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智慧化社区服务实施方案篇一
一、项目概况 区域: 华北区域
公司:xxx公司,项目名称分期 : xxxx(1 标,2 标)1,车行大门: 4 个,主大门 1,附大门 2,大门 3,大门 4 2,人行通道: 4 个,位置:大门 1,、大门 2 旁各两个。3,人通道闸机: 4 通道, 4,闸机类型: 无。5,塔吊数量: 12 台
6,塔吊已装摄像头: 0 台,(后期总包打算安装)。7,硬盘录像机: 无,是外围墙监控,总包方的位置:主大门。
8,光纤宽带:原有光纤,100m;接入地点: 售楼处,门卫室没有网络。
位置:大门 1、大门 2 人行通道。
二、塔吊监控
1)监控室在售楼处(项目部),新安装 12 台塔吊摄像头(现 11 台塔吊,后期计划增 1 台塔吊)。传输方式:无线网桥。
硬盘录像机 : 需新装 售楼处。
施工方案: 塔吊摄像头使用无线网桥。
(塔吊)摄像头网线连接网桥 1 client
端(发射端)(门卫室)nvr-交换机-网线连接网桥 2 acce point 端(接收端)
塔吊视频监控布置方案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目 1#塔吊 项目 2#塔吊 项目 3#塔吊 项目 4#塔吊 项目 5#塔吊 项目 6#塔吊 项目 7#塔吊 项目 8#塔吊 项目 9#塔吊 项目 10#塔吊 项目 11#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施工主体
位置
安装位置
监控范围
方式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供应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新安装
传输
电源
备注 12 项目 12#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三、人脸识别
主大门 1:人行通道 : 安装 2 个人行通道闸 , 安装 4 台人脸识主 机联动闸机开门使用。安装方式 : 闸机上开孔安装。传输方式:网线连接到门卫室交接机
施工方案: 2 台进口方向识别 ,2 台出口识别 , 每台闸机开孔尺寸建 议:50mm
附大门 2:人行通道 : 安装 2 个人行通道闸 , 安装 4 台人脸识主 机联动闸机开门使用。安装方式 : 闸机上开孔安装。
传输方式:无线网桥连接到门卫室交接机
施工方案: 2 台进口方向识别 ,2 台出口识别 , 每台闸机开孔尺寸建 议:50mm
(固定示例图,非实际安装数量 ,实际数量下表)
人脸识别设备布置方案
序
号
人行闸机 2 1
大门 1 旁
个通道 人行闸机 2 2 3
大门 2 旁
个通道
4 台
无线
满足
4 台
有线
满足
位置
安装位置
量
式
供应
人脸数
传输方
电源
备注
四、车牌识别
大门 1: 位置:
安装 1 进 1 出,2 台。大门内俩侧地面安装
传输方式:网线连接到门卫室交接机 施工方案:
大门内右侧落地安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进入方向车辆,网线 连接至大门交换机,水泥地膨胀螺栓固定,pvc 管线防水处理。大门内左侧落地安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进入方向车辆,网线 连接至大门交换机,水泥地膨胀螺栓固定,pvc 管线防水处理。
大门 2: 安装 1 进 1 出,2 台。位置: 大门外俩侧地面安装
传输方式:无线网桥连接到门卫室交接机
施工方案:大门外右侧落地安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进入方向 车辆,网线连接至大门交换机,水泥地膨胀螺栓固定
.大门外左侧落
地安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进入方向车辆,无线网桥连接至门卫室交 换机,水泥地膨胀螺栓固定.大门 3: 安装 1 进 1 出,2 台。位置: 大门外俩侧地面安装
传输方式:无线网桥连接到门卫室交接机
施工方案:大门外右侧落地安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进入方向 车辆,网线连接至大门交换机,水泥地膨胀螺栓固定
.大门外左侧落
地安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进入方向车辆,无线网桥连接至门卫室交换机,水泥地膨胀螺栓固定.大门 4: 安装 1 进 1 出,2 台。位置: 大门外俩侧地面安装
传输方式:无线网桥连接到门卫室交接机
施工方案:大门外右侧落地安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进入方向 车辆,网线连接至大门交换机,水泥地膨胀螺栓固定
.大门外左侧落
地安装车牌识别一体机识别进入方向车辆,无线网桥连接至门卫室交 换机,水泥地膨胀螺栓固定.车牌识别设备布置方案
序
号 1 2
标 1 大门 1 标 1 大门 2
大门内俩侧 大门外俩侧
位置
安装位置
量 2 台 2 台
式 有线 无线
供应 满足 满足
车牌数
传输方
电源
备注 3 4
标 2 大门 3 标 2 大门 4
大门内俩侧 大门外俩侧
2 台 2 台
无线 无线
满足 满足
五、组网设计
1:(监控室)硬盘录像机 : 安装在售楼处。
2: 标 1,标 2 出入口分别设置交接机连接大门的人脸设备,车牌 设备,以及 2 个标内塔吊摄像头通过无线传输到大门接收端并连入交 换机,3: 标 1,标 2 大门交换机通过网线,无线网桥接入售楼处(项目部)监控室,接入宽带外网 五、实施总拓扑图
标 1 标 2 共 12 台塔吊安装 12 摄像头:(新增)→中心交换机:无线网桥(新增)
nvr: 新加
大门 1 交接机 →中 心交换机:无线网桥
(1 对)固定设备
大门 2 交接机 →中 心交换机:网线
台。(安装方式:闸机开孔)
大门 3 交接机 →中 心交换机:网线 大门 4 交接机 →中 心交换机:网线
标1 大门 1:利旧人员通道闸
机(2)通道。安装人脸主机(4)
标1 大门 1:利旧人员通道闸
机2)通道。安装人脸主机(4)台。(安装方式:闸机开孔)
标1 大门 1: 车牌识别安装 2 台位置:全部门内
标1 大门 2: 车牌识别安装 2 台位置:全部门外
标2 大门 2 车牌识别安装 2 台位置:全部门内
标2 大门 1: 车牌识别安装 2 台位置:全部门内
六、项目设备清单 (贴主配备表)序号
产品名称
数量
单位
型号及参数
cloudminds1000 1 云端智能人脸识别机
5000 人脸库
系列,>
8 2 云端智能车牌识别机
台
cloudminds2000
台
系列
tp-link 3
交换机
tl-sl1218pe-combo
4 4 5 6
无线传输设备
nvr
台 台
26 1
tp-link tl-cpe500
海康威视 ds-8616n-k8
台
硬盘
4t
8 7 球型摄像机(200w)
块
海康威视
ds-2dc4420iw-d
套摄像机支架(万向节,可调
方向)
通道闸
海康威视
12 4
个 套
单通道
cloudminds3000 10 云端智能识别预处理机
系列(支
0
台
持二路摄像头)
cloudminds3000 11 云端智能识别预处理机
系列(支
0
台
持二路摄像头)
12 13
网络路由器 1
花生壳(oray)
台
16 口 poe 交换机 2
台
14 80m 独立网络服务 1 / 年 花生壳(oray)七、实施计划(暂可不填)
智慧化社区服务实施方案篇二
2020年4月19日
