈妈说元宵节要吃汤圆,看灯会,这也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一个团圆的节。
一早起床我很兴奋,我就想着可以去看灯会啦,可外面下起了大雨,看来今天的灯会看不成了。这时妈妈烧好了一大锅汤圆,我们每人吃了一碗,汤圆甜甜糯糯的真好吃。不过灯会看不成也没关系,明年也能看,看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着汤圆就很开心了。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三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此时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同时国人历来重首尚新,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同时,元宵节还突破了长安宵禁的限制,使得民众社会娱乐空间和时间大大拓展。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这一历来为礼教所束缚的群体,也暂时获得自由,可以尽兴参与到元宵节狂欢中。在唐朝,不仅平常深锁宫闱的宫女们可以参加元宵节的盛装游乐,长安郊县的少女少妇们,也可以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这狂欢喜庆的习俗,随着明清市民社会的发展,不仅日趋极盛,还增加了舞狮子、闹龙灯、猜灯谜等新的习俗。小说《镜花缘》里记载多九公在智佳国猜了一个出典于《孟子》、谜面为“万国咸宁”的灯谜,谜底为“天下之民举安”,可见元宵节还有祈求国泰民安的寓意。
说到祈福,这也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文化主题。清代苏北地区,元宵夜要引火烧田,祈求丰收,童谣唱:“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场边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陕西一带还有挂灯笼“照黑角”的习俗,寓意把家里所有黑暗角落都照亮,以示驱邪纳福。另外,清代广东还有妇女元宵节祈子的习俗。
元宵节还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有情人在元夕夜或初盟月下,或终成眷属。前者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所载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描写。后者有《太平广记》所记载的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饱经世乱而忠贞不渝,最终破镜重圆的温暖故事。这些,都为元宵节注入了温馨的文化气息。
元宵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鼓舞和温暖了我们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我们一定要把它珍惜好、传承好。
南方吃汤圆,北方食元宵。虽然都是由糯米粉制作而成,但两者在制作方法上却有本质的区别: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而由于在制作工艺上的不同,仔细品尝人们会发现,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其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
2、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作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3、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6、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8、走百病:元宵夜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主要的目的是驱病除灾。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四
当当当!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声音,我家的元宵味道品一品比赛正式拉开了……我被选为评委,爸爸妈妈则担任厨师,负责煮元宵。
一到桌前,我傻眼了!数了数大大小小有碗十来个,每碗至少有汤圆4个,一碗一个味,上面还被妈妈贴了标签:玫瑰的、桂花的、黑芝麻的、巧克力的、花生的……再回想一下刚才定的规则,每人一个碗内必须吃2个汤圆,晕!我还以为没多少呢!没想到至少得吃20个汤圆!要知道,我可是最讨厌吃汤圆了。而且,我的体重与日剧增,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老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像专门气我是的,开始长篇大论:“女儿,你要讲信用,你刚才是怎么说的?而且,你还得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一套,还不就是为了让我吃了汤圆吗!吃就吃,谁怕谁呀!
我深吸了一口气,像准备开战的战士一样,做出了伟大的决定——吃!
说干就干,我抄起汤匙,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干掉了十来个汤圆。本来我吃撑了,想趁他们不注意,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但恶的妈妈却用我最受不了的激将法:“吃不了之前就应该说嘛!哪还用这会儿出丑?”说完还偷着乐。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五
通过这次包元宵,我懂得了不管干什么事,只要动脑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但是比较难忘的第一次是很少的。我学包元宵就是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从中我学到了做什麽事都要开动脑筋,并且要有耐心。
那天,妈妈把元宵粉加热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把芝麻、糖和油拌成馅,就等着包了。我也把手洗的干干净净,准备包元宵。我想这是很简单的事,把馅放到面里一团不就包好了吗。
妈妈开始包元宵了。只见妈妈先把和好的元宵面揉成圆团,然后把它捏成扁圆的面片,再把馅放进去,用大拇指按在上面,边捏边转,最后把它团一下,这样一个又大又圆的元宵就包好了。我也照着妈妈的样子,把和好的面捏成圆片,放进芝麻衔馅包起来,可是我怎麽也包不到一起,面粘在我的手上,五指都张不开,馅弄得到处都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包好了一个元宵。仔细一看既不圆又不白,外面都是芝麻,简直不象样。妈妈笑着说:“这哪是元宵呀,倒像一个花球,一下锅非煮成一锅汤不可。”我又包了一个,还是不行。我对包元宵失去了信心,想洗手不干了。这时妈妈:对我说:“什麽事做起来都不那麽简单,包元宵也有窍门。我来教你。”妈妈一边包一边讲;用左手托着皮,把馅放在皮上,大拇指按着馅,另外四个指头把皮往一起拢,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帮助往一起团,最后收口捏紧,一个又大又圆又百的元宵就做好了。“你要多动一动脑子,不能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多练一练就会做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又开始包起来,一个比一个包的好,越包越熟练,越有信心。不只不觉我包了十几个。我终于会包元宵了,我非常高兴。
妈妈开始煮元宵了,那有一个个圆溜溜的小东西在沸腾的水里跳来跳去,不断地翻滚,真像一个个白色的小皮球在跳舞。十几分钟后元宵就上了我家的餐桌。看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我急不可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啊!里面的芝麻又香又甜,真好吃。特别是吃到我亲手包的元宵时,我的心怦怦直跳,真有些激动。
通过这次包元宵,我懂得了不管干什么事,只要动脑筋,下功夫,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六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为了做好新年美食准备,妈妈教我搓汤圆。妈妈说,以前都是奶奶和她做的,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也该学会一些生活技能。
我一点也不怕,信心百倍,因为这很简单,我曾多次看过她们搓汤圆。
首先,我把糯米粉加适量的温水,然后用手使劲地和,和成面团后,我又搓成长条状,再摘成一个个小面团,双手合十搓成圆球,大功告成。
我的意地望着妈妈。可是,妈妈说:“这个是最简单的,要得更好吃,还得加点馅。”我不好意地说:“嗯,芝麻还没放呢!可怎么放进去啊?。”妈妈继续说:“你把面球中间按出一个坑,把芝麻放进去,再搓圆就可以了嘛!”
