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等内容。报告的结构要合理,内容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感。如果你正在为写报告而苦恼,不妨参考以下范文和写作建议。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一
摘要:
人类的艺术审美活动,其实,也就是借助某种艺术媒介的诱引,在一个想象创造的幻觉世界中,或得以精神的抚慰,或得以人生的彻悟。艺术想象能够化无为有、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美学的意境。唐人柳宗元《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如作者仅仅写出了具体物象美的画面,显然还不能算成功的诗,实际上这首诗的妙处,正在于作者通过具体的物象,通过想象抒发出作者自己的一种遗世而独立、孤高的情感,并由此表达了自己的人格和境界。柳宗元虽然长期谪居异地,但仍然不畏雨横风狂而泰然自若。所有这些都是此诗的言外之意、词外之情。其诗深层的情感内涵隐蔽于词外,隐蔽于言外,而有待于读者神与物游,去发现,去挖掘。
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都需要想象,古今中外都有对想象精辟的论述。艺术的本质在于触摸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并予以审美的救赎,而想象就是强化艺术这一本质的最重要手段,想象是艺术成为艺术的重要原因。在想象的艺术审美境界中,想象的最关键的作用是开拓了人类自由精神翱翔的天宇,守望精神家园就成了想象秉承的使命。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是须臾也离不开形象的加工、意象的浓缩、情感的升华的。形象激起想象的风帆,意象鼓起想象的翅膀,想象又促使情感的升腾和变化,形象、意象、情感与想象交织在一起不断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着艺术创作活动顺利地向前进行。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是奇特的想象力,质言之,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本体精神。想象力始终灌注着创作主体的丰富情感,是在情感力量的催动下展现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并通过凝铸而成的形象和意象展示在作品中。因此缺乏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然而,当我们厘定清新健康的文明坐标重新审视当下的艺术创作时,不难发现在艺术领域里想象力的日渐匮乏和作家艺术家对想象力的忘却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工具理性的控制下,文学作品、电影、相声等艺术门类越来越远离必要的想象空间,失去诗性的审美质感与诗意智慧,这不仅彰显着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思维上的苍白无力,暴露出作家艺术家对商业利益积极迎合的姿态,同时还表现出他们对心灵自由这一艺术理念的淡化与漠视。想象的思维特点有日渐程序化、单一化的趋势,因此,当下的想象世界呈现出一片荒芜而苍凉的景象。诚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日益受制于理性的想象力,一方面,在无数概念的指导下,获得了精致的逻辑秩序,并有了新的流动方向,一方面又被概念所缠绕所束缚乃至被窒息了。缺乏想象力不仅使文学艺术变得索然无味毫无魅力可言,也使原本充满诗意的生活陷于一种彼此模仿的单调重复之中。无疑地,缺乏想象力,就会使我们的生命不但没有必要的更动和新鲜感,而且连最为日常的运作都显得特别慵懒乏味。一旦缺乏想象力,艺术作品的延展性和审美趣味就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失去生命律动感。想象力之于艺术犹如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之于生命。事实上,想象力不仅是一种综合能力,更是一种生命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做前提,就没有旷世作品的出现和个性流派的诞生,更没有文学艺术的总体发展和欣欣向荣。
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论一直都很重视想象,其理论资源非常丰富,对想象的阐述也采用了不同的理论话语与言说方式。先秦诸子中,老子和庄子是最富于想象智慧的大思想家,他们对道的描述与体悟就具有很鲜明的想象品格。老子认为,要认识那个不可名的道就要涤除玄览。这样的虚静状态实质上就是要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求与天地万物精神的交流,也就是内外兼忘、物我合一,也就是主体抛弃了一切有限的形式和偏执的观念,心纯志一地去遨游大道。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不可言的思想。庄子认为,书语意,都是有局限的,需要以道的显现和把握来说。庄子不直接说道而是以寓言来暗示、象征道。与老子的涤除玄览的体道相似,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理论,庄子在他的文章里广泛运用想象这一心灵工具。想象用庄子的哲学语言来言说,就是游坐忘虚静悬解丧我天籁守本守神。因而使得庄子的想象具有否定逻辑、否定语言、否定感觉经验、否定知识、否定理性等内涵,注重精神界的直觉体验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自我存在的纯粹意识的诗性关照和智慧性的提问。庄子的人生美学就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它包括庄子对美和美感的认识,更蕴涵着其体道过程中的一种心灵状态,是用审美化的思维方式来设计人类精神的栖息之所在,同时为个体生命寻求可能抵达这美妙精神家园的途径。所以,庄子的想象论既不同于感性思维,也不同于理性思维,而是一种诗性思维,它一开始所具有的就是哲学睿智和诗意的品格,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认识的工具;它给予我们的并不是价值性的预设和前提,而是诗性智慧的开启与敞亮。西晋陆机的《文赋》即对创作构思中的艺术想象进行过形象的描绘: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南朝梁代刘勰更认为,想象就是主观神思与客观物境的有机交融,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想象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体系中,一开始就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它不是心理的思维的范畴,而是把它提升为一种人类精神的最高审视形式,作为一种最高的探究现象和追问自我存在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工具,具有诗意的品格。
对于当前文学艺术发展不景气的局面,致力于呼唤想象力的回归,是当今所有艺术创造者都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优秀的艺术家总是以奇特的想象力密切地观察、分析、感悟着自己所身处的大千世界,揭示出生命的存在状态与本体精神。想象力的回归可以有效地遏制当下艺术创作的衰败颓废之势,增强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提升大众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水平。同样,想象力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德]康德著、李秋零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c].商务印书馆,1979:357.
[6]高尔基.论文学技巧.论文学.[c].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17.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二
一、选题研究目的意义。
出现,几乎可以使每个人在几分钟之内变成知识丰富的学者。在这种貌似知识繁荣的“快”时代中,一部好的、具有长久可读性且深具文学意义。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纵观严歌苓三十多年的生涯,她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但在细品之后,我们却能感受到她创作的诚意。她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过:“我觉得自己的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正如陈思和所说,严歌苓天生有着一副敏感又纤细的心:幼时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为她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时代的经历和二十多年的移民生活体验,又为她提供了省视历史和自我的独特场所;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相互杂容和猛烈的冲击,又赋予了严歌苓清醒的写作视角。平日生活的体验和素材的累积,使移民后的严歌苓的创作相较于国内初期创作的局限性,更具有丰蕴的艺术价值。严歌苓努力地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实现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移民作家的身份也使她将这两种毫无关联的文化运用自如:她以西方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性”观念来回望母国的社会和文化,又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建构海外的'移民群体。因而,在中国当代作家对传统人性、命运和历史的创作中,严歌苓有着不容被忽视的独特地位。
基于此,本人选择对近六年严歌苓的小说中的女性研究进行整理,试图透过外在文本,运用文化、历史以及叙事学知识对研究严歌苓的女性的作品进行细致的梳理。
二、提纲(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三、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吕红(美国):海外新移民女作家的边缘写作及文化身份透视.华文文学.20xx.1.(总第78期)。
[2]朱育颖:河流意象:大河之女新世纪的跨域书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2期(总第233期)。
[3]滕威:怀想中国的方式———试析严歌苓旅美后小说创作.华文文学.20xx.4(总第51期)。
[4]陈瑞琳(美国):冷静的忧伤—从严歌苓的创作看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特质.华文文学,20xx.5(总第58期)。
[7]张翎:《金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8]thomasofthed’urbervilles[m].珠海:珠海出版社,20xx.
[9]戴雪红.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xx.
[10]严歌苓.陆犯焉识[m].作家出版社,20xx.
