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3篇)

2023年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5 12:56:13
2023年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3篇)
    小编:zdfb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篇一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基本形成了“田成坊、林成网、路通渠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本格局。

第二,生态休闲旅游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春季湖滨旅游节、大徐葡萄节、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日,打造全省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围镇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第一农家乐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

第三,新农村建设引领全省。“徽派、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独具特色。神府、墨滩、东城等十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示范点,大徐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称号。

通过开展“清洁家园、绿化村庄”专项行动,实施文明农村建设四年计划,村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水果、种苗、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大徐土地整理、牛叫大徐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但与现代湖滨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相比,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发展正处于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过渡时期,途中存在粗放农业与精细农业并存,区域内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存在矛盾;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水污染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快速推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满足滨湖城市建设对环境容量的高标准要求,应将都市农业作为现代滨湖城市的生态板块,加快建设以湖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服务高地,使包河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继续深入开展“绿化会战”,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突出包河区“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园林”的特色和亮点。加强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推进入巢湖河流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推进十五里河、汤溪河、巢湖沿岸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设施建设,逐步向集中居住区推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品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城乡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南部农村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网络、信息网络和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道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加快村内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形成结构合理、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大徐土地整理工程、牛叫大徐农业综合开发工程、1万亩大徐防洪标准工程、张旭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为起点,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给排水、防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全面启动文明农村建设四年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村庄”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有效改变了中偏远郊区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的“脏乱”面貌,力争用两年时间把所有行政村建设成为文明村。为实现“沟渠净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照明、墙面美化、环境卫生、清洁卫生”的目标,村内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了环境整洁、秩序有序、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貌。

加快农业生产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集中度,逐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促进蔬菜、水果、种苗、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在发展模式上,应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吸引农业投资,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重点方面,我们将重点发展董大伟、牛叫大圩、马尾、大张伟四个圩区的功能开发。根据各圩区的产业特点,董大伟力争打造“湖滨后花园”和“中国最美丽的湖滨城市花园”;牛叫大圩结合实施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和种植业以及高端服务业;马尾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打造集居住、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滨水公园。翼城镇大张伟依托万亩速生林基地,大力发展森林培育经济,努力打造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从营销包河的战略高度,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推出“春湖旅游节”、“大徐葡萄节”、“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突出城市居民需求,大搞“吃、住、游、购、娱”,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丰富提升乡村旅游内涵和品位。突出滨湖宣传和包河营销,通过旅游节庆的发展,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滨湖,感受包河的快速发展变化和强势崛起的发展潜力。

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建筑业、商贸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让失地农民接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洗礼,逐步将农民转变为农业劳动者;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和教育机构的联系和互动,直接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提高农业产销水平;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农家乐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和水平;培育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协会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篇二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繁荣的服务业一直是红山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红山区紧紧抓住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和赤峰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将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全区重点工作提上日程。不断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加强实施,使我区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xx年,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7.2亿元、45.6亿元和52.4亿元,年均增长17.4%。xx上半年,我区gdp达到63.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1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各产业均衡协调发展,批发零售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对我区服务业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消费品市场稳步繁荣。今年1-6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批发零售业达到21.1亿元,同比增长19.5%;餐饮业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他行业实现5000万元,同比增长13.5%。

(一)为全区做好红山物流园区建设

多年来,洪山区服务业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小规模、布局分散、新业态发展缓慢的状态。为了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红山区位于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车流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的特点,运用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的理念,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建设于xx年6月正式启动。目前,园区建设投资23.8亿元,规划面积5100亩以内的建设已全面启动,建成区达到3800亩。共引进各类企业118家,其中已建成投产73家,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形成了物流配送、汽车贸易、建材贸易、仓储并举的商业格局。xx上半年,园区实现营业额26.2亿元。预计年营业额55亿元,税收1.2亿元,就业达到1万人。

第一,以规划第一为第一原则。红山物流园区作为自治区批准的第一个大型物流园区,在建设初期就已经确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投资、高水平发展”工作思路。聘请国内资质较高的中国交通协会物流研究院制定园区可行性研究和建设规划。园区规划总投资由初始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调整为7500亩,规划总投资35亿元。基本服务半径500公里左右,主方向服务距离超过1000公里。它是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辐射蒙、冀、辽。