我按照妈妈教的去做,但是,我连续搓了几个不是漏馅,就是搓不圆。我不耐烦地大喊:“不做了,烦死了!”
妈妈耐心地对我说:“瑶瑶,不要轻易放弃,多尝试就会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有信心就行了。加油,你是最棒的!”我点了点头,继续一步一步做了起来,经过不停地尝试,摸索着经验,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真的学会搓汤圆啦!
妈妈说:“学习上遇到难题也应该这样,希望你继续努力。”
我点了点头,高兴地说:“我懂了,只要用心多尝试,仔细认真地去做,什么困难都能解决的。”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七
大人们都说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吃团圆饭;初一早上吃汤圆;初二回外婆家……告诉你们一件事,今年初一早上我家吃的汤圆可不是在外面买的,而是我和妈妈亲手做的哦。
那天腊月三十,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为明天初一做汤圆的材料做准备。妈妈说,首先我们要和面,说完,就开始和面了,妈妈说让我试一试,我便答应了。打了两个鸡蛋放进碗里,再把鸡蛋搅匀,然后倒入面粉和水再次搅拌,最后就成变成了湿面粉。我在盆里用手把面粉翻来翻去,经过了辛苦的15分钟,我终于把那湿面粉变成了面团。当然了,妈妈也就把馅做好了。
初一到了,要开始做汤圆了,我十分高兴。妈妈先拿了一坨面团,揉成圆,压扁,用小勺子挖了一小勺馅,然后把两边的边缘捏在一起,最后再次揉成圆形,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就这样诞生了。
我看着觉得很简单,学着妈妈一样,先拿了一坨面团,揉成圆形,压扁,随随便便挖了一勺馅,然后把两边的边缘捏在一起,正当我想揉成圆形的时候,我闻到手上有一股馅的味道,我低头一看原来汤圆露馅了,弄的满手都是。妈妈笑着对我说:“孩子,你挖的馅都快比面团多了,当然包不住。‘’我摸摸自己的后脑勺,惭愧极了。
最后,经过妈妈三番五次的指导下,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千奇百怪的汤圆,后来又经过我细心修整,终于做成自已认为比较像样的汤圆了。
原来做汤圆也没有我想象的这么简单呀!
做元宵灯的作文篇十八
快要过年了,老师请我们吃汤圆。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立马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就有汤圆吃。但是老师说必须把写好,才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哎,想吃个汤圆,原来这么难呀!
我们吃的是干吃汤圆,品牌叫作“两口子”,上面有两个穿古代衣服的人,那个男人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个弯弯的月亮,广告语是“人人都爱吃,尽在两口子”。这个广告语实在是太夸张了,好像全世界都没有人不爱吃他的汤圆。汤圆的生产日期是20xx年1月23日,保质期是180天,也就是说到开学时吃都不会坏掉,而且这还是我最喜欢吃的口味——芝麻味。这汤圆是真空包装的,汤圆好像在里面呼呼睡大觉呢,那是因为它待在里面不会被挤扁,压坏。
我把包装袋撕开,包装袋瞬间就漏气了,像气球没了气一样。刚撕开时,一股芝麻味,米粉香味便扑鼻而来。汤圆摸上去软软的,像棉花,又像海绵。
汤圆的表面很粗糙,那是因为上面有一层面粉。我先咬了一小口,隐隐约约能看到一点黑东西,那就是芝麻馅。那一小口,很黏牙,甜甜的,糯糯的,因为这是用大米做的。我把汤圆吃完了,甜味在口腔里回荡,这真是天下第一绝,我还想再吃一个美味的汤圆。
由于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所以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人们过年都要吃汤圆。
小朋友们过年不要忘记吃天下第一绝——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