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园艺专业实践园艺专业实训实践内容篇一
;摘要 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是培养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其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构建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里最高层次的教育,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如何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需要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紧密结合实践,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及其个性发展,同时符合当下的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具有创新性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至关重要。
1 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为园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园艺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是园艺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定位。根据园艺行业、产业及其技术特征,园艺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涵盖的服务领域包括园艺良种繁育与推广、基地规划、设施设计与建设、生产管理、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园林苗木繁育、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以及园艺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与创新等。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立足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将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园艺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涵盖了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茶学及其与之相关的交叉领域设施园艺中的诸项内容,果、菜、花、茶的栽培及繁种、贮藏加工的新技术与应用推广。园艺领域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应与园艺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相比,所学课程结构更加注重应用技术和实践技能。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农业技术推广理论和方法,掌握园艺科学最新成果和应用技术,能够独立承担园艺科学试验研究、技术指导、组织生产及经验管理任务,具备编制园艺发展规划、开展咨询服务等综合能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自2010年开始招收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起步较晚,健全合适的培养模式,对于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面向行业和社会,培养实践能力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命,实践类课程是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形成了以实践取向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学习农业硕士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课程内容;系统地学习园艺专业基础知识、现代传媒知识、农业推广知识等相关知识;还要学习生产管理技能、教学技能、调查分析技能、计划与评估技能等。专业技能素质培养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的品种培育、种苗生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后储运加工以及园艺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专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和管理非常重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这些学生缺少实践经历,只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创建实践基地则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共同搭建的一个人才培养平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专业实习、教育见习、企业实践的方式,利用共建的平台先行了解相关职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在实践基地中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充分加强与相关行业组织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要发挥校院两级单位的主动性,学校可承担部分跨学院的专业学位基地建设,同时采用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学院多渠道自主联系、建设实践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多方面的沟通和深层次的合作,优势互补,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专业实践平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具有创新活力和工程素养的高级人才[2]。
3.3 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选聘实践经验丰富、教育研究能力强的教师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因为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不具备相应的学术及学历水平,所以加强对一些学术型导师的培训和锻炼,选送缺乏实践经验的导师到科研、管理、生产等领域进行锻炼,促使其转型[3],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般选聘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校外导师,同时,要求其有能力、有时间且愿意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指导。校外导师主要指导研究生实践工作,对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意见和建议,并与校内导师共同商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以保证研究生所学课程能够为实践及将来的工作服务。同时,校外导师提供学位论文需要的相关项目材料,协助学校导师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
3.4 规范学位论文管理评价体系