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创立“智慧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运城市“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立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中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老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学校概况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我校信息化起步较早,1997年电教工作专题片《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专题片”二等奖。1998年被山西省电教馆认定为首批电教示范校,曾经的两机一幕到现在的电子白板,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在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因配备不充分,导致发展较缓,但也都在逐步向前。现在,我们有多媒体教室43间,建有监控中心,教师人均一台一体机,校园网络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
四、存在不足
当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校园信息化体系,没有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软件环境也不尽人意,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信息化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学科资源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课件、试题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教师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部分信息共享。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尝试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尝试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三)重点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创客工作室,由校长杜建勋任组长,校长助理程小龙为副组长,全权负责智慧校园的创立工作。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资产、科研等智能化管理。
4、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抽调二、三年级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创客工作,率先尝试开设智慧校园创新实验班,借助平板师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高标准录播室和微机室的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平陆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立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2月
2020年4月19日
智慧化社区服务实施方案篇三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导读:本文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一)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xx年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
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于确需通过社区受理的便民服务事项,要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办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落实社区办理事项准入制度,公开具体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内容、申报材料、程序和办理时限,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
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
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17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
验。(牵头部门:市网信办;配合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夯实基础阶段(20xx年1月-8月)。在全市选择部分社区作为智慧社区试点。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率先实现民政、残疾事业、就业创业类事项的一
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网信办、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市网信办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二)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
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
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
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智慧化社区服务实施方案篇四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本文是关于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
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一)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20xx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于确需通过社区受理的便民服务事项,要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办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落实社区办理事项准入制度,公开具体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内容、申报材料、程序和办理时限,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