[11]张舒.波伏瓦与女性主义[d].外语与外国语学院学报,.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三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一.选题目的:
通过对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中有关回族的日常生活描写,来探究作品中所反映出张承志的宗教情结,并以此为基础让人们在读他的作品时不会对他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和对他所描写的内容产生误会,使人们对伊斯兰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理论渊源及演变:
伊斯兰教从公园七、八世纪随着阿拉伯商人通过陆路和海路传入开始,这个对他人看来有些神秘的宗教,从而对与伊斯兰教有关的一些不太和世纪相符的误解,这其中当然包括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张承志的相关研究基本还是空白的。
3.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自张承志1987年发表蒙文小说《做人民之子》及短篇小说《歌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之时起就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当他的创作风格转变后,人们对他的`回族题材小说评价就不再和以前创作的“草原小说”的评价那样一致,而是有争议的,肯定、批评的都有。
自1991年7月发表长篇小说《心灵史》后,张承志可以说就成为了文学界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了,肯定的、批评的不乏有之。肯定他的作品内容、风格、思想,批评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偏激或者说对他作品中的宗教情结,但是也不乏对他做全面的评价的。马丽蓉《踩在几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对张承志做了全面的评价,特别是以作为一个回族的视角对张承志作品中的宗教描写做了公正的论述。
三、论文(设计)主要内容(三级提纲):
1.总论(导言)。
3.
四、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1.主要问题:
从张承志的回族题材小说中重新看待他的作品之中反映出的宗教情,并且从张承志作为一名有宗教信仰的作家这一基点出发阐述作品中反映的宗教文化、宗教情结。
2.重点:
从作品中所描写的回族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细节,比如语言、行为等方面看张承志的宗教情结及作品中反映的伊斯兰文化。
3.难点:
本品论文主要是以张承志的回族题材小说选集《回民的黄土高原》中的小说为研究材料的,小说一些关于黄土高原的细节描写理解不太能理解,且作品中的某些教义和自己所接受的教义不是和相符。这在理解作品的时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说《心灵史》中涉及到的哲合忍耶派教徒的殉教的追从,这和伊斯兰教教义中的教徒禁止轻生是相违背的。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本片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分析归纳法,对相关进行分析及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本论文的结果。
2.可行性分析:
本篇论文主要是探究张承志作品中所体现的宗教情结,作为一名回族同学,对张承志作品中所体现的伊斯兰文化及宗教方面的相关问题会更熟悉,这对本篇论文在写作上有很大的帮助。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特色:
作为一名回族,可以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的事情中找到与作品中有关的写作,从这些写作中与生活中相关之处寻找论文的写作点。
2.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马丽蓉.踩在级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12。
2.马丽蓉.20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2。
3.何清.张承志——残月下的孤旅【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4。
5.张承志.回民的黄土高原【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0。
6.张承志.金牧场【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1。
10.何向阳.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3。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四
学院:中文学院。
指导教师:蒋晓城。
xx年2月26日。
(1)本选题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越来越开放,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国内自20世纪末,兴起一种文学新形势--网络文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众多网络小说平台不断发展扩大,网络小说的门槛越来越低,玄幻、武侠、仙侠、言情、都市、历史、穿越等小说类型在网络小说中不断创造数量极为庞大的文学文本,甚至有一部分成为新的文学经典。纵观当今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而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还缺少系统而全面的论著,网络上也仅有文学爱好者进行简单对网络小说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网络文学在数十年的光景中逐渐呈新型之势,发展成为巨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网络文学覆盖的读者已达2.74亿人、注册写手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并且男频和女频不相上下,男频诸如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等,女频诸如红袖添香、锦江中文网等。本人所研究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然在言情小说中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也称不上巨著。然而它独有的写作艺术与文学模式,开创了仙侠言情体裁的一个新境界,为众多女性读者为之痴迷,并称之为“仙侠言情之红楼”,在心中的地位没有其他书可以比拟。因而选此为题。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自网络文学兴起以来,虽然大部分读者都为之喜爱,进行书评或者在贴吧论坛抒发意见看法,但是鲜少有人对新兴的网络小说文本进行具体的解读分析论述。因为这些小说没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没有诸多作家学者的关注与认可,甚至在茫茫网络文学中一逝而过,但不能否认在数年之后,网络文学也能历经沉淀,出现耀眼的珍珠。因而算是较新的论文选题。
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语言写作艺术特色,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题目意义和在文中的体现,以及小说写作模式与叙述方式的独特性三个方面。
难点:怎样在没有任何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依据文学语言分析模式与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而有意义的研究。
创新点:能够脱离传统论文对于文学著作的研究仅限于经典传统或者大众认可的文学文本,关注网络文学,关注新型小说构成。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引言(研究背景及原因)。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文学意义。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写作艺术研究。
2.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语言艺术特色。
2.1.1以诙谐写悲凉2.1.2以无情衬有情。
2.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结构艺术特色。
2.2.1错杂但合理的倒叙。
2.2.2繁复但合情的插叙。
2.2.3三生三世的布局结构。
2.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物塑造特色。
2.3.1有情却无情的白浅。
2.3.2无情却有情的夜华。
2.3.3形象生动的其他角色。
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亮点与瑕疵。
3.1创新点与亮点。
3.2瑕疵与局限。
4.总结。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5)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课题研究步骤:
(a)查阅并研读相关资料及参考文献;。
(b)撰写开题报告及上交审核;。
(c)撰写本课题论文;。
(d)修改提交审核。
2、课题研究方法措施:
(1)资料收集方法。
除了图书外,数据资料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为上网查寻、借阅图书、查阅报刊杂志等。
(2)资料研究方法。
结合图书馆图书与数字资源,搜集。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五
摘要:
人类的艺术审美活动,其实,也就是借助某种艺术媒介的诱引,在一个想象创造的幻觉世界中,或得以精神的抚慰,或得以人生的彻悟。艺术想象能够化无为有、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美学的意境。唐人柳宗元《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如作者仅仅写出了具体物象美的画面,显然还不能算成功的诗,实际上这首诗的妙处,正在于作者通过具体的物象,通过想象抒发出作者自己的一种遗世而独立、孤高的情感,并由此表达了自己的人格和境界。柳宗元虽然长期谪居异地,但仍然不畏雨横风狂而泰然自若。所有这些都是此诗的言外之意、词外之情。其诗深层的情感内涵隐蔽于词外,隐蔽于言外,而有待于读者神与物游,去发现,去挖掘。
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都需要想象,古今中外都有对想象精辟的论述。艺术的本质在于触摸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并予以审美的救赎,而想象就是强化艺术这一本质的最重要手段,想象是艺术成为艺术的重要原因。在想象的艺术审美境界中,想象的最关键的作用是开拓了人类自由精神翱翔的天宇,守望精神家园就成了想象秉承的使命。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是须臾也离不开形象的加工、意象的浓缩、情感的升华的。形象激起想象的风帆,意象鼓起想象的翅膀,想象又促使情感的升腾和变化,形象、意象、情感与想象交织在一起不断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着艺术创作活动顺利地向前进行。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是奇特的想象力,质言之,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本体精神。想象力始终灌注着创作主体的丰富情感,是在情感力量的催动下展现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并通过凝铸而成的形象和意象展示在作品中。因此缺乏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然而,当我们厘定清新健康的文明坐标重新审视当下的艺术创作时,不难发现在艺术领域里想象力的日渐匮乏和作家艺术家对想象力的忘却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工具理性的控制下,文学作品、电影、相声等艺术门类越来越远离必要的想象空间,失去诗性的审美质感与诗意智慧,这不仅彰显着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思维上的苍白无力,暴露出作家艺术家对商业利益积极迎合的姿态,同时还表现出他们对心灵自由这一艺术理念的淡化与漠视。想象的思维特点有日渐程序化、单一化的趋势,因此,当下的想象世界呈现出一片荒芜而苍凉的景象。诚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日益受制于理性的想象力,一方面,在无数概念的指导下,获得了精致的逻辑秩序,并有了新的流动方向,一方面又被概念所缠绕所束缚乃至被窒息了。缺乏想象力不仅使文学艺术变得索然无味毫无魅力可言,也使原本充满诗意的生活陷于一种彼此模仿的单调重复之中。无疑地,缺乏想象力,就会使我们的生命不但没有必要的更动和新鲜感,而且连最为日常的运作都显得特别慵懒乏味。一旦缺乏想象力,艺术作品的延展性和审美趣味就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失去生命律动感。想象力之于艺术犹如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之于生命。事实上,想象力不仅是一种综合能力,更是一种生命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做前提,就没有旷世作品的出现和个性流派的诞生,更没有文学艺术的总体发展和欣欣向荣。