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环,也是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是研究生对专业领域认识和理解的凝练。规范专业学位论文研究的实质就是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位论文体系,并在规范中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因而,必须加强学位论文的规范和管理。首先,学位论文的课题应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项目研发而选择,突出实践应用能力,避免将纯理论或重科学研究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1]。园艺领域要求结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导师研究项目和培养单位基本条件选题。选题应来源于园艺产业的实际需求,是某一区域园艺产业或科技型企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生产、技术、流通或管理等领域的具体命题;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等开展试验研究。鼓励和支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形式多樣化,论文可以是市场(产业)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试验研究、产品开发、产业规划设计、产业案例分析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的论文评价标准,引导研究生树立问题意识、实践导向、应用导向,围绕行业或职业的现实问题,将理论和自身实践经历有机结合。调整专业学位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结构,扩大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委员比例。同时,规范学位论文研究也离不开校内外导师的力量。校内外导师要引导研究生结合实践经历进行论文撰写,将实践过程中面临的行业(职业)问题作为论文研究中心,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实践能力。
3.5 加强教学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
以专业学位改革为契机,以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适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能一蹴而就。在加强教学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要依据社会、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意见反馈,以及社会重大需求的变化而持续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切实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4]。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组建由主管院长任组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生实践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总结和表彰等工作。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学习前,在校内外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实践计划。另外,研究生在基地实践期间要遵守基地单位的有关規定与要求,认真完成预定的实践任务。实践领导工作小组以研究生的工作态度和实践任务完成的效果、实践单位评语及书面总结等为依据进行考核[5]。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环节考核评定项目和标准必须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参加实践环节的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为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4 结语
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遵循“合理定位、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提高发展”的原则,强调科学、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园艺领域应用研究型人才[6]。
5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园艺专业实践园艺专业实训实践内容篇二
;摘要:实践教学是园艺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推行启发式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导师制,推进校企联合,组建多元化教师队伍,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创业与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
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高等院校全面实施教学改革[1],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园艺专业人才,来引领现代园艺产业的创新发展。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科学又合理的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本文针对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本科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通过借鉴省内外兄弟院校的经验和自身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兴趣的提升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目标,全面改革现有教学内容。将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验技术、方法引进课堂,对实验项目、内容进行更新或增删;减少验证性实验,大幅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增开《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独立实验课程,摆脱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学生可参与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药品的配制以及试材的准备、前处理等,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了创新动力[1-3]。
二、推行“启发式”教学法
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作为工作重点[4]。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的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思考的动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同质性较高。大胆采用“启发式”教育,教师要跟学生对话、交流和互动,因情境而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创造新知识、新方法。考核也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重记忆”转变为“重思考”,因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
现行的教学大多数是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个别案例讨论,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创新创业教育则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团队合作以及实践操作性,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实践中学习、巩固和提高[5,6]。我院成立有园艺学会、食用菌协会、花卉协会,在每年春季都会举办“花卉展览会”,往常都是团委学生会组织,参与学生从老师家借来盆栽花木或者从花卉市场购买一些小型盆景、盆栽花卉,活动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缺乏专业性,创新性更无从谈起。目前,在院主管教学院长的领导下和实验教学中心的支持下,邀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将该活动与相关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把教学从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真正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激发了创新斗志、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获得了真实、丰富的第一手创新创业经验。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本科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我们建立了论文实施的程序,包括课题申请、资料搜集、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审阅和评阅、论文答辩、论文成绩评定等,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潜能。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当地果树和蔬菜的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既巩固了专业兴趣,又提高了创业创新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兄弟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及行业部门的领导和企业家到校作学术报告,邀请本校毕业生中的创业成功者回校经验交流或指导校内的创业团队,成功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助推效果,学生受益颇多。
