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长安遇冯著的诗怎么读篇一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解
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燕新乳:意谓燕初生。
译文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赏析
这首赠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开头写冯著从长安以东而来,一派名流兼隐士风度。接着以诙谐打趣形式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再进一步劝导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燕焕发才华,会有人关切爱护的。最后勉励他“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还不算老呀!”盛年未逾,大有可为。全诗情意深长,生动活泼。它的感人之处,首先在于诗人的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邂逅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诗在叙事中写景,借写景以寄托寓意。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转,读来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长安遇冯著的诗怎么读篇二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⑵雨。
问客⑶何为来,采山⑷因买斧⑸。
冥冥⑹花正开,飏飏⑺燕新乳⑻。
昨别⑼今已春,鬓丝⑽生几缕。
【注释】
⑴冯著:韦应物友人。
⑵ 灞(bà)陵:即霸上,又作霸陵。在今西安市东。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⑶ 客:即指冯著。
⑷采山:砍材。
⑸采山因买斧:意指归隐山林。“采山”是成语。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⑹冥冥: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⑺飏飏(yáng yáng):鸟轻快飞翔的样子。
⑻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⑼昨别:去年分别。
⑽鬓丝(bìn):两鬓白发如丝。
【白话译文】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创作背景】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769-778)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769-777)。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故而创作这首诗。
【赏析】
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它写得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刘辰翁评此诗曰:“不能诗者,亦知是好。”确乎如此。
开头两句中,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这两句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拓展阅读:五陵少年韦应物
韦应物是京兆府人,出身于关中望族。《旧唐书》载:“议者云自唐已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足以说明京兆韦、杜两氏的荣华鼎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列韦氏宰相十四人,其中武则天朝时曾任宰相的韦待价是韦应物的曾祖。韦应物的父亲韦銮、伯父韦鉴都是知名画家。
凭借祖上恩荫,这个贵胄出身的五陵少年,十五岁时就任职“三卫郎”,担任唐玄宗的侍卫。
在后来写的《逢杨开府》一诗中,韦应物对自己任职玄宗侍卫期间狂诞不羁的生活和盘托出。他曾经纵横街市,横行霸道;职务之余就去赌博,甚至敢把亡命之徒藏在家中。尽管劣迹斑斑,但是负责捕人的差役也拿他没有办法。丑行恶事暴露之后,他照样可以衣甲鲜明地站立于皇宫的玉阶之上。尽管大字不识一个,整天只知道纵酒赌博、胡作非为,但是不管是骊山风雪,还是长杨羽猎,他都能够扈从玄宗左右,恃宠而骄。
城南韦杜 去天尺五
安史之乱后,韦应物流落失职。“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曾经有过的锦衣玉食消失不见,年少轻狂也成为昨日云烟。大唐的繁荣阜盛被滚滚硝烟掩盖,韦应物也一下子从盛唐跌落中唐,从天宝坠入大历。痛定思痛,韦应物这才开始折节读书,还曾一度在太学攻读,并且学习写诗。
浪子回头,韦应物在作诗方面展示了非凡的才华,其诗作清雅闲远、冲淡平和,自成一体,宋代的严羽称之为“韦应物体”,后人也多以“王孟韦柳”并称。
而且,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所居之处焚香扫地而坐,清心寡欲,只与顾况、刘长卿、皎然等人酬唱往来。天宝时期的任侠负气、壮志慷慨已然遁去,取而代之的是闲静萧散、看破世情的无奈自适。也正是因为这份平心静气,才使得他的诗歌如苏轼评价的那样:“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从二十七岁到他去世前,韦应物大多数时间在地方任职。任滁州刺史时,他在写给好友李儋的诗中如此表达心迹:“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多病之身一度让他萌生归隐田园的念想,但是,看到百姓因为贫穷而流离失所,又心生愧疚。清代诗人沈德潜读罢也由衷感叹为“不负心语”。他任苏州刺史,被称为“韦苏州”,苏州有四贤堂,他居其一。据说他在苏州任职期满后,竟然没有川资回京候选。未几即逝。
最能够表明他的心迹的,也能够反映一个王朝盛衰巨变的,应该是他最负盛名的两句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长安遇冯著的诗怎么读篇三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⑵雨。
问客⑶何为来,采山⑷因买斧⑸。
冥冥⑹花正开,飏飏⑺燕新乳⑻。
昨别⑼今已春,鬓丝⑽生几缕。
【注释】
⑴冯著:韦应物友人。
⑵ 灞(bà)陵:即霸上,又作霸陵。在今西安市东。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⑶ 客:即指冯著。
⑷采山:砍材。
⑸采山因买斧:意指归隐山林。“采山”是成语。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⑹冥冥: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⑺飏飏(yáng yáng):鸟轻快飞翔的样子。
⑻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⑼昨别:去年分别。
⑽鬓丝(bìn):两鬓白发如丝。
【白话译文】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创作背景】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769-778)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769-777)。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故而创作这首诗。
【赏析】
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它写得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刘辰翁评此诗曰:“不能诗者,亦知是好。”确乎如此。
开头两句中,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这两句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拓展阅读:《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⑴
楚江微雨里⑵,建业暮钟时⑶。
漠漠帆来重⑷,冥冥鸟去迟⑸。
海门深不见⑹,浦树远含滋⑺。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⑻。
【注释】
⑴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
⑵楚江:指长江,因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皆为古代楚国境。
⑶建业:今江苏南京。战国时亦楚地,与楚江为互文。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⑷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⑸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⑹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⑺浦:近岸的.水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
⑻沾襟:打湿衣襟。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晋张协《杂诗》:“密雨如散丝。”
【白话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
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正是远去行人的写照。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长安遇冯著的诗怎么读篇四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作者】: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简析】:
【注解】:
灞陵:即霸陵。在今西安市东。
冥冥:形容雨貌。
燕新乳:意谓燕初生。
【赏析】:
这首赠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
勉。冯著是因一直不得意而归隐山林的人。全诗既见友情,也见慰藉。开头四句,朴实凝炼,而第五、六句逼真清新,表现出强烈的美感。
全诗情意深长,生动活泼。它的感人之处,首先在于诗人的心胸坦荡,思想开
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邂逅的
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诗在叙事中写景,借写景
以寄托寓意。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转,读来一览无余,品
尝则又回味不尽。
长安遇冯著的诗怎么读篇五
作者: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解】:
1. 冯著:韦应物友人。
2. 灞陵:即霸上。在今西安市东。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3. 客:即指冯著。
4. 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5. 飏飏(yáng):鸟飞翔的样子。
6.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7.昨别:去年分别。