第二,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落实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赤峰市中心物流产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红山经济开发区会议纪要》、《红山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审批》及相关优惠政策提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简化红山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配套措施(赤红法正xx [102]),全面推进红山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优惠扶持政策为园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对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林业和国土部门先后完成审批林地5019亩、土地4488亩;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金融等部门在争取园区工业项目配套资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缓解了园区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园区的顺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洪山区委、区政府积极发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的主导作用。一是投资5.9亿元,项目已完成3800亩以内;七个连接,一个调平和一个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共27条道路,总长21公里,总面积46万平方米。在xx,园区三期首批620亩路网工程开工建设,共5条道路,总长2.3公里,形成“筑巢引凤”情况不错。二是建成了行政综合办公楼,工商、税务、公安、物业管理等部门引入园区协同工作,并“集成管理”和& other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580万元,建成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我们开始建设一个70英亩的商业广场,集商业、展览和其他功能于一体,以满足商家的展览需求。同时,广场北侧将建设一座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综合楼,以满足信息中心发展的空间需求,进一步提高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整合城区物流资源,将城区近120个配送站全部引入园区,实现区外长途运输、市内短途运输与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

第四,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商业人气。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地势偏僻,人气不足,商业气候低。投资者在建设初期对园区的发展缺乏信心,很难吸引投资。为了扩大公园的知名度,增加公园的商业和知名度,公园采用了“物流+市场”商业模式。实施“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后减半征收3年;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相关手续费可免,不能免最低标准”以及其他优惠政策。同时,根据入驻企业的规模、发展潜力、投资规模和经营类型,收取不同标准的配套费,特别是对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行业特色明显能够起到拉动作用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灵活优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惠的入园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园区的“抑郁”效果逐渐显现。

第五,加强管理,确保园区有序运行。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注重管理,有效推动园区规范化发展。在招商过程中,坚持“四严”一是严格划分功能区,按功能区招商引资;二是严格准入,保证入驻企业活力;三是严格合同约定,保证施工进度;第四,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确保园区工程质量。为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区政府出台了项目招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项目审计等管理措施,确保项目质量和工期。完善规划、监督管理措施、水电供热管理措施、绿化管理措施、广告牌匾管理措施、物业管理措施等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园区管理。同时,加强服务企业建设,协助新入驻、新开业企业办理规划、建设、消防、土地、房产等审批手续,以及证照等相关业务手续;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二)千方百计打造服务业商业集聚区和特色市场

一是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新华商业步行街将进一步巩固成为全市商业零售行业的龙头地位。红山区新华商业步行街位于市中心,是赤峰市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公司成立于xx年,经过九年的发展,已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了主街774延米、辅街1579延米的建设和改造。截至xx年6月,新华商业步行街共有大型综合百货商场23家,专卖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从事各种经营的大小商家4000多家,总营业面积近19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营业额10亿多元。在盘活步行街现有资产、调整商业业态、提升步行街商贸产业的.同时,扎实推进步行街北延、东西两翼工程,启动航天商务中心、蒙中商务中心、华兴商务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购物广场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为主体、辐射两翼的中心城市核心商贸区。

二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一直坚持带头组建专门的推进市场建设工作小组。通过商务、公安、安监、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的联动,集中开展酒类、粮食、成品油、屠宰企业的登记和专项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和非法经营,净化和规范商业流通领域秩序。目前,洪山区有20多个交易市场。西城市场、同兴市场、田玉娥市场、千年建材市场、果蔬粮市场、古玩市场、解放街小商品市场、万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场等9个市场成交额超过1亿元。其中,赤峰果蔬粮批发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专业粮油批发市场,具有调整全市及周边地区成品粮油市场的能力。市场多次被评为市、自治区文明市场,成为全市粮油供求晴雨表,杂粮出口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场成立于1994年,从最初的50个占地近200亩。西城市场现已与全国200多个大型农贸市场联网,成为农业部指定市场、指定信息采集点、全国农贸市场协会会员。是我市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东部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果蔬配送中心,内蒙古最大的果蔬配送中心。通过加强市场建设,形成了市场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富裕劳动力转移和资金聚集的良好局面。

(三)努力做好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

近年来,基于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市,城市化程度高,城市社区发展迅速,我们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体系,建立了我市唯一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洪山区社区服务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红山社区服务模式已经成熟和完善,形成了10个社区服务平台和100个社区服务站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以下七个方面是社区服务和养老的重点。

一是符合居民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该中心投资40万元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和24小时热线电话系统。鉴于许多居民家里没有电脑,866666热线已经开通。当居民有服务需求时,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拨打这条热线明确回答居民的需求。前几天有400家服务企业加入,每天接到居民咨询70多条。

二是以居民健康为基础,发展贴近居民的社区医疗服务。xx年,投资36万元设立三溪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鉴于部分社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困难,20% —;40%优惠医疗待遇的承诺已经初步实现“小病不会离开社区。运营车站的目的是满足城市居民的服务需求。