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论一直都很重视想象,其理论资源非常丰富,对想象的阐述也采用了不同的理论话语与言说方式。先秦诸子中,老子和庄子是最富于想象智慧的大思想家,他们对道的描述与体悟就具有很鲜明的想象品格。老子认为,要认识那个不可名的道就要涤除玄览。这样的虚静状态实质上就是要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求与天地万物精神的交流,也就是内外兼忘、物我合一,也就是主体抛弃了一切有限的形式和偏执的观念,心纯志一地去遨游大道。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不可言的思想。庄子认为,书语意,都是有局限的,需要以道的显现和把握来说。庄子不直接说道而是以寓言来暗示、象征道。与老子的涤除玄览的体道相似,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理论,庄子在他的文章里广泛运用想象这一心灵工具。想象用庄子的哲学语言来言说,就是游坐忘虚静悬解丧我天籁守本守神。因而使得庄子的想象具有否定逻辑、否定语言、否定感觉经验、否定知识、否定理性等内涵,注重精神界的直觉体验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自我存在的纯粹意识的诗性关照和智慧性的提问。庄子的人生美学就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它包括庄子对美和美感的认识,更蕴涵着其体道过程中的一种心灵状态,是用审美化的思维方式来设计人类精神的栖息之所在,同时为个体生命寻求可能抵达这美妙精神家园的途径。所以,庄子的想象论既不同于感性思维,也不同于理性思维,而是一种诗性思维,它一开始所具有的就是哲学睿智和诗意的品格,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认识的工具;它给予我们的并不是价值性的预设和前提,而是诗性智慧的开启与敞亮。西晋陆机的《文赋》即对创作构思中的艺术想象进行过形象的描绘: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南朝梁代刘勰更认为,想象就是主观神思与客观物境的有机交融,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想象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体系中,一开始就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它不是心理的思维的范畴,而是把它提升为一种人类精神的最高审视形式,作为一种最高的探究现象和追问自我存在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工具,具有诗意的品格。
对于当前文学艺术发展不景气的局面,致力于呼唤想象力的回归,是当今所有艺术创造者都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优秀的艺术家总是以奇特的想象力密切地观察、分析、感悟着自己所身处的大千世界,揭示出生命的存在状态与本体精神。想象力的回归可以有效地遏制当下艺术创作的衰败颓废之势,增强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提升大众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水平。同样,想象力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德]康德著、李秋零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c].商务印书馆,1979:357.
[6]高尔基.论文学技巧.论文学.[c].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17.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六
萧红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且充满爆发力的女作家,有着“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之称。其作品所具有的文学意义是不置可否的。《生死场》可谓萧红早期作品的巅峰之作,由鲁迅为之作序,胡适为其写后记,使其不折不扣的延续了民族精神的血液,成为文学经典。同时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同时萧红作为广大底层妇女的代言人,在《生死场》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对女性生存这一问题作了透彻、深邃的解读。近年来,对于萧红的研究有大热之趋势,萧红小说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是不可抗拒的。作为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萧红的各种悲痛经历以及社会大背景,造就了萧红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小说明显的带有女性悲剧意识,但同时又充满了民族情绪,奇特变幻的语言风格组成了“萧红体”。她带有散文性质的小说语言值得各位文学爱好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解读。在21世纪,新的价值标准的评判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足以与巴金、矛盾等文学大家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萧红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或许这才是萧红研究热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是从《生死场》中语言的运用来剖析萧红的写作特色,从中启发现代文学该如何深度挖掘中国文学家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这就是本文研究萧红小说的意义所在。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具体、深入、透彻的剖析萧红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萧红的成长过程,小说的创作背景。
然后是《生死场》中散文化特征的解读。
第三是从女性视角,民族批判性来进一步阐释萧红体。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萧红一直坚持用自我的表达手法去书写她对社会的认知。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天地。萧红研究开启于其成名作《生死场》1935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时鲁迅先生为之作序。1949年之前的萧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的评论,代表性成果是鲁迅的《萧红作〈生死场〉序》和茅盾的《呼兰河传•序》。鲁迅称《生死场》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已成为萧红研究的经典性评语。1950――1970年代,萧红研究相对沉寂。1980年代――1990年代,萧红研究呈繁盛态势,一时形成“萧红热”,萧红研究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研究角度、研究方法,都呈现拓展、多元格局,萧红研究的学术深度前所未有,至今,萧红研究仍是热度不减。
对于生死场这部小说的解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三十年代以来以鲁迅、胡风等人为代表的'以启蒙和救亡为主题的解读。这种解读角度长期占据着统治性地位。相对于三十年代以来相对单一化、政治化的主题阐释,八十年代以来,生死场的解读出现了多元化、纯文学化的倾向。从思想内容来看,大体有改造民族灵魂、关怀生存意义,女性主义等主题。
1980年代以来,萧红研究的重心是对其文本的研究。大量论文高度评价了萧红小说社会思想价值,如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高度评价了其启蒙性主题。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研究是萧红文本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从小说文体(散文化与诗化)、叙事方式、语言艺术以及审美风格等角度,对其小说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赵园的《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赵园认为萧红对“情调”、“情味”的追求,规定着其作品“无结构的结构”,使小说“戏剧性淡化”,“化解为散文”。赵园高度评价萧红的艺术个性,认为其艺术个性的完成,是萧红从弱者到强者的证明。周筱华《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小说学》认为,该作品有郁达夫的自叙传形式、废名的抒情诗笔调、沈从文的散文式结构,又有萧红自己的艺术敏感和细腻清新等特征。秦林芳的《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也是萧红文体研究极有见地的论文。姜志军《论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王秀表《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等则侧重研究萧红创作的美学风格。
从文化角度研究萧红,实际上自1980年代已经开始,萧红创作的文化审视与批判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地关注。19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文化研究热的兴起,学术界对萧红的文化研究更为自觉、更加深入,出现了一批从文化视角观照萧红创作的论文、论著,拓宽并深化了萧红研究。皇甫晓涛的《萧红现象》一书,通过对萧红主要作品主题的剖析与归纳,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许多问题。逄增玉的《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种,论及萧红时,从黑土地文化精神审视萧红的心理与精神气质。剖视了萧红强烈的反抗意识与生命激情与地域文化的深层联系。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萧红《生死场》的阅读,可以感受到萧红独特的写作视角,本文通过对她内心灵魂的深入解析,了解她的创作个性,挖掘作品中反应出的她的成长经历,通过这些背景,来关注萧红小说对于女性悲剧意识的阐释,对男权社会对女性各种不公平的积极反抗,对传统道德观念发起的文字反击。
《生死场》中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各类女性由生到死的痛楚,是萧红人生经历的折射,在生死场的状态中去寻找萧红创作的独特之处,从而进一步认识萧红体,探究萧红文学对于现代文学写作手法、方向的一些阐释。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生死场》深入解读,反复思考,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穿插进行,了解文中社会最底层女性的心路历程,生存环境,与作者萧红的成长经历相结合,从而确定论文的立意点,然后大量的阅读外界资料,加深对论题的了解,慢慢确定自己的论文主线,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丰富论文内容。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前期资料收集、系统研究。
20xx年12月底提交开题报告请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20xx年1月中旬根据老师意见进行报告修改,完成开题报告定稿。