四、建立学生导师制
在培养计划中,构建了“全过程学生导师制”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在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显著提升了学生参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科研项目,接触到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完成。学生触碰到更多的创新领域,既增强了专业素养,又培养了合作创新精神。在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和了解技术成果转化的要求和过程,同时可以充当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骨干分子,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宣传和普及创新创业知识,组织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研究创新创业的思路,展示创新创业的成果,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全面提升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7-9]。
五、积极推进校企联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当地相关企事业单位相结合,拓展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洛阳当地的园艺企业、合作社以及洛阳农林科学院的优势和特点,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比如果树嫁接、果树修剪、蔬菜育苗、蔬菜定植、蔬菜引蔓等,分期、分批地让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从中领会到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介绍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典型,来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感性认识,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六、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队伍
素质高能力强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通过“内培外引,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鼓励青年教师进驻企业参与实践锻炼,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每年选派1~2名优秀教师到国外高进行研修或作访问学者,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技能,增强创新视野;聘请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来校担任创业导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意识;以此来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团队,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凝聚核心力量[10-12]。
实践教学是园艺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大提升园艺专业本科教学的总体质量和水平,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为现代园艺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forestry college,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henan 471003,china)
相关热词搜索:;园艺专业实践园艺专业实训实践内容篇三
;摘要:结合应用型本科园艺专业课程实践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等内容进行改革,创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践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改革
高等教育的扩招以及跨越式发展使高等教育完成了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本科院校所承担的主要职责也逐渐发生转变。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了高等教育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推动研究型院校向应用型院校的转变,提高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能力,对于推动本科院校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是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锻炼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园艺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对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针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特色专业园艺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所进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新型实践课程体系,改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1.1构建认知实践教学体系,注重专业认知教育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除加强必要的专业技能外,实践教学中要形成一个专业情感的认知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自2015级开始,该校园艺专业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园艺专业的产业发展现状,以更深了解自己的专业。组织入学新生参观吉林市附近园艺企业、市场、科研单位、生態园,例如吉林花卉市场、神农温泉、吉林果树研究所、河湾子大果榛子基地、九台番茄基地等。同时还成立专业协会,建立花卉、果树、蔬菜等兴趣小组,积极开展活动,例如草莓定植、葡萄修剪、李子移栽、黄瓜采收、间作物播种等。另外,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做专题讲座、专业教师现场授课、优秀毕业生汇报等形式,激发学生职业的自豪感和专业自信心。多元化的认知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的社会和基地资源,创造专业氛围,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针对园艺产业现状,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具有科学性、地域性和先进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中需要研究实验课、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实习、技能训练的内容,以突出专业的特色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调查、管理也涵盖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以上几种形式,以及科研小组等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适应广”的园艺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将《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和《观赏园艺学》等四门课程中有重复内容的实验结合起来,规范内容,整合教学资源,避免资源浪费,节省实验耗材,以保证园艺专业实验教学可以系统而规范的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很容易受季节时令、环境等因素限制,在实践教学中可灵活安排实践环节的时间和地点,使实践教学的开展更加丰富、科学严谨。例如师生除了在实验室进行室内实验外,还可以到园艺场温室、果园、花卉市场及果菜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学生亲自看到果菜花的周年管理,有助于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会思考、比较、归纳和总结,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地直观化、生动化,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因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构建一个“专业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生产实践训练、科技创新训练”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