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
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xx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夯实基础阶段(20xx年1月-8月)。在全市选择部分社区作为智慧社区试点。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率先实现民政、残疾事业、就业创业类事项的一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
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
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二)
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
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
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
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智慧化社区服务实施方案篇五
创建“智慧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运城市“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中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老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起步较早,1997年电教工作专题片《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专题片”二等奖。1998年被山西省电教馆认定为首批电教示范校,曾经的两机一幕到现在的电子白板,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在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因配备不充分,导致发展较缓,但也都在逐步向前。现在,我们有多媒体教室43间,建有监控中心,教师人均一台一体机,校园网络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校园信息化体系,没有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软件环境也不尽人意,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信息化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学科资源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课件、试题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教师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部分信息共享。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尝试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尝试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三)重点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创客工作室,由校长杜建勋任组长,校长助理程小龙为副组长,全权负责智慧校园的创建工作。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
3、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资产、科研等智能化管理。
4、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抽调
二、三年级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创客工作,率先尝试开设智慧校园创新实验班,借助平板师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高标准录播室和微机室的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平陆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6年12月
智慧化社区服务实施方案篇六
附件2:
安拉村级互助资金项目申报村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件3:
安拉村互助资金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村是新农村建设贫困村,位于广安区观阁镇东北面,东靠龙滩乡青杠村、南接本镇银顶村、西临七谷村、北与沙石村相连。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距市、区、乡分别为48公里、45公里、3公里。全村辖5个组,255户963人,其中常年在家214户808人,党员 25人。我村有耕地 675 亩。农村经济来源以传统农业主,2009年人均粮食产量 380 公斤,人均纯收入 2700 元。有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贫困人口 21 户28人。
二、实施方案
小井乡小良村在充分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经村民大会讨论,确定了互助资金项目的实施方案。
1、建立项目管理小组和监督小组,每小组3人。 管理小组:
理事长 黎仁忠
会 计 邓小福
出 纳 张远明
执行小组长 雷勇 监督小组长 黎永凯 监 督 员 黎永祥
2、在镇信用社开设专户,把到位的互助资金存入专户,互助社存放现金不超过1000元。
3、经群众讨论确定,根据我村实际,每户交纳的互助金50—500元(高额不限)。
4、借款对象,交纳了互助金,加入了互助社的本村村民。
5、借款使用范围,用于本村村民发展生产项目。
6、借款条件,农户以自愿为原则结成联户小组,农户在向互助社申请借款时,其小组其他农户为其签字担保,经济上承担连带责任。现已成立 25小组,入社会员153户,已交纳会费 30600 元。
7、借款额度,首次借款不超过3000元,以后不超过5000元。特殊成员首次借款及特殊借款不得超过1000元。
8、借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9、资金占用费,经群众会讨论,资金占用费按年利率6.6 %0。
10、资金占用费的用途:60﹪作为管理人员务工补助,30﹪加入本金,10﹪用于建立公益金,用于本村公益事业,具体做什么,由村民大会讨论确定。
11、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