20xx年2月底提交论文初稿,请老师给予指导。
20xx年3——5月初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定稿。
5月底完成论文打印、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萧红.《生死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评《生死场》.鲁迅(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鲁迅.《生死场》序,《萧红文集》(第一卷)[c]安徽文艺出版社,
4.聂绀弩.《萧红文集》(第三卷)[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5.聂绀弩.《萧萧落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6.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十月》,1982年第1期。
7.宋剑华.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4)。
9.秦林芳《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江海学刊》,1992年第2期。
10.王秀表《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4期。
11.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2.钟汝霖.反帝爱国的女作家萧红[j].哈尔滨师院学报,1978(3)。
13.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4.聂绀弩.高山仰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七
(1)本选题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越来越开放,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国内自20世纪末,兴起一种文学新形势--网络文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众多网络小说平台不断发展扩大,网络小说的门槛越来越低,玄幻、武侠、仙侠、言情、都市、历史、穿越等小说类型在网络小说中不断创造数量极为庞大的文学文本,甚至有一部分成为新的文学经典。纵观当今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而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还缺少系统而全面的论著,网络上也仅有文学爱好者进行简单对网络小说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网络文学在数十年的光景中逐渐呈新型之势,发展成为巨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网络文学覆盖的读者已达2.74亿人、注册写手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并且男频和女频不相上下,男频诸如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等,女频诸如红袖添香、锦江中文网等。本人所研究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然在言情小说中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也称不上巨著。然而它独有的写作艺术与文学模式,开创了仙侠言情体裁的一个新境界,为众多女性读者为之痴迷,并称之为“仙侠言情之红楼”,在心中的地位没有其他书可以比拟。因而选此为题。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自网络文学兴起以来,虽然大部分读者都为之喜爱,进行书评或者在贴吧论坛抒发意见看法,但是鲜少有人对新兴的网络小说文本进行具体的解读分析论述。因为这些小说没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没有诸多作家学者的关注与认可,甚至在茫茫网络文学中一逝而过,但不能否认在数年之后,网络文学也能历经沉淀,出现耀眼的珍珠。因而算是较新的论文选题。
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语言写作艺术特色,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题目意义和在文中的体现,以及小说写作模式与叙述方式的独特性三个方面。
难点:怎样在没有任何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依据文学语言分析模式与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而有意义的研究。
创新点:能够脱离传统论文对于文学著作的研究仅限于经典传统或者大众认可的文学文本,关注网络文学,关注新型小说构成。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引言(研究背景及原因)。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文学意义。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写作艺术研究。
2.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语言艺术特色。
2.1.1以诙谐写悲凉。
2.1.2以无情衬有情。
2.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结构艺术特色。
2.2.1错杂但合理的.倒叙。
2.2.2繁复但合情的插叙。
2.2.3三生三世的布局结构。
2.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物塑造特色。
2.3.1有情却无情的白浅。
2.3.2无情却有情的夜华。
2.3.3形象生动的其他角色。
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亮点与瑕疵。
3.1创新点与亮点。
3.2瑕疵与局限。
4.总结。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写作艺术剖析。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射出的内涵及意义。
(5)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课题研究步骤:
(a)查阅并研读相关资料及参考文献;。
(b)撰写开题报告及上交审核;。
(c)撰写本课题论文;。
(d)修改提交审核。
2、课题研究方法措施:
(1)资料收集方法。
除了图书外,数据资料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重要的的参考作用,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为上网查寻、借阅图书、查阅报刊杂志等。
(2)资料研究方法结合图书馆图书与数字资源,搜集。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八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陶渊明与谢灵运同为我国东晋时期伟大诗人,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于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研究一直是文学论题中的热点话题。本文旨在从陶谢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手法、观物模式以及诗歌艺术境界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其人、其诗,进一步了解陶谢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学习他们诗歌创作上的特色和方法。目的在于揭示二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和对后世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山水诗人奉他为开派使者,这就保证了比较的对等性。陶谢并提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也是对传统的'继承。文学批评史上,陶谢并提的由来已久。较早且有影响的当属杜甫,其《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曰“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成为研究者经常引用的经典材料。此外如唐白居易“篇咏陶谢辈”(《哭王质夫》),宋陆游“陶谢文章造化侔,篇成能使鬼神愁”(《读陶诗》),清曹秉钧“同游妙述作,诗手并陶谢”(《和兰雪题西湖饯春图诗韵》)等。
当然陶谢比较研究在现当代仍方兴未艾,但比较的方向跟语言表述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钱钟书先生《管锥编》指出:“余观谢诗取材于风物天然,而不风格自然;字句矫揉,多见斧凿痕,未灭针线迹,非至巧若不雕琢、能工若不用功者。……晋宋诗家真堪当‘吐言天拔’,‘出于自然’之目者,有陶潜在……”而后起之学者,他们的陶谢比较,既有对传统点评的继承也有现当代点评的理论诗辨,将对陶谢诗歌比较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白振奎在《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一书中对陶谢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研究,全书拟上、中、下三篇,从“人生思想”、“艺术实践”、“批评接受”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主攻方向:本文力图从陶谢二人诗歌写作手法以及诗歌艺术境界两个方面入手,分析陶渊明与谢灵运二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他们各自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影响下而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所表现的不同特色。
主要内容:
第一章陶谢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第一节“写意”与“写实”
第二节陶诗的平淡自然与谢诗的富艳精工。
第二章陶谢诗歌的观物模式比较。
第一节“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
第二节定观与游观。
第三章陶谢诗歌艺术境界比较。
第一节陶谢对“真”与“清”的追求。
第二节“情”与“理”的表现形态。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联系法。结合前人对于陶谢诗歌比较提出的典型观点,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分析,更加深入的探究其人、其诗。
技术路线:选择论题、阅读两位作者的诗歌作品、查找相关资料、阅读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评审、撰写论文初稿、指导老师评审、修改论文初稿、指导老师再次评审、论文定稿。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xx年8月15日—11月15日阅相关书籍并作读书笔记。
20xx年11月16日—12月16日收集整理资料,理清写作思路。
20xx年12月17日—20xx年1月24开题报告第一次修改。
20xx年1月25日—3月23日开题报告第二次修改。
20xx年3月24日—3月31日开题报告第三次修改。
20xx年4月10日开题报告四次修改。
20xx年4月10日—4月13日提交开题报告。
20xx年4月14日—4月17日论文详细提纲写作。
20xx年4月18日—5月8日写作论文初稿。
20xx年5月9日—5月18日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进一步完修改稿。
20xx年5月19日—5月20日论文终稿、提交。
五、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2、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赏析集》[m].四川:巴蜀书社出版.1988年3月版.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4、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龚斌.《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宗白华《意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叶笑雪选注《谢灵运诗选》[m],古典文学出版杜,1957年.