1.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该院园艺专业2015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其中包括专业骨干课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观赏园艺学、果蔬贮运与加工等课程的独立实验设置、教学实习、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
1.4开发实践教材,编写实践大纲和授课计划,制作多媒体实践课件
本着职业能力开发的需要,应科学开发实践教材。一方面可以积极联系企业,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实践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以科研项目立项的形式编写实践教材,具体的科研项目体现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使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实际更相符。教师根据使用教材,需编制合理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习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结合园艺植物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每个实践内容、实践目的和要求、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手段、考核办法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起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的作用。
2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在教学实习中,结合生产实际,直观地进行蔬菜相关性状的观察记载、操作和管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将园艺植物生产中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等引入实践教学。在技能训练中为强化学生果树修剪技术教师现场教学,现场指导和考核,每人一株果树,各自整形修剪,要求人人过关。实践教学形式的改变,使实践教学活动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为以后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做充分准备。
在实验课堂中,教师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针对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实践课件,演示园艺生产实际的操作效果,这种直观性教学既使学生实验操作更加准确,并可在操作前就预测实验易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操作等,加强实践教学。例如,果树中芽的观察、嫁接技术、果实品质的鉴定、种子层积处理等,应用多媒体幻灯片、视频等媒介进行展示教学,直观形象而生动,学生易理解接受,也便于教师的授课。
以往实践教学中以演示为主,部分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技术不扎实。为保证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对园艺专业的每个实践项目都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创新训练方式和考核方式,严格执行训练和考核制度,尤其是考核环节。例如,果树能力模块中果树育苗技术的考核,考核时间整个生长季,从育苗和栽植质量,一直到管理效果分列几个考核点,各项成绩优异,既完成了果树育苗技术的训练,也深入熟悉掌握了果树苗木繁育的过程。考核环节的创新还在于采用竞赛、评选、推优等形式,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园艺实践小能手。该院自2016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两届校级的园艺实践技能大赛,通过蔬菜黄瓜的嫁接、果树葡萄的嫁接、园艺植物种子的识别等内容评选出园艺创新实践小能手,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该院的转型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考核评定体系的探索,使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评价学生,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需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该院校内拥有果树、蔬菜、花卉三个实践教学基地,拥有4300平方米现代化温室,2公顷标准化果园和1公顷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培育出以碧香无核、金满堂等为代表的果树优良栽培品种。还拥有宿根花圃,共增加宿根花卉品种138个,一年生花卉品种152个,果树品种34个,蔬菜品种39个。同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功能健全、运行好的校外产学研一体的园艺实训基地,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高质量的园艺专业人才,还可联合企业合作申报、承担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为动力,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现在已建立了20余个校外科研、示范、实习基地,吉林市船营区越北镇、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市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神农集团、沈阳博丰集团、大连捷怡公司等,校外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毕业实习、教学实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强化与本学科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投入,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实现资源与仪器设备的优化及合理配置,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从而成为一个设施先进、运行有序的教学、科研的示范场所。例如,2017年省级专项园艺专业教学实验平台的申报成功,为该院园艺系的蔬菜实验室补充了20余项的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教学改革创造物质基础,从而为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3.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和实验室管理