(1)民主讨论确定贫困户,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2)对确定无钱交纳互助金的贫困户,号召党员干部主动借钱支持。
(3)对该项目不相信,不愿加入互助社的贫困户,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
(4)对加入了互助社,但组成不了借款担保小组的贫困户,发动党员、干部主动将其吸收到自己的互助小组来。
(5)互助社在审查借款时,首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6)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技术服务。
12、还款方式:每月等额偿还借款和占用费。
13、建立公示制度,每月向群众张榜公示农户借款情况和互助社管理情况。
14、建立奖惩制度:对按时还款的农户和借款担保小组进行通报表扬;对不能按时还款的农户收取1-2倍的占用费,停止该小组的借款。
15、建立减缓制度;对于特别贫困户的农户,实行减缓交纳互助资金。
16、建立监督制度:
(1)监督小组不定期对资金管理和借款农户实行跟踪调查,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其将资金实实在在的用在项目上。根据情况收回资金的及时收回,以避风险。
(2)项目管理小组随时接受监督小组和群众监督。
(3)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管理的技术指导和工作监督。
广安市广安区观阁镇观南村互助社
二〇一〇年 六 月 六 日篇2:学习互助小组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发扬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习效率,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订学习互助小组建设实施方案。
一、科学分组,落实责任,合理搭配 1.每个教学班划分若干个学习小组。
(1)每个学习互助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组成按照2:2(每组两个学习成绩较好的,两个一般的,两个学习困难的)或2:2:2(两个学习成绩较好的,两个一般的,两个学习困难的)的比例进行分组。班主任要摸清学生的学习状况,认清学生在每个学科中的位置,还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因素。要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各小组的人数应相同。
(2)班主任负责具体分组工作,在第14周三之前完成分组工作,小组成立后无特殊情况不轻易进行人员变动,行政小组与学习小组要合二为一。
(3)定组名:每个学习小组要有体现本组个性的组名,一方面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增强小组凝聚力;另一方面个性的组名便于增强小组之间的对抗性。
(4)定组训:每个小组成立后要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识,制定明确的组训,组训是小组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旨在增强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积极进取意识。
(5)定目标:为了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体现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每个小组都要有自己的短期目标(如学期中和学期末目标)和长期目标(年度和高中阶段学习目标),这是小组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时,每个小组成员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制定自己的短期学习目标和中长期学习目标,并在组内公布便于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和互相促进。
(6)分组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对有问题的学习小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深入到有问题的小组进行了解协调,指导各学习小组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让互助小组尽快走上正规。
2.加强小组长配备。
(1)确立好学习互助小组后,每小组要确定负责人:行政组长、学科组长、协调记录组长。
(2)选择行政组长的原则:要求被推荐人责任心强,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3)选择学科组长的办法:优先从学科成绩突出的学生中产生,或者由小组成员推荐选举产生,但班主任必须把好关。
(4)各负责人的职责。
行政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日常管理工作;
学科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本学科学习任务的分配、合作交流的开展、展示人选的确定以及收集疑问和难点,汇总给课代表等日常学习工作;
协调记录组长:负责记录本小组成员的各种表现。3.小组成员的座位安排。
每小组分为两排,前排3-4人转身与后排3-4人组成一个小组,学科组长尽量安排在中心位置。4.在实施分组教学前,班主任要做好两个培训:
(1)班主任对各小组组长、科代表及班长进行管理培训。(2)班主任要对各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
二、落实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探究意识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宣传,协调确立学习互助小组,落实行动,并让学生制定小组计划。1.课前完成学案内容。
(1)学生借助学案中的学习目标,结合教材,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进行自学;
(2)学生可以通过结成的学习对子进行交流学习,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进行集体学习,即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学习;
(3)学习小组长收集疑问和难点,汇总给科代表,科代表再把各小组的疑问和难点归纳汇总交给学科教师,便于教师了解学情。2.课上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小组内互助交流,形成共识或提出问题。3.课后进行课堂小结。互助小组成员要做到“三思”,即一思我今天的收获是什么,二思哪些问题我还不明白,三思没有听懂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对未完成的学习任务小组内进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分组合作学习的考评反馈
