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2023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0 16:11:01
2023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小编:zdfb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一

匆匆忙忙又一学年过去,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实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教育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人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听课议课和课例研修并积极发言,积极努力与同事合作。通过努力学习,观摩 吸取别人之长,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实践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备课时力求深入 1

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学活动方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反思

1、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6、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五、成绩与不足: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学生的计算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还须在 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纵观一学年的学生统测学习成绩: 四年级二班数学学年全市统测成绩为:86.61的平均分,及格率94.44%,达标

率为81.48%,四年级三班学年统测成绩为:82.94的平均分,及格率96.3%,达标率为68.52%,仍然未能使我满意。

总之,本学年我教学态度端正认真,任劳任怨,不早退、不迟到,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各教学环节的规定,努力向课堂要质量。当然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如:如何注意平时积累自己的教学资料;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等等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勤于积累,争取不断地超越自己。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3、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

4、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谈话: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请同学们小组内读一读这些数。

680 5800 520 5000 4700 3070 8003 6009 1040 7200 605

3、同学们,这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比较小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4、放录音及出示数据:

各位观众:今天是2000年12月20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全国人口共计12595330000人,其中北京:13819000人,西藏:2616300人,四川:83290935人,河南:92560000人,新疆:19250000人,黑龙江:36890000人,山东:90790000人

这些数都是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意图:回忆万以内的数,是为下面学习亿以内的数作铺垫;一是巩固复习这部分知识,同时为下面认识亿以内的数作准备.)

二、合作学习,形成结论

1、自主学习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2、合作学习例1

(1)小组讨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2)试着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板书数位表)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北京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设计意图:对照数位,出现4个不同的数。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第一个是个级的数,让学生自己读;第二个是万级的数,给出读法;第三个是中间有0的万级的数,让学生自己试读;第三个也是万级的数,但中间和末尾都有0,给出读法。这样在教师引导和自主探索中,使学生学会读亿以内的数。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2、填空。

(1)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位,第()位是万位,()位在第九位。(2)306825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3)1个万里面有()个干。

l0个千万是1个()。(4)5080020是由5个()、8个()和2个()组成的。

(5)50500050左边的“5”在()位上,表示()个();中间的“5”在(()个()。

3、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北京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位上,表示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三

一年级上册《数数,认数》教学案例苏

教版

一、创景导入

音乐(米奇妙妙屋),小朋友这是什么歌?米奇问:想进我的米奇妙妙屋吗?我的妙妙屋里有几个好朋友普遇到难题了,你如果这节学好真本领了,就可以进我的妙妙屋帮忙解决难题了哦!有信心吗?

想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数?这些数中最大是几?

揭示题:大家已经认识很多数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认数。(板书题:数数,认数)

二、互动探究,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一捆。

学生活动。

反馈:让1个学生演示数出10根,并捆成一捆的过程。

谈话:如果,把1根小棒看做1,那这10根小棒是几个1?1捆是多少根,也就是几个十?

学生讨论后,说--说。

教师边板书:()个一是1个十,让学生板演。

教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自己学习,知道把10根小帮捆成一捆,可以表示1个10,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计数单位。

在生活中1个10应用很多。例如10枝铅笔捆成一捆,有人买10根就不用一根一根去数了,直接拿出一捆就行。再如:10个羽毛球装成一筒,这一筒就是1个十,有人买10个羽毛球,只要怎么办?

2认识11—20各数

谈话: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你能很容易的看出来吗?谁有好办法来帮帮老师?

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摆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左边摆1捆,右边摆3根小棒

”,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而且最容易看出是13根。

学生活动:照样子再摆一摆,初步感知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3继续认识11-20各数

谈话:出示前3副小棒图

提问:你能很快数出每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吗?你是怎样很快数出来的?

学生数后报数字,并说说想法,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数十几是1个十(1捆)和几个一组成谈话:那你会照样子摆出19根小棒吗?

学生活动时,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追问:如果,老师想知道你桌上摆的是20根小棒,你怎么摆,让我能更清楚地看出?

学生活动后,说一说。教师给予及时评价。

紧接问:这里有几捆小棒?有几个十?就是20?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个十是20

过渡:米奇觉得小朋友们学的真棒。想请大家到他的妙妙窝做客哦!(出示)

三、巩固()

(唐老鸭)出题:读一读(想想做做)

2(高飞)出题:看着尺子度数。(想想做做2)

3(布鲁托出题: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想想做做3)

4(黛丝)出题:先估一估,再数出来。(想想做做4)

教师先示范数的方法,先数出10个,一一做记号,再圈起来)

(米妮)出题:小组活动。(想想做做)

四、总结

谁来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五、作业

补充习题

六、板书设计

数数,认数

1捆是10根。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四

近似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能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3.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位数与数位的区别,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1)第一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第一个数是三位数,第二个数是四位数,三位数一定小于四位数)

(2)第二、第三组数都是三位数,你又是怎样比较的?(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今天我们继续比较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5: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99864○101010(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近似数”)提问:两个数各是几位数? 五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六位数呢? 谁大谁小? 99864<101010 六位数比五位数大,那么七位数与六位数比较呢?八位数与七位数呢?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应该怎样比较大小呢?(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我们又应该怎样比较大小呢?请大家看下面这道题。(2)出示第二组数:356000○36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先比较哪一位上的数? 十万位上的数字相同,怎么比较?

谁大谁小? 356000<360000(十万位上的数字相同,看万位上的数字,第一个数万位上是5,比第二个数万位上的6小)

(3)变式:把第一个数356000的万位5改成6 现在谁大谁小呢?