应用型本科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运行,需要与之适应的实践管理机制配套保障。果菜花每个基地建立岗位职责负责人的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根据季节和课程开设安排实践项目,对实践教学所需温室、果园、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进行一一落实;根据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安排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指导学生实践。园艺专业的实验人员实行统一管理方法,按专业的模块方向和层次进行分工协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细化,每个实验室由专人管理,又能相互合作,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实行工作日全天开放,确保了实验室高效运转和服务。在安全方面,制订了实验室的借用责任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则等制度。在仪器设备和材料方面,制订了实验室开放、仪器设备领取和使用、仪器设备和实验器材赔偿办法、实验材料管理等制度,使园艺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4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
为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增进学科的专业交流,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团队已先后选送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北农、山农、沈农等)访学、进修,鼓励青年教师读博士、全员下场锻炼、科教兴农、技术咨询、学术研讨会等不同形式,强化教师适应社会和独立工作技能的训练,强化组织、管理和指挥生产经营能力的培养。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园艺作物栽培方面的科教兴农工作,先后到白山、九台、松原、舒兰等地开展专家咨询、现场指导200余次,培训人员达到3000余人次,提供了农民的技能帮助,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园艺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应用。
同时,落实青年教师助教、导师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師的传、帮、带作用,多渠道、多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高薪引进、聘请同行的专家到学校通过任教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学生的专业技能。该课题组注重提升层次,优化结构,现已形成了一支基础雄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强,能满足本专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团队力量雄厚,结构上优化组合,成员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2人,讲师2人、助教1人;教师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9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5%。该团队被授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学员结构合理,为园艺专业实践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5科研创新促进实践教学,拓宽园艺人才培养的途径
结合学校的转型发展、教师和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开展,课题组教师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园艺专业教师主持参加50余项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科研经费260余万元。获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0余项;公开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ci收录8篇。获得省优秀课一门,校级优秀课2门,省级特色专业一个。该课题组积极支持并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钙果、葡萄、香瓜等科研项目中,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还吸收了100余名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生产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提高了综合素质,从而拓宽园艺人才培养的途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迟丽华,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果树栽培、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与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园艺专业实践园艺专业实训实践内容篇四
;摘 要 中共十九大確定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园艺产业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园艺产业发展,离不开园艺人才的培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扬州大学园艺专业对原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从培养宽口径园艺人才、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衔接等四个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发展对园艺人才的需求,形成了2018版园艺专业培养方案。此外,我们还指出新版培养方案进一步改善的方向。
关键词 新时代 园艺 培养方案 专业认同 创新创业
1 着力培养宽口径园艺人才
扬州大学园艺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即注重生产实践锻炼,又重视科研能力训练,着眼于培养宽口径、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为江苏等长三角区域园艺产业服务。
近三年,扬州大学园艺本科生就业率为100%,其中升学毕业生比例为36.2%,企业就业毕业生比例为59.6%,其中从事园艺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企业就业毕业生比例为24.1%;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2%。以上就业去向统计说明扬州大学园艺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更加多元,培养宽口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扬州大学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以课程教学为主,同时辅以实验和实践教学。在统一的培养模式下,为了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人生规划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在开设大量专业选修课的前提下,依托扬州大学综合大学的优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在全校范围选修感兴趣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人生规划,选修相应的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学生需要选修26.5学分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15.6%;选修10学分公选课程,占总学分5.9%。通过上述措施,为培养宽口径园艺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