8、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中华书局,1996年。
9、白振奎.《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10、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九
一、文献综述: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收集经传的基础上对小篆所做的全面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学术价值极高,研究者代不乏人,著作如林。据阳海清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说,《说文解字》及其研究性著作共计1849种,其著录部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有清一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非常盛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说文四大家,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重于形,桂馥《说文义证》偏于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侧重于声,独段氏注形音义三者并重。近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有综合性研究、词义研究、“六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体例研究、比较研究、方言研究和许慎《说文解字》研究等8个方面的新成就,本时期《说文解字》研究显示出重视普及性研究和学科转向渐趋自觉等新特点。
礼学研究可分为四类:以礼经以及其它儒家经典中记载的礼为对象的礼经学,主干是三礼学,涉及对其它儒家经典(“十三经”)中记载的礼的研究;以仪制的撰作和仪制的研究为对象的礼仪学;对礼的本质、价值、功能和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性的论证和阐发的礼论;由礼在中国的泛化现象滋生的泛礼学。礼学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是显学。孙诒让《周礼正义》是中国传统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宣告了传统礼学时代的终结。经过三四十年的沉寂后,礼学研究在我国学界逐渐得到复苏和重振,推出了一些相当分量的成果。特别是曹元弼、沈文倬、陈戍国师生三代,前后相续,成为20世纪以后礼学传承中引人注目的一脉。复旦大学杨志刚教授认为,现代礼学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比较早的时候起,就注意到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古礼。“文化”概念的导入,给礼学研究这门传统学问注入了新的研究意识,二是形成了一种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态势,拓展了现代礼学的研究领域,三是注重古代文献资料与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以及民族学资料的互相印证,四是以沈文倬、杨宽等为代表,初步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
二、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说文解字》不单单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11月在河南漯河召开了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学者对《说文》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近代以来,戴震提倡以训诂明义理,学者多受其影响,致力于小学,但研究者多偏重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将其当作经学附庸。实际上,《说文》“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虫杂物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几乎是许慎时代社会生活的实录,有关当时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名物、思想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宝贵的文献资源,历代研究者虽用力颇勤,但鲜有学者从社会学方面来研究,更没有从礼学的眼光来研究《说文解字》的。利用文献典籍及考古出土资料并参之于民族学资料来研究古礼已成共识,但利用《说文解字》以及相关古文字资料来从事礼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社会生活一方面由语言文字所反映,另一方面也在语言文字的发展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礼几乎是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总规范,影响、浸淫至制度、器物、行为、观念形态各个层面。以儒家经典“六经”言,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就说,“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曹元弼先生说:“六经同归,其指在礼。《易》之象,《书》之政,皆礼也”。许慎生活的时代,今古文争论激烈,“五经无双”的他不可能不在其著作《说文》时烙下礼的痕迹,反映自己的礼治思想。包括三礼在内的先秦典籍以及当时的礼既是许慎撰作《说文》的资料来源,也为其提供了编写撰作的指导思想,还提供了一种据礼释字的研究方法。研究《说文解字》,领悟作者的微言大义,可以更本真地认识中国古礼。
因此,把《说文》研究同中国古礼研究结合起来,运用礼学来研究语言学和运用语言学来研究礼学,准确地揭示其内在关联,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又为我们准确地认识古礼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丰富扩充礼学研究的视野。
三、研究内容。
《说文》引称的礼书。许慎在《说文》叙目里说,“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与所不知,盖阙如也”,引用的礼书是《周礼》,此外许慎还引用《礼记》等先秦礼类典籍。对《说文》引用的礼书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对相应内容与今本进行比较,研究许慎引称礼书的依据和规律。
《说文》记载的古礼。《说文》保存了有关上古礼方面大量的重要信息,反映出先民们用礼行礼的痕迹,成为今之学者探索古礼的渊薮。许多精蕴的解说,资料性甚强,有助于考史和印证古礼。如:《说文》卷一上玉部:“瑁,诸侯执桓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礼》曰:‘天子执瑁四寸’”;十三下土部:“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于执蒲璧,男执谷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楚爵有执圭。”这是由瑞信礼仪说明等级制度。这一部分的研究将依据古礼的五分法进行分类梳理。
《说文》表述的汉礼。《说文》一书,大量记载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礼教、礼制、礼论等,某种程度上是一部反映当时礼制礼俗的文献,可以看作是研究汉礼的一个可靠的资料来源。如第三部示部释祜和十二部释庄皆曰“上讳”,反映当时的避讳之礼。
《说文》涉礼小篆的追源。许慎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可以上溯造字之原,下辨分隶行草递变之迹。清代学者孙星衍说:“说文不作,几于不识六义,六义不通,唐虞三代文字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将结合古文字演变和当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对涉礼小篆进行词源学上的研究。
《说文》古礼名物制度铨释。经礼为三代制作精意所存,有非可仅执义理以求之者,固必释训诂,铨名物,征制度,而后义理乃现。《说文》分类别目、以类相牵,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广博性,古礼许多名物赖《说文》而存之。本部分将按礼仪、礼器以及礼物等进行研究。
经礼与《说文》释字体例。许慎在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细考经礼,其中训诂之语多为许慎所用,其行文体例、风格亦多受礼经影响。本部分将考证经礼对《说文》成书的影响。
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三代之时,礼乐大行,“郁郁乎文哉”,学出于官,文字受官方绝对控制,看起来比较统一。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私学昌盛,文字形体急剧变化。始皇隆法黜儒,有仪而无礼,虽欲“书同文”,但秦书实有八体。汉初,礼久不行,古今文字交接过渡,文字写法纷呈不一,点画出入随便。至汉武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虽稍稍统一,但数百年之流毒,非竟日可除,《说文》成书前后的碑刻文字,也是别体繁出。这一部分研究礼之变迁与文字演变的内在关联。
经礼今古文之争。两汉之际,礼经学特别是《周礼》之学,在东汉经学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枢纽的地位。极力推崇古文经学的许慎是古文经学大家,在撰写《说文解字》时吸收了大量古文经学的`成果,但也有极少部分吸收了今文经学的优秀成果。这一部分结合许氏所著的《五经异义》,参之以同时之贾马何郑,研究两汉经礼今古文之争。
《说文》礼治思想。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同一社会文化现象的解释是不同的。许慎虽没有专门的礼学专著,但他的礼学思想在《说文》的注释及编排、所用资料的引称等方面得到体现。如在释玉有“五德”,提出“仁、义、智、勇、洁”之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研究《说文》包含的礼治思想,可进而推衍出许慎的礼学思想。
四、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研究重点:许慎的礼学思想。许慎“五经无双”,《说文》出后,同时代郑玄注经,晋灼写史已多加引用,许氏对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自然功不待言,其礼学思想也意义非浅,上升、提炼其礼学思想,可以发现当时的思想发展轨迹。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中,通过与许慎同时代的经学家的活动考察中,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确保其思想研究的真实、完整性。
难点之一:礼古文字知识。《说文》里集中整理保存了上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资料。在研究礼类文字的词源时,必须把握古代文字的演变规律和轨迹。古文字的研究涉及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而三者往往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从文字上考察,“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但同时,“声在文之先,意在声之先”,即声音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而文字是用来记录声音的,“故凡发音部位相同的字,其义多相同或相近”,由此可见文字与读音关系也非常密切,要求研究者必须有扎实的古文字研究功底,这种素质就是相当艰巨的挑战。
难点之二:礼今古文之争。根据许慎的《五经异义》,两汉的群经各家学说,存在今文、古文两派的基本界限;两派的区分标准,又在礼制。晚清的廖平发挥许慎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今学博士之礼制出于《王制》,古文专用《周礼》,故定为今学主《王制》、孔子,古学主《周礼》,然后二家所以异同之故灿若列眉,千谷百壑得所归宿”。经学今、古文分派问题十分复杂,虽然研究者虽众,但聚讼千载的学术问题还须探讨。
对于上述难点和重点,拟在熟悉掌握典籍和综合分析文献训诂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从中稽核出符合历史面貌的结论来。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十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三、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查字典。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五、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xx年11月―20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xx年3月―20xx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xx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六、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第5卷第4期第51页。
