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 年我市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超过 20 辆,正式迈入“汽车社会”。汽车后市场的繁荣也是如期而至。至 2013 年底,全市机动车检测维修业户达 685
家,从业人员达到 1 万多人。一类维修企业达 106 家,其中综合维修企业 71 家,4S 店 35
家。二类维修企业达 165 家,其中综合维修企业 150 家,4S 店 15 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7 家。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业户为补充,专业化维修和连锁快修等为新型业态,检测站为质量保证,汽车维修网络和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 [1]。
2013 年全市完成汽车维修总量达到 100 万辆次,同比增长 18%,实现维修总产值 7.5 亿元,同比增长 15%。全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快速增长、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2 泰州地区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2.1 从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较低
据初步调查,我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分布大概如下:初中及以下占 68%、高中占 15%、中职占 1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 5%,如图 1 所示。
笔者认为造成汽车维修行业整体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汽车维修行业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工作环境差、待遇一般,因此有较高学历或者较好“出路”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二是目前中小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定位不准, 没有及时跟上汽车维修发展的水平,缺少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如优秀的教师和实习基地,因此难以为当地的汽车维修行业输送高层次的维修技术和售后管理人才,间接导致进入维修行业的相当一部分为辍学的待业青年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三是中小城市的汽车维修行业本身的发展瓶颈导致了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主要表现在汽车维修业的特点是多、小、散,三类维修和无证经营业户的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修业的准入门槛, 拿起扳手就能修汽车的现象还存在,对这类业户的规范化管理成为当前管理者面对的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
2.2 汽车维修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稀缺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汽车维修业整体从业人员达到 1 万多人,其中持证上岗率达到60%~70%,技师以上专业型人才不足 5%,高级工以上的人才不足 10%,结合 2.1 节分析的从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可见我市维修业整体从业人员基数大,人才稀缺的现状。
笔者认为造成我市汽车维修企业关键岗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稀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汽车维修行业在中小城市“存在早,起步晚”,长久以来形成的低水平、广分布的业态形式严重制约了当地汽车维修向专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二是中小城市优质资源欠缺,难以吸引外地高层次的维修人才到当地就业发展;三是受到当地维修培训学校制约, 培训周期短,培训水平低下,培训的人员大多都是为了拿到从业资格证而培训,“为培训而培训”导致从业人员没有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技能,形成了持证低能的现象;四是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目前《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中》
(DB32/T 1692.1-2010)要求的机修工种和电器工种的培训还是分开进行的,而实际上和汽车制造一样,机电液一体化的维修已经相当成熟,再进行机电分开的培训已经不合时宜;五
是汽车维修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再教育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够,难以出现精 通技术和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六是维修企业只重眼前利益,挖空心思招“成熟型”人才,不 愿意花时间培养人才,造成维修企业对人才的恶性竞争,越是不愿意培养就越缺乏人才,越 是缺乏人才,竞争就越激烈。
2.3 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难于管理
目前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另一个现象是人员流动性大,难以管理[3]。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对行业内从业人员的无序流动没有约束性,管理显得有些无力。其原因是:一 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企业忠诚度有限;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层次较低,人员管理制度不 完善,未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提拔制度,待遇、职务晋升制度,导致留不住人;三是外来 从业人员占据一定的比例,加剧了人员的流行性;四是技术人员缺口大,加上维修企业的竞 争,频繁跳槽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现象进一步打击了企业积极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对当地维 修业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2.4 从业人员需求缺口大
根据去年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目前国内汽修人才的缺口至少达到 100 万。尤其是随着私家车的迅速普及,再加上绝大部分车主“会开车、不会修车”,造成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本地区的维修总量达到 100 万辆次,除去接待员、结算员等管理人员,一线技术人员平均每人每年接修 200 辆次左右,未来几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仍然维持在每年约 20%的增长速度,泰州市近年汽车保有量增长如图 2 所示,维修服务业从业人员仍然存在较大缺口。
除了受近几年机动车保有量井喷式增长带来的从业人员缺口压力之外,专业技术人员流 失,社会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宣传和认识落后也间接影响了维修行业“新鲜血液”的注入,种 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本地微车维修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将会带来巨大的人 才缺口。
2.5 从业人员制约行业发展
我市汽车维修行业随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和迅速转型,行业布局、管理水平、维修技术、人员素质和企业设施设备等条件得到逐步提高。但是与日新月异的维修技术和设备更新相比, 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我市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专业技能、服务意识远没有达到相应水准, 造成了先进的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难以推广和普及,影响了汽车维修行业的社会形象,其人 才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维修行业发展的“瓶颈”。
3 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分析
3.1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在传统观念中,汽车修理工等同于“农民工”,没地位,没待遇,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项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相当弱。事实上,近年来,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迅猛,不断向 大规模、高档次、高水平发展。一方面政府媒体等部门应大力宣传维修行业新形象,改变维 修行业“散、乱、差”的印象,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汽车维修行业;另一方面,维修企业应 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做大规模,形成品牌连锁,不断扩大影响力,规范各项制度,做到 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通过自身的宣传转变社会大众的认识。
3.2 强化部门联动,提升培训水平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从维修行业人才的成长过程来看,离不开中学、职校的基础理 论教育,离不开社会培训机构的针对性技能考培,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培训和提升,更离不开
社会对人才的磨砺。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人社部门、行管部门、各类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通 力合作。
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大力发展汽车维修技术和管理相关专业,努力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专 业人才,可喜的是,据有关报道,汽修专业已经成为今年高考的九大热门专业之一;另一方 面,行管部门应首先做好当地维修行业的调研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工种分布 以及需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联合人社部门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统一拟定培训点 及开设培训专业,统筹安排各专业讲授教师,不仅要加强技能培训,也要注重对学员的职业 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培训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性,确保培训质量得到保证。
3.3 加强资质审查,督促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在对企业开业资质审查和日常监管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人员资质管理,严格对照相关开业条件和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条件(GB/T 21338)要求企业配备相关人员,对不满足条件的企业应加强督促,引导企业积极培训员工。同时,企业在加强“硬实力”提升的同时,应加强企业文化、内部制度等“软实力”的建设,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只有当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时,才能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4 结语
汽车维修行业是集技术与服务于一体的新兴行业,而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推广,服务质 量的提升无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维修企业的竞争最终也会 落实到人才的竞争上,行业管理部门应和其他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维修 市场的繁荣发展。
文档下载《我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