第三,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居民更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符合“为政府分忧,为底层人民解决问题”成立交心物业公司,接手市区14栋废弃建筑和1个废弃小区,为部分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它不仅改变了这些旧社区原有的肮脏、混乱和恶劣的环境,也方便了这些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托现有服务资源,全方位开展家政服务。该中心投资16万元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管理团队。根据城市居民和社区单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两套服务体系,采取了有偿、无偿、低酬等多种服务模式。它在市区设立了分散的办事处,并在附近提供服务。

第五,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中介服务。鉴于居民对房屋销售和就业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心设立了中介服务大厅,设有婚姻介绍、就业介绍、房屋介绍、家政服务、法律咨询五个咨询服务办公室,在一个大厅内办理,一站式服务,满足了居民交友、购房、法律诉讼的服务需求。

第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居民广泛关注的社区培训服务。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开展了150次英语培训、11次自理培训、4次保姆和兼职人员培训、3次大型健康知识讲座和6800多名学员。

第七,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日托、家政、家政、健身康复、代购配送、休闲娱乐等服务。同时在社区开展居民旅游、异地养老、养老机构中介、老年大学、低薪或无薪体检,为60岁以上空巢老人发放120卡,建立家庭服务档案,一方面更好地照顾社区空巢老人,另一方面减轻社区居民子女的生活负担。该中心还与赤峰慈善服务中心合作,共同实施“国家百岁老人希望健康项目;分批为我区低收入家庭、孤寡老人、军人烈士和残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务。

目前,洪山区服务业整体状况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物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操作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市场规模和档次不是很高,市场辐射小,网络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农村消费起步较慢,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因此,我们将在自治区和赤峰市相关要求的指导下,加强服务业的区域合作与整合。针对我区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措施,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有效促进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物流园区三期建设工程,加快建设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接口、保税仓储区和汽车租赁区,以及园区政府信息综合楼、商业广场、园区监控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尽快启动洪山蒙汉商务中心项目和航天商务大厦建设。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业务调整和项目。哈达街中段商业环境明显改善,商业档次逐步提升,照明、美化水平和硬件设施明显改善;推进步行街周边草原明珠购物广场建设项目,力争启动古玩文化艺术市场和华兴商务中心项目,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专项推进力度。对确定的重点业务项目实施全程全方位跟踪服务,做好业务项目调度、统计和服务工作。同时,要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精心规划和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商贸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缓解我区商贸企业的投融资压力。

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篇三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并提出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市在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实现城乡发展繁荣共享。

一、对宝鸡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问题;既是一个根本策略问题,也是一个根本方法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发挥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更要发挥农村的基础作用,实现城乡互促共荣,工农协调发展。宝鸡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因宝成、陇海铁路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城乡并存,城市比重偏小,城镇化进程缓慢,农业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虽然雄厚,但工业发展市强县弱,非公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不同步,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开发与综合利用滞后;整个社会加速发展,但是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县域经济不发达,工业反哺农业能力较弱,中省市各级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和投入,城乡差距依然明显,二元矛盾突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准确把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本质要求,把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作为根本出路,把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作为工作的根本举措,把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荣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谋划一体化发展的措施和路径。

宝鸡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具有良好基础。按照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整个经济增长依赖于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国际经验反映出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由1200美元上升到2400美元之间,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城市人口份额由35%上升到50%之间,一二三产业比重达到15.1:39.4:45.5时为工业化中期。从我市来看,2017年,全市人均gdp为18992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2779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1%,城市化率为40%,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1:60.3:28.7。综合分析对照,可以看出我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实行统筹发展战略已具备客观条件和基础。

二、宝鸡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认识和分析,我市统筹城乡发展,要适应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把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以强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路径和着力点。

“小老板”工程,支持全民创业,带动大就业。只有尽快把县域经济搞上去,才有能力增加对县域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建设的投入,才能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公共资源分配均等,才能早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积极推进工业化。工业化是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根本出路。工业化支撑着区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决定着以城带乡的带动力和以工补农的发展力。必须坚持工业强市、强县战略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要以园区经济为依托,以大企业大集团、“小巨人”工程和全民创业为三大战略支撑,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烟酒食品、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能源化工、新型建材、农产品营销六大产业集群。优先支持园区经济发展,对工业园区的供水、供电、交通、绿化、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创业基地、科技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给予重点支持,使园区成为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齐全、管理服务优良的工业聚集区,创造出企业和乡村在不同起点上都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区域工业化的平台,也是吸纳农村人口的载体。小城镇蕴含着大战略。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协调推进,相互支撑。要加快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蔡家坡为副中心,县城和重点镇为支撑,小城镇和中心村为节点,大中小结合、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西府特色鲜明的关中西部城镇群。突出重点镇建设,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治理生态环境,强化载体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凤翔县撤县设市步伐。到2017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5%,2020年达到55%。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