2、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05年第6期第140页。
3、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十一
论文题目:
现代语境下自觉消解类人学本质的第一人dd论施蒂纳哲学及其重要价值。
研究目的及意义:
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
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施蒂纳与尼采。
3.施蒂纳与阿多诺。
4.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版。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十二
2.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物塑造特色。
2.3.1有情却无情的白浅。
2.3.2无情却有情的夜华。
2.3.3形象生动的其他角色。
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亮点与瑕疵。
3.1创新点与亮点。
3.2瑕疵与局限。
4.总结。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写作艺术剖析。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射出的内涵及意义。
(5)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课题研究步骤:
(a)查阅并研读相关资料及参考文献;。
(b)撰写开题报告及上交审核;。
(c)撰写本课题论文;。
(d)修改提交审核。
2、课题研究方法措施:
(1)资料收集方法。
除了图书外,数据资料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为上网查寻、借阅图书、查阅报刊杂志等。
(2)资料研究方法。
结合图书馆图书与数字资源,搜集。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十三
萧红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且充满爆发力的女作家,有着“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之称。其作品所具有的文学意义是不置可否的。《生死场》可谓萧红早期作品的巅峰之作,由鲁迅为之作序,胡适为其写后记,使其不折不扣的延续了民族精神的血液,成为文学经典。同时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同时萧红作为广大底层妇女的代言人,在《生死场》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对女性生存这一问题作了透彻、深邃的解读。近年来,对于萧红的研究有大热之趋势,萧红小说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是不可抗拒的。作为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萧红的各种悲痛经历以及社会大背景,造就了萧红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小说明显的带有女性悲剧意识,但同时又充满了民族情绪,奇特变幻的语言风格组成了“萧红体”。她带有散文性质的小说语言值得各位文学爱好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解读。在21世纪,新的价值标准的评判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足以与巴金、矛盾等文学大家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萧红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或许这才是萧红研究热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是从《生死场》中语言的运用来剖析萧红的写作特色,从中启发现代文学该如何深度挖掘中国文学家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这就是本文研究萧红小说的意义所在。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具体、深入、透彻的剖析萧红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萧红的成长过程,小说的创作背景。
然后是《生死场》中散文化特征的解读。
第三是从女性视角,民族批判性来进一步阐释萧红体。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萧红一直坚持用自我的表达手法去书写她对社会的认知。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天地。萧红研究开启于其成名作《生死场》1935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时鲁迅先生为之作序。1949年之前的萧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的评论,代表性成果是鲁迅的《萧红作〈生死场〉序》和茅盾的《呼兰河传•序》。鲁迅称《生死场》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已成为萧红研究的经典性评语。1950――1970年代,萧红研究相对沉寂。1980年代――1990年代,萧红研究呈繁盛态势,一时形成“萧红热”,萧红研究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研究角度、研究方法,都呈现拓展、多元格局,萧红研究的学术深度前所未有,至今,萧红研究仍是热度不减。
对于生死场这部小说的解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三十年代以来以鲁迅、胡风等人为代表的'以启蒙和救亡为主题的解读。这种解读角度长期占据着统治性地位。相对于三十年代以来相对单一化、政治化的主题阐释,八十年代以来,生死场的解读出现了多元化、纯文学化的倾向。从思想内容来看,大体有改造民族灵魂、关怀生存意义,女性主义等主题。
1980年代以来,萧红研究的重心是对其文本的研究。大量论文高度评价了萧红小说社会思想价值,如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高度评价了其启蒙性主题。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研究是萧红文本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从小说文体(散文化与诗化)、叙事方式、语言艺术以及审美风格等角度,对其小说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赵园的《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赵园认为萧红对“情调”、“情味”的追求,规定着其作品“无结构的结构”,使小说“戏剧性淡化”,“化解为散文”。赵园高度评价萧红的艺术个性,认为其艺术个性的完成,是萧红从弱者到强者的证明。周筱华《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小说学》认为,该作品有郁达夫的自叙传形式、废名的抒情诗笔调、沈从文的散文式结构,又有萧红自己的艺术敏感和细腻清新等特征。秦林芳的《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也是萧红文体研究极有见地的论文。姜志军《论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王秀表《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等则侧重研究萧红创作的美学风格。
从文化角度研究萧红,实际上自1980年代已经开始,萧红创作的文化审视与批判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地关注。19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文化研究热的兴起,学术界对萧红的文化研究更为自觉、更加深入,出现了一批从文化视角观照萧红创作的论文、论著,拓宽并深化了萧红研究。皇甫晓涛的《萧红现象》一书,通过对萧红主要作品主题的剖析与归纳,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许多问题。逄增玉的《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种,论及萧红时,从黑土地文化精神审视萧红的心理与精神气质。剖视了萧红强烈的反抗意识与生命激情与地域文化的深层联系。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萧红《生死场》的阅读,可以感受到萧红独特的写作视角,本文通过对她内心灵魂的深入解析,了解她的创作个性,挖掘作品中反应出的她的成长经历,通过这些背景,来关注萧红小说对于女性悲剧意识的阐释,对男权社会对女性各种不公平的积极反抗,对传统道德观念发起的文字反击。
《生死场》中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各类女性由生到死的痛楚,是萧红人生经历的折射,在生死场的状态中去寻找萧红创作的独特之处,从而进一步认识萧红体,探究萧红文学对于现代文学写作手法、方向的一些阐释。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生死场》深入解读,反复思考,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穿插进行,了解文中社会最底层女性的心路历程,生存环境,与作者萧红的成长经历相结合,从而确定论文的立意点,然后大量的阅读外界资料,加深对论题的了解,慢慢确定自己的论文主线,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丰富论文内容。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前期资料收集、系统研究。
20xx年12月底提交开题报告请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20xx年1月中旬根据老师意见进行报告修改,完成开题报告定稿。
20xx年2月底提交论文初稿,请老师给予指导。
20xx年3——5月初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定稿。
5月底完成论文打印、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萧红.《生死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评《生死场》.鲁迅(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鲁迅.《生死场》序,《萧红文集》(第一卷)[c]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4.聂绀弩.《萧红文集》(第三卷)[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5.聂绀弩.《萧萧落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十月》,1982年第1期。
7.宋剑华.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
9.秦林芳《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江海学刊》,1992年第2期。
10.王秀表《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4期。
11.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2.钟汝霖.反帝爱国的女作家萧红[j].哈尔滨师院学报,1978(3)。
13.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4.聂绀弩.高山仰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十四
学生姓名:李南兰。
学院:中文学院。
指导教师:蒋晓城。
课题名称:花开三生,情深缘浅--浅析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写作艺术。
(1)本选题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越来越开放,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国内自20世纪末,兴起一种文学新形势--网络文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众多网络小说平台不断发展扩大,网络小说的门槛越来越低,玄幻、武侠、仙侠、言情、都市、历史、穿越等小说类型在网络小说中不断创造数量极为庞大的文学文本,甚至有一部分成为新的文学经典。纵观当今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而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还缺少系统而全面的论著,网络上也仅有文学爱好者进行简单对网络小说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网络文学在数十年的光景中逐渐呈新型之势,发展成为巨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网络文学覆盖的读者已达2.74亿人、注册写手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并且男频和女频不相上下,男频诸如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等,女频诸如红袖添香、锦江中文网等。本人所研究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然在言情小说中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也称不上巨著。然而它独有的写作艺术与文学模式,开创了仙侠言情体裁的一个新境界,为众多女性读者为之痴迷,并称之为“仙侠言情之红楼”,在心中的地位没有其他书可以比拟。因而选此为题。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自网络文学兴起以来,虽然大部分读者都为之喜爱,进行书评或者在贴吧论坛抒发意见看法,但是鲜少有人对新兴的网络小说文本进行具体的解读分析论述。因为这些小说没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没有诸多作家学者的关注与认可,甚至在茫茫网络文学中一逝而过,但不能否认在数年之后,网络文学也能历经沉淀,出现耀眼的珍珠。因而算是较新的论文选题。