(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十万位和第二位万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就要看第三位。第一个数千位是6比第二个数千位上的0大)所以:366000>360000(4)启发学生逐步总结完整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a:比较数的大小一共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怎样比?位数相同怎样比? b:数位和位数有什么区别吗?

(5)练习: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50140○63140

72605○102800 38456○38546

410200○409300 2.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教师出示几个整万的数 50000 360000 1800000 120000 观察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2)教师说明:像这些个级全是0的数叫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比较简便。如50000写成5万即50000=5万 1800000=180万

(3)练习: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

3200000=

40450000辆=

640000人= 教师强调:改写后原来的单位名称不能丢。

40450000辆=4045万辆

640000人=64万人 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

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

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84380

726310 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b.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c.小组汇报结果:

84380≈8万

千位是4,舍

(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726310≈73万

千位是6,比5大,入

(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63599≈6万

709327≈71万

637000人≈64万人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五

认识垂直

淮安市新渡小学 刘文中 邮编:22330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2-44页例题,想想做做1-3 【教材简析】:认识垂直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的相交与平行的基础上安排的,认识垂线的编排与平行线类似,第42页例题从现实场景中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发现都相交成直角,以此描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同样再举出相应的实例;第43例题安排过已知直线上的点画它的垂线,“试一试”让学生过已知直线外的一点画它的垂线,进一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想想做做”通过对折长方形的纸、判断图形中互相垂直线段以及画垂线,巩固互相垂直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体验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相互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2.通过自主操作与合作交流,学会用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垂直现象,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与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并理解垂直的概念。

2、会用三角板、量角器画垂线。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不同位置的垂线。【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设计理念】: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节课的实际,采用观察比较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设计思路】: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并抽象出垂直相交的几何图形,并依据相交的角度概括出垂直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垂直的概念。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实例,进一步支撑和丰富垂直的表象,加深对垂直的认识和理解。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垂直的概念,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不同层面的讨论题和判断题,通过引导他们思考、探究、交流,全程参与学习活动,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

3、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进一步深化垂直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两种关系?你会用手指表示吗?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有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况,为下面研究相交进行铺垫。

2、课件出示与教材第42页例题图片类似的本校内图片,提问:在图片中哪两条线是平行的?(生指)哪两条线是相交的?(生再指)

3、我们可以画出图中一组相交的直线(根据学生所指,抽象出垂直相交的图形,移除实图)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并抽象出垂直相交的几何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指出: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相交的直线,但只研究两条直线特殊的相交情况。(特殊的相交)

二、认识“互相垂直”

1、指屏幕上两幅互相垂直的图,问:观察这两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如有困难,则追问:每组两条指向相交组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如果说“互相垂直”,则让学生说理)

2、当回答“相交成直角”时,追问:你能验证给大家看看吗?(可演示三角尺直角比量各角,教师可适时帮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这种特殊的相交的特点,并让学生自主验证,经历探究的过程,自主构建知识。

3、揭示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出示概念)

4、根据刚才的学习,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称作互相垂直?你能在图中指一指谁是谁的垂线吗?哪儿是垂足?先自己指一指,说一说,再同桌交流。 补充:如果一条直线称作是a,另一条直线称作是b,我们可以怎么说?(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也是直线a的垂线)【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垂线是两条直线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通过讨论、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5、你在生活中见过相互垂直的线吗?相机出示教材中的实例图,对学生的表达及时给与修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加深认识互相垂直

(1)、下面的哪几个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相互垂直的?(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垂直的认识往往只停留于字面,对图形的认识局限于标准图形。设计这组判断题,注重了垂直的不同表现形式,使他们认识到,不管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不论它们相交的形状如何,只要这两条线相交成的角是直角,这两条线就互相垂直,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垂直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支撑和丰富相应的表象,发展其空间观念。

小结: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关键是看它们相交的夹角是否成90°,直线,射线,线段都没有关系,和它们的位置也没有关系。(2)、想想做做第2题。

下面各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相互垂直的?组织交流,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说说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线段中谁是谁的垂线?垂足在哪儿?

二、画垂线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相互垂直,并能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你会用手指表示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吗?老师还想请大家想办法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做或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来,试一试吧!可以合作。(折纸,搭、用方格纸、用尺或量角器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反复体验,逐步获得对垂直的清晰认识。同时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1)、巡视、指导

(2)、实物展台进行展示、交流(注意不同的位置)

2、教学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如果有一条直线上面有一点a,你能经过这条直线上的a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吗?(出示图)

(2)、学生尝试用直尺和三角尺经过a点画垂线。有困难的可以看课本第43页图,操作时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请你说一说你用上面工具,是怎样经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指名一生演示。(4)、归纳:

师生共同小结画垂线的步骤,教师相机出示画垂线的顺口溜,边读边用三角尺演示:

手拿斜边底靠线,靠好线后再靠点; 靠到点后画垂线,垂线画得笔又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议一议,在实践过程中自己归纳总结出画垂线的步骤和方法,使他们在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将画垂线的步骤用顺口溜的形式表达出来,易于学生掌握,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5)、试一试

谈话:如果这个点不在直线上呢?(指出“直线外”,出示图),你能经过直线外的一点a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巡视、指导。

指名上黑板来演示作图。订正,交流:从刚才的交流中你能说说经过直线外一点用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是怎样的?要注意点什么?

小结:一重合,二平移,三画线。

追问: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步骤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师演示)(6)、想想做做第3题

巡视、指导,完成后,同桌检查。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垂直,谁来说说,关于垂直,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板书

认识垂直

特殊的相交 互相垂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