1、对分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评价反馈,班主任指导学习委员要定期(每周)评价各学习小组在展示中的表现。比如:评价互助小组课前学案完成情况,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内容,规范性,及质疑对抗效果,课后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力和反思情况等等。
2、具体评价方式见:
(1)班主任定期组织检查互助学习小组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完成情况及时指导互助小组调整目标和措施。
(2)表彰总结,激励评价。班主任对学习互助小组进行考核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或奖励。并向学校推荐表现特别突出的小组,学校每月汇总后,向全校通报表扬。
样表: 2012年12月3日
。篇3:团结互助实施方案
“团结互助”养成教育示范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它集中体现于仁爱、互助、团结、协力,成为维系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公德准绳和行为规范。
二、实施目的从小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相濡以沫的情感,懂得关心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让学生知道:帮助永远都是相互的,帮助他人是一种享受,帮助他人就是快乐的源泉。此外,通过开展一些教育活动,要在年级内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进而树立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美德。
三、主要途径
团结互助是人的天性,是荣辱观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学校教育中有必要从小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团结互助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践和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团结互助教育:
第一、要对学生加强团结知识的教育,提高对团结互助的认识。 “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一把筷子就难以摧毁。”正说明这一点。但是光讲团结,不讲互助,搞不好真正的团结;不讲互助,缺少互助,不能互助,就没有团结可言。互助可以增强凝聚力、增强向心力。提倡团结互助,就是要培育和形成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培育和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第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团结互助的行为。
团结互助不应只是停留在口头的一句口号。有了对团结互助意义的明确认识,还要付诸行动。作为教师,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引导,顺水推舟,让团结互助成为统一行动。让孩子深深领悟到: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帮助有困难的人。从小培养孩子的团结互助意识,净化孩子的心灵,教育孩子对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善待他人,多一些忍让,献一点爱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就会减少矛盾,变得美好。要让学生深深记住:团结互助必须要有常怀他人之心。雷锋说过一句始终让我们感动的话:“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这种“温暖”,就是我们常说的:团结互助、相互关怀。我们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积极引导,让学生朝着“团结互助”的方向发展,摒弃“损人利己”;让学生懵懂的十字路口,有路标可循。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每位教育者,每位学生都能这样做,那我们的社会矛盾就越来越少,社会将充满温馨、和谐。
第三、努力让团结互助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人人都得到互相帮助的好处,都在互相帮助中享受快乐与幸福,慢慢地,就会懂得关心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帮助他人就是快乐的源泉。久而久之,团结
互助也就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自觉行动。一个团结的集体,成员之间必然是互助的,他们有着主动助人的意识,有着乐于助人的欲望。团结互助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只有团结,我们的队伍才会强大;只有互相帮助,我们以后的道路才会平坦。如果我们能够提高思想境界,让团结互助升华为每一个人自觉行动,让团结互助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追求,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四、教师自身做好团结互助的模范表率作用。
让学生懂得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帮助他人,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积极帮助别人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现“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这一核心理念的前提与保证。
这就好比牛拉车,光在屁股抽,牛走得很吃力,人也赶得很疲惫;如果能在牛面前放些食物,引诱它主动朝前走,那赶牛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我们的教育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的教育者要做那聪明的赶牛者,身体力行,在学生面前做好指引,做好团结互助的模范表率。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教研组的教师之间互帮互助,你来我往,一切从大局利益出发,首先满足他人的需要,形成“你帮我,我助你”的良好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就能扎下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的良好根基。
四、开展活动
1.举办“团结协作”主题班会