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语言写作艺术特色,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题目意义和在文中的体现,以及小说写作模式与叙述方式的独特性三个方面。
难点:怎样在没有任何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依据文学语言分析模式与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而有意义的研究。
创新点:能够脱离传统论文对于文学著作的研究仅限于经典传统或者大众认可的文学文本,关注网络文学,关注新型小说构成。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引言(研究背景及原因)。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文学意义。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写作艺术研究。
2.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语言艺术特色。
2.1.1以诙谐写悲凉。
2.1.2以无情衬有情。
2.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结构艺术特色。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十五
一、文献综述: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收集经传的基础上对小篆所做的全面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学术价值极高,研究者代不乏人,著作如林。据阳海清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说,《说文解字》及其研究性著作共计1849种,其著录部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有清一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非常盛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说文四大家,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重于形,桂馥《说文义证》偏于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侧重于声,独段氏注形音义三者并重。近xx年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有综合性研究、词义研究、“六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体例研究、比较研究、方言研究和许慎《说文解字》研究等8个方面的新成就,本时期《说文解字》研究显示出重视普及性研究和学科转向渐趋自觉等新特点。
礼学研究可分为四类:以礼经以及其它儒家经典中记载的礼为对象的礼经学,主干是三礼学,涉及对其它儒家经典(“十三经”)中记载的礼的研究;以仪制的撰作和仪制的研究为对象的礼仪学;对礼的本质、价值、功能和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性的论证和阐发的礼论;由礼在中国的泛化现象滋生的泛礼学。礼学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是显学。孙诒让《周礼正义》是中国传统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宣告了传统礼学时代的终结。经过三四十年的沉寂后,礼学研究在我国学界逐渐得到复苏和重振,推出了一些相当分量的成果。特别是曹元弼、沈文倬、陈戍国师生三代,前后相续,成为20世纪以后礼学传承中引人注目的一脉。复旦大学杨志刚教授认为,现代礼学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比较早的时候起,就注意到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古礼。“文化”概念的导入,给礼学研究这门传统学问注入了新的研究意识,二是形成了一种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态势,拓展了现代礼学的研究领域,三是注重古代文献资料与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以及民族学资料的互相印证,四是以沈文倬、杨宽等为代表,初步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
二、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说文解字》不单单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xx年11月在河南漯河召开了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学者对《说文》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近代以来,戴震提倡以训诂明义理,学者多受其影响,致力于小学,但研究者多偏重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将其当作经学附庸。实际上,《说文》“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虫杂物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几乎是许慎时代社会生活的实录,有关当时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名物、思想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宝贵的文献资源,历代研究者虽用力颇勤,但鲜有学者从社会学方面来研究,更没有从礼学的眼光来研究《说文解字》的。利用文献典籍及考古出土资料并参之于民族学资料来研究古礼已成共识,但利用《说文解字》以及相关古文字资料来从事礼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社会生活一方面由语言文字所反映,另一方面也在语言文字的发展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礼几乎是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总规范,影响、浸淫至制度、器物、行为、观念形态各个层面。以儒家经典“六经”言,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就说,“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曹元弼先生说:“六经同归,其指在礼。《易》之象,《书》之政,皆礼也”。许慎生活的时代,今古文争论激烈,“五经无双”的他不可能不在其著作《说文》时烙下礼的痕迹,反映自己的礼治思想。包括三礼在内的先秦典籍以及当时的礼既是许慎撰作《说文》的资料来源,也为其提供了编写撰作的指导思想,还提供了一种据礼释字的研究方法。研究《说文解字》,领悟作者的微言大义,可以更本真地认识中国古礼。
因此,把《说文》研究同中国古礼研究结合起来,运用礼学来研究语言学和运用语言学来研究礼学,准确地揭示其内在关联,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又为我们准确地认识古礼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丰富扩充礼学研究的视野。
三、研究内容。
《说文》引称的礼书。许慎在《说文》叙目里说,“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与所不知,盖阙如也”,引用的礼书是《周礼》,此外许慎还引用《礼记》等先秦礼类典籍。对《说文》引用的礼书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对相应内容与今本进行比较,研究许慎引称礼书的依据和规律。
《说文》记载的古礼。《说文》保存了有关上古礼方面大量的重要信息,反映出先民们用礼行礼的痕迹,成为今之学者探索古礼的渊薮。许多精蕴的解说,资料性甚强,有助于考史和印证古礼。如:《说文》卷一上玉部:“瑁,诸侯执桓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礼》曰:‘天子执瑁四寸’”;十三下土部:“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于执蒲璧,男执谷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楚爵有执圭。”这是由瑞信礼仪说明等级制度。这一部分的研究将依据古礼的五分法进行分类梳理。
《说文》表述的汉礼。《说文》一书,大量记载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礼教、礼制、礼论等,某种程度上是一部反映当时礼制礼俗的文献,可以看作是研究汉礼的一个可靠的资料来源。如第三部示部释祜和十二部释庄皆曰“上讳”,反映当时的避讳之礼。
《说文》涉礼小篆的追源。许慎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可以上溯造字之原,下辨分隶行草递变之迹。清代学者孙星衍说:“说文不作,几于不识六义,六义不通,唐虞三代文字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将结合古文字演变和当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对涉礼小篆进行词源学上的研究。
《说文》古礼名物制度铨释。经礼为三代制作精意所存,有非可仅执义理以求之者,固必释训诂,铨名物,征制度,而后义理乃现。《说文》分类别目、以类相牵,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广博性,古礼许多名物赖《说文》而存之。本部分将按礼仪、礼器以及礼物等进行研究。
经礼与《说文》释字体例。许慎在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细考经礼,其中训诂之语多为许慎所用,其行文体例、风格亦多受礼经影响。本部分将考证经礼对《说文》成书的影响。
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三代之时,礼乐大行,“郁郁乎文哉”,学出于官,文字受官方绝对控制,看起来比较统一。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私学昌盛,文字形体急剧变化。始皇隆法黜儒,有仪而无礼,虽欲“书同文”,但秦书实有八体。汉初,礼久不行,古今文字交接过渡,文字写法纷呈不一,点画出入随便。至汉武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虽稍稍统一,但数百年之流毒,非竟日可除,《说文》成书前后的碑刻文字,也是别体繁出。这一部分研究礼之变迁与文字演变的内在关联。
经礼今古文之争。两汉之际,礼经学特别是《周礼》之学,在东汉经学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枢纽的地位。极力推崇古文经学的许慎是古文经学大家,在撰写《说文解字》时吸收了大量古文经学的成果,但也有极少部分吸收了今文经学的优秀成果。这一部分结合许氏所著的《五经异义》,参之以同时之贾马何郑,研究两汉经礼今古文之争。
《说文》礼治思想。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同一社会文化现象的解释是不同的。许慎虽没有专门的礼学专著,但他的礼学思想在《说文》的注释及编排、所用资料的引称等方面得到体现。如在释玉有“五德”,提出“仁、义、智、勇、洁”之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研究《说文》包含的礼治思想,可进而推衍出许慎的礼学思想。
四、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研究重点:许慎的礼学思想。许慎“五经无双”,《说文》出后,同时代郑玄注经,晋灼写史已多加引用,许氏对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自然功不待言,其礼学思想也意义非浅,上升、提炼其礼学思想,可以发现当时的思想发展轨迹。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中,通过与许慎同时代的经学家的活动考察中,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确保其思想研究的真实、完整性。