8.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翻译】: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悄悄地百花正在盛开,飞翔的燕子正在哺乳小燕。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予以慰勉。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既情意深长,又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回味无穷。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深表同情,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
【韵译】: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评析】:
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其事失传,今存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诗,也存四首。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它写得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刘辰翁评此诗曰:“不能诗者,亦知是好。”确乎如此。
开头两句中,“客”即指冯著。灞陵,长安东郊山区,但这里并非实指,而是用事作比。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隐逸地。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卖药的韩康也曾隐遁于此。本诗一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采山”是成语。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飏飏”是形容鸟儿飞行的欢快。这两句大意是说,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不难理解,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你看,我们好象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还不算老呀!这“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有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也正因如此,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手法和语言。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它的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而又委曲宛转,读来似乎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拓展阅读: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737-约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田园派诗人。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应举成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由于他长期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亲身接触到战火离乱的.社会现实,所以写了不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黑暗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又缺乏抗争的勇气,感到无可奈何。这样,就使得他的心情陷于苦闷的矛盾状态中。其诗多送别、寄赠、感怀之作,情感真挚动人。田园山水诸作,语言简淡,风格秀朗,气韵澄澈。著有《韦苏州集》。
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长安遇冯著的诗怎么读篇六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释】
1. 冯著:韦应物友人。
2. 灞陵:即霸上。在今西安市东。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3. 客:即指冯著。
4. 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5.扬扬:鸟飞翔的样子。
6.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7.昨别:去年分别。
8.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译文】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创作背景】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769-778)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769-777)。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故而创作这首诗。
【赏析】
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它写得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刘辰翁评此诗曰:“不能诗者,亦知是好。”确乎如此。
开头两句中,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这两句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长安遇冯著的诗怎么读篇七
长安遇冯著 唐诗
《长安遇冯著》这是一首赠诗,这首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
《长安遇冯著》
作者: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解】:
1. 冯著:韦应物友人。
2. 灞陵:即霸上。在今西安市东。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3. 客:即指冯著。
4. 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5. 飏飏(yáng):鸟飞翔的样子。
6.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7.昨别:去年分别。
8.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翻译】: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悄悄地百花正在盛开,飞翔的燕子正在哺乳小燕。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予以慰勉。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既情意深长,又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回味无穷。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深表同情,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
【韵译】: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评析】:
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其事失传,今存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诗,也存四首。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它写得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刘辰翁评此诗曰:“不能诗者,亦知是好。”确乎如此。
开头两句中,“客”即指冯著。灞陵,长安东郊山区,但这里并非实指,而是用事作比。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隐逸地。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卖药的.韩康也曾隐遁于此。本诗一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采山”是成语。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飏飏”是形容鸟儿飞行的欢快。这两句大意是说,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不难理解,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你看,我们好象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还不算老呀!这“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有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也正因如此,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手法和语言。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它的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而又委曲宛转,读来似乎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长安遇冯著的诗怎么读篇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原文及翻译鉴赏
《长安遇冯著》 作者: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原文注释】: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燕新乳:意谓燕初生。
【翻译译文】: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 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 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 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赏析鉴赏】:这首赠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 勉。
开头写冯著从长安以东而来,一派名流兼隐士风度。接着以诙谐打趣形式劝导冯 著对前途要有信心。再进一步劝导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燕焕发才华,会有人关 切爱护的。最后勉励他“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 还不算老呀!”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全诗情意深长,生动活泼。它的感人之处,首先在于诗人的心胸坦荡,思想开 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邂逅的 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诗在叙事中写景,借写景 以寄托寓意。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转,读来一览无余,品 尝则又回味不尽。