扬州大学园艺专业生源主要来自江苏省省内,对园艺了解不多。问卷调查显示,因兴趣选择园艺专业比例为22.6%,本专业新生对园艺专业了解比例为28.7%。影响专业认同感的内部因素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专业认知等;外在因素包括专业建设、专业的社会地位及价值等。为了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首先,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园艺专业。作为园艺专业学生,要准确理解、把握园艺专业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树立专业自豪感,积极投身园艺事业中去。为了达到该目的,在新设培养方法中,增设“园艺专业学科导论”课程,该课程主要通过介绍、讲座和参观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园艺产业内涵和发展现状,了解杰出校友相关工作成绩和意义,了解本专业教师社会贡献和行业地位等。通过以上措施,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专业向心力和归属感,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其次,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园艺新生中,因兴趣选择园艺专业学生比例不足30%,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新设培养方案中,在保留专业实践课程基础上,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种植园艺作物,收获产品可以自己管理;在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上,综合利用研究性教学和混合教学,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在新培养方案中,还要求学生选修第二课堂6个学分。在第二课堂中,安排了与园艺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学术技术与创新创业等内容。通过以上措施,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创新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双创”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在培养和锻炼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双创”人才的培养,可以将我国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形成勇于创新的社会风气,有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1]扬州大学一直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2018版园艺专业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包括“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专业创新基础”、“专业创新思维训练”、“专业科创指导和训练”、“专业创新精神与实践”和“专业创新创业领导力”6门课程7个学分,本科生需要选修其中4个学分。相关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除“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由校团委老师统一授课外,其他课程都由学科内多名教授共同授课,让学生在每一门课程中可以接受多名教授创新思想的熏陶。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和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挑战杯”竞赛等活动。学生在投入该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参加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提升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宣传—培育—遴选”的基本模式,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2018年,园艺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施的项目《“莓”出新高度,“壹”诺重千金——设施架式草莓全产业链研发及推广应用》获得江苏省创青春大赛银奖。在院团委的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框架下,园艺专业学生组织了插花作品大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4 完善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衔接
在扬州大学园艺专业毕业生去向统计中,有超过1/3学生会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因此,怎么样帮助这部分学生顺利从本科学习过渡到研究生学习,使其更快的适应研究生生活成为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同属高等教育范畴,但是两个培养标准又存在差异。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相近。近20年,园艺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光合作用、遗传转化、遗传多样性、果实品质、生物学特性、植物激素等六大主题。[2]从中不难发现园艺研究生开展相关研究需要扎实的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等知识。扬州大学园艺专业2018版培养方案在开设“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增加“遗传学”、“微生物学导论”和“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导论”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也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研究生教育阶段对科学研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研究性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研究性教学是一种鼓励、引导、支持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体验研究的全过程,塑造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学生在研究性教學过程中,通过训练提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间接提高了开展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采用研究性教学有助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衔接。扬州大学园艺专业在核心专业课中,均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授课,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得到提升,完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
5 后期改进方向
扬州大学园艺专业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顺应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园艺人才需求。受制于学校统一要求,这次园艺专业培养方案还有完善空间。从长远来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继续完善:第一、推进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扬州大学园艺专业学生毕业去向主要是工作和升学。社会对这两类人才需要不同的知识储备。高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培养。园艺专业学生可在大学一、二年级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并确定将来发展方向,从大三开始根据学生意愿按照不同发展方向分类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第二、增加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自主权。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让学生自主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通识课程,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力,让学生参与到自身培养的方案中。比如在外语课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英语还是其他外语。具体做法可以参照国外一些大学做法。[4]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园艺人才一定具有发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园艺专业实践园艺专业实训实践内容篇五
这个暑假,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参加一次专业社会实践,我们观赏园艺专业的实践内容就是到当地园林部门进行了解、访问、索取材料,以及到园艺企事业部门参加社会实践,其中包括调查本行业生产状况和发展前景;了解行业对园艺人才的需求(数量、素质、业务能力等),时间不少于2周。当得知这次暑假要进行社会实践时,我的心情很是兴奋,因为想到暑假过后,我就即将成为一名大三的学生了,为了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从容地走上工作岗位,我决定要好好借这次实践的机会,多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充实自己的基本专业知识。