难点之一:礼古文字知识。《说文》里集中整理保存了上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资料。在研究礼类文字的词源时,必须把握古代文字的演变规律和轨迹。古文字的研究涉及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而三者往往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从文字上考察,“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但同时,“声在文之先,意在声之先”,即声音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而文字是用来记录声音的,“故凡发音部位相同的字,其义多相同或相近”,由此可见文字与读音关系也非常密切,要求研究者必须有扎实的古文字研究功底,这种素质就是相当艰巨的挑战。
难点之二:礼今古文之争。根据许慎的《五经异义》,两汉的群经各家学说,存在今文、古文两派的基本界限;两派的区分标准,又在礼制。晚清的廖平发挥许慎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今学博士之礼制出于《王制》,古文专用《周礼》,故定为今学主《王制》、孔子,古学主《周礼》,然后二家所以异同之故灿若列眉,千谷百壑得所归宿”。经学今、古文分派问题十分复杂,虽然研究者虽众,但聚讼千载的学术问题还须探讨。
对于上述难点和重点,拟在熟悉掌握典籍和综合分析文献训诂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从中稽核出符合历史面貌的结论来。
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论文涉及《说文》学及古礼两大艰深学术领域,工作量浩大,体现在:
艰深的文献阅读:研究者必须对《说文》及三礼有充分的阅读和准确的理解,这些文献内容艰深、专业性强。另外须对前辈礼学与《说文》学的研究成果很好利用,对许慎时代的历史面貌有准确把握,需要古文字学方面的坚实基础,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有大量坚实的文献阅读作为基础。
繁重的文献梳理。作为交叉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只有在大量的资料占有、整理后并进行仔细认真和富有发散性的分析、归纳后,才能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材料梳理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哪些有用,哪些会产生误导等,研究者应当正确处理。
严密的论证推理。许慎本身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多,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大都集中于文字学研究方面,这项研究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结论必须有缜密的论证,运用严密的推理方法对观点进行支撑。
论文进度:
xx年6月前完成本项研究的资料收集与文献阅读。
8月前《说文》引称礼书的整理。
10月前《说文》记载的古礼疏证。
12月前《说文》记载的汉礼考订。
xx年2月前《说文》涉礼小篆的词源学研究。
4月前《说文》记载的古礼名物制度考证。
6月前三礼与《说文》行文风格特点研究。
8月前经礼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考察。
10月前《说文》礼学思想研究。
12月前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关系。
xx年4月前学位论文的润饰。
6月前论文答辩。
六、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论文预期成果:专著及系列论文。
创新点:
1、开辟《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说文解字》,特别是从礼学的角度系统地进行研究,本研究尚属首创,并为今后与其他儒家经典的结合研究奠定基础,形成《说文》说经系列。
2、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研究说文者虽众,但尚无对许氏学术思想尤其是礼学思想进行探讨。研究许慎的学术思想可对经学的今古文之争提供材料学上的支持。
3、开创古礼研究新思路,也就是说,对礼学的研究可以从古代文献、地下出土、民族学资料“三重推理”法扩充包含古文字资料的“四重推理”法。
七、完成本课题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1、《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姚孝遂主编中华书局。
2、《金文编》容庚先生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中华书局。
3、《积微居小学述林》杨遇夫先生著中华书局。
4、《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撰巴蜀书社。
5、《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撰。
6、《说文句读》义筠撰。
7、《说文解字义证》桂馥撰中华书局。
8、《古文字类编》高明编中华书局。
9、《经典释文》陆德明著中华书局。
10、《史记》(附三家注)司马迁著中华书局。
11、《汉书》班固著中华书局。
12、《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
13、《三礼汉志疏证》刘善泽撰岳麓书社。
14、《十三经注疏》阮刻影印本,中华书局。
15、《周礼正义》孙诒让撰中华书局。
16、《仪礼正义》胡培翚撰清经解续编本。
17、《礼记集解》孙希旦撰商务印书馆。
18、《仪礼图》张惠言著清同治九年楚北崇文书局重雕本。
19、《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沈文倬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20、《中国礼制史》陈戍国著岳麓书社。
21、《古汉语研究》《古文字研究》《考古》等。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十六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文明与自然的冲突。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名小说家和作家,是着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国文学史上着名的三姐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着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着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呼啸山庄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2.王宏洁则在《自然与文明的冲击》中认为,自然和文明的冲突矛盾也就是《呼啸山庄》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自然,要求人们生活需要顺从内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错给予的舒适和自得。而文明,则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遵从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带来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类,因此纯净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会随着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消失,自然会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诞生开始,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就不断。
(二)国外研究现状。
1.英国着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她写道: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和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啸山庄》中没有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2.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他总结说:《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一)课题研究内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多次运用象征主义,例如,呼啸山庄和西斯科拉里夫与儿时的凯瑟琳代表自然,他们崇尚自由,顺应自然和暴风雨似的生活原则而与呼啸山庄对立存在的画眉山庄以及林顿家庭则代表文明,他们彬彬有礼,服从一切社会原则。自然和文明表面风平浪静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偶然闯进画眉山庄,于是冲突不断。凯瑟琳的自然之情开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战,她开始背叛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来越像淑女,最终她舍弃对西斯克里夫的真爱嫁给埃德加林顿,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绝对优势。但是婚后的凯瑟琳被内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而西斯克里夫也因为凯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极端,他变成了复仇的恶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约束人的真实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剧。尽管文明带来了进步,但是文明却扼杀了人性。最终,艾米莉勃朗特让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开阻碍之窗-文明,让两人的游魂在荒野间游荡。种种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对两人爱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顺应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本选题拟从三个部分加以阐述:
1.自然和文明的定义。
3.结论人应该顺从自然,归顺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给人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二)课题研究创新。
本文主要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来解析自然和文明的冲突。艾米莉勃朗特不仅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庄园,分别代表自然和文明,还赋予住在两个山庄中类似他们山庄的性格,通过他们的对比以及他们交织时所产生的矛盾分歧来说明自认和文明之间的对抗。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选题拟采用多种研究手法,然后再结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综合查找法、归纳法、翻译法、文献综述法、文献检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详述。主要包括:1、定性分析法:根据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2、归纳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3、文献法:即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4、文献综述法:即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建构与阐述。其中,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一)研究计划。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选定题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务书部分和开题报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论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论文第二稿。
6月1日-6月9日:论文答辩(答辩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及时修改,以便装订论文终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辩及论文装订、成绩评定。
(二)预期成果。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字数在5000英文单词左右、英美文学方向的的学术论文。
六、参考文献:
[1]bronteemily.wutheringheights[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