我们尽力改变班会课形式,事先安排一位同学进行班会课的设计,主题即是“团结协作”。在班会课上,同学们在主持同学的提议下,畅所欲言,有的说:“要成功,必须团结奋斗。大凡取得科研成功的人都有团结协作的搭档,或者同仁,或者助手。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共同努力。学生的本职是学习,我们的集体如果能团结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就能共同提高成绩。”有的说:“团结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友善是团结的前提。历史上有汉武帝不注重团结最终失败而唐明皇带领将士团结奋战,最终成功的先例。所以加强团结协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你有一个思想与别人分享时,别人也有一个思想,通过友善的交流,就会有两个思想。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起来就有无穷的力量。”有的同学还举了亲身事例来证明“团结协作”的必要性。‘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团结就是力量’这些的警句提醒、告戒、勉励我们:无论是朋友间,还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相互与人为善,互爱互助,于集体,于国家,便能产生比天时、地利更重要的人和。人和之所以可贵,在于能产生‘1加1大于2’的效应。中国有十四亿人口,如果不团结就是一盘散沙,凝聚在一起就成为力量无穷的沙袋。”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心阵地,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是团结合作习惯养成的着力点。
我们把团结合作的目标融进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创设多种机会,使学生自我教育,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合作交流,受同辈群体影响,体验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使学生喜欢合作,并学会合作。如,在教学中以4~6人为小组自学、讨论、比赛、汇报学习情况,各小组互相评价、记录成绩,下课前结合小组成绩、纪律,评出优秀合作学习小组,激励团结合作竞争;在班级管理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卫生、劳动、布置班级环境等各项任务,友善分工合作,你追我赶,人人为争当“团结合作文明班”发挥自己的力量。如以“培养团结合作”为内容,分工布置班级环境,各组学生发挥潜能,各显神通。让学生处处有合作机会,有友好竞争,时时受到优美环境的美好高尚情操熏陶。由于着力点抓得准确、落实,使课堂、班级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性充分挖掘,因此学生在校团结合作习惯养成效果显著。3.开展团结互助歌曲大联唱活动。
为把团结互助挂在嘴边,做到时时提醒自己,我们教研组群策群力选取了《左手右手》、《咱们从小讲礼貌》、《爱从这里起航》三首歌作为此项活动的主题曲,并在课余时间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大合唱训练,孩子们在感受音乐带给他们快乐的同时,将近段时间所感受到的团结互助的力量至情至真地演唱出来,这一个个团结互助的小使者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也将我们的活动主题推向了高潮。4.各班评选一批团结互助星。
为表扬一批在团结互助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学生,鞭策那些在活动中表现仍不够理想的学生,我们在每月的班级量化考核活动中评选一批团结互助之星。5.利用课前活动时间开展讲故事活动。
利用每周一和周三中午到校的课前活动时间介绍本班或学校团结互助典型的学生故事。也可以将搜集到的团结互助的名言、谚语讲出来,还可用周四的课前活动时间学唱团结互助的歌曲。
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团结互助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了困难能够同舟共济;有了荣誉互相谦让;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帮他人之所需;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人充满爱心,自觉抵制损人利己的不良现象,营造一个“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立志勤学为荣,以懒惰学习为耻”的和谐校园。让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充满爱意、充满人性、充满和谐。
实施方案者:三年级教研组
武萍 2012年5月10日篇4:农村资金互助社筹建方案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筹建方案
为支持农村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缓解农民和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根据上级精神要求,特制定资金互助合作社筹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积极稳妥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确保农村金融安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筹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吸纳农民、农副产品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为社员,并为社员提供资金互助的平台。
二、成立组织 ***于2014年4月15日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筹建领导小组,由乡纪委书记**同志任组长,乡副乡长**任副组长,乡村镇建设发展中心主任**、乡村镇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筹备工作,资金互助社发起人***同志负责具体协调工作。
三、宣传发动
宣传市、县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会议精神,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7]7号)等有
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员农民、农副产品经纪人、农村经济组织成员参与资金互助合作社组织。
四、筹备事宜
召集有意向且符合条件的发起人召开筹备大会,确定相关事宜:
1、申请注册资金互助社的名称:**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2、本着节约从俭、方便群众和安全防护的原则,将***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设在***,并配齐必要的桌椅及其他必要的设施。