通过联系,我有幸来到了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进行社会实践。厦门植物园是以园林风景区建设为主体,具有植物科研科普、旅游服务、园林工程和绿化苗木生产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以植物引种驯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引种驯化的重要基地,植物学现场教学的理想场地。也是进行科学普及教育、提高民众文化素养,以及旅游和休憩的最好场所。
植物园已建成的专类园(区)有13个,较有特色和优势的专类园(区)是:沙生植物区、棕榈植物区、藤本植物区、三角梅(市花)园、南洋杉植物区、苏铁植物区、竹类植物区、雨林植物区等。实习一开始,在植物园一位见多识广的分类专家带领下,我与其他几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实习生一同参观了每一个专类园,在这个汇集了6000多种形态各异植物的植物王国里,我们边走边认,一天下来,便认识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植物,有以观赏为目的的:如观花的美蕊花、紫蝉、蔷薇等;观叶的旅人蕉、变叶木、花叶良姜等;观果的吊瓜树、腊肠树等;还有松杉园中姿态各异的金钱松、雪松、落羽杉、活化石银杏等裸子植物;竹径中高低错落、婀娜多姿的毛竹、斑竹、佛肚竹等竹类植物;棕榈岛中充满南国风情的大王椰子、短叶鱼尾葵、加纳里海枣等棕榈科植物;百花厅中清新美丽的王莲、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以保护和展示为目的的辣木、苦楝等乡土树种;以及可以作为经济作物的如糖棕、油棕、伊拉克蜜枣等植物……种类多到令我的眼睛目不暇接,感觉就像是好好地上了一堂观赏植物认种课,真可谓获益良多。
经过了一整天的参观,我们都对厦门植物园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徜徉其中,秀丽的自然景观;荟萃的人文景观;优越的区位交通均兼而有之,所以在福建省及海内外都名闻遐迩,游客络绎不绝。
参观过后,我们就开始进行专业实习了,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和其他几位实习生在单位的安排下,分别在引种驯化区、园林设计室、沙生植物区以及组织培养实验室进行了学习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下我就对自己在这几个地方实习的内容和所见所感进行总结。
首先是引种驯化区,这也是我进行实践时间最长的一个部门,据该区班长向我们介绍,植物的引种驯化是植物园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在特色植物的引种驯化与开发应用方面,在我国地方植物园中具有鲜明的特性。厦门植物园建园引种栽培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其中苏铁科、南洋杉科、棕榈科、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凤梨科、旅人蕉科、天南星科、露兜树科、竹芋科植物及三角梅品种等,在国内植物园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或名列前茅。我在实习期间,也看到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花异草,其中有不少竟然都是稀有、珍贵和濒危的种类,对于这些植物,我都一一向精通它们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的班长进行了请教,班长是一位资深的.老园艺工作者,在植物园工作时间将近30年,跟上千种植物打过交道,经验十分丰富。她说,建园以来,他们就广泛收集国内外植物资源,并应用生物的变异规律和各种不同地理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经过人工选择,栽培驯化,使之成为本地区新的栽培种类。通过引种驯化的手段来达到丰富本地区的植物资源,为农业生产、园林绿化、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服务。现已在国内植物园界占有一席之地,逐渐形成了厦门植物园植物引种驯化的特色,经推广应用后,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现有资料统计,共引种栽培植物266科1494属5160种,这可真是一个令我难以想象的数字,我想,如果要把这些植物一一认熟,就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吧,更何况要熟悉它们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懂得种它们,还要把它们种得健康,种得漂亮,那可真的是一门大学问,而我的园艺学习之路,还正刚刚起步,以后我还要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下苦工夫,争取以后也能和班长一样,在引种驯化这个工作上获得一定的收获。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处于炎夏,不少植物在休眠,因此工作相对轻松,我与另几位实习生在班长的安排与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扦插、修剪、施肥和除草、清理残落叶等工作,班长很照顾我们,我们每天工作的时间不长,总是一边工作一边与班长还有其他员工聊着学校的趣事,大家都相处的十分融洽,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工作的同时,我也向班长她们请教了许多有关园艺方面的知识,现学现用,也感到比较巩固,和班长她们比起来,我真有点像一个初出茅庐,很多东西都不懂得的小丫头,我暗暗下了决心,回学校以后一定要多看点书,好好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对于以后的工作就业,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结束了为期一礼拜的引种驯化区实践之后,我来到了园林设计院,设计院这个部门不大,但工作量却十分大,也很繁忙,我到那里的几天,作为总负责的周总工程师手头就有好多项工程同时在忙,后来周工告诉我,由于今年是植物园主要搞建设的一年,园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植物园的发展正面临新的建设契机,结合远景规划,预计的建设目标一是加快植物引种驯化工作,丰富生物多样性。其中仙人掌与多肉植物、棕榈科、三角梅、旅人蕉科、苏铁科、竹类、藤本植物等植物种类,将位居全国前列。二是加快专类园区的建设,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预计于20**年建成25个专类园区,其中仙人掌世界、棕榈植物区、热带雨林世界、藤本植物区都将成为植物园的特色专类园、国内一流的专类园。三是加强植物科学研究,重点解决城市绿地建设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和难题,为构建海湾型城市的园林绿化服务。所以这一年来他们的工作作为植物园工作的重心,故如此繁忙。这次我的实习任务主要就是帮周工他们做一些基本的图纸分类,并且随同他们下到工地去,观看一些即将竣工和仍在建设当中的专类园的建设情况。我是园艺专业的,对工地建筑不太感兴趣,因此把自己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园内的园林设计和观赏植物配置上,我发现植物园的种植设计和一些园林小品的设计真的很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西大门处沿园名石墙右上行沿路可观赏名贵花卉夏威夷椰子、鹤望兰、佛教圣树---菩提树、恐龙时代的植物---苏铁、美洲木棉、小叶榄仁、紫葳和黄花夹竹桃等,在绿色相伴,繁花相迎中进入“万石涵翠”景区,湖光山色,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南洋杉稀林草地以高大挺拔的各种南洋杉为主,以大面积的草坪为基调,恰到好处地利用缓坡地表现高大、宽广的意境,临湖的秋枫树巍然屹立,是不可多得的抗风树种。草坪四周的南洋杉,有些丛植,有些列植,其树干或直或倾,或弯或曲,形态各异,树下草坪如毡,是游人休息、嘻戏的好场所;竹径中千姿百态的竹子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构成了园林美景和竹石相伴的优美画面;棕榈岛三面临湖,青山环抱,湖光山色,风景很是独特。椰林深处有仿傣族小楼形式而筑的茶室,旁有一座荷叶状小桥,游人至此憩息品茶之时,可静静领略棕林风光。数百种棕榈科植物遍布坡上和水边,高低参差,枝叶各异,一片南国海岛风光;蔷薇园是以蔷薇科植物为主,,点缀小品,铺设草坪,现较受观迎的新景区。池畔建有露天音乐台,舞台部分仿玫瑰花瓣形,色彩素雅,是植物园中较为别致,风格迥异的一个建筑小品,表达了专类园蔷薇主题。蔷薇科植物月季、桃、梅等品种别有一番新意新情。我对于自己所看到的这些种植和园林小品的设计都作了一定的记录,植物园的风景如画,真是离不开这些优秀的园林设计师们,这些设计看似简单,其实却是经过了十分细微的考量的,令我十分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