3、动员10名以上的发起人自愿入社。发起人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懂政策、诚信可靠、品德较好、能承担社会责任;无违法犯罪记录,在国家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无不良信用记录。并组织签订发起人协议书。
4、发起人以货币出资,不得以实物、贷款或其他方式入股,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发起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出资的货币资本缴纳到筹委会指定的专门账户。
5、推选出一位符合任职资格的理事,选任一位有能力的经理和一位具备金融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
6、参照农村资金互助社章程规范本文,结合本社实际,拟出一份资金互助社章程草案,待资金互助社社员大会表决通过后确立为正式章程。
7、按照《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本社实际,制定社员议事、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安全保卫等制度。
8、筹备其他相关事宜。篇5:xxxx资金互助合作社实施方案 xxxx资金互助合作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为加快农村发展,农村致富的进程,探索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的新路子,解决部分农民季节性缺钱与余钱的出路,搞活农民闲散资金,使农民的闲散资金发挥最大化效益,让农民节前做到方便快捷,降低成本,不误农时商机。根据我地区现状,由xxxx等xx人发起,拟组建“xxxx资金互助合作社”,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探索农村资金互助新路子,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依法、自愿、互助、有偿的原则,做到规范运营,健康发展,服务于地方的经济,推动经济强镇建设进程。
二、办社的目的随着农村经济是飞速发展和农民致富进程的加快,农民的资金需求和持有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创业、就业资金需求面广、时效性强,一部分人上半年需求资金,下半年多余资金,另一部分人则相反,上半年多余,下半年需求,甚至出现月初与月末的需求变化,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手续繁琐,等待天数长,贻误农时商机,而农民多余的钱存在银行,哪怕离存期还只差一天,也按活期计息,影响了农民受益、为弥补以上不足,盘活闲散资金,通过资金互助合作活动,解决资金余缺的矛盾,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大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创业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办社的基础 xxxx为百年古镇,经济重镇,交通发达,商业繁华,更有各种特色养殖、种植业,三产收入过亿元,农民自主创业人数7200多人,其中养殖业人数为210多人、种植大户110多人、从事三产服务的近6000人以上,更有钢材、木材两大市场,带动了本地农民创业的热情,全镇已组建了各种农民合作社组织13个,据调查3万多农民的闲散资金近亿元,而另一部分农民创业投资的资金高达9亿多元,形成了一定的资金互助合作的基础和市场,为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发展方向
我社以xxxx等xx名农民为先期发起人,每个发起人先期投入xx万元,注册资金为xxx万元,建社后将广泛吸纳符合入社条件的各类人员加盟,社员之间入股分红保持一定的基准率,互助资金在本社内按照章程进行互助,实行有偿使用,所产生的积累为共同所有,通过一年的运作,力争社员达550人以上,互助资金累计投放额2600万元以上。
五、工作步骤
(一)调研论证的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2月)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调查摸底,对广大农民的资金盈余需求情况进行排查,掌握各种行业的需求特点和运营规范,探索办社的可行性,与 部分农民达成共识。
(二)考察学习阶段(2010年1月——2010年2月)
认真学习《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暂行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并去外地参观学习,观摩外地的实际操作过程,取得经验,先后到市、区、镇相关部门咨询,征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三)筹办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根据自愿、互助的原则,由发起人牵头,建立筹备小组,正式进入申请阶段。
(2)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本地特点,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3)起草合作社章程草案。
本社住所:xxxx镇苏蔡路大冯一条街。机构设臵:内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由5名理事组成,其中:设理事长1名)、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监事长1人)。在人员管理上,本社设理事长、总账会计、出纳员、结算员等不少于4名的工作人员和互助资金投放责任人若干名。理事长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互助资金投放责任人的持基本股股东或本社社员中产生,其他人员经理理事会讨论通过后由理事长聘用。
互助资金及使用管理:本社互助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社员基本股金、社员资格股、互助金和其他资金。开展资金互助活动的范围仅仅限于本社社员之间,主要用于解决社员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资金苦难。借出互助资金的单笔限额一般为每笔(户)5万元以下,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互助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对借出的互助资金实行互助投放责任人清算负责制和联保组连带清偿制。
4、制订合作社资金互助实施细则;
5、制订合作社资金各项工作职责制度;
6、召开合作社发起人会议:(1)筹备工作小组筹备工作报告;(2)讨论通过合作社章程;(3)讨论合作社办公设施等有关事宜;(4)形成发起人会议决议。
(四)申报审批阶段(2010年8月始)
1、整理归集相关资料;
2、出具申请、报区、镇政府及有关部分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